电磁辐射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电磁辐射的特性,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有哪些?
电磁辐射的特性,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有哪些?
答:特征:波动性,微粒性。
作用:①吸收:物质分子吸收光子能量
②发射:物质分子收到辐射能,光能,电能热能等跃迁到激发态,再有激发态返回基态并以辐射能释放能量。
③散射:物质分子与光子发生弹性碰撞,方向改变,能量不变;
④拉曼散射:物质分子与光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方向改变,能量交换;
⑤折射,反射:光辐射从一种介质1进入另一种介质2,一部分以一定角度回到介1,成为反射;另一部分以一定的角度折射进去介质2 。
不同类型的材料对电磁场屏蔽效果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材料对电磁场屏蔽效果的影响电磁场屏蔽效果是指材料对电磁辐射的阻隔能力,能够减少或阻断电磁辐射对设备、人体或环境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材料对电磁场屏蔽效果具有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从金属材料、合金材料、导电聚合物材料和复合材料四个方面来讨论不同类型的材料对电磁场屏蔽效果的影响。
一、金属材料对电磁场屏蔽效果的影响金属材料是一种常见的电磁场屏蔽材料。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和反射性能,能够有效地阻隔电磁波的传播。
金属材料对电磁场屏蔽效果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种类、厚度和形状等因素。
一般来说,金属材料的电磁屏蔽效果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强,但达到一定厚度后效果是递减的。
此外,不同金属材料的屏蔽效果也存在差异,如铁、铜、铝等金属材料的屏蔽效果依次递减。
二、合金材料对电磁场屏蔽效果的影响合金材料是由两种或更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经过熔炼、混合制备而成的材料。
合金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电磁屏蔽效果。
与单一金属材料相比,合金材料的电磁屏蔽效果通常更好。
这是因为合金具有多种相互作用的原子结构,使得电致抗、磁导率等性质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电磁波的屏蔽效果。
此外,合金材料的屏蔽效果还与合金成分、结构和加工工艺等因素有关。
三、导电聚合物材料对电磁场屏蔽效果的影响导电聚合物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具有金属导电性和聚合物材料的机械性能。
导电聚合物材料可通过掺杂导电粒子(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或导电聚合物(如聚苯乙烯、聚丙烯等)的方式实现电磁场的屏蔽。
导电聚合物材料具有轻质和可塑性的特点,相比金属材料更适合柔性电子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
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屏蔽效果主要取决于导电粒子或导电聚合物的含量、尺寸和排列方式等因素。
四、复合材料对电磁场屏蔽效果的影响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材料。
复合材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导电材料、绝缘材料和介电材料等组分,以实现不同的电磁屏蔽效果。
复合材料通常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地屏蔽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辐射电磁波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电磁辐射电磁波和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通过空间传播而形成的一种能量传递现象。
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过程。
电磁辐射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无线通信、电视、手机、微波炉等都离不开电磁辐射。
但是,电磁辐射对人体和物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电磁辐射电磁波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相关内容。
一、电磁波的特性及分类电磁波是由电磁场的震动所引起的能量传播现象。
根据频率的不同,电磁波可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型,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这些电磁波具有不同的特性,其对物质的相互作用也有所不同。
二、电磁辐射对物质的影响1. 热效应:高频电磁辐射会引起物质的加热效应。
例如,微波炉利用微波辐射来加热食物。
这是因为微波辐射的频率和水分子的振动频率相近,导致水分子受到激发而产生热量。
同样,太阳辐射也会引起物质的加热效应,影响气候和生态环境。
2. 光电效应:某些物质对可见光及紫外线辐射有光电效应的作用。
例如,光电效应是指当金属表面受到紫外线辐射时,电子从金属表面被激发出来形成光电流。
这一效应在光电池和照相机等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
3. 化学效应:一些物质对电磁辐射具有敏感性,可以引发化学反应。
例如,紫外线能够使皮肤产生黑色素,导致晒黑。
此外,紫外线还能够杀灭细菌,被广泛应用于消毒和杀菌处理。
三、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电磁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电磁辐射下会对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常见的电磁辐射包括电视、手机、微波炉、电磁炉等。
它们所产生的电磁波会与人体的细胞和组织相互作用,可能引起一些健康问题。
高强度电磁辐射可能对生物的遗传物质DNA产生损伤,导致遗传变异和基因突变。
此外,长期接触电磁辐射还可能引起细胞增殖异常,导致肿瘤的发生。
然而,目前对于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仍存在争议,科学界也在不断进行研究以进一步了解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机制。
