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ll样受体及其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2激动剂在疫苗研发中的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2激动剂在疫苗研发中的研究进展Toll样受体2(TLR2)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系统受体,能够识别和应对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
近年来,随着对TLR2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TLR2激动剂在疫苗研发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TLR2激动剂在疫苗研发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一、TLR2在免疫应答中的重要性TLR2是一种能够识别细菌脂多糖、病毒蛋白质等结构的受体,它的激活能够引发炎症反应,促进机体产生抗体,加强免疫细胞的活化。
TLR2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研究发现,TLR2激动剂能够有效地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疫苗研发领域。
二、TLR2激动剂在疫苗研发中的应用1. 辅助疫苗免疫原性的提高研究表明,将TLR2激动剂与疫苗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
TLR2激动剂能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疫苗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加快抗体产生的速度,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化水平,从而加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许多疫苗研发者将TLR2激动剂作为疫苗的辅助成分,以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
2. 提升疫苗的长期效果研究人员还发现,TLR2激动剂能够提升疫苗的长期效果。
在疫苗接种后,TLR2激动剂能够持续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得机体在疫苗接种后能够持续产生更多的抗体,增强对病原体的长期免疫效果。
这为疫苗的长期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使得疫苗的预防效果更加持久稳定。
目前,TLR2激动剂在疫苗研发中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然而其在疫苗研发中的未来展望还有很多可以期待的地方。
1. 应用范围的拓展随着对TLR2激动剂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TLR2激动剂与不同类型的疫苗搭配使用,能够产生不同的免疫效果。
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TLR2激动剂的应用范围,尝试将其与更多类型的疫苗进行组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免疫效果。
2. 剂型、给药途径的创新目前大部分的TLR2激动剂疫苗仍然以注射的方式进行接种,然而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群,限制了疫苗的普及和使用。
Toll样受体2激动剂在疫苗研发中的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2激动剂在疫苗研发中的研究进展Toll样受体2(TLR2)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受体,它在宿主的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疫苗研发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了TLR2激动剂在疫苗研发中的潜在价值,并且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对TLR2激动剂在疫苗研发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以期为疫苗研发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1. TLR2激动剂的概念和作用机制TLR2是一种能够识别多种微生物成分的受体,包括细菌的脂多糖、脂蛋白和外膜蛋白等。
当这些微生物成分结合到TLR2上时,会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产生炎症因子和抗微生物物质,从而清除病原体。
TLR2在宿主的免疫防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TLR2激动剂在疫苗研发中的应用基于TLR2激动剂在免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将其应用于疫苗的研发中,以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
目前已经有多种疫苗利用TLR2激动剂进行改良,包括流感疫苗、结核病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等。
这些疫苗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为利用TLR2激动剂改良疫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疫苗研发领域,利用TLR2激动剂改良疫苗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对TLR2激动剂的筛选和优化,找到了一些具有较强免疫增强效果的分子,并将其应用于疫苗的设计中。
这些分子不仅能够有效地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还能够增强疫苗的长期免疫记忆效果,提高疫苗的保护效力。
研究人员还基于TLR2激动剂的作用机制,设计了一些新型的辅助佐剂,用于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
这些佐剂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增强免疫效果,为疫苗研发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
随着对TLR2激动剂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其在新型疫苗研发中的应用前景也变得更加乐观。
目前,基于TLR2激动剂的疫苗研发不仅局限于传统疫苗的改良,还将其应用于新型疫苗的设计中,包括预防艾滋病、登革热、寨卡病毒等疾病的疫苗研发。
随着基因工程和纳米技术的发展,人们还可以利用TLR2激动剂设计新型的疫苗递送系统,将疫苗抗原和TLR2激动剂包裹在纳米颗粒中,提高疫苗的稳定性和免疫原性。
Toll样受体及其激动剂的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及其激动剂的研究进展王嘉雯 李永祥 江青艳 王丽娜△(广东省动物营养调控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州510000)摘要 Toll样受体(Toll likereceptors,TLRs)是在各种生物的各器官都广泛表达的一系列模式识别受体。
微生物、病毒及一些原虫等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都能作为TLRs的激动剂介导机体产生先天性免疫反应,TLRs也能活化细胞因子介导适应性免疫反应。
TLRs在细胞增殖,存活,凋亡和血管生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小鼠上现已发现13种TLRs,其中有11种以上存在于人类机体中。
随着对TLRs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激活TLRs能够产生一系列具有抗肿瘤,抗病毒作用的细胞因子,为疾病的治疗开拓了新的道路。
本文对TLRs家族及其激动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TLRs;信号通路;激动剂;功能中图分类号 S858 一、TLRs及其信号通路TLRs(Toll likereceptors,TLRs)作为机体内广泛存在的模式识别受体,能够感知一系列病原体如微生物、病毒、原虫等,以此介导机体的免疫应答。
TLRs在上皮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巨噬细胞都有表达,广泛分布于机体各个部位,为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起到重要作用。
1996年Lemaitre等[1]发现,果蝇的Toll样信号通路突变会显著降低真菌感染后的果蝇生存率,证明Toll受体与真菌的检测与防御有关。
随后在1997年Medzhitov等[2]发现并克隆了果蝇Toll蛋白的人类同源物,且这种同源物能在成年果蝇诱发先天免疫反应,这种在哺乳动物中果蝇Toll蛋白的同源物被定义为Toll样受体。
TLRs是一种Ⅰ型跨膜糖蛋白,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信号转导区组成。
TLRs胞外区富含亮氨酸重复,在每个亮氨酸重复中,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形成了基本结构,而可变残基与病原相关分子结合。
