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的特点与护理
院前急救质量控制
![院前急救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57baa12cad51f01dc381f1d7.png)
年度考试。一年一度考试有利于业务提高, 可以与复训结合,与上岗聘用相合。发达 国家只有持有年度合格证才能上岗。
院前医疗水平评定
心搏骤停院前复苏率较客观反映院前医疗 水平。心跳骤停的依据为意识丧失、呼吸 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心电图表现室颤、 心电机械分离或直线。现场复苏成功依据 为恢复自主循环及心电图表现。现场复苏 成功人数占急救的心跳骤停人数的百分比 为现场复苏成功率。比较每年的心搏骤停 院前复苏率可反映院前急救系统医疗水平 的变化,有利于找出提高改进措施。
院前急救医疗质量控制
• 严格按院前急救医疗规范诊治制订当地院
前急救规范。我国统一的院前急救医疗规 范正在制订,在未完成时,制订当地规范 有利于提高当地院前急救总体水平。同时, 在法制观念大大加强的形势下,也需要规 范服务以减少医疗纠纷,一旦发生医疗纠 纷也有评定标准
提高院前急救病历质量
内容。除门急诊病历基本内容如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现场地址、主诉、现病史、 既往史、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辅 助检查结果外,应对出车时间、到达现场 时间、离开现场时间、送达目的地时间、 完成任务时间及病情分类、急救效果、是 否重大事件、是否开死亡证明等项目也必 须填写,时间要具体到分钟。
医疗事故的防范
• 提高医疗文件书写质量,在抢救过程中要及时,
认真记录时间,用药,采取的医疗措施,详细记 录病情变化,发展过程,要客观。保证无涂改, 无遗漏。
• 对要求签字的部分,必须明确告知义务,必须签
字,必要是按手印。
• 坚持六个必须原则,反对无节制,无条件迁就患
者。在医疗文件上要有体现。
学术科研。单位每年要召开一次学术会,鼓励急 救人员学术上的进步,在学术会上评出的优秀论 文推荐到地区或全国专业学术会,也可以推荐到 急救专业杂志社。鼓励开展院前急救科研,包括 软课题和硬件新器械,一些涉及院前和院内共同 的研究课题可以联合进行,例如心肌梗死溶栓新 药治疗、心跳骤停复苏器械、开展急诊外科手术 疗效研究等。
中国院前急救服务模式及特点
![中国院前急救服务模式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3666d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7.png)
中国院前急救服务模式及特点院前急救服务是指在患者到达医疗机构之前提供的紧急医疗服务。
中国的院前急救服务模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并在不断完善中提供了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急救服务。
本文将探讨中国院前急救服务的模式和特点。
一、院前急救服务模式中国的院前急救服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2.120急救车:120急救车是中国的院前急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配备有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包括氧气、除颤器、呼吸器和急救箱等。
急救车往往由医生和护士组成团队,能够在患者到达医疗机构之前给予急救,并将患者送往最适合治疗的医疗机构。
3.急诊科医生接诊:中国的医疗机构普遍设有急诊科,急诊科医生具有应急救治的能力。
患者到达医院后,会由急诊科医生迅速接诊,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并根据需要给予相应的治疗或转移至其他科室或医院。
二、院前急救服务的特点1.普及程度高:中国的院前急救服务普及程度较高,并覆盖了大部分城市和乡村。
120急救中心和急救车等急救设施较为齐全,基本可以满足急救需求。
2.急救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的院前急救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急救水平逐渐提升。
急救人员的培训和证书要求越来越高,医疗设备也更加先进,能够提供更有效的急救治疗。
3.急救资源整合:中国的院前急救服务在整合资源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比如推动医院、急救中心和急救车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和联动,提高急救服务的整体效能。
综上所述,中国的院前急救服务模式和特点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通过各种手段提高院前急救服务质量和效果。
然而,医疗资源不均衡和医疗队伍不足仍然是中国院前急救服务面临的挑战。
政府和社会应进一步加大对院前急救服务的投入,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提高急救设施和人员的配置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院前急救服务。
急救护理—院前急救的特点和原则
![急救护理—院前急救的特点和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bb9fad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3.png)
原则
1.立即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区
(1)先复苏后固定(2)先止血后包扎(3)先重伤后轻伤
2.先救命后治病,先救治后运送 3.急救与呼救同时进行 4.争分夺秒,就地取材 5.保留离断肢体和器官 6.搬运与医护一致性 7.加强途中监护并记录病情
我国院前急救工作模式
类型 广州模式
上海模式
特点
(六)以对症治疗为主
在院前急救现场,通常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良好的条件来 给医护人员进行患者伤(病)情的鉴别诊断。他们的主要任 务是对症急救,也即能使病人初步得以救生的各种对症急救工 作。
特点
(七)体力强度大
道路不平坦等带来的颠簸劳累,院前急救现场的复杂多样, 随身携带急救箱,既要救治病人,又要指导和帮助搬运病人 等,因此在急救的整个过程中,体力消耗较大,这就要求救 护人员需需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重庆模式
