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07、第7章 细菌感染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合集下载

第7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7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 7 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尽管有预防措施和宿主防御功能,但细菌感染性疾病经常发生。

因此,快速、准确地作出病原学诊断,有助于制定正确的防治方案。

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采集合适的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在确诊病因上极为重要。

特异性防治是应用获得性免疫的原理,给机体注射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包括类毒素)、抗原编码基因或特异性抗体血清等,使其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以达到有效防治感染性疾病的目的。

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特异治疗主要是采用抗菌药物,但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已日趋严重。

第一节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以检测致病菌及其抗原、产物或核酸为目的的细菌学诊断,以及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为目的的血清学诊断。

一、细菌学诊断(一)标本采集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取决于临床标本的质量、采集时间及方法、实验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及经验。

临床医生应该知道何时和怎样采取标本,需作哪些实验室检查,以及如何解释结果。

为提高致病菌检出率,避免诊断错误或漏检,标本采集与送检过程应遵循下列原则: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患者正常菌群或外界环境中杂菌污染标本。

采取局部病变标本处,不可用消毒剂,必要时宜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再取材。

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伤口或体表分离可疑致病菌时,应与其特定部位的正常菌群及临床表现一并加以考虑,因为目前内源性感染呈不断上升趋势。

2.根据致病菌在患者不同病期的体内分布和排出部位,采集不同的标本(表7-1)。

例如流行性脑膜炎患者取脑脊液、血液或出血瘀斑;伤寒患者在病程第 1~2周内取血液,第 2~ 3 周时可取粪便。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表7-1临床标本中常见病原菌临床标本血液常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沙门菌、流感嗜血杆菌咽拭子痰A 群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棒状杆菌、百日咳鲍特菌结核分枝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百日咳鲍特菌、嗜肺军团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脑脊液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粪便志贺菌、沙门菌、空肠弯曲菌、大肠埃希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艰难梭菌、脆弱类杆菌尿生殖道分泌物伤口及脓肿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梅毒螺旋体、阴道加德纳菌、白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A 群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荚膜梭菌、脆弱类杆菌幽门螺杆菌胃窦和胃体粘膜3.应在疾病早期和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否则可能需停药数天后采集,或者在分离培养时加入药物拮抗剂。

医学微生物学之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护理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之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护理课件
控制疫情传播
准确的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并控制细菌感染的传 播,降低疫情的扩散。
提高护理质量的建议
1 2
加强培训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细菌感染 的检测与防治能力。
严格消毒制度
加强医院和病房的消毒工作,减少交叉感染的风 险。
3
规范抗生素使用
制定抗生素使用规范,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免疫学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01
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过酶标记技术检测样本中是
否存在细菌抗原。
免疫荧光技术
02
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样本中的细菌抗原结合,通过荧光显微
镜观察是否存在荧光信号。
免疫印迹技术
03
将样本中的蛋白质分离,再与特异性抗体结合,通过显色反应
检测是否存在目标蛋白质。
沟通与告知
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告知 护理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以取 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护理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无 菌观念,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防止交叉感染。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症 状、体征等变化情况,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总结经验
对护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成功 和失败的原因,积累经验,提高
护理质量。
CHAPTER 05
总结
细菌感染的检测与防治的重要性
降低抗生素滥用
准确检测与鉴别细菌感染,有助于避免抗生素滥 用,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提高治愈率
及时、准确的诊断,有助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 治疗,提高治愈率。

