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个性 放飞学生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重学生个性放飞学生天性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论教”,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来评价教师教的效果。“以学论教”,意味着自由,意味着尊重,意味着平等,意味着转移,意味着变化。教师要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探索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以学论教;平等;个性;自由;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然而“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评价未能看到教学活动是双主体活动,割裂了教与学的完整统一性。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状态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学论教”评价方式的提出,要求我们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观,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评价理念。
根据“以学论教”评价方式的要求,结合现实教学实践,在广泛而深入进行教学实验的基础上,笔者对“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创建并践行“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积极努力。
1.柔性预设,教学设计多一些生成空间——使学生乐学
1.1柔性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
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由主导变成主宰课堂,导致教学预设的刻板和僵化,更无从奢望课堂的生成,这是一种刚性设计。新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是具体的、独特的、活动的人,学生的“学”也是主动的、充满创造性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新课堂,关注的重点是学生主体的学习状态,教学预设要更多地注入学习设计的内涵,这样的设计应是“柔性设计”,即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要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留出尽可能多的弹性的空间。
1.2放飞个性是课堂生成的关键
所谓生成性教学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师生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和促进者,他把自己的智慧融进富有创造性的教学中,由此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学生是一个拥有学习权利的探索者,他可以实现自己的学习愿望,表现自己多样化的学习成果。如果学生在教学中丧失了学习的激情和活动的兴趣,那么,即使在课堂上学生达到了学习的目标,也不能够称之为成功的教学。生成性教学可以让师生的思想活动从传统教学设计中摆脱出来,让个性在思想的交流中碰撞,在活动中展示,在探究中学习。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课堂,走进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只有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动态的观念来认识、设计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上好“以学论教”的每一堂课。
2.教给学法,让教学过程展现个性和自由——使学生活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惊讶地发现,有疑问的同学越来越少,几近于无。学生没了疑问,难道是他们真的弄明白了吗?其实不然。那为什么学生有疑问却提不出疑问呢?这得从我们的课堂现状来找寻症结所在。
四十分钟的课堂,学生是坐得笔直,耳提面命地倾听教师暗哑的嗓音……沉重的课堂气氛令人感到莫大的压抑与束缚……长期以来,教师大多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带着学生一步不差地进行,学生完全是被动的,即便是有一些自主的活动,那也是在教师事先设计或限定的范围内,为某个教学环节服务的。每堂课,我们常常讲得很多,对每个知识点也讲得很透,有时我们甚至还把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予以强调。但学生还是会不断地出错。学生这是怎么了?让我们认真自省一下,在这种看似有序的课堂背后,课堂的主人——学生的“神”究竟在哪儿,他们在想些什么?“学而不用则罔”,他们是在学,但是在死学,在死记硬背!如果不对所学的去问几个为什么,那么对知识的掌握永远是模糊的。难怪学生总是糊涂。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是教学的共识。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因此,教师要把多元认识的指导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进而达到不复需教的境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与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变“讲堂”为“学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会学,学活。
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课堂,在师生互动中不失时机的“火上浇油”,活跃学生的思维,让课堂真正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天地,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结合课堂实践可采用以下的方式:
2.1学生问,学生答。上课时,向学生明确说明
有疑问随时都可以提出来。学生提问时,不要直接解答,而要反问学生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采取反问、追问、转问的方式让学生来回答。这既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批判精神。
2.2同步思考,思维互动
学生学习的主动主要集中表现在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保障这种主动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同步思考,思维互动。为了检查学生是否做到“同步”,教师有时不妨故意说错一两处,让学生来纠正。如果他说错了,又让另外同学来指
出他的错处并予以订正。这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维互动,能有效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2.3模拟表演,理解内容
有些课文内容情节性强,如《狼和小羊》、《丑小鸭》等。不妨把理解的权利还给学生,组织表演,给学生以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参与进来。这样学生充满兴趣,能真切理解文本内容,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3.赏识学生,让评价多一些闪亮和关爱——使学生爱学
评价应该服务于学习,而不仅仅是反映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评价本身就应该是一种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能直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变化,教师只有针对这种变化或问题,给予及时的评价激励,才会更有利于把握学生学习,促进其发展。同时,教师要舍得给学生褒扬,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在评价过程中,深入关注学生,是否能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能在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做到团结协作,是否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发现、挖掘、评价和欣赏别人的长处等等。
总之,评价必须与学生的学习同步,否则就毫无意义可言。
3.1赏识评价,让学生建立自信
师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促进课堂生成的重要因素。赏识性评价是维系师生、学生有效对话的纽带,是促使课堂生成的“助推器”。师生、学生之间评价时相互赏识、相互激励,能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给学生以自信和自由的土壤。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产生和释放的能量将是超常和无法预测的,课堂的精彩能不断生成。
3.2激励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
让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教师要善于对学生激发、鼓励,哪怕是学生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都要对其及时表扬,因为这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发他一百次追求成功的欲望。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所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尽情享受成功的乐趣,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获得巨大的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爱学”。
3.3充分评价,让学生实现期待
看优点用“凸透镜”,看不足用“凹透镜”,要能看到学生不足背后的“亮点”——说的不完整,可能思路很独特;说的不新颖,可是很勇敢……一个亮点,就是一次成功,就是一份自信,就是一回期待。充满关怀的评价让学生的每一个亮点都得到扩大,使评价这种“教学”更好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