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_机场运行保障相关知识
航空航天概论-第六章机场地面设施保障系统
![航空航天概论-第六章机场地面设施保障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34a2661b9d528ea81c779e2.png)
6.1.1 机场建筑 跑道
候机楼主要包括旅客服务区域和管理服务区域。在旅 客服务区有办理机票行李手续的柜台;安检、海关检 疫的通道和入口;登机前候机厅;行李提取处;旅客 信息服务设施(问讯处、显字牌、广播系统)、其他 服务区(商店、餐饮、邮电、医疗等)。管理服务区 包括空港行政办公、后勤办公、紧急救援,以及航空 公司运营区等。
主讲:梁毅辰
航空航天概论
第6章 机场地面设施保障系统
主要内容: 6.1 机场及地面保障设备 6.2 空中交通管理
第6章 机场地面设施保障系统
当飞机在1903年出现的时候还没有机场的概念,当时只 要找一块平坦的土地和草地,能承受不大的飞机重量就可 以了。1910年在德国出现了第一个机场,这只是一片规划 的草地,有几个人来管理飞机的起飞、降落,有简易的帐 篷等设施。随着航空运输的发展,机场大量建设起来,伴 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飞机对机场的要求也提高了。为了 满足航管、通信的要求;跑道强度的要求;旅客进出机场 的要求,出现了塔台、混凝土跑道和候机楼。20世纪50年 代中期,国际民航组织为全世界的机场和空港指定了统一 的标准和推荐要求,使全世界机场建设有了大体相同的标 准。
第6章 机场地面设施保障系统
机场是提供飞机起飞、着陆、停放、维护、并有专 门设施保障飞机飞行活动的场所。大多数的飞机起飞和 着陆都需要专门的机场、着陆引导系统和其他保障设施。 因此建设了专门的机场并配备了相应保障与救援设施, 根据机场用途可以分为军用机场、民用机场;按照跑道 和其他设施条件及使用特点,又可以分为永久性机场和 临时机场;根据地理位置可以分为高原机场、平原机场; 根据跑道长度和承载能力、地面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机 场区域的大小,还可以将机场分为若干级。
机场运营管理ppt第6章 出入机场地面交通系统
![机场运营管理ppt第6章 出入机场地面交通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f38c752312b3169a451a4f9.png)
第六章 出入机场地面交通系统
图6-1 机场交通的各个环节
第六章 出入机场地面交通系统
6.1 出入机场地面交通系统问题
第六章 出入机场地面交通系统
在规划出入机场地面交通系统时,我们应该考虑出 发旅客从启程至航站楼和到达旅客从航站楼至目的地 的全部进程。
有三个问题要慎重考虑: 1) 如何在市中心或市区其它旅客流量较大的地方设置旅客集散点(站); 2) 通过何种交通方式将旅客运往(出)机场; 3) 航站区内部交通如何组织,机场道路如何布设。
第六章 出入机场地面交通系统
1 出入机场地面交通系统问题 2 确定地面交通方式的原则方法 3 出入机场地面交通方式 4 机场的停车场 5 航站楼车道边 6 出入机场地面道路布局 7 地面交通的总体考虑
第六章 出入机场地面交通系统
❖ 很显然,机场是一个开放系统。在空侧,机场通过跑道、停 机坪、飞机等与外界进行客货交流;在陆侧,机场又借助各 种道路、停车场、车站、各种车辆与外界实现着沟通。只有 空侧、地面交通的各个环节达到均衡,如图7-1所示,机场 才能正常运营。由于地面交通形式的多样化和航站区陆侧的 多功能,使出入机场地面交通系统的组织及与城市交通系统 的衔接变得非常复杂,非经妥善、全面地规划难以得到圆满 的方案,甚至成为制约机场发展的瓶颈。
图6-7 螺旋坡道停车楼
第六章 出入机场地面交通系统
6.5 航站楼车道边
在规划时,可按时,车道边 长度应根据交通工具类型、流量等作详细计算后得出。下面通过一个算例来说明。
已知某机场高峰小时出发、到达旅客所用车辆类型和数量如表6-5所列。
车型 私人小汽车
第六章 出入机场地面交通系统
表6-1 机场人员构成情况
第六章 出入机场地面交通系统
机场运行安全法规制度
![机场运行安全法规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61568b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e.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机场运行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民用机场及其运行单位。
第三条机场运行安全工作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第四条机场运行安全工作应当坚持科学管理、规范操作、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五条机场运行安全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建立健全安全法规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二章机场运行安全管理机构与职责第六条机场运行安全管理机构应当设立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机场运行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七条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机场运行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制定机场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三)组织制定机场运行安全应急预案;(四)负责机场运行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处理;(五)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六)协调解决机场运行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八条机场运行安全管理机构应当设立安全管理部,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第九条安全管理部的职责:(一)负责机场运行安全法规制度的制定和修订;(二)负责机场运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三)负责机场运行安全教育培训;(四)负责机场运行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告;(五)负责机场运行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六)负责机场运行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三章机场运行安全管理制度第十条机场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机场运行安全责任制;(二)机场运行安全检查制度;(三)机场运行安全操作规程;(四)机场运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五)机场运行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六)机场运行安全应急预案。
