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原始的计量记录——会计的维形(原始社会)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通过学习了解
会计制度发展简史(3篇)

第1篇一、引言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古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会计制度作为会计实践的理论指导,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现代社会四个阶段,对会计制度的发展简史进行梳理。
二、古代社会1. 会计起源会计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当时人们为了记录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开始使用简单的符号和标记。
这些符号和标记逐渐演变为一种记录经济活动的工具,即原始会计。
2.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会计主要服务于国家管理和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
这一时期的会计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会计核算以实物计量为主,货币计量为辅。
(2)会计记录主要采用简记法,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会计科目体系。
(3)会计工作主要由官吏或家臣负责,缺乏独立的会计机构。
(4)会计制度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各地会计制度差异较大。
三、资本主义社会1. 会计制度的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使会计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这一时期的会计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会计核算从实物计量为主转向以货币计量为主。
(2)会计科目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了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五大类科目为基础的会计科目体系。
(3)会计工作逐渐从国家管理和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中独立出来,形成了独立的会计行业。
(4)会计制度逐渐趋向统一和规范,各国纷纷制定会计准则和法规。
2. 会计制度的发展(1)20世纪初,西方会计制度开始向我国传入。
这一时期,我国会计制度主要借鉴了西方国家的经验,形成了以借贷记账法为主要特征的会计制度。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会计制度也随之进行了改革。
这一时期,会计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以计划管理为中心,强调会计监督和核算。
(3)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会计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这一时期,会计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中国会计发展史

中国会计发展史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会计制度古代、近代、现代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原始记录计量到单式簿记再到复式簿记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变革过程。
关键词:原始计量单式簿记复式簿记1.古代会计阶段中国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产品的分配、交换及消费等问题凸现,“计数”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必要,人们逐渐形成数量观念,并尝试着以实物、绘画、结绳、刻契等方式来表现经济活动及其所反映的数量关系。
由实物记事(计数)、绘画记事(计数)、结绳记事(计数)、刻契记事(计数)等方式所体现的原始计量记录行为基本代表着同时期的“会计”行为,或者说,原始计量记录行为是会计的萌芽状态,成为会计的直接渊源。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后,在原始计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最早的会计制度。
中国有关会计事项记载的文字,最早出现于商朝的甲骨文;而“会计”称号的命名、会计的职称则均起源于西周,其含义是通过日积、月累的零星核算和终的总合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
据《周礼》记载,西周国家设立“司会”一职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月计岁会”,又设司书、职内、职岁和职币四职分理会计业务,其中司书掌管会计账簿,职内掌管财务收入账户,职岁掌管财务支出类账户,职币掌管财务结余,并建立了定期会计报表制度、专仓出纳制度、财物稽核制度等。
这表明大约在西周前后,我国初步形成会计工作组织系统。
当时已形成文字叙述式的“单式记账法”。
春秋以至秦汉,在会计原则、法律、方法方面均有所发展。
孔子提出了中国最早的会计原则:“会计当而已矣”,意思是会计要平衡、真实、准确。
具体说是要求会计的收付存平衡正确无误,它与目前的“客观性”原则相似。
战国时期,中国还出现了最早的封建法典--《法经》,其中包含“会计”方面的内容,如在会计簿书写真实性和保管方面,规定会计簿书如果丢失、错讹,与被盗数额同罪;在会计凭证和印鉴方面,规定券契(当时的原始凭证)如有伪造、更改等情,重者与盗贼同罪论处,轻者以欺诈论处,如上计报告不真实,有欺诈隐瞒者,根据情节轻重判刑;在仓储保管方面,规定对于账实不符的,区分通盗、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在度量衡方面,规定度量衡不准者,按情况不同实行杖打等处罚。
中国会计发展史

中国会计发展史作者:王思媛来源:《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年第04期摘要: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中,经济一直是中国飞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正是因为有了经济的发展,从而也就产生了数字和计数,也就使会计逐渐在整个中国历史当中开始慢慢地发展。
一、会计的出现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就已经拥有了与经济相关的活动,虽然在原始社会没有货币,同时无法进行利用货币进行交易的经济活动,但是人们可以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经济活动。
在当时社会,人们用自己的智慧,自己创造了实物记事法、绘画记事法、结绳记事法、刻契记事法等一些计数方法,用于记录人与人之间经济发生的事件。
这也就是在原始社会中会计的萌芽。
二、会计的发展(一)单式记账法1.西周时期的会计到了奴隶制社会,会计也就进入了发展的初期,在这一时期,真正出现会计这一词语,同时也出现了会计的职称和命名,在此期间,人们对于会计的认识是通过日积、月累的零星核算和综合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
而在西周时期,也真正出现了“司会”这一会计职务。
司会是西周时期的会计长官主要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其下属管理着不同的会计业务,设司书、职内、职岁和职币四职进行空间业务的分离,他们表示着西周时期的收入,支出和结余,并由此出现了最早的财务报表。
