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我从今年1月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以来,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经过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大家的教学感受,我组初步构建了以下几点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活动教学的策略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
因此,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
1、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
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首先,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
其次,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
2、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
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认识意义上的重演。
让学生踏着前人的足迹部分地重新发现他们学习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这些重演或再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
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原创】《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策略研究1.课题检查时间: 5月13日下午2.课题检查地点:中心学校会议室3.课题评议专家:中心学校教导处主任)中心学校教研室主任)4.课题主持人:5.课题参与人员:课题组全体成员。
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2000字左右,(可加页)。
1.研究工作主要进展一是于2020年9月30日课题组在中心学校举行开题仪式,如期开题并邀请课题指导专家到会指导工作。
开题仪式上,课题负责人向专家组介绍了课题参研人员的基本情况,从课题研究现状评述、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创新之处以及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和预期的研究成果等方面向课题指导专家汇报了“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策略研究”。
到会领导和专家对课题研究工作提出工作要求和指导意见。
二是根据县教师进修学校课题研究要求,加强精致化管理,向过程要质量,做到活动有记录,学期有小结。
构建机制:活动研讨,网络管理。
本项课题自开题以来,先后举办课题课堂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推进会、管理工作会议、课题研讨联动活动、中期检查会议等,汇聚研究视野,推进课题研究。
按照县级课题管理条例要求,即时完善课题网络,从资料、活动、成果、动态等多方面展现课题研究状况。
三是数学深度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
(1)问卷调查为了解当前我校课堂教学情况,对我校学生和数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结果统计,了解到了我校课堂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将以“深度教学”为理念,以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思想为指引,充分构建任务型课堂来实现深度教学。
(2) 定期开展课题听课研讨活动根据课题开展了“优化学习方式,聚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对构建“深度教学”课堂起到了引领作用;在课题的引领下课题组成员准备的“任务型”课堂教学精彩亮相,以课题为引领研究真正走入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常态。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课题名称】如何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参与人员】一年级教师【研究依据】一、问题的提出。
可以说,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研究中,计算教学更可以说是贯穿于我们教学过程始终的!由此可见,计算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是尤为重要的。
可是反观我们的现状,却不难发现下面一些问题。
1、学生对计算教学的兴趣不高;学生们对于计算教学真的是喜爱不起来,经过调查发现,孩子们认为计算很简单,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大的时间去研究。
因此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的现实情况就是,老师讲的时候煞费苦心、极其卖力,孩子们却根本不买账,尤其是低年级孩子,更不会装假,更有甚者都很高兴地玩到了桌子底下。
2、学生计算的准确率非常的低;由于学生们普遍对于计算的不够重视,因此计算的准确率低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可是大多数孩子并不是不会做这些计算题,而往往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数、计算过程不够仔细、嫌麻烦不愿意进行验算等等造成的。
3、普遍没有养成良好计算惯;良好的计算惯,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但是目前大多数的老师和学生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也没有加以关注,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4、计算教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问题的形成,当然存在肯定的客观因素,但是我更认为和我们数学教师的主观认识息息相关。
大多数老师认为,在现如今的新课程理念下,计算教学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备受瞩目了,而且新的课程尺度中似乎也对计算的要求相对降低了很多,以往的一些好的办法并没有保持和传承下来,这些无疑都深深地影响到了目前的计算教学,也是造成目前孩子们普遍计算能力大幅下降的根源之一。
二、研究的价值。
从一年级小学生开始,就打好口算的基础,这必将会为学生的后续研究奠基扎实的基础。
因为: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计算教学大多数都是树立在20之内加减法以及表内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的,经过上个学年段的初步骤研,我发现很多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恰在于此;另外,学生们进入中学阶段的研究中,计算能力的上下也会对相关学科的研究发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现如今的中高考体制下,关于计算的要求很高、计算量也相对较大。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立项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立项课题中期报告课题编号:《 JXKT-XS-04-055》为进一步提高原州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让教师有效地上好每一节课。
2014年5月原州区教研室向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申报了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课题。
2014年10月接到了“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立项通知,课题编号为《JXKT-XS-04-055 》。
现将课题组中期阶段工作总结如下:一、研究的背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让教师的教学观念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彻底洗礼,从表面看课堂教学形式有所转变,但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大多数教师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以下现象:1、教师还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穿新鞋走老路”有之;“满堂灌的现象”有之。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在课堂上还处于“哑巴”式听课。
