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考纲考点考法大气受热过程。
1.
大气的受热过程。(重点)
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及应用。(重点)
3.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
与特点。(重点)
4.等压线图与等压面图的判
读。(重难点)
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
以等压线图为载体,考查有关
风力、风向等问题,或运用大
气受热原理解释生活和生产
中的问题。多以选择题形式呈
现。
大气的受热过程(5年1考)
大气的受热过程
(1)两个来源
①地球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
②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B地面辐射。
(2)两大过程
①地面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②大气增温: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3)两大作用
①削弱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②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任何物体温度最高时,其辐射最强。就某一地区而言,地方时12点时,太阳辐射最强;地方时13点时,地面温度最高,地面辐射最强;地方时14点时,大气温度最高,大气辐射(包括大气逆辐射)最强。
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分析
(1)纬度因素: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2)日照时数(白昼长短):一般地,白昼越长,日照时数越长,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反之,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
(3)海拔高低:一般地,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反之,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
(4)天气状况:阴天时(或有雾霾时),云层较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晴天时,云层较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为什么“高处不胜寒”?
提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为地面辐射,海拔越低,距离地面越近,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多,气温越高;海拔越高,距离地面越远,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
1.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
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
体排放增多→
大气吸收
的地面辐
射增多
→
大气逆辐射
增强,保温
作用增强
→
气温升
高,全球
气候变暖
(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深秋农民燃烧秸秆制造烟雾来预防霜冻。
③早春华北地区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
④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仅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高海拔地区(以青藏高原地区为例)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
弱作用弱
→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气候较为干旱→
晴天多、阴
雨天气少
→
大气的削
弱作用弱
→太阳能丰富
(3)湿润内陆盆地(以四川盆地为例)
影响气温的因素
1.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
2.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
(2015·高考安徽卷)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完成1~2题。
1.图中M日最接近( )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2.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
A.太阳高度B.白昼长短
C.海陆位置D.天气状况
解析:第1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即为出现极夜的范围,大致在接近最右侧日期时极夜范围达最大,此时为冬至日,a所在虚线的日期和b所在虚线的日期恰好为极昼、极夜的分界,故两虚线所在日期为春分日或秋分日,结合极夜变化可知,a所在虚线的日期为春分日,b所在虚线的日期为秋分日,而M日大致位于春分日后、秋分日前的中间处,应为夏至日,故选B项。第2题,由于图中统计的是“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因此不受天气状况与海陆位置的影响,C、D项错误。读图可知,a点太阳辐射量为30 MJ/m2、b点为20 MJ/m2。由上题可知,a、b两点所在的日期分别为春分日和秋分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因而两点的白昼长度相同,排除B项;a点纬度位置较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量大,b点纬度位置较高,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量较小,故太阳高度是导致两地太阳辐射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故选A项。
答案:1.B 2.A
3.(高考北京卷)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解析:选B。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箭头的含义。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大气吸收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③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臭氧层遭到破坏,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臭氧吸收紫外线)减少,故A项错误;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透明度提高,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故B项正确;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故C项错误;出现雾霾天气,大气逆辐射增强,故D项错误。
影响气温的因素
4.(高考全国卷Ⅱ)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