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活动课:唱响国际歌》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国际歌》的创作背景、歌词内容和它所代表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精神。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无产阶级的力量和信念,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国际歌》的深入了解还不够,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国际歌》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际歌》的创作背景、歌词内容,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演唱《国际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说、唱、演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无产阶级的力量和信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际歌》的创作背景、歌词内容。

2.教学难点:《国际歌》的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视听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国际歌》的歌谱、相关历史资料、音响设备等。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历史知识,了解《国际歌》的创作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国际歌》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魅力。

然后简要介绍《国际歌》的创作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国际歌》的歌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结构、旋律。

然后逐句教唱《国际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唱腔等方面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演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演唱水平。

5.拓展(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国际歌》背后的历史意义,让学生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九年级历史教案)第22课欧洲革命教案之一

(九年级历史教案)第22课欧洲革命教案之一

第22课欧洲革命教案之一九年级历史教案第22课____年欧洲革命教案之一(一)教学目的(1)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提炼知识要点,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____年革命的原因、范围,并培养学生阅读、归纳能力;分析其历史作用。

(2)掌握基本知识:法国____年革命的进程——二月革命,六月起义,路易·波拿巴政变;培养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暂时让步、准备镇压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3)指导学生整理法国____年大革命以来的历次革命高潮及政权更迭情况,培养学生系统归纳历史现象的能力。

从法国共和国制度曲折发展,几经反复的进程,认识革命的艰巨性,曲折性。

重点和难点:法国____年革命及其教训。

教具:①“____年欧洲革命”图②插图:梅特涅出逃漫画法国别动队队员六月起义街垒战斗③投影仪、板书提纲的投影胶片(二)教学过程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段,找出革命的原因(阅读后提问)。

(用投影仪投射板书)一、革命风暴遍欧洲(板书)〈1〉背景:政治:A.要求扩大政治权利(板书)B.被奴役国家要求独立(板书)经济:A.农业歉收(板书)B.全欧洲的工商业危机(板书)革命爆发不是偶然的。

____年的法国大革命曾经大大削弱欧洲的封建势力,但是____年拿破仑战败后,欧洲各国的君主组成了“神圣同盟”,到处侵略干涉、镇压革命,从拿破仑帝国桎梏下解放的民族,又套上新的枷锁。

所以各国人民包括资产阶级自由派在内,都要求扩大政治权利;被奴役的国家要求自由独立,这是一座活火山,随时都可能爆发。

1845—____年欧洲农业歉收,广大群众的主要口粮马铃薯因病害欠收,粮价上涨了100%—150%。

祸不单行,____年严重的工商业危机漫延整个欧洲,工人工资普遍降低30%—60%,还出现大批工人失业,工人们再也无法忍受了,于是革命就爆发了。

〈2〉革命风暴(板书)(挂《____年欧洲革命》图,边指挂图边讲)革命火花首先在意大利迸发,这是西西里岛的巴勒莫城,____年1月12日的起义燃起了意大利人民反对奥地利统治的独立战争。

九年级历史第22课

九年级历史第22课

九年级历史第22课一、课程标准要求。

1. 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 通过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知识结构。

1. 思想启蒙的火种。

- 启蒙运动的背景。

- 18世纪,法国旧制度衰败。

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 启蒙运动的中心及性质。

- 中心在法国。

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 伏尔泰。

- 他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 他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但不反对宗教,主张信仰上帝。

他认为天主教会是“迷信的恶魔和狂狺的九头蛇”,必须加以抨击。

- 卢梭。

- 他提出“人民主权说”,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

- 他还提出社会契约论,认为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 孟德斯鸠。

- 他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即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分属不同的机构,三权相互制衡。

这一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 启蒙运动的影响。

- 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 启蒙运动还传播到亚洲、美洲等地区,如中国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

2. 科学的革命。

- 牛顿。

- 主要成就。

- 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 在天文学上,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天体运行的规律。

- 在数学上,他创建微积分。

- 在力学上,他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其中,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 影响。