2、教师体会不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含义,“课前有侥幸无准备,课中很茫然无对策,课后只抱怨无反思”;学生每天过着吃了“夹生饭”又吃“剩饭”的恶性循环日子;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部份学校教学质量不进则退。
3、教师“备课”不是为学生“学会和会学”,而是为应付检查照搬照抄别人的教案。
大多数教师还在“穿新鞋走老路”。
二、研究的意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小学数学中期课题汇报材料
小学数学中期课题汇报材料
在小学数学中期课题的研究中,我选择了有关四则运算的内容进行探究。
通过研究四则运算的规则和解题技巧,我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运算。
首先我研究了加法和减法运算。
通过多次练习和实例分析,我总结出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规则,并且提出了一些解题的技巧。
例如,在做加法运算时,可以先将个位数相加,然后进位到十位数和百位数,这样可以避免出错。
在做减法运算时,可以利用借位的方法,将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简化计算过程。
接着我研究了乘法运算。
乘法是一个相对较复杂的运算,所以我更加注重培养同学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通过多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向同学们展示了乘法的具体应用场景,并提出了一些解题的技巧。
例如,在计算乘法时,可以先将乘数乘以个位数,然后进位到十位数和百位数,最后将结果相加,这样可以简化计算步骤。
另外,我还介绍了乘法表的使用方法,同学们可以通过记住乘法表,快速计算出结果。
最后我研究了除法运算。
除法是基本运算中相对较难的一个,在研究中我主要教授了除法的计算步骤和解题技巧。
首先要掌握好除法运算中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理解余数的概念。
另外,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可以通过估算的方法,迅速判断出结果的范围,从而更快地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研究,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四则运算中更加熟练和准确地解题,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同时,我也通过举例和练习,
加深了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策略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策略研究》中期研究报告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教育目标现代演变的一个主要标志,《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2001年)在数学课程总体目标中是第一次明确地将“数学活动经验”列入课程目标之中,到2005年5月,教育部展开了对《标准》的修订工作,就目前公开征求意见的文本来看,“数学活动经验”在课程目标中被进一步明确,地位进一步得到凸显,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应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予以落实。
为此,我们提出“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希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策略和途径”,加强对数学活动经验的基本认识和特征分析,力争将获得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成为数学课堂教学关注的目标,为促进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内容。
本课题于2011年7月正式开题,预期到2013年12月结题,历时两年多时间,现将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一、前阶段概况:1、课题研究的目的(1)通过前阶段课题的研究,使我们的教师能进一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革新教学行为,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真正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策划中心。
(2)提高一个实效,即校本研究的实效。
真正完善“以校为本”的现代教研制度,通过课题研究,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活动经验与教学结合”的教学规律,并及时总结优秀研究成果。
(3)深入开展如何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内容在研究的准备阶段,我们发现学生活动经验知识与数学知识两者还是有所隔离,学生还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发现经验,然后又在教师的指引下解决问题,缺乏自主地根据学习的需要而去主动寻求与知识相关的经验的能力。
3、课题研究实施策略前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课题论证、课题分解、研讨交流、课题实施、经验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初步阶段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期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中期工作总结
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我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
在这段时间里,我
深刻体会到了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下面我将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改进和提高。
首先,我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够高。
在课堂上,我尝试通过丰富多彩
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效果并不如我所期望的那样明显。
因此,我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以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数学概念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有些学生对一些基本
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导致后续学习困难重重。
因此,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基本概念的讲解和理解,以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
另外,我也发现了一些教学方法上的不足。
有时候我会过于依赖课本和讲解,
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需求。
因此,我需要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游戏、实践和小组合作等,以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我在这段时间里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发现了一些问
题和不足之处。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数学教研中期总结
一、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在学期初制定了详细的教研计划,并于近期进行了中期总结。
现将本次教研活动总结如下:二、教研活动开展情况1. 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为主题,旨在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数学素养。
