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网络教育“网络电路原理”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N uN

图4-4

解: =U −U = 10∠60° − 5∠ − 30° = 11.2∠86.5°V U N C = U C = 5∠ − 30° = 0.5∠60° A I − jX C 10∠ − 90° U 11.2∠86.5° ZN = N = = 22.4∠26.5° = 20 + j10 Ω 0.5∠60° I
= 72∠0°A ,负载 Z = 10∠0°Ω ,则相电压 U = 4. 图3-1所示对称三相电路中,若 I a a

240∠0°V
) 。 8W
+ U _
1Ω
5. 图3-2所示电路中,受控电压源所发出的功率为(
- - -
) 。
_ 2U +
I 3Ω
U a
+ a + b c
I a I b I c
Z Z Z
U b U c
+
4V
+
_1
图3-1
图3-2 ) 。 ) 。
6. 图3-3所示电路中,耦合电感元件的等效感抗 Z ab 为( 1.5Ω 7. 图3-4所示电路的电压转移函数Hu为(
R2 ( R1 + R2 ) + jωL
3 8. 如图3-5所示理想变压器可看作一个二端口网络, 它的传输参数矩阵T= 0

uO
ຫໍສະໝຸດ Baiduui
uO
R /2


∞ +
uO
ui
ui
+ R
图2-9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图2-10
图2-11
= 220∠ 13 V, U = 220∠ -107 V, 1. 已知某三相四线制电路的相电压 U A B
= 380∠ 133 ° V,则三个线电压之和为( 0V U C
°
°
一、正误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正确在括号内√、错误打×) 1. 在进行电路分析时,电压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设定,但电流的参考方向必须按规 定设定。 ( × ) √ √ ) ) )
2. 在非关联参考方向的情况下,p=ui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 ( 3. 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 4. 直流电流源的电流恒定,而电压则由外电路决定。 ( 5. 独立电源有2种,受控电源也有2种。 ( × ) √
+
I
+
N

6Ω 2∠90 A
0
+
U oc
U _
_
6∠00V
_
图3-6 四、计算题(共35分)
图3-7
1. 电路如图 4-1 所示,用网孔电流法求 4V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2A
(9 分)
1Ω 1A 2Ω 3A
2Ω + 4V –
图4-1 解:
2A
il2
1Ω 1A
il1
2Ω
3A
2Ω + 4V –
(c)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
4. 已知图2-4所示正弦电流电路输入电压u= 10 2 sinωt V。发生谐振时,电压表V2、 V3的读数均为20V,则电压表V1的读数为( (a)10V (b)50V
R 2Ω IS 2A + − US 6V
+ u
A
) 。
(c)30V
V1 R L C V2 V3

图2-3
I 1
U S
Z0
I 2
ZL 4+j4Ω
+ _
100−j100Ω
N1:N2
图4-3 解:一次侧等效电路为
I 1
U S
Z0
+ _
100−j100Ω
′ ZL
′ = n 2 Z L = (100 − j100) * = 100 + j100Ω 时,负载可获得最大功率。 当 ZL ∴ n 2 × (4 + j 4) = 100 + j100 , n = 5 PL max =
6. 对具有n个结点、 b条支路的电路, 可以列出(n−1)个独立的KVL方程。 ( × 7.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 √ ) )

8. 理想运放工作于线性区时,不具有“虚短路”和“虚断路”性质。 ( × 9. 电感储存电场能量,电容储存磁场能量。 ( × )
10. 在换路前后电感电流为有限值的条件下,换路前后瞬间电感电压不能跃变。 ( × ) × )
2 US 40 2 = = 4W 4 × 100 4 × 100
4. 图4-4所示电路中,u = 10 2 sin(1000t + 60°)V ,u C = 5 2 sin(1000t − 30°)V ,容抗 XC=10Ω。求无源二端网络N的复阻抗ZN及有功功率P。 (8分)
C + + u uC
i

图2-4
5. 作星形连接有中线的三相不对称负载,接于对称的三相四线制电源上,则各相负 载的电压( (a)不对称 B ) 。 (b)对称 (b)−1V (c)不一定对称 A ) 。 (c)−2V
6. 在图2-5所示电路中, 已知US=2V, IS=2A。 A、 B两点间的电压UAB为 ( (a)1V
7. 在 图 2-6 所 示 电 路 中 , 开 关 S 在 t=0 瞬 间 闭 合 , 若 u C (0 − ) = 0V , 则 i (0 + ) = ( (a)3A B ) 。 (b)2A (c)1A
du dt
×
B
di dt
) 。
(b) i = −C
du dt
(c) u = C
di dt
(d) u = −C C ) 。
2. 图2-2所示电路中,当R1增加时,电压I2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u + C
图2-1
+
I2 US R1 R2
− i

