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和结构解析-研究生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类结构解析天然药化结构鉴定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类结构解析天然药化结构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0088482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6.png)
黄酮类化合物在其他天然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05
CHAPTER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展望
01
02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活性的深入研究
针对黄酮类化合物在预防和治疗重大疾病方面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为其临床转化提供科学依据。
深入探索黄酮类化合物在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衰老等方面的药理活性,揭示其作用机制和靶点。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优化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提高提取效率和纯度,降低生产成本。
开发新型的分离纯化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分子印迹技术等,实现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快速、高效分离。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修饰与新药研发
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改善其药理活性、代谢特性及稳定性,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基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新药研发,发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提取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可通过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技术实现。
分离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02
CHAPTER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解析
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是由2-苯基色原酮组成,通常包括A、B、C三个环。
母核结构
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常有羟基、甲氧基、烃基等取代基,这些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对化合物的性质和生物活性有重要影响。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类结构解析与天然药化结构鉴定
目录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解析 天然药化结构鉴定技术 黄酮类化合物在天然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展望
01
CHAPTER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化合物,通常具有多个酚羟基,并具有C6-C3-C6的基本碳架结构。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f466a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6.png)
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药理活性,对呼吸系 统有保护作用。
三萜及其苷类成分
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
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关系
甾体及其苷类成分
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生物碱类成分
具有镇痛、抗炎、抗肿瘤等药理活性,对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
天然药物化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传统药物利用、天然药物成分研究和现代天然药物化学三个 阶段。
发展
随着分离纯化技术、波谱解析技术和结构鉴定技术等的发展,天然药物化学在药物研发 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为新药的发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随着组学技术、合成生
物学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化。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类型
甾体及其苷类成分
强心苷、甾体皂苷、甾体醇、甾体酸等。
生物碱类成分
有机胺类、吡咯烷类、吡啶类、异喹啉类等。
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
糖类成分
具有羟基和羰基,可形成糖苷键 。
苯丙素类成分
具有苯环和丙烷链,可形成多种衍 生物。
醌类成分
具有醌式结构,可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
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
05
天然药物的开发与利用
天然药物的资源分布与保护
我国天然药物资源概况
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具有地域特色。
天然药物资源的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采,可持续利用。
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
建立保护区,人工繁育,替代品研究。
天然药物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天然药物的采集与加工
适时采集,科学加工,保证药效。
天然药物的开发策略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NMR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NMR](https://img.taocdn.com/s3/m/09d0003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4.png)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NMR黄酮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重要天然药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
因此,黄酮的结构解析对于揭示其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结构解析技术,可以对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详尽的研究。
本文将以黄酮类天然药物为研究对象,探讨黄酮类化合物在NMR研究中的应用。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包含一个苯并环、一个或多个苯环及一个或多个羟基。
在NMR研究中,对于黄酮类化合物最重要的NMR技术是质子核磁共振(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和碳核磁共振(Carb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3C-NMR)。
首先,^1H-NMR可以提供化合物的质子数量和质子的化学位移信息。
化学位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可以用于确定化合物中的不同质子所在的化学环境。
对于黄酮类化合物而言,质子位移通常在0-10 ppm之间,具有丰富的信息。
例如,黄酮类化合物的氢骨架通常在3-7 ppm之间,芳香环上的氢通常在6-9 ppm之间。
通过对比实验测得的质子化学位移和数据库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质子化学位移数据,可以快速确定化合物的结构。
其次,^13C-NMR可以提供化合物中碳原子的化学环境和数量信息。
与^1H-NMR相比,^13C-NMR的信号比较稀疏,但由于黄酮类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数量较少,并且碳原子的化学位移范围通常在0-200 ppm之间,因此^13C-NMR仍然是黄酮类化合物结构解析中非常重要的工具。
