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会如何构建诚信体系
浅析社会诚信体系框架的构建
![浅析社会诚信体系框架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b6e0c0d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3.png)
浅析社会诚信体系框架的构建一、社会诚信体系框架的构建1. 社会诚信的意义2. 社会诚信体系的构成要素3. 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框架4. 社会诚信建设中的难点与对策5. 社会诚信建设的行动计划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诚信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因此,构建一个健全的社会诚信体系,已经成为中国建设现代化社会的必须之举。
社会诚信涉及人们的生产、交往、信用等领域,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本文将分别从社会诚信的意义、社会诚信体系的构成要素、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框架、社会诚信建设中的难点与对策以及社会诚信建设的行动计划五个方面,进一步分析社会诚信体系框架的构建。
1. 社会诚信的意义社会诚信,指的是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保持社会共识,维护社会公平和秩序的基本行为准则。
诚信是现代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社会诚信则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无形资产保护、营商环境、社会风气等。
社会诚信有助于形成优良的商业环境、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2. 社会诚信体系的构成要素社会诚信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法律法规、信用制度、诚信实践、监管机制等。
法律法规是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础,是社会公认的最基本的诚信规范;信用制度是社会诚信的重要体现,通过信用评价、信用修复等手段,强化诚信意识和行为;诚信实践是社会诚信的重要体现,包含诚实、守信、承诺兑现等内容;监管机制是社会诚信建设的有效方式,包括法律监管、社会监督等多种手段。
3. 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框架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框架应该注重制度化建设和兼顾激励与惩戒。
具体实现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健全信用制度:构建全面覆盖的信用数据结构,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制度,构建信用体系评价体系,提高诚信承诺和兑现率。
(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严格依法打击失信现象,加强诚信标准制定和有关政策的制定。
(3)积极推进诚信宣传:加强媒体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培育诚信文化,营造诚信氛围。
社会诚信危机及其体系重构
![社会诚信危机及其体系重构](https://img.taocdn.com/s3/m/a13cb0d876eeaeaad1f330c9.png)
浅析社会诚信危机及其体系重构摘要:当前社会诚信水平已降至警戒线,诚信危机成为影响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隐患。
对于如此广泛的社会失信行为,必须探究其深层原因,重构社会诚信体系。
作者认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需完善诚信建设内容,丰富诚信宣传教育形式,加强诚信建设组织领导。
关键词:社会诚信危机诚信体系重构方法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在各个领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成为影响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隐患。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由此可见,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于社会诚信建设问题目前已引起多学科领域学者的普遍关注。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社会诚信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成绩显著。
但从已有的文献资料看,对社会诚信建设的系统性研究还很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应用价值。
本文从多个方面提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对策,以期能够指导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一、社会诚信缺失现状及其危害诚实守信,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
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契约社会的到来,中国社会的诚信危机呈愈演愈烈之势,诚信的缺乏,不再是个别领域的问题,而是社会各个领域的问题。
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个人生活及社会公共生活中都产生了诚信危机。
2011年2月间,《瞭望》新闻周刊联合国内专业调查研究机构在京沪穗蓉杭等5座城市对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状况作了一次民意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仅有4.8%的被访者评价“好”,48.7%的被访者评价“一般”,而接近半数(46.6%)被访者认为社会诚信状况“差”,甚至“很差”。
这一抽样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目前诚信状况已降至警戒线。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
诚信缺失日益严重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塑造社会成员的诚信精神
![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塑造社会成员的诚信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714b3af94693daef5ef73de9.png)
文 /苏永利 郭长军
现代市场经济是 以商品生产 和交 正式规则 , 又需要经 济主体 自我施 加 取 “ 游击 战术 ——打一 枪换一 个地 换 为内容的契 约经济 , 因而也是面 向 的非正规 制约——诚实 信用 。“ 式 正 方, 并且能屡屡得手 。 这说 明在我 国现
话告诉我们 :1 ( 人们 的社会行为离 不 环 境 的建 立 , 于化解 诚信危 机 以及 息发展 , ) 对 为社 会 了解企 业和个 人的信
开道德的规范 ; ) ( 良好的经济和社 会 培 养 公 民 的 诚 信 观 念 是 十 分 必 要 用状态提供 了条件 。第 四 , 2 限制 失信 秩序的营造需要法 和道 德的整合 ; ) 的。 ( 3
但这 只有在 讲诚 信 比不讲诚信 收 违约者的行 为没有得 到有效的监管和 系。市场经 济的健康有 序发展 , 观 益更大时 , 客 才有可能 。如果“ 善之家 制约 。 积 上要求市场主体具有重承诺 、 用、 没有余庆 , 恶之 家没有余殃 ” 成 为 守信 积 , 在国 际贸易 中, 犹太 人是非 常重
诚信就 会成为 人们 的 自 这 已经严重扰乱 了正常 的经济和社会 样久 而久之 ,
秩序, 阻碍 了我国市 场经济 的进 一步 觉的道德意识。 发展和完善 。构建 社会诚信 体系 , 培 国市场经济进一 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
一
从 中我们 得到这 样 的启示 , 诚信
守约的市场道 德秩序的建设 离不开完