07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07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疫应答的新型疫苗。如乙肝疫苗。
25
重组活载体疫苗 转基因植物疫苗
治疗性疫苗等。
26
类毒素:
外毒素经0.3~0.4%甲醛作用3~4周后, 毒性消失仍保持免疫原性的制品。如白百破 三联疫苗(DPT)是将白喉类毒素、百日咳死 菌苗、破伤风类毒素混合而成。
27
二、人工被动免疫
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纯化 免疫球蛋白抗体,或细胞因子等制剂,使机体即
第七章 细菌感染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1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
细菌学诊断
----以检测致病菌及其抗原或代谢产物为目的
血清学诊断
----以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为目的
基因诊断
----以检测致病菌特异性DNA片段为目的
2
第一节 细菌学诊断
一、临床标本采集
3
二、细菌学诊断方法
1、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形态和染色性上有特征的致病菌,直接涂
片镜检后有助于初步诊断。如:痰中查抗酸性 杆菌,脓液中找G+葡萄串样球菌等。
4
2、分离培养
分离培养是确诊细菌感染性疾病最可靠的方 法(“金标准”),所有标本均应作分离培养获 得纯培养后进一步鉴定。
分离培养比直接涂片镜检阳性率高,但需时
较久。
5
3、生化试验
可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测定细菌代谢产
人为地将疫苗(vaccine)或类毒素接种于 人体,使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一种防 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
19
常用制剂
疫苗
----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 核酸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转基因植物疫 苗和治疗性疫苗。
类毒素
20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指导临床用药
(三)病原菌抗原的检测 EIA, IF, Western blotting
(四)检测病原菌核酸 核酸杂交 PCR
基因芯片(gene chips)
血清学检查
用已知抗原检测患者血清抗体 定性或定量测效价:明显高于正常人
或随病程递增 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检测,若 恢复期或一周后血清抗体效价比早期升高4倍或 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一、 人工主动免疫
(一)疫苗
(二)类毒素
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 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 物感染的措施。
人工主动免疫
主要生物制品
死疫苗 活疫苗 类毒素
核酸疫苗 亚单位疫苗 DNA重组疫苗
亚单位疫苗 细菌的抗原组分,如:荚膜多糖
(二) 人工被动免疫
注射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因子等细胞 免疫制剂,使机体即刻获得特异性免疫。
生物制剂: 抗毒素 抗菌血清:用于多重耐药菌 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细胞免疫制剂
人工主动免疫
免疫物
抗原
人工被动免疫 抗体、CK
出现时间 慢,2-4W
快,立即
维持时间 长,数月-数年
短,2-3W
主要用途 预防
治疗,紧急预防
第三节 细菌感染的治疗
一、抗菌药物的种类 二、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
无菌操作 尽快送检:保暖或冷藏
★ (二)常规程序
直接涂片镜检 用于形态染色有特征的细菌 或经荧光抗体染色
分离培养 原来无菌部位的标本 直接增菌培养 正常菌群部位的标本 分离培养
生化反应 血清学试验
用特异抗体检测抗原 可确定病原并分型 动物实验 主要用于鉴定细菌产毒性 现已被 培养细胞毒性实验或
分子生物学方法取代 药敏实验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新型检查方法研究
01
02
03
快速诊断技术
研究新型的快速检测方法 ,如生物传感器、微流控 芯片等,以便在短时间内 准确诊断细菌感染。
分子诊断技术
利用基因测序、PCR等技 术对病原菌进行分子层面 的检测,提高诊断的敏感 性和特异性。
免疫诊断技术
开发新型的免疫检测方法 ,如免疫荧光、免疫色谱 等,以实现对细菌感染的 早期和特异性诊断。
组织培养
通过取患者组织样本进行细菌培 养,用于检测组织感染和脓肿等 。组织培养可确定感染的细菌种 类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
优点
组织培养能够直接检测组织中的细 菌,对于诊断深部感染具有较高价 值。
缺点
组织培养操作复杂,需要较长时间 ,且阳性率相对较低。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病原菌 的基因序列,具有快速、敏感和 特异的优点。分子生物学检测可 应用于临床标本的快速诊断和流
REPORTING
血液培养
血液培养
通过抽取患者血液样本进行细菌培养 ,是诊断菌血症和败血症的金标准。 血液培养可检测出病原菌,为后续治 疗提供依据。
优点
缺点
血液培养需要一定时间,且阳性率受 多种因素影响,如抗生素使用、采血 时机等。
血液培养能够直接检测出病原菌,对 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组织培养
个体化治疗研究
耐药基因检测
01
研究如何通过检测细菌的耐药基因,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
抗感染治疗方案。
免疫治疗
02
探索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细菌感染的方法,以提高
治疗效果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个体化用药方案
03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健康状况、感染部位等,制定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七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教学要求1.掌握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原理与主要生物制品。

2.熟悉(1)病原菌的检验程序、常用血清学试验的原理。

(2)特异性免疫获得方式。

(3)常用抗菌药物的杀菌机制。

3.了解(1)细菌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2)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临床常见的耐药菌及耐药机制。