第十一条机场运行安全责任制:(一)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安全职责;(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第十二条机场运行安全检查制度:(一)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确保机场设施设备、运行程序符合安全要求;(二)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三)对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
机场手册第六章
![机场手册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8fb1962eee06eff9aef80794.png)
表 6-1 机场等级 跑道基本长度
适用 范围
特 ≥2800
远程运输机 远程轰炸机
一 2300~2799
中程运输机 中程轰炸机
单位:米
二
三
2000~2299
<2000
歼(强)击机 近程轰炸机 中、近程运输机
近程运输机 初级教练机
2、按机场道面承载能力分为 A、B、C、D、E 五个等级。见表 6-2。
(1)按机场基准代号分类:机场基准代号由有关飞机的性能特性和尺
寸两个要素组成。第一要素是根据飞机基准飞行场地长度确定的代码,第二
要素是根据飞机翼展和主起落架外轮间距(主起落架外侧边之间的距离)而
确定的代字。如表 6-3。
表 6-3
机场基准代号
单位:米
第一要素
第二要素
代码 飞机基准飞行场地长度 代字 翼展
5
滑出洞口即可以迅速起飞升空。掘开式洞库是在平原地区人工修筑的洞库。 飞机出入洞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修一条坡度向下的拖机道通入洞库;另一 种是在洞口修一个飞机升降台,通过升、降使飞机出入洞库。
(三)办公和居住设施 机场内供人员办公和居住的设施(建筑物)称之为营房。通常分成飞行 部队办公区,外场办公区和家属居住区等几个营区。 (四)机场战勤保障设施 机场内战勤保障设施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仓库:战勤保障仓库通常有基地油库、消耗油库、弹药库和航材库。 2、供指挥和通信用的建筑物:通常有地下指挥所、塔台、飞行管制室、 气象台、收信台、发信台、雷达站等。 3、导航、助航设备:通常有远距信标导航台、近距信标导航台、超短 波定向台、着陆雷达等。 4、夜航灯光设备:通常包括机场标灯、下滑引导灯、场界灯、保险道 灯、跑道灯、“T”字灯、滑行道灯、停机坪灯、着陆探照灯和指挥信号灯等。 5、供维护飞机用的建筑物:通常有飞机修理厂、飞机定检厂、地面校 靶坪、校罗坪、四站等。 6、供发电用的主、备发电站。 7、供交通运输用的铁路专用线和专用公路。
机场空运知识点总结图文
![机场空运知识点总结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77ab357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6.png)
机场空运知识点总结图文机场空运是指在机场进行的各类货物和人员的运输活动。
机场空运是机场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机场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航空运输已经成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国际运输方式,对于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机场空运的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机场的运输功能1. 机场货运机场货运是指在机场进行的各类货物的运输活动。
机场货运主要是针对各类货物的装卸、运输、仓储和分拨等一系列服务活动。
在现代化机场,货运建设要求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主要包括航空货站、货运航站楼、集装箱货站、快件中心等。
2. 机场客运机场客运是指在机场进行的各类旅客的运输活动。
机场客运主要是针对各类旅客的接送、登机、安检、行李托运、酒店预订等一系列服务活动。
在现代化机场,客运建设要求更加舒适化和便捷化,主要包括候机楼、航站楼、VIP厅、商务厅、接机服务等。
二、机场空运的管理1. 机场空运管理机构机场空运管理机构是指对机场空运进行管理的机构,主要包括机场管理部门、航空公司、货运代理、地面手段操作公司、安保公司、清关公司等一系列相关单位。
2. 机场的安全管理机场的安全管理是指在机场进行的各类安全工作,主要包括安全检查、安全设施、危险品管理、应急救援等。
3. 机场的运行管理机场的运行管理是指对机场进行的各类运行工作,主要包括航班动态、航空资源、航班协调、运输服务等。
4. 机场的服务管理机场的服务管理是指对机场进行的各类服务工作,主要包括客运服务、货运服务、机场服务、酒店服务等。
三、机场的空运设施1. 跑道与滑行道机场的跑道是指飞机起降的道路,需要具备良好的平整度、防滑性和耐磨性。
机场的滑行道是指飞机滑行的道路,需要具备规范的标线、信号和灯光。
2. 航空楼宇设施机场的航空楼宇设施是指机场的各类建筑物,需要具备舒适的候机环境、舒适的登机体验、完善的客服设施。
3. 航空通信导航设施机场的航空通信导航设施是指机场的各类导航和通信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导航信号、通信信号和雷达监控。
通用机场管理制度
![通用机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910d6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f.png)
通用机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优化机场运行管理,提高安全保障水平,保障航空旅客的安全和舒适,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民用机场,机场管理方应当依据本制度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机场管理工作。