由于 中国历 来缺乏契约意识和基 善 的信 用体系 的支持 。首先 , 要抬高 资信状 况是一个重要标准 , 对于 和社会在运行过程 中内生出诚信的道 市场 , 屡 禁不止 , 这一方 面证 明 了我们 缺乏 行为 的交易主体应 限制他们的借 贷和
如何构建诚信社会体系
![如何构建诚信社会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8a6611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8.png)
如何构建诚信社会体系文/胡晓一直以来,大家的不安全感,来源于对未来的预期。
预期未来的收益,预期未来的生活,预期未来的工作等。
而这些预期都来源于你将周边的标的物作为参考,而可以参考的数据可变系数太高,就会导致你无法去预判你的未来,无法踏实地工作和生活,甚至无法安心地生活和工作。
可变系数过高,大多数来源于诚信,而诚信充斥在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领导和属下之间的诚信,老板与员工之间的诚信,朋友之间的诚信,以及父母、夫妻、父子等之间诚信,大多数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诚信。
而如果你理解的诚信只是在个体之间产生的话,那就无法对一个社会或者社群建立起诚信的制度了。
企业与企业间的诚信,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诚信,政府与个人间的诚信,企业与员工间的诚信,政府与企业间的诚信,这些或许都来源于群体领导的决策者诚信,而决策者倘若不讲诚信,由谁去约束强势群体?对不诚信的决策如何来惩戒?这才是构建一个社会诚信系统所在。
举个例子:一个县城的诚信体系是原始的,亲戚之间友好,朋友之间信赖,企业合理运转。
某一天,从外地调过来一个领导,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不断地引进一些外地的企业,作出了众多承诺,当地的财政收入数年无法兑现。
原本这个和诚信都不相关的管理策略,却对当地的诚信系统产生了颠覆性的破坏。
大量的项目突发性开工,引发了当地的基建热潮,基建商为了承接这些数倍于之前的项目,借款或者贷款去进行施工,或者召集人进行投资,而这些借款和投资大多数来源于各自的亲戚朋友,并许诺了诱人的回报,而这些亲朋好友也积极为能够预见到的未来收益,在他们的朋友圈里面去担保或借款,中间有回报差价,很多人乐此不疲地做起了这个行当,这个时候诚信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基建商承建项目,由于政府的问题,无法按时领到应得的款项,对朋友亲戚、银行贷款以及材料商的款项都无法按时支付,也导致基建环节中的工人等无法按时领取工资。
当基建商资金链发生断裂的时候,所有的诚信链条就开始断裂了。
是否与诚信相关?这种连带关系太广了,笔者见过一个承建商垮掉后,与承建商关联的债务和交易欠款链条达到六七层,层层关联,连环债。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议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8856ad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8.png)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议社会诚信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建设健全的社会诚信体系,提高社会信用水平,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和完善。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需要有明确的法律制度作为支撑。
应当加强对损害社会诚信的行为进行法律定义,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明确惩罚和惩戒措施。
同时,还需要通过加强对社会诚信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公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其次,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
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
应当加强对社会各界的监督,提高损害社会诚信行为的曝光度和追责力度,形成对不诚信行为的舆论压力。
同时,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当加强舆论引导,鼓励宣传和表彰诚实守信的典型事迹,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此外,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和管理。
建设健全的社会诚信体系需要建立起有效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和系统。
政府、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各方面应当加强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共享,形成全面准确的信用信息数据库。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信用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严格控制信用信息的使用和发布,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确保信用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建立健全激励和惩戒机制。
为了使社会诚信体系能够有效运行,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和惩戒机制。
激励措施可以包括对诚实守信者的奖励和优惠政策,引导更多人积极参与诚信行为。
惩戒措施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限制参与公共事务、行政处罚、经济制裁等,对不诚信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同时,还要对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进行曝光和追责,形成诚信为本的社会认同。
总之,建设健全的社会诚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广大市民的参与以及信息共享和管理的建立,同时还需要完善激励和惩戒机制。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建设出一个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
这样不仅能够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也能够为个体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公平竞争的环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析国外发达国家诚信建设做法及经验对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析国外发达国家诚信建设做法及经验对我](https://img.taocdn.com/s3/m/730e1a27f5335a8102d22067.png)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析国外发达国家诚信建设做法及经验对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析国外发达国家诚信建设做法及经验对我们的启示邵家渡街道刘仁佑近年来,从“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到“达芬奇”天价家具被曝假洋货等事件屡屡曝光,再从“短命桥”“史上最短命公路”“楼裂裂”等短命工程频现到唐骏“学历造假门之类的简历注水被拷问事件,这一系列的诚信危机事件给我们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总结来说,我们的政务诚信、商务诚信、个人诚信,都不同程度地出了诚信危机。
因此,社会各个层面,从政府到企业,从学者到民众,都意识到缺乏诚信的危害,都认为应该尽快在全社会树立讲诚信的风尚。
但是,我国目前的诚信保障机制还有所欠缺,在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和落实相关的制度法规同时, 借鉴发达国家诚信建设经验和做法何尝不是有益的探索。
