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行为矫正的基础技术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章-矫正质量评估标准PPT课件
概率要大于一般人,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具有冲动性人格障碍
的人并不一定会犯罪,为解释罪犯犯因,必须同时考虑生物生理学
,和社会或环境的变量。矫பைடு நூலகம்工作者还要注意一方面系统考虑犯因
的各个因素,对罪犯的犯因性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矫正工
作者还必须把系统分解成若干部分,考虑各部分对罪犯犯罪所起作
用的权重,同时把整个系统牢记在心中。
? 4
19世纪意大利医生、精神病学家、 犯罪学家龙勃罗梭曾开始用科学的 方式对罪犯身体进行观察、测量与 解剖,研究犯罪人和正常人生理上 的差异,试图从生理因素中找到罪
犯的犯因。
19世纪30年代左右,一些欧洲学者 把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 他们认为犯罪主要是受到社会因素 的影响,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社 会环境因素成为解释犯罪现象的一
(1)生物生理生长与发展
罪犯出生前的成长与发展,包
括:父母的健康状况;母亲怀
孕期间的营养状况,家庭遗传
史;遗传异常;染色体异常以
及出生时的生理缺陷。
罪犯的总体健康状况,需要考
虑以下方面:体重的稳定;经
期的规律性;睡醒周期的规律
性;生理活动水平和营养水平
;是否存在生物化学不平衡问
题;是否存在生理障碍情况;
个重要因素。
20世纪初,由于心理学的兴起,人
们对犯罪原因的研究重心逐渐从生
理方面转向心理因素。研究者希望
从罪犯的智力、认知、人格、气质
等心理方面的因素找到罪犯犯罪的
原因。
5
6
7
罪犯犯因分析的多维框架理论
为了解罪犯的犯因,矫正工作者应该对罪犯生活和经历的所有方
面作出评价。对各个主要维度及潜在功能采取一种假设方法,并进
行为矫正技术 PPT
行为矫正技术
• • • • • •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 1.经典实验 2.正强化和负强化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经典实验 (二)主要观点
行为矫正技术
• • • • • • 1.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 2.观察学习 3.注意 4.保持 5.动作再现 6动机
行为矫正技术
• • • •
• 第三节 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 (一)基本假设 1.异常行为是后天习得的 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退那些后天所习得的 异常行为
行为矫正技术
• • • • • • 2.设定焦虑等级评定表 3.情境想象 4.案例分享 (三)厌恶疗法 1.概念: 又称对抗性条件反射治疗,将厌恶刺激与 不良强化物多次重复配对出现,以减少不 良行为
行为矫正技术
• (四)行为塑造法 • 1概念:行为塑造法是一项通过强化而产生 某种期望良好行为出现的行为治疗技术 • 2.治疗对象:恐怖症、神经性厌食症、肥胖 症、药物成瘾者
行为矫正技术
• (五)满贯疗法 • 1.概念:是让来访者暴露在使其感到强烈恐 惧或者焦虑情绪的各种不同刺激情境中的 一种行为治疗方法 • 2.治疗原则 • 让来访者较长时间地想象恐怖观念或置身 于严重恐怖的环境,从而达到消退恐惧的 目的
行为矫正技术
• (六)生物反馈技术 • 1.概念:通过电子仪器让来访者学会有意识 的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 • 2.作用:有助于来访者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心 率、血压、胃肠蠕动、肌紧张程度、汗腺 活动和脑电波等几乎包括所有的身体机能 的活动情况,从而改善机体内部各个器官 系统的功能状态,矫正对应激的不适宜反 应,达到防止疾病的目的
行为矫正技术
• 3.无论是正常行为,还是异常行为,作为一 种习惯性行为的存在和延续,在很大程度 上,是被他们所带来的结果所维持的。 • 4.各个异常行为是分别习得的 • 5.认知的改变也可以导致行为的改变
最新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ppt课件
为
五、行为改变技术
所谓行为改变技术是指凡是应用学习理论 于实际补救程序,复健、矫正、教室管理、咨 商及辅导等技术统称为行为改变技术,包括不 良行为的改善和良好行为的塑造。
条件反射建立的原理
条件反射 建立前
条件反 射建立 中
条件刺激 (铃声)
无条件刺激(食物) 条件刺激 (铃声)
无条件刺激(食物)
::
(S1R¯) (S2R ¯)
:
(R1∆) (R2 ∆)
:
:
:
:
:
(SnD) (RnD) :
强化
矫正后 ⑥
⑤
·
·· ·
① X和Y轴 ② X和Y轴的标志 ③ X和Y轴上的数字 ④数据点 ⑤阶段线 ⑥阶段标志
0 1 2 3 4 5 6 7 时间(天/周②)
图 2-1 图表的构成(六要素)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基本概念 行为矫正的特征 行为矫正的作用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行为 二、行为改变 三、行为塑造 四、偏差行为 五、行为改变技术
