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流派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流派
《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的科学,或者说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的科学。
美国学者霍尔姆斯首先提出文化人类学这个概念。
在美国称文化人类学,在英国称社会人类学,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德国称为民族学。
人类学的奠基者:拉菲托 《美洲野蛮人风俗与远古风俗之比较》古典进化论学派这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第一个流派,是文化人类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盛行于 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成熟的标志在于 E.B.泰勒的《原始文化》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 古典进化论学派认为文化进化的动力:心性一致,即人类心里一致说,人们都朝一个地方想。
古典进化论学派很好地解释了文化的多样性,但是它却把文化的差异性简单地解释为发展阶 段的不同,从而为文化歧视甚至是种族歧视埋下了理论种子。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背景:一,早期的人类学知识的积累和研究组织的建立;二,殖民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人们研究异种族、异文化的需要,也扩大了人们的研究视阈;三,思想根源在于进化论理论的提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斯宾塞社会进化论。
E.B.泰勒: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第一个给文化和宗教下定义之人,第一个主张采用统计法进行人类学研究的人。
《原始文化》、《论研究制度的方法:对婚姻和继承法的应用》进化论观点:人类社会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跟自然界一样,是通过不断进化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是相继相承的。
宗教理论:明确了什么是宗教:一切对于神灵的信仰;探讨了宗教的起源和产生:万物有灵(全部宗教史的基础)。
婚姻家庭理论:“回避”习俗与居住模式:从妻居到从夫居;命名制度:亲从子称;继嗣制度;产翁制:由母系向父系转变;婚俗:抢婚和外婚制。
人类学研究方法:比较法(分类比较)、残存法(残留的风俗习惯)、统计法摩尔根: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对易洛魁部落联盟的研究,首次使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人类学,首创用亲属称谓来研究家族制度。
第二章文化人类学基本理论
14
三、美国传播学派
2.主要观点
(1)创造“文化区”(culture area)的概念,意
思是指具有共同文化特质的人们分布的区域,以
此概念,他在美洲划分出了不同的文化区;
( 2 )指出文化区与不同环境之间的关系,开创了
“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适应关系”的研究路
线。 15
四、对传播学派的评价
肯定评价:
23
三、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
1.文化的功能并非在于满足不同的欲求,而是为 了维护已有的社会结构 。
2.社会是个有机体,其存在依赖于各部分的相互 依赖和相互作用。 3.社会结构受一定规范的制约,这种规范也制约 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行为。 4.不同社会间存在差异,原因在于各个社会用不 同方式发展自己的结构。
31
二、怀特的技术决定论
1.文化由技术体系、社会体系和观念体系三部分构成,技术
体系决定社会体系,间接决定观念体系。
2.文化进化的原因在于技术,而衡量文化进化阶段的唯一而
最合适的标准是每人每年所能得到的能量。
3.文化进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人类仅仅依靠自身能量的阶
段、通过种植和养殖得到太阳能的阶段;通过动力革命,利
10
一、德国传播学派
2.基本观点 (1)不同民族文化相似性可以用文化接触而产生的传播来解 释,否则,就是起源于同一源头。
(2)寻觅传播痕迹的方法:分析文化之间的类理论(culture circle):凡是相同的文化现象,无论 在何地,都属于某一文化圈,起源于某一中心,人类的每一 种文化最初都起源于某一个文化中心,从该中心传播到世界 各地。(Leo Frobenius 首先提出此概念 )
北师大文化人类学考研题库
北师大文化人类学考研题库文化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的学科,它探讨了人类行为、信仰、习俗、语言以及社会结构等各个方面。
北师大的文化人类学考研题库涵盖了这一领域的多个重要主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题和答案要点,供考生复习参考。
一、文化人类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学科,它关注的是人类社会中共享的符号系统、信仰、价值观、行为模式以及这些元素如何影响人类生活。
研究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语言、宗教、艺术、社会结构、经济系统和政治组织。
二、主要理论流派1. 进化论:认为文化是逐渐进化的,从简单到复杂。
2. 功能主义:强调文化元素在维持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3. 结构主义:关注文化元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结构。
4. 象征主义:认为文化是通过象征和隐喻来传达意义的。
5. 解释主义:强调理解文化现象时需要考虑个体的主观体验。
三、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是一种观点,认为一个文化的价值和行为标准应该在其自身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评价,而不是用其他文化的标准来衡量。
四、田野调查方法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以收集第一手资料。
五、文化变迁与文化冲突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元素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
文化冲突则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可能是由于价值观、信仰或行为模式的差异所引起的。
