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思想的异同
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新公共服务
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新公共服务20世纪80年代起出现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作为一场世界性的运动,在各个国家兴起的具体原因并不相同。
但是大体上可以区分出两种一般性原因:一种是由于内容、形式、手段等的不适当,国家提供的公共品质量和效率都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并且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在西方国家,这体现为所谓的“福利病”;另一种是由于财政薄弱,官员队伍软弱等原因,国家无法及时有效地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公共品。
就公共服务本身来说,这两种原因在表象上是一致的,即国家缺乏充足的财力来保证公共品的提供;政府部门缺乏适应新情况的能力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整个社会对公共服务产生了新的要求。
这些表面上一致的原因推动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在世界范围的扩展,也为各国在公共管理改革的手段和方法上相互学习提供了可能。
这场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席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公共部门管理变革运动有诸多称呼:“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或“企业型政府”。
到90年代后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新公共管理”的概念。
对世界上最大的123个国家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重要的政府改革正在全世界进行。
在很大程度上,类似的改革也发生在其他不同的国家。
这场运动从两个方面看是国际性的:首先,它已经扩展到了蒙古、瑞典、新西兰和美国等一系列国家。
其次,改革范围很广,政府已经利用管理改革来重塑国家的作用及其与国民间的关系。
由于各国具体实践的差别,对于新公共管理有诸多定义,比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作的界定是:(1)企业管理技术的采用;(2)服务及顾客导向的强化;(3)公共行政体系内的市场机制及竞争功能的引入。
尽管表述不同,但各种定义的基本取向是一致的,即新公共管理是一种以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为特征的管理主义。
霍姆斯(Holmes)和尚德(Shand)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产生了一种相对于传统的韦伯式科层制而言的新的范式。
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发展和实践
摘要:新公共管理像一股旋风,从现代政治理论的发源地英国,渐渐刮遍了大半个地球,成为西方公共行政领域的时代潮流。
从理论上讲,新公共管理打破了传统公共行政赖以建立的两大理论基础威尔逊和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以及韦伯的科层管理论,引进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等方法。
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相比,它在研究范围、方法、理论基础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创新之处。
它的理论及实践对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同时也由于不恰当地将私有部门价值观套用于公有部门而受到诟病。
新公共服务是迥异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它追求更广泛、更长远意义上的公共利益,是对公民权利和民主传统的回归,从某种意义上说,更能体现公共行政的本原。
本文旨在探究新公共管理理论到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总结出两种理论在实践中的成效和不足。
最后得出的观点是,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争论已没有太大现实意义,探究理论的重心应放在促进二者的互补、发展上,在民主的框架内追求效率,在一定的效率基础上推进民主,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实践一、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实践(一)新公共管理理论形成的背景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界改革的成功,政府公共行政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传统的官僚制行政模式已显得日益力不从心,并且在传统公共行政模式指导下的政府机构内部也危机重重,政府行政改革迫在眉睫,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应运而生。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及要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努力发挥市场机制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作用,积极借鉴私营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它以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为其支撑点。
其倡导者从理性经济人的假定中获得绩效管理的依据,从公共选择和交易成本理论中获得政府应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提高服务效率、质量和有效性的依据,从交易成本理论的成本收益分析中获得对政府绩效目标进行界定、测量和评估的依据。
论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
39论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许康张成伟(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期间经历了数次范式的转换一均出现了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管理主义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企业型政府后官僚制典范但基本上却描述着相同的现象主张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思想强调市场取向等新公共管理依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作的界定(1)企业管理技术的采用学者胡德认为新公共管理的特质为(2)目标必须明确(3)特别强调产出控制(4)走向分解的转变(7)资源运用上的克制与节约新公共管理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特别是作为其思想精髓的企业家政府理论一问世也是一种致使其在风靡欧美等西方国家之时就遭到了来自多方面的质疑乃至尖锐的批评特别是针对企业家政府理论缺陷的批判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理念包括(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而不是为顾客服务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收稿日期1940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成伟河南新乡人摘要两者争论的实质为管理主义和宪政主义的不同二者可以作为两种不同的研究途径而得到整合中国现阶段的政府管理模式应该是以官僚制为主体关键词管理主义C9305 文献标识码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这是其与民主社会核心价值冲突的很显然D那么任何关于他指出而不能发现共同的公共利益,并齐心协力地达成共同利益政府施政的基本价值在于经济(economy)effeteness公民权利公共利益以效率为导向的工具理性只会引导人们关注达成既定目标的手段将使行政工作越来越远离社会价值的体现以致完全丧失作为行政体系行动本身的(3)视公民为顾客的不当隐喻顾客导向顾客满意也就忽视了当代公共行政的基础正是这种不当的顾客隐喻阻塞了公民进入公共管理领域的途径他是公共服务的接受者行政官员应当把公民当作公民来看待(4)企业家政府理论奥斯本认为企业家式的政府能但是新公共服务认为首先其次不愿意遵守制度和受到约束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争论的实质纵观这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公共行政改革的钟摆一直在两者之间摆动其实质仍然是管理主义与宪政主义之争以威尔逊而宪政主义则关注社会平等中经弗雷德里克森到今天的登哈特为代表行政学研究效率成为公共行政的首要目标和指导原则公共行政的目标是最有效地利用由政府官员和雇员处置的资源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传统得以确立杰斐逊的有限政府技术化的管理来实现政府的目标价值中立是其核心内容把行政人员视为不受政治影响冷血动物传统管理主义遭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和批评效率至上4041进人类幸福新公共行政福利主义它试图摆脱传统管理主义对官僚行政的依从呼吁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然而与传统官僚体制相关联的术语是集权稳定性等绩效评估然而在这些在新公共管理模式的花费更少由此可见其本质仍然具有鲜明的管理主义色彩方法它实际