因此,在我国西周时期,会计组织已经开始出现。
同时,在中国会计发展中使用了两千多年的单式记账法也从这个时期正式的出现了。
2.春秋战国时期的会计(1)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了中国最早的会计准则,他认为会计一定要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和平衡性,即会计要在收入、支出和结余上一定要正确,不能出现错误的数字和未记录已发生的经济活动。
(2)战国时期在战国时期,魏国李悝也在魏国魏文侯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推行新政,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法经》。
在此法典中,也有部分内容对会计有许多的关系,首先就对会计内容的真实性进行了规范,对于会计内容与真实情况不符的情况,也出现了一些处罚措施;其次是对会计薄书保管的规定,若会计薄书丢失,要论处同等数额的处罚;若对当时的原始凭证进行涂改、丢失、伪造等情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处罚;若有财务报告出现假账等情况也都会有相应处罚方式。
会计的产生及发展史

会计的产生及发展史会计作为一门记录和整理经济交易的学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最早的简单记录到现代复杂的财务报表,会计已经成为现代商业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会计的产生及发展史的概述。
古代会计古代人类开始意识到记录和识别财务交易的重要性,最早的会计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到前2000年的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代的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和古印度等文明中,商业交易的记录以及货币的流通都有相应的会计系统。
这些会计系统主要通过简单的方式记录经济活动,例如用记号记录财产的数量和价值。
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会计开始向更现代化的方式转变。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会计有过一些贡献,他首次提出了“货币计量原则”,认为财务交易应该使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并记录交易的数量和金额。
古罗马时代的记载中也出现了一些会计方法和技术,例如“分录法”和“平衡账户”。
中世纪会计在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封建制度的影响,会计的发展相对缓慢。
宗教机构开始出现一些复杂的财务交易,例如教堂的捐款和租金,因此会计师开始出现并逐渐形成了专业。
他们使用一些基本的会计原则,例如货币计量、费用确认和不同的账户类别。
现代会计现代会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意大利。
在这个时期,商业活动开始迅速发展,贸易和产业的规模也扩大,需要更复杂和精确的会计体系来应对。
意大利的商业和银行中心弗洛伦萨、威尼斯和热那亚崛起了一批专业会计师,他们开发出了一套基于“记账法”和“平衡原则”的现代会计方法。
这些方法被广泛采用,并通过殖民地和贸易网络传播到全球其他地区。
工业革命以后,会计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加。
工业革命带来了大规模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使得会计更加复杂,并引入了新的会计概念和技术。
例如,工厂成本核算、管理会计和预算编制等技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并成为现代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的产生及发展史

会计的产生及发展史1、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刻竹作书。
2、周朝:“会计”一词开始使用。
3、西汉与东汉:账簿产生,如,“草流”和“誊清簿”,设“钱谷账”.4、宋代:官厅会计把钱粮的收支分为四个部分“原管、新收、已支、现在”来反映财产的增减变化。
“四柱”(旧管+ 新收- 开除= 实在)式会计方法的应用,根据四柱结算法编造的账簿称为“四柱清册”。
(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本期支出数=期末结存数)5、明末清初:“龙门账”的产生,把全部账目分为四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进- 缴= 存- 该”,分别相当于现代会计的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期末编制“进缴表”(资产负债表)和“存该表”(利润表)。
6、我国在清朝后期从国外引进了借贷复式记账法。
7、会计科学在20世纪30年代逐步形成了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从此,现代会计形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一)、中国“会计”一词的最早出现中国会计有着悠久的历史。
如果说原始的计量记录行为始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那么,见之于文字记载的中国会计,已于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250年左右的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就初具规模,那时,中国就有了“会计”的称谓,并认识到,会计工作是一项由零星核算到汇总核算再到三年大计的系统过程,这一系统过程应当真实、恰当。
会计在当时的涵义是:既有日常的零星核算,又有岁终的总核算,通过日积月累的岁会的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
(二)、中国古代会计组织体制的改革历程公元1000年,中式会计在盛唐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进展,并依旧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从公无1002年到1068年,连续三代皇帝推行财计组织体制改革,试图以此理顺中央与地方财计之关系。
公元1069年,王安石以“理财”为纲进行变革,并以“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改革的总机关。
公元1074年,设置“三司会计司”,以此总考天下财赋出入,实行一州一路会计考核制度。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是伴随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
在人类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中,人们为了取得生产经营成果,必然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生产经营者一方面要关心劳动成果的多少,另一方面也关注劳动耗费的高低。
因此,人们在推动生产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的同时,必然也必须对经营成果和劳动耗费进行确认与计量,并加以比较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推动。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而狩猎,狩猎有所得亦有所耗。
人们要对狩猎成果和发生的耗费通过“结绳”、“刻石”等方法加以计数,这是会计最早的萌芽。
