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就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背景介绍高职院校作为为满足社会需求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机构,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必须与时俱进,与社会需求相匹配。
二、课程设置的现状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课程内容与实际就业需求不相符合。
由于缺乏有效信息渠道和企业的参与,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往往无法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变化。
其次,过于注重理论课程而忽视实践教学。
虽然理论课程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最后,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
教学科目的设置应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使学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和特长。
三、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高职院校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使教学更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和培养学生的应对能力。
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四、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对策教学改革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高职院校可以与相关行业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通过与行业和企业的密切合作,高职院校可以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变化,从而更好地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
其次,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通过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五、结语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是适应社会需求和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
通过与行业和企业的合作,加强实践教学和教师培训,可以使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更加贴合市场需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日期:汇报人:CATALOGUE目录•专业课程设置概述•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知识课程•职业素养课程•实践操作课程•专业发展课程CHAPTER专业课程设置概述01123旅游管理专业的背景与意义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旅游行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原则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核心,以素质培养为根本。
标准CHAPTER专业技能课程02总结词培养导游服务技能详细描述通过学习导游实务,学生可以掌握导游服务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包括接团、沿途讲解、景点解说、处理突发情况等能力。
导游实务旅游市场营销总结词详细描述培养规划开发能力详细描述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开发,掌握旅游资源调查、评估和规划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规划开发能力。
总结词旅游规划与开发VS通过学习旅游景区管理,学生可以了解景区运营的流程和管理方法,掌握景区服务技能和应对客流高峰的策略,提升景区运营能力。
详细描述总结词详细描述CHAPTER专业知识课程03总结词:文化研究详细描述:旅游文化学主要研究旅游文化现象,包括旅游文化的内涵、外延、特点、功能等,涉及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旅游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总结词:经济分析详细描述:旅游经济学主要研究旅游活动的经济规律,包括旅游需求与供给、旅游消费与市场、旅游投资与资源配置等,帮助学生掌握旅游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总结词:心理洞察详细描述:旅游心理学主要研究旅游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包括旅游动机、旅游体验、旅游决策等,帮助学生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提高服务质量。
CHAPTER职业素养课程04职业素养定义职业素养是指个体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综合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
要点一要点二职业素养在旅游行业的重要性旅游行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高度的职业素养,包括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领导力等。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与更新策略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与更新策略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职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与更新策略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会探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更新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一、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对于专业课程设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要求较高。
然而,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
由于课程设置的调整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一些学校往往无法及时跟进社会需求的变化。