一、国外发达国家的诚信体系建设 1. 国外发达国家对诚信准则内在的了解发达国家的诚信准则是树立在商品买卖基础上的契约诚信。
早在公元前数百年,古罗马帝国就制订了万民法,不单用诚信契约来标准商品买卖当事人两边的权益和义务,还规则了诚信诉讼的详细顺序。
2. 国外发达国家诚信立法渊源西方发达国家封建社会历史比较短,而且早在奴隶社会就有了规范商品交换的诚信立法。
到资本主义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在150多年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着手探索构建社会诚信管理体系,契约诚信意识和相关法律制度也不断完善。
据统计,美国关于社会诚信管理的法律共有《诚实租借法》、《公平结账法》、《公平债务催收法》、《公平信用报告法》等17部,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如有欺诈消费者的行为,轻则予以重罚,重则判刑入狱。
法国在财政部专设“竞争、消费和反舞弊局”,专事反欺诈、反暴利、维护诚信原则的工作。
英国颁布《政府雇员行为规范》,约束政府官员诚信办事、廉洁行政。
3. 国外发达国家诚信运行管理机制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每个个人或企业都有一个伴随其终身的社会诚信号码,个人和企业的名字可以改变,但社会诚信号码是不能改变的,个人和企业的所有信用表现,都会永远记录在这个社会诚信号码底下。
道德与法治如何引导社 会诚信体系建设
![道德与法治如何引导社 会诚信体系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5d1272b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1.png)
道德与法治如何引导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道德与法治如何引导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诚信,乃立人之本、兴国之基。
在当今社会,构建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至关重要,而道德与法治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引导作用。
道德,作为一种内在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它以社会公认的善恶标准,引导人们自觉遵循诚信原则。
从个人层面来看,道德教育培养了人们诚实守信的品质。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承担着道德教育的责任。
在家庭中,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就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学校通过品德课程和校园文化的营造,将诚信观念深植于学生的心中。
在社会中,各种媒体、公益活动等也在不断宣扬诚信的美德,使人们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诚实守信的自觉。
道德还通过舆论监督的力量来促进社会诚信。
当一个人的不诚信行为被曝光,社会舆论会对其进行谴责,从而对其他人起到警示作用。
这种舆论压力能够促使人们在行为上更加注重诚信,避免因失信而受到社会的批评和排斥。
然而,仅依靠道德的力量来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是不够的,法治的作用不可或缺。
法治以其强制性和权威性,为社会诚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法律通过明确的条文规定了各种诚信相关的行为标准和责任。
比如,在商业领域,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合同履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诚信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违反这些规定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金融领域,证券法、银行法等对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诚信义务作出了明确规范,以保障金融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严格的执法和公正的司法是法治引导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执法部门应加强对不诚信行为的查处力度,让违法失信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司法机关要公正审判诚信相关的案件,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通过这些举措,向社会传递出“守信受益、失信受罚”的明确信号,从而引导人们树立诚信意识。
同时,法治还为诚信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将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记录纳入统一管理,对于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个人和企业在贷款、招投标等方面进行限制,这能够有效地促使人们珍视自己的信用。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04b1aca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a.png)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逐渐成为各国重要的金融和社会管理工具。
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这些体系包括了个人信用报告、信用评分、信用监管等多方面内容。
这些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发展对于我国的金融行业、社会管理和消费者的信用建设都具有启示意义。
1. 德国德国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由私人信用评估机构和公共信用评估机构共同构成。
在德国,有多家信用评估机构收集和管理个人信用数据,并将其用于为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提供信用评分和信用报告。
德国政府也设立了信用信息管理部门,进行对信用评估机构的监管和管理。
2. 美国美国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由三大信用评估机构主导,即Experian、TransUnion和Equifax。
这三家公司负责收集、管理和评估美国消费者的信用数据,从而生成个人信用报告和信用评分。
美国的信用评估体系不仅用于金融领域,还在雇佣、租房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3. 日本日本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由日本信用情报机构(JICC)主导。
JICC收集和管理着日本个人的信用信息,为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提供信用评估服务。
与此JICC也致力于信用风险预警和预防,保障个人信用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二、对我国的启示1. 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估机构在我国,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相对分散,各大金融机构都有自己的信用评分系统,且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估机构,负责收集、管理和评估个人信用数据,从而提供客观、公正的信用评分服务。
2. 加强个人信用信息保护个人信用信息保护是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基础。