六、全球化与本土文化全球化对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文化的同质化和异质化。
研究者需要探讨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
七、文化人类学的应用文化人类学的知识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教育、健康、发展、政策制定等,以促进跨文化理解和社会和谐。
八、经典案例分析考生需要熟悉一些经典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案例,如玛格丽特·米德的《萨摩亚成年礼》、埃文斯-普理查德的《努尔人》等,理解这些研究的背景、方法和结论。
九、当前研究趋势当前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趋势包括跨学科研究、文化与科技的结合、以及对新兴社会问题的研究。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梳理(整理版)
综述:20世纪60年代之前整体趋势(空间上由大到小,内容又粗到细 )
1.不再试图构造全球人类史,从大范围的人类史的观念到文化内部规则 运作的探讨。 2.异文化观念:从比较文化高低、文明野蛮到理解社会是什么;来自非 西方的异文化不再是“历史残存”,也不是西方的过去。 3.外在时空序列——文化内在的时空序列。
环境的既存关系 • 重归“科学大道”,结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研究,坚持科学主义
和客位研究优先地位 •Biblioteka 技术生态、技术经济决定论质疑
强调科学、客观,丢掉了人类行为得以产生的意义框架(象征主义)
七、象征人类学
背景
(1)反思:人类学长期发展中,功能、结构的研究注重制度、结构等 对人的制约,人一直生活于冰冷的框架中,要知道人也是能动个体,有 理性、情感、行动等。一些人类学家开始思考如何发现活生生的人的行 动,并对人的行动进行阐释。也是科学和阐释、实证和人文之间的分立 (2)对科学主义者的某种反叛
五、结构主义
背景: • 二战之后民族—国家成立,在原殖民地田野作业困难 • 英美有“保护国”,法国出现困境和理论再思考
特点
• 1.来源:语言学(全世界语言有6000多种,但是总是有一些共通性 存在:如:都含有AEIOU这五个元音)
• 2.结构是经验实体之下存在的一种深层模式,而非经验体或社会现实 • 3.结构的模式:
在的基础); • 两类需求:基本需求、衍生需求。在满足生物性需求之后,创造了
文化(衍生需求)。 • 研究文化时,对研究社区进行整体、全貌的分析。
结构功能论(文化对社会运作)
• 功能是整体内部活动对于整体活动所做的贡献; • 社会结构(经验主义):由制度规定或支配的社会关系中,人的不
断配置组合。即在一个文化统一体中由制度支配的人与人的关系。 • 制度:某些原则、社会公认的规范体系或社会生活的模式。个体间
第3讲文化人类学主要理论流派
法国社会学派
涂尔干(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 1858-1917,社会学派奠基者。与马克 思、韦伯同为构筑西方当代社会理论大 厦的三巨匠之一。
“社会整体论”
“功能研究法”:从生物学借用。
莫斯:1872-1950,涂尔干的继承人和 外甥,主要著作《礼物》。认为社会中 的各种事物,只有当其和整体联系而不 仅是与特定部分相联系才能对事物加以 理解。
美国历史学派
博厄斯:现代人类学之父 历史特殊论 人类学三大任务:重建人类史;揭示文化发
展规律;探讨变迁的动力 文化区: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型; 文化区 文化相对主义 本尼迪特克:文化模式 米德:文化决定人格
新进化论
怀特:能量学说 斯图尔特:多线进化;文化生态学 塞维斯、萨林斯:一般进化和特殊 进化
亚洲及新大陆
父权制
专偶制 明确区分直系 文明 欧洲 和旁系
氏族的发展与社会进化
蒙昧阶段 野蛮阶段
文明阶段
氏族、胞族 部落、部落联盟 国家
传播学派
认为传播与移动是文化发展的主要 途径 拉策尔 弗洛贝纽斯:文化圈概念 格雷布内尔:文化圈理论;文化亲 属关系 斯密特:历史研究法;四级文化圈 极端传播主义:泛埃及主义
氏族理论蒙昧野蛮文明低级水果和坚果为发明制陶术发明和使用文中级食用鱼东半球饲养家畜西半球灌溉法种植玉米高级发明弓发明冶铁术家族发展阶段亲属称谓社会进化时期分布区域只以辈分区分蒙昧南洋及非洲不区分直系和旁系野蛮亚洲及新大陆明确区分直系和旁系文明欧洲蒙昧阶段野蛮阶段文明阶段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认为传播与移动是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弗洛贝纽斯
列维·斯特劳斯的主要创见
人无序不立,人类皆有分类的天性,原始人与现 代人都是分类的动物; 分类就是创造秩序,就是按两元对立规则或两分 法找寻事物之间的区别性特征; 作为分类结果的秩序要用符号表达,因此文化是 象征符号体系; 符号体系反映人类的意识结构,意识结构可以抽 象成结构模型; 结构模型有深浅两个层次。
第三讲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及流派课件
历史特殊论代表人物博阿斯的文化观
博阿斯如此强调各民族特定文化史的研究,是与 他反对种族主义观点和提倡文化相对主义分不开的。 他坚决主张研究每一民族、每一种族文化发展的历史, 明确地指出,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 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文化的独特 之处都不会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 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 对的。 在《原始艺术》中,他指出:‚任何一个民族的 文化只能理解为历史的产物,其特性决定于各民族的 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
第一章 古典进化论学派
古典进化论学派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 个学派,所以它的产生也可以看作是文化人类 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正式诞生的界碑。该学派 活跃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这30年间。 该学派的产生应当从巴斯蒂安1860年出版 的《历史上的人》算起,真正成熟的标志则是 泰勒的《原始文化》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 两部巨著的问世。
历史特殊论代表人物博阿斯的文化观
博阿斯的文化观之最大特点就是将某一文化的历史 研究置于首位,而不是研究全人类普遍文化的历史。在 1930年出版的《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他将文化定义 为‚包括一社区中所有习惯、个人对其生活的社会习惯 的反应,及由此而决定的人类活动‛。由此可见,他研 究的文化是有地理范围的,而非全球性的文化。 其理论的核心就是‚历史特殊论‛。为了理解或解 释某一特定的文化,最正确的做法就是重建该文化走过 的独特道路,即构拟该文化的历史。 他称自己的研究方法是‚历史方法‛,并将此方法 与古典进化论的‚比较方法‛相对立。值得注意的是, 他虽然反对研究世界文化的普遍发展规律,但是,并不 反对探讨具体民族或特定文化的发展规律。