具体活动如下:(1)组织教师观看优秀数学课堂教学视频,分析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为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2)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邀请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组织教师参加数学教学研讨会,探讨数学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 教学研究活动(1)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讨,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2)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教材内涵,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3)开展数学学科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教学反思活动(1)组织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2)开展教师互评活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邀请专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点评,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
三、教研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方法和技巧得到了丰富和提升。
2. 学生数学素养得到提高。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
3. 教研氛围浓厚。
教师们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2)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3)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够充分,资源共享程度不高。
2. 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2)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研究》中期报告1、课题简介课题由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上对数学活动经验提出了要求,把“基本数学知识”、“数学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思想”以及“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称作“四基”。
课程目标的变化,引起了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活动经验相关问题的思索和探究。
反思课堂教学,相对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本身的重视,忽略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的长效性目标。
学生学习的经验主要被解题的经验所替代,数学活动经验单一和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课程目标的变化,课堂教学的现状,引起了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活动经验相关问题的思索和探究,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研究”的研究课题,旨在实践、探索一条“低耗高效”的现代小学数学教学新路,以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积极实践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真正提高数学素养。
课题界定: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意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的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所积淀下来的认识,它是一种过程性知识,包括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应用意识三种成分。
本课题指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小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设计、组织好每一个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探寻促进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研究目标:1.从问题分析,教学预设,课堂实施,评价总结,反思改进等方面入手,构建合理的实验过程,努力探寻该课题研究在学科教学方面的价值。
2.整理出一套较完整的小学数学四大领域基于学生基本活动经验教学设计建议3.挖掘、整理出一批适合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有效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教学的典型案例。
4.分析当前小学课堂教学现状,积极尝试“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积累经验”的实践,调整日常教学视角、方法、策略,探索有利于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途径、方法,形成一套可操作能推广的教学方式。
研究的内容:1.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内涵及特征的研究。
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课堂教学研究报告
"小学生积累数学根本活动经历的课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东台市第一小学缪素萍一、课题名称及其界定1、课题名称:小学生积累数学根本活动经历的课堂教学研究2、课题界定:1."数学活动〞:数学经历是数学的感性认识,是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的。
首先是"数学"的,所从事的活动要有明确的数学目标,没有数学目标的活动不是"数学活动〞,也就是说与数量关系、图形关系、随机关系无关的活动,不是数学活动。
其次是"活动〞的,"数学活动经历〞所指的"活动〞,其特定含义主要是通过对数学材料的具体操作和形象探究活动。
2."经历〞: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经历〞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由实践得来的知识与技能;二是经历。
宏安教授在概括了关于经历各方面的解释后给出如下定义:"经历指的就是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及在感性知识根底上,经过自己系统整理和由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科学知识,以及个人经历对个人身心开展产生的影响。
〞所以,经历是一种感性认识,包含双重意义,一是经历的事物,二是经历的过程。
3.经历与活动的关系:杜威指出:"经历即所做的事情、动作和感受(或经历)的密切关系就形成我们所谓经历〞;"经历就是人和自己所创造的环境的‘交涉’〞。
因此,经历是活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经历与活动〔做事〕是严密相连的。
经历在活动中产生,又在活动中表达,并且只表达在需要这种经历的活动之中。
经历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活动是经历的源泉,而经历又是为人们的活动效劳的,没有亲历的实践活动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经历,经历与活动的关系是"皮〞与"毛〞的关系。
4."根本数学活动经历〞:至于"根本〞,"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数学活动都冠以"根本〞,称作"四基〞。
《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目标性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 金坛市儒林中心 ...
