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文化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州文化概要
雷州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中部,东濒南海,西靠北部湾,南北长83公里,东西宽67公里,总面积3532平方公里。

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4′-110°23′,北纬20°26′-21°11′,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23摄氏度。

全市总人口150万,辖18个镇1个街道办,459个村居委会、3306条自然村,29个党委、1692个支部、44505个党员。

境内有11个国营农林盐场,面积40平方公里,雷城常住人口23万。

全市耕地面积152万亩,海岸线406公里,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农、林、牧、副、渔生产,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04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6.57亿,其中工业产值15.84亿、农业产值43.21亿、社会零售总额26.38亿元、民营增加值32.25亿,三大产业比值4301:17.5:39.4。

本级财政年收入1.092亿元,在岗职工年纯收入9109元,农民年纯收入3206元。

雷城为雷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国务院颁布的10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雷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一颗熠熠生辉的南国明珠,是蕴藏历史文化的“大观园”。

由于历史的渊源地缘关系,她成为历史上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多元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体系雷州文化。

雷州远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便有人类繁衍生息,先秦时期先后为越楚的势力范围。

据史载,公元前355年,楚灭越之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清末,雷州城大都为县、州、郡、道、府治,是
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称“天南重地”。

雷州文化表现八大历史脉络:以雷州石狗为代表的古代图腾文化;以“雷州换鼓”、雷歌、雷剧、姑娘歌、傩舞、头禄花灯、散花舞、蜈蚣舞、雷州音乐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以汉代伏波祠、唐代雷祖祠、宋代十贤祠、夏江天后宫、明代三元塔、清代古骑楼、古亭石桥、古牌坊、古民居为代表的古代建筑文化;以汉唐宋明时期促使雷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陶瓷古都”的南渡河沿岸的古民窑群址为代表的古代陶瓷文化;以“合浦珠还”、“中国珍珠第一村”流沙为代表的传统南珠文化;以宋代真武堂、浚元书院、雷州府学宫、元代海康学宫、明代雷阳书院、清末民初贡院等为代表的古代书院文化;以唐代“雷祖”陈文玉、宋代“十贤”、清代“清官”陈瑸等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以“雷阳八景”、鹰峰岭、九龙山、天成台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文化。

它们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熠熠生辉的雷州文化体系,一部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画卷。

一、文物古迹大展馆:在雷州这块钟灵毓秀的红土地上,名胜古迹众多。

历代保存和发掘出来的文物古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雷祖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元启秀塔,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真武堂、伏波祠、天宁寺等94处;古遗址50处,古窑址67处,古墓葬600处,古建筑120座,古庙宇108座,碑刻与木匾150块,革命遗址和纪念建筑6处,唐宋明清时期遗存尤为突出,代表性特色文化村52条;馆藏文物3000多件,其中国家级文物459项545件。

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之多,档次之高,均居全省县级之首。

这些文物古迹是雷州数千年文明史的见证,是雷州先辈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拨巨资,群众筹善款等,积极修葺、恢复文物古
迹面貌,抢救了大批文化瑰宝。

徜徉于西湖、南湖、三元塔公园等旖旎的湖光山色之中,流连于雷祖祠、雷州石狗、古骑楼、特色文化村等名胜古迹之间,诗情画意,访古问今、其乐融融。

1.雷祖祠。

位于雷州城西南
2.5公里英榜山,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642)。

原址在雷州城东北的英灵村,后梁乾化二年(912)迁于今址。

占地7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面向“万顷洋田”,居高临下,气势雄伟,环境优美。

祠分三进,正殿面宽、进深各3间,硬山顶,四柱抬梁式梁架结构,举架极为平缓,形制结构独特,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是岭南著名胜迹。

祠为纪念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570~638)。

宋代寇准、苏轼、李纲均有游览该祠的诗赋。

陈文玉任职故乡,德政彰明,唐太宗贞观十六年(642)下诏建庙祀之,并诏封为“雷震王”。

雷州人则感其恩德,尊为“雷祖”。

1000多年来,该祠经过历代修葺扩建,现存为明代建筑风格,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被誉为“雷岗耸异”,为古雷阳八景之一。