第三条机场管理方应当制定有关的机场管理规定,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公开、执行。
第二章机场基本职能第四条机场应当配备专业的管理团队,负责机场的日常管理运营工作。
第五条机场管理方应当建立和健全机场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机场设施、设备和运行环境的安全。
第六条机场管理方应当建立健全灭火和应急救援队伍,确保机场发生火灾、灾害等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第七条机场管理方应当加强外部环境监测,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第三章机场规章制度第八条机场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机场内部规章制度,并予以公布。
第九条机场内部规章制度应当包括机场安全管理规定、安检规定、应急预案、航空器运行规定、航空器地面服务规范等内容。
第十条机场内部规章制度应当经机场管理方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布。
第四章航班运行管理第十一条机场应当配备专业的航班调度团队,确保航班运行有序、高效。
第十二条机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航班计划,确保航班安全、舒适。
第十三条机场应当加强与航空公司和空中交通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航班运行的顺利进行。
第五章安全保障管理第十四条机场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设施设备的安全保障工作。
第十五条机场应当加强对安全设施和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六条机场应当配备专业的安全检查人员,对乘客、行李和货物进行安全检查。
第六章服务保障管理第十七条机场应当加强对旅客的服务保障工作,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和便民服务。
第十八条机场应当配备专业的服务人员,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服务。
第十九条机场应当配备专业的清洁保洁人员,保持机场内部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第七章应急预案管理第二十条机场应当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第6章 空中交通规则
![第6章 空中交通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49613a4bbed5b9f3f90f1cc3.png)
第一节 空中交通管制
(五)空中交通管制调配方法 实施飞行调配的基本方法是:用规定垂直、纵向、横向间隔的方法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实行分 离,保持安全间隔,防止相撞。
(六)飞行冲突 飞行冲突即航空器与航空器,航空器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小于规定的最小间隔。
(七)净空 根据作战任务的需要,在一定时限内,禁止己方所有航空器在一定空域内进行飞行活动的强 制性措施。
第一节 空中交通管制
(三)基本工作原理 为满足飞行安全需求、适应航空运输发展、提高空间利用率,空管运行的基本原理为: 利用通信、导航技术和监控等专业手段对航空器飞行活动进行监视、控制与指挥,从而保证 航空器飞行安全和与使航空器按照一定线路秩序飞行。 在飞行航线的空域划分为不同的管理空域,包括航路、飞行情报管理区、进近管理区、塔台 管理区、等待空域管理区等,并按管理区的范围与情况选择使用不同的雷达设备对航空器进 行管制。 在管理空域内进行间隔划分,航空器间的水平和垂直方向间隔构成空中交通管理的基础。 由导航设备、雷达系统、二次雷达、通信设备、地面控制中心组成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完成 监视、识别、引导覆盖区域内的航空器,保证其正常安全的飞行。
第三节 飞行基本规则
一、一般规则 4.信号 航空器运行时涉及的重要信号包括遇险信号和紧急信号、拦截时所使用的信号、用以警告未 经批准的航空器正在或行将进入限制区禁区或危险区的目视信号、机场交通信号以及指挥信 号。 5.时间 必须使用世界协调时(UTC),必须按照自午夜开始一天24小时的小时、分钟、秒(按需要 )计。 6.非法干扰 受到非法干扰的航空器必须设法将此事实通知有关空管单位,以便空管单位能对该航空器给 予优先权并使之与其他航空器的冲突减至最小。 7.拦截 当民用航空器误人禁区时,前去拦截的航空器通常为军机,会按ICAO附件2附录2第2节和第 3节的标准,并按照附录1第2节的规定通过特定的“目视信号”进行拦截。
民航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模板
![民航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2ca30b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3.png)
民航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确保民航机场的运行安全,保护旅客和航空器的安全,订立本规定。
2.本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相关法律法规,遵从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定和标准。
第二条适用范围1.适用于全部民航机场的运行安全管理工作。
2.适用于机场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定义1.民航机场:指经国家民航局核准并设立的,用于民用航空运输的设施。
2.运行安全:指民航机场运行过程中,保障航空器和旅客安全的措施和管理。
第二章组织和职责第四条主管机构1.民航机场的运行安全管理由机场管理部门负责。
2.机场管理部门负责订立和执行机场的运行安全政策、计划和措施,组织运行安全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职责划分1.机场管理部门负责订立机场的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2.机场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进行运行安全培训,确保全部工作人员具备必需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相关单位负责搭配机场管理部门的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供应必需的支持和资源。