德国的文化传播论者:拉策尔
拉策尔的主要传播论观点:自然对个人以 及通过个人对民族的体质和民族精神产生 影响,是起决定作用的。其专著《人类地 理学》强调了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生理、心 理以及人类的分布、社会现象和其他社会 发展进程。 拉策尔的文化地图:文化特征用地图的形 式标识出来。
文化人类学 第二章 理论流派
什么叫“功能”? (1)“功能”就是“满足需要”,就 是事物与制度的“作用”。 (2)一切文化和社会现象都有其存在 的现实意义和不可缺少的作用,一个民 族的文化中的每一个现象,都像生物肌 体的每一个器官一样具有一定的“功 能”。
1、马林诺夫斯基
代表著作: 《澳大利亚的土著家族》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俗》 《原始社会的性与压抑》 《科学的文化理论》 《文化论》等。
四、心理学派(文化与人格学派)
(20世纪40年代)
代表人物:
拉尔夫〃林顿 (Ralph Linton) 马格丽特〃米德( Margaret Mead) 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
1、林顿的重要观点:
(1)人格是个人的 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 的有组织的集合。
(2)每一文化的成员都有一系列共同具
2、政治观念的发展
氏族是原始公社制度的基本细胞. 一切文明民族的最初氏族都是母权制。
3、家族观念的发展
(1)群婚制: 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 (2)对偶婚制 (3)一夫一妻制
4、财产观念的发展
社会分工、私有财产和社
会不平等现象的相继发生,是
原始社会解体和国家产生的根
本原因。
“摩尔根在美洲,以他自己的方式,重 新发现了四十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 主义历史观,并且以此为指导,在野蛮 时代和文明时代加以对比的时候,在主 要点上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果。”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 家的起源》)
三、历史特殊论(20世纪初) 弗朗兹〃博厄斯 Franz Boas, (1858-1942)——美国“民族学之父”
代表作:
《种族、语言和文化》、
第二章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流派
第二节 心理学派和功能主义
一、心理学派 1.弗洛伊德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2.林顿:基本人格类型 卡丁纳:基本人格结构 3.本尼迪克特和米德的文化与人格理论 《文化模式》 《来自南海》三部曲
漳州师范学院
二、功能主义与结构功能主义
(一)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理论 1.文化的功能主义理论 思考每一种文化现象对于社会成员以及作 为整体的社会的功能和作用 2.把人本身的需要看成是文化存在的基础 3.整体性的田野工作方法
漳州师范学院
(二)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 1.文化的功能在于维持一个社会的结构, 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 2.关于社会结构的思想的内容 社会组织 社会形式
漳州师范学院
第三节 新进化论、结构主义人类学
一、新进化论 (一)怀特的普遍进化论
1.文化进化的标志是人类获取能量的增长 (1)文化的进化历史阶段 (2)评估文化文化发展的公式:C=ET
2.技术发展是整个文化进化的基础 (1)技术系统 (2)社会系统 (3)思想意识系统
3.文化决定发明与革新 (1)文化既是人类天性的决定因素,也是发明与革 新的决定因素 (2)两个重要的命题
漳州师范学院
(二)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理论 1.对于文化的解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2.文化生态学思想 3.文化类型研究 (1) 社会文化整合水平 (2)区分出三种整合水平不同的社会文化类型: 家庭、群落(村落或社区)、国家
漳州师范学院
(三)列维一施特劳斯的的一种模式 2.结构主义方法:
一是结构模式的划分;二是结构层次的转换 3.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称谓体系,态度体系 4.神话的结构
“二元对立”是人类思维的基本结构,神话只是 这一无意识性质的基本结构的语言表现。 5.对原始人的思维特性和图腾崇拜的研究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第一节古典进化论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
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2、殖民贸易的促进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
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
《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
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
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
”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1、生平与著述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
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文化人类学
三、文化人类学的本质
1、普遍性 2、整体性 3、整合性 4、文化相对论
四、文化人类学的形成和发展
1、形成 1871年泰勒发表《原始文化》 1896 牛津大学 2、发展
五、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1、田野工作 2、泛文化研究
六、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理论流 派
(一)早期进化论学派 1、泰勒的三阶段进化论 蒙昧:用石器,吃野生食物 野蛮:有农业,用金属 文明:发明文字,且文明包括幸福的进步和 某些道德品质的提高。
1. 文化 文化包括了人类通过后天的学习掌握 的各种思想和技巧,以及用这种思想和技 巧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
文化或文明,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 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 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泰勒】