- 牛顿的科学成就使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教案

学校姓名年级初三课题第22课引领时代的思考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了解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思想主张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测评“你能概括出启蒙思想的基本内容吗”,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通过教材中的材料题,培养学生从教材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点,学会比较历史现象的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关于启蒙运动的图片,举办图片展,学会搜集历史图片并举办展览的方法,初步学会从多角度联系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启蒙运动的影响,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的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任务几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解放思想,以求更大发展。

重点启蒙运动难点思想解放运动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关键培养学生从一般现象得出历史规律的能力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一、主动参与启发诱导在人类近代文明的历史上,理论常常是行动的先导。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从整体感知启蒙思想的历史背景,增强感性认识。

展示思想家的照片学生从插图中获得历史信息4分钟二、自主尝试点拨授法(一)冲出思想的牢笼1、人类历史上经历了几次思想解放运动?2、思想解放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归纳,回答问题。

学生结合相关资料,运用已知,调动感官5钟(二)理性的追求1、介绍启蒙思想运动的背景。

2、什么是理性主义?如何区分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3、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思想,如何进行评价?4、思想启蒙运动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补充相应的资料着重讲清概念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上感悟学生看书回答三个思想家的各自的思想特点补充资料从现象看本质对教材做进一步的阐释。

发展学生的智力引导学生对教材材料题进行思考,加深理解帮助学生理解思想解放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10(三)对自由权利的追求简单介绍知识积累拓展学生视野加深理解认识8分钟三、自主探究鼓励释疑1、请你概括出思想启蒙运动的基本内容。

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前言本节课是历史上册的第22课,是一节以活动为核心的课程。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唱响《国际歌》。

《国际歌》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统一的象征之一,是九年级历史上册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加深学生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劳动者团结和互助的理解,让学生获得一种全新的、直观的对于国际主义的认识和感受。

二、知识目标•了解《国际歌》的历史背景;•在唱响《国际歌》中感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理解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国际歌》的介绍和演唱、《国际歌》的历史背景。

在课前,教师应该先预习好教材,学习好《国际歌》的内容和演唱方式。

1. 《国际歌》的介绍和演唱•了解《国际歌》的背景、意义、时代背景、书写者和曲作者等;•通过听唱、跟唱、合唱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国际歌》的歌词和曲调。

2. 《国际歌》的历史背景•了解《国际歌》的诞生背景和历史演变过程,梳理其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通过唱响《国际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的是唱响《国际歌》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国际主义的精神,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历程和意义。

教学方法包括:•听唱、跟唱、合唱等方式,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国际歌》的歌词和曲调;•结果以现场合唱的形式,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真正感受到国际主义的思想和情感。

五、教学流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教学材料,把《国际歌》的背景和演唱方式讲解清楚;•学生熟悉《国际歌》的曲调和歌词。

2. 学生听唱、跟唱和合唱1.听唱教师将《国际歌》放在课堂上,让学生先认真听一遍,体会一下歌曲的意义和气氛。

2.跟唱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始跟唱,小声练习完之后再逐渐提高声音。

3.合唱练习好之后,教师分组,让学生们一起合唱《国际歌》。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教案5篇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教案5篇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教案5篇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教案1教学目标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及生活情况;旧石器时代、氏族与氏族公社。

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和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祖国境内的最早居民相貌与生活的情况。

以教材为蓝本并附以一些课外内容,如:考古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记载、本地遗迹等让学生见识到历史学科的丰富多彩从而开拓眼界。

引导学生分析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这些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不断进化、演变的过程,帮助学生探究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

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分析教材并从中吸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通过介绍我国是世界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建议重点分析北京人及其生产、生活情况是重点。

因为北京人的考古资料十分丰富,得到了完整的头盖骨和较多生产生活遗迹,可以充分证明北京人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等情况,区别人和动物,证明劳动创造了人。

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的生活地域与北京人相同,与北京人相比较,在体质和脑容量方面与现代人更加接近,掌握的生产技术等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

从对比中可以了解到人类的演进过程。

难点分析⑴对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是难点,如: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等。