教学要点[教学引导]1.病原菌标本采集的原则是什么?常用的检验程序是什么?血清学试验的原理是什么?2.人工免疫的概念,种类及比较3.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各有何优缺点?4.类毒素的概念及其用途?5.人工被动免疫常用的生物制品有哪些?6.常用抗菌药物的杀菌机制有哪些?一、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一)细菌学诊断1.标本采集原则(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患者正常菌群或外界环境中杂菌污染标本。

采取局部病变标本处,不可用消毒剂,必要时宜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再取材。

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伤口或体表分离可疑致病菌时,应与其特定部位的正常菌群及临床表现一并加以考虑。

(2)根据致病菌在患者不同病期的体内分布和排出部位,采集不同的标本,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3)应在疾病早期和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

(4)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

若不能立即送检,应将标本置于特殊的转运培养基中,低温保存。

2.致病菌的检验程序(1)直接涂片染色镜检: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法可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致病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和染色特点。

凡在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致病菌,直接涂片染色后镜检有助于初步诊断。

(2)分离培养:是确诊细菌感染性疾病最可靠的方法(金标准)。

不同细菌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3)生化试验: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如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作用和代谢产物的差异,借以区别和鉴定细菌。

生化试验对菌体形态、革兰染色反应和菌落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细菌(如肠道杆菌)的鉴定尤为重要。

(4)血清学试验:用含有已知的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可快速、准确地检出临床标本中极微量的致病菌特异抗原,亦可鉴定分离培养出的未知纯种细菌,并可确定致病菌的种或型,有助于确定病因。

细菌感染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细菌感染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细菌感染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细菌感染是指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可以是局部感染或全身性感染。

在临床实践中,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非常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以及防治原则。

一、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1.细菌培养:细菌培养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从感染部位或体液中分离出致病菌,并进行药敏试验以指导抗菌药物选择。

2.细菌涂片:通过染色技术,观察患者样本中的细菌形态、分布和数量,有助于快速初步判断感染种类和病情严重程度。

3.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可以通过检测细菌DNA或RNA来确定细菌的存在和种类。

4.免疫学检测:包括血清学检测、荧光抗体法、免疫层析法等,可以检测患者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帮助确认感染种类和疫苗免疫情况。

5.组织活检:对于严重感染或无法确定感染部位的患者,组织活检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二、细菌感染的防治原则1.预防为主:细菌感染的最佳治疗方法是预防,包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使用抗生素、接种疫苗等。

此外,在医疗机构中,应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和隔离等预防措施,减少医院内细菌感染的发生。

2.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药物,但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细菌培养结果合理选择药物、剂量和疗程,避免过度和不当使用。

3.综合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单一的抗生素治疗可能不够有效,需要综合应用其他治疗手段。

比如,对于局部感染,可以使用外用药物、手术引流等;对于全身感染,应加强支持治疗,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强化营养支持等。

4.个体化治疗:细菌感染的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等因素都会影响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5.定期随访:治疗期结束后,需要定期进行随访,评估患者治愈情况和复发风险。

尤其是对于一些严重感染的患者,治疗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或复发,需要密切关注并及时处理。