第六条运行安全监督1.机场管理部门设立运行安全监督机构,负责对机场运行安全情况的监督和评估。
2.运行安全监督机构对民航机场的运行安全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第三章运行安全措施第七条安全管理体系1.民航机场应建立健全运行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管理职责、程序和要求。
2.安全管理体系包含安全政策、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安全规程等。
第八条安全风险评估1.民航机场应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2.依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并进行监控和改进。
第九条人员培训与考核1.民航机场应订立认真的人员培训计划,确保全部工作人员都接受过必需的安全培训。
2.对于从事关键岗位的人员,应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考核。
第十条航空器管理1.民航机场应建立完善的航空器管理制度,包含选派合格的技术人员进行检查和维护和修理。
2.对于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航空器,应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其安全运行。
CCAR-140.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
![CCAR-140.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d32a164ddccda38376baf13.png)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91号《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CCAR-140)已经2007年12月10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局长 杨元元 二OO七年十二月十七日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二章 机场安全管理第一节机场安全管理体系第二节机场安全管理制度第三节人员资质及培训第三章 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第一节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的编制、批准第二节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的发放和使用管理 第三节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的修改第四章 飞行区管理第一节飞行区设施设备维护要求第二节巡视检查第三节检查程序及规则第四节跑道摩擦系数测试及维护第五章 目视助航设施管理第一节目视助航设施的运行要求第二节助航灯光系统的维护第六章机坪运行管理第一节机坪检查及机位管理第二节航空器机坪运行管理第三节机坪车辆及设施设备管理第四节机坪作业人员管理第五节机坪环境卫生管理第六节机坪消防管理第七章机场净空和电磁环境保护第一节净空管理基本要求第二节障碍物的限制第三节障碍物的日常管理第四节电磁环境的管理第八章 鸟害及动物侵入防范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生态环境调研和环境治理第三节巡视驱鸟要求及驱鸟设备管理 第四节鸟情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利用 第五节鸟情和鸟击报告制度第九章除冰雪管理第十章 不停航施工管理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不停航施工的批准程序第三节一般规定第十一章 航空油料供应安全管理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运行安全管理第三节应急处置第十二章 机场运行安全信息管理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机场运行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第十三章 法律责任第十四章 附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民用机场安全、正常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民用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的运行安全管理。
民用机场航空安全保卫管理的要求按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民航规章的规定执行。
本规定所称民用机场(以下统称机场),包括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
机场管理模式
![机场管理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4954f5eca26925c52dc5bf79.png)
主要做法是:经营项目主要采用自己铺摊 子、招人马的方式经营,主营业务资源的 开发主要依靠投入更多的生产性资金购买 先进的设施设备,招聘更多的人员;非主 营业务主要是不断增加延伸服务项目和业 务范围,组建相应的经营开发单位,不断 增加相应的人员,通过人员和部门的不断 增加拉动非主营业务的收入。
省会机场由省政府管理,优势在于能够调动全省的资源和力量来扶持省会机场的 建设和发展。
但这种模式的不利之处是:我国各省会机场一般都是本省业务量最大的机场,省 会机场资源优势明显,管理水平也较高,而省内其他机场大部分是小型机场,资源匮 乏,经营困难,管理水平也不高,如果不利用省会机场的优势来带动这些小型机场, 势必造成这些机场难以很好的发展。而且,省政府直接管理省会机场,也不利于充分 发挥省会城市建设发展机场的积极性。
例如云南机场———一体化管理、集 群效应
云南机场数量多, 分布面广, 机场发展水平梯次结构性 强, 全省机场实行一体化管理, 即云南机场集团把全省 机场的安全、服务、规划、建设、运行、资源、体制 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合理配置资源、统一规划建 设、统一标准制度、科学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整体发展、和谐发展。既可以发挥集团管理、统筹 规划、集群效应的优势, 又可以加强机场与地方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的紧密程度, 更符合西部机场发展的要 求。