在国外,各大信用评估机构都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个人信用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在我国,也需要建立起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保护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传输,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促进信用评估信息共享国外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发展得益于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用信息共享。
建设诚信社会的途径英语作文
![建设诚信社会的途径英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ceafb5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4.png)
建设诚信社会的途径英语作文English: Building a society based on honesty and integrity is a task that requires commitment from all members of society. To achieve this goal, it is important to prioritize education on the values of honesty and integrity from a young age. School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hould incorporate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into their curriculum to impart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ity to students. Additionally, fostering a culture of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 in all sectors of society is crucial in promoting trust among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that punish dishonesty and corruption, as well as promoting ethical behavior through incentives and rewards. Furthermore, promoting open communication and dialogue to address issues of trust and integrity can help build a stronger sense of community and promote cooperation. Overall, building a society based on honesty and integrity requires a collective effort to enhance education, foster transparency, and promote ethical behavior in all aspects of society.中文翻译: 建设一个基于诚实和诚信的社会是一个需要所有社会成员的承诺的任务。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9f2041b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1.png)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诚信已经成为一种无形的资源,成为了影响企业竞争力、个人职业生涯、国家国际形象和个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已经成为今天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什么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能够监督和维护个人、企业和社会整体诚信水平的制度体系。
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能够让诚信成为一种约束和监督机制,促进公民和组织履行诚信承诺。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目的有:•鼓励个人诚实守信,增强社会信任度•提高企业和政府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保障公民和企业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能够推动社会的稳定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一个社会诚信水平高的环境中,每个人都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竞争环境。
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人和企业都能够受到更公正的对待。
提高经济效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能够提高企业诚信度,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提高公司的信任度,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提高政府的信用能够增加对外信任度,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保障消费者权益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能够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并且在交易中得到更好的保护。
进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利益,增加消费者购买的信任度,进一步促进市场的发展。
提高治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能够提高政府的信任度和治理能力,并且增强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提高国际间的信任度,同时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为了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完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诚信建设的法律保障和监管,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社会诚信体系框架的构建的开题报告
![社会诚信体系框架的构建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70252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4.png)
社会诚信体系框架的构建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社会诚信问题越发突出。
社会各行业都存在着虚假广告、假冒伪劣、欺诈骗局、违规乱收费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也破坏了整个市场环境,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因此,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框架,通过对社会诚信的定义、内容、特征等进行分析,提出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基本思路和措施,以期对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改善市场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所裨益。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诚信体系进行深入研究。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的学术文献和政府文件,对社会诚信体系的概念、内涵、特征、发展历程、相关制度和政策等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