2.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 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 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和进化 的过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族、各国家、 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籍 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 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六)法国结构主义学派 倡导人:莱维.斯特劳斯 各民族认识上的差异决定了文化上的 差异,而在这些认识的差异下,存在着 一种基本的思想结构,这是全人类的社 会所固有的。
第二章 婚姻和家庭
第一节
婚姻
一、婚姻内容的多变性
二、纳亚尔人的婚姻
三、婚姻的意义和婚龄
四、婚姻择偶
1、门当户对阶段 2、异质互补 3、以爱情为基础
第二章 婚姻和家庭
第二节 家庭
一、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一)家会制度 3、最初的社会关系 (二)家庭和我国社会的发展
二、家庭结构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程笔记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概念一、文化人类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1. 定义:文化人类学,又称社会人类学或民族学,是研究人类文化多样性和社会行为的学科。
它通过比较不同社会和文化群体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旨在理解人类文化的本质、发展规律以及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2. 研究内容:- 物质文化:研究人类生产和使用的物品,如工具、建筑、工艺品等,以及这些物品在文化中的意义。
- 精神文化:探讨信仰、价值观、世界观、艺术、文学、语言等非物质文化元素。
- 社会文化:分析家庭结构、社会组织、政治制度、法律规范、教育体系等社会结构和文化模式。
- 经济文化:研究生产方式、交换模式、消费习惯等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文化现象。
二、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程1. 早期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早期的人类学研究多集中在欧洲殖民时期对“异文化”的描述和比较。
- 代表人物如爱德华·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和刘易斯·亨利·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等,他们提出了文化进化论的观点。
2. 现代阶段(20世纪初至中期):- 功能主义:由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Bronisław Malinowski)和阿尔弗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Alfred Radcliffe-Brown)等人发展,强调文化功能和社会结构。
- 结构主义: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提出,关注人类思维的基本结构和文化符号系统。
3. 当代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 文化相对主义:主张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价值,不应以某一文化标准评价其他文化。
- 后现代主义:批判传统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强调多元化和差异性。
- 全球化研究:关注全球化对地方文化的影响和跨文化交流。
三、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理论1. 进化论:- 泰勒和摩尔根等人的文化进化论,认为文化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文化人类学》课件
文化人类学第一章文化人类学概述第一节人类学的定义及其学科范畴一、人类学的起源人类学(Anthropology)一词,是由两个希腊文字组成,即anthropos(人)和logos(学科),意思是研究人的学科。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西方有部分学者称其为“人的科学”。
1501年德国学者洪德首次使用“人类学”一词,但当时只是用来指人体解剖和人的生理研究。
直到1863年,英国创立伦敦人类学学会,其研究范围才与现在的人类学研究比较一致。
此时,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才逐步形成起来。
二、人类学的含义•20世紀初,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定义。
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人类学专指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包括灵长类学在内。
广义:在英国和美国等国家,人类学不仅包括体质人类学,也包括人类的社会和文化在内,叫做社会人类学或文化人类学,包括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等。
由于人自身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研究人的人类学显然要研究人的生物方面和社会方面。
这样,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横跨整个地球和贯穿整个历史的所有人类,研究他们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三、人类学的学科范畴1、四分法(1)体质人类学(2)考古学(3)民族学(文化人类学)(4)语言人类学2、二分法二分法是在四分法的基础上,把考古学,语言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都归入为文化人类学。
(1)体质人类学,这一名称创始于1871年,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体质变化的一门学科;(2)文化人类学:一般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
四、人类学的学科地位人类学是整体性、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围宽广,在学科的属性和相关的研究方法上,人类学横跨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种不同的学科领域。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学科一、文化的含义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部分。