第7章 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7章 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自然免疫 主动免疫:隐 性或显性感染 被动免疫:获 得母体的Ab(胎 盘/初乳) 人工免疫 主动免疫:疫 苗或类毒素等 被动免疫:抗 毒素或丙种球蛋 白等
29
一、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是 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 异性免疫应答,机体主动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 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特异性预防。
在血平板上的肺炎链球菌菌落
12
生化试验
肠道感染细菌在含铁双糖培养基上的生化反应
13
血清学鉴定
• 利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检查未知的纯培养细菌 • 对细菌进行种、群、型的鉴定
沙门菌血清学鉴定
摘自 《临床微生物检验》(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4
药物敏感试验
• 纸片扩散法、稀释法、E-test法…… • 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在药物纸片周围便出现
抑制病原菌生长而形成的大小不同的抑菌环。根据
抑菌环的有无和大小来判定试验菌对该抗菌药物耐
药或敏感。
16
稀释法
• 以一定浓度的抗菌药物与含有待检细菌的 培养基进行一系列不同倍数稀释(通常为 双倍稀释),经培养后观察其最低抑菌浓 度。 • 稀释法
– 琼脂稀释法——使用琼脂培养基 – 肉汤稀释法——使用肉汤培养基
5
一.临床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原则
标本采集
标本运送
早期采集
无菌操作 选感染部位 最佳时间采集 双份血清
6
做好标记 置于密闭容器内
尽快送检
二、细菌的检测
7
(一)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细菌形态学检查
显微镜放大法
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染色法
复染色法:用2种以上染料
革兰染色 (掌握-实验课) 抗酸染色
负染色法:墨汁负染
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细菌的分离培养 生化试验 血清学鉴定 已知抗体检测未知的纯培养菌 动物试验 测定细菌毒力 (半数致死量、半数感染量) 药物敏感试验 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
好 易保存
免疫原性
二、人工被动免疫:主要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 抗毒素(含抗体的血清) 免疫球蛋白(正常人血浆中的血清
丙种球蛋白等) 细胞因子制剂:IL、IFN-γ、CSF
第三节 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
(一)抗菌药物的种类 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药物
(二)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 影响细胞壁的合成: 青霉素 影响细胞膜的功能: 多粘菌素 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链霉素(30S),红霉素(50S) 影响核酸代谢: 氧氟沙星
(三)用药原则
选择合适的药物 剂量要适当 交替用药 联合用药
适用于抗原性较强的细菌或病程较长的感染 性疾病的诊断。
双份血清
若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比早期升高 4倍或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一、人工主动免疫:主要用于预防 (一)疫苗
死疫苗,减毒活疫苗 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
多肽疫苗、DNA疫苗等
(二)类毒素
死疫苗与活疫苗的比较
种类
制备特点
第七章 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细菌学诊断
病原菌 抗原 代谢产物 核酸

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利用双向琼脂扩散与电泳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由于电泳 和电渗作用,抗原向正极移动,抗体向负极移动,在比 例合适处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线。
酶免疫技术
用酶标记的抗体检测特异性可溶性抗原的实验技术。
10
(四)细菌核酸的检测
PCR(含RTPCR、real time PCR等)
16S rRNA 基因序列
分析
核酸杂交 技术
21
抗毒素(antitoxin)
将类毒素或外毒素给马进行多次免疫后,待马 匹产生高效价抗体后采血,分离血清,提取其 免疫球蛋白精制成抗毒素制剂。
主要用于外毒素所致疾病的治疗和紧急预防。 临床常用的有破伤风、白喉精制抗毒素、肉毒 抗毒素以及气性坏疽多价抗毒素等。
使用这种异种抗毒素时应注意避免Ⅰ型超敏反 应的发生。
核酸杂交、PCR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基因芯片等
直接凝集试验 乳胶凝集试验 补3 体结合试验
ELISA等
一.临床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原则
标本采集
早期采集 无菌操作 选感染部位 最佳时间采集 双份血清
标本运送
做好标记 置于密闭容器内
尽快送检
4
二、细菌的检测
5
(一)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暗视野 显微镜
基因芯片 技术
11
三、细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用已知的细菌或其特异性抗原检测病人血清 或其他体液中的抗体及其效价的变化,可以 作为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由于本实验多采取病人血清检测抗体,故常 称为血清学诊断(serological diagnosis)。
一般适用于抗原性较强的细菌,以及病程较 长的感染性疾病。也可用于调查人群对某病 原菌的免疫应答水平以及检测疫苗接种后的 预防效果。

第七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七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三节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将疫苗(vaccine) 人工主动免疫 : 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 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 死疫苗: 死疫苗: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细菌,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
法杀死而成.
第七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细菌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第一节
细菌学诊断
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
标本采集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根据致病菌在不同病期的体内分布和排出部位,采取 不同标本. 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否则在培养时应加入 拮抗剂.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 送检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保存方式.
活疫苗: 活疫苗: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体制成. 类毒素: 类毒素: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液作用3-4周后,毒性消失
但仍保持免疫原性.
亚单位疫苗: 亚单位疫苗:根据细菌抗原分析,查明不同致病菌的主要保护性
免疫原重组疫苗:通过DNA重组技术制备所需的疫苗. 重组疫苗: 重组疫苗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或称DNA疫苗,基因疫苗,是将能编码引起保护性免
抗毒素 抗菌血清 胎盘球蛋白, 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细胞免疫制剂
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比较
区别要点
免疫物质 免疫出现时间 免疫维持时间 主要用途
人工主动免疫
抗原 慢,2-4周 长,数月-数年 预防
人工被动免疫
抗体或细胞因子等 快,立即 短,2-3周 治疗或紧急预防