北京模式 香港模式及 苏州模式 沈阳模式
特点
医院进行行政划区,通过调度指挥全市医院急诊室的救 护车开展院前急救
单独开展院前急救,主要开展单一的院前急救工作,院 前人员均隶属于急救中心
主要依托于综合医院开展院前急救,目前,医院急救中 心建在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内
独立型的院前、院内结合急救模式,多被认为不适合北 京,其未能充分利用其他医院的医疗资源
院前急救的特点与原则
特点
(一)社会性及随机性较强
社会性强:院前急救涉及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已 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 随机性强:病人呼救无时间限制,病情种类多样 化,重大事故或灾害的发生时间及地点往往也是 个未知数。
特点
(二)时间紧急
(1)行动急:不管是危重患者还是急诊患者,几乎 都是急病或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急救工作必须充分体现 “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紧急处理,刻不容缓。
临床操作指导:院前急救的工作特点
![临床操作指导:院前急救的工作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b062d638e9951e79b89278f.png)
院前急救的任务决定了其不完全等同于医院急诊科的急救。
其特点是:紧急、环境条件差、病种多样、体力强度大、对症治疗为主。
1.随机性强
病人随时呼救,疾病种类多样化。
重大事故或灾害的发生具有随机性。
2.紧急
一有呼救必须立即出动,一到现场立即抢救,抢救后根据病情立即运送或就地监护治疗。
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紧急性。
3.流动性大
院前急救系统平时在急救医疗服务区域内活动,求救地点可以散在于所管辖的任何街道、工厂、学校及居民点。
当遇有重大突发性灾害事故时,还可能需要跨区去增援。
4.急救环境条件差
现场急救的环境大多较差,有时在马路街头,人群拥挤、声音嘈杂、光线暗淡;有时甚至险情未除可能会造成人员再伤亡。
运送途中,车辆颠簸、震动和噪音可能给一些必要的医疗护理操作如听诊、测量血压、吸痰、注射等带来困难。
5.病种多样且病情复杂
呼救的病人疾病种类涉及临床各科,在短时间内可能需要进行初步诊断、分诊和紧急处理。
6.对症治疗为主
院前急救因无充足时间和良好的条件作鉴别诊断,要做出明确的医疗诊断非常困难,只能对症治疗为主。
7.体力劳动强度大
随车救护人员到现场前要经过车上颠簸。
若急救车无法开进现场就得弃车步行,有时可能需要爬楼梯。
到现场时要随身携带急救箱。
到现场后必须立即抢救病人。
抢救后又要帮助搬运伤病员。
运送途中还要密切观察病情。
因此,付出的体力劳动强度很大。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73e6ffdc50e2524de5187efb.png)
【关键词】院前急救特点护理院前急救是指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进入医院前的急救,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转运途中的监护。
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及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须分秒必争,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尽可能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作为施救者应熟练掌握它的基本特点,从思想上到工作上都要有充分的准备,以利于圆满地完成抢救任务。
1 院前急救的特点1.1 突发性需院前急救的病员往往是突发的,时间、地点、人员不定,涉及的学科不定。
因此,就增加了院前急救的难度。
1.2 紧迫性突发急症和突发性灾害事故发生后,病员病情复杂、危重,需紧急抢救、就地抢救的人数多。
有资料统计,心跳、呼吸骤停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者可能有50%存活;6分钟脑细胞即发生不可逆的损害;10分钟开始复苏者100%不能存活。
因此,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分秒必争,就地抢救与加强运转途中抢救并重。
1.3 艰难性艰难性是指灾害发生的病员涉及的学科种类多、伤情重,有时成批出现,一个人身上可能有多个系统、多个器官同时受累,而院前急救条件简陋,急救物品不很齐全。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过硬的技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完成急救任务。
1.4 灵活性院前急救常常是在道路、家庭等环境下进行的,而救护车所备的抢救器材和药品有限。
因此,在抢救工作中应灵活机动、统筹兼顾。
先救命、救急,其他可缓一步的治疗措施,待转运至医院内再进行。
否则,就会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1.5 关键性医学急救包括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
而院前急救是第一现场的急救,是非常关键的抢救,如果院前急救工作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院内的抢救成功率。
如对猝死患者及创伤大出血患者的抢救等。
因此,只有院前急救做好了,院内进一步的抢救才有保障。
2 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2.1 院前急救对护士素质的要求院前急救要求护士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79e3cc4a2e3f5727a5e962d9.png)
院前急救急救医学急救(first-aid):为抢救生命,改善病况和预防并发症时采取的紧急医疗救护措施。