祠内存有五代后梁时期4个石人和宋、元、明、清石碑30多通,以及明王宏诲和清陈瑸、陈昌齐、张百龄、周植、陈乔森等名人所题的楹联和匾额。

这些碑刻匾额对研究雷州地方史和民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991年,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捐资共300多万元进行全面修葺。

2.三元塔。

三元塔史称“南天一柱”,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

塔高58米,八觚九级,砖木结构,比例匀称。

相传该塔挖基兴建时,挖得三只蛇卵,众人以为“三元及第”之兆,故名“三元启秀塔”,简称“三元塔”,现为省级保护文物。

3.天宁寺。

位于雷州城西湖路北侧。

唐大历五年(770),开山岫公所创。

历代皆有重修或拓建。

寺依山而筑,坐北朝南,左辅城关,右瞰西湖。

三进院落,四合院格局。

一进为山门,门额“天宁古刹”是明代清官海瑞所题,
门内两侧各塑一金刚;二进为天王阁,内塑四天王,中立弥勒佛及韦陀;三进为大雄宝殿,殿内塑三宝佛及十八罗汉,佛像连基座高7米,庄严肃穆。

全寺建筑按中轴线对称布局,主体建筑为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

两侧有僧舍厢房及钟鼓楼。

寺后有藏经楼。

山门外有明弘治年间太监陈荣重修该寺时所立的四柱三间通天式石牌坊。

坊额刻苏轼手书“万山第一”四字。

全寺屋舍50余间,总面积4500平方米,为雷州半岛的第一古刹。

宋代被朝廷贬谪雷州或路过雷州的寇准、苏轼、苏辙、秦观、李纲、赵鼎、李光和胡铨等曾寓居于此,并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

明代高僧德清(号憨山大师)寓居该寺达16年之久,对岭南禅宗影响极深。

1984年以来,群众乐捐及港澳同胞赞助全面修葺,新建寺前牌坊,匾额“天宁禅寺”为叶选平所书。

4.真武堂。

位于雷州城南亭街口,始建于宋天圣元年(1023)。

寇准被贬雷州时,居于雷州城内桂华坊。

某夜,巨星坠于寓前池塘中,第二天捡得陨石,便在寓前创建此堂以纪念。

现建筑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重修,三进四合院布局,前为牌坊,中为楼阁,后为大殿,占地面积837平方米。

大殿面宽、进深各3间,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梁架结构。

堂前牌坊石砖木结构,额刻“南合武当”四字,四柱三间三楼,穿斗式木托架,庑殿顶,重檐悬挑,小巧玲珑,工艺独特,具有明代建筑风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

5.天后宫。

位于雷州城夏江韩公桥北。

始建于宋,明清两代各有修建。

三进四合院布局。

建有门楼、前堂、后殿、拜亭、配殿。

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硬山顶,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庙前还有一座清代戏台。

庙祀天后妈祖。

相传妈祖为福建莆田人,能乘席渡海,救助遇难船民,人称“龙女”。

雷州三面环海,多莆田移民,故对“天后”特别崇拜。

庙门联曰:“闽海恩波流粤土,雷阳德泽接莆田”。

现庙内保存明清碑刻10多通,是研究明清
时期雷州商埠贸易情况及有关乡规民约的重要资料。

6.十贤祠。

雷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雷州城西湖公园内。

宋咸淳十年(1274),知雷州军事虞应龙创建。

宋朝自乾兴至绍兴150年间,有寇准、苏轼、苏辙、秦观、王岩叟、任伯雨、李纲、赵鼎、李光及胡铨等10位名相贤臣先后谪居雷州或路过雷州。

他们体恤民情,倡办教育,传播中原文化,对促进雷州文化教育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深受人民的爱戴。