四、减少电磁辐射的方法为了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电磁辐射的暴露程度。
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辐射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例如 太阳光、地球的天然放射性物质
等。
辐射的分类
电离辐射
具有足够的能量使原子或分子的电子 被剥离,形成带电的离子或激发态的 原子或分子。
非电离辐射
能量较低,不足以引起电离,如无线 电波、微波和可见光等。
辐射的性质
01
02
03
穿透性
某些类型的辐射能够穿过 物质,如X射线或伽马射 线。
分子与辐射的相互作用
要点一
分子吸收辐射
分子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辐射能量,导致分子振动或转动 能级发生变化。
要点二
分子荧光和磷光
当分子吸收能量后,可能会以荧光或磷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
固体与辐射的相互作用
热传导
固体吸收辐射能量后,通过晶格振动将能量 传递给相邻原子或分子。
光催化
某些固体材料在光的作用下可以催化化学反 应的进行,如光解水或光合作用等。
电子对生成
总结词
电子对生成是指高能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光子的能量被物质吸收,导致物 质中的电子和正电子对产生的现象。
详细描述
当高能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光子的能量可以被物质吸收。在电子对生成中, 光子的能量足够高时,会导致物质中的电子和正电子对产生。这一过程可以用 来解释高能光子在物质中的吸收和转化等现象。
包括防辐射服、手套、鞋等,用于减少辐射对 人体的伤害。
监测仪器
使用辐射监测仪器,定期检测工作环境和个人 的辐射剂量,以便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培训和教育
加强辐射防护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辐射危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THANKS
[ 感谢观看 ]
要意义。
放射性示踪技术
总结词
利用放射性示踪技术可以追踪物质的运动和分布,广泛 应用于环境监测、化学反应研究等领域。
电磁辐射及其对物质的相互作用
电磁辐射及其对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磁辐射,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对物质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的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到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多个学科。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电磁辐射对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其对生物组织、环境和物质结构的影响。
首先,电磁辐射对生物组织的影响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方面。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电磁辐射不断增加。
因此,对电磁辐射产生的潜在危害进行研究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研究表明,长期接触大功率电磁波辐射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导致电离辐射所致的细胞DNA损伤、免疫功能下降等。
此外,电磁辐射还可能对生物体的生理活动产生干扰,例如改变人体内生物电流的传导。
因此,充分了解电磁辐射对生物组织的影响,对于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电磁辐射也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空间中的电磁辐射来自于太阳和星际射电信号等多个源头。
这些电磁辐射不仅对地球的大气、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对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能够杀死水中的微生物,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
同时,电磁辐射还能够影响动物的迁徙、繁殖行为以及作物的生长发育。
因此,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研究。
此外,电磁辐射还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材料科学领域,电磁辐射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合成和改性。
例如,电磁辐射可以通过改变材料中的结构和化学键来调控其性质。
在医学领域,电磁辐射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X射线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学,而电磁波的热效应则被用于肿瘤的治疗。
这些应用既体现了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制,也促进了材料科学和医学的发展。
总之,电磁辐射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对物质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对生物组织、环境和物质结构产生着广泛而复杂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探究电磁辐射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电磁辐射的性质和机制,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
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光谱分析)
2.按物质与辐射能的转换方向(能级迁移方向)
吸收光谱:
M h 吸收辐射能量 M * 吸收光谱
基态 光
激发态
✓例:原子吸收光谱,分子吸收光谱
发射光谱:
M * 发光释放能量 M h 发射光谱
激发态
基态 光
辐射(能量)→
透明 介质
吸收辐射 基态激发态
不吸收辐射 透射,散射, 反射,折射
第二节光学分析法分类 1.按物质与辐射能相互作用时物质内部
是否发生能级跃迁
