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

合集下载

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说一些自己的观点。

目前各方面宣传以及影视剧所反映的看占题材多在歌颂八路军作战英勇无畏,同时也从侧面在不断的暗示人们国民党军队是如何的无能。

诚然,八路军的机制与骁勇已得到所有中国人的认可,然而今天我想通过我对这段不平凡战争的一些了解来尽可能还原一个真实的国民党军队。

在这些人身上依旧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值得人们去歌颂与学习。

这两支伟大的队伍均曾为我伟大民族之复兴流血牺牲,在这里,我谨以文献给所有的烈士们,愿他们的英魂保佑祖国繁荣昌盛(鉴于本文核心内容,我将以一些能说明我以上观点的例子论证中心主题)。

一.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要明白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何种作用,我们必须明确国明党在这场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居于一个怎样的地位,在我看来,国民党的地位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首都位于南京的国民党政府是当时中国境内唯一的合法政府,是当时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至少从法律上时这样),因此只有过名党政府有能力代表当时的中华民国对日本宣战,进而加入到伟大的反法西斯斗争中。

反观当时的共产党则不具有这样的权利,这也是我党提出与国民党联合抗日的重要原因之一。

又由于这种身份使得国民党成为战争后期盟国援助与合作的主要对象,这些盟友在抗日战争战略反击阶段起到了相当积极与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二,由于国民党控制当时中国绝大部分土地,同时掌握着那时的各个工商业部门,使其有能力发动国土防御战争,而我党当时生存条件艰苦,实际上不能与侵略者进行真正的全面作战。

所以国民党是这场民族解放战争的一个必然参与者;其三,由于国民党为准备内战购买各种先进装备同时扩充军备使得国民党有能力从正面战场对敌人发动进攻,从一场战争的角度上看,国民党军从战略上起到了在正面战场延缓敌人进攻步伐,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关键作用,因此国民党是这场战争进程与历史的决定者。

比如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国共双方密切合作就成功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同时迫使日方大本营重新思考中国的战争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日均的进攻步伐;又如在江阴阻击战中,年轻的中国海军不得不面对当时世界排名第三,总吨位一百倍于自身的日本海军。

关于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关于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田老师:
您好!在以前的历史学习中关于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作用几乎不被正视,通过最近对有关论文及资料的研读,我发现国民党在抗日战争的作用不可忽视,论证如下:
首先:他作为得到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能够建立广泛的国际关系,得到国际援助。

其次:国民党领导的国民党战场占据整个正面战场以及占据部分敌后战场,在抗战中的作用是肯定的。

卢沟桥抗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虽然部分战役都以失败告终,但是在打击日本侵略,鼓舞人民抗战方面的作用都是值得肯定的。

最后:虽然在武汉失守后,由于日本政策的改变,国民党政策变成了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国民党部分将领的抗日热忱也不可低估。

如栆宜战役,三次长沙战役,南昌战役等都涌现出一批批可歌可泣的人物。

如张自忠,戴安澜。

谢娇
2013040246。

国民党对抗日的积极作用

国民党对抗日的积极作用

让我们来看看当今的国共两党关系吧:经济:大陆与台湾近来经济交往密切,今年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金银纪念币开始在台新银行岛内98 间分行同时公开发售,这是台湾银行业界首次公开发售祖国大陆金银纪念币。

政治:3月4日,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

他强调,我们应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坚定不移携手实现民族复兴。

文化:当今台湾国民党领导人朱立伦在做“城市交流与经济发展”演讲时表示,台湾非常欢迎大陆游客,现在对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没有限制。

中国国产党对“九二共识”的立场是一贯的,并将延续国共交流。

可见海峡两岸今天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不仅包括政治,还包括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两岸都是命运共同体,虽然一些台湾青年对海峡两岸有些偏激看法,但仍然不可否认今日合作的时局。

这个前提对我们现在探讨昨日抗战是有意义的。

昨日抗战成伟业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危当头,国民抗日情绪高涨。

(但是这时候国民党不是采取不抵抗政策吗?)外界一直斥责国名党的不抵抗政策,今天看来并不全面,国民党的对日政策分为:不抵抗政策、有限抵抗政策、向国联申诉政策、对日交涉政策、大国合作制日政策等。