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新公共管理与早期的科学管理主义一脉相承由于将经济规则引入政治领域而再次摆向了管理主义然而其从产生之时就遭到了多方面的质疑和批评社区和市民社会的模型强调公共行政的优先权应该放在个人价值上而不是组织效率上注重政府与社区之间的沟通显然民主的基本理念它与新公共行政也是一脉相承的代表与正义等民主价值不谋而合三但同时它也常常会使人们因过于倚重某一认识视角和研究途径而影响其对公共行政的完整认识表现出贯通市场决策与公共选择之间界限的一种积极尝试不可避免地将公民社会破坏了政府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有相当的学者尤其是国内学者认为其是对新公共管理的一种替代就算是一种替代正是为了避免这种公共行政研究的单一视角所带来的狭隘性认为应当从管理系42统地把握公共行政的本质传统管理途径的思维和逻辑主要是建立在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基础之上的在实践中表现为大规模的市场化改革回应性公共行政研究的法律途径主要是将公共行政视为特定情境中应用和施行法律的活动罗森布鲁姆还提出结构与程序安排以及技术方法进行整合新公共管理的研究是基于一种管理的视角正义等民主价值以美国为例民主与效率之间的平衡代表的正是以效率为中心和强调民主价值两种不同的研究途径他们与法律研究途径一起合成了西方公共行政体制的品格构造与运作方式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目前中国的公共行政还处在一个转型期都还存在着大量的非理性行政的遗迹按照理性官僚制的逻辑全面改造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彼得斯的提醒值得我们深思在追求政府部门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正直的韦伯式的官僚政府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视新公共管理但面临来自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的挑战概而言之注释Larry D Terry.Administrative leadership,neo-managerialism,and the public management movement[J].PAR,1998,Vol.58:3.[美]盖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OECD.Public Management Developments[M].Paris: OECD,1991.[2][11]Hood, C. A. 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Seasons [J]. PublicAdministration,1991(69):3-19.[3][美]罗伯特珍妮特张庆东校.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舵[J].中国行政管理, 2002(10) 奥斯本2004责任编辑李英论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作者:许康, 张成伟, Xu Kang, Zhang Chengwei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2刊名: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ZHONGGONG ZHUHAI SHIWEI DANGXIAO ZHUHAISHI XINGZHENG XUEYUAN XUEBAO年,卷(期):2006,""(5)被引用次数:3次1.OECD Public Management Developments 19912.Hood C A 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Seasons 1991(69)3.罗伯特·B·登哈特.珍妮特·B·登哈特.刘俊生.张庆东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舵[期刊论文]-中国行政管理 2002(10)4.Linda Deleon.Robert B Denhardt The Plitical Theory of Reinvention 2000(03)5.Denhardt R B Theory of Public Organization 19936.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 19987.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上海市政协编译组.东方编译所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 19968.Leonard D White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9489.王丽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在矛盾分析[期刊论文]-社会科学研究 2004(06)rry D Terry Administrative leadership,neo-managerialism,and the public management movement 1998(03)11.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 200512.B·盖伊彼得斯.吴爱民.夏宏图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 20011.期刊论文邹银凤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的转型——试论完善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改革方向-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5)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的概念为基础,回顾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基本情况,阐明"新公共管理"的进步性;分析了"新公共服务"理念成立的理论基础和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最后重点阐述"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超越.通过系统论述,竭力寻找完善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改革方向.2.期刊论文楚明锟.杨璐璐.Chu Mingkun.Yang Lulu论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的同异性-中州学刊2010,""(4)20世纪末叶,西方世界出现了一些改革传统行政管理思想的新理论、新流派,其中堪称典范、影响深远的有两大理论流派: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这两个流派在理论上体现着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新成果,在实践上指导着西方国家的公共部门改革,因此被学术界称为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新范式.通过对这两种新范式异同的分析,既可以把握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的相通性,又可以了解新公共服务相对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创新,从而有助于我国借鉴其思想精华,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3.期刊论文王鹏"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和超越-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4)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的概念为基础,首先回顾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基本情况,阐明"新公共管理"的进步性;然后分析"新公共服务"理念成立的理论基础和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最后重点详细地阐述了"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超越.4.期刊论文于伟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比较研究——整合的视角-社科纵横2007,22(11)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比较多的两个理论.从时间先后来看,新公共管理在前,而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批判新公共管理尤其是企业家政府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也正因为如此,新公共服务理论通常被认为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替代理论.该文通过对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辨析,尝试从将二者整合这一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两种理论的关系. 5.学位论文张成伟理解与超越:新公共服务与中国行政改革2006新公共服务是美国学者登哈特在对新公共管理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行政模式,自产生以来就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推崇。
学生是顾客吗?——基于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比较分析
第 2 4卷第 2期
2 0 0 8年 3 月
吉 林 工 商 学 院 学 报
J RNAL OF J L N OU I I BUS NES I S AND CHN0L TE 0GY C0L EGE L
Vo . 4 NO 2 12 . .
M a . 08 r20
学生是顾客吗 ?