这导致一些专业的专业课程与实际需求不符,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
由于考虑到专业设置的稳定性和学校的特色,一些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过于追求一致性,缺乏对不同专业需求的个性化设置。
这导致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专业课程更新的策略为了解决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更新策略:1. 与行业对接,了解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应与相关行业密切合作,了解行业的实际需求。
通过与企业合作实施项目,开展实习实训等方式,了解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应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课程、实习和实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跨学科融合:为了培养具备复合型能力的学生,高职院校应注重跨学科融合。
通过开设一些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定期评估与调整:高职院校应定期对专业课程进行评估与调整。
通过与学生、教师和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了解课程设置的优势与不足,并根据需求和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5. 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高职院校应建立良好的学生反馈机制,通过学生的评价和建议,了解课程的实际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与考核方法
( 2 ) 终结性考核。 结业考核 。 对学生的学 习情况进行综合 考评 。终结性考核 占总成绩 的 6 o % 。
2 、 考核方法 ( 1 ) 试卷形式考核 。以试卷形式考核学生 的学习情况 。 试 题分客观题和主观题 , 客观题考核学生对知识 的掌握情况 , 主 观题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和认识 ,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 ( 2 ) 论文形式考核。论文形式考核的内容分为两种 : 一是 教师命题 ; 二是学生 自选。考核过程为 : 一选题 ; 二 写作 ; 7 一 - - 评 价( 自评 、 他评 、 师评 ) 。 ( 3 ) 实 际操作形式考核 。如舞蹈 、 书法 、 绘画、 运动等课程 采取实际操作形式进行考核 。
2 、 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设置门类
( 1 2 ) 生活类课程 : 茶艺 、 美容化妆 、 健美 、 插花 、 家居设计。 四、 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考核方法
1 、 考核 内容及分数 比例 ( 1 ) 形成性考核。在学 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考核。包括出 勤情况 、 课堂纪律 、 提问 、 作业 、 期 中测验。形成性 考核占总成 绩的4 0 %。
对州
神 州 教 育 郝春 生 来自黑龙江职业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8 0
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 与考核方法
摘 要: 由于高等职 业教 育“ 职 业性” 和“ 人 文性 ” 、 “ 就业 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设置 十二大门类 : 性” 与“ 教育性” 的 矛盾 , 导致公共选修课在课程设 置方面存在 ( 1 ) 工具类课 程 : 数学建模 、 大学语文 、 文学写作 、 外语 听 着诸 多问题。科学设 置公共选修课 对于高等职业 院校 的人 才 力、 外语 口语 。 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培养学生综合 素质及 个性发 ( 2 ) 思想类课 程 : 中华 民族 传统美 德 、 中外 思想史 、 伦 理 展 的需要 , 公共选修课可分为十二 大门类供学生选修 , 在教 学 学 、 感动中国人物 。 中采取科 学的考核方法 , 以达到公共选修课的教 学 目标 。 ( 3 ) 健康类课程 : 形体训练 、 健美操 、 体操 、 现代舞 、 棋类 。 关键词 : 公共选修课 问题 意义 门类 考核方法 ( 4 ) 文学类课程 : 中国文学史 、 中国文化概要 、 中外名著欣 赏。 目前 ,尽管高职院校在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 ( 5 ) 艺术类课程 : 音乐鉴赏 、 舞蹈鉴 赏 、 美术 鉴赏 、 书法鉴 着一 定的问题 , 但“ 终身教 育观念 ” 和“ 素质教育观念 ” 正在取 赏 、 影视鉴赏、 摄影 艺术 。 代传统 的教育观念 , 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核心理念。 ( 6 ) 史地类课程 : 中外重大历史事件 、 中外名人 、 中外重要 高职院校 不仅强调 “ 岗位 技能 ” 的培 养 , 更重视 “ 综合 职业能 民间节 日、 中外名胜 。 力” 的培养 , 很 多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公共选修课建设 , 取得 了 ( 7 ) 职场类课程 : 职场礼仪 、 职业素养 。 定 的成效 。 ( 8 ) 科技类课程 : 中外科技发展史。 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课程设 置存在的问题 ( 9 ) 哲学类课程 : 哲学与人生 、 孔子 、 老子 、 孟子 、 庄 子。 前几年 , 在高职院校课程设 置方 面, “ 针对性” 与“ 适应性” ( 1 0 ) 语言类课程 : 普通话训 练。 的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 的解决 。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 就业教 ( 1 】 ) 考级类课程 : 计算机等级考试 、 英语应用 能力 等级考 育” , 必须针对 一定的职业 范 同 、 工作 岗位 , 具有 明显的针 对 试 。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探讨
尊。 生活体验 :实践感悟 2 、团队意识 :“ 大家好才是 真的好 ” ,合 课堂学 习 :活动渗透
作 ,成功之本 大
一
机 动 4
机动 4
生活体验 :实践感悟
、
3 、责任意识 : “ 生就是一 种责任 ” 人 ,敢 课堂 学习 :活动渗透 大二 意识训练 于负责 赢 得信赖 生活体验 :实践感悟
,
机动
8
4、能力与服务意识 :“ 山高人 为峰” ,自 课 堂学习 :活动渗透
助助人 ,助人 自助 求效率 ,质量为本
的尴 尬局 面 。
那么 ,我们 应 该如何 合理 地对 高职 院校 大学生 职业 指导课 程 进行设 置 ?笔者 认 为 ,我 们应 该从 职业 价值 观 的角度 出发 ,以帮 助学 生实 现 职业 生 涯 发展 为 导 向 ,以 塑造 学 生 、授之 以渔 、 培养 学生 职业 素养 、提 高学生 就 业 能力 为 中心 ,采 用 教 学训 练模 块 的方 式 进行 课 程 设 置 ( 见 表 1 ,并根据 职业 分 析 、意识 训 练 、政 策 指 导 、技 能指 导 等 教学 训 练 模 块 ,按 照 “ 阶段 、 ) 分