不可否认国民党政治上是坚持投入抗战的中国国民党在面对日本军事步步逼进,在抗日情绪高涨的压力下,蒋中正也对其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作出调整,中共谋求合作1935年11月,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蒋中正对进行中之中日外交谈判采取了强硬态度;调整了对苏联之政策。

1936年12月,发生西安事变,中国国民党陕北“剿共”前线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劫持蒋中正,逼其下令放弃对中国共产党分离主义的剿灭战1937年9月22日,国民政府发表中国共产党共赴国难宣言。

提出坚持三民主义、全国政权统一,红军改编国民革命军国,受国民政府统辖等国共合作诺言同年9月23日[16]蒋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蒋委员长发表谈话,盼中国共产党真诚一致,为御侮救亡而努力。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国民党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国民党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国民党在二战期间,中国成为了太平洋战场上最重要的反法西斯力量之一。

而在此时期,中国国民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篇文章将探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国民党的历史背景、其在战争中的作用以及其面临的挑战。

一、历史背景中国国民党,简称“国民党”,成立于1912年,是中国最早的政党之一。

在抗日战争之前,国民党为了实现中国的统一,领导了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并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然而,由于内部的分歧和经济的困难,国民党在军政方面并没有完全稳固的执掌权力。

二、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抗日领导力量。

国民党成立了中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其中最著名的领导人是蒋介石。

蒋介石积极组织抗战,将中国各地形成的抗日军队整合到国民党的指挥下,形成了中国抗日的统一战线。

在战争中,国民党军队组织了多次有效的战役,如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等。

尽管面临着日军的强大实力,国民党军队仍积极抵抗,并成功地保护了中国的重要城市和交通线。

此外,国民党还建立了统一的民族政权,加强了对抗战的经济调控。

通过推行国家主义政策和进行经济改革,国民党试图提升中国的国力,以更好地对抗来犯的日本侵略。

三、国民党面临的挑战尽管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国民党内部存在着许多派系和分歧。

这导致了在组织和领导方面的困难,一些内部人士甚至对国民党领导层的效果产生质疑。

这种内部矛盾对于有效地战斗抗日,并达成内部团结将是一大阻碍。

其次,由于战争的长期和持续,国民党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困难。

日军的进攻使得中国的经济基础受到了摧毁,国民党的政府和军队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来支持战争的进行。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还面临着来自外部的挑战。

日军的侵略威胁中国的领土,国民党必须同时对付日军和解决国内的军阀混战,这使国民党在抗战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四、结论总而言之,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国民党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客观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客观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客观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60年的岁月距离我们过于久远,留在我们大脑中的经典结论和权威说教过于深刻。

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大陆之行,重新唤起了国共两党对于那段难忘的、刻骨铭心的历史的追忆。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评价中国抗日战争,使国共两党从历史上的两次合作找到感情的另一个切入点,还历史真实,促进两岸关系和解,共同面对国内外分裂势力,实现国家统一大业,尤为必要,正逢其时。

国民党消极抗战的说法,主要指“七七”事变前。

在“七七”事变前六年,1931年,盘踞在中国东北南部的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沈阳。

国民党政府采取所谓“逆来顺受”的不抵抗政策。

日本侵略军只用了三个半月就占领了东北三省。

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实行其早已确定的先占“满蒙”(即中国的东北和内蒙古),然后入侵华北,直至占领整个中国的侵略计划的第一步。

蒋介石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发生于“七七“事变以前,正是蒋介石为了反共置民族危亡于不顾而提出的口号,使得他臭名昭著。

全民抗战没能在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时开始,也没有能在日本侵入华北时开始,归根结底是因为国民党政府对侵略者妥协让步的缘故。

全民抗战之所以能在“七七”事变后爆发,主要原因是:1,首先,面临亡国的危机,全国人民的抗日要求已形成不可抗拒之势。

在“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和其他各地学生群众首先起来要求南京国民党政府抗日,他们的要求虽被拒绝,但得到了各阶层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知识分子,也开始对国民党政府所实行的政策表示怀疑和反对。