TLRs胞内区含有Toll和白介素受体同源的结构域(Toll/interleukin 1receptordomian,TIR)信号区,当配体引起TLRs生成二聚体为TIR区信号传导募集接头蛋白,如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differentiationprimaryresponsegene88,MyD88);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IRdo main containingadaptorinducing,TRIF);桥联适配分子(bridgingadaptor,MAL);TRIF相关接头分子(Trif relatedadaptormolecule,TRAM);SARM(ster ileα andarmadillo motif containingprotein)[3],最后激活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 kappaB,NF κB);C Jun氨基末端激酶(C Junamino terminalkinase,JNK);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干扰素调节因子进入细胞核调控促炎因子基因表达。
Toll受体及其配体Spatzle研究进展

个 具有 dra 的核与腹 部形成 的一致 性 。dra 蛋 白在 osl osl
es r a e 的产 物剪切 sal t pte的产物 , z 依次 被 激活 。Sa l被 pte z 剪切激 活后 , 为 Tl基 因编码 的受 体 提供 配 体 ,o 是 能 o l Tl l
在卵母 细胞 中起作 用 的该 途径 中的第一个组分 … 。
的过程 中发 现 了一种 突 变基 因 导致 果蝇 的胚 胎 发 育发 生 变化 , 首次有 了“ o ” T l 这一概念 。T l是一种 跨膜蛋 白, l o l 与
脊椎 动物 的 白细胞介 素 一 (L ) 1 I1 的受 体 同源 。随后 在 哺 乳 动物 中发 现 了相似 的蛋 白 , 研究表 明其不 仅在发 生学上
产生。 关键 词 :o ; p te 背腹 轴 分 化 ; 天 性 免 疫 T l S a l; l z 先
中图分类号
Q 1 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3 (0 0 0 4 O 07— 7 I2 1 )7— 8一 3
1 T l通路相 关研究进 展 o l
18 9 0年 , 生物 学家 N摘
要 :ol Tl是一 种 与 脊 椎 动 物 白介 素 一1受体 同 源的 一 种跨 膜 蛋 白 , 的 首 次发 现 是 在 果 蝇 胚 胎 发 育 背腹 轴 分 化 过 它
程 中的作 用。同时 Tl作为一种病原识别受体, 固有免疫 中通过对病原 体相关的分子模 式的识别发挥 作用 , o l 在 通过
要 1 个母 体效应基 因 , 1 它们 的产 物在受 精 到 产生 细胞 囊 胚层期 间建立 了背 一 腹轴 。dr l o a系统对腹 部结构包 括 中 s 胚层和神 经外胚层 的发育 是必需 的 , 由于这个系 统 的突变
Toll样受体9(TLR9)在鱼类中的研究进展

2021年第02期T ol l样受体9(T LR 9)在鱼类中的研究进展王冠杰1,2,胡国斌1,2★(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003;2.中国海洋大学进化与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3)1免疫背景先天免疫系统是宿主保护机体对抗微生物病原体入侵时主要的防御机制。
与高等脊椎动物如,鸟类和哺乳类等具有适应性免疫系统不同,低等脊椎动物如鱼类主要依赖于先天免疫系统,在抵抗病原微生物中赋予更快但特异性较低的免疫应答。
黏膜免疫系统是机体先天免疫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机体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由于生活在病原体丰富的水环境中,鱼类的体粘膜表面直接暴露在外部病原微生物中,由多种病原体不断开垦。
因此,为了防止病原体的附着和侵袭,首先要对粘膜表面的病原体进行检测、筛选和识别。
胚系基因编码的抗原识别受体(PR R s ),分布在细胞表面、细胞内或血液和组织中,能识别由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表达而触发的保守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 M Ps ),包括脂蛋白、dsR N A 、鞭毛蛋白和微生物的C pG O D N 。
因此在粘膜免疫中被视为一个识别病原体和激活免疫信号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特征不同,迄今为止报道了PR R s 的三大主要集合,包括TLR s ,N LR s 和R LR s 。
2TLR s 基本特征TLR s 基因在宿主防御系统第一防线中起到防止原体附着和进入的角色,具有物种特定性。
TLR s 具有LR R s 结构域的胞外区,能促进PA M Ps 的识别,跨膜区,便于与膜体附着,作者简介:王冠杰(1993~),女,天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水养殖动物病害与免疫。
★通信作者:胡国斌(1971~),湖北武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海水养殖动物疾病与免疫。
摘要:T ol l 样受体(T LR s )是一类细胞外N -端具有富含亮氨酸重复(LR R s)结构域和细胞内C -端具有T ol l /白介素(I L )-1受体(T I R)结构域的跨膜蛋白,是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
Toll样受体4对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用 ,约 占外周 C D 4 C F 细 胞总数 的 5 %~ 标 志物 , 诱导 T r e g细胞 的增 殖和存 活 。 1 0 %, 表 型 主要 为 C D 4 + C D 2 5 + F o x p 3 是 更 为 重 要 的 是 , 经 L P S处 理 的 T r e g细
T L R 4 T r e g的 另 一 重 要 细 胞 标 志 . 与其 发 育 和 胞在 体外的功能 明显增 强 , 而保 留 构 和 组 织 分 布
是第 一个 被 发现 的哺 乳动 物 T o l l 样 受 功 能 相 关 , 可 通 过 与 一 系 列 蛋 白 分 子 的抑 制功能 。T L R 4在体 内功能增强使
过 表 达 HMG B 1的识 别 受体 T L R 4 , 介
受体 相似 . 约为 2 0 0个 氨基 酸 , 介 导对 T r e g细胞能抑制其他免 疫细胞 , 是 导 H MG B l激 活 后 产 生 更 强 的 免 疫 抑 髓样 细胞 分 化 因子 8 8 、 I L 一 1相 关 蛋 白 外 周 耐 受 的关 键 调 控 因 子 。 一 方 面 , 它 制 。 在 头 颈 部 扁 平 细 胞 癌 患 者 . 肿 瘤 细 激 酶 ( i n t e r l e u k o n 一 1 r e c e p t o r a s s o c i a t e d 可防止对肿瘤 和病 原体 的免 疫反应 . 现 胞 表 达 T L R 4及 其 信 号 肽 . 可 促 进 肿 瘤
体( T L R) , 属 于 I型 跨膜 蛋 白 , 南胞外 ( 包括转 录因子 、 N F — K B等 ) 结 合 来 调 节 T r e g细 胞 得 以减 弱 T L R 4依 赖 的 自身
Toll样受体4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328·除TLR3外所有的TI。
Rs都可以通过MyD88介导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过MyD88和IRAK家族相互作用而募集TRAF6.最终导致NF—KB,或MAPK如p42/44.或JNK的激活.此信号通路称为MyD88依赖信号通路.可诱导一些细胞因子如TNF及其他前炎症因子的产生。
MyD88依赖信号通路中TLR2和TLR4信号通路需要特殊的接头分子MAI。
以帮助MyD88的募集。
TLR3的信号通路是MyD88非依赖的信号通路,通过TRIF(TolI/IL一1domaincontai—ningadaptorproteininducingIFN—B)激活TBKl(TRAF-family—member-associatedNF—KBactivator-bindingkinase),进而促进IRF3的激活.诱导IFN-B等基因的表达。
图lTLIb信号通路巨噬细胞,外膜成纤维细胞也表达TLR4。
Vink等1r应用LPS刺激小鼠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能够诱导新生内膜形成。
与野生型小鼠比较,TLR4分子点突变的C3H/HeJ鼠的内膜病变面积减少了60%。
