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合集下载

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之微生物室室间质量评价管理程序SOP

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之微生物室室间质量评价管理程序SOP

微生物室室间质量评价管理程序
(一)目的:规范室间质量评价操作,确保检验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

(三)职责:本室人员均应遵守本程序。

(四)操作人员:本室工作人员。

(五)操作程序:
1、微生物室应参加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每半年
对省临检中心发放的质控品进行一次菌株鉴定和药敏试
验。

2、微生物室人员收到质控物后,应核对质控品的数量、批号,
注意包装有无破损,无误后接收并按要求保存。

3、室间质控样本必须按实验室常规工作进行,由进行常规工
作的检验人员测试,必须使用实验室的常规检测方法和试
剂,不特殊对待。

检测结果必须在截止日期前上报。

4、室间质控的检测结果记录于质控记录本上,收到反愦结果
后应分析室间质控状态,如有不合格结果应先报告科主任
并签字;然后查找原因,填写质量分析及纠正措施,并将
措施下达至微生物人员,避免常规工作或质控再次发生同
样错误。

医院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室内质控制度

医院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室内质控制度

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室内质控制度
一、切实执行质控制度,规范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工作,积极参加XX省临床检验中心和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二、坚持“三査,三对’,检查合格后的标本方可接种,不合格标本进行登记,并通知临床重新留取合格标本。

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鉴定程序,要求鉴定到科,属,种、型。

四、KB法药敏实验毎周用标准菌株测定一次,如实记录结果和绘制质控图,所选用的纸片种类不低于15种,对失控情况应加以分析,校正,并如实登记。

五、保存各种标准菌株,每3-6月转种鉴定一次,并如实记录;临床标本分离株和上级单位室间质评菌株毎株需保留。

六、染色液和诊断血清毎月应用已知阳性,阴性标准株检测,并记录;对失效或不合格者予以更新。

七、培养基,各种生化反应管应有配制成分,方法,无菌试验,标准菌株合格试验记录。

八、触酶,氧化酶试剂毎周配制一次,并用阳性、阴性标准菌株作监测,试剂应放4℃冰箱冷藏。

九、仪器设备专人负责制,应有使用,保养记录,对恒温箱,冰箱等毎日记录温度,随时校正。

十、高压蒸汽灭菌器每次消毒时放置灭菌效果指示卡,完成后剪贴在登记本上,不达标则要分析原因。

检验科室内质控失控处理方法

检验科室内质控失控处理方法

检验科室内质控失控处理方法室内质控主要用于每天测定情况的监测,用于评价精密度,每天采用高、低两个水平质控品随样品一起测定,理想的情况是每天在控。

但实际情况是容易出现失控,当出现失控时,可按下列方法寻找原因并处理:■分析原始数室内质控主要用于每天测定情况的监测,用于评价精密度,每天采用高、低两个水平质控品随样品一起测定,理想的情况是每天在控.但实际情况是容易出现失控,当出现失控时,可按下列方法寻找原因并处理:■分析原始数据及初步估计失控原因,当发生失控时,对该项目同批定的全部原始数据(包括校准品、试剂空白或质控品及患者样本)结合近期室内质控图和平时的经验进行分析,有助于估计失控原因的大体方向,提示误差类型和失控原因,使查找原因的工作更有重点。

■对具体的检测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失控后,应对该批检测的全过程进行迅速、仔细的回顾。

分析有无特殊情况,如电压波动、仪器不稳定、试剂瓶标签贴错、试剂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试剂污染、质控品与定标物异常、参数设错等原因.并检查使用的校准品或试剂有无变更生产厂家、批号或接近失效期等。

■通过选择性复查进一步分析判断失控原因和决定处理方法,为验证上述的初步分析,并进一步查清失控原因,对标本作妥善处理,一般进行选择性复查。

复查时,应包括下述样品,以便尽量一次找出原因,及时发出患者标本的化验结果。

失控时使用的质控品;重新打开一支相同批号的质控品;失控时使用的校准品;重新打开一支相同批号的校准品;少数几个患者的标本,最好包括已知病情、近期曾做过该项目检测的患者标本。