通过对比实验测得的碳化学位移和数据库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碳化学位移数据,可以进一步确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此外,多维核磁共振(Multidimension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2D-NMR)技术在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天然药物化学的结构解析-研究生
![天然药物化学的结构解析-研究生](https://img.taocdn.com/s3/m/7e3620e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c.png)
皂苷的结构解析一般包括确定苷元的结构、糖链的序列和连接方式等。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技术可 以对皂苷进行结构解析,进而研究其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
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总结词
生物碱是一类具有复杂结构的含氮天然 产物,通常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其结 构解析对于新药研发和药物改造具有重 要意义。
VS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往往具有复杂的结构,需要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解析,如光谱法、质谱法 、X射线单晶衍射等。解决方法是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结合计算机模拟和理论计算, 提高解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微量成分的检测和鉴定
天然药物中往往含有微量成分,其含量较低,给检测和鉴定带来很大困难。解决方法是采 用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和分离纯化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等,以提高微 量成分的检测和鉴定准确性。
详细描述
生物碱的结构特征通常包括芳香环、杂环 和含氮基团等。通过光谱分析、化学降解 和色谱分离等技术,可以确定生物碱的化 学结构,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及作用机 制。同时,生物碱的结构解析也是新药发 现和药物改造的重要基础。
05 天然药物化学结构解析的 挑战与前景
结构解析的难点与解决方法
复杂分子结构的确定
详细描述
在天然药物化学中,核磁共振技术主要用于确定化合物的三维结构,揭示分子 内部的相互作用和动态变化,有助于理解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质谱技术
总结词
质谱技术是通过测量离子质量与电荷比值来确定分子结构的分析方法。
详细描述
在天然药物化学中,质谱技术主要用于化合物的分子量测定、元素组成分析、官 能团鉴定和结构推断等。
天然药物化学的结构解析-研究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天然药物化学概述 • 天然药物化学的结构解析方法 • 天然药物化学结构解析实例 • 天然药物化学结构解析的挑战与前景
简述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_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简述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_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40f2c9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a.png)
简述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是对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等自然来源的药物进行研究和开发的科学领域。
这些药物源于自然界,经过提取、纯化和结构验证后,可以作为治疗人类疾病的药物。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在现代医药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对于发现新药物、解决多种疾病以及推动医学进步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介绍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定义与背景;其次,探讨天然药物的分类与特点;接着,阐述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与技术;之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天然药物提取与纯化过程、化学成分鉴定与结构验证以及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之后,讨论现实应用与展望,包括药物开发与创新、天然药物在健康保健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总结全文并给出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天然药物化学研究进行简要介绍,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通过对天然药物提取、纯化、鉴定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分析,希望能够展示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核心工作和重要性。
同时,探讨天然药物的应用前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对该领域感兴趣或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士一些启示和思考。
2.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2.1 定义与背景:天然药物是指从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自然界中提取的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是对天然药物进行分析、提取、纯化和鉴定的过程,以及对其活性成分进行研究和解析。
2.2 分类与特点:天然药物可以根据来源的不同进行分类,如植物来源的药物、动物来源的药物和微生物来源的药物。
它们通常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们来自自然界,相比于人工合成药物更加接近自然;其次,它们通常存在复杂的混合体系,其中含有多种不同结构和功能的化合物;第三,在一定条件下,天然药物可以通过提取、分离等手段进行研究,并发掘其潜在功效。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在天然药物化学研究过程中,涉及到多种方法和技术。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aea92f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7.png)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天然药物化学是研究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结构特征、药理作用及
其药效物质基础等方面的科学。
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天然药物的分类与来源:对天然药物的源头、分类、生长环境、采
集存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2.天然产物的分离鉴定:利用各种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分析手段
对天然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及结构解析,为明确其药理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3.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研究:研究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
机制,促进药物化合物和天然产物的合成。
4.天然药物的药效学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了解药物的药效、药理
学机制,为发现新药提供科学依据。
5.天然药物化学的应用:研究天然药物化学,并将其应用于药物开发、临床医疗等方面,改善人类健康水平,推动医药行业进步。
天然药物化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
![天然药物化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c8e287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0.png)
天然药物化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
