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理论
金融投资的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研究比较
金融投资的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研究比较在金融市场上,有效市场假说和行为金融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其中,有效市场假说认为价格信息是快速和准确地反映在市场上的,而行为金融学则研究了人类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对金融决策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这两种理论对于金融投资的影响。
一、理论假设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的信息是全面公开的,每个投资者都能够准确获取到市场信息,并且将其分析后做出理性、客观的投资决策。
而行为金融学则研究投资者实际操作和证券价格行为间的不一致性,即人们受到情感、认知和行为偏见的影响,做出理性以外的决策。
这两种理论的假设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地方,有效市场假说假设市场是理性的,而行为金融学则认为市场存在大量的非理性行为。
二、市场行为表现基于有效市场假说的假设,市场价格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公司的价值。
而在行为金融学中,价格行为则被视为是市场中情感和认知因素发挥作用的结果。
在实际的金融投资中,我们可以看到股票市场中的价格波动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基于公司基本面的变化,而是受到投资者情感波动的影响。
三、市场反应速度有效市场假说假设市场的反应速度非常快,并且市场价格能够在瞬间反映出所有可用的信息。
然而,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导致市场反应缓慢或不理性。
实际上,市场反应速度的变化取决于市场情绪和周围信息的变化。
因此,对市场反应速度的研究需要有更加详细的实证分析。
四、风险和收益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价格的反应速度非常快,因此股票价格存在随机行为,同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智慧型投资策略”,即不存在可以从中获得超额收益的可靠方法。
而行为金融学认为市场存在的非理性行为会导致股票价格出现偏差,因此存在获取超额收益的可能性。
然而,行为金融学中所讨论的行为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因此更加困难的是如何针对这些因素开展具有实践意义的投资。
五、长期表现基于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假设,市场的长期表现是符合市场均衡的,而行为金融学则认为长期表现存在不确定性,并且受到市场非理性行为的影响。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的碰撞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的碰撞有效市场假设与行为金融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它们在金融领域的碰撞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有效市场假设是指市场上的信息是充分的,投资者能够理性地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并在市场上形成公允的价格。
行为金融学则对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投资者的决策不完全是理性的,而是受到情绪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就有效市场假设和行为金融学的碰撞进行探讨。
我们来介绍一下有效市场假设。
有效市场假设是由尤金·法马提出的,它认为市场上的价格充分反映了各种公开信息,并且投资者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后,能够做出最优的投资决策。
有效市场假设包括三种形式:弱式有效市场假设、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设和强式有效市场假设。
弱式有效市场假设认为市场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过去的所有信息,因此技术分析无法获得超额利润;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设则认为市场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公开的信息,包括公司的财务报表等,因此基本面分析也无法获得超额利润;强式有效市场假设则认为市场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的信息,包括公司的内幕消息等,因此任何形式的分析都无法获得超额利润。
行为金融学家认为,投资者在做决策时可能会受到各种认知偏差的影响。
他们可能会出现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的情绪,导致他们高估了某些股票的价值;他们还可能会出现保守偏误,导致他们低估了某些股票的价值。
投资者还可能会受到情绪偏误的影响,例如因为恐惧而出现“卖出低谷”和因为贪婪而出现“买进高峰”的情况。
投资者还可能会出现羊群效应的情况,即他们会跟随其他投资者的行为而做出决策,而不是通过理性的分析。
行为金融学的观点对有效市场假设提出了挑战,因为它表明了市场上的价格并不总是充分反映了所有的信息。
事实上,行为金融学家已经提出了很多关于市场价格形成的行为学证据,来表明投资者的行为并不总是理性的。
他们发现市场上的股票价格有时会出现明显的过度波动,这些波动并不能通过已知的信息来解释。
他们还发现市场上的股票价格会出现明显的不连续性,即股票价格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的变化,这些变化同样也不能通过已知的信息来解释。
行为金融学-有效市场假说
强式有效市场(Strong-Form Efficiency):证券价格充 分反映了所有信息,包括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任何投资 者都无法获得超额利润。
该假说认为,在一个充分竞争且信息透明的市场中,证券 价格总是能够充分反映所有可得信息,使得任何投资者都 无法通过分析信息获得超额利润。
要点二
背景
有效市场假说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 融理论的不断完善,逐渐成为现代金融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
有效市场类型
弱式有效市场(Weak-Form Efficiency):证券价格充分 反映了历史价格信息,技术分析无效。
EMH认为市场是理性的,而行为金融学则揭示了市场存在的非理性行为和 决策偏差。
两者互补,共同解释了市场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融合理论构建与实践应用
融合理论构建
将EMH和行为金融学的理论相结合,形成一个更全面的市场 理论。该理论认为,市场价格既受到理性因素的影响,也受 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实践应用