维普资讯
中山大 学学报论 丛 ,20 年 第 2 卷 第 8 06 6 期
S UN AT E U V Y S N NI ERS T I Y FORUM ,Vo. 6 No 8 2 0 12 . 0 6
高 职 院校 大学 生 职业 指 导 课 程 设 置 与教 学 模 式 探 讨
课程应该如何合理设置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开展职业指导教学训练等一系列的问题无疑给高职院 校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值得我们大胆地进行尝试和探索。
谈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设置
要 完 成 以就 业 为 导 向 , 以培 养 学 生在 专业 领 域 实 际 工 作 所 必 备 的 基 本 能 力 和 基 本 技 能 的根 本 任 务 。 高 职 院 校 《 等 数 高 学 》 程 设 置 要 坚 持 “ 应 用 为 目的 , 必 需 够 用 为 度 ” 高 职 课 以 以 的 教 育 理 念 , 掌 握 概 念 、 化 应 用 ; 养 技 能 、 出服 务 ” 指 以“ 强 培 突 为 导 思 想 , 化 理 论 体 系 的 推理 和证 明 , 重 学 生 的应 用 能 力 的 淡 注 培 养 。 由 此 , 们 要 做 到合 理 调 整 教 学 内容 。 持 以必 需 够 用 我 坚 为 度 , 建 出弹 性 化 课 程 设 置 体 系 , 行 模 块 式 教 学 : 重 数 构 进 注 学应 用 能 力 与 数 学 素 质 的 培 养 ,把 数 学 建 模 融 合 到高 等数 学 教 学 中 , 学 生 真 正 能 学 以 致 用 , 会 数 学 是 有 用 的 。 学 就 使 体 数 在 我们 身边 。 例如 , 水 车 中求 压 力 问题 为要 用 到 积 分 知 识 来 计 算 : 洒 某 街道 安装 公 用 电话 亭 的 个 数 问 题 、十 字 路 口东 西 南 北 方 向 红 绿 灯 时 间 分 配 问 题 等 都 要 用 到 高 等 数 学 中 的微 积 分 知 识 . 并 使 用 数 学 建 模 方 法 来 帮 助 解 决 。 这 些 生 活 中 的实 际应 用 例 子 充 分 说 明数 学 是 有 用 的 , 数学 就在 我 们 身 边 。
者 主 要 从 课 程 概 况 、课 程 实施 与课 程 规 划 三 个 方 面 对 高 职 院 校 《 等 数 学 》 校 《 高等 数 学》 课 程设 置 目前 , 于 高 职 院 校 学 生 的 文 化 素 养 不 高 。 致 高 职 数 学 由 导 发 展 缓 慢 ,而 高 职 数 学 课 程 设 置 的 不 够 合 理 加 速 了学 生 对 数 学 的 恐 惧 心 理 。 且 高 职 数 学 教 学 内容 偏 多 . 并 教学 课 时 又不 充 足 , 得 学 生 不 能很 好 地 理 解 掌 握 所 学 知 识 。 后 导 致 学 生 没 使 最 有 掌 握 真 正 有 用 的 数 学 ,而 把 时 间 和精 力 花 费 在 对 他 们 专 业 没 有 多 大 帮 助 的 内容 上 。因此 , 通过 重新 设 置 课 程 来 弥 补 这 些 不 足 , 学 生 能 够 真 正 学 到 有 用 的数 学 是 非 常 必 要 的 使 我 主 要 从课 程 概 况 、课 程 实 施 与课 程 规 划 三 个 方 面 对 高 职 院 校 《 等 数 学 》 程设 置谈 谈 个 人 的认 识 。 高 课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思考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思考一、在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本文将从专业角度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构建符合时代需求、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性1.适应社会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应紧密围绕社会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课程建设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建设为教师提供了发展的平台,通过课程建设,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4.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通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三、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现状与问题1.课程体系不够完善:一些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仍然较为传统,未能完全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
2.课程内容更新滞后: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更新滞后,不能及时反映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
3.实践教学环节不足: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但部分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4.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许多高职院校的课程评价体系尚不完善,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课程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四、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策略1.坚持市场需求导向:课程建设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行业需求,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模块化、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促进教师与企业专家的交流与合作。
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高职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则负有培养小学教师的使命。
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围绕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展开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小学教师。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1. 课程设置情况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以专业基础课、教育专业课和实习实训课程为主。
专业基础课包括心理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学等;教育专业课包括教学设计、教育技术、教育评价等;实习实训课程主要包括教学实习和教学实践。