包括院前急救、诊科急救、化监护急救电话:120 生命之星生命黄金一小时一、急救的主要病种1、心跳呼吸骤停2、休克3、多发性创伤4、心血管急症5、呼吸系统急症6、神经系统急症7、消化系统急症8、内分泌急症二、急救处理原则1、是否有生命危险:生命第一2、立即稳定危及生命的情况3、优先处理最严重的问题4、辅助检查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5、全面仔细分析6、实事求是估计病情7、各科室医生充分合作8、医疗护理文书整理和保存三、院前急救的特点1、病种广而复杂2、现场情况复杂多变3、急救无时间规律四、院前急救原则1、只救命,不治病2、伤检分类,先重后轻3、安全及时转运五、灾害医学救护环节1、反应快速的组织领导2、层次分明的急救网络3、技术全面的急救力量4、性能良好的急救器材5、畅通无阻的急救通道6、有求必应的保障系统外伤急救技术几乎所有的创伤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急性大出血超过血容量的20%,可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及时有效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可降低死亡率和残残率。
一止血(一) 出血分类1、外出血:血从伤口流出,见到出血。
2、内出血:血流入体腔或组织间隙,体表看不见,如颅内出血、胸腔和腹腔内出血等。
(二) 止血方法1、加压包扎止血法先将无菌敷料或干净布料盖在伤口上,再用绷带或三角巾以适当压力包扎,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目的为宜。
必要时可将手掌放在敷料上均匀加压,一般20分钟后即可止血。
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小动脉和中、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
2、指压止血法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组织上,阻断血液流通,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指压止血法适用于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出血。
(1)头顶部出血压迫同侧耳屏前方颧弓根部的搏动点(额浅动脉)止血。
(2)额面部出血压迫同侧下颅骨下缘、咬肌前缘的搏动点(面动脉)止血。
院前急救的特点及护理措施
![院前急救的特点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07cadfc9e3143323968931d.png)
物, 此时护士要掌握液体 的速 度和药 物的药 理及不 良反 应并
做 好 相应 的护 理 观 察 。
路 街 头 , 群拥 挤 , 音 嘈 杂 , 线 暗 淡 ; 时甚 至 可 能会 造 成 人 声 光 有 人 员 伤 亡 。运 途 中车 辆 颠 簸 、 动 和 噪 音 给 护 理 操 作 带 来 一 震 定 的 困难 , 如测 血 压 、 液 、 射 等 。 输 注 15 病 情 多样 且 病 情 复 杂 : 救 的 患 者 疾 病 种 类 多 , 及 到 . 呼 涉 临 床 各 科 。 护 士 应 在 短 时 间 内进 行 分 诊 , 进 行 紧 急 处 理 , 并 因
院前急 救指对遭 受各种危 及生命 的急 症、 创伤 、 中毒 、 灾
难 、 故 等 患 者 在 到 达 医 院前 进行 的 紧 急 救 护 , 括 现 场 紧 急 事 包 处理 和监 护 转 运 至 医 院 的 过 程 , 前 急救 的主 要 目 的是 挽 救 院 患 者 生命 和 减少 伤 残 。我 院开 通 “ 9 ” 99 急救 电话 以来 , 诊 患 接 者 上 万 例 , 这 些 病 例 中有 市 内 的 、 区 的 、 至 还 有 跨 县 市 在 郊 甚 的 ; 车祸 、 腹症 、 热惊厥 、 绞 痛 、 物 中毒 、 产 、 出 有 急 高 心 药 难 大 血 、 灾 等 以及 特 发 性 重 大 事 故 。在 这 样 复 杂 的 救 治 中基 本 火 上 达 到 市 内急 救 3~ i , 疾病 治疗 赢 得 了时 间 , 患 者 赢 7r n 为 a 为 得 了生 命 。现 将 院前 急 救 的 特 点 和 护 理措 施 总结 如 下 。
简述院前急救的特点
![简述院前急救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f4c913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9.png)
简述院前急救的特点
院前急救是因病情紧急而在距病人住院地点不远处实施的急救,它也是医学急救技术中许多技术的集合体。
它主要以保护生命和维护社会秩序为目的,应用即时的急救技术,保护和改善病人的生命质量。
院前急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求有效。
院前急救应以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效果。
这意味着由各类专业急救人员组成的专业急救队伍要尽快到达现场,即时提供处理技术,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恢复和挽救病人的生命。
二、需要积极的抢救。
急救人员在到达现场后,要与病人的家属一起采取一系列的抢救措施,以缓解病情,阻止伤势恶化,尽可能的保住病人的生命安全。
三、要求快速判断。
院前急救的关键在于判断,即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针对性的进行决策,判断出病人身体的状况,从而控制和治疗病情。
四、需要精准有效的处理技术。
院前急救需要使用一系列的精准有效的处理技术,包括正确处理伤势,正确使用心肺复苏术,以及给予病人必要的药物,以及病情的进一步处理等。
五、需要有效的管理。
院前急救过程需要有效的管理,保证急救服务质量,确保每一个病人都得到切实有效的抢救。
总之,院前急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医疗行为,它可以为患者提供紧急治疗,挽救病人的性命,增强患者的生命安全感和获得信心,也能为社会秩序提供有效的保障。
因此,对院前急救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对于提高急诊服务水平,提升医疗护理水平,并且为提高社会的整体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院前急救的特点
![简述院前急救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fee784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a.png)
简述院前急救的特点院前急救是一种及时、有效的医疗技术,旨在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第一时间为病人提供必要的治疗,以拯救病人的生命、减轻身体受到的伤害,恢复病人健康状态。
它可以指在野外或居家等地点,使用一般的护理技术,以求及时、有效地治疗临床紧急病例。
首先,院前急救的宗旨是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尽快改善病人的病情,起到救命的作用。
病人的生命可能受到威胁,因此,必须对该病人尽快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避免或减少伤害的发生。