《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目标性研究》中期评估报告金坛市儒林中心小学数学课题组随着《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出台,“双基”变“四基”提到了重要的高度,在数学教学中,强调数学“双基”和“数学思想方法”已成为共识,但对“基本活动经验”意义的界定和在教学中如何还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数学活动经验”还没有成为教师日常教研中所使用的关键词,在具体的课堂上还未有意识地围绕这一目标设计教学过程。
为使教师能活用教材,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目标指向明确的数学活动并很好地组织实施教学;为切实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究欲望,提升学生一定的数学素养。
从2011年9月开始,我们开展了“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目标性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目前课题研究已进入中期阶段,特将概况汇报如下:一、研究轨迹自课题开题以来,在市研训中心总课题组和学校教科室的关心下,在课题组成员的齐心合力下,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理论学习和课例实践,扎扎实实地开展了课题的各项研究活动,使课题有序、扎实地开展起来,做到了课题研究的常态化,基本达到本阶段的研究目标。
(一)加强理论学习,为实践研究做好知识储备。
为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我们在总课题组的推荐下,课题组成员阅读了《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张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吴正宪)等教育书籍,自学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论数学问题提出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关系》等相关文章;交流了《如何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案例分析》的学习心得,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并进行了相关的沙龙活动。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潜心研究、自觉反思,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并且搜集了网络上的大量资料和信息,来充实自己的理论基础,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水平。
(二)总课题组引领,让课题研究更具目标性。
我们这个课题是研训中心小数课题组的一个子课题,所以我们得到了总课题的引领和帮助,本学期我们子课题组都进行计划和总结的交流,每月的课题研究动向都向总课题进行汇报,由陆老师对我们的课题研究进行评价和建议。
(整理)小学数学类活动课内容的开发与研究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小学数学类活动课内容的开发与研究课题中期评估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标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因此,在苏教版教材中出现了数学实践活动课。
而且新课程标准中对“实践与综合运用”提出具体要求:帮助学生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且具有一定挑战和综合性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在新的活动课程理念,关于数学活动课内容的开发只有少量的,不成体系的活动方案和教学辅导,没有形成一至三年级的序列。
关于教学模式,大多沿袭以前课外活动的形式,活动形式单一,并存在严重的学科化倾向,只重视知识,轻视实践,但到目前为止,对数学活动课教学模式还未得到更大的进展。
在实践中优化活动内容,形成一至三年级小学数学活动课完整而科学的活动体系,使我们学校的数学特色更鲜明。
教师在这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不断作出调整,并编写相应的学生辅助学习材料,成为数学活动课内容的开发者、参与者和实施者。
通过对小学数学类活动课内容的研究,为“小学数学活动课程设置提供系统科学的活动内容、活动方法,即形成一至三年级小学数学活动课完整而科学的活动内容体系和相匹配的活动课方案。
从而更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本课题研究的宗旨。
二、研究方法和策略本课题在研究中综合运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1、教育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科学方法,了解学生的已有数学经验,了解教师的活动课内容的开发意识和水平,为课题深入开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认真学习、了解有关活动课内容的开发的最新动态和改革经验,少走弯路,为课题研究出更高的成效服务。
3、行动研究法:在计划—行动—反思--改进—行动的研究过程中不断调整,解决研究中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4、个案研究法:在内容开发过程中选择一些案例进行个案研究使其不断优化,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将选取一些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进行追踪分析,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
基于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江苏省东台市第一小学徐华内容提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经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它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经历数学活动基本经验【现状分析】《课标》在其总体目标阐述中写道:“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在这一目标的阐述中数学知识的理解发生了变化,数学知识不仅包括客观的、事实性的知识,还包括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带有鲜明个体认知特征的、属于个人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中关注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但当前教学中对数学活动经验关注的缺失现象普遍存在:缺失之一:备课中缺乏重视现实教学中教师对学情的分析只停留在对学生数学客观性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的分析上,停留在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分析上,很少能从数学角度对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行分析与联结。
数学学习的类似性使得储存在学生头脑中的数学活动经验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和认同性,这些带有个人认知特征的经验在学习新知识时没有受到重视。
在考虑如何学习新知中,更多的关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略活动经验的积累,这些都是当前备课学情分析中的一个普遍缺失。
缺失之二:课堂中缺乏关注首先,“唯分数”至上的教学观,让老师不愿把时间浪费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种对提高考试成绩帮助不大的“低效”行为上。