■最常见的原因是试剂变质、污染或配制、校准的错误等。

查找原因时,应从当天与前一天有差别的试剂入手.如未发现当天所用的试剂与前一天有差别(没有更换试剂),则应从那些容易发生变质、稳定性较差或按近失效期的试剂开始。

■如试剂方面找不到原因,应校准仪器或条件可能时使用另一台同类仪器进行复查,以判断是否由仪器造成失控。

另在选择性复查中,各样本结果与失控时的测定结果表现出不同倾向性的规律变化。

108-室间质量评估(EQA)---检验科作业指导书

108-室间质量评估(EQA)---检验科作业指导书

部门:微生物室
收到质控 品日期
建议检测 日期
截止日期
年 组织单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检验科科室间质评记录
表格编号:
质评类别
第几次质评 主任签收
结果发出 结果存底 日期 日期
质量负责人
备注
检验科微生物学室间质评比对分析报告表
检验科作业指导书
检验科作业指导书
室间质量评估 (EQA)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本: 生效日期: 页码: 第3页共 3 页
检验科作业指导书
检验科作业指导书
室间质量评估 (EQA)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本: 生效日期: 页码: 第2页共 3 页
5 室间质控回报结果的分析总结 5.1 当质控结果由卫生部或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室反馈于实验室时,有一份评估报告和 一份参与总结报告,而后者列出了评估实验室成绩的评分标准;全科人员通过阅读结果报告,进行自 我学习与总结分析,以达不断提高微生物检验技能目的。 5.2 每次质评活动的回报评估报告均需由科主任助理填写《 检验科微生物学室间质评比对分析报 告表》,交科主任审阅签名,并进行归档。 5.3 当质评回报结果评估报告是合格满意的,则让所有组员传阅其中的总结报告,学习其中的标 本处理原则与菌株鉴定药敏方法。 5.4 当质评回报结果评估报告是有不合格项目,先由操作者本人作分析总结查找失控原因,由主任 助理调查之后提出整改与改进措施,报科主任审核,必要时科主任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学习,详细措施 解释记录在《 检验科微生物学室间质评比对分析报告表》中。寻找失控原因方法如下: 5.4.1 与保存的原始数据进行核对,排除填写错误。 5.4.2 检查室间质控标本检测当天的仪器校准是否通过、室内质控是否在控。 5.4.3 检查室间质评标本的溶解是否正确,培养结果与涂片结果是否一致。 5.4.4 检查质控标本检测当时试剂质量是否稳定。 5.4.5 室间质评标本发放单位是否存在的内部质量问题。 5.4.4 重新检测保存的间质评标本,寻找引起不合格的原因。 6 室间质评菌株的保存 室间质评菌株生化反应比较典型,且经过参考实验室验证,应尽量将菌株保留,作为以后示教或质 控菌株用。 7 质量记录 《 检验科微生物学室间质评比对分析报告表》 《 检验科室间质评记录表》

医院检验科全套程序文件

医院检验科全套程序文件

医院检验科全套程序文件一、前言医院检验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它承担着对患者的各种样本进行检验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检验科的工作能够准确、高效、有序地进行,特制定本全套程序文件。

二、检验科的职责与范围(一)职责检验科的主要职责是对来自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脑脊液、胸水、腹水等各种样本进行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检验分析,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和诊断依据。

(二)范围涵盖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体液学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等多个专业领域。

三、人员管理程序(一)人员招聘与选拔根据检验科的工作需求,制定招聘计划,明确招聘条件。

选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人员。

(二)人员培训新入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包括科室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定期组织在职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三)人员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对人员的工作表现、业务能力、工作质量等方面进行定期考核。

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职称晋升等挂钩。

四、样本采集与运输程序(一)样本采集制定详细的样本采集操作规程,明确不同样本的采集方法、采集时间、采集量以及注意事项。

采集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集。

(二)样本标识采集后的样本应进行清晰、准确的标识,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样本类型、采集时间等信息。

(三)样本运输样本采集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输至检验科,运输过程中应保证样本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样本受到污染、损坏或丢失。

五、检验仪器设备管理程序(一)仪器设备采购根据科室的工作需求和发展规划,制定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采购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采购程序,确保采购的仪器设备符合质量要求。

(二)仪器设备验收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应进行严格的验收,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技术参数核对等。

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微生物室管理制度

微生物室管理制度

微生物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规范微生物室的管理,确保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与卫生,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和科学研究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规定(一)实验室安全1.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微生物实验室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并取得卫生许可证方可进行实验。