在投资策略中,投资者可以利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来识别市 场中的错误定价机会,并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获取超额收益 。同时,监管机构也可以利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来更好地理 解和监管市场。
信息传递无时滞
市场上的信息传递是即时的, 没有时滞现象。
02
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 场假说的挑战
行为金融学理论基础
心理学基础
市场非有效性
行为金融学借鉴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认为投资者的决策受到情绪、认知 偏差和群体行为等因素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认为市场并非完全有效, 而是存在各种异象和无效性,如过度 反应、反应不足和动量效应等。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一般认为,现代金融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以1952年马柯维茨(H.Markowitz)发表《证券投资组合选择》一文为开端,随后关于公司财务的Modiglian-Miller理论,Sharpe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Fama的有效市场理论,Black-Scholes-Merton的期权定价理论和Ross的套利定价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构建起了现代金融学的基本框架。
这些理论都假定行为主体是理性经济人,所用的分析框架为一般均衡理论或无套利定价理论。
其中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石,其对主流金融理论的主要贡献一是理性人假设,这是分析的起点;二是套利方程,为套利行为的分析提供了最有效的分析方法和思路。
正因为EMH在现代证券理论中的特殊地位,EMH得到了金融学家广泛的检验和讨论。
随著对金融市场理论研究、以及实证检验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出现了很多不能被主流金融学所解释的异常现象,使EMH和主流金融学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质疑。
而正当主流金融学陷入理论困境的同时,一门以研究、解释这些异常现象发展起来的新兴金融学派--行为金融学派正在崛起,无论主流金融学派是否愿意承认,行为金融学派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EMH和主流金融学派正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
一、有效市场假说与Grossman-Stiglitz悖论有效市场假说是指如果一个市场的证券价格总能够"充分反映"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则该市场就是"有效的"。
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这就是有效市场假说。
其逻辑推理简单地说就是,在由完美理性的投资者构成的完全竞争下的证券市场中,投资者根据最大效用原则,利用已有的私人信息和前期均衡价格所包含的公共信息,进行证券组合的选择,交易的结果是所形成的新均衡价格就会包括所有的私人信息和公共信息,即证券的均衡价格反映了所有可得的信息。
行为金融学重点
一.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若资本市场在证券价格形成中充分而准确地反映了全部信息,则认为市场是有效率的,即若证券价格不会由于向所有投资者公开信息集而受到影响,则该市场对信息集是有效率的,这意味着以证券市场信息为基础的证券交易不可能获得超额利益。
二.有效市场的层次划分:三.有效市场假说的成立主要依赖于以下基本假定:1.资本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都是理性人,他们能够对证券进行理性评价,市场是有效的;2.当部分投资者为非理性投资者时,他们的交易是互不相干的,因而彼此之间相互抵消而不会对资产价格产生任何影响,因而不会形成系统的价格偏差;3.即使这些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以相同的方式偏离于理性标准,竞争市场中理性套利者的存在也会消除其对价格的影响,使资产价格回归基本价值,从而,保持资本市场的有效性;4.即使非理性交易者在非基本价值的价格交易时,他的财富也将逐渐减少,以致不能在市场上生存。
四.有效市场理论的缺陷●理性交易者假设缺陷--有限理性●完全信息假设缺陷a)交易客体是同质。
---满足b)交易双方均可自由进出市场。
---满足c)交易双方都是价格的接受者,不存在操纵市场的行为。
---不成立d)所有交易双方都具备完全知识和完全信息。
---不成立●检验缺陷市场的有效性是不可直接进行检验的。
对市场有效性的检验必须借助于有关模型,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等,而模型假设条件就是市场是有效的。
●套利的有限性现实中的套利交易不仅是有风险和有成本的,而且在一定情况下套利交易会由于市场交易规则的约束而根本无法实施,从而使得证券价格的偏离在较长时期内保持。
与套利相关的风险主要有:第一,基础风险(fundamental risk),即不能找到完美的对冲证券所带来的风险第二,噪声交易者风险(noise trade risk),即噪声交易者使得价格在短时期内进一步偏离内在价值的风险。
投资理论解析
投资理论解析投资是指将资金投入到某种项目或资产中,以期望获得收益的行为。
投资理论则是对投资行为背后原理和方法的探索与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几种常见的投资理论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
一、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尤金·弗雷迪曼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市场上的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投资者无法通过预测市场走势或选择优质的投资标的来获得超额收益。
因此,投资者应该采取被动投资策略,即通过指数型基金等方式来进行投资,以跟随市场波动。
二、均值-方差模型均值-方差模型是由马科维茨在1952年提出的投资组合理论。
该模型认为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组合时应考虑预期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均衡。
通过分析资产的收益率和方差,投资者可以找到最优的资产配置方案。
在均值-方差模型中,投资者需要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来确定合适的资产配置比例,以达到最大化收益和最小化风险的目的。
三、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一种补充和扩展。
传统金融理论假设投资者在决策时是理性的,而行为金融学则认为投资者的决策常常受到情绪、心理偏差和群体行为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因此,行为金融学强调投资者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避风险。
例如,投资者可以采用分散投资策略、定期检查投资组合等方式来降低非理性决策的负面影响。
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是一种量化投资风险和预期收益之间关系的模型。
该模型通过衡量投资组合相对于市场的系统风险、特定风险以及预期的市场回报率,来确定一个合理的资本成本和预期收益率。