其次,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尽可能缩短病人受到治疗前的时间,以使病人能尽快得到有效的治疗。
此外,在院前急救中,必须鼓励和强调实践基本护理技能,才能更好地有效地满足病人的需要,以及让病人获得最好的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急救技术,学习者必须具备特定的技能,如初级急救技能、生命支持技术、心跳检测技术、紧急急诊护理技巧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使用者以更好、更安全的方式,对病人进行紧急性的治疗和护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受到的伤害。
此外,院前急救的一项关键技能是病人评估,即根据病人的症状及时检查病人的健康状况、获取有关信息、建立诊断、判断病人的生命危险性等。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必须努力确定病人的病情所需的治疗措施、病情的进展以及提供关于病人病情的完善的报告。
最后,院前急救需要专业的人员全面掌握各种护理技巧,以确保病人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因此,为了加强院前急救的护理技能,可以进行视频教学或现场指导等实践活动,以促进院前急救技术的合理应用和提高病人得到有效急救风险管理的水平。
综上所述,院前急救是一种及时、有效的医疗技术,其特点是它的宗旨是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尽快改善病人的病情;它的基本原则是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尽可能缩短病人受到治疗前的时间;它鼓励和强调实践基本护理技能;它的一项关键技能是病人评估,以及它需要专业的人员全面掌握各种护理技能。
由此可见,院前急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及时性、有效性、安全性、系统性和准确性等方面。
院前急救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完整
![院前急救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8ace856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7.png)
院前急救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完整院前急救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发表者:XXX(访问人次:)一、院前急救原则:先救命再治伤(治病),先重后轻,先排险后施救,先救活人后处置尸体,以抢救为主,维持伤病员基本生命体征。
二、转送原则:在伤病情允许前提下,必须在医护监护下迅速送到医院救治,途中密切观察伤病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认真做好现场记录及转送记录,并妥善保管。
三、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特点:1)社会性、随机性2)时间紧急3)流动性大4)医疗急救环境差5)病种复杂6)以对症治疗为主7)体力强度大四、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素质:1)思想心理素质2)专业手艺素质3)护理职业素质4)护士身体素质。
精选文档五、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要求:1)掌握基础和高级生命急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2)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原理,应用剂量和观察要点;3)掌握院前急救中病人常见急症的病因、病理,症状和体征,能熟练配合医生完成现场救治工作;4)掌握救护车内所有设备的使用技术,如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等;5)在执行抢救任务中必须服从统一命令,不得擅离岗位,随时解决病人问题;六、护理体检:包括望、触、叩、听等基本物理检查,尤其侧重于生命体征变化的观察及发现可用护理方式解决的问题。
7、照顾护士体检应注意:三清,听清病人或旁人的主诉问清与发病或创伤有关的细节看清与主诉相付合的症状体征及局部施展阐发八、急救护理程序主要包括:护理体检实施急救护理措施转送及进行途中监护九、急性心肌梗死时缓解疼痛宜用:吗啡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进行抢救,第一步应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十一、血压突然升高,剧烈头痛,抽搐,昏迷的患者,诊断属:高血压脑病精选文档十二、休克的基本原因是:充满性血管内凝血(DIC)十三、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十四、尿毒症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功能不全十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是:呼吸深大,呼气有烂苹果味十六、在我国糖尿病的死亡主要原因是: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十七、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十八、脑出血病人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常见于:颞叶沟回疝十九、脑疝形成时,不可以:腰椎穿刺二十、脑出血的急性期治疗为:降血压,甘露醇降颅内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抗生素预防感染。
急救护理学,知识点讲义,第二章 院前急救
![急救护理学,知识点讲义,第二章 院前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3f258d0c941ea76e59fa04d5.png)