2. 存在问题在课程设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够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无法满足社会对小学教师的需求。
部分课程内容偏重理论知识,而实践性较弱,无法真正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部分课程设置较为陈旧,无法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创新教学理念的需求。
1. 强化实践性针对目前课程设置中实践性不足的问题,未来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将更加注重实践性。
通过实习实训、教学设计、实践教学等课程的设置,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充分接触到真实的教学案例,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2. 引入前沿理念为了让学生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未来的课程设置将更加注重引入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
教育技术、信息化教学、创新教学模式等的课程将被引入到课程设置中,帮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技术。
1.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未来发展趋势,建议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
增加实践性较强、前沿理念较多的专业课程,减少理论课程的设置,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 强化教师团队建设要想改革课程设置,必须先对教师团队进行建设。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论高职院校人文学科的地位及其课程设置
道德 行 为 规 范体 系 已经成 为 摆 在 我 国人 文 科 学工 作 者 面 前 的一 个 亟 待 解 决 的 重 要 课 题 。
( 二) 高 职 院 校 的 现 实情 况 急 需进 一 步 强 化 人 文
学科 地 位
2 0 1 3 年 5月 , 笔 者 对 南 宁 市 4所 高 职 院 校 ( 南 宁 市 职业 技 术 学 院 、 广 西 建设 职 业 技术 学 院 、 广 西 电 力 职
未走 出“ 半个 人 的时代 ” 。清华 大学 徐葆 耕 教授指 出 , 科 技 对 人 类 社 会 的 发 展 起 到 强 有 力 的推 动 作 用 , 但 同
时 也 使 得 人 文 与科 学 不 断 分 离 , 而 使 人 衍 变 成 商 品 的
商 品经 济时 代 , 加 剧 了 两 者 的 分 离 。 随 着 生 产 力 的 不 断发展 , 社会 分 工 的不 断细 化 , 作 为 社 会 实 践 主 体 的
第2 8卷 第 5期 2 0 1 3年
学
报
Vol - 2 8 N o. 5 oc t . 2 O1 3
J o u r n a l o f L i u z h o u T e a c h e  ̄C o l l e g e
论 高职 院校 人 文 学科 的地 位及 其 课 程设 置
增设 哲 学 、 文学 、 历史、 艺术、 文 明礼 仪 、 心理 健康 教 育 等 六 大 类 的科 目, 从 而构 建 出较 为 合 理 的课 程 体 系。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 人 文 学科 ; 重要性; 课 程 设 置 中 图分 类号 : G 7 1 8 .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7 O 2 O ( 2 0 1 3 ) O 5 — 0 0 9 6 — 0 4
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随着我国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和高职院校开始针对小学教育这一领域设立相应的专业课程。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对于培养具有优秀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小学教师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着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研究。
首先,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1.小学教育基础课程小学教育基础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中必备的课程。
它包括小学教育原理、小学心理学、小学语文、数学、科学、社会等基础课程,有利于学生对小学教育的整体认识和理解,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是指在小学教育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加上更加深入、专业的课程,如小学教学方法、小学教育评估、小学阅读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科学教育等。
这些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深入探讨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小学教育的实际环境。
3.实习环节实习环节是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了解小学教育实际操作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通过对实习表现的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教学素养也会得到大幅提高。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之外,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在设置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时,需要考虑到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随着我国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教师的职业形象也在不断升级。
因此,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应该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教师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特点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进行培养,让学生掌握更高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质。
3.学科交叉性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应该涉及到多个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数学、科学等。