天然药物化学是研究天然产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中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和药理机制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和活性评价等方面。
具体来说,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天然药物的提取与分离:通过适当的溶剂和提取方法,从天然来源中提取出包含活性成分的混合物,然后采用色谱、电泳等分离技术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逐一分离。
2. 天然产物的结构解析:通过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技术手段,确定从天然来源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
3. 天然产物的合成:通过有机合成方法,合成出天然产物及其结构类似的化合物,以进一步验证其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4. 天然产物的活性评价: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对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活性进行评价,包括抗菌、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活性。
5. 天然产物的药理机制研究:通过研究天然产物的作用机制,揭示其对生物系统的影响,包括作用靶点、信号传导途径等。
总的来说,天然药物化学旨在从天然来源中发现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并通过研究其结构和活性,为药物研发提供借鉴和启示。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主要结构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主要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8078a3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3.png)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主要结构摘要:针对天然药物化学中化学结构种类繁多、不易掌握的特点,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化学结构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化学结构;教学方法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整个药学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各类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和生物合成途径等[1]。
其中,化合物的结构起着主导作用,即结构决定理化性质,从而决定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而提取分离的结果又需要阐明其化学结构。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繁多,目前已分离鉴定的化合物数以万计,大多数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化学结构时会产生畏惧感,容易导致厌学情绪,将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自然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感到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总论部分,以天然药物的发展历史和成功开发的天然药物新药为实例来讲解这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特有魅力;通过国内外创新药物研发现状的介绍来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通过介绍我国的动植物资源特别是中草药的独特优势让学生对我国天然药物发展的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在每章节的学习中,以学生熟悉的药物或现象为导入点,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讲生物碱时向学生介绍印第安人曾利用最毒的生物碱乌头碱涂抹在箭头上用于战争以及鲁滨逊等先驱研究吗啡等生物碱的`过程[2];讲鞣质时以“削好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后为什么会变色”为问题而引入。
2 重视基本杂环和官能团的核心作用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就其化学本质而言是由一些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学品。
《天然药物化学》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c80a9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4.png)
2
药物质量控制
药物质量控制是确保天然药物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的药物质量控制可以确保药 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3
天然药物的安全性评估
天然药物的安全性评估是确保其安全性的重要方法。这种评估包括药物毒理学研 究、药代动力学研究、耐受性研究等。
天然药物的开发与应用
开发
天然药物的开发需要进行适当的筛选和研究。 选取具有理想药效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药物 进行开发,并保证药物的质量和良好的临床 安全性。
1
来源
天然药物根据不同的来源,有着不同
提取方法
2
的特性和组成成分。一些常见的来源 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
常见的天然药物提取方法包括水提、
乙醇提、超临界萃取等。选择合适的
提取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的提取率和提
3
质量控制
取效果。
天然药物的物质含量和品质是影响其
效果的重要因素。要确保药物的质量
和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
控制。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天然药物中具有治愈功能的活性分子通常被称为 主要成分,这些分子的结构决定了药物的疗效和 毒性。
其他成分
天然药物中还含有很多其他的生物活性成分,例 如多糖、生物碱、甙类等,这些成分也对药物的 疗效产生一定的贡献。
药效评价与药物质量控制
1
药效评价
药效评价是衡量天然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通过对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以及对 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来评价药物的疗效。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 件
本课程将带您深入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基础知识,探索天然药物的来源及开 发应用,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什么是天然药物化学?
定义
天然药物是指自然界中具有治愈功能的物质,古代人们用于治病的草本药物就是一种典型代 表。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化合物结构解析内容教学探讨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化合物结构解析内容教学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8aacf2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6.png)
多年来在广泛收集化合物的原始图谱的基础上 总 结出各类化合物成分的波谱特征和结构解析过程 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核磁共振技术在结构解析中的作用是大家有 目共睹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其谱图的解析难度也是 不容忽视的.这一部分内容亦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 中讲授结构鉴定内容的最大障碍 究其原因 源于 前一学期所学的化合物核磁共振相关数据及知识 因较少使用或疏于练习 常常被遗忘或者基本上不 能系统的把谱图中信息转换成可供应用的波谱数 据.因此 在总论的教学内容里面 一维核磁共振谱 图提供的信息 包括峰面积 峰位 偶合常数及溶剂 峰等知识点需要进一步巩固 以及常见 典型的数 据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等 要进行必要的复习 以 利于后面灵活运用.