利用CAPM模型,投资者可以进行投资标的的评估和定价,以辅助投资决策。
总结:本文对几种常见的投资理论进行了解析,包括有效市场假说、均值-方差模型、行为金融学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这些理论为投资者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和工具,以便在投资决策中更加理性地权衡风险和收益。
有效市场假设和行为金融学
有效市场假设和行为金融学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有效市场假设和行为金融学主要观点对比有效市场假设的基本涵义有效市场假设EMH(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是指,证券价格迅速地、充分地反映了与该证券相关的所有信息,价格是证券内在价值的最真实体现,投资者无法通过某种既定的分析模式或操作方式始终如一地获得超额利润。
有效市场假设也如同一般的经济理论一样,需要建立在相应的假设条件之下。
这些假设条件主要是:·没有交易成本、税负和其他交易障碍;·个人的交易无法影响证券价格,个人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每个投资者均积极追求利润最大化,积极地参与市场;·每个市场参与者能同时免费地获得市场的相关信息,并能正确地解读这些信息。
理解有效市场假设须注意两点:·该假设只是认为,投资者不能获得超额利润1,其并不否定投资者可以获得正常利润,即与投资风险相对应的利润。
·该假设不否定投资者可以在某一段时间获得超额利润,只是认为,这种超额利润不可能长期存在。
关于有效市场假设的争论肯定态度:对有效市场假设持肯定态度的,最主要的是从事投资理论研究的人士,也包括少数投资界实务人士。
这些人认为,市场是有效的,或者至少在弱有效和半强有效两个层面上是有效的。
对有效市场的认同,大多是建立在利用大量的统计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上,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如下:·前后期股票的收益率是否具有关联性。
研究显示,股票某日的收益率和前几日的收益率,其相关系数非常接近于零;某段期间的收益率与过去相同期间的收益率,其相关系数也非常小。
这就说明,股价变化的相关性很低,无法利用过去的价格走势预测未来。
·利用交易法则投资能否持续获得超额利润。
股票交易法则(stock exchange skill)是指导投资者买进股票和卖出股票的技巧。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理论
(二)国外的另外一些实证研究结果——异常现象
尽管许多实证研究对有效市场假说做出了肯定,但同时也存在着相当 一部分实证研究的结果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质疑。以下是几个著名 的有悖于有效市场假说的市场异常现象(anomalies):
关于有效市场假说的实证研究
(一)国外早期的实证研究结果
自从20世纪60年代法玛提出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以来,众多 金融经济学家运用各种方法、技术和手段对三种形式的有 效市场假说进行了全面的实证研究。例如,运用自相关、 操作试验、过滤法则和相对强度检验等不同手段对证券价 格时间序列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从而验证市场的弱式有效; 运用事件研究方法对半强式有效市场进行检验;对内部人 员的股票交易和专业投资机构的股票交易的盈利状况进行 分析从而检验市场的强式有效。从国外的实证研究结果来 看,早期的研究对弱式有效市场和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设给 予了较充分的肯定,但对强式有效市场假设的支持则明显 不足。
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和分类
• 有效市场假说(EMH)所认为的“价格已经完全 反映所有可得信息,市场价格代表着证券的真实 价值”的论断,其理论基础是由三个逐渐弱化的 假设组成的:第一,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因此 投资者可以理性地评估资产价值;第二,即使有 些投资者不是理性的,但由于他们的交易随机产 生,其交易会相互抵消,而不至于影响资产的价 格;第三,即使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并非随机而 是具有相关性,他们在市场中将遇到理性的套利 者,后者将消除前者对价格的影响。
3. 强式(strong form)有效市场
这是最大程度的市场效率概念,在这种形式 的假设下,证券价格已经完全反映了所有 的有关信息,不仅包括历史交易资料信息 和所有公开可用的信息,而且包括仅为公 司内部人掌握的内幕信息(即第Ⅰ类信 息)。
行为金融学、有效市场假说与市场泡沫
一
有效市场假 说 ( fiin r e p t ei,或 E E f e tMak tHy oh s c s MH) 是 基 于 有效 资本 市 场 的理 论 。 效 资 本 市 场 是 证 券 市 场价 格 对 经 有
恐 和 虽 然 有 大 量 的 发 表 著 作 发 展 或 支持 有 效 市 场 理 论 , 是 还 有 在 评 价 过 程 中对 市 场 参 与 者 的希 望 、 惧 、 偏 好 的影 响 要 予 以 但 不 同 的 研 究 对 其 进 行 批 评 。 部 分 批 评 有 效市 场 理 论 很 难 完 全 得 考 虑 。 大 ” 四 、行 为金融学与市场泡沫 到 验 证 。 些 研 究 指 出违 反 市 场 效 率 的 反 常 行 为 , 如 18 年 班 一 例 91 兹 发 表 的 文 章 中 提 到 的 小 公 司现 象 。他 分 析 了 13 年 至 1 7 年 91 95 行 为金 融 学 能 解 释 市 场 泡 沫 吗 ? 很 多 学 者 认 为 泡 沫 可能 是 过 0 造 期 间 的 纽 约 证 券 交 易 所 的 月收 益 。 这 些 年 内 , 0 最 小 公 司股 于 乐观 造 成 的 。举 例 说 ,9 年 代 的 新 通 信 技 术 被 过 分 夸 大 , 成 在 5支 了 .o 泡沫 。 即 是 这 种 技 术 创 新 被 一 些媒 体 或 政 府 大 肆 宣 传 其 cm 票 的 收 益 率 平 均 每 月 比5 支 最 大 公 司 的 股 票 收 益 率 高 百 分 之 一 。 0 导 就 这篇文章发表后 , 很多人也发表 了自己的文章考察小公 司现象这 取 得 的 成 果 , 致 投 资 者 对 于 技 术 和 行 业 的 过 于 乐 观 , 造 成 了
行为金融理论与有效市场理论比较
一、有效市场理论及异常现象 ( 一) 有效市场理论的理论基础 Sh le ife r 认为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基础由三个逐渐弱化的假设组成: 第一, 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 可以理性评估资产价格。 第二, 即使某些投资者不 是理性的, 但由于 其交易具有 随机性, 可以相互抵消, 不至于影响资产的价格。 第三, 即使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并非随机而具有相关性, 市场中 的理性套利者也会通过无风险套利消除这种影响。 ( 二) 有效市场的实证检验 有效市场假说提出后, 早期经济学家在实证上得到的证据大体上 对该理论支持。在弱有效市场的检验上, 股票价格大体遵循随机游走规 律, 而半强有效市场的检验上, 也大体支持有效市场假说。 然而该理论自 20 世纪 80 年代来受到许多质疑, 在实证上表现为: 价格的过度反应; 价格惯性; 小公司效应; 市净率效应; 价格在无信息 时也会反应。且大量实证发现越来越多与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相悖的现 象。大致 可分为以下几类: 过 度交 易量异象; 红利 之谜 ; 股权 溢价之 谜; 封闭式基金之谜; IPO 折价之谜; 规模效应等。