光谱法—当物质与辐射能相互作用时,物质内部发生 能级跃迁,利用由能级跃迁所产生的辐射强度随波长 (或相应单位)的变化(即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和 结构分析的方法。
6.2(ev)
3.电磁波谱:
γ射线→ X 射线→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微波→无线电波
核反应
内层电子
外层电子
原子核 自旋
振动-转动 分子转动
电子光谱
小
波长
大
能量
分子光谱
大 小
NMR光谱
二、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方式有发射、 吸收、散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 等。
第一节 UV-Vis 法基本原理和概念
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辐射能量≠能级差—辐射不被吸收 电磁辐射→物质
辐射能量=能级差—能级跃迁
能级跃迁(分子吸收光谱)
电子能级(n)跃迁(紫外-可见光引起) 振动(v)及转动(J)能级跃迁(红外光引起) 核自旋能级跃迁(磁场中,无线电波引起)
分子能级跃迁示意图 4
3
2
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序号> 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 引言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电磁波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电磁波是一种在空间中传播的电场和磁场的振荡现象,而物质则包括了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实体。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电磁波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了解这个相互作用如何影响和塑造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
2. 基础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础概念。
电磁波包括了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波,从长波的无线电波到短波的紫外线和伽马射线。
物质则具有各种各样的性质,包括电导性、透明度和折射率等。
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和磁场对物质内部电荷和电子的作用来实现的。
3. 吸收和发射电磁波与物质之间最常见的相互作用是吸收和发射。
当电磁波与物质相遇时,物质中的电荷和电子将被电场和磁场作用力推动,从而导致能量的吸收和转化。
这种吸收和发射的过程在各种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太阳光的热量吸收使得地球温暖,而荧光材料的发光则是因为它们能够吸收并重新辐射入射光的能量。
4. 折射和反射除了吸收和发射外,电磁波与物质之间还存在折射和反射的相互作用。
当电磁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它的速度和方向都会发生改变,这就是折射现象。
这种现象在光学中非常常见,如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
反射是指电磁波与物质界面相遇后反弹回来的现象,如镜子中的光线反射。
5. 散射和干涉电磁波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导致散射和干涉。
散射是指电磁波在物质中遇到不同电场和磁场的微小改变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这种现象常见于大气中的气溶胶颗粒散射太阳光而形成的蓝天现象。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电磁波相互作用时产生的波干涉现象,如在液晶显示器中,电磁波的干涉导致不同颜色的像素点显示。
6. 应用和实践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和实践价值。
在通信技术中,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允许我们进行无线通信,如手机和卫星通信。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电磁辐射与材料结构一、名词、术语、概念波数,分子振动,伸缩振动,变形振动(或弯曲振动、变角振动),干涉指数,晶带,原子轨道磁矩,电子自旋磁矩,原子核磁矩。
二、填空1、电磁波谱可分为3个部分:①长波部分,包括( )与( ),有时习惯上称此部分为( )。
②中间部分,包括( )、( )和( ),统称为( )。
③短波部分,包括( )和( )(以及宇宙射线),此部分可称( )。
答案:无线电波(射频波),微波,波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光学光谱,X射线,射线,射线谱。
2、原子中电子受激向高能级跃迁或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均称为( )跃迁或( )跃迁。
答案:电子,能级。
3、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的跃迁可分为两种方式:跃迁过程中多余的能量即跃迁前后能量差以电磁辐射的方式放出,称之为( )跃迁;若多余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等形式,则称之为( )跃迁。
答案:辐射,无辐射。
4、分子的运动很复杂,一般可近似认为分子总能量(E)由分子中各( ),( )及( )组成。
答案:电子能量,振动能量,转动能量。
5、分子振动可分为( )振动与( )振动两类。
答案:伸缩,变形(或叫弯曲,变角)。
6、分子的伸缩振动可分为( )和( )。
答案:对称伸缩振动,不对称伸缩振动(或叫反对称伸缩振动)。
7、平面多原子(三原子及以上)分子的弯曲振动一般可分为( )和( )。
答案:面内弯曲振动,面外弯曲振动。
8、干涉指数是对晶面( )与晶面( )的标识,而晶面指数只标识晶面的()。
答案:空间方位,间距,空间方位。
9、晶面间距分别为d110/2,d110/3的晶面,其干涉指数分别为( )和( )。
答案:220,330。
10、倒易矢量r*HKL的基本性质:r*HKL垂直于正点阵中相应的(HKL)晶面,其长度r*HKL等于(HKL)之晶面间距d HKL的( )。
答案:倒数(或1/d HKL)。
11、萤石(CaF2)的(220)面的晶面间距d220=0.193nm,其倒易矢量r*220()于正点阵中的(220)面,长度r*220=()。
电磁辐射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二、辐射的散射
1.分子散射
分子散射:是入射线与线度(即尺寸大小)远小于其波长的分子或分子聚集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散射.
