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精选作文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作文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964960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3.png)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作文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奇妙碰撞哎呀,说起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那可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啊!从古至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那都是咱中华儿女的骄傲。
不过,你知道吗?现在这科技发展得飞快,各种新奇的东西层出不穷。
这不,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一结合,那可真是“火花四溅”,让人眼前一亮!记得小时候,我们总爱围在电视机前看那些古装剧,那些侠义英雄、才子佳人,一个个都活灵活现地蹦出来。
但现在,有了虚拟现实技术,这些古代英雄也能“复活”了!戴上VR眼镜,仿佛自己就是那个英勇的将军,挥剑斩妖除魔,那感觉,比真的打仗还刺激呢!再说说那些传统的节日吧,比如春节、中秋什么的。
以前,我们总是守着电视,看那些年年岁岁的节目。
现在,有了智能音箱,你只需要对它说出你的节日愿望,它就能帮你实现!比如,你说“我要一个红包”,音箱就会给你发一个电子红包;你说“我想看春晚”,音箱就会播放最热门的春晚节目……这科技的力量,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还有啊,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玩手机游戏。
但是,你知道嘛,有些游戏其实也是传统文化的延伸哦!比如《王者荣耀》,这个游戏里的英雄角色,很多都是根据历史上的人物改编的。
这样一来,玩游戏的我们也在学习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呢!当然了,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比如,现在的年轻人沉迷于手机,不思进取,甚至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所以,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也要警惕这些问题。
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既要充分利用科技为我们服务,也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要被科技所累。
总的来说,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就像是一种神奇的化学反应。
它们互相促进,互相借鉴,共同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成果。
让我们期待未来,期待更多的创新和惊喜吧!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能从中找到乐趣,也能从中学到知识。
记住哦,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现代科技是我们的翅膀。
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我们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作文素材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f2fec2b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e.png)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作文素材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是怎么交融在一起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奇有趣的科技产品层出不穷。
手机、平板电脑、无人机等等,真是太神奇了!有了这些高科技产品,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也越来越有乐趣。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看似很先进的东西,其实都源自于我们祖先积累下来的文化智慧呢?比如手机,它的原型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空杯"。
空杯就是一种用两个小型口器互相传声的简易通讯工具。
当时的人们用它在室内长距离对话,就好像我们现在用手机打电话一样。
手机虽然比空杯先进多了,但两者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声波传播。
再说无人机,你知道最早的无人飞行器是谁发明的吗?那就是我国古代的"木鸡尝"了。
相传木鸡尝是从西汉时期的南越国传入中原地区的,它有4个小型推进器,可以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非常神奇!虽然木鸡尝还达不到今天无人机的高度,但已经展示了人类对飞行的向往和智慧。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许多具有前瞻性的发明和理念,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比如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古人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探索,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则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可见,现代科技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它们的思想源头,往往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之中。
我们应该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些宝贵遗产,让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扬光大。
另一方面,新兴的科技也在不断融入传统文化之中,焕发新的生机。
比如一些博物馆和展馆,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能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体验古代生活场景,观赏国宝级文物。
这无疑加深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程度。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科技的传承和弘扬。
以科技发扬传统文化作文
![以科技发扬传统文化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5e087c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2.png)
以科技发扬传统文化作文篇一《科技助力传统文化“出圈”咱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那可真是个大宝库,可有时候就像蒙了尘的珍珠,在角落里不怎么闪亮。
不过现在好了,有科技这个得力小助手,传统文化又走起了“花路”。
就拿我上次去故宫的经历来说吧。
以前我对故宫的印象就是课本里那几句描述,什么宏伟的宫殿啦之类的。
可当我真正站在故宫门口的时候,就发现这里面名堂可多了。
一进故宫,我拿出手机扫了一下景点介绍码。
嘿,这一扫可不得了。
手机屏幕上跳出一个个动画小人,原来是APP开发的故宫小导游。
这些小导游像真人一样,穿着古代的服饰,操着一口京片子给我细细讲着故宫每一处大殿的故事。
从太和殿门口的铜狮子,说到房顶上的脊兽,再到宫殿建造时的讲究。