那时会计还是生产职能的“附属工作”。
后来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有了剩余产品,人们为了积聚财富,开始了交换并有目的地节约耗费,实现收益最大化。
为了实现这一经营目标,人们认识到必须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地确认与计量、记录、分析和比较,这时,会计就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特殊的独立的职能,这就是会计的产生。
我国会计的基本成型是在西周时期,(时间约公元前1040 年左右), 那时开始有了较为固定的记录方法和程序。
最早的会计记录,可以追溯到商代中期,从商王武丁时期甲骨上的会计记录看,时间比西周时期的会计还要早200年左右。
博览中外,会计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总体来看,其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时期。
(一)古代会计从一般意义上讲:古代会计,就是记账、算账。
作为称呼,亦即过去人们所说的“账房先生”、“账房师爷”。
古代会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旧石器时代中期至封建社会末期。
其会计所运用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原始计量记录、单式簿记和初创形态的复式记账等。
这个期间的会计所进行的计量、记录工作一开始是同其他计算工作混合在一起的,经过一定的发展后,才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一定方法,成为一种独立的记录与计算工作。
(二)近代会计近代会计,是在古代会计的基础上,随着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逐渐形成具有一套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方法体系的会计。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自动化处理:提 高工作效率,减 少人为错误
数据分析:提供 更准确、全面的 信息支持决策
预测功能:对未 来趋势进行预测 ,提前做好规划 和应对
云端存储与共享 :方便信息查询 和协作,提高信 息安全性
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区块链技术可以降低会计舞弊和错误的风险 区块链技术可以简化会计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 区块链技术可以促进跨公司、跨行业的财务协同工作
会计教育方式的变革:采用案例 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 创新思维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会计教育内容的创新:引入国际 会计准则和现代会计理论,加强 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会计教育国际化:加强与国际会 计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 先进的会计教育理念和资源,提 高我国会计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汇报人:XX
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环境会计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 应用。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环境会计体系,以核算和披露环境成本和效益, 满足政府和利益相关方的要求。
环境会计将进一步融合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环境数据采集、处理和报告 的效率和准确性。
未来环境会计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跨界合作与交流,促进环境会计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共同推动可 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信息提 供上的互补性
未来企业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 计的界限将逐渐模糊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加速管理会 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
融合将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 经营效益
商代:甲骨文记 载了商代的会计 思想和简单记录
会计起源:原始社会的计量、 记录行为
1、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原始的计量记录——会计的维形(原始社会)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通过学习了解

其本质表示为资金的来源渠道。
2、分类
负债按偿还期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 大类。
负债的分类
短期借款 应付及预收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
流动负债
应付利息
应交税费
负债
长期负债
应付股利 其他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 所有者权益 (owner’s equity; ownership interest) 1、含义
分配利润
资金 取得
资金周转、耗费、积累
资金 分配
● 收入(revenue; receipt)
1、 定义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 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 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分类 主营业务收入
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 商品销售收入
材料销售收入 资产出租收入
●
供 制造企业: G 购
产
产
销
W
销 W G’
P
G’
W
W
G’
G’
商品流通企业: G
G 其中:
资金运动
W
W
物质运动
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形式(以制造业为例)
供应过程 权益 资本 生产过程 生产 资金 销售过程 成品 资金 货币 资金 补偿生 产耗费 交纳税费 提公积金
货币 资金
储备 资金
负债 资本
费用
收入 利润
结论: 会计由于生产的发展,经济管理的需 要而产生,随生产的发展、管理的需要 而发展。
二、什么是会计
●古代会计的含义:包括记录、计算、管理、考核 等内容。 记录:反映生产活动、商业活动的过去,相当于 现在的“记账”。 计算:指数量计算,要求“月计岁会”,相当于 现在的“算账”。 管理:古代会计比现在的会计权力要大,除会计 管理外,还包括掌握财政、政法、统计等管理权, 相当现在的“财务管理”。 考核:指按日、旬、年进行审查、分析,含有现 在的“会计监督”和“审计”等内容。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阅读,回答以下问题: 会计的萌芽是什么?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会计阶段 西方古代会计阶段 现代会计阶段
(一)会计 的萌芽
原始社会,“结绳记 事”,“刻契为数”
这就是最原始的会计 或会计的萌芽。
(二)会计 的产生与发
展
(1)西周时代:出现 “会计”一词,产生 “官厅会计”并出现
你很幸运的中了一次大奖,奖金100万!