在日本侵略者咄咄逼人的攻势下,许多地方,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发生局部的抗战。

在东北,有些国民党将领和民间力量,组织义勇军,抗击侵略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更是在敌人统治下长期坚持作战。

2,其次,中国共产党及时地提出国共合作,团结全国一切爱国力量,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自从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共产党坚持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纲领,为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土地改革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与共产党

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与共产党

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与共产党一、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一)国民党对抗日战争的贡献1.接受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主张,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抗战局面得以实现。

2.国民党正面战场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1)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要战场.(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其一,打击了侵略者的狂妄气焰,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战略。

其二,牵制了日军主力,在战略上起了配合敌后抗战,支援敌后战争的作用。

其三,掩护了国民党为建立大西北战略基地而进行的战略物资大转移,为坚持长期抗战,争取国内进步和国际援助争取了时间。

其四,振奋了民族精神,赢得了国际赞誉,鼓舞了中华儿女坚持抗战和抗战必胜的信心。

(3)国民党战场溃败的原因:其一,敌强我弱/ 其二,片面抗战。

(根本原因)/其三,战略战术上的错误。

其四,派系矛盾/其五,军队战斗力低下/其六,幻想对日妥协求和。

(二)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消极方面1.实行片面抗战路线2.进入相持阶段后,采取消极抗战、避战观战,未能改变战略总体上的溃败局面。

3.不断制造反共磨擦事件,实行了许多不利于民族团结和抗日的政策,给抗战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二、抗日战争中的共产党(一)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倡导和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统一战线中,坚持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推动国民党抗战到底,迫使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共产党和人民的要求。

2、根据历史发展进程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领导人民去实行这些主张,影响和推动国民党接受这些主张,而自己则是实行这些主张的模范。

(1)指出了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前途(中国必胜);(2)以充分的理由阐明了中国必胜的道理(《论持久战》);(3)提出了坚持长期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条件(人民战争);(4)规划了抗战胜利的发展过程(著名的三阶段论)。

3、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独立地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挺进敌后,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创建和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坚持持久抗战。

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御辱之战,是一场卫国之战,经过八年的血与火的洗礼,中国人民取得了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而提到抗日战争,就不得不说当时领导中国的国民党,这个执政党当时对抗战做了什么贡献呢?提起国民党当时的状态,我们总会想到“消极抗战,积极反共”这几个字眼,国民党费尽心力的阻止共产党的发展与行动,限制了全民抗战的力量。

然而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能否认国民党在抗战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可以说,没有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合作,抗日战争只会持续更久,只会让我们的发展晚的更多。

那么国民党的贡献都有什么呢?首先,国民党作为当时的中国政府的执政党,提出了抗战,就证明着中国并不甘遭人侵略,他在抗战初期抛弃了“让外必先安内”的口号,鼓励各党各界人士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并且最终做出了“联共抗日”的重要国策,从而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其次,国民党作为当时的执政党,代表中国政府,他的动员力是其他政党所不能相比的,国民党可以通过动员全国的武装力量,经济力量来抗战。

国民党在1938年3月召开的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抗战之胜负,不仅取决于兵力,尤其取决于民力。

”可见国民党认识到了动员人民的重要性。

同时,国民党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党,拥有当时最有实力的军队。

1937年国民党有党员165万多人,其中军队党员达到100万多。

而同期的共产党只有党员4万余人,相差十分悬殊。

而国民党同时拥有在中国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拥有与日抗战的实力。

最后,在外交上国民党同样做了杰出的贡献,积极利用同盟关系,积极进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谈判,先后与和中国有不平等条约的国家签订了和平新约,中国从此摆脱了近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从这四方面来看,国民党对于抗战所做出的贡献,毫无疑问是十分巨大的。

作为政府军,在面对日本野蛮的侵略的时候,在不抵抗只能亡国的情况下,国民党做出了顽强的抵抗,并且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小议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和地位

小议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和地位

小议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历程之后,想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在这次艰辛的历程中,虽然国民党的气势慢慢衰减,共产党的作用越突明显,但是我认为国民党在这次抗战中还是有这不可磨灭的功劳……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主要有;好的作用;(1)是抗日的主要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是国民党军队组织了徐州,武汉等一系列大战役,在台儿庄战役中还取得了大捷。