什么这里的雕刻花纹有什么含义,哪块地砖有特殊的故事,讲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我跟着手机里的小导游走到珍妃井的时候,那小导游突然表情变得神秘兮兮的,声音也压低了一点,给我讲珍妃的遭遇。
周围的游客也都围了过来,竖着耳朵听,大家的表情就像在听一场精彩至极的评书。
你看,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借助一个小小的APP,就把故宫里那些沉默多年的文物、历史故事给盘活了。
这可比以前那种干巴巴的文字牌子介绍有意思多了。
让传统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望而生畏的高深东西,而是变得亲民有趣。
这就是科技助力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浪潮里华丽“出圈”。
篇二《传统文化与科技的欢乐重逢》传统文化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辈,有一肚子的故事,可有时候真不知道怎么让年轻人去亲近。
这时候科技就像一个调皮的精灵,牵起了传统文化与年轻人中间的红线。
我回家过年的时候就深有感触。
老家的庙会那可是从小到大的回忆,以前庙会上就是些传统的小吃摊子,还有一些简单的杂技表演。
可这次回去,完全不一样了。
刚到庙会门口,就看到一个大大的电子屏。
上面滚动播放着庙会的历史,这可不是普通的文字介绍。
有各种卡通的小人物演绎着庙会的起源,什么古代人们祈求丰收啦,大家交易物资形成集会啦。
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作文800字
![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作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5db016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17.png)
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作文800字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作文字篇1中国!一个伟大的国度,拥有浩瀚的疆土,几千年以来,孕育了多少才识过人的军事家,才华横溢的诗人,目光长远的君王,天马行空的艺术家,他们,在自己祖国的领土上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奇迹!例如:“万里长城”,“兵马俑”,“莫高窟”,《离骚》,《史记》……而创造这些奇迹所需要的精神,便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熔铸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它,有的在宏伟壮观的建筑上传递,有的在包含情感的字里行间中流溢,还有的在苍劲如龙的笔墨里婉转……这些丰富的文化遗迹在飘荡的历史长河中仍然是保留了下来,这,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独一无二的财富!如今,在我的脑海里,却清晰地记得在小时候参加的一次游行,在那次的游行中,有一种叫做“飘色”的绝妙艺术无不吸引着我的眼球,那也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中国的文化,第一次体会到了它的博大精深,也是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浓厚气息,每每回忆起这次的经历,心中总不由得涌起一种炎黄子孙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飘色“又名”抬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民间大型造型舞蹈,是中原地区民间春节社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传承至今的中原"抬阁"被誉为"华夏一奇",被外国人认为是”中国隐蔽的文化“在中华民俗和中国民间艺术领域影响甚广。
“飘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能给人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的感受,还能给我们带来一种来源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自信与骄傲,这种文化遗产难道不让人重视与珍惜吗?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却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淡忘了往日辉煌的文化成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于现在文化以及科技创新的事业中,忠心与历史文化的人却是越来越少,对此,我不禁感到了一丝紧张。
作为一位中国人,我们难道不应该去深入了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吗?难道就不应该传承这几千年下来的宝贵文化吗?我们绝不能让如此众多珍奇的文化遗产泯然于滔滔的历史长河中!为此,我对于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考场表示赞成,因为这样便能人为地督促我们学好语文,更好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关于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科技的作文
![关于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科技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3e6640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9.png)
关于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科技的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我们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诗词歌赞、书画艺术、剪纸藏品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可是在现代社会,有些人觉得这些传统东西太过古老,不太适合现代生活,所以就有点忽视和遗忘了。
我个人觉得,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科技,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像我爸爸就特别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家里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古玩。
他最喜欢的就是收藏老字画了,家里有很多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古代书法和绘画作品。
每次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还有深邃的山水风景图,我就深深地被迷住了。
爸爸告诉我,这些字画蕴含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审美情趣,是对美好事物的永恒向往。
爸爸不光自己喜欢,还经常带我一起去博物馆参观各种文物展览。
去年暑假,我们就专程去了敦煌研究院的展览,亲眼目睹了那些千年前壁画的辉煌。
展厅里古色古香,简直就像时光隧道一样,将我们带回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导游阿姨详细讲解了每一幅壁画的来历和含义,让我受益匪浅。
家里除了收藏字画,还有不少剪纸和陶瓷器皿。
妈妈特别擅长剪窗花,每到重大节日,她都会剪些漂亮的窗花装点家居。
剪纸可不是件简单的活,需要高超的手艺和极大的耐心,一点点小心翼翼地剪下来,形神兼备。
妈妈的作品总是十分精美,牡丹花鸟蝴蝶应有尽有,连朋友都对她的剪纸艺术赞不绝口。
不过,爸爸妈妈可不是完全拘泥于传统,他们同时也特别热衷于现代的新鲜事物。
家里可以说是应用了各种尖端科技产品,到处都是人工智能语音助手、虚拟现实设备和机器人清洁工具。
记得有一次,我问爸爸为什么既痴迷于古老的文化遗产,又对现代高科技如此热衷?爸爸微笑着解释说,传统和现代并不矛盾,相反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要传承和弘扬祖先的文化智慧,同时也要勇于拥抱科技进步,用新潮的视野去理解古老的东西。
