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可靠性论文

合集下载

汽车可靠性试验论文

汽车可靠性试验论文

汽车可靠性试验一、概述汽车可靠性是汽车产品质量好坏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使用者关心的首要问题。

为了提高汽车的可靠性水平,检验现有汽车产品的可靠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汽车可靠性试验就是完成这一使命的有效途径。

1、汽车可靠性的定义GB3187中,将可靠性定义为“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水平是用可靠度来度量的,而可靠度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所谓汽车可靠性就是汽车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里程(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包括4个主要因素,即对象、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和规定功能功能。

对象是指所研究的系统或总或,汽车可靠性的对象即汽车,规定条件是指汽车的使用条件,如道路、载荷、气象、环境及汽车的使用方法、维修方法、存放条件和驾驶员的技术水平等。

规定时间是指某一特定使用时间,如可靠性行驶试验里程、保用期、第一次大修里程及报废期等。

规定功能是指汽车的运输(客、货运).代步功能。

汽车是一个复杂的可维修系统,一旦出了故障可通过维修使其恢复功能,故维修性能的优劣也同样影响着汽车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因此,汽车可靠性除了包含通常所说的狭义可靠性外,还包含维修性即广义可靠性。

汽车维修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的汽车产品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和恢复到能完戒规定功能的能力。

【5】汽车可靠性是一种工程技术,它包含设计、试验和验证等。

汽车可靠性必须从设计阶段开始考虑,并且贯穿于设计、研制、制造、调试、运输、存放、使用、维修直到报废全过程。

汽车可靠性水平主要取决于从零部件到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4】【6】2、汽车可靠性试验为了提高域保证汽车产品的可靠性及评价、验证汽车产品的可靠性而进行的关于汽车产品故障及其影响的各种试验,统称为汽车可靠性试验。

可靠性试验是取得可靠性数据的最主要方法,因而是进行可靠性设计和分析的基础。

通过可靠性试验可以发现产品设计和研制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明确是否需要修改设计,同时可以对改进后的产品可靠性指标进行评定和验证。

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研究毕业论文

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研究毕业论文

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研究毕业论文光伏发电系统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具有环保、可持续等诸多优点,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光伏发电系统依然存在着可靠性问题,包括光伏组件的损耗、系统运行负荷的波动等等。

因此,本论文将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

第一部分可靠性分析1. 光伏组件的可靠性评估光伏组件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性能。

通过对光伏组件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如光电转换效率、温度特性等,可以评估其可靠性,并找出可能导致组件损耗的因素。

2. 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负荷波动分析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负荷波动会对系统的可靠性产生影响。

通过对负荷波动的分析,可以确定系统在不同负荷情况下的可靠性水平,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第二部分优化研究1. 光伏组件的优化设计通过对光伏组件的结构、材料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抗风、抗湿、抗盐雾等能力,从而提高光伏组件的可靠性。

2. 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池管理优化电池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管理对系统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优化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策略、循环使用等方式,可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

3. 光伏发电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优化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故障检测与诊断优化,可以提前发现并排除系统中的故障,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通过引入智能监控技术、故障预测模型等手段,可以实现系统的自动化监测与诊断。

第三部分实验与结果分析1. 实验设计本论文将设计相应的实验,通过对不同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测试,验证优化研究的有效性。

2. 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对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并与之前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

3. 结果分析与总结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对优化研究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总结出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启示。

结论通过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研究,本论文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优化策略,包括光伏组件的优化设计、电池管理的优化以及故障检测与诊断的优化。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可靠性论文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可靠性论文

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与可靠性探讨摘要:介绍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特点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诊断方法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维修方法。

对机电产品的可靠性进行探讨,其目的在于提高机电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机电设备故障可靠性探讨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fault diagnosis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equipment fault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the corresponding diagnosis methods and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equipment’s maintenance method.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 reliability are discussed, the aim is to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products.keyword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reliability is discussed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机电一体化系统技术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交叉学科,机电一体化产品不断进入生产与生活领域,人们对机电产品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可靠性是设备或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由于机电设备具有独特的故障特点和可靠性特点,所以我们不能用传统的故障排除诊断方法进行维修。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可靠性研究论文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可靠性研究论文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可靠性研究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分析了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其原因。

通过对故障率、平均寿命、可靠性指标等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可靠性的方法和措施。