包括
瑞利散射:是指入射线光子与分子发生弹性碰撞作用,仅光子运动方向改变而没有能量变化的散射.瑞利散射线与入射线同波长.
拉曼散射:是指入射线(单色光)光子与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作用,在光子运动方向改变的同时有能量增加或损失的散射.拉曼散射线与入射线波长稍有不同,波长短于入射线者称为反斯托克斯线,反之则称为斯托克斯线.
在管压很低时,小于20kv的曲线是连续变化的,故称之连续X射线谱,即连续谱。
根据经典物理学的理论,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作加速运动时,电子周围的电磁场将发生急剧变化,此时必然要产生一个电磁波,或至少一个电磁脉冲。
01
由于极大数量的电子射到阳极上的时间和条件不可能相同,因而得到的电磁波将具有连续的各种波长,形成连续X射线谱。
1
2
特征X射线的产生:
3.特征X射线谱
特征X射线的产生机理与靶物质的原子结构有关。
原子壳层按其能量大小分为数层,通常用K、L、M、N等字母代表它们的名称。
但当管电压达到或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则阴极发出的电子在电场加速下,可以将靶物质原子深层的电子击到能量较高的外部壳层或击出原子外,使原子电离。
阴极电子将自已的能量给予受激发的原子,而使它的能量增高,原子处于激发状态。
01
跃迁定则(光谱选律)
1, △n=0或任意正整数; 2, △ L= 1跃迁只允许在S项和P项, P项和S项或D项之间,D项和P项 或F项之间,等; 3, △ S=0,即单重项只能跃迁到单重项,三重项只能跃迁到三重项,等; 4, △ J=0, 1。但当J=0时J=0的跃迁是禁阻的。 n=1,2,3,线系, 线系, 线系; L→K层K; K1 、 K2 M→K层K ; K1 、 K2 N→K层K ; K 1 、 K 2 M→ L 层L ; L1 、 L2 N→L层L ; L 1 、 L 2 N→M层M; M1 、 M2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试题及答案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电磁辐射与材料结构一、名词、术语、概念波数,分子振动,伸缩振动,变形振动(或弯曲振动、变角振动),干涉指数,晶带,原子轨道磁矩,电子自旋磁矩,原子核磁矩。
二、填空1、电磁波谱可分为3个部分:①长波部分,包括()与(),有时习惯上称此部分为()。
②中间部分,包括()、()和(),统称为()。
③短波部分,包括()和()(以及宇宙射线),此部分可称()。
答案:无线电波(射频波),微波,波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光学光谱,某射线,射线,射线谱。
2、原子中电子受激向高能级跃迁或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均称为()跃迁或()跃迁。
答案:电子,能级。
3、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的跃迁可分为两种方式:跃迁过程中多余的能量即跃迁前后能量差以电磁辐射的方式放出,称之为()跃迁;若多余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等形式,则称之为()跃迁。
答案:辐射,无辐射。
4、分子的运动很复杂,一般可近似认为分子总能量(E)由分子中各(),()及()组成。
答案:电子能量,振动能量,转动能量。
5、分子振动可分为()振动与()振动两类。
答案:伸缩,变形(或叫弯曲,变角)。
6、分子的伸缩振动可分为()和()。
答案:对称伸缩振动,不对称伸缩振动(或叫反对称伸缩振动)。
7、平面多原子(三原子及以上)分子的弯曲振动一般可分为()和()。
答案:面内弯曲振动,面外弯曲振动。
8、干涉指数是对晶面()与晶面()的标识,而晶面指数只标识晶面的()。
答案:空间方位,间距,空间方位。
9、晶面间距分别为d110/2,d110/3的晶面,其干涉指数分别为()和()。
答案:220,330。
10、倒易矢量r某HKL的基本性质:r某HKL垂直于正点阵中相应的(HKL)晶面,其长度r某HKL等于(HKL)之晶面间距dHKL的()。
答案:倒数(或1/dHKL)。
11、萤石(CaF2)的(220)面的晶面间距d220=0.193nm,其倒易矢量r某220()于正点阵中的(220)面,长度r某220=()。
透明mxene薄膜与微波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
透明mxene薄膜与微波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透明MXene薄膜与微波电磁辐射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首先,MXene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电导性和可见光透明度的二维材料,它可以在微波频段内表现出特殊的电磁特性。