2.实验室从业人员需经过相应的培训,并持有效的健康证明方可上岗。

3.建立严格的实验室耗材进货查验制度,禁止采购无健康许可证、无商品标签或过期的实验材料。

4.设立专门的物品储存区域,不同类型的实验材料要分类存放,做到先进先出,防止过期变质。

5.实验操作前要对实验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不得进行实验操作。

6.实验操作过程中应确保实验器皿、培养基、试剂、标本等的有效隔离,避免交叉污染。

7.实验操作后应及时清理工作台面、废弃物和实验器具,保持实验室清洁整洁。

8.实验室必须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质量良好。

(二)生物安全管理1.遵守《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严格控制实验室内的生物材料和实验动物的管理。

2.实验室从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规定程序处理生物材料。

3.实验室内应设置相应的生物安全柜和防护设备,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4.实验室内不得进行未经批准的生物实验,禁止将实验室内的生物材料带出实验室。

5.生物实验结束后,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处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三、安全检查(一)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与卫生。

(二)对实验室耗材、设备和防护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有效性。

(三)对实验室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培训和健康检查,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健康状况。

四、附则本制度由实验室主管负责解释和执行,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与卫生。

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测流程

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测流程

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测流程Microbiology Testing Processes in Hospital Laboratories.Microbiology testing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nfections in hospital settings. The laboratory team follows a systematic workflow to ensure accurate and timely results.Pre-Analytical Stage.1. Specimen Collection:Proper specimen collection is essential to obta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The type of specimen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suspected infection, and specificcollection guidelines must be followed.2. Specimen Transport:Specimens must be transported to the laboratorypromptly and under appropriate conditions to maintain specimen integrity.3. Specimen Processing:Specimens may undergo various processing steps, such as centrifugation, filtration, or staining, to prepare them for testing.Analytical Stage.1. Culture:Specimens are inoculated onto culture media and incubated at specific conditions to allow microorganisms to grow. Culture growth is observed and evaluated to identify potential pathogens.2. Microscopy:Gram staining and other microscopy techniques are used to characterize microorganisms based on theirmorphology, cell wall composition, and staining patterns.3. Biochemical Tests:Biochemical tests a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solated microorganisms, which aid in identification and antimicrobialsusceptibility testing.4. Molecular Diagnostics:Molecular tests, such a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can detect specific genetic sequences of pathogens, providing rapid and sensitive identification.Post-Analytical Stage.1. Interpretation of Results:Laboratory professionals interpret test resul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patient's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o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determine the significance offindings.2. Reporting:Test results are documented and reported to healthcare providers, who use them to guide patient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decisions.3. Quality Control:Strict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throughout the testing process to ensur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results.中文回答: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测流程。

检验科微生物室sop文件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

检验科微生物室sop文件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

检验科微生物室sop文件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检验科微生物室SOP文件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作业指导书细菌室工作守则文件编号:LAB,SOP,JX001细菌室工作守则1.每日工作前用紫外线照射实验室半小时以上。

2.入室前应穿工作服,并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准吸烟、吃东西及用手触摸面部。

尽量减少室内活动,以免引起风动,无关人员禁入。

4.非必要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5.做好标本的登记、编号及试验记录。

未发出报告前,请勿丢弃标本。

6.标本处理及各项试验应在操作间进行,接种环用完后应立即火焰灭菌,沾菌吸管、玻片等用后应浸泡在消毒液内。

7.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过氧乙酸消毒或浸于3%来苏儿溶液中5-10分,再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如误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漱口,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

8.实验过程中,如污染了实验台或地面,应用3%来苏儿覆盖其上半小时,然后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

9.若出现着火情况,应沉着处理,切勿慌张,立即关闭电闸,积极灭火。

易燃物品(如酒精、二甲苯、乙醚和丙酮等)必须远离火源,妥善保存。

10.工作结束时检查电器、酒精灯等是否关闭,观察记录培养箱、冰箱温度及工作情况,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将操作台擦拭干净,并将试剂、用具等放回原处,清理台面,未污染的废弃物扔进污物桶,有菌废弃物应送高压灭菌后处理。

11.离室前工作人员应将双手用消毒液消毒,并用肥皂和清水洗净。

12.爱护仪器设备,经常清洁,注意防尘和防潮。

作业指导书细菌室消毒隔离措施文件编号:LAB,SOP,JX002细菌室消毒隔离措施1.每天工作前用消毒液消毒工作台,上班前、下班后开紫外灯(最少半小时)进行空气消毒。