应用TLR4配体刺激AS的小鼠模型,形成的斑块面积增加,提示TLR4激动刺激斑块形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Toll样受体4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者:陈煌峰, 王永明, 王少钦, 黄恩泽, 陈新山作者单位:陈煌峰(武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武汉,430019), 王永明(武汉市公安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刑侦大队), 王少钦(灿头市公安局濠江分局刑警大队), 黄恩泽,陈新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病理教研室)刊名:临床心血管病杂志英文刊名:JOURNAL OF CLINICAL CARDIOLOGY年,卷(期):2008,24(5)被引用次数:1次1.ADACHI O;KAWAI T;TAKEDA K Targeted disruption of the MyD88 gene results in loss of IL-1 and IL-18-mediated function[外文期刊] 19982.SANTORO A;MANCINI E Cardiac effects of chronic inflammation in dialysis patients[外文期刊]2002(Z8)INE P;KAARTINEN M;PENTTILA A Association betwee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the mast cells in the adventitia of the infarct-related coronary artery[外文期刊] 1999(3)4.EDFELDT K;SWEDENBORG J;HANSSON G K Expression of Toll-like receptor in human atherosclerotic lesions:a possible pathway for plaque activation[外文期刊] 2002(10)5.TAKEDA K;KAISHO T;AKIRA S Toll-like receptors[外文期刊] 2003(0)6.HACKER H;REDECKE V;BLAGOEV B Specificity in Toll-like receptor signalling through distincteffector functions of TRAF3 and TRAF6[外文期刊] 2006(7073)7.KAISHO T;AKIRA S Toll-like receptor function and signaling[外文期刊] 20068.LIEW F Y;XU D;BRINT E K Negative regulation of Toll-like receptor-mediated immune responses[外文期刊] 2005(6)9.O'NEILL L A TLRs:Professor Mechnikov,sit on your hat[外文期刊] 2004(12)10.MUZIO M;BOSISIO D;POLENTARUTTI N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of Toll-like receptors (TLR) in human leukocytes:selective expression of TLR3 in dendritic cells 200011.AKIRA S;TAKEDA K 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外文期刊] 200412.马克娟;马克威;赵利华Toll样受体4和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10)13.郭爱桃;韦立新基质金属蛋白酶1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0(04)14.SHAH P K Mechanisms of plaque vulnerability and rupture[外文期刊] 2003(4 suppl s)15.XU X H;SHAH P K;FAURE E Toll-like receptor-4 is expressed in murine and human lipidrich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and up regulated by oxidized LDL[外文期刊] 2001(25)16.WALTON K A;HSIEH X;GHARAVI N Receptors involved in the oxidizedl-palmitoyl-2-arachidonoyl-sn-glycero-3-phosphorylcholine-mediated synthesis of interleukin-8[外文期刊] 2003(32)17.VINK A;SCHONEVELD A H;VAN DERMEER J J In vivo evidence for a role of Toll-like receptor 4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imal lesions[外文期刊] 2002(15)18.ZEUK E S;ULMERA J;KUSUMOTO S TLR4-mediated inflammatory activation of human cor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 by LPS[外文期刊] 2002(1)19.COLLINS T;READ M A;NEISH A S Transcrip tional regul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s:NF-kB and cytokine inducible enhancers 199520.ROSS R Atherosclerosis:an inflammatory disease[外文期刊] 1999(2)21.KAWAI T;AKIRA S TLR signaling[外文期刊] 2006(5)22.KAWAI T;ADACHI O;OGAWA T Unresponsiveness of MyD88-deficient mice to endotoxin[外文期刊] 1999(1)23.MEDZHITOV R;PRESTON-HULBURT P;JANEAY Jr C A A human homologue of the Drosophila Toll protein signals activation of adaptive immunity[外文期刊] 1997(6640)1.李若谷.方唯一.曲新凯.杨栓锁.沙慧芳.包国良福辛普利拉对脂多糖诱导的单核细胞TLR4表达的抑制作用[期刊论文]-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4)本文链接:/Periodical_lcxxgbzz200805003.aspx。
Toll样受体简介及TLR2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简介及TLR2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作为天然免疫分子的成员已经成为目前免疫学研究的热点,迄今为止人类TLR家族至少包括有11个成员[1],主要表达在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它们参与多种免疫反应,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发病也有突出影响。
TLR2是Toll样受体家族的重要成员,本文就TLRs做一简介,并对TLR2在RA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Toll样受体简介Toll样受体最早是在研究果蝇的胚胎发育中发现的,称为Toll受体,它们不仅是果蝇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必须成份蛋白,同时也能介导天然免疫,抵抗微生物的感染[2]。
1997年Janeway[3]等首次发现与果蝇同源的人的Toll蛋白,并命名为TLRs。
1.1 TLRs的结构和分布哺乳动物的TLRs均为Ⅰ型跨膜蛋白受体,主要由三个功能区构成: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
胞外区含有18-31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leucine rich repeats,LRR),研究发现TLR家族成员胞外区的同源性差,提示不同的TLR成员与不同的配体结合[4],亦即表示LRR具有决定TLRs与配体结合部位的特异性。
TLR的胞内区与人白介素-Ⅰ受体(IL-IR)胞内区结构相似,故称为TIR结构域(Toll/IL-IR domain,TIR)[5],TIR结构负责向下游进行信号转导,它是TLR和IL-IR向下游转导信号的核心元件,其关键位点的突变或序列缺失会阻断信号下传。
TLRs分布广泛,大部分组织至少表达一种TLR,有些甚至表达全部,其中所有淋巴组织都有TLRs的表达,在外周血白细胞中表达水平最高,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及DC都表达TLR mRNA。
1.2 TLRs的配体TLRs是一类Ⅰ型跨膜形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它主要识别广泛存在于病原体细胞表面的分子标志,即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从而迅速激活免疫反应的。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摘要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通过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激活天然免疫。
而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是TLR信号通路中的一个关键接头分子,在传递上游信息和疾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Toll样受体、髓样分化因子88的分子结构和基本功能,及T oll样受体的信号传导通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T oll样受体;髓样分化因子88;信号通路;负调控机制免疫系统识别“非我”和“自我”的过程是依赖于不同的受体来完成的,作为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连接获得性免疫与先天性免疫的“桥梁”, TLRs 是生物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它主要通过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来启动免疫反应。
而MyD88是Toll受体信号通路中的一个关键接头分子,是第一个被鉴定的含TIR结构域的接头蛋白分子,在传递上游信息和疾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TLR的结构与基本功能Toll样受体一词来自对果蝇的研究,是决定果蝇背腹分化的基因所编码的一种跨膜受体蛋白,同时还参与果蝇的免疫反应,具有介导抗真菌感染信号转导的功能[1]。