第一节
细菌学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2016-3-23
本章重点与难点
• 细菌感染性标本的采集原则 •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验程序 • 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 适应性免疫的获得方式 • 人工免疫的概念和常用的免疫制剂 • 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
2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
3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验方法
形态学检查 含菌 标本
15
稀释法
• 以一定浓度的抗菌药物与含有待检细菌的培 养基进行一系列不同倍数稀释(通常为双倍 稀释),经培养后观察其最低抑菌浓度。 • 稀释法
– 琼脂稀释法——使用琼脂培养基 – 肉汤稀释法——使用肉汤培养基
16
抗生素连续梯度法(E-test法)
将稀释法和扩散法的原理相结合,使用预先设 定的稳定且连续的抗菌药物浓度梯度,采用琼脂培 养基培养以确定不同抗菌药物对微生物的最低抑菌
掌握
细菌培养、形态学检查 生物试验、血清学鉴定
细菌分离培 养与鉴定 抗原 检测
动物试验、药物敏感试验
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技术 酶免疫技术、免疫印迹试验 等 核酸杂交、PCR
可疑细菌 感染
细菌成 分检测 核酸 检测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基因芯片等
直接凝集试验
血清(双 份)标本
特异性抗 体检测
乳胶凝集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ELISA等
等减毒活疫苗。
30
活疫苗与死疫苗的比较
区别点
制品特点 制备方法 接种次数和接种量 接种反应 免疫的类型 免疫效果 毒力回升与安全性 疫苗的稳定性 保存
活疫苗
减毒或无毒的疫苗 通过非正常培养减毒株 1次,量小 可在体内增殖,类似轻型 感染或隐性感染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5年 有可能,对免疫缺陷者有 危险 相对不稳定 不易保存,4℃存活2周, 真空冻干可长期保存
16S rRNA 基因序列 分析
基因芯片 技术
21
(五)生物芯片技术
将核酸片段、蛋白质或酶、抗原或抗体、细胞及 组织等生物样品有序地固定于硅片、尼龙膜等固相支 持物上,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生化反应。 用化学荧光法、酶标法或同位素法显示反应结果, 通过特定的仪器读取与收集数据,并用软件进行数据
分析,从而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种类和数量。
26
一、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是 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 异性免疫应答,机体主动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 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特异性预防。 采用人工主动免疫方法通常称为预防接种 (prophylactic inoculation)或疫苗接种(vaccination)。
将编码某一蛋白抗原的基因转入减毒的病毒或细菌 而制成的疫苗。转入的目的基因可整合到细菌或病毒的
基因组上或以质粒的形式存在。
35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也称DNA疫苗。 是将编码保护性抗原的基因重组到质粒真核表达载体
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宿主体内,外
沉淀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补体结合试验 中和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
各类微生物感染 Q热 风湿热(抗O试验) 各类微生物感染
24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25
掌握
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式
自然免疫 主动免疫:隐 性或显性感染
被动免疫:获 得母体的Ab(胎 盘/初乳)
人工免疫
主动免疫:疫 苗或类毒素等 被动免疫:抗 毒素或丙种球蛋 白等
– 能够完全抑制培养基中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 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
– 能够杀死培养基中细菌的最低药物浓度
14
纸片扩散法
含有定量抗生素的纸片贴在已接种待检病原菌
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上的抗生素向周围琼脂中扩散, 形成了逐渐减小的药物浓度梯度。 检测抑制病原菌生长的大小不同的抑菌环。 根据抑菌环的有无和大小来判定试验菌对该抗 菌药物耐药或敏感。
特异性预防
疫苗
类毒素
27
27
疫苗的种类
– – – – – – 死疫苗:伤寒疫苗、霍乱疫苗 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卡介苗(BCG) 亚单位疫苗: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 基因工程疫苗 载体疫苗 核酸疫苗
28
死疫苗
• 死疫苗(killed vaccine):用物理、化学方法杀死
病原微生物,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剂。
37