2. 文化与文明的联系与区别:(1)文化比文明产生要远古的多。
人类学流派知识梳理
古典进化论学派一、古典进化论(文化进化论)古典进化论是19世纪中叶西方民族学界产生的一种民族学理论,进化论主要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该理论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渐地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斯宾塞、泰勒、摩尔根和弗雷泽等人。
二、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背景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建立;2、殖民贸易的促进;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三、古典进化论的思想渊源1、18世纪欧洲社会思想家有关学说的影响:维柯、孟德斯鸠、孔多塞;2、民族学本身思想脉络的影响:拉菲托、亨利霍姆、亚当弗格森;3、生物进化论的影响:达尔文。
四、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一)泰勒泰勒是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誉为英国“人类学之父”;他曾旅行墨西哥和美洲热带地区,基于对当时社会文化的浓厚兴趣,发表了其代表作《原始文化》;其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给文化下了经典性的定义②宗教理论方面提出了“万物有灵论”③将人类的进化历史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代④对婚姻家庭理论的研究⑤方法论方面提出了“比较法”“残存法”“统计法”。
(二)泰勒的进化论观点1、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2、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了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但是总会循序渐进;3、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这无论对于分子或有机体的运动还是对于社会的运行来讲都是如此;4、泰勒把人类文化的进步划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阶段。
(三)泰勒的宗教理论1、《原始文化》主要研究的是原始民族精神文化特别是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的产生与发展;2、泰勒明确了什么是宗教(基督教、非基督教、神灵信仰);3、探讨了宗教的起源与产生。
文化人类学——精选推荐
⽂化⼈类学⼀、什么是⼈类学Malinowski:研究⼈类及其在各种发展程度中的⽂化的科学,包括⼈类的躯体,种族的差异、⽂明、社会构造以及对于环境的⼼灵的反应等问题的研究。
⼈类学是⼀门⼴泛地、综合地研究⼈类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物特性和社会特性的实证科学。
从⽣物和⽂化的⾓度对⼈类进⾏全⾯研究的学科群,最早见于古希腊哲学家亚⾥⼠多德对具有⾼尚道德品质及⾏为的⼈的描述中。
⼈类学的研究视⾓:整体观和⽂化相对独⽴性。
①整体观:从社会⽂化和⼈类⾏为的各个⽅⾯和层次研究社会的⽂化元素和⾏为,把社会或⽂化当作⼀个整体来研究。
②⽂化的相对性:这是对⽂化⼈类学的研究态度和⽂化评价。
要求研究者客观地看待被研究的对象。
⼀般采⽤⽂化主位研究法,从被研究者的⾓度来看待被研究者的⽂化。
⼈类学的研究⽅法:⽥野调查和跨⽂化研究①⽥野调查:通过观察、谈话、访问等⼿段取得研究者所需要的资料,就是⼈们常说的⽥野调查⼯作。
主要有观察法、参与观察法、访谈法、谱系法、个⼈⽣活史。
新近的趋势以规范的⽥野调查获取研究资料是当代⽂化⼈类学区别于其他社会学科的重要特征。
②跨⽂化研究:对不同的⽂化进⾏⼴泛的⽐较研究。
⼆、理论流派⼈类学的理论是在进化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也是在批评与借鉴进化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依次主要有:进化论-传播论-历史特殊主义-功能论-⽂化与⼈格-新进化论-结构主义-⽂化⽣态论-认知研究-阐释主义-后现代主义-1、古典进化论:Edward Tylor Morgan第⼀、他们所关⼼的,是全⼈类⽂化的总体发展,不关⼼某⼀社会-⽂化的内部运作。
第⼆、他们的进化论是单线的进化论。
第三、他们都强调⼈类⼼理能⼒的⼀致性及其对⽂化进化的决定性作⽤。
第四、在研究⽅法上,当时他们采⽤“⽂化残余”和“⽂化类⽐”的⽅法,把不同⽂化现象加以逻辑的排⽐,然后,通过分析,将不同的⽂化排列为⾼低不同的序列,⽤以代表全⼈类⽂化的进化过程。
0、传播论Diffusionism Ratzel(是第⼀位伟⼤的传播论者,提出“⼈类地⾥学”理论。
文化人类学理论梳理 ppt
-
1
人类学理论是有关人类知识与观念的总的积累与 经验的产物 。
通过具体的民族志资料,人类学家了解到各种有 关人类行为与信仰的具体信息。同时,有关人类 文化的具体理论是否有普遍适应性的讨论,导致 了人类学向更为综合性的学科演变 。
-
2
二战前的人类学理论
古典进化论学派 传播论学派 历史特殊论学派 功能学派 结构功能学派 法国社会学学派 文化与人格学派
-
9
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1818—1881)
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1840年大学毕 业后自学法律,于1842年获得律师资格。 1870年出版《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 度》,1877年出版《古代社会》。1887年, 出版了其最后一部著作《美洲土著的房屋 和家庭生活》
-
10
古典进化论又称为“单线进化论”,因为这一学派认为所 有的文化都会经历一些特定的发展阶段,由“蒙昧”直线
性发展到“文明”时代 。
-
4
基本思想 第一,因为人类本质一致,所以,文化的发展必然
是单一性的; 第二,各族文化都遵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但有快
慢差异; 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
主要观点: 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
3
1、古典进化论学派
古典进化论是近代生物学与地质学进化理 论影响的直接产物 。活跃于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这一学派的学者主张:与各种动物一样,人类文化经历过 较长时间后也会产生变化,较“原始的”文化阶段往往会 被较“进步的”文化阶段所取代 。
-
14
批评
第一,片面强调单线进化,认为世界所有民族都遵 循同一路线向前发展,不能跨越。事实上,由于传 播和涵化,许多原始民族都跨越若干个发展阶段。