后来在哺乳动物也发现有与Toll受体同源的受体分子,统称为称为Toll 样受体TLRs。
TLRs是广泛分布在免疫细胞尤其非特异免疫细胞以及某些体细胞表面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它们可以直接识别结合某些病原体或其产物所共有的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即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迄今为止,已经发现哺乳动物至少有13种toll样受体,其中人的toll样受体鉴定出11种(TLR1-TLR11) [2]。
Toll样受体和肺部细菌性感染的研究进展

2
吸系统疾病研究.E-mail:fiUelibra@yahoo.Ⅲ.en;
通讯作者及指导教师:万欢英(1951年一),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 导师,主要从事呼吸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TLR对细菌的识别 近期研究发现,大部分的TL飓家族成员能识别
不同类型的细菌,进而参与相关的炎症反应。其中
万方数据
Gram・positive bacteria Gmnl-positive
11胞Lipopmtein/lipopeptides
Lipoteichoic acid F'hend.soluble
modulin
ha,‘teria
P',un3CSK4(1igates TI.R2/I'LRI Pam2CSK4(1igates TLR2/TUi6
binding
3
TLR与常见细菌性肺炎
随着TLR对细菌识别及其所介导的天然免疫研
究的不断完善和深入,TLR家族与细菌性肺部感染 的关系也备受关注。迄今,临床及科研工作者就目 前常见细菌性肺炎已经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 3.1肺炎链球菌肺炎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肺炎 链球菌肺炎约占50%。肺炎链球菌是革兰阳性球 菌,其触发机体的天然免疫可能是由TLR.2通过识 别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中肽聚糖、脂蛋白和脂磷壁酸 等成分实现。早期Koedel等【9J9研究发现TLR.2缺失 的小鼠,其颅内细菌清除能力明显减弱,导致肺炎链 球菌脑膜炎感染加重,说明该受体缺失的小鼠更容 易发生肺炎链球菌的感染,并与小鼠的提早死亡相 关。初步证实TLR.2在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天然免疫 中起重要作用。但是,Knapp等[10]通过经鼻灌入的 方法建立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小鼠模型,却发现TLR-2 缺失可能会减弱早期炎症反应,但并没使肺内细菌 清除受到影响,小鼠的生存亦未受影响。由此推测 肺炎链球菌肺炎可能存在TLR.2以外的受体介导的 炎症反应。之后,通过相似的小鼠肺炎模型研究发 现TLR-4缺失的小鼠更易感染肺炎链球菌,且细菌 难以被清除,小鼠的死亡危险性增加【11 J。近期的研 究进一步证实,TLR-4可通过识别肺炎链球菌溶血 素,介导、触发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以及诱导细胞凋 亡以控制感染112]。另外,Moens等【13]进行了TLR-4 和TLR.2基因多态性与肺炎链球菌易感性的研究, 但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因此,有关肺炎链球菌感 染所涉及的nRs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3.2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流感嗜血杆菌(NTI-Ii)是 一种呼吸道常见的革兰阴性菌,其感染发生率在社 区获得性肺炎中仅次于肺炎链球菌肺炎。其细胞壁 富含脂蛋白A,该成分主要为TLR4所识别介导,但 也有研究发现其表面存在多个TLR2的配体。Catha. rina等¨4 J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鼠模型研究发现:① 在体外试验,来自CDl4和TLR4缺失小鼠的肺泡巨 噬细胞对NTHi的感染无免疫应答;而来自TLR2缺 失小鼠的肺泡巨噬细胞则存在较弱的应答。②经鼻 内感染NTHi后,CDl4和TLR4皆缺失的小鼠肺内早 期炎症反应衰减,且气道内细菌清除率明显下降。 相比之下,TLR2缺失小鼠肺内炎症反应无明显变 化,在感染NTHi 10天后气道内细菌清除率稍有下 降。因此,NTHi主要是通过TLR4介导了天然免疫。 Catharina等¨4 J还通过建立MyD88缺失但无‘mⅡI (TIR
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

中 图分类 号
Pr r s o s a c o TLRs M e a e S g ln Pa h y og e s f Re e r h n - di t d i na i g t wa
F n WA G Z e — u (Dp r n o i hm sy H bi ot nvrt , hn i o 050 , h a e g , N hn H i eat tfBo e ir , ee N r U i sy Z aga u 700 C i ; me c t h ei jk n Dp r et fN c a dc e te2 1t o i l 尸 , hnjku 700 C i ) eat n ul r m o e Mein , h 5 s H s t Zagao 50 , h a i pa o f i 0 n
h v e d n i e n h a e be n i e t i d i uma e o .Ea h T f n g n me c LR e e i e e ts to c o ilsi l,a d r c u t s ns sa d f r n e fmir b a tmu i n e r is f v ro s o da t r n c iae e is o si c i n ln a c d s,a d d i e p c f e p n e — a i u fa p o s a d a t t s a s re fditn tsg ai g c s a e v n rv s s e i c r s o s s a i g i s h ah g n .TL i g d i n t n d pt e i a n tt e p t o e s Rsbrd e n ae a d a a i mmu i v nt y.T ic v re fT l—i e r c p o s he d s o e is o o llk e e t r g d d t e fed o n t mmu iy t t r s n r fa c lr td a v n e n .I h sr ve uie h l fi nae i i n t o isp e e te a o c e ea e d a c me t n t i e iw,we wi l l fc s o h e e tp o r se fTL — ditd sg ai g A e trun e sa d n ft e i o u n te r c n r g e s s o Rs me a e i n ln . b te d rt n i g o h mmu oo ia n lgc l a d mo e ulrme h nimsme it d b Rs wilo v o l a i tt he e po t g moe u a a g t f n l c a c a s d ae y TL l b iusy f cl ae t x lii l c lr tr e s o i n i mmu oh r p o c nr lTL me it d d s a e . n t e a y t o to R— d ae ie s s
病毒感染相关Toll样受体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种族差异研究进展

【E K YWORD 】 T ll e ee trVrsGeeip lmop i ; tncydf rn e S oli cpo; i ; nt oy rhs Eh ii iee c —k r u c ms t f
T l 白最早 于 N i l nV lad 在研 究 果蝇 时 ol 蛋 t s i— ohr 等 se 发 现 。据 研究 , o 样受 体 ( l1 e eetr, L s 是 Tl l t 1i cpos T R ) o .k r 同果 蝇 T l 白具 有 同源性 的表达 于细 胞膜 上 与免 疫 ol 蛋 系统识别微 生物有关 的一类受体 家族 , 是先 天 I免疫 重 生
参 与 了天 然 免 疫 系 统 对 病 毒 的识 别 , 抗 病 毒 感 染 中 发 挥 重 要 的作 用 ; 年来 对 T R 的 表 达 及 在 病 毒 等感 在 近 L s 染 性 疾 病 中 的基 因多 态 性 、 因 变 异 因 种 族 而 异 。 基
【 关键词】 T l 受体 ; ol 样 病毒 ; 基因多态性 ; 种族差异
[B T A T T ll ercpos(L s i a hrn a enrcg io ee tro m lw ih A S R C 】 o li ee tr T R ) s ni ee t Rr eo nt nrcpo fma ma hc —k n p i ,
c wi e y e og z p t og ni m i r r a s s an d l r c nie a h e c c oo g nim .By p ri i tn sgna ta du i n n um a a tcpai g i l r ns cto i h n’S yse s t m
异研 究进展
Toll样受体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Pr o g r e s s i o n o f t o l l - l i k e r e c e p t o r O C a i h o n g , z D S h u , z J 7 、 Q i n g y u a n .