和 天然药物化学 课程的教学任务 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积极思考 针对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及教学模式均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1 总结规律 循序渐进式设计教学内容
天然药物化学各种类型的成分均有其独特的 结构特征 波谱特征和规律.四大波谱技术在天然 化合物结构解析中扮演者各自的角色.课程组教师
关键词 天然药物化学 波谱解析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260X 2018 01- 0154- 03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类专业一门主干课程 旨
在分析天然药物中的药效物质基础 用现代科学技 术和仪器研究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课程内容包括
化合物结构类型 理化性质 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
收稿日期 苑猿糟运泽糟猿泽糟苑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 zd苑猿糟苑糟6泽zc
苑猿糟6jyxm猿5韵5
- 154-
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zd苑猿糟苑糟运泽zc
位移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 学生需要学习的新 知识也就只有香豆素中吡喃酮环中 α β - 不饱和 内酯 醌类化合物中的醌环及黄酮分子中三碳链为 新的内容 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极大克 服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另外 环己烷的结构片段在 天然药物化学的萜类 甾体类极其常见 且与吡喃 糖分子也极其相似 针对这个问题 课程组教师在
天然药物化学结构解析
![天然药物化学结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a0922258fafab068dc020f.png)
1、测熔点:有无明确、敏锐的熔点。
2、外观:结晶色泽与形状的均一性。
3、色谱法:TLC为3种不同的溶剂系 统单一斑点、HPLC为单一峰、GC为 单一峰。
• 1、有对照品(或标准品)
• (1)、CO-TLC:共薄层,3种系统
• (2)、测混合熔点,相同溶剂结晶。
• (3)、测IR,是否重叠。
• 常用参数:化学位移、峰面积、峰裂分 • • 多重峰及偶合常数J
• 化合物分子的立体结构(构型与构象)
• 显示化物的光学活性,谱型尖锐、简单、 明了,较ORD谱容易分析。
• 2、无对照品(或标准品) 与文献值对照(相 同的溶剂条件下mp,UV,IR,H-NMR, C-NMR等)。
• 1、光谱法:UV,IR,H-NMR,C-NMR,MS。 • 2、化学沟通:化学降解,衍生物制备,人工合成 • 3、立体结构:CD,ORD,2D-NMR,X衍射。
M
• H-NMR(氢谱)、C-NMR(碳谱)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精品医学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精品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6f27ffe53a580216fcfef4.png)
SFE流程
可做SF的物质
用于中药提取
其它提取
SF
CO2, C2H4, N2O, NH3, H2O
成分
挥发油 生物碱
萜类 黄酮
其它
芳香油(精油) 脱尼古丁的烟叶 脱咖啡因的茶叶
SFE优点
近常温提取,不会对成分产生破坏
SFE优点
溶剂回收容易,无有机溶剂残留
SFE优点
提取快速
(二)水蒸气蒸馏法
毒理
一、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溶剂法
利用相似相 溶的原理, 不同溶剂可 以提取不同 极性的成分
水蒸气 蒸馏法
利用某些成 分可以与水 蒸气共沸, 适用于挥发 油的提取
升华法
适用于少数 成分如游离 蒽醌的提取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 绞取汁,尽服之。
(一)溶剂提取法
溶剂
石油醚 环己烷
苯 乙醚 氯仿 醋酸乙酯 正丁醇
▪ 水 甲醇 丙酮 氢氧化钠水溶液 甲酰胺 二甲基甲
酰胺 尿素水溶液
5. 大孔吸附树脂
• 分离原理:吸附性和分子筛性相结合 • 影响吸附的因素:非极性树脂易于吸附非极性物质,极
性树脂易于吸附极性物质 • 应用:广泛用于天然产物富集 • 洗脱剂:水,乙醇,丙酮 • 树脂柱的预处理与再生
(四)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别进行分离
2. 极性强弱判断
• 化合物的极性由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种类、数
目及排列方式等综合因素决定。
R COOH
Ar OH
H2O
R OH
R NH2 , R NH
R' R CO N R"
R CHO
R' , R
大 R' N R"
最新天然药物化学期末重点药物结构解析
![最新天然药物化学期末重点药物结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7eb8c5f90f76c661371ae4.png)