文化人类学
博阿斯提倡文化相对主义,反对文化种族主义。他坚决主张,衡量 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 值,每个文化的独特之处都不会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 价值观,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理解为历史的产物,其特性决定于各族的 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简介
古典进化论学派 传播论学派 历史特殊论学派
古典进化论学派
古典进化论学派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的 第一个学派,它的产生可以看作是文 化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正式诞生 的里程碑。该学派活跃于19世纪60年 代至90年代这30年间,其代表人物泰 勒、摩尔根和巴斯蒂安 。
古典进化论学派代表人物: 古典进化论学派代表人物:
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1、泰勒主张: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界是不断发展、 逐步进化的,而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当然也是不断发展、 逐步进化的。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发展与进化是有其固有规律的, 这些规律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加以说明。 2、泰勒提出两大原则:第一,文明或文化具有广泛的共同性,这 种文化的一致性,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的本性的普 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第二,“文化的各 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 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 用。” 3、泰勒还划分了文化进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即原始末开化或狩猎 采集阶段、野蛮的以动物驯化和种植植物为特征的阶段和文明开 化的、以书写艺术为开端的阶段。
文化区理论
博阿斯认为,在文化发展中,传播比独立 发明更普遍。在他的影响下,博阿斯本人 及其弟子们提出了“文化区”的概念。博 阿斯还提出了“文化中心”与“文化边区” 的概念。
第二章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流派
(三)贡献
① 传播学派扩大了研究的视野,把人类学的调查 和研究推进了一步,为摩尔根时代的人类学所 不及。
② 正确地指出了文化传播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③ 正确地指出了文化圈在地球上也是客观存在的。
用文化圈的方法来认识民族文化,并对世界上 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进行系统的划分,在人类 学上应该是可取的。
弗朗茨·博厄斯
▪ 弗朗兹·博厄斯(FraMz Boas,1858— 1942)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明登市, 先后在海德堡大学、波恩大学、基尔大 学读物理学和数学。1886年前往美国 定居。在美国他重建了《美国人类学家》 杂志,发起成立了“美国人类学学会”。 1883年到加拿大的巴芬岛进行1年多的 考察,了解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 1887年到美国西北海岸的印第安人居 住区考察,并于当年加入美国国籍。他 在人类学上的贡献不仅在于有一些影响 的著作,而且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学生: 克鲁伯、罗维、米德以及本尼迪克特等 人。他被尊称为“美国人类学之父”。
➢ 为了论证文化进化的理论,他主要运用两 种方法:一是文化遗留(Survivals)分析 法(也叫残存法),一是比较法 (Comparative Studies)。
“在那些帮助我们按迹探求世界文明的实际进程的证据中, 有一广泛的事实阶梯,我认为可用遗留这个术语来标示这 些事实。仪式、习俗、观点等从一个初级文化阶段转移到 另一个较高的阶段,它们是初级文化阶段的生动的见证或 活的文献。”
三、历史特殊学派
• 该学派的创始人为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 故又称为博厄斯学派。这是一种以历史 特殊论为基本理论核心、以文化区为研 究方法、以文化相对主义为研究态度而 建立起来的人类学理论。
• 博厄斯代表作: 《中部爱斯基摩人》
文化 人类学理论流派
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导论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的科学,或者也可以讲是从文化这个角度研究人的科学。
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研究人类社会中的行为、信仰、习惯和社会组织的学科。
”英国《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也指出:“文化人类学关心的是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及其习得的行为方式,而不是遗传传递的行为方式。
”美国学者W. H. 霍尔姆斯(W. H. Holmes)于1901年首次提出文化人类学这个术语,其英文是Cultural Anthropology,提出这一术语的目的就是与从生物特性角度研究人的体质人类学相区别。
J.F.拉菲托(J.F.Lafitau,1670-1740),被传播学派学者推崇为文化人类学的奠基者。
“爱丁堡学派”代表人物:亨利•霍姆(Henry Home,1696-1782)、亚当•弗格森(Adam Ferguson,1723-1816,被认为是英国古典进化论学派的先驱之一)、罗伯特森(W.Robertson,1721-1793)第一章古典进化论学派古典进化论学派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学派,所以它的产生也可以看作是文化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正式诞生的界碑。
该学派活跃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这30年间。
该学派的产生应当从巴斯蒂安1860年出版的《历史上的人》算起,真正成熟的标志则是泰勒的《原始文化》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两部巨著的问世。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背景一、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建立二、殖民贸易的促进三、进化论思想的催生最先清楚地提出生物进化论明确概念的是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1801年。