你正在考虑投资这笔钱的各种方法以帮助 你支付高中、大学教育费以及将来购买大 件商品,如汽车和房子。
你在选择对你所获资金的投资时主要考虑 的是什么?
是什么会使你选择投资于股票而不是债券 ?
是S公司的股票而不是T公司的股票?
经济活动产生 的原始数据
会计处理系统
会计信息
会计是通过怎 样的程序生成 上述信息的?
确认、计量 、 记录、报告
现代会计阶段
03 02 01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本 会计的出现和完善,以及管理会计的形成并与财务 会计相分离是现代会计的开端。
1953年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开始运用 ,出现“会计电算化”。
从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 , 会计的产生 是 由社会环境所决定和制约的,其中与社会生产的发展 更是密切相关。
“司会”
中国古代会计阶段
(二)会计的 产生与发展
01
西汉时期:出现“计簿”“簿书”
宋代:出现“四柱清册”,它是中式会计方
02
法的精髓,旧管(期初结存)+新收(本期
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结
存)
末清初:出现以“四柱”
02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出现
为基础的“龙门账”,进
中国会计产生与发展历史简述

中国会计产生与发展历史简述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主要进行实物交换,没有货币,因此会计记录主要是质量和数量的简单记载。
比如,在商贸交易中,人们会使用记号或刻划在陶片、兽骨等上面,用以记录交易的物品种类和数量。
这些简单的记录形式可以被视为最古老的会计证据。
在商鞅变法后的秦朝时期,由于中央集权的需要,会计活动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和改进。
秦朝出台了《律令》对会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会计被纳入司法体系,成为法定的职业,为政府和官府提供财务管理和监控。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计工作逐渐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得到了更加重视。
在宋朝,会计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聚焦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技巧。
宋朝的商人和官府收入的增加,会计记录也变得更加复杂,为了解决财务管理的问题,出现了一些重要的会计经典著作,如赵彦端的《赢政胶洲录》和吕才的《门决》等。
明朝是中国会计发展的重要时期。
明朝政府加强了对会计的监管和控制,成立了官方的会计机构,例如户部会计司和库房会计司等。
会计的标准化和制度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会计记账的要求和程序被明确规定,并且出现了会计报表的编制和使用。
到了清朝,会计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多的商业色彩。
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会计开始服务于商业和民间企业的财务管理。
清朝商人和地方官府会计的需求不断增加,会计的技术和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近代以后,中国的会计发展受到了西方会计思想和制度的影响。
在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入西方会计理论和实践,例如,美国会计学家的著作被翻译并广泛传播。
中华民国成立后,制定了《公司会计法》,进一步规范了会计制度和实践。
建国后,中国会计制度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
1954年,中国成立了全国财经系统会计学会,推动会计学术研究和教育的发展。
1985年,中国会计制度进行了一次重大,向企业会计靠拢。
2001年,中国会计准则制度进行了一次重大,引入了国际会计准则。
总的来说,中国会计产生与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从原始会计的简单记录到现代会计的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过程。
浅谈中国会计的发展历程

浅谈中国会计的发展历程作者:蒋莉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18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
中国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从古代文明中的会计、传统文化中的会计、近代文明中的会计、新时代中的会计。
无论是从古代的结绳记事,还是现代的运用高科技信息网络技术进行会计的核算,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会计发展历尽艰难险阻,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和变革,历经风霜和沧桑,终于堑露头角,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结绳记事;刻字记事;算盘;会计;计算机无论是那一个国家任何一种经济的兴起,几乎离不开商贸的发展,而商贸的发展也使会计在其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一个国家不管发达不发达,最主要是看它的经济发达与否,无论是在原始社会,还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商贸经历了从无到有。
到了二十一世纪,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与完善,以快速、精确、高效、便捷为主要特点的会计信息化,在经济发展逐渐完善的今天,会计就表现得尤为重要。
一、古代文明中的会计在近一个多世纪的考古实践中,考古学家先后发现了北京人遗迹,那些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生力水平极其低下,从这些遗迹中还未发现原始记录、计量的出现,尽管说原始人的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人类所从事的也仅仅是采集、狩猎、捕鱼等原始生产劳动,它的过程简单,成果数量也有限。