这些异象对有效市 场理论提出质疑, 许多学者从而将心理学和行为理论与金融学结合, 以 对这些异象进行解释。 二、行为金融学理论 ( 一) 行为金融学对决策者最基本的假设 决策者偏好倾向多样化且可变, 这种偏好常仅仅在决策过程中才 形成; 决策者是应变的, 他们根据决策的性质和决策环境的不同选择过 程或技术; 决策者追求满意方案而非最优方案。 ( 二) 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 1) 金融市场的异象研究。对金融市场数据的研究, 探求传统金融 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2)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研究。行为金融学认为投 资者并不满足理性人假设, 他们在决策中并不遵循叶贝斯法则, 而会产 生各种各样的偏误。3) 投资者群体行为研究。行为金融理论研究表明, 投资者行为是相互影响的, 会出现“羊群效应”, “聚集行为”, 这样证 券价格就会出现系统性偏差。 ( 三) 行为金融理论对完全理性的反思 1. 投资者的认知偏差 第一, 代表性。指当人们进行判断时, 将所得信息与头脑中已存 在的类似某种原型的概念进行比较, 当偏差较小时, 个体便迅速判断该 信息很可能代表原型概念。第二, 易得性。指人们往往根据一个客体或 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易得程度来评估其出现概率, 而不是根据所有信 息做出判断。第三, 过度自信。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对未来预期的能 力表现出过度的自信。第四, 框定依赖。指人们的判断与决策依赖于所 面临的决策问题的表述形式, 即尽管问题的本质相同但表述形式的差异 也会导致做出不同的决策。第五, 后悔厌恶。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在犯 错误后都会感到后悔, 而且后悔带来的痛苦可能比决策错误引来损失带 来的痛苦程度更重。 2. 预期效用理论与实际决策行为存在偏差 第一, 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不一样。处于获利时, 投资者属于风 险厌恶型; 处于亏损时, 投资者属于风险偏好型。同时研究表明, 在可 以计算的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算高出得到相同 价值的两倍。第二, 决策者关心的并非决策者的财富水平, 而是相对于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的碰撞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的碰撞有效市场假说(EMH)和行为金融学是金融领域两个相关但却截然不同的理论。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可用的信息,价格会反映出所有相关信息的变化。
行为金融学则关注于人类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认为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可能受到情绪、偏见和行为模式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这两种理论之间的碰撞,以及它们在实际金融市场中的影响。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有效市场假说的基本原理。
有效市场假说是由尤金·法马提出的,其核心观点是市场上的价格反映了所有信息和观点。
这意味着投资者无法依靠信息来获取超额利润,因为市场已经将所有信息反映在价格中。
在有效市场中,股票价格的变化是随机的,即不存在可以预测的趋势,投资者只能通过偶然性获得超额收益。
有效市场假说分为弱式、半强式和强式三种形式,分别表明市场对历史价格、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的反映程度。
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挑战。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投资决策中会受到心理和认知偏差的影响,使得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代表性启发和情绪影响。
代表性启发认为人们在做出判断时会依赖于简化启发和原型启发,从而造成偏差。
而情绪影响认为人们在情绪激动时很难做出理性决策,导致市场出现波动。
这些心理和认知偏差可能会导致市场价格偏离真实价值,从而产生市场无效的情况。
在实际金融市场中,有效市场假说和行为金融学的碰撞产生了一系列实证研究和讨论。
一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虽然大部分时间市场价格是有效的,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市场可能不是有效的,如金融危机、市场泡沫等情况下。
这说明市场并非始终有效,市场的有效程度可能会受到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人们也开始关注行为金融学对投资决策的重要性。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可能会导致市场出现价格偏离,从而为投资者创造了获利机会。
一些投资者开始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运用到交易策略中,通过研究投资者行为模式、情绪波动等因素来进行投资决策。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的主要观点对比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的主要观点对比一、有效市场假说1970年,法玛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其对有效市场的定义是: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中,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
衡量证券市场是否具有外在效率有两个标志:一是价格是否能自由地根据有关信息而变动;二是证券的有关信息能否充分地披露和均匀地分布,使每个投资者在同一时间内得到等量等质的信息。
成为有效市场的条件是:⑴投资者都利用可获得的信息力图获得更高的报酬;⑵证券市场对新的市场信息的反应迅速而准确,证券价格能完全反应全部信息;⑶市场竞争使证券价格从旧的均衡过渡到新的均衡,而与新信息相应的价格变动是相互独立的或随机的。
该理论包含以下几个要点:第一,在市场上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金融市场上每只股票所代表的各家公司都处于这些理性人的严格监视之下,他们每天都在进行基本分析,以公司未来的获利性来评价公司的股票价格,把未来价值折算成今天的现值,并谨慎地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第二,股票的价格反映了这些理性人的供求的平衡,想买的人正好等于想卖的人,即,认为股价被高估的人与认为股价被低估的人正好相等,假如有人发现这两者不等,即存在套利的可能性的话,他们立即会用买进或卖出股票的办法使股价迅速变动到能够使二者相等为止。
第三,股票的价格也能充分反映该资产的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即"信息有效",当信息变动时,股票的价格就一定会随之变动。
一个利好消息或利空消息刚刚传出时,股票的价格就开始异动,当它已经路人皆知时,股票的价格也已经涨或跌到适当的价位了。
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三种形式:弱型有效市场,完全包含了过去价格的信息,使技术分析无用。