当透明MXene薄膜暴露在微波电磁辐射下时,它可能会发生以下几种相互作用:
1. 反射:部分微波辐射可能会被MXene薄膜反射回去,这取决于MXene薄膜的厚度、电导率以及微波的频率和极化方向。
2. 吸收:MXene薄膜可能会吸收部分微波辐射能量,转化为热能。
这取决于MXene薄膜的电导率、厚度和微波的频率。
3. 透射:部分微波辐射可能会穿过MXene薄膜,继续传播。
透射率取决于MXene薄膜的透明度和微波的频率。
4. 散射:当微波辐射与MXene薄膜上的微观结构相互作用时,可能会发生散射现象,改变辐射的传播方向和强度。
总体而言,透明MXene薄膜与微波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是由MXene材料的特性、薄膜结构以及微波的频率和极化方向共同决定的。
具体的相互作用机制和效果需要通过实验和模拟研究来进一步探索。
伽马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三种方式
伽马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三种方式
伽马射线可以通过电离作用与物质相互作用。
伽马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辐射,它具有很高的穿透能力和能量。
当伽马射线穿过物质时,它会与物质中的原子相互作用,从而引起电离效应。
伽马射线的能量足够高,足以将物质中的电子从原子中剥离出来,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和自由电子。
这种电离作用会导致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甚至对生物体产生伤害。
伽马射线还可以通过康普顿散射与物质相互作用。
康普顿散射是伽马射线与物质中的电子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
当伽马射线穿过物质时,它可以与物质中的电子发生碰撞,从而改变自己的方向和能量。
在这个过程中,伽马射线会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物质中的电子,使其获得更高的能量并改变运动方向。
这种康普顿散射现象在伽马射线的传输和探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伽马射线还可以通过光电效应与物质相互作用。
光电效应是指伽马射线与物质中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原子中的电子被射出的现象。
当伽马射线穿过物质时,它可以与物质中的原子中的电子发生碰撞,从而将能量传递给电子。
当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时,它们可以克服束缚力逃离原子,并被射出。
这种光电效应的发生与伽马射线的能量和物质的原子结构有关。
总结起来,伽马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电离作用、康普顿
散射和光电效应来实现。
这些相互作用方式不仅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还在医学诊断、放射治疗和辐射防护等方面应用广泛。
对于伽马射线的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伽马射线的特性和应用,并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完整版)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考试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考试科目现代材料测试技术A卷开卷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计20 分;答案写在下面对应的空格处,否则不得分)1. 原子中电子受激向高能级跃迁或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均称为_辐射跃迁__跃迁或_无辐射跃迁__跃迁。
2. 多原子分子振动可分为__伸缩振动_振动与_变形振动__振动两类。
3. 晶体中的电子散射包括_弹性、__与非弹性___两种。
4. 电磁辐射与物质(材料)相互作用,产生辐射的_吸收_、_发射__、_散射/光电离__等,是光谱分析方法的主要技术基础。
5. 常见的三种电子显微分析是_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___和_电子探针__。
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由_照明__系统、_成像__系统、_记录__系统、_真空__系统和__电器系统_系统组成。