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在抗战各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来重要作用,对抗战的坚持起来重大作用(2)实行有利于抗战的政策,例如,成立了国民参政会,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个可以公开发表政见的讲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

(3)为共产党敌后力量打下基础,为共产党力量的壮大争取到了一定的时间;不好的作用;(1)由于其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也遭受了巨大损失,特别是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一面消极抗战,一面制造反共摩擦事件,其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下降。

在战略反攻阶段,国民党虽然坚持抗战,但重点在准备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对于国民党在抗战的地位,我认为是功不可没的,我们在教科书上接触到的,在抗战历程上,大多都是在肯定共产党的作用,但是就忽略了国民党的作用,尽管国民党抗战的态度较初期消极,但还是坚持了抗战,在客观上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坚持和发展,减轻了敌后战场的压力。

另一方面,尽管国民党在后期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但国民党政府的基本利益和民族利益总体来说是一致的,它始终坚持抗日的方针,没有妥协投降,。

教科书上为了突出共产党在后来的巨大作用和必须作用时,有意无意中就削减了肯定国民党的正面意义,再加上蒋的一些对共产党的不恰当举动,就让我们对国民党有了不好的印象,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埋没了这个党的积极作用,如果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么我就要说,没有国民党就没有共产党,是国民党在前线争斗着,共产党才有时间去壮大,去发展的。

如何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及其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如何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及其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如何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及其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第一,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第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第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个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

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行片面抗战,制造反共摩擦,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明显下降。

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但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思考:为什么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空前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参加的团结抗日的全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①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又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②有政权、军队的合作。

国共两党的合作实际上是两党分别领导的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在全民族抗战总目标下的合作,但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防政府和联合统帅部。

❖③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

国共两党在共同目标之下,各自贯彻自己的纲领。

涉及合作抗日的事,一般都是采取临时协商、谈判的特殊形式加以解决。

试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的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力量,使之不敢贸然北进,从而使苏联得以集中兵力对付德国,避免东西两面作战;同时也推迟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并使之在发动和进行战争时由于兵力不足而不能全力南进,从而减轻了美、英军队受到的压力。

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试题: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国开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答:1937 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时,国民党政府在名义上对中央军和川军、滇军、桂军、粤军、东北军、西北军等全国陆军进行了整编,编成178 个师,这当中也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3 个师,总作战兵力在200 万人以上,数量相当于侵华日军的3 倍。

国民党军队担负了抗击日军正面战场的任务。

但是,在全面抗战初期,中国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大捷外,其余的会战都以失利撤退告终,一年就致使2 亿人口的区域沦陷。

除了当时中国的国力、军队的武器装备和供应,以及操纵武器的战斗员素质都不如日军外,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的政策也难逃其责。

因此,正确认识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于我们今天深刻反思那场战争,真正汲取历史教训非常有必要。

第一,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军队的抗战。

这是一条反人民的路线,它的目的是要保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党专政的政治制度。

必须看清国民党政府抗日的两重性——既坚持了八年抗战,又腐败无能一再丧失失地。

1931 年9 月,日本关东军以2 万多人突袭东北。

尽管当地有十几万中国正规军,但无论南京政府还是东北军都采取“不抵抗主义”,很快丢掉80 万平方公里土地。

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得寸进尺,1932 年又发动进攻上海的一·二八事变,1933年突破长城并直逼北平、天津,国民党军队才开始被动抵抗,结果又签订屈辱的退兵让地条约。

这样的“消极抗日”政策即使在国民党内部也引发了众怒,最终导致了西安事变。

第二,国民党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实行“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并存在利用暂时的抵御换取日方妥协的思想,因而导致正面战场的溃败,使大面积的国土沦入敌手。

1937年7 月至8 月间日军进攻平津和上海,国民党政府才开始全面抗战,不过仍同日本谈判希望媾和。

论国民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

论国民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
浅论国民党在 抗日战争中的 作用
战场的分类
正面战场
抗战路线
军事方针