引起注意但无无条件反应 无条件反应(分泌唾液)
无条件反应(分泌唾液)
条件反射
建立后
条件刺激(铃声)
条件反应(分泌唾液)
学习规律
• 习得律:条件反射是由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多次配对建 立起来的 。条件反射建立的生理机制是大脑暂时神经联 系的形成。条件反射建立的关键在于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 激在时间上的结合(强化),即条件刺激必须稍前或同时 呈现,条件反射才可能建立。
童的特殊作用:得到或避免了什么) 5.界定问题行为的效能(需要多少精力、能否得到强化) 6.当事人有什么功能相同的替代行为(有什么适当行为产生与问题
五、行为改变技术
所谓行为改变技术是指凡是应用学习理论 于实际补救程序,复健、矫正、教室管理、咨 商及辅导等技术统称为行为改变技术,包括不 良行为的改善和良好行为的塑造。
条件反射建立的原理
条件反射 建立前
条件反 射建立 中
条件刺激 (铃声)
无条件刺激(食物) 条件刺激 (铃声)
无条件刺激(食物)
::
(S1R¯) (S2R ¯)
:
(R1∆) (R2 ∆)
:
:
:
:
:
(SnD) (RnD) :
强化
矫正后 ⑥
⑤
·
·· ·
① X和Y轴 ② X和Y轴的标志 ③ X和Y轴上的数字 ④数据点 ⑤阶段线 ⑥阶段标志
0 1 2 3 4 5 6 7 时间(天/周②)
图 2-1 图表的构成(六要素)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基本概念 行为矫正的特征 行为矫正的作用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行为 二、行为改变 三、行为塑造 四、偏差行为 五、行为改变技术
引起注意但无无条件反应 无条件反应(分泌唾液)
无条件反应(分泌唾液)
条件反射
建立后
条件刺激(铃声)
条件反应(分泌唾液)
学习规律
• 习得律:条件反射是由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多次配对建 立起来的 。条件反射建立的生理机制是大脑暂时神经联 系的形成。条件反射建立的关键在于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 激在时间上的结合(强化),即条件刺激必须稍前或同时 呈现,条件反射才可能建立。
童的特殊作用:得到或避免了什么) 5.界定问题行为的效能(需要多少精力、能否得到强化) 6.当事人有什么功能相同的替代行为(有什么适当行为产生与问题
行为矫正技术PPT优秀课件
行为矫正与应用行为分析
▪ 行为矫正是得自最初使用实验室动物进行实验研 究的基本原理的应用。
▪ 对行为的科学研究称为行为的实验分析或者行为 分析;
▪ 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称为人类行为的实验研究 或应用行为分析。
17
三、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 1、问题行为是习得的 2、问题行为是分别习得的 3、问题行为与环境有特定的关系 4、重新学习可以矫正问题行为
39
(2)观察者能够记录目标行为的不同 尺度:
▪ 频率 ▪ 持续时间 ▪ 强度 ▪ 潜伏期
40
分析讨论: 如果你正在记录一个孩子发脾气的行为(尖
叫、扔玩具、摔门),你会对那个尺度进 行测量?
41
2、成果记录 记录行为的成果。为间接方法。
42
3、间隔记录 半间隔记录 全间隔记录
半间隔记录:把观察阶段划分为小的时间 段或间隔。记录下目标行为是否在每个时 间间隔中发生了。
5
二、行为的特征 1、行为是人们所说所做。 2、行为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测量尺度 3、行为可以被观察、描述和记录
6
二、行为的特征 4、行为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5、行为受自然规律支配(受到环境事件的
系统性影响) 6、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
7
三、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
限制
30
2、界定和分析不需要的行为
❖ 不良行为的情境线索和后果
应予消除 情境线索 行为-- 应予减少(三选一)结果
应予限制
31
3、 界定和分析需要的目标行为
❖ 特定性“三问” ❖ 是应予发展、增多(强)还是扩展
32
3、 界定和分析需要的目标行为
❖ 行为应予加强:是指目标行为并没有像所希 望的那样经常发生,为此,应设法增强其发 生的次数或出现的频率。
▪ 行为矫正是得自最初使用实验室动物进行实验研 究的基本原理的应用。
▪ 对行为的科学研究称为行为的实验分析或者行为 分析;
▪ 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称为人类行为的实验研究 或应用行为分析。
17
三、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 1、问题行为是习得的 2、问题行为是分别习得的 3、问题行为与环境有特定的关系 4、重新学习可以矫正问题行为
39
(2)观察者能够记录目标行为的不同 尺度:
▪ 频率 ▪ 持续时间 ▪ 强度 ▪ 潜伏期
40
分析讨论: 如果你正在记录一个孩子发脾气的行为(尖
叫、扔玩具、摔门),你会对那个尺度进 行测量?