t h e i n n a t e i mmu n e s y s t e m a n d p l a y a n i m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a c u t e i n l f a mma t o r y r e s p o n s e, c e l l u l a r s i g n l a t r a n s d u c t i o n a n d a p o p t o s i s .R e c e n t  ̄ ' e s e a r c h i n d i c a t e t h a t ma n y k i n d s o f t u mo r c e l l s e x p r e s s s e v e r a l T L Rs .S o me ma y b e r e l a t e d t o i mmu n e e s c a p e a n d t u mo r p r o g r e s s i o n,
T L R 9 。有些 T L R可能与乳 腺癌的免疫逃逸和肿瘤进展相关 , 而有些 T L R则可能参 与了抗 肿瘤作 用。本文就乳 腺癌细胞表 达 的常见几种 T L R及其 相关 信号传导通路作如下综述 。
【 关键词 】 T o l l 样受体 ; 乳腺癌 ; 进展
中图分类号 : R 7 3 9 .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0 4 6 0 ( 2 0 1 3 ) 1 2—1 1 3 8— 0 3
Toll样受体及其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及其信号通路研究进展摘要:Toll样受体(TLRs)是一类模式识别受体,可以识别微生物并对其作出反应。
TLRs家族成员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是参与先天免疫的重要分子,也是连接先天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桥梁。
该受体可以特异性地识别微生物,并启动免疫应答。
本文对TLRs结构、功能和信号通路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Toll样受体免疫系统信号通路在天然免疫系统的研究中,Toll样受体的发现是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TLRs 最早是1980年在果蝇胚胎中发现的,此基因决定了果蝇背腹侧的分化[1]。
1991年Gay等发现,TLRs蛋白的结构与哺乳动物中IL-1具有同源性[2]。
随后,TLRs 被发现能够激活获得性免疫[3]。
至今,已经发现21种TLRs,其中人13种(TLR1-13),小鼠12种(TLR1-9及TLR11-13),斑马鱼18种(TLR1-9、TLR11-14和TLR18-22)。
1、TLRs的结构TLRs结构由三部分组成,胞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
胞外区是亮氨酸富集的重复序列,识别病原体细胞表面的分子;跨膜区富含半胱氨酸;胞浆区与哺乳动物IL-1受体高度同源,称为TIR[5]。
TIR的构型与病原识别相关,不同种类TLRs,识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TLRs的功能TLRs是抵御感染性疾病的第一道屏障,在免疫系统中起识别微生物的作用。
TLRs通过TIR识别相应的配体来激活免疫反应。
TLR1可识别细菌的三酰脂肽;TLR2可识别革兰氏阳性细菌的脂蛋白、肽聚糖等;TLR3主要识别dsDNA;TLR4能识别革兰氏阴性菌的脂多糖;TLR5特异识别细菌的鞭毛蛋白;TLR6主要识别细菌的肽聚糖;TLR7、TLR8可识别单链RNA病毒;TLR9可识别CpGDNA。
另外树突细胞可表达TLRs。
TLRs在识别脂多糖、肽聚糖、脂蛋白及病毒后,树突细胞被活化并成熟,提供获得性免疫的共刺激信号。
TLRs是微生物成分引起树突细胞活化的桥梁。
Toll样受体9(TLR9)在鱼类中的研究进展

2021年第02期Toll 样受体9(TLR9)在鱼类中的研究进展王冠杰1,2,胡国斌1,2★(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003;2.中国海洋大学进化与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3)1免疫背景先天免疫系统是宿主保护机体对抗微生物病原体入侵时主要的防御机制。
与高等脊椎动物如,鸟类和哺乳类等具有适应性免疫系统不同,低等脊椎动物如鱼类主要依赖于先天免疫系统,在抵抗病原微生物中赋予更快但特异性较低的免疫应答。
黏膜免疫系统是机体先天免疫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机体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由于生活在病原体丰富的水环境中,鱼类的体粘膜表面直接暴露在外部病原微生物中,由多种病原体不断开垦。
因此,为了防止病原体的附着和侵袭,首先要对粘膜表面的病原体进行检测、筛选和识别。
胚系基因编码的抗原识别受体(PRRs ),分布在细胞表面、细胞内或血液和组织中,能识别由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表达而触发的保守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 ),包括脂蛋白、dsRNA 、鞭毛蛋白和微生物的CpG ODN 。
因此在粘膜免疫中被视为一个识别病原体和激活免疫信号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特征不同,迄今为止报道了PRRs 的三大主要集合,包括TLRs ,NLRs 和RLRs 。
2TLRs 基本特征TLRs 基因在宿主防御系统第一防线中起到防止原体附着和进入的角色,具有物种特定性。
TLRs 具有LRRs 结构域的胞外区,能促进PAMPs 的识别,跨膜区,便于与膜体附着,作者简介:王冠杰(1993~),女,天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水养殖动物病害与免疫。
★通信作者:胡国斌(1971~),湖北武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海水养殖动物疾病与免疫。
摘要:Toll 样受体(TLRs )是一类细胞外N-端具有富含亮氨酸重复(LRRs )结构域和细胞内C-端具有Toll/白介素(IL )-1受体(TIR )结构域的跨膜蛋白,是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
Toll样受体及其与恶性血液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达 。现就 T R 与恶性血液病关 系的研 究进 展综 述如下。 Ls
2 T l样 受 体 的 配 体 和 信 号 传 导 通 路 0 l