7. 电子探针分析主要有三种工作方式,分别是_定点_分析、_线扫描_分析和__面扫描_分析。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计15 分;答案写在下面对应的空格处,否则不得分)1. 二次电子二次电子:在单电子激发过程中被入射电子轰击出来的核外电子.2. 电磁辐射:在空间传播的交变电磁场。
在空间的传播遵循波动方程,其波动性表现为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
3. 干涉指数:对晶面空间方位与晶面间距的标识。
4. 主共振线:电子在基态与最低激发态之间跃迁所产生的谱线则称为主共振线5. 特征X射线:迭加于连续谱上,具有特定波长的X射线谱,又称单色X射线谱。
三、判断题(每小题 2 分,共计20 分;对的用“√”标识,错的用“×”标识)1.当有外磁场时,只用量子数n、l 与m 表征的原子能级失去意义。
(√) 2.干涉指数表示的晶面并不一定是晶体中的真实原子面,即干涉指数表示的晶面上不一定有原子分布。
(√)3.晶面间距为d101/2 的晶面,其干涉指数为(202)。
(×)4.X 射线衍射是光谱法。
(×)5.根据特征X射线的产生机理,λKβ<λKα。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左演声课后答案
第一章 电磁辐射与材料结构一、教材习题1-1 计算下列电磁辐射的有关参数:(1)波数为3030cm -1的芳烃红外吸收峰的波长(μm ); 答:已知波数ν=3030cm -1根据波数ν与波长λ的关系)μm (10000)cm (1λν=-可得: 波长μm 3.3μm 3030100001≈==νλ(2)5m 波长射频辐射的频率(MHz ); 解:波长λ与频率ν的关系为λνc=已知波长λ=5m ,光速c ≈3×108m/s ,1s -1=1Hz则频率MHz 6010605/103168=⨯=⨯=-s msm ν (3)588.995nm 钠线相应的光子能量(eV )。
答:光子的能量计算公式为λνchh E ==已知波长λ=588.995nm=5.88995⨯10-7m ,普朗克常数h =6.626×10-34J ⋅s ,光速c ≈3×108m/s ,1eV=1.602×10-19J 则光子的能量(eV )计算如下:eVeV J ms m s J E 107.210602.110375.3 10375.31088995.5/10310626.61919197834≈⨯⨯=⨯=⨯⨯⨯⋅⨯=-----1-3 某原子的一个光谱项为45F J ,试用能级示意图表示其光谱支项与塞曼能级。
答:对于光谱项45F J ,n =4,L =3,M =5;S =2(M =2S +1=5),则J =5,4,3,2,1,当J=5,M J=0,±1,±2,···±5;……J=1,M J=0,±1。
光谱项为45F J的能级示意图如下图:1-4辨析原子轨道磁矩、电子自旋磁矩与原子核磁矩的概念。
答:原子轨道磁矩是指原子中电子绕核旋转的轨道运动产生的磁矩;电子自旋磁矩是指电子自旋运动产生的磁矩;原子核磁矩是指原子中的原子核自旋运动产生的磁矩。
电磁辐射与材料表面的反射性质
电磁辐射与材料表面的反射性质电磁辐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一个现象。
从太阳光到无线电波,电磁辐射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
然而,我们对电磁辐射及其与材料表面的反射性质了解有限。
本文将探讨电磁辐射与材料表面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电磁辐射。
简单来说,电磁辐射是由带电粒子或电荷产生的能量传递过程。
它以波的形式传播,包括无线电波、紫外线、可见光、X射线等。
这些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在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时会有不同的效果。
材料的表面反射性质是指材料对电磁辐射的反射能力。
不同材料对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有不同的反射性质。
例如,镜子对可见光有很高的反射率,而对红外线或紫外线的反射率较低。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倒影,因为镜子对可见光有很高的反射能力。
材料的表面反射性质与其物理性质有关。
例如,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金属表面对电磁辐射有较高的反射性能。
相反,绝缘材料对电磁辐射具有较低的反射性能。
这也是为什么天线通常由金属制成的原因,因为金属表面可以有效地反射无线电波,提高信号传输的效果。
除了反射外,电磁辐射还可以被材料吸收或穿透。
材料对电磁辐射的吸收取决于其能量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举个例子,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被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吸收,从而保护地球表面免受高能紫外线的伤害。