动员政策
战场表现
抗战路线
不得不承认,作为当时执政党的中国国民党,始终坚持在正面战场抗 击日军对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是国民党当局在 形势所迫下做出的决定。攘外必先安内,老蒋一直对共产党看不顺眼, 他说过这么一段话,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 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为奴隶,亦不可得。且不论这话的对错 与否,这样的观念使得国民党对于抗日一直处于消极的心态。九一八 事变不多说,华北事变更是令人痛心,直到日本人打到上海,老蒋才 下了抗战的决心,派出精锐部队参加淞沪会战,接下来的几次会战也 是竭尽全力。但是随着时间发展,面对日本的咄咄攻势下,处于守势 的国民党开始消极抗战,这其中也包含着积极反共。到了战争后期日 本无力大规模进攻后,国民党更是加紧了反对共产党的行动。
军事方针
• 从卢沟桥事变爆发到南京保卫战结束,国民党实行的是照速战速和乎的 军事战略 • 南京保卫战到徐州会战结束,国民党的战略开始由速战速和向持久抗战 过渡 • 徐州会战后到武汉保卫战结束,国民党最终确定了持久抗战的军事战略 • 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他们不但没有坚持抗战初期制定的军事战略路线, 反而走上了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道路,
小的来说,国军到底觉得自己出身不一样,打游击是需要 灵活的战术,国军游击队呢,跟日军死磕,打不过,老子 也不跑,就是跟你打啊打啊打,结果人都打没了,这样还 不够,这国军还有个不好的作风,腐败,官僚,不贴近人 民群众。虽然你有老蒋给你撑腰,但到底是敌后,物资神 马的就不说了,最重要的人心你都没有争取,还欺压百姓, 这样的游击队,不被日军打垮,就要被群众推翻了。

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地位
• 1、国民党始终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大党、执 政党。 • 1937年国民党共有党员165万人,其中普通 党员52万多人,军队党员101万人,海外党 员11万多人。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它第 一大党的地位没有改变。到1945年,有党 员806万人。而同期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数 分别是4万人和121万人。相差极为悬殊。
一、地位
• 2、国民党当时代表着政府,掌握着中国的 绝大部分军事力量。 • 国民党军队人数1937年是170余万,并有海 陆空军,1945是军队440万;而同期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军队人数分别是5.6万人和100 万人。 • 所以,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战中的主要 战场
二、作用
• 1、从整体形式上来看:国民党与国民政 府是否抗战,决定着抗战是否合法,而 直接影响着其他力量的抗战态度和抗战 方式。
三、意义
• 1.由于国民党 在正面战场的 顽强抵抗,粉 碎了日本帝国 主义三个月灭 亡中国的战略 计划和“速战 速决”的狂妄 企图,极大的 消耗了日本军 事、经济实力。
三、意义
• 2.国民党正面战场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 后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为敌后战场的胜利创 造了有利条件。 • 3.国民党中爱国抗战官兵的英雄事迹,振奋了 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 国人民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国共战况比较
战场 作战次数 国民党 正面战场 大型会战 22 次,重 要战斗 1117 次,小 型战斗28931次 100余万 共产党 敌后战场 大小作战1牺牲
日 军 52.7 万 , 此 外 还歼灭118万伪军 321 万 ( 其 中 阵 亡 60万 131万),空军毁机 2468 驾,海军舰艇 损失殆尽。 11 名上将, 34 名中 少将死亡只有 1 人 ( 将,少将以上死亡 左权) 203人

[详细讲解]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详细讲解]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观点一: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比较积极地。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中华民族全面动员,进行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也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深刻的觉醒。

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1.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在全民族抗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1985年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起,大陆学术界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表现和作用越来越走向客观的评述,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然觉得有未尽之义。

实际上,国民党、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从整个战争过程来说,国民党始终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大党、执政党,控制整个国家机器,它是否抗战,决定着中国中央政府是否抗战。

而这一点,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首先,政府抗战有着标志和象征的意义。

中国政府存在着并且抗战着,标志这个国家没有亡国。

如果这个政府投降了,成为傀儡政权,标志着这个国家已经不是独立的国家,已经亡国。

第二,就是政府的动员力。

国民政府抗战,就能够动员整个国家的力量进行抗战,这是其它任何党派、团体等组织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的。