例如: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研究任意三根小棒能否构成三角形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在常态课中往往被取消或大大减缩活动时间。
直接得出结论后,通过大量的巩固、变式及提高练习,似乎更能提高考试成绩。
《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累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讲堂教课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简介课题由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 《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上对数学活动经验提出了要求,把“基本数学知识” 、“数学基本技术” 、“数学基本思想”以及“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称作“四基”。
课程目标的变化 , 惹起了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活动经验有关问题的考虑和研究。
反省讲堂教课,相对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自己的重视,忽视促进学生生动开朗地学习和发展的长效性目标。
学生学习的经验主要被解题的经验所代替,数学活动经验单调和不足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课程目标的变化 , 讲堂教课的现状,惹起了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活动经验有关问题的考虑和研究,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生累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讲堂教课研究”的研究课题,旨在实践、研究一条“低耗高效”的现代小学数学教课新路,以使学生在主动学习、踊跃实践中累积数学活动经验,真实提高数学修养。
课题界定: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意指在数学目标的引导下,经过对详细事物进行实质的操作、观察和思虑,从感性向理性飞腾所积淀下来的认识,它是一种过程性知识,包含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应意图识三种成分。
本课题指在讲堂教课中,依据小学生的年纪认知特色,设计、组织好每一个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累积数学活动经验,探访促进小学生累积数学活动经验而采纳的一系列详细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研究目标:1. 从问题剖析,教课预设,讲堂实行,评论总结,反省改良等方面下手,建立合理的实验过程,努力探访该课题研究在学科教课方面的价值。
2.整理出一套较完好的小学数学四大领域鉴于学生基本活动经验教课方案建议3.发掘、整理出一批合适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有效累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教课的典型事例。
4.剖析目前小学讲堂教课现状,踊跃试试“展开有效教课活动累积经验” 的实践,调整平常教课视角、方法、策略,研究有益于学生累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门路、方法,形成一套可操作能推行的教课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期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中期工作总结
经过半个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我对小学数学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收获和经验,现在我来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工作。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我注重了数学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合理地安排了数学知识的教学顺序,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同时,我还注重了数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其次,在教学方法方面,我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同时,我还注重了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学生评价方面,我采用了多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除了日常的作业和考试外,我还注重了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总的来说,这段时间的数学教学工作,我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例如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课堂纪律不够好等。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
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更大的收获。
小学中段数学教研总结
一、教研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小学中段数学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二、教研内容1. 集体备课(1)加强备课组建设,明确备课组长职责,提高备课效率。
(2)围绕教材内容,制定详细的备课计划,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3)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实效。
2. 课堂观摩(1)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2)邀请优秀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为教师提供学习借鉴的机会。
(3)组织教师观看优秀教学视频,拓宽教学思路。
3. 教学研讨(1)定期召开教研会议,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难题。
(2)开展课题研究,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方法。
(3)组织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三、教研成果1. 教师专业成长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心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2. 学生数学素养提升学生在参与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学生数学成绩稳步提升,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3. 教学质量提高本次教研活动使我校小学中段数学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显著。
四、教研反思1. 教研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今后,我们将积极探索更多样化的教研活动形式,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2. 教研内容深度不够,未能满足教师需求。
我们将针对教师实际需求,调整教研内容,提高教研质量。
3. 教研成果转化不足,未能充分发挥教研作用。