第六章机场管理模式
6.1机场所有权
前言
.机场的管理形式:
国际民航组织(ICAO)一项全球调查资料表明,除少 数小型机场外,多数民用机场的所有权归政府(各级) 所有,部分由经济法人团体拥有所有权。
点击添加标题
按所有权,国外机场大致可分为三类
政府——公共法人型 政府、民间——企业型 政府——公共设施型
机场运营管理要点
![机场运营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fddf4e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b.png)
机场运营管理1.工业航空2.农业航空3.航空科研和探险活动4.飞行训练5.航空体育运动6.公务航空7. 私人航空民用航空系统主要由四大部份组成1.政府部门2.民航企业3.民航机场4.空中交通管理:供航空器起飞、降落和地面活动而划定的一块地域或者水域,包括区域内的各种建造物和设备装置。
1. 保证飞机安全、及时起飞和降落2. 安排旅客和货物准时、舒适的上下飞机3. 提供方便、快捷的地面交通连接市区1. 按服务对象分可分为军用机场、民用机场、军民合用机场2. 按航线性质分可分为国际航线机场和国内航线机场3. 按机场在民航运输网络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分可分为枢纽机场、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4. 按机场所在城市的性质、地位划分可分为 I 类、 II 类、 III 类机场和 IV 类机场5. 按旅客乘机目的划分可分为始发/终程机场,经停机场和中转机场6. 我国机场的分类(1)大型枢纽机场(2) 中型枢纽机场(3)普通干线机场(4)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国总量的 10%以上旅客吞吐量占全国总量的 3%-10% 旅客吞吐量占全国总量的%-3%从安全角度还须确定备降机场7. 英国机场的分类(1)CategoryA-国际机场(2) CategoryB-国内机场(3) CategoryC-内地机场 (4)CategoryD- 通用航空机场8. 美国机场的分类(1).Commercial Service Primary Airport 主要的商业服务机场(2).Other Commercial(3).Reliever Airport(4).General Aviation Service Airport 其他的商业服务机场第二机场Airport 通用航空机场Code 4F Code 4D A380B767,A300,A310,MD11Code 4E B747,B777,A330,A340Code 4C A320,B737,B727飞行区为飞行活动的区域,主要包括跑道、滑行道和停机坪航站区为飞行区与出入机场的地面交通的交接部航站楼用于办理旅客和行李从地面出入交接面到飞机交接面之间的各项事务。
航空公司运营与管理 第六章航空公司运行控制
![航空公司运营与管理 第六章航空公司运行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cf65f61a6c175f0e7cd137f6.png)
职能角度:
航空公司CEO
安全监督/审计/后勤支持
安全与平稳运行 飞行控制 机组管理 地面保障 机务工程和维修 运行控制
市场与效益 产品和标准设计 航线与航班制定 销售和收入管理 结算与效益分析
战略与发展 战略与机队规划 人才引进与发展 资本筹资与投资
1.航空承运人取证
运行检查 持续监控 对申请的决策 颁发AOC
中国民航总局制定中国民航的合格运行审定规 则,简称CCAR-121部。 适用对象
适用最用旅客座位数超过30座或者最大商载超过3400千 克的多发飞机实施的不定期载客运输飞行; 使用最大商载超过3400千克的多发飞机实施的全货 物运输飞行。
总飞行签派室地区飞行签派室机场飞行签派室签派代理机构总飞行签派室负责航空公司飞行的组织与实施并对飞行保障工作进行监督掌握本公司航空器的全部飞行动态以及其它特殊飞行情况负责本公司的航班申请并进行航班计划与管理制定本公司的规章制度组织与实施专机飞行任务并对其管辖范围内的签派机构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违反规定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处理
方案2:取消此次航班任务。航空公司将旅客转让给 其它航空公司,在此次航班的起飞时刻后的60分钟 内有另一航空公司的航班仍然有空余的座位,能够将 此次航班的往返旅客全部装载。航空公司于是取消此 次航班,将旅客合并给其它航空公司(以机票全价900 元进行结算)。在这种情况下,计算一下该航空公司 的利润:
建立运行控制中心的重要意义
安全是效益的前提和保障,是一个航空公
司生存的基础。
提供详细可靠的航行资料 建立自己的气象系统、随时掌握天气状况 制作详细、及时、准确的飞行计划 严密的跟踪监控
民航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
![民航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e5c7608581b6bd97f19eabd.png)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91号《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CCAR-140)已经2007年12月10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局长 杨元元 二OO七年十二月十七日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二章 机场安全管理第一节机场安全管理体系第二节机场安全管理制度第三节人员资质及培训第三章 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第一节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的编制、批准第二节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的发放和使用管理 第三节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的修改第四章 飞行区管理第一节飞行区设施设备维护要求第二节巡视检查第三节检查程序及规则第四节跑道摩擦系数测试及维护第五章 目视助航设施管理第一节目视助航设施的运行要求第二节助航灯光系统的维护第六章机坪运行管理第一节机坪检查及机位管理第二节航空器机坪运行管理第三节机坪车辆及设施设备管理第四节机坪作业人员管理第五节机坪环境卫生管理第六节机坪消防管理第七章机场净空和电磁环境保护第一节净空管理基本要求第二节障碍物的限制第三节障碍物的日常管理第四节电磁环境的管理第八章 