2.非必要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3.使用后的载玻片、盖片、平皿、试管等用消毒液浸泡,经煮沸后清洗或丢弃。

检验科微生物室

检验科微生物室
微生物室通过监测和鉴定病原菌,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的传 播,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指导
微生物室的药敏试验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抗菌药物选择的参考 ,有助于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
微生物室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微生物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医学微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微生物 室的功能和职责也不断完善。
检验科微生物室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微生物室概述 • 微生物室设备与器材 • 微生物室工作流程 • 微生物室常见检测项目 • 微生物室质量控制与管理 • 微生物室案例分享
01 微生物室概述
微生物室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微生物室是医院检验科下属的一个专业实验室,主要负责临 床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等工作,以指导临 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统进行耐药性检测。
监测结果显示,医院内常见 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 率较高,如大肠埃希菌对青 霉素和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超
过50%。
该监测项目及时发现并控制 了医院内细菌耐药性的传播 ,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效的 抗生素选择指导,提高了治
疗效果。
案例二:某食品企业食品安全检测项目介绍
检测目的
确保食品企业生产的 食品符合国家食品安 全标准,保障消费者 健康。
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 、维修和校准,保证 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 用效果。
检测方法与标准操作规程
1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2
制定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实验操作,提高检测质 量。
3
对操作规程进行定期审查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检 测需求和技术发展。

检验科微生物室

检验科微生物室

检验科微生物室一、简介检验科微生物室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负责对病患的各种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验。

通过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工作,可以及时准确地判断病患是否感染了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微生物室的工作范围涵盖了对各种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等。

通过培养和鉴定,可以确定感染的具体病原体是何种微生物;而通过药敏试验,则可以评估感染微生物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指导医生的治疗方案。

二、微生物室的设备和环境微生物室需要提供良好的实验室环境,以保证微生物的培养和鉴定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微生物室常见的设备和环境要求:1.实验台:实验台需要保持干净整洁,操作台面要光滑易清洁,并且应配备紫外线灯和紫外线消毒器,以确保操作区域的无菌环境。

2.无菌操作箱:无菌操作箱用于进行无菌培养操作,内部有无菌过滤器,可以阻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操作区域。

3.培养箱:培养箱是微生物室中必备的设备,用于提供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4.显微镜:采用高倍显微镜进行微生物的观察和鉴定,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5.自动培养仪:自动培养仪可用于对大批量标本的培养过程进行自动化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6.高效生物安全柜:用于操作高风险的病原体样本,保护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三、微生物室的工作流程微生物室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标本接收、标本处理、培养和鉴定、药敏试验和结果汇报等环节。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1.标本接收:当临床科室采集到病患的标本(如血液、尿液、脑脊液等)后,将标本送至微生物室。

微生物室的工作人员会对标本进行登记,并提供标本交接单。

2.标本处理:标本接收后,工作人员会对标本进行初步处理,包括离心、稀释等操作,以提取标本中的微生物,并减少其他杂质的干扰。

3.培养和鉴定:处理后的标本会被分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通过培养,可以培育出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然后,工作人员会进行鉴定,使用显微镜和生化试剂,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判断病原体的类型。

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程序

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程序

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程序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程序 (10)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管理程序 (12)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13)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19)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试剂管理程序 (22)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改进程序 (24)4.5.1 记录检验全过程必要的信息,如标本接收、细菌鉴定流程表、检验结果审核等。