我们将加强教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五、展望未来1. 深入推进数学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研究-》中期报告《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简介课题由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上对数学活动经验提出了要求,把“基本数学知识”、“数学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思想”以及“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称作“四基”。
课程目标的变化,引起了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活动经验相关问题的思索和探究。
反思课堂教学,相对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本身的重视,忽略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的长效性目标。
学生学习的经验主要被解题的经验所替代,数学活动经验单一和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课程目标的变化,课堂教学的现状,引起了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活动经验相关问题的思索和探究,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研究”的研究课题,旨在实践、探索一条“低耗高效”的现代小学数学教学新路,以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积极实践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真正提高数学素养。
课题界定: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意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的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所积淀下来的认识,它是一种过程性知识,包括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应用意识三种成分。
本课题指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小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设计、组织好每一个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探寻促进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研究目标:1.从问题分析,教学预设,课堂实施,评价总结,反思改进等方面入手,构建合理的实验过程,努力探寻该课题研究在学科教学方面的价值。
2.整理出一套较完整的小学数学四大领域基于学生基本活动经验教学设计建议3.挖掘、整理出一批适合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有效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教学的典型案例。
4.分析当前小学课堂教学现状,积极尝试“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积累经验”的实践,调整日常教学视角、方法、策略,探索有利于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途径、方法,形成一套可操作能推广的教学方式。
研究的内容:1.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内涵及特征的研究。
2.数学活动经验的具体化解构,小学数学四大领域基于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教材解读;促进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实践的研究。
3.促进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研究4.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活动经验的评价手段与方式的研究。
课题的研究方法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利用图书馆、因特网等手段查阅、收集国内外有关数学活动经验的相关资料,通过问卷和个别走访等形式,调查了解学校课堂教学现状,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在各年级,从各个知识领域对“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进行实践研究。
预设成果:本课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充实“数学活动经验”的基本理论,而且让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深刻理解“课程目标”中的新成员,让课堂教学成为落实新目标的主要载体。
同时将会强化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使教师更加明确教学的目的,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课题研究有助于寻求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途经和方法、找到评估活动经验水平有效的测量方法,促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关乎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进行有意识地优化,真正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二、研究情况1.进一步学习有关“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育教学理论。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了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顾沛的文章《数学基础教育中的“双基”如何发展为“四基”》、东北师大史宁中教授的《数学课程标准》的若干思考,张奠宙教授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界定和分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王林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等论文、论著,通过不间断的学习与每周的理论摘抄,多方面吸取营养,一方面不断改变组员的教育观念,逐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并对原有课题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另一方面也扩展了组员研究视野,为他们提供思考的新角度,从而帮助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2.自2011年8月份以来,每学期每位课题组成员都要开放课题研究课。
在集体研讨之前,上研究课教师先借助备课组资源,在备课组内就研究课的内容、研讨的主题以及教学的设计等进行先期研讨,并将研讨课的内容及研讨的主题告知参加集体研讨的教师们,使听课和参与研讨的教师也有一个思考研究的时间。
研讨课后,上课老师先进行教学活动的反思,自己找问题、自己找亮点。
然后是集体诊断,或在听取专家点评之后进行的反思,它包括对专家点评的新思想、新观点的吸纳,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新认识,与第一次反思相比,起点更高,内容更深,作用更大。
3.每学期初,根据学校教科室要求,制定课题研究“三个一”计划,并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研究。
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每月需认真撰写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案例、教学反思,定期做好总结、交流。
每人每一学期上交一篇教学设计和论文,突出在教学中是如果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的。
