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经典诵读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经典诵读教案

初三国学诵读

一、指导思想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上级关于“经典诵读活动”的工作安排和相关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通过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努力在学生中营造“读国学经典、学民族文化”的氛围,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的优良传统美德,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丰富中学生文化内涵,让传统经典文化带动中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二、目的及意义

通过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培养中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感恩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三、国学经典诵读参考篇目

《诗经》《孟子》《唐诗》《宋词》《笠翁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集体齐)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全体领读的同学)惜秦皇汉武,(戴昕雨)略输文采(孙元隆);唐宗宋祖,(孙亚男)稍逊风骚。(马千)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刘雅馨)只识弯弓射大雕(李卓然)。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齐)

6、少年中国说——梁启超(马千里)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马千里)……恶(wū)!是何言!是何言!(孙亚男)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领读齐)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集体齐)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戴昕雨)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孙元隆)潜龙腾渊,鳞爪飞扬;(孙亚男)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马千里)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刘雅馨)奇花初胎,矞矞皇皇;(李卓然)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刘雅馨)天戴其苍,地履其黄;(马千里)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男领齐)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女领齐)美哉,(领齐)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集体齐)壮哉,(领齐)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集体齐)

慷慨悲壮边塞诗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边塞诗英勇战斗、向往和平的主题。

2、通过朗读感受边塞诗悲壮的内在情感基调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边塞诗英勇战斗、向往和平的主题。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边塞诗悲壮的内在情感基调

教学时间:一课时

设计说明: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诗歌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情感鲜明强烈,语言质朴豪放,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适合初中生朗读与感受。本课选取具有不同代表性的边塞诗,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反复朗读,感受古代边塞军旅生活的整体面貌,了解边塞诗悲壮的整体情感基调。

教学流程:

一、导入——边塞英雄梦

1、播放屠洪纲歌曲《精忠报国》诗歌朗读。谈一谈你听这首歌的感受。

2、很多同学都曾幻想成为一名驰骋边疆,征战沙场的英雄梦。今天就让在诗歌中得偿所愿,在朗读中回到那血雨腥风的大漠沙场,感受戍边将士的内心世界。

二、胜利的豪情

1、唐朝疆域辽阔国力昌盛,是边塞诗歌的黄金时代。当时很多诗人都曾经到过边塞,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其中,卢纶就以壮阔的笔调记录下了将士们出征前的誓师场面。

2、学生齐读《塞下曲》,说说这首诗表现了戍边将士怎样的风采?(军容严整、团结一心、斗志昂扬)

《塞下曲》

(唐)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3、朗读时如何通过音量、气势的处理表现将士们团结一心、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

4、两组同学朗读前两句,全班齐读后两句。

5、卢纶本是文人,投笔从戎写边塞军旅生活。唐朝还有许多武将自己能写诗,这归功于唐朝作诗风气盛行。严武就是这样一位能写诗的武将,更了不起的是,他曾经亲自率领军队仅用两个月就击溃了大举入侵的吐蕃军队,收复了大片土地,保卫了边疆的安全。

《军城早秋》

(唐)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6、请同学齐读严武的诗作《军城早秋》。说说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战斗场景?

7、自由朗读《军城早秋》,思考:朗读这首诗时,哪一句应读出明显的变化?应读出怎样变化?(侧重速度,音调)

“更催飞将追骄虏”加快,上扬。

将英勇的将士形象挺立在苍茫的边塞大漠上。

7、学生个别朗读与小组朗读

8、齐读《塞下曲》、《军城早秋》表现了戍边将士们怎样的精神面貌?

三、战败的哀伤

1、真实的战争总是能够获得胜利吗?接下来我们将朗读一首晚唐国力衰弱时期的边塞诗歌,通过这首诗你能对边塞生活有不一样的认识。学生朗读《陇西行》,想一想这首诗表现了战争怎样的一面?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2、自读品味:这首诗中哪些字词寄托了诗人深沉的情感,适宜在朗读过程中着重体会和表现?

3、深入感知:诗中“可怜”的对象有谁?你如何理解“犹是”蕴含的情感?可怜:讲究含蓄的古诗中,如此直白抒情的并不多,体现了作者对牺牲将士满怀同情,同时也是对战士亲人的同情。体现了战争对整个社会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

犹是:满怀着丈夫回家的妻子,此时还没不知她心中的唯一早已经成为了一堆无名白骨,注定无法履行出征前的诺言了。妻子越是痴痴的等,越令我们旁人伤感动容。

2、个别朗读。要点:在放慢语速、把握语气的基础上突出重音。

3、通过这首诗的朗读,你感受到战争怎样的一面?

战争的残酷血腥,以及战争给战士及其家人带来的不幸。

四、苦守的悲壮

1、一面是割舍不断的亲情,一面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将士们心中经历了怎样的煎熬?他们又将如何选择?朗读王昌龄的《从军行》,你能够对将士们的内心又更为深刻的理解。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应当怀着怎样的情感朗读一、二句?——读环境,品乡情

a、这首诗的前两句渲染了怎样的环境,朗读时应当投入怎样的感情?

边塞萧瑟、悲凉的环境。语调低沉、语速较慢。

b、景物相同,但各人经历不同,对景物的感触是不同的。读好景,不能忽略景中人的经历和心态。诗中的将士们在此驻守多久了?想象期间他可能经历了什么?

“黄沙百战穿金甲”已经驻守多年

九死一生的战斗,战友的牺牲。

c、想象此时你就是一名在此荒凉之地驻守多年,经历九死一生的普通士兵,你已是多年未见父母亲人,如果是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带着思乡之情,再次朗读这首诗的前两句。想一想前两句中哪些词语尤其能够表现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需要在朗读中注意渲染?

长云、暗、孤城、遥望

3、应当用怎样的语气朗读三、四句?——读意志,感悲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