— —
基 于新 公 共 管理 与新 公 共 服 务理 论 的 比较 分 析
李
琴
( 中师 范大学 管理 学院 , 华 湖北 武 汉 4 0 7 ) 309
【 摘要】 学生是顾客 吗?是 或不是? 为什 么?这 些的确不是什 么新 问题 , 却影响 着整个教 育的性质和教育的定位 。 但 实
一
、
学生与顾 客的区别
学 生一般 指 在各级 各类 学校 或 其它教 育 机构 学 习 的人 。按 受教 育 阶段分 , 小学 生 、 有 中学 生 、 大学 生 、 研
究生等 。按教 育类别分 , 有普通教育学生、 成人教育学生、 职业技术教育学生等。中国古代有太学生、 监生、 贡生 、 廪生 、 以及弟子 、 生员或从学者等称呼。“ 广义上的学生是指一切受教育的人。 常规意义上 , 顾客是一个商业概念 , 所谓 ‘ 客”cs m r 顾 ( t e) u o 是指 ‘ 受产品的组织和个人” 乜 接 。 本文借用此
・
1 ・ 25
维普资讯
二、 角色观上新公 共管理与新公 共服务的区别
在公民角色上 ,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顾客关系, 政府应该满足顾客 的需要。根据奥斯本
和盖布勒的观点 , 顾客驱动的政府一定要仔细倾听顾客 的要求 , 它们应该让顾客在互相竞争的服务 中做 出选 择, 帮助他们选择 自己的服务提供者。而新公共服务则纠正了仅把服务对象当作顾客的倾 向。登哈特指出, 这种观点( 新公共管理的顾客观点 ) 并不是指改善政府服务 的质量。‘ 实上 , 事 这种观点更倾向于政府最终对 每个分散的个体( 即顾客) 的短期 自我利益做出回应 , 而不是支持一些通过深思熟虑 的公 民公开界定下来的公 共利益 。Ⅲ ” 而且 , 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远比企业 中的顾客关 系要复杂 , 公 加拿大管理理论家亨利 ・ 明茨伯格 写道 : 谢老天 , ‘ 感 我不仅仅是政府的一个顾客而已……” b 。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多种关系——顾客 , 委托人 , 选 民,主体——暗示着顾客这个称号正在受到特别的限制 。新公共服务不仅注重服务对象 以顾客身份参与公 共管理 , 更关注他们的社会身份 。新公共服务者认为 “ 民营化不能产生更好的公民, 它只可能导致更加精明 的顾客” H 雷德里克森认为 : 共行政” 。怫 ‘ 公 之所 以称为 ‘ 共行政” 公 而不是 ‘ 府行政’ 乃是因为它应该以强 政 ’ , 调公平 、 责任、 回应和公 民参与来管理公共组织与机关 。公共行政的精神是建立在对所有公 民善意的、 乐善 好施的道德基础之上的。所以体现在公 民的参与 中,新公共管理认为公民是以消费者的身份有选择性的参 与; 而新公共服务则认为公民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而 自主参与的, 他们是公 民, 涵义更加广泛。 宏观层面的政府与公 民的关系, 可以对微观层面的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有所启发 , 根据两种理论在公民角 色上的观点 , 分析学生对于学校而言是否为顾客如下。
传统公共行政_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之比较研究
5前沿62006年第4期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之比较研究柳云飞周晓丽(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93)[提要]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在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他们都具有时代特征,且对当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一种理论创新,代表未来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理论[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67[2006]4)0170)05随着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的兴起,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受到了无情的批判。
以珍妮特#V#登哈特和罗伯特#B#登哈特为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成为新公共管理的替代模式。
通过对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等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认为,公共行政理论受之于所处时代,并为之服务,且对其所处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公共服务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创新,代表未来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的方向。
一、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之差异(一)理论基础不同西方传统公共行政的第一个理论基础是马克斯#韦伯的官僚科层制理论。
科层制作为理性和效率的工具,一方面,适应了工业化大生产和公共行政日益复杂化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科层制又以非人格化、制度化特征否定了家长制下的/人治0传统,奠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理性契约精神。
正如本尼斯所言:/官僚制举起理性和逻辑的旗帜,批判和否定了产业革命初期个人专制、裙带关系、暴力威胁、主观武断和感情用事进行管理的作法0[1]。
科层制作为一个等级实体,具有等级与权力相一致的特征。
一是专门化。
在职能专业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明确化分机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的形式严格固定这种分工;二是层级制的权力体系。
各种职位按等级制的原则依次排列,上下级之间的职权关系严格按等级划定,每一个下级机关是在上一级机关的控制和监督之下的,同时,由下到上又有着申诉和表示不满的权利;三是技术化。
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
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特别是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到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转变过程。
我们将回顾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和其主要特点,然后分析新公共服务理论如何对这一传统模式提出挑战,并逐渐形成新的理论框架。
通过对这两种理论的深入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共行政理论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这些理论如何影响公共行政实践和政策制定。
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效率、市场化和私营部门管理模式的引入,试图通过改革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服务提供方式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新公共服务理论则强调公共行政的民主价值和公民参与,认为公共行政的核心应该是服务公民和社区,而不是简单地追求效率和经济利益。
这两种理论在价值观、方法论和实践策略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反映了公共行政领域对于如何有效管理和服务公众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本文将从理论背景、主要观点、实践应用和未来展望等方面,全面介绍和分析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旨在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以便更好地理解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
我们也将探讨这些理论对中国公共行政实践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以期推动中国公共行政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观点与实践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其核心观点和实践在当代西方公共行政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
核心观点方面,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一是以顾客为导向,重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将公民视为公共服务的顾客,强调满足顾客需求;二是强调政府的管理职能应当从划桨转为掌舵,即政府应更多地扮演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的角色,而将具体的服务提供交给市场和社会力量;三是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公私合作、合同外包等方式,提高公共服务的竞争性和效率;四是重视结果导向,强调以结果和绩效为基础的公共部门管理,而非传统的以过程和投入为基础的管理方式。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之比较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之比较【摘要】本文分别对以奥斯本和盖布勒为代表新公共管理理论和以登哈特为代表的新公共服务理论进行了简要概括,并论述了其各自影响。