41
2、成果记录 记录行为的成果。为间接方法。
42
3、间隔记录 半间隔记录 全间隔记录
半间隔记录:把观察阶段划分为小的时间 段或间隔。记录下目标行为是否在每个时 间间隔中发生了。
5
二、行为的特征 1、行为是人们所说所做。 2、行为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测量尺度 3、行为可以被观察、描述和记录
6
二、行为的特征 4、行为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5、行为受自然规律支配(受到环境事件的
系统性影响) 6、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
7
三、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
限制
30
2、界定和分析不需要的行为
❖ 不良行为的情境线索和后果
应予消除 情境线索 行为-- 应予减少(三选一)结果
应予限制
31
3、 界定和分析需要的目标行为
❖ 特定性“三问” ❖ 是应予发展、增多(强)还是扩展
32
3、 界定和分析需要的目标行为
❖ 行为应予加强:是指目标行为并没有像所希 望的那样经常发生,为此,应设法增强其发 生的次数或出现的频率。
《矫正社会工作》PPT课件
1907年通过了《感化犯人法》;
1925年制订了《刑事裁判法》。
2. 日本矫正社会工作制度
1947年和1949年,日本分别制订了《恩赦法》和《犯罪者预防 更生法》。
3. 中国港台地区矫正社会工作制度
1)20世纪30年代,感化制度从英国引入香港;1938年在监狱署下 增设感化部;1948年成立社会局;1950年,香港设立“首席感化 主任”职务。
报应主义或报应刑主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成果,其 产生完成了刑罚史上由私力复仇到法律报复的突变, 标志着野蛮的私力救济让位于文明的国家制裁。
张小虎在《刑法的基本观念》一书中的三种理论:
1)神意报应
2)道德报应
3)法律报应
30
A
三、“功利主义”刑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功利主义刑法理论是又一种探讨刑罚正当性的理论。 报应主义认为刑罚是为了惩罚罪犯的存在,刑罚的 正当性,在与犯罪的不正当性。功利主义则认为, 刑罚的价值在于其满足国家追求一定功利效果的积 极意义,这种功利效果就是犯罪预防,预防犯罪才 是刑罚存在的正当性根据。
一、古代社会的“冒犯神意”说 二、刑事古典学派的“自由意志”论 三、犯罪人类学派的“天生犯罪”论 四、犯罪社会学派的“犯罪多因素”论
22 A
一、古代社会的“冒犯神意”说
在古代社会,人们在探究犯罪原因时,人们的注意 力集中在犯罪与神灵的关系上,往往把犯罪与“逆 天道”、“叛神意”,特别是“中恶魔”相联系。 这种“冒犯神意”的犯罪原因解释有各种各样的表 现形式。
4. 社区处遇:又称“非机构式的处遇”。即不将
犯罪者纳入监狱等拘禁围墙之内,而让犯罪者仍然 在自由社会中生活,并接受专业工作人员的辅导与 训练,至其完全适应社会规范为止。
14
行为修正模式PPT课件
一、理论背景
行为疗法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之交为分界线,此前为行为疗法 的理论准备时期;此后为行为疗 法的形成和发展期。
一、理论背景
• (一)理论准备期:基于基础心理学 的研究,研究的目的是在对理论的 验证上。 这个时期有两大理论—— 前一个方向是经典条件作用,沿 巴浦洛夫、华生和赫尔这个线索 发展;后一个方向是斯金纳及其 弟子所开创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 方向。
析或行为分析,是收集、测量和 记录有关不适应行为的信息,了 解该行为的发生个作用:描 述问题行为、选择治疗策略和评 价治疗效果。
(一)行为评估
• 3、行为功能分析一般按照一 个“A-B-C模式”进行,
• 即分别考察行为的“前导行为” (A,antecedent events)、“结 果行为”(B,resultant behavior )
教学目的
• 了解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 • 学习行为主义治疗的方法
“给我一个健全的婴儿,再给我一些特 定的环境。只要满足这两点.不管婴儿的 才能、个性、本能及其父母的血统、职业 如何,我都能将其中任何一个训练成我所 需要的任何一种人,譬如医生、律师、艺 术家、巨商、乞丐或者小偷。”