政府能够动员全国的武装力量、经济力量进行抗战,也能发动它所控制的全部宣传机器动员全国人民抗战。

第三,国民党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党,它所控制的军队是当时中国最有军事实力的军队。

1937年国民党共有党员165万人,其中普通党员52万多人,军队党员101万人,海外党员11万多人。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它第一大党的地位没有改变。

到1945年,有党员806万人。

而同期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数分别是4万人和121万人。

相差极为悬殊。

[11]国民党军队人数1937年是170余万,并有海陆空军,1945是军队440万;而同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人数分别是5.6万人和100万人。

[12](第三册,P3;第二册,P30,P111)尽管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表现不佳,但仍然是抗战时期人数最多的军队。

特别是抗战之初,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仍然很弱小,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在当时是主要的,正面战场对于打击日本的进攻势头、迟滞日本的进攻速度、实现持久抗战的战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任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任务。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淞沪、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牵制和歼灭了日军大量的军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两个战场上牺牲的将士,国共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肯定了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等一批抗战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东北抗联八位女壮士、国民党八百壮士等,都是不畏强暴、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杰出代表,是全民族的立场上抗日战争的历史,在抗日战争的时间上,习惯我们都以卢沟桥事变作为起点,从那时候开始,到1945年9月日本投降,整整八年,我们一般都说八年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不是八年而是十四年,十四年和八年的关系是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的关系。

“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是局部抗战阶段。

这个阶段,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是非常大的。

“七·七”事变后是全面抗战阶段,“七·七”事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爆发点。

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的战场。

我觉得,十四年抗战,其意义是非常大。

1.制约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因素?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②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③国际政治势力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2.能得出哪些认识?(合则两利,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两伤,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

为了民族利益,两党应当再次合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3. 中共在革命历史发展进程中,建立过哪几次统一战线?其建立的理论依据是?有什么启示?(建立过:革命统一战线、抗日统一战线)(理论依据是:主要矛盾说,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解决中国革命的主要矛盾。

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和地位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族各界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国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的抗战。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

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

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任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任务。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淞沪、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牵制和歼灭了日军大量的军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国民党在抗战的地位和作用抗战初期阶段的正面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虽然有许多失误,即国民党存在侥幸心理,企图依靠国联,从而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作战,加上国民党军队思想混乱,派系林立等因素,造成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但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地作用: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

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

如淞沪战役、晋北忻口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

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

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第五、"“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怎样认识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抗日中的作用

怎样认识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抗日中的作用

怎样认识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抗日中的作用?一、大敌当前,国共合作是全民族的民意所趋。

三十年代前半期,国共两党势如水火不共戴天,但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重重进逼下,出现了要求全民抗战的民意潮流。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和一九三六年的“双十二”西安事变,就是这种民意潮流的主要标志性事件。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是国共合作的开端,七七事变则将这种合作从意向变为现实。

`v+[q4M二、在设定原则的前提下,共产党确实愿意与国民党合作抗日。

1937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的报告,明确指出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共产党必须与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一切愿意保卫祖国的人们合作抗日,“这个任务不但必须完成,而且是可能完成的。

”但是毛泽东对这种合作设定了原则:“使无产阶级跟随资产阶级呢?还是使资产阶级跟随无产阶级呢?这个中国革命领导责任的问题,乃是中国革命的关键。

”这个报告是中共全国代表会议的政治报告,是中共内部报告,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与资产阶级的代表——国民党的合作是“必须完成”而且“可能完成”的。

这话不是外交辞令,不是说给外人听的,它是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基本政治路线,也是唯一正确的路线。

\三、共产党内对国共合作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不理解,不愿意与仇敌合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未能及时调整政治军事策略,是所谓的王明“左倾”路线的重要内容之一。

即使在国共合作开始后,这种倾向依然存在。

另一种是无原则的合作,即所谓“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不敢开展独立自主的抗日战争。

中共为克服这两种倾向做了大量努力,也付出了诸如皖南事变那样的惨痛代价。

中共作为一个目标明确的革命政党,把抗日战争放在实现民主革命最终任务的一个特殊阶段来考虑,“在特区和红军中共产党领导的保持,在国共两党关系上共产党独立性和批评自由的保持,这就是让步的界限”,毛泽东1937年5月的报告是正确的。