2 1 T l样受体 的配体 . o l TR 为 I Ls 型跨膜蛋 白,在结构上胞外 段均有 富含亮氨 酸 的重 复序 列 (e c er hrpa ,L R ) 1 i —c eet R s ,胞 内段 则 与 un i s 白介素一受 体的胞浆结构域有 很高 的同源性 ,称为 T l I- l ol L / 1 ( o1it lui一 rcpo,TR) 同源 区 ,L R 主 要 T I ne ekn1 eetr I R / r R s 是识别病原体表面 的病源 相关分 子模 式 ( ahgnasca ptoe s i— o 羊 羊 羊 t o cl aen ,P MP ) e m l u r t rs A s ,胞 内 TR 主要 负责机体 相 d e ap t I
桥梁 。
3 1 T l样受体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 . ol T R 由入 侵病原 体 的 P M s刺激 后 ,经 由胞 内信 号 Ls A P
与T R L 2构成的异源二 聚体 可决定 T R L 2对 P MP 识 别 的 A s 特 异性 ;T R 、T R L 7 L 8可对病毒单链 R A起反应 ;T R N L 9识 别细菌 D A中的非 甲基 化的胞 嘧啶一 N 磷酸一 嘌呤脱 氧核糖 鸟 核酸 ;T R 0的配体不 明 ;T R1 L1 L 1可能 在泌尿 系统 的天然 免疫 中发挥重要作用 。
酸化 ,然后 IAK与胞质 内的肿瘤坏死 因子受体相关 因子 6 R ( N ee t soie atr6 R F T F rcpo asc t f o ,T A 6)结 合 后 活 化 r ad c TA 1 R K ,继而激活生长 因子 B活化蛋 白激 酶 ,生长 因子 B 活化蛋 白激酶. 酶磷酸化促使胞质 区核因子一B广泛活化 , 1 . c 最终激活多种炎症基 因的转录 。
toll样受体及其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及其免疫的研究Toll样受体最早是在研究果蝇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现的,它不仅是果蝇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必需蛋白,而且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
Toll 样受体(TLRs)是一个模式识别受体家族,它们在进化上高度保守,从线虫到哺乳动物都存在TLRs,它能识别病原微生物进化中保守分子,如脂多糖(LPs)、肽聚糖、酵母多糖以及病原微生物的核酸等等.脂多糖受体TLR4是发现的第一个TLRs,至今在动物中已经发现15种TLRs(在人体已经发现11个成员,即TLRl~TLRl0和TLRl4,小鼠不表达TLR10,但发现了TLR11—13[2],在鸡中发现了TLR15[3]。
哺乳动物的TLRs同果蝇的TLRs 一样,同属于I型跨膜蛋白,主要由3个功能区构成: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
胞外区具有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能够特异识别病原微生物进化中保守的抗原分子——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4]。
为了有效地抵抗入侵的病原体,机体需要对多种PAMPs产生适当的免疫应答, TLRs可以通过识别PAMPs诱发抵抗病原体的免疫反应。
而且TLRs也参与识别有害的内源性物质.1. Toll样受体1.1 Toll样受体的发现Toll是在昆虫中发现的一个受体蛋白,参与昆虫胚胎发育时背腹肌极性的建立。
进一步研究发现,Toll胞内区与哺乳动物中自介素-1受体(IL-1R)的胞内区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通过NF—kB样因子发挥作用。
IL-1R是免疫相关分子,而且昆虫中抗微生物的多肽基因上游大多有NF—kB样因子结合位点,是否Toll蛋白也参与昆虫的天然免疫反应调控?研究证实Toll 参与昆虫的抗真菌免疫.真菌感染时果蝇Toll 通路被激活,诱导大量的抗真菌肽Drosomycin,Toll的突变导致果蝇极易受到真菌的感染[1]。
TOLL样受体的研究进展及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

如果封 管方法得 当, 不仅可以防止并发
择靠近神经、 韧带、 节部位的血管 , 关 以选上肢头静脉、 贵要 静脉、 肘正中静脉为宜。
32 与季节和时间关 系 夏季天气炎热 , . 皮脂腺分泌 汗液 增多是引发留置针感染的一个重要 因素 , 以在夏 季输液前 所
症发生 , 而且还可 以延 长 留置 时间。如果封 管不当, 可造成 局部血栓形成 导致堵管 , 或渗漏诱 发浅表静脉炎 。因此, 应 在确保病人 安全舒适 的情况下 , 选择合适封 管液及 方法, 同
技术的执行情况也是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所 以洗手、 带无 菌手套和严格的消毒对 减少感染 尤为重要 。另外静脉 留置 针操作过程 中应特别注 意无 菌操作 , 尽量缩短 留置时 间, 以
不 超过 7 为 宜 。 2h
3 1 与 部 位关 系 由 上 表 可 以看 出手 背 、 部 静 脉 炎 发 生 . 踝
针保 留天 数 一般 以不 超过 5d夏 季 不 超 过 3d 宜 。 , 为
3 7 与化学性及机械性刺激关 系 化学性及机械性刺激均 . 可诱发感染和静脉炎症 , 以皮肤消毒时 , 所 消毒剂不宜过多 ,
以免消毒剂通过皮肤 与血管 间的窦道传人血管, 造成 化学性
33 与敷贴更 换关 系 通过上表显示 , . 频繁更换敷贴 也是 引发感染的一个因素 , 留置期 间粘贴 牢 固, 减少粘贴与皮肤 问缝隙, 保证敷贴 清洁、 干燥 , 敷贴视污染 状况随时更换。更 换敷贴消毒时 由内向外 作 圆周 状 消毒 , 保持足 够 的消毒时 间, 勿用手触摸到消毒部位 以防感染 , 消毒液不 宜接触针孔 以免引发静脉炎。拔针前消毒 , 应掀开粘贴 , 7 %酒精消 用 5
冲洗管路。
Toll样受体与新生儿疾病研究进展

表达 水平 均低 于 同胎 龄 的无 窒 息 新 生 儿 , 新 生 儿 且 窒息后 第 1 外周 血单 核 细胞 表 面 的 T R 天 L 4和其 胞
内 的 My 8 D 8的表 达 强 弱 与 窒 息 的 严 重程 度及 预 后
途 径是 T R 识 别 相应病 原 体 P MP 及 内源性 配体 Ls A s 后 , 过胞 浆 区 内不 同 的受 体 接 头 蛋 白结 合进 行 信 通
于细胞 膜上与免疫系统识别微生物有关 的一类跨膜受 体 , 可 识别各 种病 原体 , 动天然 免疫反应 , 激活 获得 性免疫 系 启 并
19 97年 , dht t l 首次 在人 体 内发现 与 Mezive a o 果蝇 T l蛋 白同源 的蛋 白 , 名 为 Tl样 受 体 ( o o l 命 o l Tl l l ercposT R ) 目前 已在 哺乳 动物 发现 1 i et ,L s 。 k e r 3种
安徽 医科 大学学报