——华生(Watson,1878一1958)
操作性条件反射
• 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的是行为 的后果对该行为所造成的影响 。此理论认为行为的改变之所 以发生,是因行为后面所伴随 某种特别的结果,因此强调强 化的作用。
• 强化的作用分为正强化和负强 化。
斯金纳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 1、影响行为的单元
•
正增强
• 需要性刺激
•
负增强
• • 厌恶性刺激 •
一、理论背景
• (二)理论形成、发展期 • 1、20世纪50年代之后,一些
【精品】大学生心理学之行为矫正PPT课件(消退、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疗法、习惯扭转疗法)
考试焦虑学生害怕的等级层次
序列
事件
1 考前一周想到考试时
20
2 考试前一个晚上想到考试时
25
3 走在去考场的路上时
30
4 在考场外等候时
50
5 进入考场
60
6 第一遍看考试卷子时
70
7 坐在考场中进行的考试时
80
松弛反应训练
通过自我调整训练,由身体放松进而 导致整个身心放松,对抗由心理应激 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的紧张反应,从 而达到消除紧张的行为训练技术。
1 3岁女性,一见男性就产生可能要与他谈恋爱、结婚的想法。
预先在患者左手腕上套一橡皮圈,当见到男性或经过商店而出现上述强迫性思想 时,就用力拉弹橡皮圈,务必要有痛感,并计算所弹次数,直到强迫性思想 消失为止,每日作记录。
第1周,每天出现上述强迫性思想3~6次,每次拉弹橡皮圈在最初3天是30~50 次才消失,以后3天拉弹3~5次即可消失多第2周,每天出现强迫观念2次, 拉橡皮圈2~5次消失;第3~8周,每天有1次强迫性思想出现,拉橡皮圈5~ 10次即消失;从第9周的第3天开始,强迫性思想不再出现,橡皮圈亦脱掉, 偶有轻微关于性的想法,能很快自控而消失。
有些智障的孩子,经常伤害自己,老师就会让其休息,不用学习了。如何消退这 种自我伤害行为?
小明写家庭作业时,总是大哭大闹,妈妈嫌烦,就让他等会儿再写作业。如何消 退小明的这种行为?
小明在小卖铺向他妈妈要钱买糖果,被拒绝了,小孩就又哭又闹,最后,他妈妈 还是给他买了糖果,他也停止了哭闹。如何消退小明的这种哭闹行为?
注意
① 开始之前,向当事人介绍系统脱敏的特点。 ② 对于想象脱敏成功的某个情境,方可进入真实情境。 ③ 每步脱敏之后,应给予强化;但是,在想象过程中,不
行为矫正认知行为疗法课件
❖ 方法
四栏作业(即“情境、情绪、自动想 法、合理想法”三栏)帮助患者寻找 合理的替代想法;(认知治疗日记)
认知治疗每日记录示范
日
情境
情绪
自动想法
期
合理回答
(1)说明引起不 (1)说明 愉 快 情 绪 的 事 件 ; 悲伤、焦虑
等
(1)记下情绪之前 产生的自动想法;
(1)写下对自动想 法的合理回答;
⑤过度夸大和过分缩小: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的重要性,而贬抑自 己的成绩或优点;如因为偶然的开玩笑并无恶意地撒一次谎,于是 认为自己完全丧失了诚信。
6、个人化(personality):将一切不幸、事故等归因
于自己的过失,引咎自责,主动为别人的过失或不幸 承当责任;
7、选择性消极注视:选择一些消极的细节,忽略其他 方面,以至整个情绪都染上了消极的色彩;
2、初步治疗
鼓励患者活动(打破情绪→行为→思维→情绪的恶 性循环)
活动安排表(activity scheduling)
目的: ①增加活动,有利于患者感觉好转,减少疲劳感; ②改善思考能力,打破恶性循环; ③帮助患者了解行为、情绪和认知的关系,发现和抑郁
有关的负性自动想法。
活动安排表
计划
每天早晨开始按小时制订计划
3、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设(underlying dysfunctional assumptions)或图式(schemas)
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功能失调性的 认知假设是潜在的,通常不再进入意识接受审查, 但它们却是支配人们日常行为的规则。由于功能失 调性认知假设存在,患者对某些重大事件表现出脆 弱性,由此派生出大量负性自动想法。
④重复的适应性自我对话(rehearsal)