只要共产党没有垮台,共产党和它领导的国家就不会否定这条抗日路线。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地位和作用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地位和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地位和作用引言 (2)一、战略防御阶段(1937.7一1938.10) (2)利 (2)害 (3)总 (4)二、战略相持阶段(1938.10一1943) (4)利 (4)害 (5)总 (5)三、战略反攻阶段(1944一1945.8) (5)利 (6)害 (6)总结 (6)引言: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战争中,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战场,即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实际上,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整个战争过程来说,国民党始终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大党、执政党,控制整个国家机器,它在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一、战略防御阶段(1937.7一1938.10)这一阶段国民党军队处于抗战的主要地位,对抗日战争起了重大的作用。

首先,国民党的抗战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其次,它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议,形成了比较团结的抗日统一战线;再次,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及其在正面战场的积极作战,激发了全国人民的伉日积极性,掀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热潮。

利:1.从1937 年“七・七事变”到1938 年武汉失守,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阶段,也是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最为惨烈、最有声有色的一个阶段。

伴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国民党对抗战的态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抗战决心也日益坚决。

国民党就为抗战做了一系列的积极准备。

国共两党的合作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的热烈欢迎,极大地推动了全民抗日统一战线的发展。

2.著名的淞沪会战、南口抗战、忻口战役、南京保卫战、临沂之战、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花园口决堤、武汉会战(包括万家岭大捷)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在这一阶段抗战是认真的,投入巨大,牺牲惨重,也给予日军大量杀伤,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

尽管屡战屡败,但国民党蒋介石没有投降,没有乞和,迁都重庆,坚持抗战,把日本拖入了长期战争的泥潭,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与作用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与作用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与作用

1937年至1945年的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反 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国近现 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在八年抗战中,国民党承担了正面战场的 作战。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1937、
7——193
3国民党中抗战官兵的英雄事迹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人民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4在战略相持阶段由于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采取消极对敌实行反共政策导致正面战场形势严重恶化丢失大量国土正面战场的地位退到次要位置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与作用
物理1102班 小组成员:2、9、11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与作用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客观原因:敌强我弱 主观原因: 1、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 防御战。
2、实行的是片面抗战的路线。
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的寄托在 政府和正规 军的抵抗上。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与作用
谢谢观赏!
10——1945)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与作用


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 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战处于 战略防御阶段。这一阶段国民 党战场 是我国抗战的主战场。

具体表现有:
血战卢沟桥
1、1937年8月14日,国民党外交部发表了《自卫抗战声 明》,表示“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遭日本侵略,⋯⋯ 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 天赋自卫权以应之”。 8月15日国民党政府下达总动 员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与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党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
课题研究完之后,我着实吓了一跳,原来所知道的游击战,平型关大捷只是抗战中的一个小插曲。

而真正起抗战洪流作用的是国民党组织的多次大的战役。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中的作用没人能将其磨灭!
我在小组中负责找抗战时期国民党将领的名字,并选择了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作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在抗战时的故事,毫无疑问这些人身上的闪光点让我们从偏执中解脱出来,重新认识了当时的国民党军队:他们中不缺乏热血之士。

从卢沟桥的第一声枪响时的顽强抵抗,到淞沪会战时巷战、、、、、、、每一个情节的阅读都勾起心的颤动。

而后来组织的每一次会战的胜利都让人感觉到一种欢快与激昂。

在著名的国民党将领中,我比较喜欢的是戴安澜和孙立人将军。

戴安澜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作战,“扬威国外,籍伸正义”使中国在当时的名声大振。

在同古(冬瓜)阻止日军北侵时,他带头立下了“誓与同古共存亡”的遗书。

他说:“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的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同古。

”并宣布了如下命令:“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以步兵指挥官替代,各级照此办理。

”在十多天的冬瓜保卫战中,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戴安澜率部奋战,以少胜多,击毙敌军五千余人。