半强型有效市场,包含所有公开可用信息,使大多数财务分析无用。
强型有效市场,包含所有公开和内幕的信息,在该市场中没有人能一直赚取较多的利润。
第9章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
• 这里所谓的额外利润,也即非正常收益率(abnormal 这里所谓的额外利润,也即非正常收益率( 所谓的额外利润 收益率 return),它是指在给定风险水平 ),它是指在给定风险水平下 rates of return),它是指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投 资者所获得的超过预期收益率以上的收益。 以上的收益 资者所获得的超过预期收益率以上的收益。我们可以 通过CAPM 单指数模型(SIM)或套利定价理论 APT) CAPM、 定价理论( 通过CAPM、单指数模型(SIM)或套利定价理论(APT) 来确定正常收益率。根据CAPM 证券(或组合) CAPM, 来确定正常收益率。根据CAPM,证券(或组合)i的 预期收益率为: 预期收益率为: E(r )=r +[E(r 9.6) E(ri)=rf+[E(rM)-rf]βi (9.6) 中的E( 即所谓正常收益率。这样, E(r 式中的E(ri)即所谓正常收益率。这样,非正常 收益率AR 即可定义为: 收益率ARi即可定义为: E(r ARi=ri-E(ri) +[E(r =ri-{rf+[E(rM)-rf]βi} (9.7)
第九章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
• 有效市场假说 • 行为金融学
第一 有效市场理论
要解决的问题
什么样的市场才是有效的? 什么样的市场才是有效的? 的市场才是有效的 市场有效性程度的划分及其相应特征是什么? 市场有效性程度的划分及其相应特征是什么? 有效性程度的划分及其相应特征是什么
是判断资本市场效率的理论依据,决定着 判断资本市场效率的理论依据,决定着 理论依据 实际投资中的投资策略 策略。 实际投资中的投资策略。 在运转良好的金融市场中, 在运转良好的金融市场中,价格反映了所 有相关信息, 有相关信息,这样的市场就被称为有效市 场或效率市场( market)。 场或效率市场(efficient market)。
行为金融理论评述
行为金融理论评述摘要:行为金融学作为发展中的新兴研究领域,并没有严格的定义。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并进一步讨论行为金融与有效市场理论争论之所在。
关键字:行为金融有效市场理性预期行为金融理论最早由 Burrel 和Bauman教授于1951年提出,他们认为,在衡量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时,不仅应建立和应用量化的投资模型,而且还应对投资者传统的投资模式进行研究。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金融市场上与有效市场理论相违背的异象实证结果的积累,试验心理学为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心理学基础,行为金融学进入繁荣时期。
一、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行为金融理论是在对现代金融理论,尤其是在对有效市场假设和资产定价模型挑战和质疑背景下形成的,运用心理学、试验经济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手段对市场中的现象和投资者的行为进行研究。
1.通过对金融市场数据的利用和挖掘,发现与传统金融理论不符合,甚至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金融现象及其原因。
2.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研究。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并不满足理性人假设,他们在决策时并非遵循贝叶斯法则,而会产生易获性偏误、代表性偏误、过度自信、框架依赖等认知偏误,不能根据已知信息对证券价值做出正确评估。
3.投资者群体行为研究。
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投资者之间是相互学习模拟的,会产生从众心理偏差,出现“羊群效应”、“聚集行为”,这样证券价格就可能出现系统性偏差。
4.基于心理学和有限套利的资产定价研究。
行为金融的定价模型包括两个关键的假设:投资者并非是完美理性的;理性投资者抵消非理性投资者资产的愿望或能力有限,因此非理性投资者的行为或者预期会影响到金融资产的价格。
基于以上两个假设,行为金融学构造了噪音交易者模型、行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研究资产定价问题。
二、行为金融理论1.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
行为金融学从投资者决策的实际过程来看,认为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会受到心理、情绪、知识和能力的影响和限制,从而偏离贝叶斯法则,会产生易获性偏误、代表性偏误、过度自信产、框架依赖等认知偏误,因此不能根据己知信息对证券价值做出正确评估。
浅议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修正与创新
浅议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修正与创新1. 引言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简称EMH)是金融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旨在解释证券市场中的价格形成与市场效率问题。
然而,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人们开始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修正与创新。
本文将对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修正与创新进行简要探讨。
2. 有效市场假说的基本观点有效市场假说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资产定价理论研究,其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弱式有效市场假说:证券市场中的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已经公开的市场信息。
•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证券市场中的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已经公开的市场信息和公司内部信息,但不包括非公开信息。
•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证券市场中的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的信息,包括公开和非公开信息。
这些观点认为,在有效市场中,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信息或预测市场走势来获得超额收益,因为所有的信息已经被迅速反映在价格中。
3. 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修正3.1 限制理性假设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之一是投资者的行为符合理性选择理论,即投资者在决策时会考虑所有可获取的信息并做出最优选择。
然而,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类存在诸多认知和情感上的偏差,导致投资者的决策并不总是理性的。