四栏作业(即“情境、情绪、自动想 法、合理想法”三栏)帮助患者寻找 合理的替代想法;(认知治疗日记)
认知治疗每日记录示范
日
情境
情绪
自动想法
期
合理回答
(1)说明引起不 (1)说明 愉 快 情 绪 的 事 件 ; 悲伤、焦虑
等
(1)记下情绪之前 产生的自动想法;
(1)写下对自动想 法的合理回答;
⑤过度夸大和过分缩小: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的重要性,而贬抑自 己的成绩或优点;如因为偶然的开玩笑并无恶意地撒一次谎,于是 认为自己完全丧失了诚信。
6、个人化(personality):将一切不幸、事故等归因
于自己的过失,引咎自责,主动为别人的过失或不幸 承当责任;
7、选择性消极注视:选择一些消极的细节,忽略其他 方面,以至整个情绪都染上了消极的色彩;
2、初步治疗
鼓励患者活动(打破情绪→行为→思维→情绪的恶 性循环)
活动安排表(activity scheduling)
目的: ①增加活动,有利于患者感觉好转,减少疲劳感; ②改善思考能力,打破恶性循环; ③帮助患者了解行为、情绪和认知的关系,发现和抑郁
有关的负性自动想法。
活动安排表
计划
每天早晨开始按小时制订计划
3、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设(underlying dysfunctional assumptions)或图式(schemas)
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功能失调性的 认知假设是潜在的,通常不再进入意识接受审查, 但它们却是支配人们日常行为的规则。由于功能失 调性认知假设存在,患者对某些重大事件表现出脆 弱性,由此派生出大量负性自动想法。
④重复的适应性自我对话(rehearsal)
第三章行为改变原理 ppt课件
图3—3 倒返实验设计(用功行为的改变)
第三节 多重基线设计
主要内容
一、多重基线设计的涵义 二、多重基线设计的类型
一、多重基线设计的涵义
• 所谓多重基线设计,就是指在同一行为改变方案中, 必须同时建立和测量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行为基线。 这些行为基线可以针对不同的患者,也可以针对不 同的目标行为,或者针对不同的实验条件。由于针 对性的不同,故多重基线设计可依此又分为多重对 象设计、多重行为设计和多重条件设计等三种不同 的实验设计模式。多重基线设计的模式可用图4-4表 示:
倒返设计实验过程的四个阶段:
1.基线期。显示目标行为未经实验处理时的真相,可用A来表 示。
2.处理期。加上实验处理,引起目标行为的改变,可用B来表 示。
3.还原期。撤回实验处理,使被训练者恢复到原来基线期的环 境,观察行为有何变化,实际上是处于基线期A的状态。
4.再处理期。再度使用实验处理措施来控制实验环境,将被训 练者再次投入到实验处理阶段,以观察其行为的变化,实际 上又处于处理期B的状态。
• 依照这样的设计,其完整的实验过程实际是:基线期A——处 理期B——基线期(还原期)A—— 处理期(再处理期)B的模式, 因此也常常称为“A—B—A—B”设计。
二、使用倒返设计的注意事项
• 倒返设计突出优点: 1.通过对实验过程各阶段目标行为变化结果的
比较,训练者可充分了解和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 之间的因果关系。
• 该方案的实验对象是Dave、Roy和Debbie三位高中生。 所要处理的行为都是法文学习成绩问题,法文考试成 绩得分计有A、B、C、D、F等五个等级,而这三位学 生的得分多在D和F等级。该方案的实验目的是,试图 通过对“放学后留校辅导”这一策略的运用来提高他 们的学习成绩,使他们的考试能获得更多的A、B、C 等好成绩。,所谓“放学后留校辅导”策略,是指如 果考试得分在D或F等级,即限令放学后不许回家,而 要留在教室里接受个别辅导。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安实际上可以通过更有效的训练 计划学会开车。大部分个体是可以
通过说明和示范学习一项技能的。
塑造只适用于那些无法通过其他方 法学习的个体,塑造只用于建立一 些简单的行为。
13
❖ 2 每天,马克太太都会发给她所教的二年级 学生一张练习让他们完成,练习中有五道加 法或减法题,马克太太注意到,杰克一个星 期只有一两次完成了练习。为了让杰克每天 都完成五道练习题,马克太太运用塑造帮助 他达到这一目标。这个案例中有什么问题?
