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词的用典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游(1125—1210),南宋(1127—1279),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召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
陆游的主要作品集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放翁词》,《渭南词》,《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等。
他以诗歌闻名,一生留诗九千余首,与他的诗歌相比,其词作数量就是少之又少了(据《放翁词编年笺注》一书,共有词作145首),故其词名远不及诗名。这是因为他对词存有轻视,基本还像北宋人一样把这一新兴体裁视为“小道”和“余事”。他的词学观,在“靖康”南渡、词人普遍转变词风而以词作为抒怀言志之一体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十分保守和不合时宜。总的说来,他十分轻视词体,对词的抒情性质有一种矛盾和迷惘的态度,甚而菲薄旧作,对自己未能免俗地写过一些小词感到后悔。比如,他在《长短句序》(载《渭南文集》卷十四)中这样写道:
风、雅、颂之后,为骚,为赋,为曲,为引,为行,为谣,为歌。千余年后,乃有倚声制辞,起唐之季世,则其变愈薄,可胜叹哉!予少时汩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然渔歌菱唱,犹不能止。今绝笔已数年,念旧作终不可掩,因书其首以识吾过。
在另外一篇《花间集跋》中,他更通过谴责花间诸人而菲薄词体道:
《花间词》皆唐末五代时人作,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流宕如此,可叹也哉!或者亦出于无聊故耶?
他对词的观点在六十五岁前后发生变化,对词体的态度有褒有贬,但因其大半生都对词的保守偏激的轻视态度以及他对于词独特的审美方式缺乏了解,使他对于词的创作缺乏热情,因此词作的数量和质量远远逊于他的诗作。
但是陆游的词具有一个厚积薄发的文学大师的独特风采和鲜明的南宋时代特色,足以在南宋中兴词人群体中自成一家而毫无愧色。
集评:
明代杨慎说陆游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毛晋添一句说:
“超爽处似稼轩。”—笼统,泛泛比较
清代刘熙载说它:“乏超然之致,天然之韵,是以人得测其所至。”—过贬清代冯煦(《论词绝句》)说:“《剑南诗稿》—陆游诗词集)剑南屏除纤艳,独往独来,其逋峭沉郁之概,求之有宋诸家,无可方比。”(《宋六十家词选·例言》)又近于过誉;
《四库提要》说:“陆游欲驿骑东坡、淮海之间”(风格在苏轼的豪壮和秦观的婉丽之间),“故奄(奄奄一息)有其胜,而皆不能造其极”。则是较中肯之论。
陆游以他杰出的才能,虽无心写词,但其词不乏受人激赏的优秀之作,他常常借词表达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抒发自我的人生感怀,揭示自我的心路历程,显现出鲜明的艺术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词不愧为宋词园地中流光溢彩的奇葩异卉。陆词持久的艺术生命力不仅在于其间所荡出的感发情思,还应得力其多样的艺术表现技巧,故本文以陆词艺术表现技巧作为研究课题,选取陆词中较突出的用典、结构、意象这三方面集中系统地论述。
陆游的研究综述:
1、陆游词的风格特点
2、陆游词的思想感情
3、陆游词的题材类型
4、陆游词的艺术表现
而我今天主要就是从陆游词的艺术表现的方面进行阐释一下。
陆游词的用典艺术
1、陆游词用典情形统计
2、陆游词典故意蕴
3、陆游词用典特色
一、陆游词用典情形统计
南宋刘克庄云:“放翁、稼轩一扫纤艳,不事穿凿,高则高矣,但时时掉书袋,更是一癖。”这句话指出了陆词用典之弊,但同时也说明了陆词用典至多。刘庆云在《放翁词的艺术追求与江西诗风》一文中,对陆游词的用典情况作了初步统计,“在144首词(断句除外)中,除令词中的11首外,其余133首皆用典,比例占92%,使用频率相当高。所涉及的经、史、子、集书目近百种,共享典约360处。”由此可见陆词用典率之高,甚至高出了南宋作词第一高手辛弃疾,熊笃在《论稼轩词的用典》一文中论到稼轩词的用典率为86.7%。
陆游在其词中用典之多是不争的事实,但大多数典故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所用典故皆出自学者们所熟知的经、史、子、集著作中。典故运用分为两种类型,即事典与语典。陆词中的事典大都出自史部、子部著作中,而语典大都出自经部、集部著作,下面将对典故所出自的著作情况作一统计: 事典源于《晋书》16次,《太平御览》11次,《后汉书》10次,《汉书》
8次,《史记》5次,《新唐书》4次,《南史》4次,《搜神后记》4次,《列仙传》4次,《唐传奇》4次,《战国策》、《吴越春秋》、《侍讲杂记》、《拾遗记》各一次。
语典多源于前人诗文中,由先秦至北宋博采众家,这其中又以唐诗为主。唐诗中又以杜甫诗最多,达35次,以下依次为李白8次、杜牧7次、李贺6、王维5次、李商隐3次、韩愈、白居易各2次,其余还有张志和等15位诗人各一次;宋代诗词采用最多者为苏轼(11次),其次还有黄庭坚、欧阳修、柳永、周邦彦、苏辙、张来等各一次;先秦《诗经》9次、《楚辞》5次、《庄子》4次、《论语》2次、以及《礼记》、《列子》等各一次;两汉时期的《古诗十九首》2次、《汉乐府》及张衡、曹植、司马相如等各一次;南北朝的江淹、庚信各2次。
由以上统计可见,陆游词的用典繁多但并不生僻、晦涩。他并非要刻意用典以炫耀自己知识的广博,词人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适时地拈出典故,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词中的典故和他所表现的情志是非常吻合的,以下对陆词中的典故意蕴作系统探讨。
二、陆游词典故意蕴
刘庆云在《放翁词的艺术追求与江西诗风》一文中,认为陆游词在艺术上追求典重美,的确,陆词“屏除纤艳”之功是与他词作中多选取的典雅庄重之典有密切联系。笔者通过对陆词语典及事典的综合分析,发现其词作典故意蕴丰富,包含有:
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对无常世事的体悟,对漂泊羁旅的感叹,对款款友情的追忆以及其隐逸山林的自得,本节将从这五个方面对陆游词典故意蕴加以详细论述,探讨陆游如何以典在词中来写景叙事、传情达意。
1、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这一内容是陆游词作中的大宗,涉及功名事业的典故在陆词中多次出现如“筑坛开府”“图像麒麟”、“云台麟阁”、“画凌烟、上甘泉”等,达30处之多。陆游运用这些典故,多表达自己对功名的踌躇满志,如《秋波媚》中的“悲歌击筑,凭高酪酒,此兴悠哉”,此句中的“悲歌击筑”用《史记·游侠列传》中荆柯与狗屠及高渐离等酒酣歌于市中相乐的情景之事典。作者登高感慨,词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未来建功立业的乐观情绪。另如《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中的“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此句中的“功名不信由天”反用了《论语》中的语典,鲜明地表达了作者要在抗金大业中一展身手的不屈之志。
由以上分析可见,陆游词中使用这一意蕴的典故具有“求同存异”性,即用不同的典故来表现相同的情感意蕴,如词中6次用班超的“千里封侯”之事典,3次用杜甫诗中“倚楼看镜”之语典,两次用《论语》“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之语典,还有上段文字所提到的诸多典故。由于陆游运用这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