爸爸的话说得很有道理。
就拿家里的那些字画来说吧,借助现代扫描仪和人工智能修复技术,我们把一些残破的古画修复如初,让这些瑰宝得以完好地保存下去。
科技创新与传统文化融合作文
![科技创新与传统文化融合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46cd78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d.png)
科技创新与传统文化融合作文篇一《当故宫文创遇上高科技传统文化就像一个宝藏,里面装满了各种让人惊叹的东西,而科技创新就像是一把魔法钥匙,能把这些宝藏翻新,玩出不一样的花样。
就拿故宫来说吧,那可是传统文化的大明星。
以前啊,故宫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古老又神秘的大院子,到处都是老房子和珍贵得不得了的文物。
那些文物就静静待在玻璃柜子里,每次去看的时候,感觉它们离我好远好远。
但是现在可不一样啦。
有一次我去故宫,发现那里到处都充满了神奇的高科技和有趣的文创产品。
比如说,故宫的APP,那可真是个宝藏软件。
打开APP,就能看到那些宫殿在手机里像3D模型一样呈现出来,可以放大看瓦片上的纹路,可以看到墙角落的小装饰,就好像自己变成了一个小仙人,能飞到宫殿的每个角落细细查看。
而且还有语音讲解,不是那种干巴巴的讲解,而是像一个老北京在跟你唠家常一样,说这个宫殿的故事,谁在这儿住过啊,发生过什么趣事。
再看看文创产品吧。
以前的纪念章就是很普通的那种,现在一下子变得超级酷。
上面的图案会随着光线变化,把故宫里那些名画、雕塑元素融合进去。
故宫的雪糕也火得不行,雕成故宫建筑或者小动物的样子,拿在手里,又好吃又好玩还能拍照发朋友圈炫耀。
你瞧,故宫把传统文化和科技创新这么一融合,一下子就让故宫变得可亲可爱,让更多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还有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被吸引过去。
那些古老的东西变成了新鲜有趣的潮品,传统文化就这么轻松地在新时代延续着它独特的魅力。
篇二《戏曲与虚拟现实的奇妙之旅》戏曲那可是咱传统文化里的一块瑰宝啊,咿咿呀呀的唱腔、花里胡哨的服饰、千奇百怪的脸谱,可有意思了。
不过,说实在的,以前觉得戏曲离自己有点远,像个很古老的玩意儿被放在角落里。
有一回,我参加了一个小的科技展。
这可不得了了,居然看到了戏曲和现代科技搭上线了。
在一个小角落里,有个戴着大头盔的设备。
我好奇得不行,就凑上去看。
原来是和戏曲结合的虚拟现实体验。
我戴上头盔,哇,一下子进入了戏曲的世界。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作文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aa1b8f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0.png)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作文传统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那个老话题——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怎么结合得这么好!就像那古老的京剧,现在不也用上了高科技音响和灯光吗?简直让人看得目瞪口呆,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皇家大典现场。
你说这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说起这个,我可是有段小故事要分享。
记得有一次,我去了一个新开的科技馆,里面展示了好多以前只在书本上见过的东西。
比如那个能自动旋转的地球仪,一转动就能看到不同国家的风景。
还有那个虚拟现实体验区,戴上头盔,我就感觉自己真的站在了长城上,风呼呼地吹过脸庞,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
更神奇的是,那些传统的文化元素在科技的帮助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你看,那些剪纸、泥塑,现在都能通过3D打印技术变成立体的小玩意儿,孩子们看了都爱不释手。
而且,这些传统艺术还能通过手机APP学习,让我们这些“90后”也能轻松了解和传承。
再说说那些老祖宗的智慧结晶吧。
比如说,古人发明的算盘,虽然现在都用计算器了,但你知道吗?现在的科学家们还在研究如何让这种古老的计算工具变得更智能、更方便呢!说不定哪天,我们就能在手机上玩个“算数大战”了,一边玩游戏一边学数学知识,想想都觉得兴奋!
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它们就像是一对完美的CP,互相
促进、共同进步。
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奇迹出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希望大家听了我的介绍后,也能对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产生更多的兴趣。
记得哦,下次见面时,别忘了带上你的那份热情和好奇心,一起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再见啦!。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作文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d5b0e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e.png)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作文篇一《当故宫遇上二维码》现代科技像一阵旋风,呼呼地刮进我们的生活,传统文化呢,就像那古老的大树,稳稳地扎根在原地。
这俩碰撞起来可特别有意思,就像我之前去故宫玩的时候遇到的那些事儿。
我一走进故宫,那红墙黄瓦就在阳光下闪着神秘的光,仿佛在诉说着几百年前的故事。
以往对故宫的印象就是那些古老的宫殿、精致的展品,感觉它就像是一个从古代走过来的老爷爷,身上全是历史的尘埃。
但这次可不一样。
我在故宫的各个宫殿穿行,突然发现一些展品介绍牌旁边多了个小玩意儿——二维码。
这可把我乐坏了。
我兴致勃勃地拿出手机扫了一下,页面“唰”地就跳出来了。
那里面有关于这个展品详细的语音讲解,不只是这展品的年代、用途这些干巴巴的东西,还有好多有趣的小故事。
比如说一个青花瓷瓶,那上面的解释就告诉我说以前这个瓶子可能在某个王爷的府上,这位王爷还特别宝贝它,专门为它打造了一个小架子。
而且当时这个花纹可是代表了某种很潮的风尚呢。
故宫那古老的氛围和这现代科技突然结合起来,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这里面的工作人员穿着传统的工作服,带着故宫特有的娴静气质,但又熟练地运用着现代设备给游客提供更有趣的游览体验。
从这小小的二维码在故宫里的出现,我就能感觉到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并不是水火不容的。
传统文化不用一直板着脸做个老古板,现代科技也不是没有根的浮萍。
就像故宫这个象征着传统文化的地方,通过二维码这种现代的东西,把它所蕴含的故事传播得更远更广。
这两者一碰撞,不但没有破坏故宫的那种古老韵味,反而给它添了几分新鲜的活力。
篇二《戏曲直播的乐与趣》戏曲,那可是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文化艺术了。
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听过戏,那些咿咿呀呀的唱腔,花花绿绿的戏服,让我觉得这像是另外一个世界的艺术。
不过最近我见识到了现代科技和戏曲来了一次超有趣的碰撞。
有天我在家刷手机,无意间点进了一个戏曲直播。
那屏幕里的舞台布置得非常有传统戏曲的感觉,红红绿绿的,还挂着大灯笼呢。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作文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7221b2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5.png)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作文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作文(通用18篇)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作文篇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场围绕家书兴替的讨论就此展开。