鸟害及动物侵入防范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生态环境调研和环境治理第三节巡视驱鸟要求及驱鸟设备管理 第四节鸟情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利用 第五节鸟情和鸟击报告制度第九章除冰雪管理第十章 不停航施工管理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不停航施工的批准程序第三节一般规定第十一章 航空油料供应安全管理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运行安全管理第三节应急处置第十二章 机场运行安全信息管理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机场运行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第十三章 法律责任第十四章 附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民用机场安全、正常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民用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的运行安全管理。
民用机场航空安全保卫管理的要求按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民航规章的规定执行。
本规定所称民用机场(以下统称机场),包括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
民航运输安全管理规范
![民航运输安全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35dd44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c.png)
民航运输安全管理规范第1章总则 (4)1.1 安全管理原则 (5)1.2 适用范围 (5)1.3 安全管理目标 (5)1.4 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5)第2章安全管理机构与职责 (6)2.1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6)2.2 安全管理职责分配 (6)2.3 安全管理人员资质要求 (6)第3章飞行运行安全管理 (7)3.1 飞行运行规范 (7)3.1.1 飞行运行基本原则 (7)3.1.2 飞行运行标准 (7)3.1.3 飞行运行程序 (7)3.2 飞行人员培训与资质 (7)3.2.1 飞行人员培训 (7)3.2.2 飞行人员资质 (7)3.2.3 飞行人员考核 (7)3.3 飞行计划与调度 (8)3.3.1 飞行计划制定 (8)3.3.2 飞行计划报批 (8)3.3.3 飞行调度 (8)3.4 飞行监控与指挥 (8)3.4.1 飞行监控 (8)3.4.2 飞行指挥 (8)3.4.3 应急处置 (8)第4章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 (8)4.1 维修管理体系 (8)4.1.1 维修政策与目标 (8)4.1.2 维修组织结构 (8)4.1.3 维修职责与权限 (9)4.1.4 维修文件管理 (9)4.2 维修人员资质与培训 (9)4.2.1 维修人员资质要求 (9)4.2.2 维修人员培训 (9)4.2.3 维修人员考核 (9)4.3 维修作业规范 (9)4.3.1 维修作业流程 (9)4.3.2 维修作业指导书 (9)4.3.3 维修作业安全措施 (9)4.4 维修质量控制与监督 (9)4.4.1 维修质量控制 (9)4.4.2 维修质量评估 (9)4.4.3 维修监督与检查 (9)4.4.4 不良事件处理 (10)第5章航空器材安全管理 (10)5.1 航空器材选型与采购 (10)5.1.1 选型要求 (10)5.1.2 采购管理 (10)5.2 航空器材检验与维护 (10)5.2.1 检验要求 (10)5.2.2 维护管理 (10)5.3 航空器材储存与管理 (10)5.3.1 储存要求 (10)5.3.2 管理措施 (10)5.4 航空器材报废与处置 (11)5.4.1 报废条件 (11)5.4.2 处置程序 (11)第6章机场运行安全管理 (11)6.1 机场运行规范 (11)6.1.1 机场运行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机场运行安全、有序。
第六章机场管理模式
![第六章机场管理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dff1eea9b89680203d82576.png)
主要做法是:经营项目主要采用自己铺摊子、 招人马的方式经营,主营业务资源的开发主要 依靠投入更多的生产性资金购买先进的设施设 备,招聘更多的人员;非主营业务主要是不断 增加延伸服务项目和业务范围,组建相应的经 营开发单位,不断增加相应的人员,通过人员 和部门的不断增加拉动非主营业务的收入。
以省为单位将全省的机场统一管理,存在很多优点: 一是省政府可以把全省的资源调动起来扶持省内各机 场的建设和发展;
二是可以从全省的角度统一规划机场布局,统一考虑 全省机场的建议,避免各地市各自为政;
三是把全省的航空运输和机场的建设统筹考虑,一体 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全省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一是集团公司将成员机场的地面服务、商贸、 广告等非航空性质业务实行了一体化经营和管 理,发挥了专业化公司的规模优势;
二是在人员使用和资金运作方面,统一调配, 统一运作,提高了运营效率;
三是利用机场集团公司的管理优势,一定程度 提高了小型机场的管理水平。
不足
一是降低了成员机场所在省、市政府投资机场建设和 扶持机场发展的积极性;
(三)省会机场公司
这是一种在没有以省为单位成立机场管理集团的情况下,省政府只负责管理省会
1
机场,其他机场由所在地市政府管理的模式,如江苏、山东、浙江。目前,有3个省 会机场由省政府管理,省内其他机场则由所在地市政府管理。
南京、济南、郑州这3个省会机场分别由该省的国资委管理,而其他省 内机场则由所在地市政府管理。
省会机场由省政府管理,优势在于能够调动全省的资源和力量来扶持省会机场的 建设和发展。
但这种模式的不利之处是:我国各省会机场一般都是本省业务量最大的机场,省 会机场资源优势明显,管理水平也较高,而省内其他机场大部分是小型机场,资源匮 乏,经营困难,管理水平也不高,如果不利用省会机场的优势来带动这些小型机场, 势必造成这些机场难以很好的发展。而且,省政府直接管理省会机场,也不利于充分 发挥省会城市建设发展机场的积极性。
第六章 地面设施和保障系统