另一方面,X射线可以穿透人体,因为它们的能量足够高,能够穿透身体组织。
除了这些基本的反射、吸收和穿透外,材料的表面性质还可以影响电磁辐射的散射。
散射是指电磁波在与物体表面相互作用时改变方向的现象。
这种散射现象也称为瑞利散射或米色散射,是由于电磁波与材料微观结构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散射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太阳正在下山时,我们可以看到红色的太阳。
这是因为太阳光经过大气层的散射,将蓝光散射到更广泛的区域,而红光相对于蓝光来说则更容易在大气中传播,所以我们看到的太阳是红色的。
除了自然界的散射现象外,人为造成的散射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二章 电磁辐射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基于自由(气态)原子外层电子跃迁 通常所称的原子光谱
X射线荧光光谱
基于原子内层电子跃迁
莫(穆)斯堡尔谱 基于射线与原子核相互作用
1.光谱谱线在能级图中的表示及光谱选律
各光谱项对应角量子数L的不同取值可分为若干列(纵行),对应L=0, 1,1,2,3(即S、P、P、D、F),分为5列。
形象地表 明了原子 光谱与原 子结构的
于谱线间的相互干扰作用使主共振线灵敏性降 低。
原子线与离子线
离子也可产生吸收与发射光谱。
一般称原子产生的光谱线为原子线,称离子产 生的光谱线为离子线。
光谱分析中,常在元素符号后加罗马字母I、II、 III等分别标记中性原子、一次离子、二次离子 等光谱线。
原子线和离子线 Mg I 285.21nm,
光谱分析中,将这种光谱项多重分裂造成的波长差异细 小的多重线系称为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原子光谱分析主要是利用精细结构谱线,且多采用共振 线。
塞曼效应
当有外磁场存在时,光谱支项将进一步分裂为能量差 异更小的若干能级,可称之为塞曼能级。
同一光谱支项各塞曼能级参加辐射跃迁,则光谱线将 进一步分裂为波长差更小(约为10-3~10-2nm)的若干谱 线,此现象称为塞曼效应。
Mg II 280.27nm,
I: 原子线
Mg III 455.30nm
II: 一次电离离子发射的谱线
III: 二次电离离子发射的谱线
例: 用原子光谱项符号写出Mg 的 主共振线
的跃迁。 Mg基 态 电 子 组 态 [Ne]3s2
l1 l2 0
s1
s2
1 2
L0 S0
J 0
两个3s电子处于同一轨道,根据保里不相容原 理,这两个电子的自旋必须反平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L M
K
➢距K层越远的能级,电子向K层跃迁的
几率越小,辐射光子数越少,
∴常见K,K辐射(忽略其它) ➢若M或N层电子→L层(空位)跃迁,
谱线记为L,L,…射线,
称为L系特征辐射等。
L
K
KL M
K
实例: ➢由近邻L层电子填充K层的空位后所产
生的特征X射线,称K 辐射。例如, CuK= 1.5418Å; ➢由次近邻M层电子填充K层的空位后所
K K
35kV 25kV
20kV
/nm
莫赛莱(Moseley)定律 表明特征谱线波长与物质原子序数的关系
1
=
C(Z - s)
式中C、s—与线系有关的常数。
可见:原子序数↑ → K线系波长↓
例:Cu (Z=29) 靶X射线: K1 = 1.5406 Å Mo (Z=42) 靶X射线: K1 = 0.7093 Å
K
K
ML
e-
➢特征X射线光子能量=跃迁前后能级差 例:若K层产生空位,L层电子向K层 跃迁,则辐射的X射线光子能量:
hL →K = EL – EK
K
K
ML
e-
特征X射线的命名 ➢若K层产生空位,L层或M层或更外层 电子向K层跃迁, ➢产生的X射线统称为K系特征辐射, ➢分别按顺序记为K,K,…射线。
减速。电子所减少的能量(E)转为所发射X射
线光子能量(h),即h=E。由于击靶的电子
数目极多,击靶时穿透的深浅不同、损失的动能
不等,因此,由电子动能转换为X射线光子的能
量有多有少,从而形成一系列不同频率、不同波
长的X射线,构成了连续谱。
电子初始动能为E0;
E0
击靶后电子的动能变 为En ;
E0
则E0 - En = h为所发
原理:把用一定材料(Cu等)制作的阳极( 称为靶)和阴极(钨丝)密封在一个玻璃 -金属管壳内。
➢当钨丝被3~4A的电流加热后,发出热
电子。
铜 X射线
钨丝 玻璃 真空
冷却水
管座(接变压器)
靶(阳极) 铍窗 X射线 聚焦罩
➢在阳极和阴极间加直流高压V,
➢阴极产生的热电子将在电场作用下奔向阳极
,并撞击金属靶。
射线 紫外线 x射线
射线
4 10–7
7 10–7
➢X射线波长10–12——10–8m. ➢用于XRD的波长:~ 10–10m, ➢可见光的波长: ~410–7~710–7m, ➢可见:X射线比可见光,波长要短得多。
波长, 以m为单位 10–12 10–10 10–8
射线 紫外线 x射线
射线
4 10–7
射X射线光子的能量 hν= E0 –E2
E0
E0
hν=E0
靶材原子
hν=E0 –E3
E3 hν= E0 –E1 E1
E2
连续谱的总强度决定于上述V、i、Z 三因素,即
0
式中,为常数.