由于学生年龄小,以前接触历史知识很少,加之时代久远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⑵劳动创造了人是难点。

初一的学生尚未接触到社会发展史,对于人类进化的知识几乎是空白,恩格斯的话对于初一的学生理解起来一定很吃力,需教师循循善诱。

教法建议教师让学生思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井引导学生从体质特点、制造工具、使用火、社会组织形式、观念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初步学会通过对比认丁⒗斫饫分兜姆椒ā?/P>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教学难点: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如北京、陕西)可以参观原始社会遗址。

九上历史第22课教学设计

九上历史第22课教学设计
⒉下面两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你收集整理材料,准备一场辩论。
第一种观点:科技发明成果比启蒙思想家更能推动历史的发展。相对论与原子弹的作用就是一个例子。
第二种观点:社会思想的力量更大,从启蒙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证明了这一点。
学生看书
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完成自主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呈现出来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以伏尔泰为代表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及其影响;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伟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科学的革命。
难点:“思想启蒙的火种”。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Ⅰ导入新课
讲述导入框故事,导入新课
Ⅱ讲授新课
一、自主学习
㈠思想启蒙
Ⅲ课堂小结:指名学生小结本次课内容
学生小结
Ⅳ巩固练习:学案上的巩固练习
学生作业
Ⅴ板书设计:
⒈思想启蒙
⒉科学的革命
教学反思:
⒉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之一。人。
⑴天文学:定律。
⑵数学:的创建。
⑶力学: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⒊达尔文:著名科学家。
⑴成就:年,达尔文出版了《》巨著,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指出自然界是在“、、”的法则中发展的。
⑵意义:第一次把建立在完全的基础上,推翻了论和物种不灭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⒌孟德斯鸠的思想:提出权、权、权的原则(最早在美国得到实践)。还主张天赋学说。
⒍影响:⑴促进了人们的,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的社会进步;
⑵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在、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活动课:唱响《国际歌》》 赛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活动课:唱响《国际歌》》 赛课教案_0

第22课唱响《国际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考察《国际歌》的创作背景3、讲述《国际歌》的流传、评价4、学唱《国际歌》感受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课前搜集整理: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查询、文献查询等形式搜集资料。

课中展示探究:学生展示搜集整理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以竞赛的方式学唱国际歌。

教师通过补充资料、组织学生搜集关于歌曲的创作背景资料、学唱国际歌,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了解歌曲背后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

引导学生采取小组合作或个人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上述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各类资料中捕捉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国际歌》的流传及影响,感受和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初步认识学习历史对认识社会生活的意义。

通过学唱《国际歌》,产生情感认同和共鸣。

活动主题:《国际歌》的前世今生【活动方案】过程:一、学生课下搜集整材料二、将材料编成学案第22课唱响《国际歌》学案【学习目标】1、考察《国际歌》的创作背景2、说出《国际歌》的词曲作者3、讲述《国际歌》的流传、评价4、学唱《国际歌》感受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活动方案】学生课下搜集到的史料:①《国际歌》诞生140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传遍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响彻寰宇,从法国越过千山万水,传遍全球。

1890年出现了西班牙译文的《国际歌》,1899年被译成了挪威文,1901年出现了德文、英文、意大利文的《国际歌》,1906年正式传入了俄国。

它曾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上世纪20年代,苏联以《国际歌》为国歌。

1944年正式改用新国歌后,则把《国际歌》作为联共(布)党(1952年改名苏联共产党)党歌。

《国际歌》是一首无产阶级的不朽战歌。

1920年中国首次出现由瞿秋白译成汉文的《国际歌》。

1923年由肖三在莫斯科根据俄文转译、由陈乔年配歌的《国际歌》开始在中国传唱。

②资产阶级政府不甘心失败,对巴黎公社发动了进攻。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活动课:唱响《国际歌》》 优质课获奖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活动课:唱响《国际歌》》 优质课获奖教案_0

第22课唱响《国际歌》教学设计【活动任务】:考察《国际歌》的创作背景,了解词曲作者,了解《国际歌》歌词及翻译,了解《国际歌》的流传,了解中外革命导师对《国际歌》的评价。