1、糖的波谱学特性▲糖的1HNMR 特征: 1H-NMR 判断糖苷键的相对构型 ★端基质子——δ5.0左右 其它质子——δ3.5~4.5可通过C1-H 与C2-H 的偶合常数来判断(α-D 葡萄糖:J=3~4Hz 、β-D 葡萄糖:J=6~8Hz ) IR ——α葡萄糖苷在770、780 cm-1有强吸收峰; MS ——葡萄糖苷乙酰化物331碎片峰强度:α > β端基碳——δ95~105 ppm 一般在13C-NMR 谱中:D- CH-OH (C2用吡喃糖中端基碳的碳氢偶合常数,可确定苷键的构型: α苷键J C-H ≈170Hz β苷键J C-H ≈160Hz 苷化位移【糖与苷元成苷后,苷元的α-C 、β-C 和糖的端基碳的化学位移值均发生了改变】醇型苷① 糖上端基碳的苷化位移和苷元醇羟基的种类有关:伯醇>仲醇>叔醇②苷元α-C 的苷化位移和糖的种类有关:α- 糖苷<7;β- 糖苷>7①苷元α-碳手性和糖端基手性都为R (或S )时,苷化位移值与苷元为 位无取代的环醇相同。
②苷元α-碳和糖端基碳手性不同时,端基碳和α-碳的苷化位移值比苷元为β-无取代的相应碳的苷化位移值大约为3.5ppm 。
酯苷、酚苷的苷化位移:当糖与-OH 形成酯苷键或酚苷键时,其苷化位移值较特殊,端基碳和苷元α-碳均向高场位移。
三萜类化合物同五异十其余七:当苷元和端基碳的绝对构型相同时, α-C 向低场位移约5个化学位移单位,不同时位移10个化学位移单位(仅限于两个β-C 取代不同的环醇苷),其余的苷则位移约7个化学位移单位。
同小异大:当苷元β-C 的前手性和端基碳的绝对构型相同时, β-C 向高场位移约2个化学位移单位,不同时则为约4个化学位移单位(限于两个β-C 为前手性碳的环醇苷)。
2、蒽醌类化合物的波谱学特性MS 特征:游离醌类化合物,分子离子峰通常为基峰,且出现丢失1-2个CO 分子的碎片离子峰。
3、香豆素的波谱学特性311 nm ——吡喃酮环•内酯羰基吸电子共轭效应•当C3、C4位未取代时:•当C3或C4取代时:H-3、H-4——1H ,S 峰信号当C7-OR 时: H-3:~6.23J=9.5Hz ╱,J=9.5Hz 7.38╱ H-6,m当C7-OR 、C8或C6烷基取代时:H-5H-8H-5H-6H-3:6.1~6.4;d ,J3,4=9.5Hz H-4:7.5~8.3;d ,J3,4=9.5HzH-3、6、8高场 δ小 H-4、5、7 低场 δ大13C-NMR香豆素母核上9个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值如下: 当连接的碳——邻位碳——对位碳——4、黄酮类化合物的的波谱学特性原理黄酮类存在桂皮酰基及苯甲酰基组成的交叉共轭系统,在200~400nm 间,有两个吸收带共B 环OH 增加,峰带I 向长波位移,波长增大,特别是4’-OH ,红移大; →结构重排→上述电子跃迁→A 环质子 5,7-二OH•H-6,8 δ5.7~6.9(d, J=2.5Hz ) •δH-8>δH-6▪当7-羟基被苷化后,H-6和H-8均向低场位移 •7-OH••••H-6移增大B 环质子 4’-OR 黄酮类•H-2’, 6’:δ6.5-7.9( d, J=8 Hz) •H-3’, 5’: δ6.5~7.1( d, J=8Hz) (两组峰,每个峰有两个H ,AA ’BB ’系统)3’,4’–二OR 黄酮(醇)•••3C 环质子(区别各类黄酮的主要依据) ⒈黄酮(醇)⒉异黄酮⒊二氢黄酮 (2位为S 构型)•H-2:δ5.2 (dd, J 反=11.5,(δHa-3 >δHe-3)⒋二氢黄酮醇(H2、3多为反式)•H-2 δ4.9 (d, 11Hz)•H-3 δ4.3 (d, 11Hz)5. 查耳酮•H-αδ6.7~7.4 (d,J= 17Hz)•H-βδ7.3~7.7 (d, J=17Hz)6. 橙酮•苄基质子δ6.5~6.7 (s)其它取代基连在芳香环上13(+30 ppm)常见的取代模式:。
【精品课件】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精品课件】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eb2576626fff705cd170a42.png)
•
物碱被酸性硅胶吸附等。
• 特点:有选择性,吸附牢固,有时不可逆,故很少使用 。
•半化学吸附:如聚酰胺对黄酮类、醌类等化合物之间的氢健
•
吸附,力量较弱,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 3.2.4 根据分子量大小差别
• 凝胶色谱:分子筛,按分子由大到小顺序出柱。
PPT文档演模板
【精品课件】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及 其研究内容
DCCC) n 高速逆流色谱(high speed counter current chromatography,
HSCCC) n 气-液分配色谱(gas-liquid chromatography, GC或GLC) n 液-液分配色谱(liquid-liquid chromatography, LC或LLC)
【精品课件】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及 其研究内容
紫杉醇(taxol):今日抗癌之星
PPT文档演模板
【精品课件】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及 其研究内容
第一章 总论 二. 生物合成
PPT文档演模板
【精品课件】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及 其研究内容
2.体
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称为一次代谢产
Question: CCD分离原理?各英文缩写的含义?