izV2
I
0
3 .特征X射线谱 定义:在某些特定波长位置出现的叠 加在连续谱上的高而狭仄的谱线。
K1
特征谱
K1
特征谱
K K2
I
连续谱
E
➢例:Mo靶,当管压=15kV,发出连续
谱,
➢当管压= 25kV,则出现特征谱.
特征谱
Mo靶
25kV
连续谱
20kV
15kV 10kV 5kV
2 .连续X射线谱 定义:由某一最短波长(0,称短波限) 开始,强度(I)随波长连续变化的X射线 谱。
I
0
产生的机理:当高速运动的电子击靶后,电子被
产生的特征X射线,称K辐射。例如, CuK= 1.3922Å 。
➢实际上,K是一个双重跃迁,以Cu为 例, K1=1.5405Å, K2=1.5443Å;
➢原因:分别由L3层及L2层
K1
电子向K层(空位)跃迁而
产生。 L层
lj
K2
K层
= 1.540 1.544 Å
特征X射线的一些规律:
激发电压VK>VL> … 同系各谱线: K< K 特征谱线位置(波长) 与靶材(Z)有关与V 无关 若V >V激发后,V↑→ 仅谱线强度↑
➢电子的突然减速或停止运动,使大部分(99
%)能量转变成热能,小部分(1%)转变为X
射线。
铜 X射线
钨丝 玻璃 真空
冷却水
管座(接变压器)
靶(阳极) 铍窗 X射线 聚焦罩
➢为避免靶材熔解,加循环冷却水 ➢X射线在与靶面约成6角处的强度最大, ➢按此角度在管上开一窗口,让X射线透过 ➢窗口材料:对X射线吸收少的Be
第二章 电磁辐射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X射线的产生及其与物质的 相互作用
一、X射线的产生与X射线谱 二、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三、X射线的衰减 四、X射线的防护
一、X射线的产生与X射线谱
X-射线: 一种波长介于紫外线和射线之 间的具有较短波长的电磁波。
波长, 以m为单位 10–12 10–10 10–8
7 10–7
➢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所以具有波粒二象 性。
波动性
粒子流
➢ X射线波动性与微粒性的关系:
E = h = hc/
式中 h —普朗克常数 h = 6.6261810–34J·s; c — 光速 c = 3 108m·s–1; E、 、 —X射线光子的能量、 频率、波长。
➢X射线与可见光相比, ➢共性:波粒二象性 ➢不同: X射线波长短、能量大 ➢不同体现在:
铜 X射线 钨丝 玻璃 真空
冷却水
管座(接变压器)
靶(阳极) 铍窗 X射线 聚焦罩
X射线的产生条件 (简述): 1.产生自由电子; 2.使电子作定向的高速运动; 3.在其运动的路径上设置一个障 碍物使电子突然减速或停止。
电子束
X射线
金属板
X射线谱分类 X射线管发出的X射线分为两类: (1)具有连续波长的X射线,称为连续谱; (2)波长确定的X射线,称为特征谱。
①穿透能力强。能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 的物质,如生物的软组织等。
prism
window
②X射线穿过不同媒质时折射和反射极小 ,仍可视为直线传播。 ③通过晶体时发生衍射,因而可用X射线 研究晶体的内部结构。
1. 源X射线的产生
装置:在实验室里, 产生X射线是利用管在那里?
K K2
I
连续谱
E
原子结构(回顾) ➢原子由原子核及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电子分布在不同能级的壳层上, ➢离核最近的K层能级最低,其次L、M、 N等能级逐渐增高。 e-
e-
KL MN
ee-
特征谱产生的机理 ➢管电压增加到某一临界值(激发电压), ➢使撞击靶材的电子能量(eV)足够大, ➢可使靶原子内层产生空位, ➢较外层电子向内层跃迁, ➢产生波长确定的X射线(特征X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