学生甲认为家书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学生乙认为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当然不用写信……说到底,这是一场有关科技与传统争论的问题。
其实,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是可以完美融合的。
日本的京都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京都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最初的设计是模仿中国隋唐的长安和洛阳而建的。
其中,洛中最显京都街道棋盘式的布局,这里是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既有千年古刹,也有西式建筑。
城中心大多店面和住宅,仍是低矮的两层楼木层,充满古香古色的古都风味。
在京都市区,6公尺以上的建筑甚至都被为破坏景观,极易引起市民反对,所以没有高层建筑,也没有高架桥。
走在京都的街道,你还会真正领略到“吃在大阪,穿在京都”的古训。
你会看到很多的手工纺织的展示,正宗的日本茶道表演等充满传统味道表演。
同样,你也能在这里领略到现代气息。
京都最新的车站,你能感受到21世纪的“高速”,它结合了五大特点:交通,停车场,文化,饭店,百货公司等全球数一数二的各类设施,尤其是车站内高11层的手扶梯,可直通百货公司商场及科技游乐中心,更有空中走廊和咖啡座,是一座多元化的建筑。
站在这个多元化车站的顶楼眺望,看到高台寺周边的庭院,低矮的两层楼木屋,你才会真正惊诧于京都的魅力,绝不是精彩绝伦的现代建筑,更多的是千年传统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作文篇2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们生活的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科技与传统的冲突无处不在。
科技所带来的变化无疑更受年轻人欢迎;传统在得不到发展的同时也逐渐被蚕食。
那么,科技和传统的关系,该如何处理呢?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更是现存的唯一一个文明古国。
其延绵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根深蒂固,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诗词,是中华民族思想情感的汇聚;戏曲,是中华人民追求娱乐及安居乐业的象征;建筑遗址,体现的是华夏子孙建筑智慧的具象化……在现代,我国的文化还深受外国人的喜爱。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作文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95282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7.png)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作文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可谓是相得益彰。
就好比咱们的老祖宗们,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拿着手机,既能种地,又能发朋友圈,真是厉害了!咱们来看看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中的体现。
咱们的祖先们,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使用甲骨文来记录文字,虽然那时候还没有电脑和手机,但是他们的智慧却是无穷的。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甲骨文已经被数字化,成为了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
而且,咱们的老祖宗们还发明了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不仅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还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所以说,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现代科技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文化。
就拿手机来说吧,现在的年轻人出门都不带钱包了,直接扫一扫就行了。
这让咱们的老祖宗们看到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们开始学着用手机支付、上网购物、看电影等等。
虽然他们可能一开始不太适应这些新鲜事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会逐渐接受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
而且,现代科技还让咱们的传统节日更加丰富多彩。
比如,春节期间,大家可以通过网络给亲朋好友发红包,还可以在家里看春晚,一边吃着瓜子一边看节目,真是热闹极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还有很多其他方面。
比如,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穿汉服,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一种时尚的表达。
而且,现代科技还让咱们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
比如,有些网站提供了丰富的在线课程,让大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书法、国画等传统艺术。
还有一些APP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词歌赋,让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它既能让咱们的老祖宗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也能让我们这一代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所以说,让我们一起努力,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互融合,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吧!。
传统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科技作文
![传统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科技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b6f1f5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4.png)
传统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科技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传统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科技作文篇1中华文化有深厚的历史,五千年来的沉积留给了后人最珍贵的财富。
几十年来,我们心安理得地使用这些文化财富。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各种文化间的相互碰撞,让传统文化面临着新时代的全面考验。
面对现代化的世界,传统文化该如何成功蜕变呢?提到中华文化,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其他国家的人都会想到“四大发明”、“文房四宝”、“唐诗宋词”、以及令人敬仰的孔老夫子……五千年的历程,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留给世界人民太多的记忆。
仁爱精神源远流长,是我们的人民亲和共处所依凭的准则。