行为金融学修正了有效市场假说中的理性假设,提出了多种行为偏差,如心理账户效应、羊群效应和过度自信等。
这些行为偏差可以导致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解读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市场效率。
3.2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中信息的公开性会使市场价格反映所有可得的信息,但行为金融学认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即某些投资者可能拥有比其他投资者更多的信息。
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的失灵,进而打破了有效市场的假设。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投资者无法充分了解市场情况,从而导致市场价格偏离真实价值。
例如,内幕信息的利用可能导致个别投资者获得不公平的优势,从而扭曲市场价格的正常形成。
行为金融学7个经典理论
行为金融学7个经典理论一、折现准则折现准则即现值准则,是狄利克雷发现的简单有效的管理财务决策的规律。
它结果来自基本折现计算公式:F/(1+r)^N,F表示一次性收益,r表示折现率,N表示延迟发生,即未来时刻。
那么,这个公式提出一个有趣的结论,即越早的收益,现值即使折现及大,而越晚的收益,其现值便折现得越小。
折现准则可以说是财务计算中最重要的决策规律之一。
二、资产定价理论资产定价理论指所有已发行资产的价值定位,即资产的定价。
它出发点是资产收益的未来预期和折现率之间的关系,即只有未来收益能大于折现率时,资产才会持续发展,而资产价格也会上涨。
从另一个角度说,当未来收益小于折现率时,该资产的价格就会下跌。
资产定价理论有助于了解投资者如何使用未来收益来决定当前资产价格,从而定价资产。
三、时间价值理论时间价值理论认为,时间价值是投资决策的基础。
它把投资回报归结为两个部分:投资收益和时间价值。
投资收益是收益的流动,时间价值是收益的延期,用时间换来的价值。
因此,投资者应该合理分配资金使未来收益最大化,并充分利用时间来提高收益,从而把流动的收益更加合理地转变为延期的收益。
四、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是美国金融学家墨瑟(Muth)提出的一个假说,该假说认为,所有股票市场可以被视为有效市场,也就是说,在股票市场交易中,信息是完全公开的。
股票市场其实是由不同投资者构成的,他们在市场中追求利润,根据市场情况购买和出售股票,他们很难同时便宜地购买任何股票,而且很难把一只股票轻松有价值地出售给别人。
这表明在有效市场的情境下,股票的价格比较合理,而且很难出现单一投资者从市场中获取大量暴利的情况。
五、现金流量折现法现金流量折现法是一种财务决策的经典方法,基于一项财务决策是否有效,要根据其在支付前后的现金流量进行比较,判断它是否对公司有利可图。
它强调对那些可以确定现金流量的投资,现金流量要高于原始投资数额才能支付这笔投资,并且它必须创造足够的现金流量来抵消折现率的影响,否则将无法获得正的内部收益率。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的碰撞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的碰撞有效市场假说(EMH)和行为金融学是金融领域内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
有效市场假说主张市场上的所有信息都被及时地准确地反映在证券价格之中,而行为金融学则认为投资者的情绪和行为会影响证券价格的形成。
这两种理论的碰撞造成了金融学界关于市场是否有效的争论,也促进了对市场行为和投资者行为的深入研究。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有效市场假说和行为金融学的碰撞,并分析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一、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是由尤金·法玛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该假说认为,市场上的所有信息都被及时地准确地反映在证券价格之中,投资者不能依靠信息获取超额利润。
有效市场假说分为弱式、半强式和强式三种形式,分别代表了市场对历史价格、所有公开信息以及所有信息的反映程度。
有效市场假说的核心观点是市场价格具有随机性,无法预测。
投资者应当采取被动的投资策略,即持有整个市场的投资组合,而不是试图寻找低估和高估的个别股票。
这种观点引发了巨大的争论,一些学者和投资者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质疑。
二、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是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一种反思。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的情绪和行为会影响证券价格的形成。
投资者在面对利好消息时往往会过度乐观,而在面对利空消息时则会过度悲观,导致证券价格过度波动。
行为金融学还提出了许多行为偏差的概念,例如过度自信、错觉风险和羊群行为等,这些都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和行为。
行为金融学的观点对传统金融理论提出了挑战,也引发了金融学界的关注。
在行为金融学的框架下,投资者的决策不再是理性的,而是受到多种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这一观点对金融市场的理解和投资策略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实际金融市场中,有效市场假说和行为金融学两种观点均有其道理。
从理论上来说,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一个理想化的市场,而行为金融学则更贴近实际市场的情况。
有效市场假说对于市场的随机性和信息的反映有其合理性。
市场上的信息确实会被大部分投资者及时准确地反映在证券价格之中,这也是市场效率的基础。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的碰撞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的碰撞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指的是市场上的所有信息都能够被及时且准确地反映在股票价格中,因此投资者在决策时无法通过分析股票价格和市场信息来获得超额收益。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是一门研究投资者心理和行为对市场表现的影响的学科。
与有效市场假说不同的是,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在决策中受到情绪、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市场价格存在一定程度的非理性波动,并且投资者有可能通过分析市场情绪和行为来获得超额收益。
有效市场假说和行为金融学在很多方面存在碰撞和冲突。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价格是理性的,准确地反映了所有可得到的信息。
而行为金融学则认为市场价格受到情绪和认知偏差的影响,存在非理性波动。
这两个观点从根本上来说是相互矛盾的。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能够根据市场信息做出最优的投资决策。
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投资者存在很多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比如过度自信、损失规避和从众行为等,这些偏差可能导致投资决策的偏离。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投资者不可能通过分析股票价格和市场信息来获得超额收益。