图2-2 B ) 。
3. 图2-3所示电路中,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a)理想电压源 (b)理想电流源
a
j2Ω
0 。 1 / 3
2
j1Ω
+
R1
j ωL
R2
+
U 2
1
3:1
b
.
.
j2Ω
U 1


1′
2′
图3-3
图3-4
图3-5
= 220∠0°V 、电流 I = 2∠30°A ,则网络的无 9. 图3-6所示一端口网络的输入电压 U
功功率Q=(
−220Var
) 。 ) 。
= ( 6 2∠45 0 V 10. 图3-7所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的 U oc
) 。
2. 已知电流 i (t ) = 2 + 2 2 cos(100t + 45 0 ) + 2 cos(1000t + 60 0 ) A ,则该电流的有效 值为( 3. 3A ) 。
4Ω的电阻和3Ω容抗串联,接到u=10sin(ωt-180°)V的电源上,则电容电压uC为 (6sin(ωt +126.9°)V)。
1分 1分 1分 3分
1分
il3 il4
il1 = 1A il 2 = 2A il 3 = 3A (2 + 1 + 2)il 4 − 2il1 + 1 × il 2 − (2 + 1)il 3 = −4 (−4 + 3 × 3 + 2 × 1 − 1 × 2) 解得: il 4 = = 1A 2 +1+ 2
B IS A + US − 1Ω 1Ω
i + − US 10V
S L 10Ω 10Ω 1mH 10µF 10Ω + uC −
图2-5 8. 图2-7所示电路中,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应该是一个( (a)2A的理想电流源 (b)2V的理想电压源
图2-6 B ) 。
(c)不能代替,仍为原电路
9. 判断耦合电感同名端的实验电路如图2-8所示。在开关S闭合瞬间,若电流表指针 正向偏转,则( (a)a与c端 A )为同名端。 (c)b与c端
11. 正弦电压有效值U与最大值Um之间的关系是: U = 3U m 。 (
= 220∠ − 45 ° V 。 12. 用有效值相量表示正弦电压 u=311sin(ωt - 45°)V时,可写作 U


) √ ) × ) )
13. RLC并联电路在发生谐振时,阻抗的模达到最大。 (
14. 三相对称负载的概念是指负载的三个阻抗的模或者辐角相等。 ( 15. 改变理想变压器的变比,只能对电压、电流进行变换。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在图2-1所示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应是( (a) i = C
u (t ) = iL (t ) R2 + L diL = 17.6 + 2.4e −4t V dt

t
τ
= 2.2 − 0.2e −4t A
= 40∠0 0 V、负载阻抗 Z = 4 + j4Ω 。求当ZL获得最大 3. 电路如图4-3所示,已知 U S L
功率时,理想变压器的变比n以及ZL所获得的最大功率PLmax 。 (9分)
a c A b d
(b) a 与d 端
A + 2V −
图2-7
+
S
+ _
2A B
U S _
图2-8 C ) 。
10. 电路如图2-9、 10、 11所示, 能够实现 u O = −u i 运算关系的电路是 ( (a)图2-9 (b)图2-10 (c)图2-11
R
R R
R
∞ +
R
∞ +

R /2 +
S R1 + R2 US L iL IS + u (t)


图4-2 解: iL (0 + ) = iL (0 − ) = I S = 2 A US R1 iL (∞ ) = I S × + = 2.2 A R1 + R2 R1 + R2 L τ= = 0.25 s R1 + R2
iL (t ) = iL (∞) + [iL (0 + ) − iL (∞)]e
P = I 2 R = 0.52 × 20 = 5W
P4 V = 4il 4 = 4 W (吸收)
1分;故发出功率−4W。1分
2. 图 4-2 所示电路原已稳定, t=0 时将开关 S 闭合。 已知: US=20V, IS=2A, R1=12Ω, L=5H。 用三要素法求开关 S 闭合后, 线圈电流 iL (t ) 及电流源端电压 u ( t ) 。 R2=8Ω, (9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