二、人工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是输入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 清、纯化免疫球蛋白抗体或细胞因子等免疫制剂, 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过程,可用于某 些急性传染病的紧急预防和治疗。
38
抗毒素(antitoxin)
• 将类毒素或外毒素给马进行多次免疫后,待马匹产生 高效价抗体后采血,分离血清,提取其免疫球蛋白精 制成抗毒素制剂。 • 主要用于外毒素所致疾病的治疗和紧急预防。临床常 用的有破伤风、白喉精制抗毒素、肉毒抗毒素以及气 性坏疽多价抗毒素等。 • 使用这种异种抗毒素时应注意避免Ⅰ型超敏反应的发 生。
• 举例
– 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表面 的荚膜多糖,钩端螺旋体的外膜蛋白等。
33
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编码病原体保护性抗原表位
的目的基因,导入原核或真核表达系统后,用表达的 保护性抗原所制成疫苗称为基因工程疫苗(gene engineered vaccine)。
34
重组载体疫苗
源基因在体内所表达的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36
类毒素
• 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失去了毒性但仍 保持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品。加入吸附剂(佐剂)氢氧 化铝后便制成精制类毒素(toxoid)。 • 吸附剂可延缓类毒素在体内的吸收时间,刺激机体产 生足量的抗毒素。 • 举例: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一.临床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原则
标本采集
标本运送
早期采集
无菌操作
选感染部位 最佳时间采集
做好标记 置于密闭容器内 尽快送检
双份血清
二、细菌的检测
6
(一)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暗视野 显微镜 相差 显微镜
不染色 标本
主要用于检查在生活状态下 细菌的动力及其运动情况
7
革兰 染色 抗酸 染色
荧光金胺
O染色
其他 特殊染色
浓度(MIC)。
17
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
将培养基上分离的可疑致病菌配制成纯菌液,放入自动微
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中,通过计算机自动扫描、读数、
分析、最后报告鉴定及药敏结果。
摘自 《临床微生物检验》(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8
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
微生物数码鉴定原理 计算并比较数据库内每 个细菌条目对系统中每 个生化反应出现的频率 总和 药敏检测原理 微型化的肉汤稀释试验 根据CLSI标准得到相 应敏感度:敏感、中度 敏感和耐药 系统组成 测试卡(板)、菌液 接种器、培养和监测 系统、数据管理系统
死疫苗
死菌,仍保持免疫原性 通过物理化学方法使病原体失 活 2~3次,量大 在体内不增殖,可出现发热、 全身或局部肿痛等反应 体液免疫 0.5~1年 不可能,安全性好 相对稳定 易保存,4℃可保存1年以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1
新型疫苗
亚单位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重组载体疫苗 核酸疫苗
32
亚单位疫苗
• 利用微生物的保护性抗原制成的不含有核酸、能诱 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疫苗,称为亚单位疫苗 (subunit vaccine)。
• 常用的有:伤寒、霍乱、流行性脑膜炎、钩端螺旋
体病等灭活疫苗。
29
活疫苗(减毒活疫苗)
• 减毒活疫苗(attenuated vaccine)是通过毒力变异或 人工选择法(如温度敏感株)而获得的减毒或无毒株, 或从自然界直接选择出来的弱毒或无毒株经培养后制 成的疫苗。
• 常用的有:BCG、鼠疫、炭疽、脊髓灰质炎、麻疹
自动微生物鉴 定及药敏分析 系统
性能特点
自动化程度较高、检测速度 快、可鉴定细菌种类及药敏 试验种类多、数据处理软件 功能强大、结果准确可靠
19
(三)细菌抗原的检测
凝集试验
用已知抗体检测待检标本中未知的颗粒性抗原。
协同凝集试验
IgG的Fc段与金葡菌的SPA结合,Fab段与细菌抗原 结合后,可使金葡菌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用已知的荧光抗体检测待检标本中的未知抗原,借 助荧光显微镜观察。
细菌的染色
8
革兰染色
葡萄球菌(革兰染色阳性)
大肠埃希菌(革兰染色阴性)
9
9
(二) 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细菌检查的一般程序
脓 /痰 / 尿 涂片、染色、镜检 生化反应 血清学鉴定 药敏试验 动物实验
标本 血、脑 脊液等
分离培养
纯培养
增菌
10
细菌的分离培养
• • • • • 培养基的成分 pH 培养时间 温度 气体环境
43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 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
药; •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 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44
复习思考题
1. 取脑脊液进行细菌感染的检查,用什么免疫学方法可以进 行快速诊断?
2. 检查病原菌抗原和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选用的免疫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