但人类那时已产生了分配意识,开始有意识地记录计量劳动过程和生产成果,考古学成果表明,人类最早的记录与计量行为是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和刻字记事,它们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会计行为。
结绳记事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最初他们选择柔软的树藤枝条,但这种藤条总是不能将沉重的东西捆好,于是人类同时用多根藤条捆绑,效果也不好,后来经过改进,把藤条揉搓在一起捆绑,发现这样的捆绑工具非常耐用和结实,于是人类不断地在生活中探索,制作绳索的技术也日趋成熟,绳索就这样成了原始人类日常的生产生活工具,并在以后的时间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基础会计第一章-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南
第一章 绪论
(2)会计是适应管理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生产 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发展的基础,人们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就十分关心生产的耗费 和生产的成果。在原始社会中,生产比较简单, 人们对生产的消耗,是通过头脑的 记忆或通过一定方式记载的,如:结绳记事、刻画甲骨、刻木记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1、会计的起源 (1)会计最早的概念,就是记账、算账。会计按字面来理解:
合:既“合计、总合”之意。
會
曾:是增的通假字,既增加、增多之意。
言:既“正确无误、真实无欺”之意。
計
十:有四方汇合、零星相加之意。
北
西 计
会 东
因此,古代有“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的 说 法。故古代将会计叫计会,既先计后会。
第一章 绪论 第能是指会计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
反映职能 控制职能
会计的扩展职能
会计预测 会计决策 会计预算 会计分析 会计考评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会计方法
会计方法可以分为会计核算方法和其他会计管理方法。 会计确认
会计核算方法 包括
会计计量 会计记录 会计报告
(3)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商品一般等价物既货币,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 的发展,会计原作为在生产过程一种必要的随带工作逐步形成为一种生产管理所必 需的专门的会计工作。会计工作也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完善起来。
(4)我国的会计产生于西周,发展于唐宋,完善于明清。
2、会计部门、职业的产生 会计的名称起源于西周,在周朝设有“司令”掌管王朝的财务收支。 会计作为一个部门和职业是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产生和发展的。 古代会计从产生来看,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官厅会计,二是民间会计。
我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近代前发展史
(1)会计的起源:绘图记事;刻记记事;结绳记事(最简单的原始会计⾏为)
(2)奴⾪社会——西周王朝:出现“会计”⼀词;产⽣“官厅会计”并出现职位“司会”,到东汉,我国开始出现了“计簿”和“簿记”的账册,⽤以登记会计事项
(3)唐宋时期:出现“四柱结算法”,单式记账法的完善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4)明末清初:出现“龙门账”,复式记账的起源,标志着商业会计的产⽣
2.近代三次⾰命
(1)第⼀次:西式会计(复式借贷记账法)推⼴运⽤
(2)第⼆次:苏联会计模式的引进
1985年颁布了新中国第⼀部《中华⼈民共和国会计法》,(93、99年分别进⾏了修订)——标志着我国会计⼯作法治化的开端
(3)第三次:1992年,发布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陆续发布13⼤⾏业的企业财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模式与国际初步接轨
3.现⾏准则
1993-2003: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和16个具体准则
2000:统⼀《企业会计制度》
2006.2.15:财政部发布新的会计准则:1+38,标志着此前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的局⾯将改变。
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发展、丰富和完善的,从⽽会计⼜具有⼀定的社会属性。
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例】(2007单选题)我国会计⼯作法制化开端的标志是( )。
A.1985年颁布了《会计法》
B.1992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
C.1997年发布了我国第⼀个具体会计准则
D.2000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PPT课件

1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2
郭道扬教授指出,从会计的起源阶段可
见,人类最早的会计行为先于文字产生,并在演进过程中
与原始文字、数字和统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原始会计
行为尚属一种综合性质的行为,而作为独立意义的会计特
《周礼·天官·司会》篇中指出:会计,以参互考日成, 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参互相当于旬报,月要相 当于月报,岁会相当于年报)。由此可见,西周时代会计 方法已有相当成就。
6
7
8
综上所述,一部会计发展史表明,自有天下之经济,便必然 有天下之会计,经济世界有多大,会计世界便会有多大。自从 有了国家,国家便离不开会计,会计工作关系到国家经济之兴 衰,政权之安危;自从有了企业,企业便从始至终依赖于会计, 会计工作事关企业经济发展之起落,经营管理之成败,乃至关 系到企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自从一妻一夫制家庭产生,会计 便成为治家理财的重要组成部分。(郭道杨教授)
【正确答案】C
11
谢谢!