研究表明,采取有效的维护管理、提高设备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强设备的实时监测等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可靠性。

关键词: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可靠性; 故障率; 维护管理; 设备监测1. 引言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要求在高频率、长周期的运行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可靠的工作状态。

因此,对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故障分析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例如断路器的跳闸、绝缘击穿等。

这些故障可能会导致设备停机,影响生产效率。

通过对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故障的分析,可以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般来说,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故障主要源于设备的老化、设计不合理、人为操作失误等因素。

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可靠性评价通过对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故障率、平均寿命、可靠性指标等进行评价,可以得出设备的可靠性水平。

一般来说,故障率越低,可靠性指标越高,则表示设备的可靠性越好。

通过对设备的可靠性评价,可以找出设备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4. 提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可靠性的方法和措施为了提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可靠性,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 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故障隐患。

- 提高设备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选用高质量的材料和零部件,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和耐用性。

- 加强设备的实时监测,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异常状况。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分析论文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分析论文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分析摘要:本文在论述电气控制设备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总结了设备可靠性研究方法,并根据以上分析总结得出了提高控制设备可靠性的一些对策,希望能够提高电气控制设备的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在现代机械中,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可靠性也成为电气设备的关键性能。

随着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大体为模块化、系统化和智能化。

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使用环境越来越恶劣,服务系统越来越复杂、昂贵,保证其可靠性刻不容缓。

1 电气设备可靠性定义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定义: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该定义不仅适用于一个系统,同时也适用于一台设备或者是一个单元。

故障的出现具有随机性,在数学表达中,可靠性用“概率”体现。

2 电气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意义国内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1984年组建了全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信息交换网,并且颁布了gjb-87《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

这些措施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电子产品可靠性工作。

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问题就变得异常突出,加强电气自动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2.1 可靠性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包括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其中,产品的可靠性占据主导地位。

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可以减少故障发生次数,降低维修费用,相应的产品安全性也随之提高。

产品质量的核心就是产品的可靠性,这也是众多生产厂家追求的目标。

2.2 可靠性可以提高市场份额在众多研究中发现,在日益积累的竞争中只有高可靠性的产品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自动化程度和复杂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可靠性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取市场份额的有力工具。

所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可以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3 可靠性测试方法在对电气自动控制设备可靠性等特征量进行定量评价时,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测试方法,当前国内已有的可靠性测试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3.1 试验室测试在试验室内的测试属于模拟可靠性试验,采用一种规定的可控制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对现场使用条件进行模拟,使被测试设备在模拟的运行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最后借助数理统计知识,通过累计的时间和累计失效数等数据得出设备的可靠性指标。

船舶柴油机可靠性分析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

船舶柴油机可靠性分析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

目录引言 (1)第一章绪论 (3)1.1 可靠性分析研究的背景 (3)1.2 机械产品的可靠性研究 (5)1.3 柴油机可靠性研究概况及比较 (7)1.4 本论文对船舶柴油机可靠性分析研究的有关内容 (9)第二章船用柴油机可靠性的概念及其理论分析 (10)2.1 可靠性基本概念 (10)2.2 故障的分类模式机理及其特点 (16)2.3 可靠性特性的分布规律及其分析 (18)2.4 故障分布的预测 (21)2.5 基于柴油机可靠性框图的数学模型 (23)2.6 基于强度-应力干涉的可靠性数学模型 (26)2.7 故障树分析法 (29)2.8 本章小结 (33)第三章柴油机可靠性分析 (33)3.1 主要零部件的磨损分析 (33)3.2 柴油机整机可靠性分析实例 (35)3.3 柴油机设计和工艺可靠性案例及分析 (39)3.4 人为因素对可靠性影响的分析 (44)3.5 提高柴油机可靠性的技术管理措施 (50)3.6 本章小结 (54)第四章现代柴油机动力装置可靠性发展 (56)4.1 为确保主要零部件的可靠性所采取的措施 (56)4.2 提高可靠性与智能化船用柴油机的发展 (57)4.3 现代柴油机动力装置可靠性的发展 (58)结论 (61)致谢 (62)参考文献 (63)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钻探机械可靠性设计合理性论文

钻探机械可靠性设计合理性论文

浅谈钻探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合理性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钻探机械可靠性设计在当前我国推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而写的。