斯宾塞偏重于社会进化,对进化概念的形成以及进化理论的系统化起了主要作用,他和孔德被并称为社会学的两位创建者。
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是贯穿斯宾塞思想的两条主线,是他关于社会的基本理论观点。
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的相似与不同P15代表人物、代表著作、主要思想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的科学,或者说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的科学。
美国学者霍尔姆斯首先提出文化人类学这个概念。
在美国称文化人类学,在英国称社会人类学,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德国称为民族学。
人类学的奠基者:拉菲托《美洲野蛮人风俗与远古风俗之比较》古典进化论学派这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第一个流派,是文化人类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盛行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成熟的标志在于E.B.泰勒的《原始文化》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古典进化论学派认为文化进化的动力:心性一致,即人类心里一致说,人们都朝一个地方想。
古典进化论学派很好地解释了文化的多样性,但是它却把文化的差异性简单地解释为发展阶段的不同,从而为文化歧视甚至是种族歧视埋下了理论种子。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背景:一,早期的人类学知识的积累和研究组织的建立;二,殖民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人们研究异种族、异文化的需要,也扩大了人们的研究视阈;三,思想根源在于进化论理论的提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斯宾塞社会进化论。
E.B.泰勒: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第一个给文化和宗教下定义之人,第一个主张采用统计法进行人类学研究的人。
《原始文化》、《论研究制度的方法:对婚姻和继承法的应用》进化论观点:人类社会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跟自然界一样,是通过不断进化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是相继相承的。
宗教理论:明确了什么是宗教:一切对于神灵的信仰;探讨了宗教的起源和产生:万物有灵(全部宗教史的基础)。
婚姻家庭理论:“回避”习俗与居住模式:从妻居到从夫居;命名制度:亲从子称;继嗣制度;产翁制:由母系向父系转变;婚俗:抢婚和外婚制。
人类学研究方法:比较法(分类比较)、残存法(残留的风俗习惯)、统计法摩尔根: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对易洛魁部落联盟的研究,首次使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人类学,首创用亲属称谓来研究家族制度。
《古代社会》、《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原始社会分期理论:根据生产力(生产工具)的发展确定: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
氏族制度的发现: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是一次发展的几个阶段,最终形成民族。
家庭史的研究:首次从亲属称谓制度来研究家庭和家族制度;家庭发展:“血缘”家庭,伙婚制家庭(普纳路亚),偶婚制家庭,父权制/母权制家庭,专偶制家庭。
其他学者:德国人类学之父:巴斯蒂安:人类心里一致说瑞士的巴霍芬:母权论,标志着家庭史研究的开始英国的麦克伦南:内外婚姻制度:母权制先于外婚制英国的卢伯克:第一个提出残存法思想;宗教阶段理论英国的弗雷泽:首创“社会人类学”一词;《金枝》:关于人类智力发展连续性和进步性的理论:人智力发展经历了巫术阶段、宗教阶段、科学阶段传播论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的传播论学派认为人类文化发展归根结底在于文化的传播与借用,而非独立创造,成为古典进化论学派的第一个对立面。
传播论学派可分为:德奥历史传播学派和英国极端传播学派。
拉策儿的人类地理学理论:德国拉策儿《人类地理学》、《人类历史》1、描绘人类的地面分布和文化发展总图集,认为文化要素是随着民族的迁徙而扩散的2、提出“形式的评判标准”即文化的相似同源3、“民族学对象”: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民族建立是联系的证明弗罗贝纽斯的文化神话学理论:德国弗罗贝纽斯《非洲文化的起源》《原始民族的世界观》《非洲文化史》1、第一次提出“文化圈”概念:每一个文化圈都有其独特的物质文化特征2、文化是从自然条件中诞生的,地理环境相同的地方会产生相同的文化3、人不是文化的创造者,只是文化的搬运工4、“文化神话学”:将东西方文化特点简单地固化格雷布内尔的“文化圈”理论德国格雷布内尔《非洲文化的起源》《民族学方法论》1、第一次阐述了“文化圈”理论2、世界文化的历史是若干文化圈及其组合在世界范围内迁徙的历史3、提出鉴别“文化亲缘关系”的两条原则:“形式标准”:事物的形式相似、“量的标准”:相似事物量的增加4、凡是不同地域出现的事物都是由于传播造成的施密特的“文化圈进化论”德国施密特《原始宗教与神话》《民族学文化历史方法》1、补充鉴别“文化亲缘关系”的三条标准:性质标准:事物的性质相似、“连续标准”:两个地区的文化同中间地区文化相似,这两个地区文化有联系、“关系程度标准”2、人类社会发展分为:原始、初级、第二级和第三级,每一级中中包括几个文化圈里弗斯的理论英国里弗斯《亲属社会组织》《历史与民族学》第一个提出从“系谱”角度来研究家庭和氏族制度极端传播理论(泛埃及主义):史密斯佩里所有文化都起源于埃及,在历史发展中传播到其他地区历史特殊论学派盛行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界的历史特殊论学派是古典进化论学派的又一对立派别,其代表人物有博厄斯及其弟子克鲁伯、萨皮尔、罗维等。
他们反对古典进化论学派认为的文化是单线发展和文化发展存在有普遍规律的观点,批判了古典进化论认为的文化有高低之分以及所造成的种族歧视等现象。
他们认为:1、文化人类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想象的总和”来“构拟”人类文化史;2、文化史是与各民族所处的具体的环境决定的,每种文化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3、提倡采用历史的方法研究特定的民族文化史。
因此,该学派又被称为“博厄斯学派”或者“文化历史学派”。