12
征只有在文字及其相应的表现方式产生以后才逐步产生出
来。
3
4【例】我国周ຫໍສະໝຸດ 朝严密的财计组织 (周朝: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41年)
5
据《周礼》记载,早在西周时代,周王朝已设立专门管 钱粮赋税的官员,总管王朝财权的官员被称为“大宰”, 掌握王朝计政的官员被称为“司会”。司会主天下之大计, 为计官之长。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史前时期(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距今约2万—10万
年),是人类会计发展的历史起点。在会计史划期中将其列 入会计的起源阶段(亦称萌芽阶段)。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产生在人类社会中,生产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必须依靠生产活动来创造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物质生产资料。
如果生产的物品,在扣除消耗以后还有剩余,人类便可能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多的物质生活资料,社会才有可能向前发展。
因此,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过程活动中,必然要关心自己的生产成果和生产它们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之间的对比。
即使在原始社会也不例外。
为了合理安排生产,了解自己的生产消耗和生产成果,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开始了对耗费和成果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和比较,从而就产生了融合与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会计。
起源于生产实践,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会计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地变化和逐步完善起来。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原始社会,人们就非常关心生产活动中的劳动耗费和取得的劳动成果,就知道把生产活动过程记录下来。
开始时,人们单凭头脑的记忆,当生产活动增多,单凭记忆已不足以应用时,人们又创造出利用简单符号进行记录。
我国上古时期,尚无文字,出现了“结绳记事”、“刻木记数”。
等简单记录方式。
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古巴比伦的泥板、埃及的刻石、伊拉克的算板,都是最原始的经济计算和记录活动,这可以说是会计的雏形,但还不能认为它是会计的产生。
到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劳动过程中需要计量和记录的内容多起来,生产者忙于生产,无暇兼顾会计工作。
于是,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专门的管理工作。
据我国历史记载,早在三千多年以前西周奴隶社会,就出现了“会计”一词。
《周礼·天官》篇中指出:“会计,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
“日成”为十日成事之文书,相当于旬报。
“月要”为一月成事之文书,相当于月报。
“岁会”则是一年成事之文书,相当于年报。
在这个时期,由于生产力不断发展,奴隶主收支活动日益频繁,因而西周王朝还设立了专门管理钱粮赋税的官员—“司会”和单独的会计部门,掌管王朝全部会计账簿,定期对周王朝的收入和支出实行“月计”、“岁会”,进行会计监督,考核王朝大小官吏管理地方的情况和他们经手的财务收支。
会计学精品课程

会计学原理 1 - 11
管理学院
2、会计机构内部核算组织形式
可以分为两种形式:集中核算和非集中核算。
(1)集中核算:把整个企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主要集中在会计部门进行。 企业内部的下属部门或下属单位只对其发生的业务填制原始凭证或原始
例3 以现金支付职工工资24,000元。
资产 现金(-24000) 资产减少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应付工资(-24000) 负债等额减少 会计学原理 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与监督 核算: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事后的反映和记录。 监督:包括事后、事中、事前的反映和监督。
会计工作的要求:
会计工作要遵从和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统一要求; 要适应本单位的特点;与其他经济管理工作紧密配合、协调; 会计工作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目标。
一、资产 :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 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按流动性分为: 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会计学原理 1 - 19
二、负债
管理学院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 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按流动性分为: 流动负债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费用
会计学原理 1 - 22
管理学院
七、会计等式的演进及其平衡原理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平衡公式,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平衡关系的等式。 (一)基本会计等式: 资 产 = 负 债 + 所有者权益
(债权人权益) (所有者权益)
简述会计的起源与发展

简述会计的起源与发展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
会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最早的会计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当时的商业活动已经需要记录资产、负债和收支等信息。
在古代,会计的主要用途是为了管理国家财政和商业活动。
在中国,会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记账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记录商业交易的信息,协助商人管理资产。
随着商业活动的不断发展,会计记录逐渐成为商业和财务管理的核心。
在汉朝时期,有专门的官员负责管理国家财政,这些官员就需要进行有效的会计记录和分析以支持国家的财务决策。
在欧洲,会计的发展始于中世纪,那时商业活动开始蓬勃发展,商人需要有记录和管理财务的方法。
最早的会计记录是由会计师手工绘制出的账簿,每笔交易都需要手动记录,非常耗时费力。
到了18世纪,人们开始使用双栏式账簿,这种账簿可以更有效地记录交易信息。
到了19世纪,会计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出现专门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协会等组织。
这些组织的主要职责是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并为会计师提供培训和认证服务。
20世纪是会计学的重要发展阶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记录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和电子化。
会计信息系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为商业和财务决策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也使得会计规范化和国际化成为了趋势。
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职业,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从最初的手工记录到现在的电子化处理,会计的发展不仅反映了商业和财务管理的变化,也推动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
一节会计产生和发展

03
会计的未来趋势
会计电算化
01