着重分析了二者的几点不同之处,就这几点不同做了浅显对比,希望政府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二者不同特点,合理运用这两个非常出色的理论。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比较一、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影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伴随着西方经济危机的加深,西方国家的行政管理能力在不断的走着下坡路。
因此,一场新一轮的行政改革浪潮便应运而生了。
这是一场反对官僚制理论,崇尚私部门分权式、解制式、有弹性、重结果的行政改革运动,被称为新公共管理理论。
英国著名公共管理学家,曾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的胡德教授特别将新公共管理的特质归纳为:(1)在公共部门中实施专业化管理;(2)特别强调产出控制,对实际成果的重视甚于对过程或程序的关注;(3)对部门进行撤分与重组,破除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藩篱;(4)确立明确的目标,设定绩效测量标准并且进行严格的绩效测量;(5)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竞争机制,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质量;(6)强调对私部门管理方法和风格的吸收和运用;(7)强调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
新公共管理主张管理的自由化与市场化,提倡将私部门的成功管理经验引入到公共管理当中,使公共管理冲破旧有的官僚主义束缚,焕发出具有企业家创造精神的生机与活力,以推动管理效率的提高。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影响企业家政府理论所提到的思想,在美国掀起了一场巨大的行政改革风波,这一理论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深刻意义。
但是在这一理论风靡欧美期间,也遭到了很多批评和质疑。
例如,他们针对掌舵而不是划桨的原则,提出了只有单独一体化的理论行为者控制着一个舵是不现实的,这忽视了制度和分权等一些基于宪法和法律对政府的约束作用。
批评者们认为,简化繁文缛节是对的,但不能破坏基本规范和法律秩序。
减轻财政负担是可行的,但不能无视行政工作本身对公共开支正常的要求。
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思想的异同
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行政思想的异同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和特点新公共管理( new public management,NPM)是 80 年月以来兴隆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最近几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
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公共部门宽泛采纳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体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重申文官对社会民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议在人员录取、任期、薪资及其余人事行政环节上推行更为灵巧、富裕收效的管理。
美国人奥斯本, 20 世纪 90 年月初奥斯本在他所着的《重塑政府》一书中,主张成立高效率的“公司家”政府,并提出了一整套的详细举措。
在面对对于政府“罪恶”的争辩时,奥斯本说:“政府是用来作出公共决议的一种体制,我不同意把政府当作不得不忍耐的罪恶。
”新公共管理理论直接指导并推动了上世纪末代西方的“重塑政府” 运动,在这场运动的影响下,政府的相貌为之一新,行政效率极大提升。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政府的作用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政府应当着力于拟订政策而不是纯真地去履行政策,所以政府有必需减小规模,减少开销,降低人和物的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政府应当是一部精准、迅速运行的机器,只有减小摩擦才能发挥最大效率。
第二,政府是负责人的“公司家” ,公民是“顾客”、“客户”。
政府应想方想法去取悦顾客,并对顾客的需求做出迅速反响。
第三,政府应“重妥当受权而不是亲力亲为” 。
第一,政府应撤消公共服务的垄断性,引入竞争体制,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加公共服务的供应,同时政府也应学习和借鉴私营组织的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等方式、方法与技术;其次,政府应鼓舞民众踊跃地参加政府治理;最后,政府应采纳参加写作的分权模式,而不是层级克制的集权模式。
第四,重视激励手段,战胜政府缺点。
福特基金会的温尼克对传统政府的激励手段有一段比较精粹的论述,他说:“全部激励要素是以不出错误为方向,你得了 99%的成功没有人会注意,但只需你犯一个错误就完蛋了。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之对比分析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之对比分析作者:王韵涵来源:《今日湖北·下旬刊》2013年第08期摘要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在理论基础上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他们都具有时代特征,且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一种理论创新,代表未来公共管理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理论以珍妮特·V·登哈特和罗伯特·B·登哈特为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成为新公共管理的替代模式.通过对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等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认为,公共行政理论受制于所处时代,并为之服务,且对其所处在的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之差异(一)理论基础不同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基础和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
经济学理论是以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为重点的。
经济学理论的这些共同特征是强调市场机制的优越性,提倡政府应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所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崇尚大量地依靠市场机制去引导公共项目。
20世纪以来,随着信息化、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对西方国家的私营部门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私营部门为了适应环境,很快进行了管理变革,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新公共管理者认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不存在本质区别,在管理方式和工作效率上,私营部门还要比公共部门更胜一筹,因此,私营部门中的一些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战略管理、目标管理、灵活且具有弹性的组织模式、顾客至上、结果控制等方法都卓有成效,并纷纷被引入公共部门的管理之中。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一个理论基础是民主公民权理论。
公民权被看作是一种包含对社区及其成员的承诺,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水平以及把公共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生活方式。