虞应龙为示雷州人民“敬贤如师”、“嫉恶如仇”,创建“十贤祠”。

名相文天祥应虞应龙之请,作《雷州十贤堂记》以志其事。

清嘉庆九年(1804)重修。

学使姚文田(状元)手书文天祥《雷州十贤堂记》,勒石嵌于壁上。

1984年修葺一新,祠堂坐北朝南,两进三厅,砖木结构,红墙绿瓦,顶脊和垂脊皆塑龙凤。

前檐绘壁画。

正厅有“十贤”线描阴刻大理石像,东厅设“十贤生平事迹展览”。

英利鹰峰岭、乌石天成台,调风九龙山等胜景。

7..骑楼街。

雷州城南亭街、二桥街和曲街等街道。

始建于明清时期,现保存有中式、传统式、欧亚混交的文艺复兴式、欧亚混交的巴罗克式和“雷州南洋”式的骑楼商业街风貌。

8..石器。

早在四、五千年以前,雷州的红土地上就有先民在渔猎垦荒,繁衍生息。

从企水镇的英楼岭,卜袍山至英利镇的英典北、兰园岭、英良岭、石头堰岭、流沙寮岭、西湾岭、那停村的西海岸山冈上,考古发现有石斧、石奔、石凿、穿孔石环、敲砸器与大型有肩石铲等磨光石器达400多件,尤其是东里溪南水库北坡地、英利镇那停村出土的大型有肩石铲,是我省目前为止最大的石铲,其制作工艺精细,体现雷州先民的聪明才智。

9..铜鼓。

古代雷州是古越族聚居之地,古越族的俚僚人崇敬雷神,他们善于以铜铸鼓,敬酬雷神。

1989年在英利镇覃典村出土的北流型汉代铜鼓,1998年在迈熟村出土的春秋时期的万家坝型铜鼓,铜鼓的鼓面鼓身都
装有太阳纹、云雷纹,考证了俚僚人喜欢把云雷纹装饰在器物上以示敬雷的风尚。

铜鼓上装饰的云雷纹十分精致,至今仍未可仿制,其铸造技术与敬酬雷神活动,谱写了璀灿的铜鼓文化。

10..陶瓷。

从雷州的西海岸山冈文化遗址出土的夹砂陶片到榜山村长坡、殿山村后坡、塘仔坡、雷城火炭坡、铺坡等地出土的南印陶器以及沈塘镇的茂胆、余下、铺墩、龙道等村遗存的唐代雷州窑址,南渡河中上游遗存的宋元明时期的雷州窑址达76座之多。

地表上遗存的青光细裂纹陶瓷片与出土的大量陶瓷,印证了雷州城是南海丝绸之路始发港的重地,印证了唐宋元明时期雷州陶瓷业的兴旺与辉煌。

11.雕刻。

雷州人富有聪明的才智与大胆的创造力。

表现在古建筑艺术,至今仍遗存有珍贵的雕刻艺术瑰宝。

雷州三元塔塔基雕刻的“麟趾呈祥、龙腾虎跃、三羊开泰、鲤跃龙门、喜鹤练梅、龙马精神、雄鹰独立、丹凤朝阳”等23块石雕是明代粤西雕刻艺术珍宝;英利竹园姑媳同贞坊、龙门镇宝蓄村三代同贞坊、北和镇鹅感村南国女宗坊,都展示了清代雷州石雕建筑艺术的精华;龙门镇潮溪村、南兴镇东林村、英利镇青桐吴氏刚栗公祠的古民居与附城镇天后宫的古建筑所遗存的灰雕、石雕、木雕,堪称雕刻艺术的绝品。

12.民俗制品。

沈塘蒲织品、流沙珍珠工艺品、松竹杨家竹制品、乌石企水农海工艺品、英利石刻石器、唐家木制工艺品等民俗制品至今盛产不衰。

13.书院。

雷州唐虞时代已通声教,乡村师塾、城镇学堂逐渐兴起,文风随之盛行。

宋代寇准贬雷办起真武堂传授中原正音文化,南宋咸淳八年在西湖岸滨始建浚元书院,宋庆历四年始建雷州府学宫,元至顺三年创建海康学宫,顺崇祯九年又办起雷阳书院。

雷阳书院成为广东六大书院之一,史书记载清末民初的雷城就有书院社16所,雷州府设有贡院,历史上雷州文教事业十分发达。

二、历史名人文化大海洋:雷州人文景观荟萃,历史名人文化十分发达,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名宦雅士,仅明、清两朝,雷州府辖下的海康县就孕育出22名进士。