2.白鼠面朝杠杆 3.白鼠接近杠杆 4.白鼠抬起后腿 5.白鼠用一只爪子动杠杆 6.白鼠触碰杠杆 7.白鼠压动杠杆
5
二、塑造的应用步骤
(一)确定好目标行为 确定目标行为的好处: ❖ 1有了明确的目标行为,可以保证所有相关人员都
对当事人持有相同的期望和一致的要求。 ❖ 2 有了明确的目标行为,可以使塑造顺利进行。
李的行为贴近目标行为,张博士就应该马上表扬, 以此作为强化刺激。
15
❖ 4 假设你住在一栋带有后院的房子里,通往 后院的门就开在你的起居室里。每天你都要 把狗菲利克斯放到后院好几次,你决定要教 它学会在你让它出去前用鼻子撞后门的把手 。目前,当菲利克斯想要出去时,它就会在 起居室里四处走而频繁地走过后门。试述你 会怎样使用塑造来教会菲利克斯用鼻子撞击 后门的把手?
该案例不适合用塑造,因为老师 不是在试图培养杰克产生一种新 的行为,并且杰克已经表现过完 整的目标行为——完成练习,可 以采用差别强化来达成目标。
14
❖ 3张博士是学校的一位心理学家,正在治疗一位极端 不爱社塑交造的的年运轻用人要小求李对。每他一决个定连续用趋塑近造行帮为助进小行李强培化养, 适当的当社作交用技对巧象,做所出确趋定近下行的为目时,标马行上为就是要用给眼他睛提接供触强 、微笑化、刺挺激身。而提起供、强用化正刺常激的的音时间量要说算话得以十及分当准别确人,说这 话时时样不正时确地的点行头为或才插会话被。强张化博。士将强化目标行为的 趋近动这作个分案为例几中个:疗程。在治疗中,他自己扮演小李 的同学首,先与,她强聊化天刺。激每的个提疗供程太中晚了,。博每士周都末与一她只谈冰4淇~5淋 次,每可次能谈无话法之强前化,目他标都行会为提的醒连续小趋李近怎行样为去。做为,使对塑于造 小 咖 问李啡题做馆?切行其有出为实为次用的她有接,处正买效近在,确 一,,该也的 只在张案就社 冰每博例是交 淇个士中说行 淋疗就,,为 。程应运每, 这中该用一张 样,进条次只行件的博 运要强强角士 用小化化色每 塑李。物扮星造的如演期会行表中去出为扬,学现与等只校什目会要的么标更小
为到目标行为之间的若干连续相似的行为。
注意: ❖ (1)步骤大小要适宜。
❖ (2)确保每一个步骤比前一个步骤更加接近目标 行为。
8
(四)选定塑造计划中使用的强化刺激
❖ 必须为塑造计划的对象选定一个有效地强化刺激 ,并一致地执行强化。
注意: ❖ 强化刺激的量要适度,以免治疗对象很容易就得
到满足,一般选取条件性强化物(赞扬,代币等 )。
11
三、误用 判断塑造对于治疗对象是否是最合适的方法——
两个问题 ❖ 个体是否已经出现过目标行为? ❖ 通过其他手段(示范,说明,提示等)能否促
进目标行为的出现?
12
误用练习:
❖ 1小安让父亲教她开车。父亲最近正在上行为 矫正课,因此就推测开车对于小安来说是一 种新行为,可以通过塑造计划来学会开车。 这里的塑造运用有什么问题?
❖ 研究表明,如果个体在某一步骤的尝试中,有60% 以上的次数是成功的,就应转向下一步了,否则就 会导致个体行为的停滞不前。
10
(六)有效进行差别强化
❖ 在塑造的每一步中,都要对当前的更为接近目 标行为的反应进行强化,而对先前的较为接近 的目标行为的反应进行消退,因此必须有效地 实施差别强化。
❖ 能够清楚的区分较为接近的目标行为反应和更 为接近目标行为的反应。
6
(二)选择好初始行为: ❖ 初始行为必须是个体已经在做
的动作,至少是偶尔做过,另 外初始行为必须和目标行为有 些关联。 ❖ 初始行为需要满足的条件: ❖ 1)该行为已经出现过。 ❖ 2)该行为与目标行为接近, 可以作为目标行为的基础。
❖ 例子:海豚钻圈的初始行为可 以是什么动作?