文章讲述了机械可靠性的基本概念、钻探机械常见故障原因分析、机械可靠性的设计方法以及研究钻探机械可靠性设计合理性的意义。

文中详细列举了十种常用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在开展钻探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合理性研究和实际操作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钻探机械;可靠性;设计方法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有时在设计时认为是安全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并不安全,而设计时认为是不安全的,实际应用却是安全的,两者之间就是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差距。

由于其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引进可靠性设计是合理的做法。

一、可靠性基本概念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可靠性就是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规定的时间就是度量产品使用过程的尺度,工作小时数、工作转数、应力循环次数、行驶里程等都可以当做规定的时间来看待。

由于机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疲劳、磨损、老化等现象,产品很难永久保持其技术状态不发生改变,因而,规定的时间就成为了确定产品可靠性的先决条件。

所谓规定的功能,指的是国家标准和有关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产品的各种功能、技术性能指标和要求。

当产品通过试验证明其达到规定的各项指标和要求时,则可以称该产品完成规定的功能。

如果产品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则称产品发生故障或失效。

故障诊断的基本依据是描述产品功能的数量指标,如果没有确定的数量界限,就难以正确判断是否发生故障。

产品的能力是指产品完成规定功能的可能性。

由于产品故障是一种随机现象,因而,这种可能性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一般用不发生故障的概率来表示。

随着以可靠性为核心的维修技术的发展和机械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我们对机械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机械设备某部件发生故障,将会影响整个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所以必须要求在故障发生之前就能够有效地预测出其发生或发展的趋势。

可靠性分析_论文-大学论文

可靠性分析_论文-大学论文

三、可靠性分析为了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在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方案论证、研制、生产和使用,必须对产品及其组成单元的故障进行详细分析。

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 –FMECA)·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潜在通路分析(Sneak Circuit Analysis—SCA)·电路容差分析(CircuitTolerance Analysis)3.1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 –FMECA)FMECA是分析每一产品所产生的潜在故障模式及其对系统功能造成所有可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把每一个潜在的故障模式按它的严酷程度及其发生的概率予以分类,提出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的设计分析方法。

•FMECA两步:即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和危害性分析(CA),FMECA 可以看成是FMEA的扩展。

•在产品寿命周期内各不同阶段,FMECA的应用目的和应用方法略有不同。

•在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的FMECA方法3.1.1 FMEA分析包括故障模式分析、故障原因分析、故障影响分析、故障检测方法分析与补偿措施分析等。

故障是产品或其一部分不能或将不能完成予定功能的事件或状态(对电子元器件、弹药等称失效)。

3.1.1.1故障模式分析故障模式是故障表现形式,如短路、开路、断裂、过度耗损等。

一般在研究产品的故障徃徃是从产品的故障现象入手,进而通过现象(故障模式)找出故障原因。

在进行故障模式分析时,应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故障,即功能故障和潜在故障。

功能故障是指产品或其一部分不能完成予定功能的事件或状态。

即产品或其一部分突然、彻底丧失了规定功能。

可靠性试验介绍范文

可靠性试验介绍范文

可靠性试验介绍范文可靠性试验是一种通过定量评估产品、设备或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可靠性表现的实验方法。

可靠性试验旨在确定产品在一定使用寿命内的故障概率或失败率,并提供对产品寿命的预测,以便进行合适的改进和优化。

本文将介绍可靠性试验的目的、设计和常见可靠性试验方法。

可靠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产品在特定条件下的可靠性,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客户的期望。

试验可以识别出产品的薄弱环节和潜在故障模式,以及提供产品寿命的预测和维修需求的预警。

通过结果分析和评价,可以为产品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并指导后续的可靠性验证工作。

试验样本的选择是试验设计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一般来说,样本的规模和代表性对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样本规模的确定需要考虑到试验的时间和资源限制,以及试验能够提供的可靠性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样本的代表性则要求试验样本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整个生产批次或产品总体的特征。

试验条件的选择应该根据产品的设计目标和预期使用环境来确定。

试验条件通常包括温度、湿度、振动、电磁辐射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产品寿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试验条件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到产品在现实使用环境中面临的各种应力和风险。

试验测量指标是评估产品可靠性的关键指标,如故障概率、失效率、失效时间等。

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和试验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测量指标来评估产品的可靠性,并确定合理的试验量测方法和数据采集方法。