新公共服务理论重视民主公民权,实际上是对更加积极和更多参与的公民权的复兴。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社区与公民社区理论越来越受到关注。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比较分析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比较分析摘要:行政变革的理论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新贵无疑是“新公共管理”,相比教而言,它摒弃了传统政治理论的观察视角,而是从市场和经济学的角度重塑了许多行政的理念和价值,从而建立了一整套全新的行政发展架构。
同时,必须注意到的是,以丹哈特夫妇为代表的另一些学者针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并倡导“服务而非掌舵”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他们的观点在我们的服务行政研究中具有值得重视的巨大意义。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公共行政1 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其理论基础与以往的行政理论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说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一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论为其理论支撑点的话,新公共管理则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新公共管理认为,那些已经和正在为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并非为私营部门所独有,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有部门的管理中。
2 新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特征首先,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
其次,与传统公共行政只计投入,不计产出不同,新公共管理更加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由此而重视赋予“一线经理和管理人员”(即中低级文官)以职、权、责,如在计划和预算上,重视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长期计划,强调对预算的“总量”控制,给一线经理在资源配置、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充分的自主权,以适应变化不定的外部环境和公众不断变化的需求。
第三,与上一点紧密相联,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即主要通过法规、制度控制),而实现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_金莲
【综合研究】一、两种理论对政府理念的界定(一)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角色的定位新公共管理强调企业家精神,因此,在新公共管理领域,强调给予行政人员如同企业家所拥有的最大范围内的言论和行动的自由。
从企业家的角度来看,新公共管理者的主要特征表现为高效,成本最优和面对市场失灵所作出的积极反应。
新公共管理观点认为政府的责任就是对顾客提供选择,并且通过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功能对顾客所表达的个人偏好作出回应,同时,新公共管理的倡导者认为,责任应从公共的观点转到民营的观点。
具体来看,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角色的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掌舵的人应该看到一切问题和可能性的全貌,并且能对资源的竞争性需求加以平衡。
划桨的人聚精会神于一项使命并且把这件事做好。
掌舵型组织机构需要发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划桨型组织机构倾向于不顾任何代价来保住‘他们的’行事之道。
”①因此,有效的政府并不是一个“实干”的政府,不是一个“执行”的政府,而是一个能够“治理”并且善于实行“治理”的政府。
2.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
“市场不仅在私营部门存在,也在公共部门内部存在。
当市场在公共部门出现时,我们通常称之为系统,如教育系统、职业训练系统和心理卫生系统等。
如果我们把市场导向的思想应用到我们的公用系统上去,我们就能取得伟大的成就。
”②于是在新公共管理中,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其“顾客”或“客户”。
3.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
政府组织是典型的等级分明的集权结构,这种结构使得政府机构不能对新情况及时作出反应。
4.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应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
5.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管理应广泛引进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
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之异同
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之异同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不断涌现“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的理念,从这两种思想理念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对于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行政的进步性,同时还要控制两者在各自研究方向上的发展趋势。
本文主要从这两种理论的相同点与差异点展开详细的研究,以便从中找出有助于我国行政改革发展的方法和措施。
―、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的共同性(一)两者都默认效率价值观一直以来,对于行政学的价值取向问题都会掀起众多理论学者和专家的激烈讨论。
一些专家认为,公共行政的实质就是民主行政,其价值就是公共利益与社会正义。
公共行政同商业管理在实质上有着显著的差异性。
管理主义的主要观点涵盖了以下内容:公共行政不是民主政治机制的因素,政治同行政有着天然的差异。
公共行政的主要价值取向是经济、科学和理性;公共行政和企业管理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异,私人部门的管k模式以及思想和方法在公共部门管理中也显得非常高效。
我们从这些理论学说中可以充分看出,常规的公共行政价值观是经济和效率,而全新的公共行政价值观是社会公平和效率,全新的公共管理价值观是经济与效能,全新的公共服务价值观是民主与公民权。
因此,全新的公共管理价值观是经济与效率;全新的公共服务注重公共行政对于民主政治的回应,觉得公共行政必须属于一种民主治理,政府使用服务行政来更好地符合和达到社会公平目的,批判全新公共管理对于管理主义的推崇性。
即使公共服务更加注重对于行政的民主和社会公平的意义,其自身并没有彻底摒弃管理主义所向往的目的和意义,也主要是在批判全新公共管理的基础之上建立的一种全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模式。
(二)全新公共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了公共管理所提出的全新管理手段和措施在明确公私部门没有存在实质差异的前提之下,全新公共管理逐渐开始应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来提升工作效率。
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论比较
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论比较◆谭静冯琳郑中华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行政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本文拟从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比较两大理论,以期对我国行政改革提供借鉴。
一、产生背景比较1、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人类社会发展的形态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深感建立在官僚制下的传统公共行政无法有效地解释公共管理领域的现象,难以指导相关实践。
正如欧文·休斯所言:“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针对许多人所指称的传统行政模式缺陷,一种新的管理主义方法在公共部门中崭露头角。
这种方法可以缓解早期模式的某些问题,但它确实意味着公共部门的运作发生了相当引人注目的变化”[1]。
于是西方各国纷纷进行公共管理改革,“新公共管理”运动风行全球。
具体来讲,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
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发展经历了一段黄金期,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的高峰跌入危机的深谷,面临一系列困境。
