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 方山大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民俗——方山大鼓

源于南京市江宁区方山陶家庄每年农历三月初十至十三的祭祀活动。擂鼓队由男性青壮年组成,全部白衣、白帽、白鞋。10面大鼓、10面大锣,四周簇拥着“神”字大旗和纸人纸马,气势雄壮。整个活动要持续3天。

相传陶姓祖先曾于明末随闯王李自成南征北战,是起义军的“鼓手”,专门擂“进攻鼓”、“得胜鼓”。李闯王兵败后,他只身隐姓埋名逃至方山务农,繁衍后代。因思念闯王,遂代代相传擂鼓以纪念。

清咸丰年间,陶家庄有青年名陶正昌,在太平军忠王李秀成帐下任亲兵,深得赏识。太平天国失败后,李秀成被杀,陶正昌逃回家乡。他与村民们约定,以李秀成当年三月初十来村这一天为纪念日,并用陶家庄特有的擂鼓敬神方式祭悼忠王和太平军英烈。100多年来,方山大鼓从鼓点到韵律、节奏,以及伴舞编排,都有了极大的改进和提高,服装也由单一白色改为彩色,以示喜庆。特别是以“得胜鼓”为节奏创作的《麻雀蹦》击鼓舞蹈,其声威和气势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太平天国时期是"麻雀蹦"发展的鼎盛期。《天朝田亩制度》使农民有了土地,每年秋收后跳"麻雀蹦"以庆丰收。而舞蹈中所摆阵势,也与太平军作战时的某些阵法相似。大锣大鼓在舞蹈中既是道具,又是伴奏乐器。此舞的基本动作和鼓点有"七五三"、展翅、啄稻、亮翅、抱窝等5种。舞蹈时,双膝始终贴鼓成半蹲,学麻雀蹦跳状,膝部屈伸,带动身体上下起伏,围鼓作上下左右前后大幅度蹦跳。整个舞蹈节奏鲜明,动作形象生动,英武矫健,活泼热烈。近年"麻雀蹦"常在大型庆典中演出,深受群众喜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