博厄斯文化相对主义理论:博厄斯美国《普通人类学》、《原始艺术》、《种族、语言和文化》等1、历史特殊论:每种文化发展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线索,不存在“单一进化模式”2、文化区理论,强调的是文化间的共同的历史传统,而非形式上的相似。
根据文化要素的浓度划分出了文化中心、文化边区3、古典物理学的归纳方法:强调客观地收集资料克鲁伯文化形貌理论:克鲁伯德国《人类学》、《文化的性质》、《文化成长的形貌》1、文化“超有机体”性质:文化发展不受个人影响2、“十八条宣言”:文化研究研究的是文化自身及其关系,即文化事实或人的创造物。
文化发展没有普遍法则,最多是一种趋势3、文化形貌理论:认为文化要素的发展也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
包括基本形貌和次级形貌,次级形貌只有在基本形貌形成之后才能发展,但是克鲁伯更关注的是次级形貌的发展,因为他代表的是人类文化中的成就部分。
4、亲属称谓研究:把亲属称谓划分为把各类别,认为亲属称谓反映的是心理学状况5、文化区理论:文化区是在环境的影响下由文化自身所决定的;文化区都有文化高峰:文化特征最丰富的地方;各个文化区的界限很难确定其他:奥地利罗维《初民社会》世界文化发展的多元性波兰萨皮尔《语言论》语言学中的博厄斯主义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理论核心语言结构制约着思维模式,因而也决定着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法国社会学学派现代人类学的基础是迪尔凯姆和他的法国社会学派在19世纪90年代确立的。
主要贡献者有:迪尔凯姆、莫斯、列维-布吕尔、赫尔兹等。
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自杀论》等,创《社会学年鉴》(一)社会学思想:1、法律和道德的规范是社会合作的真正源泉;2、强调社会是一个整体,这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础;3、提出“集体意识”概念,认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社会事实”(特点:外在性、强制性、普遍性)(二)宗教理论:《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1、宗教定义:一整套与神圣的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仪式)活动;2、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的唯一来源就是社会,图腾崇拜的对象或者神圣的事物都是社会力量的象征。
3、宗教的功能:对社会而言,唤醒集体意识,增强族群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对个人而言,能够增强个人的信心和勇气,使人更加自信和坚强(三)概念与范畴:感念和范畴来源于社会结构,但又作用与社会即促进社会结合,且处于不断演进的过程中莫斯:《论礼物》:礼物的交换并不是为了拥有某种物品,其目的在于维系社会关系。
礼物交换的习俗有三个环节构成:义务性送礼、义务性接受、义务性回报。
《原始分类》:主要探讨了人类理性发展中概念与范畴的起源列维-布吕尔原始思维理论,代表作《初级社会的智力机能》:1、原始人的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思维;2、构成原始思维的集体观念是受互渗律支配的赫尔兹象征人类学研究,代表作《右手的优越》:1、系统地研究了人的左右手所象征的社会含义;2、提出了富有启发意义的解释英国功能主义学派人类学过去仅仅探求人类文化的起源,仅仅从历史的观点研究历史,甚至是臆构历史。
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的英国功能主义学派,给人类学的发展又开辟了另外一个课题或者说是提供了另外一种研究视角,其产生的标志是两本著作的出现:拉德克里夫-布朗的《安达曼岛民》和马凌洛夫斯基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而这两人也成为功能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
拉德克里夫-布朗:一、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与方法,如归纳法等;二、强调共时性研究。
共时性研究是与历时性研究相对的,它是将文化看成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文化的每一个因素都具有某种功能;三、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一个文化统一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由“制度”支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变动不居的。
四、坚持社会进化论:进化手指与自然规律;进化过程是一种趋异的过程;进化是社会整体的进化;进化是结构的复杂化而非进步。
五、图腾崇拜:图腾崇拜体现的是人们对崇拜对象价值的认识;由崇拜而产生的各种仪式能够区分不同的社会类型;图腾崇拜反映的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六、亲属关系的研究:调侃关系和回避关系,他认为亲属关系反映的是一套稳定的社会行为体系,维系着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马凌洛夫斯基:一、马凌洛夫斯基的功能主义强调个体的需要,即社会背后的“心理原则”二、巫术与宗教:巫术不同与技术,它展现的是心理功能;而宗教是关于对灵魂的思想和惧怕死亡的本能。
三、原始法的研究:法律的定义不在于特殊的法令系统,而是义务结构的特殊结果。
四、田野工作的贡献:田野工作重在对于生活的体验埃文斯-普里查德关于努尔人的研究:一、基于血缘的世系群原则于基于地缘的共居原则在历史上并非对立关系,而是一种共存关系;二、原始宗教中巫术、魔法的作用三、田野工作三步走:描述文化、发现文化中的社会结构、比较不同的社会结构福蒂斯祖先崇拜研究:祖先崇拜的功能:使世系群体系结构化、维持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亲族关系具有绝对的约束、亲族成员之间和睦相处、亲子关系的不可侵犯性,起着宪法的作用。
格拉克曼仪式冲突理论:研究重点在于探讨社会如何通过有节制的冲突表现而获得平衡弗斯对社会结构的研究:社会结构是指在个人利益被社会组织、个人行为相互协调、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成体系的社会关系。
文化人类学的目标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理性分析”美国的结构功能论者主要有沃纳和雷德菲尔德沃纳:“扬基城”系列研究计划:将人类学的研究范围从原始社会扩展到现代社会中的社区文化,对后来的《街角社会》影响极大雷德菲尔德:“文明的比较研究”计划:“部落-农村-乡镇-城市”文化与人格学派“文化与人格”学派又常常被称为“文化中的人格”、“心理人类学”、“心理文化分析”等,它强调的是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重点研究的是依文化而变化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