这些困境主要有:(一)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的不满;(二)经济衰退和财政压力的加剧;(三)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增加。
第二,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
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
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基础的传统行政体制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也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主需求”。
登哈特认为,“新公共管理是指一系列当代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其核心内容是力图将私营部门和工商企业管理的方法用于公共部门”[2]。
2、新公共服务理沦产生的背景新公共管理认为,私营部门的管理实践和技术优越于公共部门并且可以用于公共部门,公私管理之间的区别是一种假象,“管理就是管理”[3]。
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的比较分析
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的比较分析作者:周怡昀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35期摘要: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中心是公民,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则是相关企业家与政府,两者在价值取向与观点等方面都具有较大差异。
对两者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则能够清晰看出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彼此之间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
公共行政的工具性与行政理性,是两者的统一性,公共利益与企业家精神、公平与效率、服务与掌舵,是两者的对立表现。
着重强调公共行政的实践意义,将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两者有机相互结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两者的异同性,逐渐成为丰富且具有发展性的理论。
关键词:新公共服务;新公共管理;比较分析一、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两者间的共同性(一)两者质疑官僚行政制受行政二分法的影响,传统的公共行政过于追求公共组织的工作效率,甚至所构建的管理模式都是非人格化与非制度化的。
将规范化的科层制结构作为这种管理模式的基础,使政府治理由人治向法治过渡。
借助劳动分工与职能专业化等方式,保证组织逐渐成为井然有序的权责体系。
但是新公共管理会直接揭露出官僚制行政的弊端,政府逐渐由集权式管理向着分权式管理的方向过渡,不再延续以往的制度约束,而是变为弹性激励,在政府管理中应用市场机制,对管理者的责任与权力进行明确划分,提高组织的灵活性,提高管理行政的高效性。
新公共管理通过反对官僚行政,但并非完全将新公共管理作为官僚行政的代替者。
(二)两者接受新型管理法将认定公私部门没有本质区别作为基础,新公共管理为提高管理效率,应积极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
新公共服务并没有否定效率的价值,运用具有批判性的新公共管理,对公私部门的本质条件进行区分,对高效率的技术手段进行默认,是新工公共管理创新的关键。
人事管理由短期雇佣向公务员终身制转化,采取科学的方式制定招聘与晋升程序,对职位进行分类,明确其中各项灵活性与激励性因素。
绩效不再注重最终的计量结果,而是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实现最终的目标。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之比较
官场腐败、公务员缺乏保 财政、效率和信任三大 全球化、后现代 公共 障和政党分肥制度 危机出现的时代 利益与公共责任凸显 的时 代 政治理论.早期社会科学 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 提 出的杜 会 和政治评 论 交 易成 本理 论 、 委 托 人
代 理人 理论
理 论基 础
民主公民权理论 、公 民社 会 理 论 、 组 织 人
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比较表如下所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比较表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时代背景官场腐败公务员缺乏保障和政党分肥制度财政效率和信任三大危机出现的时代全球化后现代公共利益与公共责任凸显的时代理论基础政治理论早期社会科学提出的社会和政治评论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人代理人理论民主公民权理论民社会理论组织人本主义理论管理理念和目标自身效用最大化市场化自由化缩小政府规模的愿望公共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愿望人性假设抽象理性行政人理性经济人的自利公民美德私人利益服从公共利益价值取向行政分离经济效益效率公平责任与公共利政府角色划桨者掌舵者服务者公民角色委托人和选民顾客公民治理之道通过现存机构实现项目市场配置强调市场化多元配置注重政府责任的回归公共利益在政治上加以界定律来表述个人利益的聚合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瑞对话方式实现公共参与奴隶似的被动参与以消费者的身份有选择的参与积极主动的自主参与公共责任等级制行政官员对经由民主程序选举产生的政治领袖负责市场驱动对广大顾客所希望的结果负责多元的关注公共职业伦理等多元的公共责任组织结构官僚组织以机构内自上而下的权威和对委托人的控制或管制为特征分权的组织结构合作性的组织结构行政自由裁量权允许行政官员掌握有限的行政裁量权有更大的余地去实现企业家似的目标自由裁量权是必要的但应是受限制的和负责任的的公务员和行政官员的激励基础工资和收益公职保障企业家精神理论上压缩政府规模的愿望公共服务期望对社会有所贡献结论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的发展来看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是以利益为导向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企业化政府
浅析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区别
浅析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区别作者:刘珏麟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10期【摘要】为更好的助力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并为其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从理论基础、价值取向两个方面对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加以区别,以尽可能科学严谨的态度比较二者各自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和弊端,试图寻找二者的共同服务于我国政府之路径。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務理论政府职能选择政府服务对象1.现实背景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服务型政府的明确要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详细全面部署,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在此背景下,选择合适的理论指导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作为主流指导思想,对于二者的选择问题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二选一抑或将二者融会贯通,去粗取精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我国政府建设?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上两大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更好的探讨此问题。
2.新公共管理理论含义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陆续进行政府改革,在诸如“重塑政府运动”、“企业型政府”、“政府新模式”、“市场化政府”、“代理政府”、“国家市场化”、“国家中空化”等新称谓引导下的政府改革运动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
而此改革背景下带来的新公共管理模式逐渐萌芽。
赫克谢尔(C.Heckscher)提出了政府改革重塑等级指挥关系,建立互动交流和导向管理,向“后官僚组织”变迁的理念。
而巴扎雷(Michael Barzelay)则认为,官僚制已经到了结束的时机,公共管理已经开始重视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并进一步争取成员的认同和对组织使命、工作绩效的认同。