![第六章 地面设施和保障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daa993ecfad6195f302ba655.png)
第六章地面设施和保障系统6.1 飞机地面设施与保障系统除少数小型无人机可通过弹射装置弹射起飞和伞降着陆、直升机应急情况下的着陆与外,大部分航空器的起飞与着陆都需要专门的机场、着陆引导系统和菘他保障设施。
飞机飞行过程中也需地面引导并进行空中交通管制。
6.1.1机场机场是代飞机起飞、着陆、停放、维护,并有专门设施保障飞机飞行活动的场所。
根据机场的用途可分为军用机场、民用机场和专用机场;按照跑道和其他设施条件及使用特点,机场可分为永久性机场和临时机场;根据机场所在的海拔高度,还有平原机场和高原机场之分;按照机场跑道的长度和承载的能力、地面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机场区域的大小等特点,还可将机场分为若干个等级。
比如我国将机场分为一、二、三、和四级,其中四级机场只供初级教练机和小型通用运输机等轻型飞机使用。
机场区域由地面和空中两部分组成,地面部分包括飞行场地、技术和生活服务区;空中部分包括起落航线和其他飞行空域。
飞行场地通常包括跑道、滑行道、迫降场和停机坪。
跑道直接供飞机起习滑跑和着陆滑跑用。
机场一般应至少有一条跑道,保证飞机可以从两个相反的方向起飞和降落,主跑道通常沿机场所在地区的常年风向修建。
根据机场的用途和机场所在地区和海拔高度不同,跑道长度也不一样,但大多在1 000~5 000 m范围内,宽度从45~100 m不等。
跑道道面机的载荷分布到一个较大的面积上去。
其他道面抗弯曲能力差。
一般为小型和轻型飞机使用。
在跑道的两端和两侧都有安全地带,分别称为端保险道和侧保险道。
保险道为坚实土质道面,其作用为防止或减缓飞机在起飞、着陆时因中断起飞等原因冲出跑道,提前接地,或偏离跑道造成的事故。
停机坪是为停放、维护飞机和进行飞行准备而铺筑的场地。
滑行道连接跑道与停机坪,供飞机滑行或牵引之用,一般把与主跑道平行的滑行道叫主滑行道,其他的叫联络道。
机场还设有迫降场,位于主跑道一侧,一般为经过平整和碾压的土质场地,长度与跑道相同,供飞机在放不下起落架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强迫着陆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机场运行保障相关知识第一节机场区域的划分一.机场的分类及结构机场一般分为军用和民用两大类,用于商业性航空运输的机场也称为航空港,我国把大型民用机场也成为空港,小型机场成为航站。
(一)按照机场规模和旅客流量可将机场分为三种类型1.枢纽机场是指国家航空运输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机场,这种机场无论是旅客的接送人数,还是货物和吞吐量,在整个国家航空运输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所在城市在国家经济社会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是国家政治或经济中心。
2.干线机场其所在城市是省会(自治区首府或者直辖市),重要开放城市,旅游城市或者其他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旅客的接送人数,还是货物的吞吐量都相对较大。
3.支线城市虽然他们的运输量不大,但作为沟通全国或者某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二)机场的构成机场作为商业运输基地可以划分为飞行区,地面运输区和候机区三个部分。
飞行区是飞机活动的区域,地面运输区是旅客和车辆活动的区域,候机楼是旅客登机的区域,是飞行区和地面运输区的结合部分。
1.飞行区飞行区分为空中部分和地面部分。
空中部分指机场空域:包括进场和离场的航路;地面部分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和登机门,以及一些为维修和空通管制服务的设施和场地,如机库,塔台,救援中心等。
2.候机楼区候机楼区包括机楼建筑本身和候机楼外的登机机坪和旅客的出入车道,他是地面交通和空通的结合部,是机场对旅客服务的中心地区。
(1)登机机坪登机坪是指旅客从候机楼上机时飞机停放的机坪,这个机坪要求尽量较少旅客步行上机的距离。
按照旅客流量的不同,登机机坪的布局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单线式,卫星式,廊式等。
旅客登记可以从登机桥登机,也可以用车辆运送登机。
(2)候机楼候机楼分为旅客服务区和管理服务区两大部分。
旅客服务区包括值机柜台,安检,海关以及检疫通道,登机前的候机厅,迎送旅客活动大厅以及公安服务设施等。
管理服务区则包括机场行政后区管理部门,政府机构办公区域以及航空公司运营区域。
3.地面运输区机场是城市的交通中心之一,而且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因而从城市进出航空港实施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型机场为了保证机场的通畅都修建了从机场到市区的专用高速公路,甚至开通轻轨和高铁方便旅客出行。
在考虑航空货运时,要把机场到火车站和港口的线路同时考虑在。
此外,机场还需建大面积的停车场和相应的部通道。
二.机场控制区围划定机场控制区是根据安全保卫的需要,在机场划定的进出受到限制的区域。
机场的限制区应当有严密的安全保卫措施,实行封闭式分区管理。
机场控制区一般包括候机隔离区,行分拣区,航空器活动区和维修区,货物存放区等区域,并分别设置安全防卫设施和明显标志。
候机隔离区是根据安全需要在候机楼(室)划定的供已经安全检查的出港旅客等待登机的区域和登机通道,摆渡车。
航空器活动区是机场用于航空器起飞,着陆以及与此有关的地面活动区域,包括跑道,滑行道,联络道,客机坪。
第二节安全技术检查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一.基础岗位职责基础岗位包括待检区维序检查岗位,前传检查员岗位其职责是:(一)维持待检区秩序并通知旅客准备好件,客票和登机牌(二)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三)在安全技术检查仪传送带上正确摆放受检行物品二.验证检查员岗位职责(一)负责对乘机旅客的有效件,客票,登机牌进行核查,识别涂改,伪造,冒名顶替以及其他无效证件。
(二)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三)协助执法部门查控在控人员三.人身检查岗位职责人身检查包括引导和安全门检查两个具体岗位其职责是:(一)引导旅客有序通过安全门(二)检查旅客自行放入盘中的物品(三)对旅客人身进行仪器和手工检查(四)准确识别并根据有关规定正确处理违禁物品四.X射线检查仪操作人员(一)按操作规程一正确使用X射线检查仪(二)观察辨别监视器上受检行(货物,)图像中的物品性状,种类,发现辨认违禁物品和可疑图像。