千百年来,经过世代哲人先贤的琢磨锤炼,激浊扬清,仁爱思想升华凝聚,成为中华民族构建伦理道德大厦的基准和标尺,并广为人民所认同。
仁爱精神内涵十分丰富。
易经中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重君子之德,即是强调一种"仁"的精神。
《尚书》中说"有容,德乃大",也体现了仁爱宽容的精神。
什么是"仁"?"仁"就是爱人,与人友好相亲。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子张问仁。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诸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忠恕之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墨子所提倡的仁爱精神则达到了极致。
墨家主张"兼爱",推崇一种"天下之人皆相爱"的和谐境界,此即"强不执弱,众不却寡,富不欺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孟子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为仁义礼智之端,是对仁爱精神更具深义的阐发。
概而言之,仁爱精神涵盖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十个方面。
2023年传统文化结合科技作文字 传统文化和科技发展(实用九篇)
![2023年传统文化结合科技作文字 传统文化和科技发展(实用九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c3716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1a.png)
2023年传统文化结合科技作文字传统文化和科技发展(实用九篇)传统文化结合科技作文字传统文化和科技发展篇一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韩杰精神,弘扬仁爱传统”。
又一个春天,随着冬天的逝去,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美丽的校园——新蔡县韩杰小学。
高大美丽的教学楼,迎风飘扬的某某,热闹的操场,笔直的马路,郁郁葱葱的花坛……每当我呆在校园里,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捐款帮助学生的王韩杰女士。
王住在印尼,但她总是想念她的祖国和家乡,这使她错过了一切。
她回到家乡定居,看到家乡的教学条件有些落后,于是关心祖国教育的发展,关心家乡教育的进步,萌生了捐款助学的想法。
为了改变家乡的教学条件,为了让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某,为了给祖国增添更多的人才,1991年她捐了23万元给我们学校建了一座12个班的教学楼。
1992年6月,她又捐了10万元给我们县的某某中专建了一座教学楼。
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啊!职业是教师的王女士生活并不富裕。
但是,为了改变家乡的教育面貌,她攒钱,慷慨解囊。
她的高尚情操和仁爱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的韩杰学生努力学某,争取最好的,为祖国服务!我们不能辜负王女士对祖国花朵的殷切希望!王女士的义举,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扶贫济困的美德。
韩杰精神已经感染了每一位老师和学生。
一方有难,各方都会支持。
对于印尼海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我校师生自愿捐款、伸出援手、献出爱心。
纸币和硬币被投进了捐款箱。
大家怀着美好的祝愿,默默为遇难者祈祷。
送一朵玫瑰,手有余香。
当我在电视上看到房子倒塌、老婆孩子失散、家夷为某地的悲惨画面时,我不禁感到震惊,流下了眼泪;看到灾民重建家园,家庭团聚的甜蜜笑容,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笑了。
老师经常教我们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共同进步,发扬韩杰精神。
两年来,县里发出的“建设仁义之地”的号召,成为新蔡人的实际行动。
每个人都努力成为仁义模范,我们韩杰小学的学生也紧随其后,努力成为“仁义学生”。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作文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8e676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e.png)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作文哎呀,现在的科技可真是厉害了,不仅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
你说是吧?
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里还没有电视,只能看报纸和听广播。
那时候,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仅限于课本上那些古老的故事。
但是现在,有了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知识。
比如说,你可以用手机上的搜索引擎搜一下“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出来很多相关的文章和视频。
这些内容不仅丰富多彩,而且还很有趣呢!有的讲解历史典故,有的介绍传统手工艺,还有的教我们如何写毛笔字。
看着这些内容,我就感觉好像回到了古代,亲身经历了那些传奇的故事。
除了网络,现在还有很多博物馆和文化场馆也开设了数字化展览。
这些展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文化呈现得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有一款叫做“故宫宝典”的应用,通过AR技术,让游客可以在手机上看到故宫里的各个宫殿和文物。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在家中就能欣赏到故宫的美景了。
当然啦,科技并不是万能的。
有些传统文化还需要我们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
比如说,学习京剧就需要我们去看现场演出,感受那种独特的氛围。
但是有了现代科技的帮助,我们可以更方便地接触到各种传统文化活动。
比如说,现在有很多在线课程可以教你学习国画、书法等传统艺术;还有一些网站和社交媒体上会分享一些有趣的传统文化活动信息。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在家里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了。
总之嘛,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真的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发掘和体验,就一定能够从中受益匪浅。
传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高三作文
![传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高三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b0013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33.png)
传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高三作文哎,说起这科技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我可是有太多话要说了。
你知道,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中秋节,那月饼可是必不可少的。
但你知道吗?现在有了高科技,月饼还能变成电子的!想象一下,中秋夜,一家人围坐在屏幕前,一边吃着月饼,一边看着月亮,是不是感觉特别温馨呢?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啊!再说说春节吧,那鞭炮声一响,满街都是红红火火的。
但现在,有了无人机,我们可以在空中放鞭炮,既安全又环保。