第二章院前急救学习目标掌握:院前急救的概念和院前急救的基本程序理解:院前急救的特点、任务,院前急救的运行方式了解:院前急救的重要性,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和院前急救的网络化管理第一节概述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护,快速、安全地转送病人等院前急救的应急措施,都将挽回病人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并为后续救治打下良好基础,根据现在医学急救的观点,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四分钟,严重创伤伤员抢救的最佳时间是30分钟,如果在关键的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没有院前救护措施的介入,即使院内设施再好,医务人员的医术在高明也难以使病人起死回生。
(二)、院前急救的特点1、社会性2、突发性3、紧迫性4、风险性5、复杂性二、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一)院前急救的任务①日常院前急救、②灾难事故院前急救、③大型集会活动的救护待命④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⑤急救知识的普及(二)院前急救的原则①、先排险后施救②、急救与呼救并重③、先重伤后轻伤④、先施救后运⑤、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⑥、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三、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一)国外的院前急救模式1.英-美模式:以现场对症处理为主,由急救技士和医助履行现场急救任务,然后将病人运到医院急诊科由急诊医师提供确定性整治,即”把伤病员送的医院“的救急救方式。
2.德-法模式:指导思想是”把医院带到病人身边“。
随车到达现场的是医师,救援医师是对伤病员的实施急救治疗,反应快捷,急救及时,并在现场实施,深入救治。
(二)国内院前急救模式1.独立性:如北京急救中心模式。
是相对功能较全、技术较高的以急救为主的独立型医疗机构,实行院前-急诊科-ICU一条龙的急救医疗体系。
2.纯院前急救:如上海、杭州,有独立的院前急救,直接隶属于市卫生局,不设医院,将所有伤员转到各科医院诊治3.院前兼院内型:如沈阳,除有独立的院前急救系统外,急救中心尚有院内治疗4.依托型:如重庆、成都等地,市急救中心依托于非营利性综合医院5.指挥型:如广州、天津,只有市急救指挥系统,具体急救任务由各大医院分片包干6.联合型:就是把公安(110)、消防(119)以及急救(120)合并在一个调度中心,像美国的911。
第二章急救医疗服务体系——院前急救
![第二章急救医疗服务体系——院前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901509a9ba1aa8114531d963.png)
广州
重庆
上海
图示 所有关系
深圳
北京 院内急诊ICU住院病房
协作关系 医院 急救站
广州很精简,重庆归四院 上海需投钱,深圳须完善 北京大而全,香港不一般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上海市医疗急 救中心外貌
广州
香港
上一页
返回
退出
香港模式
香港特区的医疗急救采用与消防、司警统一的 通讯网络,报警电话为“999”
志 固
3.艰难性
定
4.复杂性
5.灵活性
衣 服 固 定
返回
退出
三、院前急救的任务
1、平时呼救病人的院前急救 2、大型灾害或战争中的院前急救 3、特殊任务时的救护值班 4、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 5、急救知识的普及
返回
退出
三、院前急救的任务 >1.常规病人
这是院前急救的主要的和 经常性的任务。
呼救病人可分为二类: 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 病情紧急但短时间内尚无生命危险
返回
退出
四、院前急救的原则 >2.先重伤后轻伤
优先抢救危重者,后抢 救较轻者。
大批伤员出现时,应在 遵循“先重后轻”的同 时,重点抢救可能存活 的伤病员。
返回
退出
四、院前急救的原则 >3.先施救后运送
对垂危伤病员,先进行 现场初步的紧急处理后, 才可以在医疗严密监护 下转运至医院。
“暂等伤情稳定”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care) 护理学院内儿科护理学教研室 唐永云
院前急救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care)
指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 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 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
院前急救的护理
![院前急救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f3341e879563c1ec4da716e.png)
院前急救的护理一、院前急救的定义1、当病人突然急症发作或遭到意外伤害时,救护人员赶赴到现场,利用所携带的医疗器械、设备和救护物品对病人立即救治,以达到保全生命、缓解疼痛和防止疾病恶化为目的。
在急救中,护士将配合医生共同完成救护任务.二、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先救命,后治病。
三、院前急救的特点:1、社会性强、随机性强2、以对症治疗为主3、病种多样复杂4、时间紧急5、流动性大6、急救环境条件差,体力强度大四、院前急救的原则1、先复苏后固定--心搏呼吸骤停又有骨折时2、先止血后包扎--大出血又有创口时3、先重伤后轻伤-- 既有垂危者又有较轻的伤员时4、先救治后运送-- 运送途中不停止抢救措施5、急救呼救并重-- 遇有成批伤员多人在场,分工合作,争取外援。
6、搬运与医护的一致性--任务一致、协调步调一致、减少痛苦,减少死亡五、县医院急救网络病人、目击者→ 120急救中心↓各急救站↓医生1、护士1、司机1↓5分钟内开出救护车现场急救转送交接报告六、主要护理工作1、护理体检2、急救护理措施3、转运和途中监护七、护理体检顺序:1 、检查瞳孔、意识状态2 、测量生命体征3 、观察一般状况4 、应用基本物理检查方法:头颈、脊柱、胸、腹、骨盆、四肢生命体征(T、P、R、BP、瞳孔)头部体征(口、鼻、眼、耳、面部、颅)颈部体征(颈动脉搏动、颈椎损伤、颈后压痛)脊柱体征(自上向下,肿胀、出血)胸部体征(锁骨、胸廓、肋骨)腹部体征(出血、压痛、肌紧张)骨盆体征(损伤、骨折)四肢体征(关节活动、肢端血液循环、动脉搏动护理体检要求:1、动作轻柔,勿引起继发性损伤2、不同病因检查的侧重点不同3、寻找有无活动性出血的伤口和脏器破裂的迹象,以及喉梗阻的症状等迅速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并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4、及时记录阳性所见,避免他人重复检查,延误诊治。