2. 实证研究法:通过实证研究方法,了解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建设社会诚信体系提供参考。
3. 专家访谈法:通过专家访谈,了解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思路和措施,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准确度。
四、论文结构本论文共分为六章,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
主要介绍本论文研究背景、意义、目的、方法及论文结构等。
第二章:社会诚信的内涵和特征。
主要介绍社会诚信的基本概念、内涵和特征,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知识。
第三章:社会诚信现状分析。
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社会诚信现状进行分析评价,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第四章: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思路。
主要提出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基本思路,包括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企业诚信建设、加强政府监管等。
第五章: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措施。
结合当前的实践经验,提出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措施,包括完善相关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加强社会宣传等。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研究的展望。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基本框架,为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提供参考。
关于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思考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0951e9ba26925c52dc5bf14.png)
关于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思考与建议论文关键词:诚信制度个人信用制度诚信法律法规体系论文摘要:加强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构建一个诚实守信、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既是国家兴旺发达的要求,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继承我国诚信建设的优良传统,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建立现代诚信制度,完善诚信机制和服务体系入手,通过优化环境、健全法制、加强宣传教育等环节营造诚实守信、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迫切任务。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社会具备了长期稳定发展的经济环境,也为现代诚信的不断成长孕育了适宜土壤。
我们的社会已经和正在经历着市场经济初期的诚信危机、秩序混乱阶段,企业、个人和政府都已经厌倦了无序、失信的纷乱生活,出现了对诚信的强烈企盼,开始把发展目标指向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一、以制度建设为先导,为诚信建设搭建运作框架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上反面。
”[1]对于诚信建设而言也是如此,有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第一,政府要率先推进诚信制度建设。
政府推动诚信制度建设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系统内部的诚信制度建设,包括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和失信惩戒等。
前者包括公文公开、新闻发布、网络查询等的规定,后者则是指公开道歉、经济赔偿等对失信行为的制裁性规定。
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信用管理制度的建设,政府要制定市场准入、失信约束和处罚机制,建立信用评估准则、评估方法和管理办法等符合市场规律的诚信体系的“游戏规则”,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诚信体系建设。
当前,要以企业和个人征信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全社会诚信体系的完善,把分散在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信用数据加以整合,化零为整,发挥整体效用。
尽快制定、完善和推进数据库结构和标准,信用数据格式、内容、指标和标识标准等的统一,数据库技术支持软件的相互兼容等,实现各部门、地区和企业的信用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即时交换和共享。
中西方诚信观探究
![中西方诚信观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9f757c5cd0d233d4b04e69b3.png)
中西方诚信观探究中西方诚信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诚信观与西方诚信观有基本相同的内涵和要求,但由于社会历史根源和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诚信的理解有很大的区别,也因此导致诚信行为的差异。
如何构建适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诚信体系,需要我们对中西方诚信观的思想、历史进行与思考,批判的继承与弘扬,从而建立起适合现代社会的诚信思想。
标签:中西方诚信观人格信任契约信任现代诚信观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很少将诚、信合为一个词使用,对诚和信也分别有不同的解释。
“诚”其根本要求就是“真实无妄”,“信”其内在根据是“诚实无欺”,其外在表现为“信守诺言”。
后来二者结合起来,互训互释。
《现代汉语词典》对诚信的解释是:诚信—诚实,守信用。
诚信在中国不同时代,其内涵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即“重诚轻信”,中国传统诚信观更多的是体现道德诚信。
西方文化有关诚信的解释是:信守诺言、尊重事实。
诚信曾被西方学者定义为忠于事实,遵守公平交易的合理商业标准。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反西方诚信观更偏重于信,体现的是双方共同建立的客观关系,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制度诚信,更侧重经济领域。
然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人们都普遍认为诚信属于社会伦理规范。
中西方的诚信文化对待诚与信虽有主次轻重之分,也有共性的部分。
一、中西方诚信文化的共同点(一)中西方诚信文化的内涵和要求是一致的中国的诚信文化虽然历经长时间的不断演变和发展,每个时代都赋予诚信丰富的内容,但其内涵却基本固定不变,即诚实守信。
从伦理角度上看,诚实就是诚实无欺、讲究信用、信守诺言等;守信就是要求人们能够履行对他人的承诺,说话算数,严格践约。
诚和信合并在一起就是诚实、讲信用。
要求人们不自欺也不欺人,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诚信一词英文为integrity,有诚实和完全、完整的意思,与之相对应的有credit、faith或trust。
Credit表示信用;faith的释义为信赖或信仰;trust被解释为信任或依赖。
如何构建诚信社会
![如何构建诚信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6477bb6e02768e9951e7389d.png)