你看,那些传统的剪纸、对联,现在也能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来。
这些传统手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让传统文化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我们中国的书法艺术,那可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但现在,有了智能笔,我们可以在手机上练习书法,甚至还能自动生成作品。
这不就像是把古代大师请到了我们身边,一起创作吗?这种创新,简直让人惊叹不已!再说说那些古老的戏曲,那些唱词、表演,都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但现在,有了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戏曲的魅力。
那些经典的唱段,仿佛就在耳边回荡,那种感觉,简直太奇妙了!说到文化传承,我们也不能忘了那些老一辈的文化工作者。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数字博物馆”,通过VR技术,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
这不仅方便了大家,也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就像是给传统文化穿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
让我们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的也不忘去珍惜和传承那些古老的文化瑰宝。
毕竟,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灵魂。
只有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上,我们才能茁壮成长,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科技发展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作文
![科技发展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c35bb2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a.png)
科技发展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科技发展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作文篇1历史的长河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曲曲折折,回首新中国五十七年的艰难历程,中国人民在困境中追寻着黎明的曙光。
面对五十七年的风雨沧桑,作为华夏子孙,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可以挺直腰杆,拍着胸脯,字正腔圆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一个伟大的民族!”;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经历过百年奋战的中国又蓬勃奋飞了,她博采众长,坚持创新,勇于探索,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神舟升天,实现了我们的飞天梦;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期待的一年,举国上下,国人一致呼喊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国家的富强让我们懂得这个世界,珍惜这个世界。
善于发现生命是点点滴滴的美,才能拥有积极的心态,敏锐的思维,才能真正享受生活,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而对于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来说,人文素养更是立身、立国之本、是成功的关键。
然而,人们盲目追求短期利益就势必造成了对人文素养的忽视,所以就有了在风景如画的景观大道上打赤膊,在绿化树上晾衣服,刚装的电话亭里电话不翼而飞这类尴尬现象,所以才有了打着翻新的旗号对人文景观的痛下杀手,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不惜破坏当地环境的可悲局面。
我国的历史底蕴深厚,也不乏人文大师,一个国家民族素质提高了,象征一个民族的灵魂高尚;这样,我们就无愧于五千年闻名中外的历史,无愧于祖辈们打下的天下。
我们当代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时代的重任,今天的勤奋学习是为振兴中华,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沉睡的心灵苏醒吧,源远流长的古文明,需要我们传递,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等待我们传承,让我们扬起梦想的风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个时代文明人,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播种理想,收获希望,让这个五千年文明历史古国,日月同辉,地久天长!科技发展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作文篇2中华文物浩如烟海,称得上国宝的文物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传统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作文开头
![传统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作文开头](https://img.taocdn.com/s3/m/85c6e04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c.png)
传统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作文开头示例第一篇:《传统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篇一传统文化与科技相结合,这听起来就像是一场超级酷炫的“跨界合作”。
就像把古老的武林高手和现代的超级特工组一队,那产生的效果肯定是超炸的。
咱就说故宫吧。
以前故宫在我心里,那就是个特神秘、特古老的地儿,感觉就像个严肃的老学究,整天板着脸。
可是现在呢?故宫玩起了科技,那简直像开了挂。
故宫的APP一打开,就像进入了一个神秘的时光隧道。
那些精美的文物在手机屏幕上可以360度旋转查看,细致到文物上的每一道纹理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就像是把故宫的宝贝都揣到自己兜里,随时随地能拿出来把玩。
还有故宫的文创产品,把那些古老的龙袍图案、宫廷建筑元素跟现代的小物件,像手机壳、鼠标垫啥的结合起来。
这就好比把古代皇帝的时尚元素拉到了咱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里,感觉自己也能过一把“宫廷风”的瘾。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故宫参观。
那时候人超多,好多展厅都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似的。
有些文物啊,离得老远看一眼,还没等我看仔细呢,就被人群挤到下一个地方了。
当时我就想,这要是能把那些文物的细节都投射到空气里,像科幻电影里那样,大家都能围着看,也不用挤来挤去的,那该多好啊。
后来我发现故宫的数字展厅就有点这个意思。
这就是传统文化和科技结合的魅力吧,它能把那些被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东西,一下子变得触手可及。
可是呢,这传统文化和科技结合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人就觉得,这把科技加进传统文化里,会不会把传统文化原本的韵味给破坏了呢?就像给一幅古老的水墨画硬是加上了现代的涂鸦,看着就怪别扭的。
我觉得吧,这可能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但换个角度想,如果没有科技的助力,传统文化可能就只能躺在博物馆里吃灰,或者只有少数专家学者能了解,那多可惜啊。