历代王朝均表彰其功德,礼遇极隆的唐贞观年间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宋代广东唯一的名画家、诗人白玉蟾;明代“包拯再生”周德成;明代著《桐冈集》编修《雷州府志》的冯彬;明代进士、户部员外郎林文亨;明末清初越南河仙城的开拓者史绩被载入《世界通史》、《大南实录》的著名华侨领袖莫玖;清代曾任福建古田知县、台湾令、刑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台湾厦门道、偏沅巡抚、闽浙总督的天下清官陈瑸;清代乾嘉年间考据、语言、文学的大师,精通天文、历算、医学、地理的近代著名科学家“汉学广东第一人”陈昌齐;清代擅长诗画、书法的“岭南才子”陈乔森等;官居漕河总督、能文能武、善政循吏王梦龄;清康熙年间越南华侨领袖、开发河仙镇为南圻的重要港口的广南阮主福澎赠予爵号“开镇上柱国大将军武毅公”的莫玖。

还有吴应铨、蔡宠、李晋熙、冯彬、莫天赋、王定九、丁宗洛等都是文人学士、翰苑中的佼佼者。

西汉邳离侯路博德、东汉新息侯马援两伏波将军,先后挥师南下,屯兵雷州,平息叛乱,国泰民安,功垂史册。

雷民感恩,筑“伏波祠”以纪其功;唐代名宦李邕、宋代(绍圣四年(1097年)至绍兴的五十年间)名臣寇准、李纲、胡铨、秦观、苏轼、苏辙、赵鼎、李光、任伯雨、王岩叟等先后被贬到雷州或途经雷州,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传授中原正音。

这些历史名人在雷州继承、糅合和创造了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

敬贤如师的雷州人民建起十贤祠、苏公亭、寇公祠、真武堂等以示纪念。

名人书画。

雷州名人书画遗存十分丰富。

陈瑸撰书《六祖堂重修记》碑,陈昌齐手迹草书珍品现藏展于雷州博物馆,书题楹联藏于天宁寺、大陈祠堂、
茂良碉楼、塘尾王氏宗祠、山内蔡氏宗祠等不计其数。

陈乔森《芦蟹图》、林召棠手迹“仙露明珠”藏于天竺庵,陈兰彬的手迹楹联藏于城角龙头祠堂,翁方纲的手迹楹联藏于卜扎祠堂,李晋熙、蔡宠、吴应铨、陈鹤年的书画遍布于雷州城乡寺庙祠堂。

下岚北靖海宫大型楹联艺术碑廊,荟萃了全国300多位名家大师的书法。

三、多民族多地域文化大荟萃:“敬雷”文化奇特。

古雷州曾经赤地千里、“米珠薪桂,饿殍遍野”,是多旱多灾多雷的荒蛮之地。

先民在与大自然的抗争和祈求中因“斗雷、惧雷、祭雷、敬雷、酬雷”而创造了关于“雷”的充满神奇色彩的“雷州换鼓”、民俗歌舞等堪称一绝的祭祀文化。

民间工艺发达。

雷州城乡的古民居、古茶亭、古庙宇、古民窑星罗棋布,雷州古建筑、石雕、石器以及形态各异的民间工艺制品令人惊奇叫绝。

天下一大奇观的“南方兵马俑”雷州石狗,不仅表现了雷州先民精湛的雕刻工艺,还深刻反映了古雷州俚、僚、傜、僮、黎等少数民族集居,共同以能够保护庄稼和狩猎的狗为图腾,从“图腾崇拜”、“呈祥报喜”、“守护神灵”到“司仪宠物”的演变过程。

并展示了宋元以后,汉闽人不断迁雷使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激荡和交融,先民以智慧和力量创造的辉煌历史。

上古时代的雷州是古越族聚居之地,史称南蛮人。

汉末至五代中原避乱之人多迁雷州,宋元明时期闽南人大量迁雷,原先的古越族人有的汉化内属,有的则迁徒他乡,汉闽民俗文化与古越民俗文化的融会贯通,多民族的民俗风情迁涉而至,交融发展,构成颇具特色的雷州民俗文化。

雷歌、雷剧、姑娘歌、雷州音乐、蜈蚣舞、傩舞、目莲舞、散花舞、头禄花灯、龙舞、高跷龙舞、舞鹰雄、醒狮等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元宵
佳节,城乡各地的飘色游行与傩舞气势恢宏。

阳春三月,松竹、南兴、覃斗等地流行的散花舞引人入胜。

人类“舞蹈活化石”的雷州傩舞、散花舞这两个古老的舞蹈被选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还有经久不衰的雷州歌、姑娘歌和人们津津乐道的有三百多年历史的雷剧等等。