如何构建诚信社会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华夏民族最崇尚的品质,已传承数千年。
孔子曰:“言必行,行必果。
”孟子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海涅也曾说过:“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古往今来,诚信一直都是华夏民族的崇高追求。
故而有“民无信则不立,商无信则不兴,国无信则不威”的言论。
然而,在目前的中国,诚实信用还没有形成一种共识,不诚信的事物,正摧枯拉朽地打击着我们本就不甚完备的诚信体系。
社会成员信任感的缺乏,正日益演变为一场诚信缺失的危机,这不仅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还大大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大量急功近利之人,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惜以自己的信誉为代价,缺乏诚意、不守信用的人和事在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
对于一个社会单位、一项社会事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
“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
很难设想,一个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单位或企业,在现代法治社会会有长期立足之地。
一项社会事业也只有依靠诚信立业,才能顺利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构建一个诚信社会呢?首先,教育机构要开展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既是立人之本,也是我们社会和谐之本。
诚信教育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铸造诚信风尙应从娃娃抓起。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学校应该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发展。
青少年时期,学生的可塑性强,正是诚信培养的良好时机。
二,学校要以开展诚信教育为抓手。
要将诚信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的内容,格言、楷模、故事、事迹等,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学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感受到讲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上海高校积极开展诚信教育,举办了各类活动,如“大学生信用档案”、“公益伞”、“考试零违纪,还款零违约”,力图营造人人讲诚信的和谐校园氛围。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ae5aef6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5.png)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诚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诚信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经济繁荣和人民幸福的关键。
为了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首先,建设诚实守信的公民意识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础。
公民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守信承诺,养成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
只有在每个公民都自觉维护诚信的前提下,社会诚信体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其次,需要完善法制环境,加强法律的约束力。
社会诚信体系不能仅仅依靠道德的约束,还需要有严格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同时加强对诚信行为的保护和奖励,引导并推动全社会形成“守信者有益、失信者受惩”的良好社会风尚。
此外,建设社会诚信体系还需加强社会监督。
媒体、公众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应当积极参与社会诚信的监督工作,及时曝光违法失信行为,推动维护诚信的公共意识。
通过社会舆论的监督,不仅能够促使失信者改过自新,也能够给其他人敲响警钟,形成对社会诚信的共同追求。
最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手段。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加强诚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公开,构建诚信档案和信用评价体系。
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可以实现各种行为获得实时监控和评估,提高社会诚信体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总之,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综合的过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只有通过多个方面的综合治理,才能在不断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中推动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让每个人都能够在一个有诚信保障的环境中生活和发展。
关于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思考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e71b525b4daa58da0114a58.png)
一
件的相互兼容等 , 实现各部门、 地区和企业 的信用数 据 互联 互通 , 信息 即时交 换 和共享 。 第 二 , 以产 权制 度改 革为突 破 口 , 要 为企 业诚 信
奠 定扎 实 基 础 。信 誉 是 在 “ 复 博 弈 ”中建 立 起 来 重 的。产权 制度 的基 本功 能就 是给 人们 提 供一 个追 求
关 构 社 诚 体系 思 与 议 于 建 会 信 的 考 建
郝 晓敏
( 河南师范大学 公共事务 学院 , 河南 新 乡4 3 0 ) 5 0 2
摘 要: 加强全社 会的诚信体 系建设 , 建一个诚 实 守信 、 构 高效和谐 、 可持 续发展 的社会 , 是 国家兴 旺发达 的要 既 求, 也符合 广大人 民群 众的切身利益。继承我 国诚 信建设的优 良传统 , 借鉴发达 国家的成 功经验 , 建立现代诚 信 从 制度 . 完善诚 信机制和服务体 系入手 , 通过优化环境 、 健全法制、 强宣传教 育等环 节营造诚 实守信 、 加 健康有序 的社 会 环境 , 当前 社 会 主 义 市场 经 济 建 设 的 迫 切 任 务 。 是 关键词 : 诚信制度 ; 个人信 用制度 ; 诚信法律法规体 系 中图分 类号 :9 2 1 C 1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0 8— 7 6 20 )4— 16— 3 10 79 (0 6 0 0 0 0
、
以制度建设为先导 。 为诚信建设搭建运作框架
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 弈的规则 ,大学 经济 学 教授 张维迎 在分 析企 业诚 信时说 : 中国 的企 业 中 , 要是 主 国企不讲诚信。这是因为 , 国企没有真正的所有者 ,