传统文化就像一颗古老的种子,科技就像现代的肥料,也许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让这颗种子在现代社会里生根发芽,开出更绚烂的花。
《传统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篇二传统文化与科技相结合,这事儿可太有搞头了。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作文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091709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b.png)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作文篇⼀《故宫里的科技新体验》咱一说到传统文化,那故宫肯定得算一个代表了。
故宫里的红墙绿瓦、雕梁画栋,随便一处那都是历史的沉淀,是咱老祖宗留下的宝贝。
我那次去故宫,就有了一种很奇妙的体验,算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是怎么个搭伙过日子的。
以前看故宫,就是走马观花地看那些大殿里摆着的文物啊、墙上的壁画啊,听导游讲讲乾隆爷的这个那个的典故。
但那次不一样,我发现好多地方都藏着现代科技的小惊喜。
就比如说,走到一些宫殿里手机APP扫描一下,立马就能看到这个宫殿以前没有修缮时的样子,墙上的斑驳、房梁上曾经的小细节都展现在手机屏幕上。
就像穿越到过去似的,跟眼前修缮后的宫殿一对比,这差别可太大了。
再走两步,有那种互动的电子显示屏。
平常看文物,就隔着层玻璃老觉得有点远,看个大概。
这电子显示屏呢,能把文物放大到每一个微小的细节,纹饰啊雕刻啊,都清清楚楚的。
有个小铜鼎,我就凑上去在显示屏上看,好家伙,鼎身上那些精致的花纹,细得像头发丝儿一样的纹路都能看到,真佩服古代工匠的手艺。
这种现代科技的应用就让故宫里的传统文化活起来了,不再是那种干巴巴地站在那供人远观,而是全方位地走到我们面前,让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现代科技就像是一把魔法钥匙,打开了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魅力之门,在故宫里你既能触摸到古老的历史气息,又能感受到新时代科技的炫酷。
篇⼀《戏曲直播:旧时曲韵新风采》戏曲这东西,可以说是传统得不能再传统了。
我爷爷就特爱听戏,一天到晚收音机里都是咿咿呀呀的戏曲声。
我以前吧,对戏曲是真不感冒,觉得那节奏慢得像蜗牛爬。
可后来偶然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戏曲直播,一下就改变了我的看法。
直播的是一个当地小剧团,唱的是我们这儿的地方戏。
点进去的时候呢,那个演员的脸扮得花花绿绿的在屏幕上特别显眼,就跟我平常在剧院里看到的一样,但是直播就有一种特别亲近的感觉。
屏幕上还时不时地弹出些小字幕,解释着这些戏曲词里的典故呀还有一些晦涩的说法,这可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科技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作文六百
![科技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作文六百](https://img.taocdn.com/s3/m/e97e8d3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c.png)
科技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作文六百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科技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作文六百篇1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是我们的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区便是一种文化。
即便这样,仍有着不少的文化在流传中消失,退出历史的舞台,我想其中的原因莫不是“创新”二字。
“创新”即推陈出新,迎合时代的潮流。
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传统的文化是固定、不可改变的,但这不是绝对的。
流传至今的文化,必然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但是,文化也想生命体一样,需要不断补充新鲜的血液来维持活力,这血液便来自创新。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其之所以经久不衰,全凭我们代代人的不断创新,让汉字冲最初的甲骨文到现在的简体汉字,可见一斑。
然而现在面对网络语言有人认为是创新,也有人认为不是,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明白,文化的传统,不仅可以让今人接续前人,而且可以让后人连接当今的思想。
汉字其独特的魅力在于它的内涵,一个字,便是一种情。
这是其他文化所不具备的。
而网络语言在大谈自己“创新”的同时,却忘记汉字的根本。
这又何来的创新呢?同样,作为国粹之一的京剧同样面临着危机。
最近传的沸沸扬扬的比基尼京剧便是危机的源头。
京剧中的服装因素尤为重要,其中每一位人物的服装、脸谱都可以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然而,所谓的“比基尼京剧”只是在比基尼上印京剧服装的印花,在舞台上随便走走秀罢了,根本堂本谈不上创新。
与之相比的是,新版京剧“草船借箭”才是名副其实的创新。
它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京剧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让逐渐被人们淡忘的京剧再次成为舞台的亮点。
文化的创新不能只在新,滥竽充数等同于火上浇油。
我们在创新的同时,不能忘记文化的传统,传统无异于其根本,像“比基尼京剧”这样的做法就像是在掘根断源,让这一种文化衰退的更快。
文化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向往,不是我们手中玩新潮的道具,所以,创新不仅是新,还要有其根本。
科技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作文六百篇2标题: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有趣关系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科技和传统文化之间有趣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作文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f3875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6.png)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作文《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篇一:《当京剧遇上抖音》传统文化在那老胡同里,在那戏台上咿咿呀呀地唱了多少年。
现代科技就像一阵龙卷风,呼呼地刮过,卷到哪里,哪里就变个样。
就拿京剧来说吧,我原以为它就会一直那么不温不火地在剧院演着,观众也就是那些老戏迷。
可是啊,有一次我坐地铁去姥姥家。
坐在我对面的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戴着个大耳机,眼睛一直盯着手机看。
我起初也没在意,后来凑近一瞧,嘿,他居然在看抖音上的京剧视频。
那是一段杨贵妃的唱段,那演员画着精致的油彩脸,头上戴着沉重却华丽的头饰,水袖一甩,眼神中满是风情万种。
而视频里搭配了现代的字幕解释,还时不时有俏皮的特效弹出,像是一些小卡通花在旁边飞舞。
我后来才知道,原来有很多像他这样的年轻人都在抖音或者其他短视频平台上接触到了京剧。
这些平台把京剧的片段剪辑得很短,并且配上了流行的背景音乐或者有趣的解说。
京剧这个老古董就这么和短视频这个现代科技牵起了手,找到了新的观众。
一些年轻的京剧演员也通过直播的方式,跟大家分享京剧背后的故事,从怎么画脸谱,到哪个动作表示什么含义。
这一下,传统的京剧不再是高高在上只能在剧院里欣赏的艺术了,它走进了大众生活,就像一个熟人一样,和年轻人唠起了嗑。
不管你是在等公交,还是躺在沙发上休息,只要你打开手机就能看到京剧表演,还能迅速地从一段段小视频里了解其中的韵味。
篇二:《针灸与电子按摩仪》咱传统文化里的针灸那可是一绝啊。