通过检查,将病人分成三种情况:轻症病人、中重度病人、重度病人八、急救标记1、病伤严重危及生命→红色2、严重,无危及生命者→黄色3、受伤较轻可行走→蓝色4、濒死、死亡伤病员→黑色(1)、在进行初步的体检后,护士应根据医嘱对病人进行急救处理。
120院前急救护理的特点及对策分析
![120院前急救护理的特点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612c0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d.png)
120院前急救护理的特点及对策分析【摘要】目的:分析120院前急救护理的特点与护理对策。
方法:对2022年1月前我院120院前急救工作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特点后制定护理措施,比较改进前后护理结果差异。
结果:院前急救特点表现为:随机性强、急救条件差、病情多样且复杂、劳动强度大等。
在制定院前急救护理对策后,院前急救成功率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更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结论:现阶段120院前急救护理面临诸多挑战,为全面提升护理质量,需要护理人员转变工作思路,强化护理质量管理,才能达到提升急救成功率的目标。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护理特征;护理对策前言:院前急救是患者所接受的最早治疗,通过改进120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于改善病情、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意义重大。
但是根据相关学者研究发现,在当前院前急救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隐患,导致临床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1]。
因此为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则需要了解120院前急救护理的特征,并制定护理管理对策,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于2021年3月-2021年12月(改进前)急救科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中包括男/女=72/48,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5.31±10.62)岁。
同时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0月(改进后)急救科室收治的120例患者,包括男/女=69/51,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5.19±10.41)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1.2.1院前急救护理特点分析利用晨会时机,全体护理根据自身参与院前急救护理的经验,尽可能多地提出院前急救护理特征,整个讨论过程中采用头脑风暴法,在剔除其中重复、相似内容后,逐条梳理院前急救护理特点,由责任护士解答,并进行组间讨论。
最后统计讨论结果。
1.2.2院前急救护理对策根据院前急救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制定护理对策,具体包括:(1)急救物品准备齐全,在最短时间抵达现场。
院前急救与护理ppt
![院前急救与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6bdb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e.png)
现场评估与判断
迅速判断病情
在到达急救现场后,急救人员需快速 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包括意识状态 、呼吸、脉搏等。
联系医疗机构
及时与医疗机构取得联系,告知患者 病情及采取的急救措施,以便医疗机 构提前做好接收患者的准备。
确定急救措施
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相应的急救措 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稳定骨折等 。
创伤包扎
总结词
01
创伤包扎是院前急救中的基础操作,用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
风险。
详细描述
02
创伤包扎包括清洁伤口、使用无菌纱布、绷带等材料进行包扎
,注意保持伤口通风。
注意事项
03
创伤包扎要遵循无菌原则,避免伤口感染,同时包扎不宜过紧
,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固定与搬运
总结词
固定与搬运是院前急救中的重要步骤,用于减轻患者痛苦、防止 二次伤害。
。
转运过程中的护理要点
在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体位舒 适,避免剧烈震动和颠簸。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在转 运过程中病情稳定。
与接收医院提前沟通,确保患者 到达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05
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挑战 与解决方案
提高急救反应速度
总结词
提高急救反应速度是院前急救的关键,需要优化急救网络布局,缩短急救半径 ,提高急救车到达现场的速度。
总结词
提高公众急救意识与技能普及率是促进社会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需要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 。
详细描述