7
(三)设定好塑造步骤 ❖ 设定塑造步骤,就是要大体规划好当事人初始行
16
第二节 渐隐
一、渐隐的含义与正例
(一)渐隐的含义 ❖ 所谓渐隐(fading) ,是逐渐改变控制反应的刺激,最
终使个体对部分变化了的刺激或完全更新了的刺激,仍能 做出同样反应的现象。
3
小结:
塑造法也被称为“渐次接近法”,其实质是使 个体行为不断接近目标行为并最终做出目标行 为的差别强化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差别强化达 到行为分化的过程。
行为1 行为2 行为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行为2 行为4 行为4 行为5
行为5 行为6
行为6
4
(二)塑造的实例 塑造白鼠按压杠杆的步骤:
1.白鼠移向装有杠杆的那一面墙 壁
偶然儿语
2
塑造的原理: ❖ 1找到一个目前个体有可能做的且与目标行为
有关或相似的初始行为,并对之进行强化。
❖ 2当这个初始行为出现频率逐渐增大并能稳定出
现时,就对之进行消退,转而强化另一个更加 接近目标行为的反应。
❖ 3通过这样逐一强化更为接近目标行为的反应, 同时消退先前的较为接近目标行为的反应,使目 标行为最终确立。
例子:训练海豚钻圈用特 定的声音刺激作为条件性 强化物。
9
(五)把握好塑造进度
❖ 首先,从一个行为过渡到下一个行为不能进行的太
快,也就是说行为重复的次数不能太少。如果因为
步子进行的太快或步子太大而失去了一个行为时,
应该回到一个能够重新产生该行为的较前的那个行
为上去。
连续强化
❖ 其次,从一个行为过渡到下一个行为也不能进行的 太慢,也就是说行为重复的次数不能太多。
第三章:行为矫正的技术一—— 塑造、渐隐与连锁
1
第一节 塑 造
一 塑造的含义及范例 (一)塑造的含义 ❖ 行为塑造法(shaping):
建立个体在当时还不会 完成的新的目标行为的 过程,也就是使个体的 行为不断接近目标行为 而最终做出这种目标行 为的差别强化过程。
❖ 语言的塑造:
句子
单字词
字音
音节
通过说明和示范学习一项技能的。
塑造只适用于那些无法通过其他方 法学习的个体,塑造只用于建立一 些简单的行为。
13
❖ 2 每天,马克太太都会发给她所教的二年级 学生一张练习让他们完成,练习中有五道加 法或减法题,马克太太注意到,杰克一个星 期只有一两次完成了练习。为了让杰克每天 都完成五道练习题,马克太太运用塑造帮助 他达到这一目标。这个案例中有什么问题?
2.白鼠面朝杠杆 3.白鼠接近杠杆 4.白鼠抬起后腿 5.白鼠用一只爪子动杠杆 6.白鼠触碰杠杆 7.白鼠压动杠杆
5
二、塑造的应用步骤
(一)确定好目标行为 确定目标行为的好处: ❖ 1有了明确的目标行为,可以保证所有相关人员都
对当事人持有相同的期望和一致的要求。 ❖ 2 有了明确的目标行为,可以使塑造顺利进行。
李的行为贴近目标行为,张博士就应该马上表扬, 以此作为强化刺激。
15
❖ 4 假设你住在一栋带有后院的房子里,通往 后院的门就开在你的起居室里。每天你都要 把狗菲利克斯放到后院好几次,你决定要教 它学会在你让它出去前用鼻子撞后门的把手 。目前,当菲利克斯想要出去时,它就会在 起居室里四处走而频繁地走过后门。试述你 会怎样使用塑造来教会菲利克斯用鼻子撞击 后门的把手?