常见的可靠性试验方法:1.加速寿命试验(ALT):ALT试验通过增加环境应力或加快使用条件来加速产品的老化过程,以预测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寿命。

通常,采用高温、高湿、高压等试验条件进行ALT试验。

2.应力筛选试验(SS):SS试验是一种对产品在较高的应力条件下进行短期测试的方法,以筛选出存在缺陷或潜在故障的产品。

SS试验通常使用高应力的试验条件,并通过统计分析来评估产品的无故障寿命。

3.成功运行试验(SRT):SRT试验是验证产品在特定条件下连续运行的时间,以评估产品的可靠性。

大工论文-数控机床可靠性研究进展及趋势(模板)(答辩类论题)

大工论文-数控机床可靠性研究进展及趋势(模板)(答辩类论题)

本科生毕业大作业
题目:数控机床可靠性研究进展及趋势
数控机床可靠性研究进展及趋势
内容摘要
数控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其可靠性技术目前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

本文主要对我国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

论述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建模技术、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度分析技术、可靠性试验技术、可靠性评价指标、可靠性增长技术等的研究历程和技术进展。

对刀库及自动换刀装置的可靠性相关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肯定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取得明显进展的基础上,分析指出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研究的动态和热点进行论述。

从产品可靠性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行业需求的角度对数控机床可靠性的技术发展愿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数控机床;可靠性;刀库及自动换刀装置
I。

Weibull型产品的可靠性验证

Weibull型产品的可靠性验证

文章编号:1001-2486(2001)04-0016-04WeibuII 型产品的可靠性验证!张士峰(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摘要:讨论了WeibuII 型产品的可靠性验证问题,首先分析了WeibuII 型产品分布参数的无信息验前分布问题,利用验前信息可以得到分布参数的验前概率密度函数,进而分析了产品的可靠性验证问题,顾及了使用方利益和生产方利益。

仿真算例表明,使用方利益和生产方利益是相互折衷的。

关键词:WeibuII 分布;Bayes 方法;可靠性验证试验;无失效数据中图分类号:TB114文献标识码:AReliability Demonstration Testing Procedure for Weibull DistributionZHANG Shi-feng(CoIIege of Aerospace and MateriaI Engineering ,NationaI Univ.of Defense TechnoIogy ,Changsha 410073,China )Abstract :The reIiabiIity demonstration testing procedure for WeibuII distribution is discussed.First ,the noninformative prior dis-tribution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Iife distribution is derived.Then the prior PDF (ProbabiIity Density Function )of these parameters are given combining with prior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Bayesian theorem.FinaIIy ,the reIiabiIity demonstration testing procedure is anaIyze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onsumer ’s profit and producer ’s profit.The simuIation resuIts show that the consumer ’s profit and pro-ducer ’s profit can be compromised.Key words :WeibuII distribution ;Bayesian anaIysis ;reIiabiIity demonstration testing procedure ;zero faiIure Iifetime data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先进工艺的不断发展,产品的可靠性愈来愈高,这就导致在产品的可靠性试验中经常会出现无失效情况。

金属切削刀具可靠性的研究毕业论文 (1)

金属切削刀具可靠性的研究毕业论文 (1)

金属切削刀具可靠性的研究毕业论文年级:学号:姓名:专业:指导老师:摘要金属切削刀具的切削性与几何参数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但能够决定刀具材料切削性能的基本身的强度和韧性。

硬度和耐磨性,耐热性等。

本文详细介绍了金属切削刀具的常用材料及其金属切削刀具的基本识的这些特征的分析使人们详细的了解每种刀具材料适宜加工的工件的材料,有助于帮助使用者合理的选择,以充分发挥刀具的切削性能和对金属切削刀具的可靠性研究AbstractThe cutting of metal cutting tool geometry parameter and a very important relationship, but to determine cutting tool material the basic body strength and toughness. The 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heat resista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monly used metal cutting tool material and its typical brand of these features make it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each tool material suitable for processing the workpiece material, to help users choose reasonable,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cutting performance of the cutting tool and the cutting tool reliability research目录摘要 (2)Abstract (3)第一章金属切削刀具的基本识 (5)1.1切削运动及切削要素 (5)1.2 切削用量 (6)1.3切削层参数 (8)1.4刀具的组成部分 (9)1.5刀具的分类 (10)第二章金属切削刀具的可靠性 (11)2.1.1金属切削的技术特点 (11)2.1.2金属切削刀具可靠性 (14)第三章金属切削刀具材料现状及其展望 (15)3.1 金属切削刀具材料现状及其展望 (15)3.2 金属切削超硬刀具材料 (18)结论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一、零件表面的形成及切削运动第一节切削运动及切削要素机器零件的形状主要由下列几种表面组成:(1)外圆面(2)内圆面(孔):外圆面和内圆面(孔)是以某一直线为母线,以圆为轨迹,作旋转运动所形成的表面。