美国代表认为:冬瓜保卫战是所有缅甸保卫战所坚持的最长的防卫行动,并为该师和他的指挥官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蒋介石对此的赞誉是:“中国军队的黄埔精神战胜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英国的<< 泰晤士报>>称之:“冬瓜之命运如何,姑且不论。

但被围守军,以寡敌众与其英勇作战之经过,实使中国军队光荣簿中增一新页。

”连日寇也不得不承认,冬瓜之战是缅战中最艰苦的战斗之一。

孙立人将军。

喜欢他并不是因为他在入缅作战时,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7000多英国士兵和记者,我欣赏的是他对待日军战俘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战俘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

也许有的人会说:“杀战俘不是不人道吗?”而我要说,谈人道是对人来谈的,对于沾满善良人鲜
血的禽兽根本不必讲人道。

抗战期间,国军付出了巨大代价。

据资料显示陆军有300多万官兵壮烈牺牲,其中包括8名上将,41名中将,71名少将。

国军空军有6164名飞行员血洒长空,2468架战机被击落,国军海军全军覆没,所有舰艇全部打光。

单从这些数据就可以看出国民党军队努力抗战而不是消极应战。

我认为国民党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毫无疑问,国民党军队以巨大的人力伤亡牵制住日军大部分装备精良的部队,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赢得了空间与时间。

其中仅淞沪会战就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增强了人民抗战的信心。

国民党军队对日战场是主战场,抗击着大部分日军。

仅从歼灭日军的数量来看就超过一百万,而八路军、新四军歼灭日军和伪军共计五十几万。

国民党在除西北以外的广大地区抗击日军,而八路军、新四军只是占据华北和华中等地区,只是局部战场,国民党在一次战役中歼灭日军的数量可以达到上万人(不少为日军精锐部队),如台儿庄大捷,王家岭大捷。

二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中的一员,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在中国赴缅的作战中,世界对中国有了新的看法。

在开罗会议期间中国政府与美国和英国政府签署了《中美条约》和《中英新约》。

废除了一个世纪英美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945年6月26日来自50个过家的代表在美国的旧金山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同年10月24日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成为5大常任理事国及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战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仪式上,中国政府领衔签字,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三战略指导思想
有人不禁要问,后期国民党的指导思想不是消极应战,攘外先安内吗?是的,不过在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战略指导思想一开始就是符合当时的形势。

早在1937年8月的国防会议上,国民政府就确定了持久消耗战的方针,用比较长的时间消耗敌人,以空间换取时间,积小胜为大胜,整体战局上是持久的防御战,具体的战役上又要实行速决战。

而共产党明确提出抗战指导方针是1938年5月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纵观整个局势,我想有必要谈谈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一些不足或不利抗战因素。

一组织的一些大的战役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在桂柳会战中,中国军队在明显掌握制空的情况下未能取得空地配合,导致桂林和柳州仅数日即遭沦陷。

其实,国民党军队中派系林立,有桂系、川系等等。

这些派系为了自身利益,根本不可能一心思抗战,各派系各怀鬼胎必然导致指挥上的重大失误。

这在后期国共两党之争,国军内部不团结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二后期作战目标指向共产党,消极应战
三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导致大片土地流失,害怕人民在抗战中壮大,仅靠正规军队来抵抗。

尽管如此,国民党仍在抗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民永远会记住,是蒋介石动用70万国军发动了淞沪会战。

在会战中,国军空军炸毁了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炸沉日本海军第3舰队舰旗,国军陆军为补充战损而五次发布动员令,超过半数的团职以上高级将领以身殉国;人民不会忘却,在常德保卫战中,74军57师的8000名官兵阻击10万日军15天,最后只有200人能够战斗。

师长发出了74军57师最后一封电报: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

率领副师长、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人民永远会铭记那些血洒长空,英勇奋战的官兵,不管他们是国军还是共军都是中华民族最坚硬的脊梁。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重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不但让我们领会了许多道理而且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

古语有云:灭其国者,先去其史。

可见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遭受近现代风雨与血的洗礼,中国人民高昂着头颅站在世界东方。

但那段屈辱的历史,那段奴役的生活会永远记在我们的心里。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应该牢记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自觉地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0961010220
2010年6月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