学科交叉性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储备,增强学生的学科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4.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结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应该与实践教学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具有更加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
一、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现状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环节。
这种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
然而,这种课程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问题1、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一些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过于陈旧,未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不符。
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高职院校应注重实践教学,但一些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3、课程评价机制不完善:一些学校的课程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未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
三、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优化策略1、加强市场调研,优化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应加强市场调研,了解行业需求和职业标准,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
2、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增加实践课程、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完善课程评价机制: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机制,通过学生评价、教师互评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为优化课程体系提供参考。
四、结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针对当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加强市场调研,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完善课程评价机制,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现状及改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一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一)湖南交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教所长享5保生交通类高职学院许多々业都需要开设工程材料课程,f日』目前我国高职学院的工稃材料课程设置还存在许多不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地方。
为适麻交通行业对应用割人才的需求,培养能适应现场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应该在交通类离职学院中.对一I:程材料课程进行重新设置与改革。
本文就交通类高职学院[程材料课程设置与改革进行了研究。
一、我国交通类高职学院工程材料课程设置的现状我围交通类高职学院大多都是从中专学校转型而来,工程材料的课程开设一直沿袭着中专学校的教学体系。
工程材料课程设置以课常教学为主,以工程材料课程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主,课稃设置不能适应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学院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惯性,勇于创新,探索出适应交通类专业商职学院I:程材料的课程设置改革发展新路。
I.教材内容大而全目前交通类高职学院工程材料课程的教材基本上都是以大学本科的教材为基础.在内容卜进行适当的删减改编而来整个工程材料课程的体系还是追求大而全,忽视r高职学院工程材料作为服务专业课程的定位,由于在教学内容七过分追求系统性与完整性,造成工程材料与前期理论课和后续专业课程严荤.脱节,没有体现工程材料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特色,没有体系服务惟和知识的支撑性。
不符合商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牛.实践能力的原则,工稃材料传统教材内容体系难以适应交通类商职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材料的新知识新概念不断涌现.交通J:程技术对工程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
大l『j j全的教材使工程材料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配合较差,没有体现交通工程的快速发展的技术要求,使学牛缺乏必要的工程材料能力的教育和训练,不能培养学乍的工程素质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培养学生探索、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职学院工程材料的教材应立足于立体化教材的发展方向,应具有鲜明的岛职和专业特色。
农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研究
为 学 生 提 供 扎 实 的基 础 知识 和专 业 技 能 , 面 提 高 学 生 的 综 全 合素质 , 以获 得 对 未 来 职 业 世 界 与 瞬 息 万 变 的 知识 社会 的 适
应能力。 2课 程 设 置 要 与 职业 资格 的 认 证 结 合 。近 年 来 . 国实 . 我 行 了 就业 准入 制 度 和 职 业 资 格 证 书 制 度 。 是 规 范我 国 劳 动 这 力 就 业 市 场 , 证 从 业 人 员 质 量 , 进 我 国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的 保 促
初 将 实现 由传 统 农 业 向现 代 化 农 业 的 转 变 。 业 高 职 院 校 教 农