通过开展急救知识宣传活动、培训课程和模拟演练等形式,提高公众对急救的认识和技能水平。同时 ,鼓励公众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及时报警并积极参与救援,共同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06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包括哪几个方面?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包括哪几个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7f7e031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2.png)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包括哪几个方面?院前急救在急诊医疗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突发疾病、意外创伤时,更是重中之重。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深化,医院的院前急救工作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医院的进一步发展。
那么,院前急救原则和特点是什么?院前的急救护理应怎样进行?下文将详细说明。
1.何为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是对重伤病患进行院内救治的一种方法。
从广义上讲,院前急救是指对重症病人进行抢救,以保持其生命征,减少身体痛苦。
从狭义上讲,院前急救是指由交通、通讯和医疗要素构成的医院前急救组织,在现场和途中实施的医疗服务。
目前对院前急救的定义比较狭窄,从事院前急救的机构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附属于综合性医院。
2.院前急救的原则和特点(1)原则。
第一,先复苏,再固定,适合于有骨折的心脏搏动、呼吸暂停。
第二,先止血,再包扎。
用于有伤口的大出血病人。
第三,从轻伤到轻伤,再到轻伤。
第四,先治疗再转运,在转运期间不得中断。
第五,紧急求救与求救。
如果是成群结队的伤兵,那么就应该互相配合,争取更多的支援。
第六,搬运、医疗一致,即步调一致,任务一致,减轻伤者的痛苦,降低死亡率。
(2)特点。
首先,院前急救的限制。
院前急救有别于医院急救,不仅现场环境恶劣,而且受医疗器械、药品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急救工作难以进行。
在这一领域,要加强管理,克服这些问题。
其次,院前急救的内容是全方位的。
急救对象有多种类型的创伤,这就突破了医学学科划分的界线,需要医务工作者具有现场急救技能和医学理论知识。
所以,必须培养综合型、全科型医务工作者。
最后是复杂度。
院前急诊病人种类繁多,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大,抢救过程中还要受到现场工作人员的监督,容易影响病人的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医院急诊工作人员除了要竭尽所能地抢救病人之外,还应消除一切干扰,保证急诊工作的顺利进行。
3.医院如何开展院前急救护理?(1)快速出诊。
在接到紧急求助电话后,要立即进行询问,包括患者人数、地址、时间、联系电话等,并告知值班医生、驾驶员,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迅速下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前急救的特点与护理
作者:作者:关若珊作者单位:淄博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急诊科,山东淄博 255120 来源:医学期
刊 / 护理学与医疗保健收藏本文章
【关键词】院前急救特点护理
院前急救是指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进入医院前的急救,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转运途中的监护。
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及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须分秒必争,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尽可能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作为施救者应熟练掌握它的基本特点,从思想上到工作上都要有充分的准备,以利于圆满地完成抢救任务。
1 院前急救的特点
1.1 突发性需院前急救的病员往往是突发的,时间、地点、人员不定,涉及的学科
不定。
因此,就增加了院前急救的难度。
1.2 紧迫性突发急症和突发性灾害事故发生后,病员病情复杂、危重,需紧急抢救、就地抢救的人数多。
有资料统计,心跳、呼吸骤停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者可能有50%存活;
6分钟脑细胞即发生不可逆的损害;10分钟开始复苏者100%不能存活。
因此,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分秒必争,就地抢救与加强运转途中抢救并重。
1.3 艰难性艰难性是指灾害发生的病员涉及的学科种类多、伤情重,有时成批出现,
一个人身上可能有多个系统、多个器官同时受累,而院前急救条件简陋,急救物品不很齐全。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过硬的技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完成急救任务。
1.4 灵活性院前急救常常是在道路、家庭等环境下进行的,而救护车所备的抢救器
材和药品有限。
因此,在抢救工作中应灵活机动、统筹兼顾。
先救命、救急,其他可缓一步的治疗措施,待转运至医院内再进行。
否则,就会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1.5 关键性医学急救包括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
而院前急救是第一现场的急救,是
非常关键的抢救,如果院前急救工作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院内的抢救成功率。
如对猝死患者及创伤大出血患者的抢救等。
因此,只有院前急救做好了,院内更进一步的抢救才有保障。
2 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
2.1 院前急救对护士素质的要求院前急救要求护士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过硬
的技术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
院前急救患者大多是危重病人,首先,如果技术操作不过硬、不熟练,会延误抢救时机或无法实施急救;再者,护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意外伤害、交通事故的现场有时是很可怕的,如果护士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连自己都被吓坏了的人,何谈救人呢?最后,护士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如果身体条件较差,搬运病人就成为困难,也会造成治疗不及时的后果。