PPT文档演模板
【精品课件】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及 其研究内容
•CCD法(Countercurrent distribution,反 流分布法,逆流分溶法):
• 是一种多次连续的液-液萃取分离过程。
PPT文档演模板
【精品课件】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及 其研究内容
PPT文档演模板
【精品课件】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及 其研究内容
• 溶剂分类:
• (1) 水 (2) 亲水性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等 (3) 亲脂性有机溶剂:如石油醚、氯仿、乙醚、饱和烷烃等
[课件]第一章 天然药物化学结构研究PPT
![[课件]第一章 天然药物化学结构研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5fee7db941ea76e58fa042f.png)
三方面的结构信息。
核磁共振碳谱(13C-NMR)
核磁共振碳谱(13C—NMR)碳谱与氢谱类似,也 可提供化合物中 1.碳核的类型、 2.碳分布 、 3.核间关系三方面结构信息。 主要提供化合物的碳“骨架”信息。
碳谱的各条谱线一般都有它的惟一性,能够迅 速、正确地否定所拟定的错误结构式。碳谱对 立体异构体比较灵敏,能给出细微结构信息。
IR
m-wave
radio
10-10
10-8 10-6 10-4 wavelength (cm)
10-2
100
102
紫外光谱(UV)
紫外 — 可见光谱(UV -VIS)—— 共轭体系特征
分子中电子跃迁(从基态至激发态)。其中, n-π*、 π-π* 跃迁可因吸收紫外光及可见光所引起,吸收光 谱将出现在光的紫外区和可见区(200~700nm)。
质谱在综合光谱解析中的作用
质谱(MS)
主要用于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分
子式。 质谱图上的碎片峰可以提供一级结构信息。对 于一些特征性很强的碎片离子,如烷基取代苯 的m/z 91的苯甲离子及含γ氢的酮、酸、酯的麦 氏重排离子等,由质谱即可认定某些结构的存 在。 质谱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作为综合光谱解析后, 验证所推测的未知物结构的正确性。
磁不等同两个或两组1H核在一 定距离内相互自旋偶合干扰, 发生的分裂所表现出的不同裂分
峰裂分的数目 符合 n+1 规律 ( n = 磁等同质子的数目 ) s 单峰 d 双峰 t 三重峰 q 四重峰 m 多重峰
峰裂分的距离
用偶合常数(J)表示
不同系统偶合常数 (J Hz) 大小
3 积分曲线
也称积分面积,与分子中的总质子数相当。
天然药物化学和结构解析-研究生
![天然药物化学和结构解析-研究生](https://img.taocdn.com/s3/m/6c092c96168884868762d6fa.png)
化学等价质子与化学不等价质子的判断
Cl
Ha
CC
Cl
Hb
A
Ha
O
Hb
Br
Br
E
Cl
Ha
CC
Hc
Hb
I
Cl
Ha
C
Cl
Hb
B
O
H3C a
CH 3 b
C
H3C Cl
Ha
Cl
CH 3 Hb D
Br
Ha
C
Cl
Hb
F
a CH 3 b H3C C OCH 3 CH 3
J
Hb CH 3
Ha CH 3
G
NO 2
Ha
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
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
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元素定量分析配合分子量测定
同位素丰度比法 HR-MS
• U=IV-I/2+III/2+1
确定官能团或结构片断或基本骨架
UV、IR、MS、NMR
CD、ORD、NOE、2DNMR、X-ray……
推断并确定分子平面结构 文献
推断并确定分子的主体结构
• αβ和βα两种状态产生的磁场恰好相互抵消,不影 响甲基的质子共振峰。
• αα状态磁矩与外磁场一致,相当于-CH3上H处于 去屏蔽区,发生共振时所需磁场比①小,出现在 较低场。
• ββ状态磁矩与外磁场相反,相当于-CH3上H处于 屏蔽区,发生共振时所需磁场比①大,出现在较 高场。
因此,-CH2的两个1H产生的三种不同的局部磁场,使邻近的甲 基质子分裂为三重峰。
点
TMS
化学位移用表示,以前也用表示, 与的关系为:
= 1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偶合表示核的相互作用,裂分表示谱线增多的现象。 现以CH3CH2―I为例,讨论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作用:
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规律
• 1H在磁场中有两种自旋取向 • α 表示氢核与磁场方向一致. • β 表示氢核与磁场方向相反. • 乙基中-CH2的氢可以与磁场方向相同,
OH O HO
NCH3
吗啡碱
而现在的结构测定,则采用现代仪器分析法,其 优点是:省时、省力、省钱、快速、准确,样品消耗 量是微克级的,甚至更少。它不仅可以研究分子的结 构,而且还能探索到分子间各种集聚态的结构构型和 构象的状况,对人类所面临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的 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Palytoxin
产生共振信号。
∴ 只有当I > O时,才能发生共振吸收,产生共振
信号。
I 的取值可用下面关系判断:
质量数(A) 原子序数(Z) 自旋量子数(I)
奇数
奇数或偶数 半整数 n + 1/2。n = 0,1,2,…
偶数
奇数 偶数
整数 0
例如:
A (1)
H
Z (1)
A (12)
C
Z (6)
A (14)
N
Z (7)
• 天然药物的结构解析
前 言:
天然药物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即测 定) —— 从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基本手段,是 天然药物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主要依 靠化学方法进行各类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其缺点是:费时、费力、费钱,需要的样品量 大。例如:鸦片中吗啡碱结构的测定,从1805 年开始研究,直至1952年才完全阐明,历时 147年。
云密度↓,屏蔽效应↓,共振信号→低场。例如:
高场
低场
Hb Ha β C αC I
屏蔽效应: Hb Ha
CH3F CH3OH CH3Cl CH3Br CH3I
CH4 TMS
4.0 3.5 3.0 2.8 2.5 2.1 1.8 4.26 3.14 3.05 2.68 2.16 0.23 0
δ(ppm)
7.66
NO2
COR
>7.27
小结:
特征质子的化学位移值
常用溶剂的质子
CHCl3
的化学位移值
D (7.27)
6—8.5
0.5(1)—5.5 2—4.7
1.7—3
OH
NH2 NH
10.5—12
9—10
4.6—5.9
0.2—1.5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RCOOH
R
RCHO
Ha Hb Hc
屏蔽效应: Ha Hb Hc
低分辨率谱图
化学等价
• 分子中若有一组核,其化学位移严格相 等,则这组核称为彼此化学等价的核。 例如CH3CH2Cl中的甲基三个质子,它们 的化学位移相等,为化学等价质子,同 样亚甲基的二个质子也是化学等价的质 子。
例1:CH3-O-CH3 例2:CH3-CH2-Br 例3:(CH3)2CHCH(CH3)2 例4:CH3-CH2COO-CH3
△δHa = 0.76ppm, △δHb = 1.15ppm
Hc Hb Ha OH a 4.68
b 2.40 c 1.10
Hc Hb HO
Ha a 3.92 b 3.55 c 0.88
共轭效应
7.11 6.86
6.81
OR NH2
<7.27
7.27
7.45 8.21
四重峰 q 五重峰 m 六重峰
• 严格的一级谱才符合上述公式 • △v>>J
七、偶合常数
每组吸收峰内各峰之间的距离,称为偶合常数,
以Jab表示。下标ab表示相互偶合的磁不等性H核的种 类。
Jab
Jab
偶合常数的单位用Hz表示。偶合常数的大小与外 加磁场强度、使用仪器的频率无关。
核磁共振仪
核磁共振谱
一、基本原理
1. 原子核的自旋
核象电子一样,也有自旋现象,从而有自旋角动量。
旋进轨道
自旋轴
自旋的质子
H0
核的自旋角动量(ρ )是量子化的,不能任意取值,
可用自旋量子数(I)来描述。
I (I 1) h 2
I=0、1/2、1……
I = 0, ρ =0, 无自旋,不能产生自旋角动量,不会
• --- 不可通过对称操作或快速机制(构 象转换)互换的质子是化学不等价的。
• --- 与一个手性碳原子相连的 CH2 上的 两个质子是化学不等价的。