育是 提高 农 业 从 业 人 员 的 素质 。 现 科 教 兴 农 战 略 的 基 本 保 实 证。 国务 院 “ 于大 力 推 进 职 业教 育改 革 和 发 展 的 决 定 ” 确 关 明 指出 : 职业 教 育 要 为 经 济 结 构 调 整 服 务 : 促 进 就 业 与 再 就 为 业服 务 ; 为农 业 与 农 村 服 务 ; 推 进西 部大 开 发 服 务 。 新 的 为 在 形势 下 , 业 高 职 院 校 教 育 必 须 加 强 教 育 的 教 学 改 革 。 本 文 农 综 合 近 几 年农 业 高 职 院校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的 实 践 . 点对 农业 重
论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理念的变革
高 职 院 校 的课 程 是 基 于 高 职 教 育 的 培 养 目标 而 设 置 的 。 众 所 周 知 ,学 校 课 程 计 划 是 各 级 各 类 学 校 依 据 党 和 国 家 的 教 育 方 针 、结 合 本 学 校 的 具 体 实 际 制 定 的 关 于 本 学 校 教 育 教 学 工 作 的指 导 性 文 件 。它 一 般 包 括 培 养 目标 、 程 设 置 、 业 年 课 修 限 等 很 多 方 面 。 学 校 课 程 计 划
的 规 格 差 异 。 它 是 在 培 养 方 向
理
念
的
变
是非 常重要的 。
革
已 经 确 定 的 情 况 下 ,对 人 才 类 型 作 出 的 具 体 规 定 。我 国 杨 金
包 括 的方 面 虽 然 很 多 , 是 , 但 这
些 众 多 的 方 面 各 自 在 课 程 计 划
中 的 地 位 并 不 相 等 。其 中 , 主 占
要 地 位 的 是 培 养 目标 , 占 核 心 地 位 的是 课 程 设 置 。 培 养 目标 是 课 程 计 划 的 灵 魂 , 它 决 定 了课 程 计 划 的其 他 方 面 。 学 校 教 育 的 各 种 活 动 从 高 等 教 育 目 的 体 系 示 意 图
设 备 等 , 中 , 程 设 置 理 念 是 其 课
最 为 关 键 的 因 素 。 大 量 事 实 表 明 , 高 职 院 校 如 按 原 有 的 以 知
识 为 中心 , 学 科 为 主线 的模 以
方 面 都 是 围 绕 它 展 开 , 以 它 为
依 据 、 基 础 的 。处 于 课 程 计 划 为
变革 , 必 须变 革 。 革 的首要 任 也 变 务 就是课 程设 置理 念 的变革 。
关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多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不平衡、课程内容与时代要求的脱节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讨论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
一、问题分析1. 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不足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不足的问题。
许多课程重点放在书本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 课程内容脱节,与时代要求不符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内容相对陈旧,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脱节。
这导致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就业竞争力不强。
二、对策提出1. 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应该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如实习、实训和实地考察等,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以致用。
2. 更新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使其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接轨。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了解市场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适应就业市场的课程内容。
3. 强化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4. 提高教师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教师是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5. 引入企业需求,设置专业课程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设置与专业相关的课程。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了解其需求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更实用的专业知识。
三、结论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高职学生学习课程设置的优化与调整
高职学生学习课程设置的优化与调整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中,高职院校是各地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
优秀的高职人才需要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学生学习课程设置的优化与调整,以期提高高职人才的整体素质。
一、问题分析当前,高职学生的素质培养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由于各地的教学条件和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各个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千差万别。
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因此,如何优化和调整高职学生的课程设置已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优化高职学生学习课程设置的措施1.加强专业知识的侧重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时注重通识教育,而忽略了专业知识的侧重。
因此,我们需要从教育理论上重新认识到,高职院校更应该侧重专业知识培养,课程设置应该更多地围绕职业发展需求和实际用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真正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优化课程内容教育不仅应该注重学科的理论性,还应该适当注重实践性。
因此,课程设置需要关注目标技术领域的实际需求,更新最新技术和新兴领域的教学内容。
同时,我们还需要开展面向社区和市场的实践课程,真正让学生体验到技能和实践的魅力。
3.拓宽课程选择高职专业相对比较单一,但在教育内涵上仍有所不足。
为此,我们需要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拓宽专业的内涵,增加与专业相关联的附加课程,如语言,管理,文化等方面,使学生具备更多元的技能,更适应市场变化。
4.加强专任教师队伍的建设专任教师是高职院校的核心力量,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更高素质的高职人才。