4.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开展问卷、笔试、展示性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着重在学生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并在课题组内交流,以便于调整下一次的活动计划和方案。
5.评选“数学之星”。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小学生数学报杯”读报活动,多名学生获江苏省数学竞赛二、三等奖。
6.学生数学小论文比赛。
开题以来,每学期组织一次数学小论文比赛,要求学生把自己在解题中的新发现、在探索中的新想法、在生活中的新思考记录下来,同学之间交流心得。
三、取得的阶段成果1.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1)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提升,对数学活动经验的内涵和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2)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获得提升,通过对现行苏教版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在课堂教学中既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关注学生先前学习经验的迁移,从而真正促进学生活动经验积累的显现呈现和自觉意识。
同时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开始转变,课堂教学面貌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
(3)教师的教研能力得到提升。
这一阶段的研究,锻炼了我校数学教师队伍,课题组成员的课题意识,课改意识得到加强,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课题主持人缪素萍被评为第二批“盐城市名教师”,课题组成员陈刚在江苏省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徐华被评为“东台市优秀班主任”。
两年来,缪素萍、武虹、王燕等八位老师先后执教了东台市送教下乡课、课题研究课,将研究经验在区域内分享。
缪素萍老师先后两次开设了“新课程下的灵动课堂”和“有效课堂的几个关注”讲座,并送讲座到结对的乡镇薄弱学校--范公小学。
全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能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研究论文。
其中,缪素萍、武虹、曹峰鹏发表四篇研究论文,课题组成员共有十多篇研究论文、案例、教学设计获奖。
2.促进了学生的发展(1)数学学习由“双基”向”四基“发展,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三重”,即重经历、重体验、重反思,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和数学素养的发展。
(2)在学校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的背景下,课题组以“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活动”为载体,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综合实践应用活动,积累活动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学生的学习方式、形式得到转变,生活经验、数学学习经验的积累有较为明显的显现呈现,并逐渐成为学生自觉意识。
(3)学生的学业水平成效有显著的提高。
多个实验班级学期期末检测和实验抽测,及格率达100%,优秀率(按85分计算)达90%以上,一部分学生不再畏惧数学,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更加爱学数学了。
3.促进了学校数学组教科研氛围的发展,科研实效的提升本课题开展研究以来,我校数学组的业务学习、集体备课、教后反思等都紧密结合“积累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这一角度进行重点观照;同题异构公开课的教学与评议、撰写论文、外出听课学习等更是着重围绕“积累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这个主题进行思考和研讨。
这种“主题教研”不仅使我校数学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有声有色,教科研氛围愈加浓郁,更把本课题的研究扎根于学校常态教研,使得课题研究不再虚浮、空泛,具有了持续发展生命力。
四、疑难困惑1.教师的课堂实践研究能力与理论概括提升不同步。
本课题课题组成员在平时的实践中,有了一些好的建议、想法、感受,但没有及时总结、提炼,并上升到理论层面,也就是理论概括的积极性不够。
2.本课题注重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策略、方法研究,并把这种研究与具体的课例相结合,但如何评价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程度、效果的研究还有欠缺。
3.研究过程中关注教师的过多,对学习活动中部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有效性研究尚不够全面,深入。
五、后段设想1.加强理论学习,课题组理论学习继续以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核心学习方向,并紧密关注同行与本课题相关研究动向,鼓励课题组成员积极外出进行交流学习。
2.重点在中高年段,从数学课程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大领域中选择较为典型的课例进行课例研究。
主要是对课例中的探究活动进行重构,寻找出更切合学生实际的活动设计,在活动的设计中提炼出一定的教学策略,重点关注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
并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预计在研究的第三阶段整理出课题研究的核心课例集。
3.及时总结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形成研究论文,案例分析等研究成果,课题组每位成员必须有两篇与课题相关的论文获奖或者发表。
及时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学校低年段,并在总课题组带动下,将研究成果向区域内学校辐射。
附: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分类统计(一)、课题组成员各项竞赛获奖、公开教学情况1.陈刚江苏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2011年11月2.缪素萍东台市送教下乡展示课 2012年12月3.武虹、王雪芹、徐华、黄芳东台市第一小学集团课题示范课 2011年至2012年4.蔡海滨、王雪芹、夏明霞、徐华、缪素萍等多名课题组成员在 2012年、2013年东台市小学数学教师解题能力大赛中获一、二等奖5.课题组所有成员在课题组内执教课题研究课。
(二)、课题组成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1.武虹 2012年8月,《探析数感有效培养》发表于《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2年12月《只在深水中航行》获盐城市教育学会一等奖。
2012年4月,《浅谈小学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发表于《中学生导报》。
2013年,《借助图形算面积》发表于江苏省《小学生数学报》名师大讲坛。
2.缪素萍 2012年《剪辑四个一寻求学生思维的发展》发表于上海教育报刊社发行的杂志《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育》2013年,《丰盈教学过程渗透模型思想》发表于江西省发行的杂志《小学教学研究》3.蔡海滨、刘迎春、崔萍有多篇论文在江苏省师陶杯论文比赛、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比赛、盐城市论文比赛中多次获二等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