(三)将需要开箱包检查的行(货物,)及重点检查部位准确无误的通知开箱包检查员。
五.开箱包检查员的职能(一)对旅客行(货物)实施开箱包手工检查。
(二)准确辨认和按照有关规定正确处理违禁品(三)开具暂存或者移交物品单据六.仪器维修岗位检查职责(一)负责各种安全技术仪器的安装,调试工作。
(二)负责安全技术检查仪器的定期维护保养(三)负责安全技术仪器故障的修理,保证安检仪器正常运行七.值班领导岗位职责(一)负责向当班安检人员传达上级有关指示和通知(二)提出本班要求和注意事项(三)组织协调安检现场勤务(四)督促检查各岗位职责制的落实情况(五)按规定处理安检现场发生的问题(六)本班工作结束后进行讲评第三节飞机监护工作知识一.飞机监护的含义,任务,围(一)飞机监护的含义是指安检部门对执行飞行任务的民用航空器在客机坪短暂停留期间进行监护(二)监护岗位职责1.对航空器和经过安全技术检查的旅客以及手提行进行监护2.对候机楼隔离区和其他监护区实施清场3.防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监护区或者登机4.防止未经安全技术检查的物品被带入监护区或者航空器5.防止劫机分子强行登机或者地面炸机等时间发生(三)民用航空器的监护容民用航空器的监护1.执行航班飞行任务的民用航空器在客机坪短暂停留期间,有安监部门负责监护2.民用航空器的监护人应当根据航班动态,按时进入监护岗位,做好对民用航空器监护的准备工作。
民用航空器的监护人应当坚守岗位,严格检查登机工作人员的通行证件,密切注视走位的动态,防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监护区。
在旅客登机时,协助维护秩序,防止未经检查的人员或者物品进入航空器3.空勤人员登机时,民用航空器监护人员应当查验其《中国民航空勤登机证》,加入机组执行任务的非空勤人员,应当持有《中国民航公务乘机通行证》和本人的工作证(或者学员证)。
对上述人员携带的物品,,应当查验是否经过安全检查,未经过安全检查的,不允许带上航空器4.在出过港民用航空器关闭舱门准备滑行时,监护人员应当退至安全线以外,记载飞机号和起飞时间,方可撤离现场。
5.民用航空器的监护人员接受和移交航空器监护任务时,应当与机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填写记录,双方签字6.民用航空器客货舱装载前的清仓工作,由航空器经营人负责。
必要时,经机场公安部门或者安检部门批准,公安民警,安检人员可以进行清仓(四)飞机监护的任务1.担负对民用航空器监护区的清查监护,对出过港民用航空器,经过安全技术检查的旅客及其手提行实施监护2.严禁无关人员及车辆进入安检区域或无证无关人员混入旅客行列登上航空器3.防止武器,凶器,弹药,易燃易爆,毒害品,放射性物品及其他危害航空器,旅客安全的其他违禁物品进入监护区或者带上航空器4.注意发现可疑人员,防止劫炸机分子强行登机,进行破坏活动(五)飞机监护区的围以飞机为中心周围30米区域(六)飞机监护的时间规定1.对出港航空器的监护,从机务人员移交监护人员起,至旅客登机后航空器滑行时止;对过港航空器的监护,从其到达客机坪开始,至旅客登机后航空器滑行时止;对执行国际地区及特殊管理的国航行飞行任务的进港航空器的监护,从其到达客机坪开始,至旅客下机完毕机务人员开始工作为止2.对当日首班出港航空器,监护人员应当在起飞时间前九十分钟与机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3.对执行航班任务延误超过九十分钟的航空器由安检部门交由机务人员管理,至确定起飞时间前六十分钟由机务人员移交安检部门实施监护二.飞机监护的程序方法,重点航班,重点部位(一)飞机监护的程序方法1.准备(1)交接当天航班动态,通过离港系统向外场,调度等单位及时了解变化情况,注意班次的增减,飞机的更改和起飞时间的变动等(2)派班员根据航班动态和本中队人员情况,将各个监护小组逐个安排勤务任务,明确指定航班和飞机(3)监护小组人员领取对讲机和登记本等用品,整理好着装,做好上刚准备工作2.实施监护小组当天在首次出港飞机起飞前90分钟进入监护位置(进港航班从监护器到客机坪时开始执行)(1)到达监护位置后,对货舱和机舱等部位进行清查,无误后与机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然后回到机下梯口或者廊桥口开始监护(2)旅客登机前,对机组人员和地面登记人员的证件和携带行进行检查(航行包除外)(3)对进出港飞机货舱进行监装,监卸,监管(4)旅客登记时,站立在梯口或者廊桥口一侧,观察上客情况,禁止无关人员(包括地面工作人员)上飞机(5)旅客登机完毕,舷梯撤离之后,退出原监护位置至安全线以外(6)飞机起飞时,记载机号和起飞时间,监护人员撤离(7)结束飞行任务的飞机返回后,监护人员待旅客全部下机,与机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后方可离开3.结束(1)当次航班监护任务完成之后,监护人员应当及时返回中队所在地,汇报监护情况,稍作休整准备下一次的监护任务(2)当天航班结束后,监护中队值班领导及务清点所有装备,记录当天工作情况(重点情况随时记载),方可下班(二)飞机监护的重点部位舷梯口,廊桥口,货仓,起落架舱(二)飞机监护的重点航班1.我国领导人,外国领导人或者代表团及其他重要客人乘坐的班机2.发现有重大可疑情况的飞机3.上级通知重点监护的飞机三.清仓的程序和重点部位(一)飞机清仓的程序方法1.清查前,由监护小组组长布置任务,明确分工2.清查时,应先对飞机外部进行观察和检查,对客舱的清查可以分为从机头,机尾同时进行,至中部汇合;也可以从机头到机尾或者机尾到机头顺序进行,对部更部分的清查可按照先低后高的顺序进行3.清查结束,进人监护为止直至飞机起飞(二)飞机清仓的重点部位1.卫生间2.乘务员操作间的每个储存柜,配餐间,垃圾桶3.旅客客位坐垫下和每个客舱最后一排座椅4.行架货舱5.起落架舱第四节隔离区监护程序方法和重点部位一.隔离区监护的任务对隔离区的管理清查和检查,禁止未经检查的人和已检人员接触和随意进出,防止外界人员向传递物品,防止藏匿不法份子和危险品,保证旅客和隔离区的绝对安全隔离区工作的实施二.监控的程序1.上岗前,由分队长分配岗位,布置任务2.上岗后,监护人员对隔离区各部位进行严密清场3.清场完毕,按分工把手登机口,通道并在隔离区巡视三.登机口的监控1.对通过登机通道口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证件检查,禁止证件不符的人员进入隔离区,防止乘客过早进入登机坪和错上飞机2.工作人员携带行物品从登记通道进入隔离区时,必须经过安全检查,对未经检查的体积小,数量少,通过手检可排除嫌疑的,监护人可检查放行,对不便通过手检的行物品不予放行,必须经过安检仪器检查3.旅客登记时,监护人员站在登机门或者登记通道旁边,维护登记旅客秩序,防止旅客在登机期间与外界人员接触或者传递有碍安全的危险品,要检查旅客登机牌是否加盖验讫章,防止送行,无证等人员随旅客行列进入客机坪,接近或者登上飞机4.免检旅客,人员因故需要从登机口进入隔离区或直接登记的,按通知要求和事后放行;对无法经过安全检查(事先联系)的伤残重病人员对其实施安全检查后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