2.2 出诊前的准备工作
2.1.1 准确定位患者的地理位置、所患疾病或外伤情况以便准确、迅速到达现场,又
能备齐所需物品。
不知道患者情况而盲目出诊,会因为延迟到达而失去抢救时机,或物品准备不全而无法实施抢救。
例如,仅知道患者的地理位置而不知其病情,只带常用抢救药品,到达现场才知道患者是从高空坠落,因不备有夹板、颈托等物品,就无法保证将患者安全转运。
所以,出诊前要尽可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
2.2.2 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以便在途中与患者联系,发现意外情况与医院联系,或者接到比较特殊的病人可通知医院相关科室预先做好准备工作,以便尽快抢救。
2.3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要程序化、规范化到达现场首先要了解环境及患者情况,先确定患者最需要什么样的急救措施,再进行有序的急救护理措施。
2.3.1 体位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情况下,要协助患者将其放置成舒适的体位: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或屈膝侧卧位,这种体位可以使患者最大程度地放松,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的发生,尤其在处理成批伤员,对轻症或重症患者不能照顾周全时,这种体位具有最大的安全性。
放置好患者体位后,要注意给予保暖,如无必要,不要对清醒患者反复提问,要尽量使患者安静休息,并减轻心理压力。
2.3.2 开放气道当患者意识丧失后,舌根或会厌部肌肉松弛阻塞气道,应立即开放气
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使患者头向后仰,抬起下颌,清除口内异物(包括义齿)。
如患者呼吸暂停,应立即行气管插管,连接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2.3.3 心肺复苏遇心跳、呼吸停止患者,应立即行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必须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1人急救按压与呼吸之比为15∶2,2人急救为5∶1。
同时,建立并维护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继续进一步的生命抢救。
2.3.4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对于所有需要建立静脉通路的院前急救患者,如有可能,
均选用静脉留置针,可保障快速而通畅的液体流速,对抢救创伤出血、休克等危重患者在短时间内扩充血容量极为有利,并且在患者躁动、体位改变和转运中均不易脱出血管外或刺破血管。
2.3.5 院前急救用药的护理医生只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必须执行三清一核对的用药原
则,即听清、问清、看清,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要与医生核对。
切忌出现用药差错,用过的安瓿应暂保留,以便核对。
2.3.6 松解或去除患者衣服需要在院前现场中处理的猝死、创伤、烧伤等患者,为便
于抢救和治疗,均需适当地去除患者的某些衣物,尤其是创伤、烧伤等患者,衣服不仅可以掩盖真实的创口或出血,且有直接的污染作用。
2.3.7 保全患者生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后期感染或并发症,迅速为患者做好初步处
理,如给药、清创、加压包扎和止血等。
一旦病情允许,应迅速将患者抬上救护车,送往就近的医院接受继续治疗。
2.3.8 心理护理大多数院前急救,病情复杂,症状严重,发展迅速,患者及家属的心
态和求医心理复杂多样,最突出和常见的心理反应是焦虑和恐慌,此时患者及家属视医护人员为救星。
因此,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应急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既要沉着冷静又要迅速敏捷、忙而不乱。
首先,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同时快速实施抢救,避免慌乱给患者以不良刺激,对极度恐慌患者可以给予适当安抚及语言安慰,以缓解其紧张。
同时,要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克服场地、设备以及各种不利于抢救的困难,使患者尽快安全到达院内实施急救。
2.3.9 在转运途中的护理根据不同的转运方式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要做好相
应的护理工作。
在转运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注意搬运时患者的体位,搬运体位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例如,颈椎骨折的患者搬运体位不当会导致意外的发生。
2.3.10 转送患者后的交班要对院前采取的急救措施、患者所用药物、各种管道以及
目前状况等做好详细交班,以便院内医护人员有的放矢,争取时间进行处理。
2.4 保证院前急救护理文件的质量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是非常重要的文书,要本着
对患者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准确、及时地记录治疗所用的药物、采取的护理措施及详细的病情发展过程,不出现遗漏、涂改现象,保证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完整的护理文件记录会给下一步抢救治疗提供一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例如,在院前急救中用过的药物,当患者入院后再次使用时要考虑使用的剂量问题等。
护理记录会给医生提供参考的数据信息,护理文件也会成为医疗纠纷的第一手资料。
总之,要将整体护理程序运用于院前急救,从出诊至患者被接回医院,护士要针对不同病情认真细致地进行有序的抢救护理措施,不能盲目行事,做好每一个环节,快速、安全地将患者送至相应的临床科室,以保证急救工作有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