参见《记录管理程序》。

4.5.2 结果报告应包括检验结果、结果解释等。

参见《结果报告程序》。

4.6对标本质量进行评估。

参见《标本接收、标识程序》、《样本拒收程序》。

4.7仪器质量管理4.7.1 仪器在安装时及常规使用中应满足检验所需的质量标准,并具有达标的证明文件。

4.7.2 每种仪器具有唯一性标识。

4.7.3 要求保留每种仪器影响检验性能的相关记录。

4.7.4 要求制定仪器的标准操作规程。

经培训考核通过并经实验室授权的工作人员方可操作仪器。

操作者应可以方便取阅仪器标准操作规程及仪器维护信息。

4.7.5 按制造商的要求监测并记录仪器的运行情况,定期进行校准。

4.7.6 要求制定定期维护、保养得计划,维持仪器的安全工作状态。

4.7.7 一旦发现仪器故障,应停止使用,清楚标记后妥善存放至其被修复。

在仪器投入使用、修理或退役之前对其去污染。

4.7.8 如果仪器脱离实验室未被直接控制,或已被修理、维护过,该仪器在实验室重新使用之前,应经校准、验证或检测表明其达到规定的可接受标准后方可使用。

详情参见《仪器管理程序》。

4.8 试剂的质量管理4.8.1 严格监测自配培养基的质量并做好记录。

4.8.2 商品化培养基应严格验收,并保存质控合格证明文件。

4.8.3 所有试剂(包括染液和抗血清)应有标签,用阴、阳对照质控,合理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做好记录。

参见《试剂管理程序》。

4.9 样本的质量控制,参见《标本采集、运送程序》。

4.10 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4.10.1 细菌的分离和鉴定根据检验目的选择培养基,选择病原菌进行鉴定。

107-室内质量控制程序---检验科作业指导书

107-室内质量控制程序---检验科作业指导书

物培养基的质量检验规程》。
3.2 生化反应试验与鉴定试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购于杭州天的 OF 管、半固体培养基、克氏双糖铁
培养基、胆汁七叶苷、高盐培养基的质控标准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鉴定纸片(OP 纸片、
杆菌肽纸片、X、V、X+V 因子纸片)、Slidex Stap Plus 乳胶凝集试剂、各种诊断血清试剂、染液、触酶和
4.2 CO2 恒温孵箱 每天工作开始前与下班前观察 CO2 的浓度和温度,并记录,其温度校准同 4.1.2 步骤,而 CO2 的浓度是每半年校准一次,由厂家进行校准并出具相应报告。
4.3 光电比浊仪与生物安全柜应按计量局规定进行定期校准,校准周期为一年一次。 4.4 Bact/Alert120 微生物培养仪的质控监测, 每天执行 QC,并每月检查 CELL STATUS,保证系统 的敏感性和可行性。 4.5 BACTEC 9240 全自动血培养仪的质控监测, 每天执行 QC,并每月检查 CELL STATUS,保证系统 的敏感性和可行性。 4.6 MicroscanW/A40 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的质控监测 每日进行仪器自检 QC 及维护,使用 CLSI 相应 QC 建议的质控菌株进行检测板的鉴定、药敏的质控监测,质控频率为每月一次。 4.7 DL-96 细菌测定系统的质控监测 每日进行仪器维护,使用 CLSI 相应 QC 建议的质控菌株进行 检测板的鉴定、药敏的质控监测,质控频率为每月一次。 4.8 培养基 每批新购置的商品培养基附带有厂家的质控报告,实验室可无需进行质控检测,如 使用过程中发现需要进一步进行质控监测,则可按商品培养基的质量检验规程中的标准来执行并形成 记录,具体可见《常见培养基质控程序》。 4.8 试剂 正常情况下,在试剂投入市场之前,厂家已经完成了对试剂的完整调查评估,每一种试 剂都被厂家调试、核对并验证过,监测试剂的有效性是我实验室的室内质控方法,并不是重复厂家做 过的事情。所有新批号试剂在使用前均应进行一次质控监测,各种试剂使用相应的阳性、阴性质控菌 株进行质控监测并形成记录,质控频率视不同的试剂要求不同(见下表 11-11-3),质控操作详见相应 的质控程序。 4.9 药敏试验 我科现行的药敏试验方法有肉汤微量释稀法(Microscan 、DL-96 仪器),纸片扩 散法和 E-test 法,各种方法所使用的质控菌株、质控方法及频率(见下页表 11-11-3)具体见相应的 药敏试验质控程序,质控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完整记录。 4.10 室内质量控制坚持做到有记录有失控情况处理措施分析,并有室内质控每月总结分析。按 《 检验科室内质评月总结分析记录表》填写。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室内微生物质量控制流程主要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分析仪器维护与校准、数据分析与报告等环节。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室内微生物质量控制流程,共计1200字以上。

一、样品采集1.样品类型:确定需要采集的样品类型,可以包括空气、表面、水等。

2.采样点位选择: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室需求,在室内不同区域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位。