可靠性论文

可靠性论文

可靠性理论简介及其在客车设计方面的应用可靠性理论及应用是以产品的寿命特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它涉及到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许多领域,其推广和应用已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产品的可靠性已成为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近年来,世界各发达国家已把可靠性技术和全面质量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有力地提高了产品可靠性水平。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可靠性理论的历史和发展以及现状,再结合我国客车设计生产方面介绍可靠性理论的具体应用。

一.可靠性的发展概况可靠性工程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当时,由于战争的需要,迫切要求对飞机、火箭及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进行研究。

最早提出可靠性理论的是德国的科学技术人员,德国在V—1火箭的研制中,提出了火箭系统的可靠性等于所有元器件可靠度乘积的理论,即把小样本问题转化为大样本问题进行研究。

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为了发展军事的需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可靠性进行研究。

美国先后成立了“电子设备可靠性专门委员会”、“电子设备可靠性顾问委员会”(AGUE)等研究可靠性问题的专门机构o 1957年6月4日,美国的“电子设备可靠性顾问委员会”发布了《军用电子设备可靠性报告》。

这就是著名的“AGUE”报告。

这一报告提出了可靠性是可建立的可分配的及可验证的,从而为可靠性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初步框架。

“AGUE"报告是美国可靠性工程学发展的奠基性文件。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为了保证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与飞行的可靠性,开始了可靠性的研究工作。

同时,为了解决作战对导弹可靠性的要求,一些国家也先后开展了对可靠性的研究与应用。

1961年,原苏联发射第一艘有人驾驶的宇宙飞船时,宇航员对宇宙飞船安全飞行和安全返回地面的可靠性提出了0.999的概率的要求,可靠性研究人员把宇宙飞船系统的可靠性转化为各元器件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取得了成功,满足了宇航员对宇宙飞船系统提出的可靠性要求。

可靠性设计论文

可靠性设计论文

可靠性设计论文一、引言:每年去看机床展和零件展,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受。

外国展区机床的精致,先进以及外观的大气,国内展区很多机器都有上个世纪的感觉。

在展区内听到的一句话让我很伤心,“国内的机床虽然很便宜,但质量低,加工出来的产品不过关;国外的机床虽然价格很高,但是质量好,用起来可靠。

”,虽然,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它很现实,现实得你不得不去关注它——可靠性问题。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更是多得数的数不清。

在国外手机充满国内市场的时候,我决定买个国产手机,支持一下国产。

然而,虽然它的功能很齐全,但大多数用不了多久就没用了。

至于其他电器、生活用品也差不多。

这一切的一切都开始让我注意到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性。

二、概念的定义:2.1可靠性可靠性的经典定义: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产品:指作为单独研究和分别试验对象的任何元件、设备或系统,可以是零件、部件,也可以是由它们装配而成的机器,或由许多机器组成的机组和成套设备,甚至还把人的作用也包括在内。

在具体使用“产品”这一词时,其确切含义应加以说明。

例如汽车板簧、汽车发动机、汽车整车等。

规定条件:一般指的是使用条件,环境条件。

包括应力温度、湿度、尘砂、腐蚀等,也包括操作技术、维修方法等条件。

规定时间:是可靠性区别于产品其他质量属性的重要特征,一般也可认为可靠性是产品功能在时间上的稳定程度。

因此以数学形式表示的可靠性各特征量都是时间的函数。

这里的时间概念不限于一般的年、月、日、分、秒,也可以是与时间成比例的次数、距离。

例如应力循环次数、汽车行驶里程。

规定功能:道德要明确具体产品的功能是什么,怎样才算是完成规定功能。

产品丧失规定功能称为失效,对可修复产品通常也称为故障。

怎样才算是失效或故障,有时很容易判定,但更多情况则很难判定。

当产品指的是某个螺丛,显然螺栓断裂就是失效;当产品指的是某个设备,对某个零件损坏而该设备仍能完成规定功能就不能算失效或故障,有时虽有某些零件损坏或松脱,但在规定的短时间内可容易地修复也可不算是失效或故障。