政府系统内部 的诚信制度建设 , 包括 实行政务信息 公开和失信惩戒等。前者包括公文公开 、 新闻发布 、 网络查 询等 的规定 , 者则 是指公 开 道歉 、 济赔 偿 后 经 等 对失 信行 为 的制 裁 性 规 定 。 另一 方 面 , 积 极 推 要 进信用管理制度的建设 , 政府要制定市场准人 、 失信 约束 和处 罚机 制 , 立信 用评 估准 则 、 建 评估 方 法 和管 理办法等符合市场规律的诚信体系的“ 游戏规则” , 充 分调 动社会 各 方 面 参 与 诚 信 体 系 建设 。 当 前 , 要 以企 业 和个人 征 信 制 度建 设 为 突 破 口 , 动 全 社 会 推 诚信 体 系的完 善 , 分散 在各 部 门 、 会各 方 面 的信 把 社 用数据 加 以整合 , 零为 整 , 挥整 体 效用 。尽快 制 化 发 定、 完善和推进数据库结构和标 准, 信用 数据格式 、 内容 、 指标 和标 识标 准等 的统 一 , 据库 技 术 支持 软 数
诚信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与具体途径
![诚信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与具体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4068600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5.png)
诚信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与具体途径诚信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与具体途径诚信体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它对于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信用体系,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信任,它的形成离不开大家的共同认可。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问题的出现,都与诚信缺失有关,因此,构建诚信体系成为了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本文将阐述诚信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具体的途径。
一、诚信体系的重要性诚信体系的存在,是为了保障社会交往的顺畅、公平、公正。
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增强社会信任诚信体系是一种维系社会信任的手段,诚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可以培养和巩固人们对社会规则的信任,进而增强社会信任。
这不仅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还有利于个人与社会的融合、发展。
2. 促进公平交易诚信体系的存在,可以规范市场交易的秩序,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促进公平交易。
一方面,它有助于消费者更加准确地认识到商家的信誉,选择一个信誉度高的商家进行交易,不被欺骗或者受侵害。
另一方面,商家也可以从中受益,因为他们投入更多在产品技术、口碑管理上,提升自身形象和信誉,从而作为品牌的优势、竞争的优势、更加稳定的客户关系,带来更高的市场份额、更多的增长空间。
3. 畅通社会治理的通道在现代社会治理中,诚信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合理运作形成的诚信体系可以较为提高手段,提高社会治理效率。
一方面,诚信体系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给“老赖”制定信用惩戒措施;另一方面,诚信体系也可以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从而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构建诚信体系的具体途径为了构建一个具有合理性、可持续性的诚信体系,我们需要掌握以下一些具体的途径。
1. 改善社会制度和公共服务诚信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改善社会制度和公共服务。
政府机关应加强对制度的完善,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并加快对涉黑涉恶等行业的整顿。
而政府的公共服务也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这一点有助于提高整体社会公民素质,构建诚信社会。
诚信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一篇关于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文章。
![诚信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一篇关于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c76787f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f.png)
诚信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一篇关于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文章。
2030年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们的生产、生活、交往、学习、娱乐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诚信。
但是在诚信体系建设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这些挑战有哪些?又该如何解决?一、诚信意识的缺失在诚信体系建设中,最基础的是诚信意识的培养。
但是当前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
一些人为了一己之利,不惜违法违纪,失信行为频频发生。
特别是在网络社交、跨境贸易等新兴领域,失信行为更加普遍,导致了社会诚信环境的恶化。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强化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
在教育方面,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加大诚信教育力度,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诚信的好习惯。
在大学教育中,也应该将诚信教育融入到各个课程之中,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诚信教育体系。
在宣传方面,应该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曝光和处罚,让违法违纪者付出更高代价,增加社会对失信行为的厌恶和惩罚力度。
二、缺乏高效诚信管理手段诚信体系建设需要配备高效的管理手段,包括信息采集、风险评估、信用评价等,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有欠缺。
虽然近年来政府部门对诚信体系建设进行了大力推广,但是还存在信息网络不畅通、信息统计不准确等问题。
这种情况也会导致失信行为的查处和处置疏漏,治理失信环境的效率不够高。
因此,我们必须打造高效的诚信管理平台。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不同领域中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一编码和分类存储,打造大数据的诚信管理系统。
这样的系统可以监控网络、传媒、贸易等领域的诚信环境,及时发现失信行为并采取对应措施,从而提高诚信体系的工作效率。
三、失信行为惩处不彻底诚信体系建设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失信行为的惩处不彻底,导致一些失信者得以顺利逃避惩罚,从而对诚信体系的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这种情况在某些领域中尤其严重,如网络购物、金融服务等,需要政府加大监管和制度建设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社会如何构建诚信体系
————————————————————————————————作者:————————————————————————————————日期:
国外社会如何构建诚信体系-法律
国外社会如何构建诚信体系
梁国亮
诚信与法治是社会和谐和市场经济有序、高效运行的两大基石。
无人值守的瓜棚,无人检票的公交车、地铁站,汽车自动避让行人,即使无人监督也不闯红灯,在国外游览时经常会看到这些现象,它们的背后是长期的、多方面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注重覆盖全民的诚信教育