3.采样工具准备:准备好所需的采样容器、消毒液和采样器具等。

4.采样技术:根据采样点位的不同,采用合适的采样技术进行样品采集,如空气采样可以使用活性气溶胶采样器,表面采样可以使用擦拭法或者刮刀法等。

5.采样时间与频率:根据实验室需求和标准要求,确定采样的时间和频率,如每个季度进行采样。

6.采样记录:对每个样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采样点位、采样时间、采样人员等信息。

二、样品处理1.样品接收与记录:将采集到的样品送至微生物实验室,并在样品接收时进行登记和记录,包括样品编号、采样信息等。

2.样品处理与前处理: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对样品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对水样品进行过滤和稀释等。

3.样品保存与保存:根据实验需要,将不同类型的样品进行正确的保存,如将空气样品保存在低温恒温箱中,水样品保存在冰箱中等。

三、分析仪器维护与校准1.仪器保养:定期对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进行保养和维护,包括清洁、消毒和润滑等。

2.仪器校准:定期对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对温度计进行定期校准,通过与标准温度计进行比对来确定温度计的准确性。

3.仪器记录和维修:每次对仪器进行校准或者维护时,都应该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维修报告,以备后续查询和参考。

四、数据分析与报告1.实验数据记录:将实验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命名和分类,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统计。

2.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平均值计算等,得出相应的结论和结果。

3.报告撰写与汇报:根据实验要求和标准,撰写实验报告,并将实验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汇报。

微生物室内质控ppt课件

微生物室内质控ppt课件

20℃ ±5 ℃,每天观察并记录温度,一旦温度失控,
及时调整。
可编辑课件PPT
7
染液的质量控制
1、质控对象:革兰染液、抗酸染液
2、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 卡介苗
3、质控频率:每周一次
4、质控记录染色室内质控记表.xlsx
可编辑课件PPT
8
试剂的质量控制
1、质控对象:每批的鉴定试剂和药
敏试剂
2、质控品: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 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3、质控频率:每批一次
可编辑课件PPT
9
谢谢!
可编辑课件PPT
1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可编辑课件PPT
5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1、方法:以细菌是否在培养基上生长或能否形成典型的菌落来衡量。 2、常见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 :不仅要求细菌生长,而且必须生长良好,并能表现出 典 型的特征。如典型的菌落特征、溶血特征等。 选择性培养基:必须包含被选择的菌种和被抑制的菌种。 生化反应培养基 :主要观察细菌是否具备某种生化反应能力,结果 通过阴阳性来判定。 3、质控频率: 每批一次 4、质控记录:培养基记录.xlsx
可编辑课件ppt培养基的质量控制仪器的质量控制染液的质量控制试剂的质量控制可编辑课件ppt1方法
微生物室内质控
检验科 郭书琴
2015.04.08
可编辑课件PPT
1
概述
• 为什么要做质控? • 常规的质控包括哪些方面? • 具体怎么做室内质控?

微生物检测室规章制度

微生物检测室规章制度

微生物检测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微生物检测室的管理,保障检测质量与准确性,保护员工和公众健康,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微生物检测室是依法设立的独立实验室,负责进行微生物检测与分析工作。

检测室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规章制度。

第三条检测室的管理单位应当保障检测室的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设备、场地、人员及经费支持。

第四条本规章制度系检测室内部管理制度,所有员工必须遵守并执行,不得擅自修改。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检测室设有主任一人,副主任一人,技术人员若干名,实验员与实习生。

第六条主任负责整个检测室的管理,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技术人员负责具体的检测与分析工作,实验员与实习生协助技术人员工作。

第七条检测室设立检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检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第八条检测室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记录系统,对检测数据、实验记录等进行保存和备份。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九条检测室接受委托单位的检测任务,制定检测计划,安排具体的检测人员负责工作。

第十条检测室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标准化的操作程序进行检测工作。

第十一条检测室应当对检测所用试剂、设备及环境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检测准确性。

第十二条检测室应当对检测结果进行及时汇总、分析与报告,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第四章管理要求第十三条检测室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与实验室设备的安全。