“重塑政府”运动又积极倡导者奥斯本和盖布勒总结美国改革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的经验,宣扬政府管理的新方式。
胡德(Christopher Hood)把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所体现出来的政府管理新模式称作新公共管理典范。
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比较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地位 ,确保问题 的解决方案本身 以及公共问题解决方案的产生过程都 符 合民主规范和正义、公 正与公平 的价值观 。
三 、重 视 公 民权 胜 过重 视 企 业 家 精 神 新 公共管理的核 心理念是创造企业家政府 ,将竞争 、民营、市场化 带人政府职能改革中 ,以求用最小 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同时通过市 场化竞 争的机制 ,提高政府 的办事效率 。新公共管理的产生逻辑 是基 于 官僚制政府 日益庞大的机构设 置却带来 的效率的地下 、组织 的臃 肿。新 公共服务的产生逻辑是基于对公 民民主的考量 。因此 ,新公共 服务重视 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 家精神。对于公 民权 ,许多学者都有所定 义。本文 选取的是埃文斯和博伊特的解 释,他们认为 ,一个复兴的公 民权 概念常 常包括 :关心共同利益 ,社区整体 的利益 ,一个人所拥有 的尊 重他人权 利的意愿 。对不同宗教信仰 、 政 治信仰和社会信仰 的容忍 ,承认 社区 的 决策重于一个人的私人偏好 ,以及 承认一个人有责任保护公众 和为公众 服务 。这种观点与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是一致 的,即政府要 引导公 民 去做一个 民主政体中公民应该做的事情——他们会去管理 政府。而政府 就是要在问题解决方案产生的过程 中,从控 制者转变 为 “ 经纪人 ” ,组 织相关 的利益博弈者进行有效的磋商 ,共 同参与到政策 的制定 中。 在这一点上 ,新公共服务要求政府不仅仅是服务提供 者的角色 ,更 是一种调解 、中介或者裁判的角色 ,而且政府依靠 的将不再是 管理控制 的办法 ,而是促进公 民与政府之间的协商 与对话 。 四、思考要具有战略性 ,行动要具有民主性 新公共管理 由于基于效率的考虑 , 往往更加注重短期 的利益。而新 公共服务从公共利益 出发 ,公共利益所依 据的是共 同价值 观以及因共 同
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
任何改革实践都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撑。
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借鉴西方先进的行政改革理论与成功经验,主要是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管理运动致力于优化政府经济职能,主张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大大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
新公共服务理论站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立场上,坚持以公民为中心,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和民主参与。
这些理论和实践都对我国公共服务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启示。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及其借鉴意义近三十年来,西方各国为适应迅速的时代变化,迎合国内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浪潮,促使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向“新公共管理模式”转变。
休斯认为,新公共管理受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理论新发展的深刻影响。
特别是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融合到薪公共管理中,取代了官僚组织中高层人员信奉的传统公共行政观念。
国外新公共管理运动涉及到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变革。
总体说来,改革的基本主线是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主要围绕政府功能的重新定位、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转变、政府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部门引入私营部门管理技术等四个方面来展开的。
具体来说,一是优化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放松市场规制,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二是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运作,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质量;三是推行行政分权化改革,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废除过多过滥的法律法规,简化职位分类制度,打破文官终身制;四是政府部门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与技术,实行顾客导向和绩效评估。
.我国目前面临着与英美等国家相同的国际背景,处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大趋势以及世界性的政府改革浪潮之中。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以及社会的关系,形成全新的社会管理模式。
勿庸置疑,研究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公共管理及政府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借鉴其理论、方法和行为模式中的合理因素,对我国政府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再到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再到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简称NPM)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公共管理理念和实践方式。
它主要体现了西方国家对传统公共管理方式的批判,并试图引入市场化、私营化和经济效益导向的原则来和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NPM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公共利益、削弱政府的职能和责任等,因此在后续的发展中逐渐被新公共服务(New Public Service,简称NPS)理论所取代,而整体性治理理论则是对NPM和NPS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公共部门的特殊性和公共价值的优先性,主张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中应秉持公共利益,注重公共权益保障和公民参与。
相对于NPM的市场化和经济效益导向,NPS更注重公共服务的公正性、平等性和可持续性,并强调政府的使命和责任,认为政府应该更注重社会公共价值的实现,而不仅仅是追求经济效益。
然而,NPS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过于强调政府的职能和责任,忽视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等。
因此,整体性治理理论应运而生,试图通过整合各种治理主体和力量,实现公共服务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整体性治理理论认为,公共服务的提供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多种主体的参与和合作,各种治理主体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协调机制,形成互动、协作、共建的治理格局。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也反映了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复杂化,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公众对高质量公共服务的需求,于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出现强调效率和市场化。
然而,随着市场化的推进,一些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问题逐渐浮现,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公共价值和公民权益,试图弥补市场和政府的不足。
而整体性治理理论则更注重公共服务的整体化和整合化,强调各种治理主体的合作与参与。
