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周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周清知识点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政治格局: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

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本单元知识实际是要学习自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大体上来说,主要掌握三个内容,即:一是二战后逐渐形成至20世纪90年代瓦解的美苏两极格局;二是在两极格局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多极化趋势;三是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政治局面(一超多强)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同学们经常搞不清两极格局与多极化趋势的关系,在次强调: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发展是存在于两极格局发展当中的(只不过主要格局仍然是两极格局),而两极格局的瓦解使得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势头更猛。

一、美苏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1.理解四个概念:

(1)雅尔塔体系(1945年—1991年):指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就是说它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两分天下的基础和原则。它深深打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2)两极格局(1955年—1991年):是指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在世界的权利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位置,相互敌视、对峙,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格局。表现在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峙,对第三世界的争夺,经济上的相互禁运和封锁,军备上的疯狂竞争,妄图取得战胜对手的优势,意识形态上的相互攻击。

“极”:指综合国力强、对外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3)冷战(1947年—1991年):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除了军事敌对行动外,“冷战”还有政治的、经济的、心理的和文化宗教等各种行动。其主要目的是遏止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推行西方的价值观,服务于建立美国在全球的霸权。

(4)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后期):随着苏联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在1956年苏联第五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的霸权主义在不断膨胀。赫鲁晓夫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把“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作为苏联对外政策的基本策略,以缓和美苏紧张关系,要实现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与美国展开了争霸。争霸不仅限于“冷战”,还要动用武力,但美苏都避开了欧洲,战争主要放在了亚洲。

四者的关系:两极格局是在雅尔塔体系的规划和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是世界政治格局。而“冷战”是两极(美苏)处理相互关系的主要手段,它的形成则催化了“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反过来,

“两极”

相互展开“冷战”直到发展为美苏争霸,而美苏争霸又仍然是以“冷战”为主要形式(当然还

有局部热战)。

2.两级格局形成的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西欧衰落,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3)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

(4)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为战后世界格局奠定了框架

3.两极格局的形成:

(1)雅尔塔体系为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

(2)冷战的形成催化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A.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这是冷战开始的信号

B.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杜鲁门主义,

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C.1948年,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欧洲复兴计划)正式启动,美国依据经济援助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D.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的公约——《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加剧了“冷战”程度。

E.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形成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两极格局是美苏均势的结果。

F.理解:两极格局下美国采取“冷战”而不是“直接热战”的原因:

a.苏联在军事政治上能与美抗衡,使美国又不敢贸然越过战时美苏划定的势力范围界限。

b.兵戎相见并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为刚刚饱尝战争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反对。

4.两极格局的特点:

(1)政治上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势不两立。

(2)军事上两大集团强烈对抗(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侵略与反侵略斗争)并存)。

(3)两种类型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行发展、交往很少(封锁与反封锁)。

(4)两大阵营内部基本是一元结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一个中心(美国和苏联)。

(5)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

5.“冷战”阴影下的国家关系——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

“冷战”开始后,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军事包围,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不惜以武力相威胁,从而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1)造成德国分裂——美苏“冷战”的焦点

1949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英法美西部占领区在美国支持下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949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在苏联支持下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961年,修筑“柏林墙”(1989年拆除,1990年两德统一)。

(2)造成朝鲜分裂与朝鲜战争

1945年,美苏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南部和北部。

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成立;1948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1953年结束

((3)造成越南战争(1961年——1973年)

(4)造成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经过对峙与谈判,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6. 评价美苏“冷战”

积极:A.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客观 B.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消极:A.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B.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C.破坏了世界的和平,爆发了局部的“热战”

7.两极格局的结束: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二、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发展

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