学唱《国际歌》【活动目标】1、了解各种事都是发展变化的,都有自身的历史.初步理解学习历史有助于对事物发展的认识。

2、通过有关材料的搜集,阅读、整理、以及运用调查、访问等手段,初步了解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途径与方法。

3、感受和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初步认识学习历史对认识现实社会生活的意义【重难点】活动重点:锻炼学生搜集整合材料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活动难点:《国际歌》的影响,了解无产阶级革命的艰辛。

【活动方法】:通过多种方式搜集与《国际歌》有关的各种资料,培养学生资料收集能力(如上网、查阅书刊、询问等);通过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课堂展示,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活动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先来听一首歌。

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种特殊的活动:唱响《国际歌》。

来了解《国际歌》背后的历史故事(板书课题)【过渡】}上节课我们收集整理资料,这节课我们展示合作成果。

这节课我们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

展示精彩,参与积极的小组为优胜小组。

(一):风采展示有几个小组的同学制作了PPT为了节省时间老师把同学们制作的幻灯片插入到老师的课件中,同学们只需上台操作展示就行了。

下面请五个小组的代表依次到台上展示学生依次展示交流小组成果【过渡】刚才的展示中你们觉得那个小组的最精彩?其次是哪个小组?(给优秀小组红旗)其他小组也不要泄气,下面的活动中你们还有机会。

下面的活动里加油。

(二)《国际歌》知识竞赛1英特纳雄耐尔指什么?2巴黎公社是一个怎样的政权?3国际歌是的党歌,是的战歌师: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22课唱响《国际歌》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22课唱响《国际歌》教案

第22课唱响国际歌学习目标:1、了解各种事都是发展变化的,都有自身的历史.初步理解学习历史有助于对事物发展的认识。

2、通过时有关材抖的搜集,阅读、整理、以及运用调查、访问等手段,初步了解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途径与方法。

3、感受和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初步认识学习历史对认识现实社会生活的意义。

重点:了解《国际歌》创作背景和词、曲。

难点:《国际歌的影响》活动时间:1课时活动过程:你会唱《国际歌》吗?《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国际歌》也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很多革命者在英雄就义时都唱这首歌。

《国际歌》传唱至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会奏响《国际歌》。

《国际歌》是怎样诞生的?它的词曲为什么能够打动那么多人呢?1、了解《国际歌》创造背景。

1870年,法国同普鲁土发生战争。

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一—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起义工人很快占领了全城,赶走了资产阶级政府。

不久,人民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资产阶级政府不甘心失败,对巴黎公社发动了进攻。

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巴黎城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战斗非常惨烈,成千上万的公社战士英勇牺牲。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①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土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巴黎公社成立后,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和行政、司法机构,还制定了许多保护工人利益的政策。

5月21日,围政巴黎的军队在奸细的指引下,从巴黎西南方攻进城内。

尽管公社战士英勇抗敌,还是挡不住武器精良、人数众多的敌人。

27日,大约二百名公社战士在贝尔一拉雪兹公墓同五千多敌人展开搏斗。

最后,一些战士在墓地的一堵墙边壮烈牺牲。

28日,巴黎全城失陷,三万多名公社战士为保卫自己的政权英勇牺牲。

历史人教九年级上册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教案

历史人教九年级上册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教案
基础教案
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课型新授课
知识目标:需要学生了解法国启蒙思想家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主张及其影响;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伟大贡献。
能力目标:一是通过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在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以培养学生树立并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在未来建设、改造社会的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观察、动手和勤奋等进行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初步能力。
3)为什么说牛顿提出的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4)达尔文是怎样完成生物进化论研究的?生物进化论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5)爱因斯坦对物理学做出的卓越贡献是什么?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牛顿:天文学,17世纪下半期发现万有引力;数学,微积分的创建;力学,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牛顿三定律。
2、达尔文:1859年,生物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物种起源》。
3、爱因斯坦: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
教师要求学生制表:近代科学技术成就简表
国家
科学家
主要贡献
个性化设计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图表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伏尔泰》及课本插图
织评议,可以分组互评、班级评委评议、教师点评
板书设计
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抨击君主专制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以法的精神去限制法国君主的权力
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
牛顿——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自然科学的成就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第22课 活动课:唱响《国际歌》-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22课 活动课:唱响《国际歌》-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部编版九年级历史
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国际歌》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学习唱《国际歌》;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
1.《国际歌》歌曲资源;
2.展示素材:《国际歌》的歌词和图片,相关资料介绍。