会计电算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成为未来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通
过使用计算机软件系统,企业能够更高效地处理账务、报表和税务等业
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02
会计软件的选择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会计软件,如金蝶、用友等。这些软
件通常具有自动化处理、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等功能,帮助企业实现会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近代会计的形成
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建立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会计逐渐形成,出现了统一的会计准则和制度, 规范了会计实务。
会计电算化的兴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逐渐兴起,实现了会计信息的电子化处理和 管理,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02
会计的发展历程
古代会计
古代会计萌芽
在原始社会,人们开始记录交易 和物品使用情况,通过简单的符 号和计数方式进行会计处理,标 志着会计的萌芽。
中国会计准则
中国会计准则是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 会计准则体系,由财政部制定和发布。
中国会计准则涵盖了各类企业的各种 经济业务,要求企业按照会计准则的 要求编制财务报表,并接受政府有关 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中国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 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原则和方法,与国 际会计准则保持了基本一致。
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与完善
区块链在会计中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于企业内部的账务处理、审计和税务等业务。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企业可以减少人为错误和舞 弊的可能性,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区块链技术的优势
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降低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区块链技术还可以 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的产生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最早: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刻契记事”会计产生——1494年《算数、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出现之前1494年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至今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我国有关会计事项记载的文字,最早出现于商朝的甲骨文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美国经济危机财务会计准则体系的形成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西周——“司会”从16世纪末到19世纪,意大利的复式簿记迅速在欧洲传播20世纪50年代,逐渐形成了以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决策会计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会计1853年,英国在苏格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注册会计师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正式通过“管理会计”这一专业术语,标志着会计正式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领域(1)古代会计阶段【?——1494前】会计产生————————————1494年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借贷复式簿记的书籍《算数、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出现之前(PS:会计史上最漫长)我国有关会计事项记载的文字,最早出现于商朝的甲骨文。
西周设立“司会”——"月计岁会";又设司书、职内、职岁、职币四职——分理会计业务;司书——会计账簿,职内——财务收入类账户,职岁——财务支出类账户,职币——财务结余;并建立了定期财务报告制度、专仓出纳制度、财务稽核制度等。
表明大约在西周前后,我国初步形成了会计工作组织系统。
当时已形成文字叙述式的"单式记账法"。
其他国家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罗马、古希腊等。
(2)近代会计阶段【1494——20世纪20年代末】近代会计以复式记账法的产生和”簿记论“的问世为标志。
1494年(意大利)卢卡·帕乔利《算数、几何、比及比例概要》;日记账、分录账、总账、试算表的编制方法;复制记账法的原理和方法。
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
意大利的复制记账迅速在欧洲传播。
会计的起源发展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会计,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生产活动。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演进,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会计体系。
本文将对会计的起源、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梳理,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会计发展的脉络。
二、会计的起源1. 古代会计的萌芽会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当时,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会计主要表现为简单的记录和统计。
据考古学家发现,在古代遗址中,出现了刻有数字和符号的陶器、石碑等,这些都可以视为会计的萌芽。
2. 奴隶社会会计的发展在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会计逐渐从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社会活动。
这一时期,会计的主要任务是记录财产、计算收入和支出。
我国古代的《周礼》中就有关于会计的记载,如“会计掌管财物,掌管出纳”。
3. 封建社会会计的成熟封建社会时期,会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时期,会计的主要任务是记录土地、赋税和徭役等。
我国古代的《唐律疏议》和《宋史》中都有关于会计的记载。
此外,封建社会的会计制度逐渐形成,如唐朝的“户部会计”制度。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1. 早期会计阶段(1)古代会计:以手工记录为主,主要记录财产和收支。
如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等。
(2)封建社会会计:以官府会计为主,主要记录土地、赋税和徭役等。
如我国古代的“户部会计”制度。
2. 近代会计阶段(1)工业革命时期的会计: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会计开始从手工记录向机械记录转变。
如英国人詹姆斯·萨维(James Savage)于1770年发明的“会计账簿”。
(2)会计准则的诞生: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会计准则逐渐形成。
如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于1917年发布的《会计准则》。
3. 现代会计阶段(1)会计信息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会计信息化成为现代会计发展的主要趋势。