At nvrtt dc aiA h i 0 2Jl4 ( ) c U i saiMein l n u a ei s i s 2 1 u;7 7
・8 3 ・ 5
T l样受体 与新 生儿疾病研究进 展 o l
王 书书
摘要
综述
潘家 华 , 郑礼 林
审校
T l样受体 ( L s 是 与果 蝇 tl蛋 白同源性 的表达 o l TR ) o l
(T 、 菌 D A等。 L A) 细 N
可能是新生儿天然免疫能力低下 , 容易患败血症 等 严重 感染 性 疾病 的重 要原 因 , 且胎 龄 < 2周 早 产 并 3 儿 TR T R L 4、L 2水平 低 于胎龄 满 3 2周 , 但不 足 3 7周
Toll样受体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过 受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别 , L s 激活 并通 过 释放 细胞 吸 因子 和 TR 被
TR P 和 T I 相 关 的 接 头 蛋 白 ( R F rl e IA ) RF T I —ea d t
a atr lc l ,R M) 而 不 是 My 8 。T R d po e ua T A mo r , D 8 L 3和
2 T R L s配 体 及 其 所 识 别 的 分 子
IB磷 酸化 后 发 生泛 素化 并 降解 ,从 而 解 除 了对与 K
之 结合 的 N — B的抑制 作 用 ,游离 的 N — B转位 FK FK 进 入 细胞 核后 调 节 炎症 相 关基 因 的表 达 ,如 T F N —
B,R F 、含有 T R结 构 域 的接 头 蛋 白 ( l itr T I) I t l ne- o—
lu i e e tr d man c n an n d p o r t i e k n 1 r c p o o i o t i i g a a t r p oe n,
中 国 现 代 普 通 外科 进展
21 0 2年 4月 第 1 5卷
第 4期
细胞 也 表 达 多 种 T R ,肝 星 形 细 胞 表 达 T R L s L 4和
活化 IB激 酶 (K iae I K) A 一 K I B kn s , K 。T K 1的活 化 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及其免疫的研究Toll样受体最早是在研究果蝇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现的,它不仅是果蝇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必需蛋白,而且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
Toll 样受体(TLRs)是一个模式识别受体家族,它们在进化上高度保守,从线虫到哺乳动物都存在TLRs,它能识别病原微生物进化中保守分子,如脂多糖(LPs)、肽聚糖、酵母多糖以及病原微生物的核酸等等.脂多糖受体TLR4是发现的第一个TLRs,至今在动物中已经发现15种TLRs(在人体已经发现11个成员,即TLRl~TLRl0和TLRl4,小鼠不表达TLR10,但发现了TLR11—13[2],在鸡中发现了TLR15[3]。
哺乳动物的TLRs同果蝇的TLRs一样,同属于I型跨膜蛋白,主要由3个功能区构成: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
胞外区具有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能够特异识别病原微生物进化中保守的抗原分子——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4]。
为了有效地抵抗入侵的病原体,机体需要对多种PAMPs产生适当的免疫应答,TLRs可以通过识别PAMPs诱发抵抗病原体的免疫反应。
而且TLRs也参与识别有害的内源性物质.1. Toll样受体1.1 Toll样受体的发现Toll是在昆虫中发现的一个受体蛋白,参与昆虫胚胎发育时背腹肌极性的建立。
进一步研究发现,Toll胞内区与哺乳动物中自介素-1受体(IL-1R)的胞内区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通过NF—kB样因子发挥作用。
IL-1R是免疫相关分子,而且昆虫中抗微生物的多肽基因上游大多有NF—kB样因子结合位点,是否Toll蛋白也参与昆虫的天然免疫反应调控?研究证实Toll参与昆虫的抗真菌免疫.真菌感染时果蝇Toll 通路被激活,诱导大量的抗真菌肽Drosomycin,Toll的突变导致果蝇极易受到真菌的感染[1]。
.哺乳动物存在Toll的同源分子,即TLRs。
TLRs是一个受体家族。
1.2 TLRs分子特征TLRs为一类Ⅰ型跨膜蛋白,其细胞外区域存在由18~31个氨基酸组成的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单位(LRR motif)XLXXLXLXXL(X代表任何氨基酸,L为亮氨酸)每个LRR由24~29个氨基酸组成,为8折叠一环一a螺旋的结构。
整个LRR结构域形成一个马蹄型的结构,参与识别各种病原体。
它们的细胞外区域较长,在550~980氨基酸之间,而且同源性较差,如TLR2与TLR4细胞外区域的同源性只有24%。
提示TLRs各个分子之间所结合的配体具有不同的结构、性质;但各个分子种属间的差异较小,如人和小鼠的TLR4胞外区有53%相同,而胞质区则高达83%,提示着它们是一组非常保守的分子,执行着相似的功能。
TLRs的胞内区含有Toll/IL-1受体同源(Toll/IL-1 receptor homologous region, TIR), 其中包括3个保守盒(conserved boxes),参与信号转导。
TIR是一个保守结构,其中的23个氨基酸的位置是固定的,所形成的三个结构域分别为这些分子的标志区域和信号介导区域。
具有TIR结构域[5]分子现在发现的共有31种,如MyD88、IL-1相关蛋白激酶(IRAK)、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等。
1.3 TLRs的配体(PAMP)及其特异性TLRs配体按来源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配体。
外源性配体主要来自病原微生物,是微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保守成分,如细菌的脂多糖、胞壁酸、肽聚糖以及细菌和病毒的核酸等。
内源性配体来自宿主细胞,如热休克蛋白、细胞外基质降解成分等等,内源性配体在机体应激或是组织损伤时释放[6,7]。
TLR4识别G-菌的LPS;TLR2可识别G+菌、分枝杆菌及真菌的PAMP。
TLR9识别细菌特殊序列胞嘧啶磷酸鸟(CpG-DNA);TLR5 识别细菌鞭毛蛋白。
目前对TLR生物学作用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介导对LPS的反应,而LPS的生物活性成分是脂质A。
3种天然对大剂量LPS耐受的小鼠C3H/HeJ、C57BL/10ScCr、C57BL/10ScN,它们的突变基因均位于TLR4基因位点。