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讲解《国际歌》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国际”的概念;
•向学生介绍歌曲资源和展示素材,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学生活动
•听学生们唱一下《国际歌》,了解他们对这首歌的熟悉程度;
•学生小组分配:组员之间相互协作,根据展示素材深入研究《国际歌》的历史、背景、意义;
•学生小组表演:合作完成《国际歌》的演唱,也可以自由发挥加入合唱和舞蹈等元素。

3. 教师点评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演过程进行点评,重点关注团队合作、才艺表现和对《国际歌》的理解。

4. 知识拓展
•学生回顾《国际歌》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讨论现实生活中“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之间的关系;
•学习其他有关国际合作和交流的知识,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

教学总结
这堂活动课旨在通过唱响《国际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国际视野,同时也加强了小组合作和才艺展示。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把握了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深层意义,并对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是一次难得的团队合作和认知提升的活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2课教案范文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2课教案范文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2课教案范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中学历史教案设计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2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2课教案1教学目标1.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列强对中国走私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贩卖华工;列强在中国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进行早期资本输出。

2.通过分析列强攫取中国的海关管理权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入侵的状况;通过分析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的经济侵略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

3.通过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增强学生对外国侵略者的憎恨,培养和激发他们发奋图强、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建议本节教材地位分析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势力逐渐侵入中国,终于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在近代中国,海关主权是列强侵夺的首要目标。

在西方列强迫使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几乎大部分条款都与侵夺我国关税自主权及海关行政管理权有关。

中国海关主权的丧失,使中国经济大门的钥匙揣在了帝国主义的袋子里。

列强借此加快了对华的商品输出,并且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教材对学生发展的影响①通过对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学会综合考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结构和内在联系。

②通过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手段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而且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提供了思维素材。

重点分析①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是重点。

海关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目标。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大大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资源。

华师大版九上第22课美国南北战争word教案

华师大版九上第22课美国南北战争word教案

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美国南北战争【内容标准】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要紧活动,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要紧内容,明白得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进展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南北战争的背景、进程、结果与性质,正确评判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

二、进程与方式:问题教学法,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研究探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林肯一生致力于争取民主和种族平等的事业,处处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贵品格。

【教学要点】重点:分析南北战争的起因和作用。

难点:全面看待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

【导入新课】一、温习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导入。

二、独立后的美国向西扩张到太平洋沿岸。

【新课探讨】一、南北战争的起因讨论明确:一、南北矛盾尖锐,西进运动加重了矛盾的激化。

二、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为南北矛盾的核心。

3、1860年,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被选美国总统。

二、南北战争(又称为美国内战)进程(1861——1865)一、战争的暴发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

二、战争局势的转变(1)1862年,林肯公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争的局势。

(2)葛底斯堡大捷成为美国内战的转折点3、战争的终止1865年,内战以北方的成功告终。

4、《解放黑人奴隶宣言》(P1451862年林肯公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兵变诸州的黑人奴隶,永久取得自由,能够参加联邦军队。

《宣言》正式废除黑人奴隶制,鼓舞了广大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从而扭转了战争的局势。

三、讨论:美国内战的意义(P147)明确:一、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想一想什么缘故?)二、废除黑人奴隶制3、较好地解决了农人的土地问题。

4、保护了国家的统一。

五、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进展扫清了道路。

六、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四、讨论:什么缘故美国在独立战争以后显现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提示:主若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些要紧任务与目标并无完成,如南方存在黑人奴隶制度,严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和工业资产阶级的独占统治地位的确立。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2课《近代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2课《近代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2课《近代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2课《近代文学艺术》,主要内容包括:近代文学艺术的繁荣、近代戏剧音乐的发展以及电影的出现。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文学艺术的发展脉络,认识其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文学艺术有较高的兴趣。