三、结语在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好地调整和优化高职学生的课程设置,真正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学习平台。
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培养出合格的小学教师和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将研究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提出一些建议。
对于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课程应该包括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教育方法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
实践课程也非常重要,包括教育实习、教育科研、教育技能训练等,通过实践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育中去。
还应该注重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在专业课程方面,应该设置小学教学设计、小学教育管理、小学班主任工作等课程,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
还应该加强一些前沿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例如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多元化教育模式等,以满足社会对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还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和教育管理工作。
应该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实际教学工作或者进行教育实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管理水平。
还应该加强教育科研的培养。
小学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需要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包括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等课程。
通过科研实践,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小学教师,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论文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探讨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的是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上工作的“准职业人”。
为了有效地保证“准职业人”获得适应未来职业活动所必要的运动能力,提高身体机能,更加有效的预防职业病发生,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在加强学生的各种素质和体能训练的基础上,在课程设置上突出职业的针对性,对“准职业人”进行必要的职业性身体训练。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调查访问等方法对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进行了探析,旨在为深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现存问题体育课程设置是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依据,是实现体育教育的基本途径。
现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参照执行的是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大纲,没有与职业技术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标准。
而且,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篮球、田径、足球和武术等项目,体育教学内容较单一、枯燥,没有能够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满足学生的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求,缺少和学生就业需要紧密相关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
2、课程设置枯燥乏味虽然高职院校现在体育课程设置也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特点、特长等随意选择运动场地、项目、器械、老师的选修课程,但一个项目(比如:篮球、排球等),学生在小学、中学都学习过,低水平的重复强调基础性的课程内容,不能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进而满足高职学生的发展要求,也使选修课流于形式,使得体育教学进行得枯燥乏味,造成学生对体育项目学不深,学不精,甚至越学越厌倦。
3、课程设置局限性强一想起体育教学,我们很容易将教学与“达标”相联系,仿佛现在的体育教育就是上课跟老师学习动作、技术,最后参加考试,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标准。
体育课就这样在实践中被简化为动作的学习课,这很容易打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们上课时无奈的练习,而课余则根本不再想进行相应的体育活动,也就无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
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高职院校是指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中等以上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和专业设置也在不断完善和调整。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1. 专业设置的多样化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传统的专业领域如机械、电子、建筑等一直是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但近年来,新兴领域的专业如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也开始逐渐引入高职院校。
这种多样化的专业设置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趋势。
2. 专业建设的优化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不仅仅包括专业设置,还包括专业课程的设置与调整、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更新等方面。