化学等价质子与化学不等价质子的判断
Cl
Ha
CC
Cl
Hb
A
Ha
O
Hb
Br
Br
E
Cl
Ha
CC
Hc
Hb
I
Cl Ha C
Cl Hb
B
O
H3C a
CH3 b
C
H3C
Cl Ha
Cl
CH3
Hb
D
Br Ha C
Cl Hb
F
a CH3 b H3C C OCH3 CH3
J
Hb CH3
Ha CH3
G
NO2
Ha
Ha
Hb
Hb
Hc
K
H3C
Ha Br
Cl
CH3
Hb
H
Cl Ha H3C CH C CH3
Hb
L
六、自旋偶合与自旋 裂分
产生的原因: 。
相邻的磁不等 性H核自旋相互作 用(即干扰)的结 果。这种原子核之
CR2=CH-R
H
CH2F CH2Cl CH2Br CH2I CH2O CH2NO2
3210
CH2Ar CH2NR2 CH2S CCH CH2C=O
CH2=CH-CH3
C3CH C2CH2 C-CH3
环烷烃
四、决定质子数目的方法 吸收峰的峰面积,可用自动积分仪对峰面积进行自
动积分,画出一个阶梯式的积分曲线。 峰面积的大小与质子数目成正比。 峰面积高度之比 = 质子个数之比。
H核在分子中不是完全裸露的,而是被价电子所包 围的。因此,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由于核外电子在垂 直于外加磁场的平面绕核旋转,从而产生与外加磁场 方向相反的感生磁场H’。这样,H核的实际感受到的 磁场强度为:
H 实 H0 H ' H 0 H 0 H 0 (1 )
式中:σ 为屏蔽常数
一组NMR 信号 二组NMR信号 二组NMR 信号 三组NMR 信号
处于相同化学环境的原子 — 化学等价原子
化学等价的质子其化学位移相同,仅出现一组 NMR 信号。
化学不等价的质子在 NMR 谱中出现不同的信 号组。
化学等价质子与化学不等价质子的判 断
• --- 可通过对称操作(对称轴Cn,对称平面, 对称中心)或快速机制(如构象转换)互 换的质子是化学等价的。
奇-奇 I为半整数(1/2)
有共振吸收
偶-偶 I=0
无
偶-奇 I为整数 有共振吸收
常见的NMR谱有:1H 13C 15N 19F
取向数 = 2 I + 1
(在没有外电场时,自旋核的取向是任意的)。
H'
H'
1H 核: 自旋取向数 = 2×1/2 + 1 = 2
即:H核在外场有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取向。
一 致 H0 相 反
CH4 0.23
CH3Cl 3.05
CH2Cl2 5.33
CHCl3 7.27
高场
Ha
低场
C O Hb
屏蔽效应: Ha Hb
(2)磁各向异性效应:因化学键的键型不同,导致与其 相连的氢核的化学位移不同。
A.双键碳上的质子 烯烃双键碳上的质子位于π 键环流电子产生的感生
磁场与外加磁场方向一致的区域(称为去屏蔽区),去
屏蔽效应的结果,使烯烃双键碳上的质子的共振信号移
向稍低的磁场区,其 δ = 4.5~5.7。
同理,羰基碳上的H质子与烯烃双键碳上的H质子 相似,也是处于去屏蔽区,存在去屏蔽效应,但因氧原 子电负性的影响较大,所以,羰基碳上的H质子的共振 信号出现在更低的磁场区,其δ =9.4~10。
B.三键碳上的质子:
H实
2
H(0 1 )
H0 高场
2. 化学位移的表示方法
化学位移的差别约为百万分之十,精确测量十分 困难,现采用相对数值。以四甲基硅(TMS)为标准 物质,规定:它的化学位移为零,然后,根据其它吸 收峰与零点的相对距离来确定它们的化学位移值。
低场
高场
9 8 7 6 6 5 4 3 2 1 零 -1 -2 -3 点 TMS
碳碳三键是直线构型,π 电子云围绕碳碳σ 键呈筒型分 布,形成环电流,它所产生的 感应磁场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 故三键上的H质子处于屏蔽区, 屏蔽效应较强,使三键上H质 子的共振信号移向较高的磁场 区,其δ = 2~3。
3.55 3.75 1.77 2.31
浓度对δ值的影响
(CH3CH2OH/CCl4: a, 10%; b, 5%; c, 0.5%)
也可与磁场方向相反.两个氢自旋组合共 有四种(α α 、β β 、α β 、β α ),产 生三种局部磁场。
• 亚甲基所产生的三种局部磁场,影响邻 近甲基上的质子所受到的磁场作用。
• αβ和βα两种状态产生的磁场恰好相互 抵消,不影响甲基的质子共振峰。
• αα状态磁矩与外磁场一致,相当于CH3上H处于去屏蔽区,发生共振时所 需磁场比①小,出现在较低场。
• ββ状态磁矩与外磁场相反,相当于CH3上H处于屏蔽区,发生共振时所需 磁场比①大,出现在较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