但学生对近代文学艺术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作品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加以拓展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掌握其主要成就和特点;认识近代戏剧音乐和电影的出现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近代文学艺术的繁荣。

2.近代戏剧音乐的发展。

3.电影的出现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作品,使学生深入理解文学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4.对比分析:通过比较,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近代文学艺术的发展脉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参考资料:相关近代文学艺术的历史资料和评论文章。

3.教学多媒体: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多媒体展示近代文学艺术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近代文学艺术的发展。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近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总结其主要成就和特点。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补充。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近代戏剧音乐和电影的出现及其意义。

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深入理解近代文学艺术的发展脉络。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进行案例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俄国、日本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2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内容和影响。

1.3理解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加深对改革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于改革的精神。

3.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内容和影响。

2.教学难点: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和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进而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美国内战,那么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他国家的重大改革。

我们来了解一下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2.课堂讲解2.1俄国农奴制改革2.1.1背景介绍:讲述19世纪中期俄国的社会矛盾,如农奴制的束缚、经济落后等。

2.1.2过程与内容:讲解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措施,如解放农奴、土地改革等。

2.1.3影响:分析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如农奴解放、资本主义发展等。

2.2日本明治维新2.2.1背景介绍:讲述19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状况,如幕府统治、民族危机等。

2.2.2过程与内容:讲解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如废藩置县、殖产兴业等。

2.2.3影响:分析改革对日本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如民族觉醒、现代化进程等。

3.课堂互动1)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2)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3)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和启示。

4.课堂小结5.课后作业1)熟记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内容和影响。

2)思考:我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有哪些?它们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使学生了解了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知识与能力:
了解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及过程,以及这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和政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认识历史现象,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运用表格法、图示法、史料分析法等归纳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揭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爆发“一战”的根源,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基本线索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形成崇尚科学、改革创新的意识。

通过分析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表现,掌握“一战”爆发的根源力。

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教学难点: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世界殖民体系的概况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表格法、图示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先回顾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走上帝国主义道路,由于各国对新技术的态度不同,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各国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实力对比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世界的斗争中矛盾异常尖锐,最终形成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

新课导学
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
1、矛盾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德两国经济发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以及从表格中的数据所能说明的问题。

最后教师强调:帝国主义国家的权益总是和它的综合实力成正比的→新、老帝国主义之间的争端。

2、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把世界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需要指出的是:世界殖民体系是建立在对亚非拉的地区的宰割与奴役基础上的,但它客观上打破了封闭性,沟通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因而有利于近代世界的发展。

3、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矛盾
在错综复杂的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帝国主义之间形成了三对基本矛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分析这些矛盾的由来。

(1)俄奥矛盾:源于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的战略地位及复杂的民族遗留问题。

(2)法德矛盾:源于什么战争?(普法战争)该矛盾的历史地位、影响
(3)英德矛盾——主要矛盾
英国的外交政策:“光荣孤立政策”
德国外交政策:“大陆政策”→“世界政策”
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帝国主义国家根据自己的利害关系纷纷寻求同盟者,拉帮结派,不惜大动干戈。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原因、过程、后果,掌握同盟国与协约国的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1、三国同盟(德奥意)
组建目的:对付俄国、法国
原则: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朋友的敌人是敌人的逻辑。

三国核心:德国
最终形成时间:1882年
2、三国协约(英法俄)最终形成时间:1907年
3、帝国主义的军备竞赛
为了在未来的侵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国纷纷增加军费,添购军火。

阅读课文,了解各国军费增长比例、英德在海军军备方面的竞赛、英国大造无畏舰等史实,最后总结: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疯狂扩军备战,增加了战争危机,使一场世界性的大战如弦待发。

巩固小结(提问、写出)
1、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根源
2、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矛盾
3、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的名称、组成国
4、帝国主义争夺焦点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