第十四条检测室应当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测,确保员工的健康状况。

第十五条检测室应当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与服务意识。

第十六条检测室应当保护客户的隐私,严格保密委托单位的检测信息。

第五章处罚与奖励第十七条对不遵守规章制度的员工,检测室可以采取警告、记过、停职等处罚措施。

第十八条对表现突出的员工,检测室可以给予奖励与表彰,并提高相应的工资待遇。

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对检测室所有员工适用。

第二十条对本规章制度的修改与解释,由检测室主任负责,并报检测室管理单位审批。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一、目的:规范临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二、适用范围:检验科实验室和工作人员安全的一般要求,防火、用电、化学危险物品、微生物的安全要求,以保证检验科实验室的安全运作,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三、安全管理流程:1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安全的一般要求1.1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香烟、雪茄或烟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

1.2食物应放置在允许进食、喝水的休息区内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

1.3实验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化妆品或进行化妆,但建议经常洗手的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

1.4眼睛和面部的防护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使用安全镜或其它保护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品。

使用、处理能够通过粘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必须佩带护目镜、面罩或面具式呼吸器。

1.5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除要求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的着装外,工作服应干净整洁。

所有人员在各自实验区内必须穿着长身的工作服(白大褂)并佩戴其它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披肩或面罩等。

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遇被危险物品严重污染,则应立即更换。

1.6鞋在各工作区内,应穿舒适、防滑、软底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鞋。

在有可能发生液体溅溢的工作岗位,可加套一次性防渗漏鞋套。

1.7洗手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接触患者前后、以及在进食或吸烟前都应该洗手。

接触血液、体液或其它污染物时,应立即洗手。

1.8眼睛冲洗眼睛若被血液或其它体液溅到,立即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

1.9移液所有实验室操作禁止用口移液具,应使用助吸器。

1.10锐利物品谨慎处理针头和碎玻璃等锐利物品。

使用后的针具不要折断、弯曲、破损、重复使用或用手重装在针管上的。

一次性注射器上的针头用后不要取下,锐利物品应立即放置在不易刺破的容器内,在完全装满之前就应及时丢弃。

1.11工作环境1.11.1“清洁”区和“非清洁”区根据实验室的具体工作情况由主任选择并确定“清洁”和“非清洁”工作区,在清洁区和非清洁区之间设“缓冲室”。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是一种用于确保实验室室内空气质量和微生物检测结果准确性的管理方法。

它包括对实验室环境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可能的污染源和交叉感染。

下面将详细介绍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第一步:室内环境检查每天实验开始前,室内质量控制流程需要对实验室进行环境检查,确保温度、湿度和气流等环境条件合适。

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为20-25摄氏度和40-60%的相对湿度。

气流应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通过安装适当数量的工作台和实验室通风系统来实现。

第二步:设备检查和维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室内的设备,如生物安全柜、培养箱、离心机等。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运行状况、密封性能和过滤器的清洁状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和减少可能的污染源。

如果设备存在问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第三步:操作规范和培训为了确保实验室操作的一致性和标准化,室内质量控制流程需要制定和实施操作规范,并对实验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操作规范包括实验人员的穿戴要求、实验物料的处理方式、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培训应包括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以确保实验人员掌握正确的实验技术和操作方法。

第四步:标本处理和垃圾处理实验室中的标本处理和垃圾处理也是室内质量控制流程的重要环节。

标本处理包括标本的收集、保存和处理过程,要求实验人员遵守标本处理的操作规范,减少可能的交叉污染。

垃圾处理要求按照规定的分类和处理方式进行,确保垃圾不会对室内环境和其他实验活动产生影响。

第五步:室内清洁和消毒室内清洁和消毒是室内质量控制流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工作台、设备和地面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清洁和消毒的方法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如使用消毒液擦拭台面、设备和工具,或使用紫外线灯对空气和表面进行消毒。

第六步:空气和水质监测为了确保实验室室内空气和水质的质量,室内质量控制流程需要定期进行监测。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性能维护微生物室常用仪器设备主要包括:细菌培养箱、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显微镜、高压灭菌器、冰箱、水浴箱等。

这些仪器设备的质量维护对于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至关重要。

性能维护方法及维护频率参照制造商提供的使用手册进行。

如使用手册中未详细注明或实验室自身无法完成,由生产厂家协助解决,每年至少一次。

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要求对培养基进行两方面的质量控制:无菌试验以及已知菌生长试验。