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市场情绪和行为来预测市场的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从而获得超额收益。
有效市场假说和行为金融学的碰撞也引发了许多对投资决策和资本市场运作的讨论。
一方面,有效市场假说提供了一种市场参与者需要接受和遵循的基准,使得资本市场更加透明和有效。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结果提醒投资者注意市场情绪和行为带来的影响,并尝试寻找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
第7章 有效市场假设和行为金融学
第7章有效市场假设和行为金融引导案例地上的钞票要不要?一位金融学教授和一个商人正在马路上走,突然看见前面有一张百元钞票,商人立刻上前捡起这张钞票。
教授对商人说,你不用捡,这张钞票肯定是假钞。
商人就问:“为什么?”。
教授回答道:“如果是真的,早就被人捡走了。
”案例思考如何看待金融学教授“路上的钞票肯定是假的”的观点?实际上,对这个问题的答案,通常有三种可能性:·路上钞票是假的,因为行人早就捡起过这张钞票,发现是假的后就又丢在路上。
·路上的钞票是真的,因为行人都认为这张钞票是假的,从未有人上前捡起这张钞票。
·路上的钞票是真的,因为这是刚刚经过这里的一个人遗落在路上的。
教授的答案只是肯定了第一种可能性,还存在两外两种可能。
请在学习完本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教授的观点体现了什么样的投资学原理?另外两种观点又体现了什么样的投资思想?有效市场假设是投资学中饱受争议的一种学说,而行为金融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有效市场假说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
两者孰优孰劣,在投资实践中如何利用它们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就成为投资学需要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7.1 股价波动的无规律性学习投资学就是要掌握股价波动的规律,并借助这些规律获得高额利润。
这是绝大多数学习者的认识和愿望。
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投资学中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让你达到这个目的,因为股票等证券的价格波动本身无规律可循,你会不会感到非常失望呢?7.1.1 股价波动呈现随机游走态势在投资界有这样一则经典的笑话:那些殚精竭虑的投资分析专家们精心挑选出来的投资组合,与一群蒙住双眼的猴子在股票报价表上用飞镖胡乱投射所选中的股票,在投资收益率上没有质的差别。
为什么会这样呢?通常的解释是,股价是对各种信息做出反应的结果,由于各种信息随机进入股市,因而股价变化就是随机性的。
这就是著名的随机游走假设(Random Walk hypothesis)。
7.1.2 随机游走是偶然还是必然?你可能会说,股票价格变化无规律只是说明我们没有发现这个规律,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最终还是会发现这个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有效市场和基本分析 如果市场未达到半强式有效,即公开信息未被当前价格完 全反映,那么分析公开资料寻找被错误定价的证券将能增 加收益。但如果市场是半强式有效的话,则仅仅以公开资 料为基础的基本分析将不能提供任何帮助,因为针对当前 已公开的资料信息,目前的价格是合理的,未来的价格变 化与当前已知的公开信息将毫无关系,其变化纯粹依赖于 明天的新的公开信息。对于那些只依赖于已公开信息的人 来说,明天才公开的信息,他今天是一无所知的,即其不 能运用未公开的信息资料,故对于明天的价格,他的最好 预测值也将只是今天的价格。因此,在这样的一个市场中, 已公布的基本面信息将无助于分析家挑选价格被高估或低 估的证券,基于公开资料的基本分析将毫无用处。
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推导逻辑性十分强, 也十分全面。当人们是理性时,市场根据 定义是有效的。当有些投资者是非理性时, 由于大量的交易是随机的,因此他们也不 会对市场形成系统的价格偏差。同时,套 利者的竞争保证了价格即使产生了系统性 的偏差,也会回归基本价值。此外,如果 非理性交易者在非基本价值的价格交易时, 他们的财富将逐渐减少,最终其将不能在 市场中生存。
第二个假设的提出,并不表明如果投资者 的理性假设不成立,有效市场假说就不成 立。在许多情况下,即使部分投资者不是 完全理性的,但市场仍然是有效的。这是 因为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是随机的。如果 存在大量的非理性投资者,而且他们的交 易行为是不相关的,他们的交易很可能相 互抵消。在这样的市场中,非理性投资者 相互交易,交易量即使很大,也不会影响 资产价格。
(二)国外的另外一些实证研究结果——异常现象 尽管许多实证研究对有效市场假说做出了肯定,但同时也存在着相当 一部分实证研究的结果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质疑。以下是几个著名 的有悖于有效市场假说的市场异常现象(anomalies): 1. 小公司效应或规模效应(small-firm effect or size effect) 自80年代以来,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在排除风险因素之后,未来股票 价格的变化与股票所代表的公司的规模有密切的关系,小公司股票的 收益率要明显高于大公司股票的收益率。比如,最早进行这一研究的 结论是:不论是总收益率还是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都存在着随着公 司规模(根据公司普通股票的市值衡量)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该项研 究将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全部股票根据公司规模的大小分为 5组,其发 现规模最小的一组的普通股票的平均收益率比规模最大的一组的普通 股票的平均收益率高19.8%。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公司规模最小的普 通股票的平均收益率要比根据 CAPM模型预测的理论收益率高出18%。
在有效市场假说中,与证券价格有关的“可知” 的信息是一个范围广泛的概念,其包括三类信息: 第Ⅰ类信息范围最广,既包括有关公司、行业、 国内及世界经济的所有公开可用的信息,也包括 个人、群体所能得到的所有私人的、内部信息; 第Ⅱ类信息是第Ⅰ类信息中已公布的公开可用的 信息;第Ⅲ类信息则是第Ⅱ类信息中从证券市场 历史交易数据中得到的信息。这三类信息是一种 包含关系,我们可用图来表示这种关系。
随机漫步与有效市场假说
股票价格的高低涨落是否有规律可循始终 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事件之一。莫里斯肯 德尔(Maurice Kendall)在1953年对这一 命题进行了研究。他惊异地发现,股票价 格的变化似乎是随机的,即在任何一天它 们都有可能上升或下跌,而不论过去的业 绩或价格如何变化。那些过去的数据提供 不了任何方法来预测股票价格的升跌。
关于有效市场假说的实证研究