信用体系的基础是良好的教育。
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课程重要得多,这是很多国家的教育办学理念,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
美国从幼儿园起就重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
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设计的基础教材突出诚信教育。
面对中小学生,以有趣的故事来传递诚信理念,向学生讲解“最大限度的诚实是最好的处世之道”的谚语,让学生制作诚信标语在教室里张贴。
在瑞士,公德教育深入人心。
谈及子女教育问题时,绝大多数瑞士人都表示,子女将来成就什么大业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做到遵纪守法,正直善良。
尽管瑞士有完善的国家信用体系和严格的法律保障,但这一体系的根本基础则是全体公民的公德意识,是全体公民的自觉自律。
在日本,“诚实”是很多学校的校训。
诚信教育贯穿学生学校生活的始终直到大学毕业。
家长也很配合学校的教育,不许孩子说假话。
到了社会上,说假话仍被认为是最大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被认为说了假话,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被人瞧不起。
在日本,造假是一件比坐牢还严重的事情,造假被
发现基本上意味着个人发展到此为止了。
工作之后,“诚信”是普遍的经营理念。
日本公司有企业伦理教育。
很多企业的经营理念都是“诚实”。
“诚实”是许多企业和企业家的座右铭。
德国则更加重视家庭中的诚信教育,父母是孩子道德教育的启蒙者,家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
德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家长有义务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职责。
父母会以身作则教导孩子。
比如带孩子过马路,没车也不闯红灯;带孩子坐无人检票的公交车,教孩子学会上车前主动买票;给孩子建立银行账户,从小不赖账;与别人约会前,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时间,做到准时赴约。
完善立法和社会信用制度
很多国家以立法确认了公民必须在各项社会活动中遵守诚信原则。
加拿大法律规定,在选举、商业活动、雇佣关系、学术研究中,都要遵循诚信。
瑞士1912年《瑞士民法典》规定:“任何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均应依善意为之。
”所谓善意,就是要以诚实、信用为基础。
美国用《公平信用报告法》(FCRA)、《平等信用机会法、《公平信用结账法》、《诚实租借法》、《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等16项法律构成了国家信用体系的法律环境。
德国《商法典》(HGB)规定,成立公司必须在地方法院通过公证进行商业登记注册。
商业登记包括公司形式、地址、注册资本、工商注册号、法人代表、主要股东等内容。
商业登记簿可公开查阅。
《破产条例》规定,企业破产必须到当地破产法院申请,并对企业和消费者破产的条件、程序作出规定。
德国《民事诉讼条例》对债务人名单的建立、公布和销毁作了明确规定。
无偿还能力者可到地方法院做代替宣誓的保证,地方法院将此记录在债务人名单内,并在全德范围内予以公布。
有关个人信用的负面记录保留三年,消费者三年内无权享受银行贷款、分期付款和邮购商品等信用消费。
除了法律规定,很多国家都建立起了完备的社会诚信制度。
加拿大有白卡制度。
“白卡”是由加拿大政府人力资源部核发的社会保险卡,是对个人信誉的社会化管理。
“白卡”对于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不诚实行为进行记录,包括欺诈、偷盗、赖账、打架、种族歧视等都会记录下来。
上学、就业、买房、买车、出国都要出示“白卡”,一旦有不良记录,申请者多半会失去各种机会。
因此,遵守和维护自己的诚信,是在加拿大生活的必要条件。
加拿大银行涉及个人的呆坏账很少,低于5%,贷款按揭买房、买车的还款率很高。
在经济活动中约有一半买卖交易是在不签约的情况下进行的。
不仅因为社会已形成良好的习惯,还在于“白卡”这种社会信誉管理制度。
瑞士建立了全面的数据采集系统。
经济社会中个人的负面信息,如消费者拖欠、赖账、避债破产及犯罪记录,都会被采集录入。
德国建有全民信用数据库,储存了所有在德国居民的各类信用信息,信用体系采用0—100的评分制度打分,分数越高信誉度越高。
美国不仅有着完善的个人征信、评信组织机构,而且信用信息已进入市场化运作。
信用局是美国个人征信评信机构,是个人信息的采集、整理、评估、发布机构。
信用局是私营机构,独立于政府和其他组织为信用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服务,政府对它只进行立法规范。
信用局必须保持第三方独立性,如果与政府或企业及其他组织走得太近,它的公平性就会受到质疑,同时其信用产品、信用报告和信用评分如果与实际不符,也会被人质疑其质量而被市场淘汰。
美国的三大信用局和1000多家地方信用局收集了1.6亿成年人的信用资料,每年出售6亿多份信用报告。
为保障个人信息不被滥用,对信用产品的销售使用,法律明确规定:到信用局调用他人信用资料需得到被调用人同意或司法部门授权。
不诚信和欺诈行为,会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高额的罚款。
正如加拿大法
律所言:如果你不诚实乃至于欺骗,你就要为此付费。
挑战诚信后果会很严重。
德国《反不道德支付法》规定,客户在收到账单30天后或在账单规定的付款截止日后30天仍未付款,债权人可加收超过银行贷款利率5%的滞纳金。
如客户在收到连续三次催账警告后仍置之不理,债权人可向地方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德国,若一个人乘公交车逃票,在应聘时,会因为诚信问题很难被录用。
在瑞士,乘坐公交车、火车,无票或买短途票乘长途车,会收到高额罚单;未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乱停车阻碍他人出行,达到一定程度,将被邻居视为“没有信守保持良好居住秩序的约定”,可能被房东扫地出门,再想租到房也非常困难;对未诚实履行纳税义务的公民,地方政府有权向社会公布他们的姓名,由此承受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可能被企业辞退,贷不到款,甚至亲朋也对其冷眼相看。
加强公务员和高校学术诚信的法律制度建设
公务员和高校学术诚信是社会诚信的特殊人群和特殊领域,对全社会诚信有重大影响和引领作用,因此许多国家有严格的规定。
公务员诚信方面,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和欧洲各国颁布了道德法典。
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政府行为伦理改革法案》,韩国1981年颁布《韩国公职人员道德法》,日本1999年通过《日本国家公务员伦理法》。
这些严密的法律、法规体系成为公务员遵守诚信的有效制约机制。
廉洁度较高的国家还对政府公务员进行诚信记录和考察。
新加坡实行公务员公积金制度,公务员到正常离职或退休时未发生失信于宣誓承诺的行为,可获得一笔可观的公积金,保其后顾无忧;如果公务员任职期间诚信上出现问题,其公积金必须上缴国库。
高校学术诚信方面,加拿大著名学府圣力嘉学院在学校行政政策中有专设的学术诚信条款,学院认为要想成为世界上真正的有深厚影响力的高等学府,诚
信是根本的要求。
美国大学制订有学生学术诚信条例,对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学术不诚实行为,从定义、表现形式到申辩程序与处罚规则都做了详尽规定。
联邦政府在“廉洁与效益总统委员会”下设“科研不端行为工作组”。
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与日本虽未设官方机构,但通常由资助科研的研究理事会或基金会制定规定,调查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对违规者决不姑息。
总之,诚信在很多国家已成为社会普遍共识。
这种共识来自于教育培养以及法律和诚信制度保障,并在社会实践中逐渐积淀成为民族文化与传统。
(摘自2016.02.18《学习时报》)
栏目责编:马丽宽
投稿邮?a class=“__cf_email__” href=“/cdn-cgi/l/email-protection”
data-cfemail=“56b2f5ec3b373a3f3d233738166760657835393b”>[em ail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