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书愤》李军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上课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试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麓实验中学

李军

一、教学目的

1.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书愤》的思想内容。

2.归纳总结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3.了解南宋诗歌的时代特色,把握陆游诗歌的常见思想内容和风格。

4.学习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书愤》的思想内容。

2.了解南宋诗歌的时代特色,把握陆游诗歌的常见思想内容和风格。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检查《蜀相》的背诵情况。

二、鉴赏《书愤》

1.朗读诗歌。

指名朗读,评点。

2.品味情感。

(1)结合注释,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诗歌的内容与主旨。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本诗书写了哪些“愤”?

(2)小组讨论。

(3)交流订正。

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

知人:

陆游出生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常因谈论国耻以致痛哭流涕,饭也不吃。陆游的老师也是有骨气的人。陆游从小饱受战乱苦难,出生第二年就碰上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

“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论世: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尘”

“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4)小结诗歌。

全诗紧扣一个“愤”字,前四句概括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后四句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时光虚度的悲愤之情。尾联以诸葛亮自勉,悲中有壮,雄浑豪放。

三、拓展延伸

1、南宋诗歌。

(1)南宋诗歌特色

以抗金复国为基调,写出了许多感时忧国的诗篇,成为南宋诗坛的主旋律。

(2)练习:《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

杨万里

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首诗蕴含的思想感情。

2、陆游诗歌。

(1)我们学过陆游哪些诗歌?

《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卜算子·咏梅》《秋思》

《游山西村》《冬夜读书示子聿》

(2)陆游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有哪些?

抗金复国的忠诚;

壮志未酬的悲愤;

对统治阶级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谴责;

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关注与同情;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淳朴民风的赞美;

对子女的殷切期望…

(3)练习:《临安春雨初霁》

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这两首诗在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

四、总结规律

1、以意逆志:

从作品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的主旨,并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2、知人论世:

了解时代背景,探究诗人生平经历,弄清具体创作时间。

五、布置作业

分析姜夔《扬州慢》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