汽车可靠性论文

汽车可靠性论文

汽车可靠性工程基础课程论文学院:机汽学院学号:2014123341班级:车辆1411姓名:梅洪崑汽车可靠性使用方法摘要汽车可靠性试验技术的发展是汽车生产发展的需要,汽车产品的可靠性已倍受用户关注。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可靠性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尤其是电子工业部门,可靠性问题已成为产品研制、设计、生产、使用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

同样现代汽车设计也离不开汽车可靠性试验,如何正确的选择一种试验方法会将它们化繁为简,更加省时省力。

可靠性试验方法可用于实验室试验,也可用于现场使用试验。

同时也适用于研制、试生产、正规生产、现场使用的各个不同阶段然而,就产品的可靠性试验而言,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可靠性试验应该与实际环境条件下的使用可靠性试验建立起关系。

关键词:汽车;可靠性;试验方法绪论汽车可靠性试验是一项即费钱又费时的工作。

因此,研究和选择正确而又恰当的试验方法,不仅有利于保证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而且能够大大地节省时间、人力和费用。

所以,汽车可靠性试验是汽车可靠性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何根据产品对象和试验目的正确和设汽试,是问题的关键。

因此对汽车可靠性实验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汽车可靠性及其试验的基本定义1.1 可靠性定义一般所说的“可靠性” 指的是“可信赖的” 或“可信任的” 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在《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是指:结构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对产品而言,可靠性越高就越好。

可靠性高的产品,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这正是所有消费者需要得到的)。

从专业术语上来说,就是产品的可靠性越高,产品可以无故障工作的时间就越长。

1.2 可靠性特征量为了评价零部件、机器、系统等的可靠性,必须对可靠性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指标,并加以数量化为衡量可靠性的尺度,表示产品总体可靠性水平高低的各种可靠性指标称为可靠性评价尺度,也称为特征量。

可靠性论文

可靠性论文

可靠性论文第一篇:可靠性论文机械可靠性设计1.机械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历程可靠性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结构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柏年代。

可靠性技术最早应用在二战末期德国V一Ⅱ火箭的诱导装置上。

德国火箭研究机构参加人之一R.Lusser首先提出了利用概率乘积法则,把一个系统的可靠度看成该系统的子系统可靠度的乘积。

自从1946年Freuenthal在国际上发表“结构的安全度”一文以来,可靠性问题扦始引起学术界和工程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

从已有的资料了解到国内外机械产品可靠性研究状况如下:美国的可靠性研究起步较早,在机械产品可靠性理论方面,一亚利桑那大学D.Kececioglu教授为首。

主要研究机械零件的可靠性概率设计方法。

在机械故障预防和检测方面,以机械故障预防小组(MFPG)为代表对设计、诊断、监测、故障等进行研究,在可靠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编制了一些可靠性设计手册和指南、可靠性数据手册。

日本的可靠性设计是从美国引进的,以民用产品为主,强调实用化,日本科技联盟是其全国可靠性技术的推广机构。

在可靠性工程应用方面,比较重视可靠性试验、故障诊断和寿命预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及产品失效分析、现场使用数据的收集和反馈。

原苏联对机械可靠性的研究十分重视,并有其独到之处。

其可靠性技术应用主要靠国家标准推动,发布了一系列可靠性标准。

他们认为可靠性技术的主要内容是预测,即在产品设计和样机试验阶段,预测和评估在规定的条件下的使用可靠性,研究各项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他们认为可靠性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可靠性数学统计方法和使用信息的统计处理技术,以及保证复杂系统可靠性的技术。

二是适于机械制造行业,包括无力故障学机械零件的耐磨、耐热、耐蚀等设计方法以及保证可靠性的工艺的方法研究。

英国国家可靠性分析中心(NCRS)成立了机械可靠性研究小组,汇编出版了《机械系统可靠性》一书。

从失效模式、使用环境、故障性质、筛选效果、实验难度、维修方式和数据积累等7个方面阐明了机械可靠性应用的重点,提出了几种机械系统可靠性的评估方法,并强调重视数据积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可靠性研究
摘要:目前的工业产品中,很多机械设备都受着使用寿命的限制,使用寿命较长的,成本会很高;成本较低的,产品故障率很高,使用寿命很短。