(一)国外早期的实证研究结果 自从20世纪60年代法玛提出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以来,众多 金融经济学家运用各种方法、技术和手段对三种形式的有 效市场假说进行了全面的实证研究。例如,运用自相关、 操作试验、过滤法则和相对强度检验等不同手段对证券价 格时间序列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从而验证市场的弱式有效; 运用事件研究方法对半强式有效市场进行检验;对内部人 员的股票交易和专业投资机构的股票交易的盈利状况进行 分析从而检验市场的强式有效。从国外的实证研究结果来 看,早期的研究对弱式有效市场和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设给 予了较充分的肯定,但对强式有效市场假设的支持则明显 不足。
2. 半强式(semi-strong form)有效市场 这一有效市场是指证券价格已经完全反映了所有 公开可用的信息(即第Ⅱ类信息)。这些信息不 仅包括证券交易的历史数据,还包括诸如公司的 财务报告、管理水平、产品特点、持有的专利、 盈利预测以及公布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等等各 种可用于基本分析的信息。同样,如果人们可以 公开地得到这些信息,则分析这些信息对预测证 券价格的未来变化也是无用的。
(三)有效市场和证券投资组合管理 如果市场未达到强式有效,即内幕信息未被当前 价格完全反映,那么刺探内幕信息寻找被错误定 价的证券将能获取超额利润。但如果市场强式有 效,则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取任何公开的和内部的 资料并依据它们行动。这时,任何新信息(包括 公开的和内部的)将迅速在市场中得到反映,那 种企图寻找内幕信息来战胜市场的做法将是不明 智的。因此,在强式有效市场的假设下,任何专 业投资者的边际市场价值将为零,因为没有任何 资料来源和加工方式能够稳定地获取超额收益。
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和分类
有效市场假说(EMH)所认为的“价格已经完全 反映所有可得信息,市场价格代表着证券的真实 价值”的论断,其理论基础是由三个逐渐弱化的 假设组成的:第一,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因此 投资者可以理性地评估资产价值;第二,即使有 些投资者不是理性的,但由于他们的交易随机产 生,其交易会相互抵消,而不至于影响资产的价 格;第三,即使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并非随机而 是具有相关性,他们在市场中将遇到理性的套利 者,后者将消除前者对价格的影响。
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理论
要点提示 1. 有效市场假说 2. 有效市场的分类 3. 证券市场异常现象 4. 行为金融的涵义 5. 套利限制和有限理性
有效市场假说
20世纪6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金融学家尤金法玛 (Engene Fama)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对经典金融投资学进行了 基于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的总结。该假说认为,在一个充满 信息交流和信息竞争的社会里,一个特定的信息将能够在 证券市场上立即被投资者知晓,而证券市场的竞争将会驱 使证券价格充分且及时地反映该信息,从而使得投资者根 据该信息所进行的交易不存在任何超额收益,只能赚取风 险调整的平均市场收益率。而当证券市场的价格总是能够 “充分反映”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时,证券的市场价格就 代表着证券的真实价值,而这样的市场就被称为有效市场。
3. 强式(strong form)有效市场 这是最大程度的市场效率概念,在这种形式 的假设下,证券价格已经完全反映了所有 的有关信息,不仅包括历史交易资料信息 和所有公开可用的信息,而且包括仅为公 司内部人掌握的内幕信息(即第Ⅰ类信 息)。
显然,强式有效市场是一个极端的假设,在这种形式的假 设下,内幕信息也会很快透露出来并迅速反映在证券价格 的变化上。这一点在一个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证券市场上 是可能做到的,因为机构投资者有强大的调研和分析能力, 对他们而言,上市公司几乎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但在一个 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证券市场上,市场效率不可能有那么 高,某些人拥有某种内幕消息时,他是有可能利用这一消 息取得超额利润的。因此,为保护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 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保证“公开、公正、公平”三公原则 的实现,各国证券管理机构都把依法防范、打击利用内幕 信息进行交易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
第三个假设是根据投资者之间交易的相关性提出的。第二个假设的前 提条件是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策略之间不具备相关性,但这与实际情 况不吻合,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 EMH理论认为,要使在投 资者的交易策略相关时该理论也成立,必须引出第三个假设:即套利 (arbitrage)会对非理性交易者起抵消作用。例如,假设某股票的价格 由于非理性投资者的相关购买行为而高于基本价值,理性的投资者一 旦发现这一事实,就会出售甚至卖空该股票而同时买入一个近似的替 代资产来规避风险。可替代资产的存在性和有效市场假设紧密联系, 这对套利十分重要,因为它允许投资者从不同的金融资产中获得相同 的现金流。如果存在替代资产,套利者执行交易,则肯定能获得一个 无风险的利润。这样,套利者的出售结果将使得资产价格回落至基本 价值。如果套利足够迅速和有效,套利者相互竞争以获取利润,资产 价格是不会远离基本价值的,而套利者也不能获得很大的无风险利润。 因此,只要资产之间具有相似的替代关系,即使部分投资者非理性或 者他们的交易具有相关性,套利也可以使资产价格保持在基本价值的 附近。
为了结合实证研究的需要,学术界一般根据证券价格对这 三类不同信息的反映程度,将有效市场区分为三种类型: 1. 弱式(weak form)有效市场 弱式有效市场是指证券价格已经完全反映了从证券市场历 史交易数据中得到的信息(即第Ⅲ类信息),如过去的交 易价格、成交量等。弱式有效市场意味着趋势分析等技术 分析手段对于了解证券价格的未来变化是没有帮助的。由 于股票价格和成交量变化等历史数据是公开的,也是绝大 多数投资者可以免费得到的信息,因此广大投资者会充分 利用这些信息并使之迅速完全地反映到证券市场价格中去。 最终,这些信息由于广为人知而失去了价值。因为如果购 买信息需要付费的话,那么这些成本将立刻反映在证券价 格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有效市场假说对证券投资分析的意 义
从前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市场的效率是市场中理性投资者互相竞争 的结果,那么市场的有效对于投资分析又有何意义呢?下面我们分三 个方面来看: (一)有效市场和技术分析 如果市场未达到弱式状态下的有效,则当前的价格未完全反映历史的 价格信息,那么未来的价格变化将进一步对过去的价格信息做出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利用技术分析从过去的价格信息中分析未来 价格的变化趋向,从而在交易中获利。如果市场是弱式有效的,则过 去的历史价格信息已完全反映在当前的价格中,未来的价格变化将与 当前及历史的价格无关,这时,使用依靠历史信息的技术分析来对未 来做出预测将是徒劳的。如果不运用价格时间序列以外的信息的话, 那么对明天价格最好的预测值将只能是今天的价格。因此,在弱式有 效市场中,技术分析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