该案例不适合用塑造,因为老师 不是在试图培养杰克产生一种新 的行为,并且杰克已经表现过完 整的目标行为——完成练习,可 以采用差别强化来达成目标。
14
❖ 3张博士是学校的一位心理学家,正在治疗一位极端 不爱社塑交造的的年运轻用人要小求李对。每他一决个定连续用趋塑近造行帮为助进小行李强培化养, 适当的当社作交用技对巧象,做所出确趋定近下行的为目时,标马行上为就是要用给眼他睛提接供触强 、微笑化、刺挺激身。而提起供、强用化正刺常激的的音时间量要说算话得以十及分当准别确人,说这 话时时样不正时确地的点行头为或才插会话被。强张化博。士将强化目标行为的 趋近动这作个分案为例几中个:疗程。在治疗中,他自己扮演小李 的同学首,先与,她强聊化天刺。激每的个提疗供程太中晚了,。博每士周都末与一她只谈冰4淇~5淋 次,每可次能谈无话法之强前化,目他标都行会为提的醒连续小趋李近怎行样为去。做为,使对塑于造 小 咖 问李啡题做馆?切行其有出为实为次用的她有接,处正买效近在,确 一,,该也的 只在张案就社 冰每博例是交 淇个士中说行 淋疗就,,为 。程应运每, 这中该用一张 样,进条次只行件的博 运要强强角士 用小化化色每 塑李。物扮星造的如演期会行表中去出为扬,学现与等只校什目会要的么标更小
为到目标行为之间的若干连续相似的行为。
注意: ❖ (1)步骤大小要适宜。
❖ (2)确保每一个步骤比前一个步骤更加接近目标 行为。
8
(四)选定塑造计划中使用的强化刺激
❖ 必须为塑造计划的对象选定一个有效地强化刺激 ,并一致地执行强化。
注意: ❖ 强化刺激的量要适度,以免治疗对象很容易就得
到满足,一般选取条件性强化物(赞扬,代币等 )。
11
三、误用 判断塑造对于治疗对象是否是最合适的方法——
两个问题 ❖ 个体是否已经出现过目标行为? ❖ 通过其他手段(示范,说明,提示等)能否促
进目标行为的出现?
12
误用练习:
❖ 1小安让父亲教她开车。父亲最近正在上行为 矫正课,因此就推测开车对于小安来说是一 种新行为,可以通过塑造计划来学会开车。 这里的塑造运用有什么问题?
❖ 研究表明,如果个体在某一步骤的尝试中,有60% 以上的次数是成功的,就应转向下一步了,否则就 会导致个体行为的停滞不前。
10
(六)有效进行差别强化
❖ 在塑造的每一步中,都要对当前的更为接近目 标行为的反应进行强化,而对先前的较为接近 的目标行为的反应进行消退,因此必须有效地 实施差别强化。
❖ 能够清楚的区分较为接近的目标行为反应和更 为接近目标行为的反应。
6
(二)选择好初始行为: ❖ 初始行为必须是个体已经在做
的动作,至少是偶尔做过,另 外初始行为必须和目标行为有 些关联。 ❖ 初始行为需要满足的条件: ❖ 1)该行为已经出现过。 ❖ 2)该行为与目标行为接近, 可以作为目标行为的基础。
❖ 例子:海豚钻圈的初始行为可 以是什么动作?
7
(三)设定好塑造步骤 ❖ 设定塑造步骤,就是要大体规划好当事人初始行
16
第二节 渐隐
一、渐隐的含义与正例
(一)渐隐的含义 ❖ 所谓渐隐(fading) ,是逐渐改变控制反应的刺激,最
终使个体对部分变化了的刺激或完全更新了的刺激,仍能 做出同样反应的现象。
3
小结:
塑造法也被称为“渐次接近法”,其实质是使 个体行为不断接近目标行为并最终做出目标行 为的差别强化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差别强化达 到行为分化的过程。
行为1 行为2 行为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行为2 行为4 行为4 行为5
行为5 行为6
行为6
4
(二)塑造的实例 塑造白鼠按压杠杆的步骤:
1.白鼠移向装有杠杆的那一面墙 壁
偶然儿语
2
塑造的原理: ❖ 1找到一个目前个体有可能做的且与目标行为
有关或相似的初始行为,并对之进行强化。
❖ 2当这个初始行为出现频率逐渐增大并能稳定出
现时,就对之进行消退,转而强化另一个更加 接近目标行为的反应。
❖ 3通过这样逐一强化更为接近目标行为的反应, 同时消退先前的较为接近目标行为的反应,使目 标行为最终确立。
例子:训练海豚钻圈用特 定的声音刺激作为条件性 强化物。
9
(五)把握好塑造进度
❖ 首先,从一个行为过渡到下一个行为不能进行的太
快,也就是说行为重复的次数不能太少。如果因为
步子进行的太快或步子太大而失去了一个行为时,
应该回到一个能够重新产生该行为的较前的那个行
为上去。
连续强化
❖ 其次,从一个行为过渡到下一个行为也不能进行的 太慢,也就是说行为重复的次数不能太多。
第三章:行为矫正的技术一—— 塑造、渐隐与连锁
1
第一节 塑 造
一 塑造的含义及范例 (一)塑造的含义 ❖ 行为塑造法(shaping):
建立个体在当时还不会 完成的新的目标行为的 过程,也就是使个体的 行为不断接近目标行为 而最终做出这种目标行 为的差别强化过程。
❖ 语言的塑造:
句子
单字词
字音
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