TLR4基因敲除鼠对LPS耐受,而TLR2基因敲除鼠可正常应答,TLR2等位基因缺失的中国仓鼠卵细胞对LPS反应正常,从遗传学上支持TLR4是LPS的主要受体。
但体外试验观察到用埃希大肠杆菌的LPS刺激鼠巨噬细胞株RAW246.7,TLR2mRNA 的表达增加,但用脂质A刺激C3H/HeJ鼠脾巨噬细胞,TLR2mRNA表达显著减少,表明TLR2对脂质A的反应呈依赖性[7]。
对此可能的解释有,TLR2对LPS的作用需与TLR4形成异二聚体,在TLR4激活之后可能作为“第二受体”被启动表达,辅助免疫应答。
Tapping 等[8]用纯化后的埃希杆菌和沙门菌的LPS刺激人单核细胞株或全血,TLR4抗体明显抑制了TNF-α、IL-8释放,而TLR2抗体无明显抑制作用。
因此纯化的LPS只激活TLR4,而TLR2可能是对LPS以外的成分反应。
故目前认为TLR2和TLR4都参与了对LPS的反应,但TLR4是G-菌LPS的主要受体,TLR2不起主导作用[9]。
2. TLRs的信号通路TLRs的信号特点与炎症和免疫有关。
TLRs识别配体后,可传递给细胞内的接头分子一MyD88、Mal、TRIF和TRAM。
这些分子可以通过激活炎症的主要调节物NF-kB、MAPKs 和IFN-β,引起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上调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s,APCs)表面CD80(B7—1)、CD86(B7-2)等共刺激分子,并最终激活特异性免疫系统,保护细胞。
根据TLRs的信号传递是否包含MyD88,TLRs信号传导通路又可分为MyD88依赖性和非MyD88依赖性两种信号传导途径[10]。
其中TLRl、TLR2、TLR6、TLR7和TLR9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为MyD88依赖性,TLR3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为非MyD88依赖性,TLR4则既可为非MyD88依赖性和非MyD88依赖性[11]。
2.1 MyD88依赖型途径MyD88依赖性信号传导途径是除TLR3外所有TLR以及IL-1受体家族传递信号的共同传导通路[12]。
MyD88是一种胞质衔接蛋白。
细胞中大部分MyD88是以一种非活性形式存在于细胞骨架中,即与β肌动蛋白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
此时,MyD88与IRAKl处于分离状态。
在静息状态细胞中,IRAKl与MyD88调节蛋白-Toll相关蛋白(Toll—interac—ting protein,Tollip)结合,保持一定稳定性。
经过配体刺激,肌动蛋白重排,MyD88释放至细胞质中,并聚集至TLR/IL-R处;同时,IRAK4发挥激酶的作用,使IRAK1磷酸化,降低MyD88与Tollip的亲和力,Tollip从二聚体上脱落下来,从而完成信号向下游的传递[13]。
具体信号转导的过程为通过接受配体刺激,TLR发生二聚化;TLR胞质中的TIR结构域与MyD88的羧基末端相互作用,MyD88用其DD区募集IRAK4并且促进IRAK4介导的IRAK1的磷酸化;激活后的IRAKl将发生进一步的磷酸化,高磷酸化的IRAKl与MyD88解离,进入胞质募集可溶性TNF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导致2个不同信号途径的激活。
一种途径是通过激活MAPKs(如p38和JNK),从而活化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
另一途径是激活TAKl/TAB复合物,增强IKK(IKB激酶)复合物的活性,进一步诱导IKB 的磷酸化及后续的降解,最终导致NF—KB激活。
研究发现,常染色体隐性MyD88基因缺陷的儿童反复遭受化脓性细菌感染(包括侵袭性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提示MyD88依赖途径在化脓性细菌感染的过程中具有免疫保护作用[14]。
目前认为,感染性疾病、淋巴瘤、痛风、肥胖、类风湿性关节炎、SLE及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与MyD88介导密切相关[15-17]。
2.2非MyD88依赖型途径最初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的LPS诱导TLRs的活化途径不需要MyD88的参与[18],研究发现,在MyD88缺失的情况下,某些TLR活化所需的激动剂(如LPS)同样可以激活信号传递。
MyD88非依赖途径主要与树突细胞的成熟、IFN-β的诱导及干扰素调节基因的表达有关,由TLR4和TLR3介导激活。
不同的TLR信号传导途径引起的特定的免疫应答取决于TIR区域与何种胞内衔接蛋白结合[19]。
这些结合蛋白主要是一些具有TlR结构的、MyD88的同源蛋白。
近来发现的介导下游信号的衔接蛋白有4种:TIRAP(TIRdomain contain ing adaptor -pmtein),TRIF(T1R domainconIaining adaptor inducing IFNB),TRAM (TRIF, relate- ddaptor molecule)和SARM(sterilealpha and armadillo motif containing protein)[20]。
TIRAP,也称为Mal(MyD88adaptor—like),作用于TLR2和TLR4的下游分子[21];TRIF主要作用于TLR3和TLR4的下游分子[22,23],通过激活调节干扰基因转录的关键分子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mmnregulatingfac-tor3,IRF3)诱导IFNA/B基因的表达;TRAM主要参与TLR4的信号转导。
3. TLRs在宿主防御反应中的作用TLRs在机体抵抗细菌、病毒的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TLRs能够识别细菌的胞壁成份、鞭毛蛋白,产生一系列炎性因子介导抗菌免疫应答;一些TLRs能够识别某些病毒的包膜糖蛋白,介导早期的抗病毒作用;还有一些TLRs能够识别病毒产生的特定RNA以及细菌、病毒未甲基化的cpG核苷酸序列(CpGDNA),诱导机体产生IFN—d和炎症细胞因子,介导抗病毒应答。
研究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TLR9基因敲除小鼠对布鲁氏菌更易感染[24]。
TLRs识别PAMP后,通过TIR区域向胞浆内传导信号,激活等转录因子和蛋白激酶,释放IL-1、IL-6、IL-8、IL-10、IL-12、TNF-α、一氧化氮(NO )合成酶等,表达B7分子(CD86、CD80),在天然免疫、炎症反应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IL-1、IL-6、IL-10等是具有代表性的介导天然免疫的细胞因子,可激活和驱使自然杀伤细胞、单核细胞和吞噬细胞进入炎症局部,清除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