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始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推动产学合作,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岗位需求的实习机会。
学校也在不断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根据行业需求和企业反馈不断调整课程内容,提高学生成绩。
3. 专业发展与就业前景随着社会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专业发展和就业前景也成为学生选择专业的重要考量因素。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需要更加贴合市场需求,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1. 专业设置的单一化传统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建筑等传统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就业岗位的竞争激烈和学生专业选择的单一化。
一些新兴领域的专业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在高职院校中缺乏对应的设置,导致了一些新兴领域的人才短缺现象。
2. 实践教学环节不足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高职院校的主体地位,实践教学环节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 师资力量、 学生状况、 学设备等 , 中, 培养 目 的实现。为此 , 教 其 课 标 弄清楚高职院校培养 目 程 设 置理 念 是 最 为关 键 的 因素 。 大量事 实 表 明, 标 的层次 、 内容 和变 革 , 于课 程设置 的变革 显得 对
高职 院校 如 按 原有 的 以知识 为 中心 , 以学 科 为 主 尤 为必要。
山 职 业
线的模式设置课程 , 只能培养 出知识面窄、 职业技 能差 的 劳动 者 。 因此 , 高职 院校 的课程 设 置 需要
置理念 的 变革 。
一
( 培 养 目标 的层 次 一) 高等 院校 培 养 目标 , 对 于我 国社会 主义 的 相
殊 目标 , 而相 对 于 各 层 次 、 类 型 的高 等教 育 来 各
而设 置 的 。众 所周 知 , 学校课 程 计 划是 各 级 各 类 多, 是 , 但 这些众 多的方 面各 自在 课程 计划 中的地 分 为 5 A和 5 类。其 中5 技术性 为主 的高等 B两 B是 位并 不相 等。其 中, 占主 要地位 的是 培养 目标 , 教 育 , 占 可描 述 为 : 程是 面 向实 际 的 , 适 应具 体 课 是
高 职 院校 的课 程设 置是 受 多种 因素影 响和制 且 , 更重要 的 , 程计 划 的其他 方面都 是 围绕 它展 课
院 校
课 程 设
约 的。这 些 因素 主要有 : 育 目的、 育思想 和教 开 , 教 教 以它为 依据 、 为基 础 的。处 于课程 计 划核心 地 育体制 、 学校 性质 及培 养 目标 、 专业教 育 内容和 位 的课 程设 置 也 必须 以培养 目标 为依 据 , 各 以保 证
高职院校 的课程是基于高职教育的培养 目 标 本专业的培养 目 , 标 这体现 了培养 目标的层次性。 高等教 育 目的体 系见下图。 图中表示: 高等 学校依据党和 国家的教育方针、 结合本 学校的具 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其 中高等学历 体 实 际制定 的关 于本 学校教 育教 学工 作 的指 导 性 教 育 可 细 分 为 专科 教 育 、 科 教 育 和 研 究 生 教 本 育 。联合 国教 科文 组织 19 年 8月将 高 等教 育划 97 文件 。它 一般包 括培养 目标 、 程设 置 、 业年 限 课 修 同时 , 又将 第 一 阶段 的高 等教 育 区 等 很 多方 面 。 学 校 课 程 计 划包 括 的 方 面 虽 然很 分 为两个 阶段 ,
示 范 建 设 专 稿
荦 学二第 术 。九 l, t 一 院一 学年 报
论高职 院校课程设置
顾 振 华
(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 00 ) 50 0
摘
要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必须变革。变革的首要任 务就是课程设置理念的变革 ,主要 包括 :持续变革培
养 目标 ;深入探 询课程设计思想。本文详 细阐述 了高职院校如何进行课程设置理念 的变革 ,最后指 出课程设置
理念的变革必将 引起 和推动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持 续不 断的变革。
关 键 词 : 高职 院校 ;课程 设置 ;理 念 ; 变革
顾
振
焦
中图分类号 :G 1 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J0 — 0 7( 0 0 — 0 8 4 L802 2 1 I) 10 0 —
论
高
职
职业的, 主要 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 行 业 , 某 类 职 业 或 行 业 所 需 的 实 际技 能 和 知 或 培 养 目标 是 课 程 计 划 的灵 魂 , 它决定 了课 程 计划 的其他 方 面。 学校教 育 的各 种 活动从 根本 上 识 。 完成这 一层次 学 业的学 生 一般 具备 进入 劳务 说都 是为 了实现 培养 目标 的 , 因而 , 程计 划作 为 市场所 需 的能力 与资格 。我 国 的高职教 育可 归属 课
示 范 建 设 专 稿
程 在很 大 程度 上是 理 论 性 的 , 目的是 使 学生进 入 职业 或行 业工 作 的高 等专 门人 才 。在 这 句 话 中, 高 级研 究计 划和从 事 高技 术所 要求 的专 业 。高 等 尽 管每 个 限定词 都很 必 要或 重要 , 是 , 目前 高 但 从 比 教 育 目的分 为 两类 : 一类 是 高 等教 育 的实 质 性 目 职 院校 制 定 专 业培 养 目标 所 存在 的 问题 来看 , 从 或某 类 职业 的。 它是 高 等教 育 的存 在 目的 , 我 国是 指培 养 较 突 出的是 对“ 事 某个 职 业或行 业 , 在 没有 阐述 清 楚或者 根本 没有 阐述 。 德、 、 智 体全 面发展 的社会 主义 高级 专 门人才 。 它 或行 业 工作” 可 划分为 三个 层次 , 即高 等教育 目的、 等 学校培 高 2使 用 规 格 。是 指 同 类专 业 中, 同人 才 在 . 不 养 目标 和 专业培 养 目标 。 另一 类是 高等教 育 的工 未来使 用 上 的规 格差 异 。它是 在培 养 方 向 已经 确
核心地位 的是课 程设 置。
行 动 的蓝 图, 它必须 要 保 证这 一 目标 的实现 。 在 于这 一类的高等教 育 。
课程计划 中, 培养 目标 不仅 占有专 门的篇幅 , 而
5 A是 学 术性 为 主 的高 等 教 育 , 可描 述 为 : 课
作者简介: 顾振华( 99 ) 男, 14 一 ,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原副 院长 , 教授 , 研究生学历 , 研究方向 : 教育管理 、 经济管理。
变革 , 必须 变革 。 变 革 的首 要任 务就 是 课 程设 教 育 目的来 说 , 适 用 于 高等 教 育这 一 层 次 的特 也 是 说, 只是 一般性 的总 目标 。各层 次 、 类 型 的高等 各 学校 还 必 须制 定本 层 次 、 类型 以及 更 为具 体 的 本
技
、
持续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