我爷爷就特别相信针灸的威力。
每次身体有点不舒服,就去找街口那老中医扎上几针。
那一根根细细的银针看着就让人有点害怕。
有一次我陪爷爷去扎针,看着老中医戴着老花镜,全神贯注地找穴位,消毒,然后轻轻一扎,我都感觉我的肉在疼。
后来啊,我到一个朋友家去玩。
那朋友说最近太累了,让我试试他家的电子按摩仪。
他拿出一个小盒子一样的东西,接上电源,往身上一贴,然后调节不同的模式,什么按摩手法都有,还有不同的强度。
我当时就想啊,这和针灸可有点像啊,只不过一个是传统的银针,依靠老中医的经验来疏通经络,另一个是现代科技的电子脉冲,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来刺激人体。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作文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4fe876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b.png)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作文你能想象孔子拿着智能手机讲学吗?或者嫦娥坐着宇宙飞船奔月?这听起来有点荒诞,但实际上,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正在真实地发生,而且就像一场超级有趣的“穿越”之旅。
咱先来说说博物馆吧。
以前的博物馆啊,就是那种静悄悄的地方,展品放在玻璃柜子里,旁边有个小牌子写着介绍,咱们只能隔着玻璃干瞪眼。
可现在呢?科技一掺和,整个博物馆就像被施了魔法。
就拿故宫博物院来说,人家有了那种超酷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
你戴上VR眼镜,就感觉自己瞬间穿越回了古代的皇宫,能看到皇帝在太和殿上早朝,大臣们穿着长袍马褂,三跪九叩,那场面,比看电视剧可真实多了。
AR技术也不含糊,你拿着手机对着一件文物一扫,立马就能看到这个文物背后的故事,像它是哪个朝代的呀,是谁用过的呀,制作工艺有啥独特之处,就像文物自己开口说话了一样。
这科技让传统文化不再是摆在那里的死物,而是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就像是两个来自不同时空的好朋友相遇了。
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像一个充满智慧的老人;现代科技充满活力和创新,像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他们俩手拉手,能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这不仅让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也让现代科技有了更多的内涵和温度。
不过呢,这种结合也得讲究个度。
不能让科技把传统文化的韵味给弄丢了。
比如说,在古建筑的修复上,虽然可以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但是得保持古建筑原来的风格和特色。
要是把故宫修成了玻璃大楼的模样,那可就闹大笑话了。
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是大势所趋,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我特别期待未来还会有更多这样奇妙的组合,说不定哪天我们就能在火星上看到京剧表演呢!哈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精选作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场围绕家书兴替的讨论就此展开。
学生甲认为家书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学生乙认为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当然不用写信……说到底,这是一场有关科技与传统争论的问习题。
其实,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是可以完美交融的。
日本的京都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京都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最初的设计是模仿中国隋唐的长安和洛阳而建的。
其中,洛中最显京都街道棋盘式的布局,这里是传统与现代的交错,既有千年古刹,也有西式建筑。
城中心大多店面和住宅,仍是低矮的两层楼木层,充满古香古色的古都风味。
在京都市区,6公尺以上的建筑甚至都被为毁坏景观,极易引起市民反对,所以没有高层建筑,也没有高架桥。
走在京都的街道,你还会真正领略到“吃在大阪,穿在京都”的古训。
你会看到很多的手工纺织的展示,正宗的日本茶道表演等充满传统味道表演。
同样,你也能在这里领略到现代气息。
京都最新的车站,你能感受到21世纪的“高速”,它结合了五大特点:交通,停车场,文化,饭店,百货公司等全球数一数二的各类设施,尤其是车站内高11层的手扶梯,可直通百货公司商场及科技游乐中心,更有空中走廊和咖啡座,是一座多元化的建筑。
站在这个多元化车站的顶楼眺望,看到高台寺周边的庭院,低矮的两层楼木屋,你才会真正惊诧于京都的魅
力,绝不是精彩绝伦的现代建筑,更多的是千年传统与现代科技的交融。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又是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
比如,中国馆内用高科技投影技术制作的《清明河上图》;上海馆中由声光电影演绎的多媒体影片《永远的新天地》;日本馆内会用小提琴拉《茉莉花》的智能机器人,等等,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完美结合的展点。
京都的绚烂和世博的成功证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其实不矛盾,我们既不能以传统文化消亡的代价来推进现代科技的开展,也不能无视现代科技的开展来保护传统文化。
我们唯有坚持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两翼齐飞,整个人类的开展才能有更加绚烂的将来。
但是今天,它却遭受着一种严峻的挑战。
在二十一世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联络方式也日趋多样化。
手机聊天,电子邮件,漂流瓶……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无论那个阶层的人,都在频繁地使用。
当然这种方式是好的,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对其是抱着一种认可的态度。
而且,每天都在大量地使用,这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假如让我选择,我无法说出那一种方式更好,因为它们都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也许,你认为,邮件省钱,效率高;写信贵,速度慢。
但是,面对着整齐划一的电脑打印的文字,我们已经有一种视觉上的疲劳。
而,书信,可以很好地抒发我们的情感,它给我们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字面的范畴!
当投身军营的士兵,每一次收到家里的来信,都会压在枕下,反
反复复地阅读,也许,你认为这只是一封信,但你可曾想过,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的期盼与等候;
当留守在家的孤寡老人,他无法使用现代先进的沟通工具,收到远方子女的来信时,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激动;
当身处逆境之时,收到朋友的一封来信,纵然是简简单单的关心的话语,也足以让你感动得泪流满面。
我们在电视上,也看见过许多贫困山区的儿童,他们和许多城市的孩子交朋友,都是靠书信来往。
就是这小小的书信,让爱心之路得以延续。
当镜头给到那群心爱的孩子,坐在绿油油的草坪上,带着笑容,认真地阅读着来信的场景时,我想,在那一刻,他们一定是幸福快乐的!
而如今,这种文明已经渐行渐远,很难再去寻觅它的踪迹,但是它其实不会退出我们的生活!不管现代文明如何发达,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它不会消失!在我们的脑海深处,它已是一行不灭的印记!我想说:朋友,当你面对电脑、手机的印刷体,出现审美疲劳时,不妨拿起纸和笔,写一封信,给亲人,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