经典的雷剧在雷州城乡演出经久不衰,民间剧团达到150个,雷剧曾二次进京“打雷”誉满京城,获得“中国民间戏剧大赛”二等奖,名伶林奋获得中国文联、中国剧协梅花奖,雷州专业雷剧团曾获省二、四届艺术节多项大奖。

产生于宋朝盛行于明末清初的民间器乐曲雷州音乐是全国45个民间乐种之一现仍存30多首,始于唐代的雷州佛教歌曲现仍存50多首,雷州道教音乐于宋代已很盛行现仍存曲目30多首。

1.雷州石狗。

雷州石狗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它经历雷州古越族人的狗图腾崇拜,发展到南朝陈代,狗耳呈祥雷祖陈文玉的诞降,雷州人认为狗有灵性,奉狗为呈祥报喜灵物,用青石雕刻狗的形象以奉祀,祈求呈祥报喜。

汉闽人迁雷后带来本地的宗教文化“石敢当”、“泰山”、“八卦”之类的驱邪镇魔的符法,与雷州石狗民俗文化的相结合,雷州石狗又演化为“守护神灵”。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表现在石狗造型上,雕刻以笑脸相迎的形神服务社会,雷州石狗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成为广泛性的民间信仰。

2004年4月,雷州石狗已被国家审批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实施保护计划。

今年9月份,雷州石狗信仰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雷州石狗是一份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雷州换鼓。

“雷州换鼓”是雷州先民古老的祭雷活动,是古雷州奇特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的结合。

明代冯梦龙的《警言通言》记载:“从来说道天下有四绝,却是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州海市、钱塘江潮”。

古老雷州大地孕育了“天下四绝”之首“雷州换鼓”,每年举行的祭雷仪式电闪雷鸣、
奇观无比。

3.雷州高跷龙舞。

高跷龙用布料、竹器、纸等制作龙身,一般由青年男子参与表演,每人脚踩高跷板,着开肚衫、统裤等古装,头扎面巾。

表演过程中做出串龙、摆龙、逗龙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

表现雷州人民在闹元宵过程中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欢乐场景。

4.雷州锣鼓圈六国旗。

一般健壮的男青年高举春秋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旗帜,在锣鼓声的旋律下排出方阵,以铿铮有力的步伐,再现六国连环,进行“六国封相”,联合对抗秦国的威武场面。

5.雷州锣鼓圈八宝,由婀娜多姿的少女身穿旗袍,手执八仙彩旗,在锣鼓圈的旋律中排列方阵,展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壮阔场面。

“锣鼓圈八宝队”是每年雷州的城乡固定的元宵节目。

6.雷州锣鼓圈五色旗,由少女身着美丽衣裳,手执五色旗排列方阵,变换队形,配上锣鼓圈的旋律,彩旗飘飘,尽显节日的欢庆、祥和气氛。

7.雷州散花舞。

一种民间舞蹈,已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早期流行江西、浙江等地,宋元时期传入雷州半岛,现在在雷城、附城、白沙、南兴等乡镇还广为流行。

“散花”是仪式中的一个节目,既有联系也可单独举行。

表演时间在白天,烧香点烛,敲锣打鼓,奏乐诵经。

在音乐伴奏中,道士边舞边散花,以示怡神、祝颂、祈福、禳灾。

散花舞配有乐曲伴奏。

唱词有韵,朗朗上口。

演员4人均是男性,一人扮“醮主”,穿平装;3人扮“高功”、“左坊师”、“右坊师”,各穿红袍,手托花盆。

演员不念不唱,主持人大声诵唱散花词,乐队随之伴奏,演员席地而舞,以“春、夏、秋、冬”为层次,以“摘花、赏花、献花、散花”为动作内容,时而独舞,进而群舞,舞蹈动作柔媚婀娜,飘逸欲仙,
给人以美的享受。

8.目连舞。

雷州道教举行“告慰先人”的法事中的一小段,是从传说中的“目连救母”演绎而来的。

9.雷州傩舞。

雷州傩舞是每年正月十四至二十八日或二月十二、十三日举行祭雷的民俗仪式活动。

以雷高、南兴、松竹、杨家、白沙、附城、沈塘等镇为重点,环绕东西洋。

主体傩面具是雷首公与东西南北中五雷公将,加上土地公婆,也有天罡、玄坛十二位天神雷将,以敬祭雷神遣灾祓禳,保佑平安,场面十分隆重而热烈。

已经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傩舞又称“舞巫”、“走成伥”,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历史悠久,被称为人类舞蹈“活化石”。