这样的现象给很多的生产商、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此,研究设备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产品的性能是有必要的。

本文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以动力伺服刀架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法、模态分析等方法,对齿轮系统的共振可靠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可靠性齿轮系统模态分析
可靠性是一门新兴的工程学科,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以概率、统计等数学理论为基础,从整体系统角度研究,将整体系统的设计、分析、检测、评价和维护融为一体。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飞速发展、产品功能日趋强大,产品复杂程度日趋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就越来越重要。

可靠性最早、较正规的定义是1966年由美国的milstd-721b提出的,我们也把它称之为狭义的可靠性定义,即“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广义的可靠性定义考虑到了那些可维修的产品,具体“产品在其整个寿命期限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理论的研究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需求,由于当时的飞机、火箭、电子设备等屡次出现故障,较为严重的影响了武器设备的使用,不能够完成相应时间内的任务,产品的可靠性问题就
逐渐凸现出来。

1957年美国电子设备可靠性咨询委员会(agree)发表了了著名的“军用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报告,提出了军用电子产品在上述各环节中的可靠性问题、需要注意的方面及要求,指出了在研制与生产过程中对产品可靠性指标进行试验和验证的方法,并论述了可靠性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该报告是后来发展电子产品可靠性理论和方法的基础,标志着可靠性工程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工科学科。

可靠度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可靠性指标定义为:
利用可靠性指标可以直接衡量产品的可靠性,如果基本随机变量向量x服从正态分布,用失败点处状态表面的切平面近似地模拟极限状态表面,可以获得可靠度的一阶估计量:
式中()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下面我们以机床动力伺服刀架动力部分中五齿轮啮合系统为例进行分析,应用到ansys软件分析计算其可靠度。

经过精确计算确定齿轮相对位置以及啮合角度,应用ansys建立参数化模型,如图1所示。

齿轮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模态分析:
在已建立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应用apdl语言建立有限元模型,添加约束,并求解模态,具体步骤如下:
(1)定义材料属性及单元类型(2)选择映射网格划分方式,划分网格,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3)建立接触对(4)施加约束(5)接触应力求解,并查看结果(6)删除载荷约束,建立新约束(7)模态求解(8)查看运行结果
对五齿轮啮合系统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到两种临界状态双齿啮合前10阶固有频率,其结果如表1所列。

由于第二种状态下的啮合刚度比较大,所以其固有频率较第一种状态下的固有频率大,而齿轮系统在高速转动时的固有频率在两者之间,例如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阶固有频率在78.513—97.615hz 之间。

产生结构共振的激励频率主要为齿轮的转动频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齿轮所在轴转速(单位r/min).
当激励频率接近或等于固有频率时,齿轮系统就会发生共振。

对各个齿轮轴的激励频率与固有频率进行比较,可以确定接近激励频率的固有频率阶数。

在进行可靠性分析之前,先要确定影响刀架动力部分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即基本随机变量。

通过对啮合齿轮系统多次改变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把对影响固有频率精度较大的因素作为基本随机变量。

齿轮旋转中心点坐标以及旋转角度和中心距:x1、y1、x2、y2、x3、y3、b、a。

其中x1、y1是传动齿轮2中心的坐标;x2、y2是传动齿轮3中心的坐标;x3、y3是动力输出齿轮中心的坐标;b是主动齿轮(动力输入齿轮)和传动齿轮1中心点连线与x轴的夹角(旋转角度);a是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1的中心距。

基本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如表2所示。

应用isight软件,对模型在参数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下进行多组分析计算。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固有频率方程进行拟合,计算得到齿轮系统固有频率的可靠性指标β、可靠度r分别为
β=3.4648;r=0.9997
由此可知,系统的可靠度r= 0.9997,此系统可靠性比较高,在一定的转速下可以长期使用。

本文主要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进行动力伺服刀架动力齿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用此方法分析设备的可靠性,计算其可靠度,对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提高产品系统的工作性能和加工精度的可靠性和稳健性。

目前在国内此方法分析产品系统的可靠性是比较先进的,节约了大量实际实验的时间和费用,分析较为精确,得到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接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