无菌试验一般为随机抽样3-5%,在35C条件下培养48h,每批培养基至少进行一次无菌试验;已知菌生长试验的前提条件是实验室有足够的已知菌储备,其中包括标准菌株如ATCC或NC TC标准菌株)及经过准确鉴定的临床分离菌。

如果条件允许,提倡使用标准菌株。

已知菌生长试验应明确预期结果。

每批培养基至少进行一次已知菌生长试验。

三、细菌染色的质量控制在临床细菌学检查过程中,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使用频率最高。

1革兰染色IQC要求:利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 TCC2592 3及大肠埃希菌ATC C 2 592 2 )或其他已知的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至少每周进行一次质量验证。

2.抗酸染色:利用已知的抗酸杆菌(AFB )阳性涂片每周或在更新炭酸复红染液时至少进行一次质量验证。

四、细菌鉴定或鉴别常用试验的质量控制细菌鉴定或鉴别试验的IQ C就是利用已知菌或标准菌株(如ATC C或NCTC标准菌株)进行鉴定或鉴别试验相关影响因素的质量监控。

应用频率较高的试验IQ C每周至少一次,频率较低的试验IQC随标本一同进行。

五、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临床常用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包括一般0-内酰胺酶测试、超广谱0-内酰胺酶(ELBLs)测试、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以及定量药敏试验(即MIC s 测定法)。

1.一般0-内酰胺酶测试的质量控制:至少每周一次。

质控菌株可使用临床分离的已知菌株,但最好使用标准菌株,如淋病奈瑟菌ATCC31 4 26 (0 -内酰胺酶阳性绿脓杆菌ATCC278 5 3 )和淋病奈瑟菌ATCC4 3 069 (0 -内酰胺酶阴性或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 5 9 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
量控制流程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性能维护
微生物室常用仪器设备主要包括:细菌培养箱、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显微镜、高压灭菌器、冰箱、水浴箱等。

这些仪器设备的质量维护对于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至关重要。

性能维护方法及维护频率参照制造商提供的使用手册进行。

如使用手册中未详细注明或实验室自身无法完成,由生产厂家协助解决,每年至少一次。

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要求对培养基进行两方面的质量控制:无菌试验以及已知菌生长试验。

无菌试验一般为随机抽样3-5%,在35℃条件下培养48h,每批培养基至少进行一次无菌试验;已知菌生长试验的前提条件是实验室有足够的已知菌储备,其中包括标准菌株(如ATCC或NCTC标准菌株)及经过准确鉴定的临床分离菌。

如果条件允许,提倡使用标准菌株。

已知菌生长试验应明确预期结果。

每批培养基至少进行一次已知菌生长试验。

三、细菌染色的质量控制
在临床细菌学检查过程中,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使用频率最高。

1.革兰染色IQC要求:利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及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或其他已知的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至少每周进行一次质量验证。

2.抗酸染色:利用已知的抗酸杆菌(AFB)阳性涂片每周或在更新炭酸复红染液时至少进行一次质量验证。

四、细菌鉴定或鉴别常用试验的质量控制
细菌鉴定或鉴别试验的IQC就是利用已知菌或标准菌株(如ATCC或NCTC标准菌株)进行鉴定或鉴别试验相关影响因素的质量监控。

应用频率较高的试验IQC每周至少一次,频率较低的试验IQC随标本一同进行。

五、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
临床常用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包括一般β-内酰胺酶测试、超广谱β-内酰胺酶(ELBLs)测试、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以及定量药敏试验(即MICs测定法)。

1.一般β-内酰胺酶测试的质量控制:至少每周一次。

质控菌株可使用临床分离的已知菌株,但最好使用标准菌株,如淋病奈瑟菌
ATCC31426(β-内酰胺酶阳性绿脓杆菌ATCC27853)和淋病奈瑟菌
ATCC43069(β-内酰胺酶阴性或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2.ESBLs测试的质量控制: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原NCCLS)目前仅提供了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ESBLs的测试标准。

其测试标准参照最新的CLSI文件。

质量控制随临床测试菌株一同进行。

3.纸片扩散法及MIC测定法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质控试验条件、质控菌株选择及质控允许范围参照最新的CLSI规定。

频率为每周至少一次。

4.某些耐药菌检测的质量控制:一些耐药菌株如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的肠球菌、苯唑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等的IQC具体方法、质控菌株及质控预期结果参见最新的CLSI规定。

质量控制随临床测试菌株一同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