源于人类原始时期。

先民们戴上狰狞的面具,又蹦又跳,嘴里发出“傩!傩!”的驱赶声,做出扑打、恐吓、追杀的动作,籍此得到占胜疾病与灾害的信心和力量。

从古籍记载可知,周代的傩仪基本保持着原始巫舞的面貌特征。

尔后,这种巫术文化逐渐从日益发达的中原退却。

雷州傩舞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仍有传承。

农历正月十五日,傩队轮流到各家各户的庭中跳傩舞。

演员一般6—8人,分别扮成“雷首公”、“五雷官将”及“傩公”、“傩婆”、“傩子”,均头戴面具,穿五色衣服。

傩公柱杖,傩婆背包抱布娃娃,站在庭边,“雷首”左手拿凿、右手举斧面对中堂祭坛,指挥“五雷官将”去“谴灾”。

“四方神将”空手站立,双手或左或右不停地摆动。

主角“中央”手举花鞭不断地跳舞。

舞者手足上所戴的小铜铃“当当”地响,清脆悦耳,锣鼓伴奏,鞭炮齐鸣,场面非常热闹。

整套舞蹈表现出“耀武扬威”、“移山倒海”、“升天入地”、“驱邪镇魔”等情节。

舞蹈动作简朴威武,豪放粗犷,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10.舞鹰雄。

从清末民初开始,企水埠除了流传着舞龙、舞狮之外,舞鹰雄也是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

雄者,是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奇异之兽,其特征为龙头、凤尾、金钱豹身、麒麟角。

传说该种怪兽能驱害避邪,是兽中之王。

舞鹰雄整套
武艺由鹰、雄、猴等动物形象配以十二音腔而成,武艺形式模仿动物形态,展示动物之间的和谐嬉戏。

表现人们对古图腾的崇拜与情趣,寄寓美好的祈求与理想,意表平安吉祥。

鹰雄舞独具特色,造型夸张,形神兼备,生动活泼,热烈奔放,其套路有:鹰猴醒雄,诱雄出山,鹰雄嬉戏,猴雄过桥,猛雄追鹰,舞鹰雄等。

11.乌石蜈蚣舞。

乌石先民创造的一种表达期盼安康、耕海丰收的民间民俗娱乐活动,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每年的中秋之夜,乌石港区群众都要举办传统的蜈蚣舞活动,以驱除邪气祈求平安。

中秋节前两天,港区各铺头要敬香以便舞蜈蚣,有人义务到埠头收香,进行蜈蚣舞表演时,由80多个青壮年用一根绳子把腰部和一条长约100多米的大船绳扎连在一起,彼此留一定距离,各人头戴竹帽,帽上插着点燃的香,两手也执着点燃的香火。

扮演蜈蚣尾的人后背着两个猪笼,猪笼上也插满点燃的香,一个手执蜈蚣珠(一支竹杆,一端缠上稻草)在前挑逗蜈蚣而舞,众人模仿蜈蚣爬行的动作。

每年的八月十五、十六两夜,在民间乐队的伴奏下,装扮得栩栩如生的蜈蚣在港区的大街上上跳下窜,左突右闪,闪闪发光的“蜈蚣脚”不停地蠕动而舞,尔后逐家逐户巡舞,众人在家均设食品招呼。

传说“蜈蚣”吃了其中一部分,剩下的便是吉祥食物,留给主人一家吃了会避邪,永保健康平安。

“蜈蚣舞”吸引了众多市民及附近群众前来观赏,整个大街成了欢乐的海洋。

12.雷州音乐。

雷州半岛的民间器乐曲,是全国45个民间乐种之一,是流行于雷州半岛的民间传统音乐,因以吹打乐为主,当地群众称“锣鼓班”。

其大多在民间重大日子或庆典活动中演奏,亦用于戏剧演出中渲染气氛。

产生于宋朝盛行于明末清初的民间器乐曲雷州音乐是全国45个民间乐种之一现仍存30多首,始于唐代的雷州佛教歌曲现仍存50多首,雷州道教音乐于宋代已很盛行现仍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