如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出现。
(2)国际会计准则:为适应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IFRS)逐渐成为各国会计准则的参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现代会计的理解:
◆ 以货币为主要量度(会计计量特点) ◆ 对经济活动的价值量进行核算和监督(会计基
本职能和会计对象) ◆ 会计工作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
性(会计基本要求) ◆ 运用 一系列方法(会计方法) ◆ 提供经济信息、进行经济管理(会计目的)
–1993年财政部发布了13个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1998年又 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
–财政部于1998年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财政总 预算会计制度》,2000年12月29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制 度》,2001年11月27日发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2004年4月27日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2005年1月发 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发生了产业革命,由此引起 了生产组织和经营形式的重大变革,适应资本主 义大企业的经营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出现了。 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以 “自由职业”的身份出现(实际上是为公司股东 服务)的“特许”或“注册”会计师协会--爱丁 堡会计师协会。从此,扩大了会计的服务对象, 发展了会计的核算内容,会计的作用获得了社会 的承认,是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电子计算技术被推广到会 计领域,引起并继续促进会计工艺的彻底革命, 使会计的性质、职能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另一方面,由于“标准成本”、“预算控制” 理论的应用和“泰罗管理”理论的推广,传统 的会计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两个分支:“财
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的诞生是
–2006年,财政部修订和新发布的1项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和 38项具体会计准则,2007年开始在上市公司开始实行。中 国会计正朝着国际趋同化的方向发展。
◆ 2、世界会计的发展过程(世界会计发展 上的三个里程碑)
1494年,意大利传教士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出版了一部名著《算术、几何比及比 例概要》(Summade Arithmetica, Geometria, Proportioniet Proportionalita) ,全面系统地总结 了当时流行的威尼斯复式记账法,并从理论上 给予了必要的阐述。从此,会计开始以一门真 正的完整的系统的科学而载入史册,这是会计 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会计的作用:反映过去、控制现在、预测将来。
第二节 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
◆ 定义: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 表现形式:从上述会计的概念中可知:会计是对
企、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因此, 会计对象的表现形式是“经济业务”。 经济业务:能以货币计量、引起资金发生变动的 各种业务活动。如:购货、销货等,但开会、签 定合同等不属经济业务。
三、会计的特点
◆ 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货币、实物、劳动 计量)
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来提供经济信息
四、会计的基本职能
◆ 马克思的结论:观念总结和对过程的控制 ◆ 传统提法:反映、监督 ◆《会计法》定名:核算、监督 两者关系:
– 核算是监督的前提,为监督提供依据; – 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证,为核算发生作用。
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结论:
会计由于生产的发展,经济管理的需 要而产生,随生产的发展、管理的需要 而发展。
二、什么是会计
●古代会计的含义:包括记录、计算、管理、考核 等内容。
记录:反映生产活动、商业活动的过去,相当于 现在的“记账”。
计算:指数量计算,要求“月计岁会”,相当于 现在的“算账”。
● 负 债(liability)
1、含义
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 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其本质表示为资金的来源渠道。
2、分类
负债按偿还期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 大类。
流动负债
负债
长期负债
负债的分类
短期借款 应付及预收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利息 应交税费 应付股利 其他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经济利益。
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等,其本质
表示为资金占用的方向。
2、分类
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两
大类。
是否容易变 现或被耗用
资产
流动资产 长期资产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及预付款项
存货
其他流动资产
债券投资
长期投资 股票投资
固定资产
专利权、商标
无形资产
权等
其他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
新中国成立后会计的发展
–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按照所有制 性质和企业经营方式划分的企业会计制度。
–1985年公布了《中华人国共和国会计法》,1993年进行了 修订。《会计法》后又全面修改补充,于2000年7月起施 行。
–1992年11月公布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 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
概括起来:会 资 产
〈资金存在和
静 态 分布的状态〉
静 态
〈时点〉
负债 要
资金来路
素
会计对象→资金运动
〈来源渠道〉
所有者权益
收入 动
动态 〈时期〉费 用
态 要
利润 素
● 资 产(asset)
1、含义
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
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
● 所有者权益
(owner’s equity; ownership interest)
1、含义
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
权益。用等式表示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2、构成
股本溢价
所有者权益
企业接受投资者
实收资本(capita投l) 入的资本,构
管理:古代会计比现在的会计权力要大,除会计 管理外,还包括掌握财政、政法、统计等管理权, 相当现在的“财务管理”。
考核:指按日、旬、年进行审查、分析,含有现 在的“会计监督”和“审计”等内容。
● 现代会计的定义
会计(accounting)是指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运 用一系列方法对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的经济业务 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据 以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的管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