总之,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再到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反映了公共服务的发展需求和时代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行政思想的异同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和特征
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
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美国人奥斯本,20世纪90年代初奥斯本在他所着的《重塑政府》一书中,主张建立高效率的“企业家”政府,并提出了一整套的具体措施。
在面对关于政府“罪恶”的争论时,奥斯本说:“政府是用来作出公共决策的一种机制,我不赞成把政府当成不得不忍受的罪恶。
”
新公共管理理论直接指导并推动了上世纪末代西方的“重塑政府”运动,在这场运动的影响下,政府的面貌为之一新,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政府的作用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政府应该着力于制定政策而不是单纯地去执行政策,因此政府有必要缩小规模,减少开支,降低人和物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政府应该是一部精确、快速运转的机器,只有减小摩擦才能发挥最大效率。
第二,政府是负责人的“企业家”,公民是“顾客”、“客户”。
政府应想方设法去取悦顾客,并对顾客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第三,政府应“重妥善授权而不是事必躬亲”。
首先,政府应取消公共服务的垄断性,引入竞争机制,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同时政府也应学习和借鉴私营组织的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等方式、方法与技术;其次,政府应鼓励公众积极地参与政府治理;最后,政府应采用参与写作的分权模式,而不是层级节制的集权模式。
第四,重视激励手段,克服政府弊端。
福特基金会的温尼克对传统政府的激励手段有一段比较精辟的论述,他说:“一切激励因素是以不犯错误为方向,你得了99%的成功没有人会注意,但只要你犯一个错误就完蛋了。
”重视激励手段,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最终有利于组织凝聚力的增强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新公共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20世纪80年的新制度经济学(我们经常看到的“交易费用”和“委托-代理”理论即出自于此)和治理理论等共同构成了推进西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与其他各派的理论相比,我认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其中起到了更为突出和广泛的作用。
二、新公共行政理论的内涵及特征
新公共行政,是相对传统公共行政而言的。
新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连续性,将道德价值概念注入行政过程,将社会公平注入传统的经济与效率目标;强调政府公平,对公众需要负责而不是对公共机构负责,以及公共项目应当对决策和执行负责。
它强调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相关控制、分权授权、组织发展、顾客至上和民主工作环境。
新公共行政所倡导的价值观,如社会公平、代表制、回应性、参与和社会责任等,推动了公共行政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它为新公共管理的产生做了理论准备。
《新公共行政》一书中系统的阐述了新公共行政理念和主张:新公共行政注重社会公平,强调政府服务的公共性,强调公共管理者的决策责任和项目执行责任,强调公共管理的变革,强调公共行政要回应公民的需要而不是公共组织本身的需要,强调公共行政的研究、教育应体现多学科的、应用的和解决问题的特质;除了强调社会公平外,弗雷德里克森所主张的新公共行政还包括:1、抛弃传统公共行政的政治——行政二分法,认为公共管理者并非是中立的,公共管理者既要信奉并致力于实现良好的管理的价值,也要信奉和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平的价值2、公共行政要积极致力于社会的变革,要试图消除那些阻碍实现社会公平的政策和结构。
特征;第一,新公共行政学派旗帜鲜明地反对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并对这一分类方法极其不满,他们认为:“政治-行政二分法”将行政学局限在一个非常狭窄的领域内,行政学只是将研究重点放在行政机关预算、人事、组织以及大量的所谓“中性”问题上,却很少重视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的政策制定和政策分析等问题的研究,致使公共行政一直游离于政治现实之外,不能满足解决社会问题、处理社会危机的需要。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让政府更多的参与政策制定和政策分析。
第二,传统公共行政追求的是经济与效率,新公共行政学派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政府服务能促进社会公平吗?”正如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在他的《论公共行政的精神》一书中所说的那样:“效率与经济属于管理理论的范畴,而社会公平则属于政府理论的范畴”。
在此基础上,弗雷德里克森提出了所谓“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主要包括机会的公平、单纯的个人公平(一人一票原则)、分部化的公平(同一个层级内部是公平的,但不同层级之间却是不公平的,例如将军与士兵之间的关系)、集团公平(例如种族平等、男女平等)。
如果觉得上述理论过于抽象,那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它。
新公共行政理论在对“效率至上”原则进行反思与批判时,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所追求的只是“机械性效率”,而非“社会性效率”,社会性效率是以社会价值观为目标的,它在强调效率的同时还强调必须与公共利益、个人价值、平等自由等价值目标相结合,从而达到社会公平的状态,这也是是新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价值。
三、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行政思想的异同
1、关于变革的观念:都主张变革,但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主张建立“企业家”政府,公民是“顾客”,政府的工作要满足顾客的需要,强调政府工作的效率;而新公共行政理论主张社会公平,强调政府要为公民提供公平的服务。
2、关于相关性、回应性和授能: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行政都强调相关性、回应性和授能的价值,但新公共行政回应和授能的对象是公民,新公共管理回应和授能的对象是顾客;新公共行政致力于公平与有效的公共服务。
3、关于理性的理论:新公共管理与新、、、、都认为政府的理性角色应该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但新公共行政主张的理性是“折中理性“,即不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而新公共管理主张的是“工具理性“,即主张政治与行政的分离。
4、组织设计:新、、、、、、、、、、、都强调组织设计的分权化、扁平化、公私伙伴关系等;但新公共行政主张提供和更多的管理,而新公共管理重视诱因结构、契约监督和管理创新的发展。
5、管理与领导的理论:新、、、、、、、、、都强调民主参与的管理与领导;但新公共行政主张权利下放到团队,而新公共管理主张权利下放到员工。
6、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议题方面:新、、、、、、、、在议题方面都十分重视更佳
的、更创新的管理,都重视组织结构的重要性;但在认识论、方法论方面,新公共行政注重公平,而新公共管理更加注重的是效率,为达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
通过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理论的理念和主张有许多不同之处。
但是无论是新公共管理理论还是新公共行政理论都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通过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甚至是在批判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来的,因此,在研究这两种理论时不能割裂它们各自的历史渊源和联系。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两种理论肯定都不是现代行政学发展的终极,而只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个历史阶段。
对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行政思想的学习和深入研究,对以后行政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