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案
![《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12b3d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f.png)
《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文是语文苏教版第四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实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全文3自然段。
第一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
第二段详写了人们互相泼水的情景及其象征意义。
第三段写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
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课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刚走近教室,就看到他(她)坐的很端正,甚至已经自己在读课文了,真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
我很喜欢,我要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你假如喜欢或想要祝福某个人的话,你会怎么做?(生交流)2、不过,有一群人的表达方式与众不同,你们看,他们在干嘛?泼水,泼:怎么记住“泼”(水泼头发泼泼泼)范写、描红3、我国云南省的南部,在那里有着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有着憨态可掬的野生大象,有着众多有名的古佛塔,在那里美丽的傣族姑娘跳着优雅的孔雀舞,这就是西双版纳。
这里居住着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傣族。
(介绍傣族)4、介绍泼水节:在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是傣族最盛大、最隆重的一个节日。
泼水节那天是傣族的新年,就相当于我们的春节。
一般持续3至7天。
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是傣历的元旦,人们把这个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傣族的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提着桶、端着盆、拿着瓢相互泼水,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用力泼水,以表示祝福。
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别提有多壮观了。
5、看看人们的表情,你觉得他们的心情如何(欢乐的)6、板书课题,读课题(指导读出欢乐的感觉)二、初读课文过渡:学贵有疑,你看到这个课题,有没有什么好奇或者疑惑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疑问读读课文吧。
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3a41ae336c1eb91b375d33.png)
《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一年一度、瓢2.理解本课中的10个生字,能准确规范地书写其中的6个生字,分别为:互、祥、桶、吉、祥、如。
3.通过亲自表演体验,初步感受到泼水节的快乐。
教学设想:这是一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课文。
语言简洁,内容生动有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傣族人民泼水的快乐。
二年级的孩子还停留在形象感知的层面,纯粹的讲解不可能让从未参加过泼水节的孩子产生对文本的共鸣。
如何让孩子在欢快有趣的氛围中既体会到泼水的快乐,又顺利完成生字教学的任务呢?1.以儿童的经验为源。
即充分利用儿童既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架设已有经验与新知的桥梁。
10个生字的教学是第一课时的重要内容,并能会认绿色通道内的5个字。
2.以儿童的发展为本。
即立足儿童的学习基础,顺应儿童的学习需要,为儿童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力求问题由儿童而生,策略为儿童而用,疑难被儿童所解。
教学过程: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趣味导入小朋友,在这个单元里,我们游览了热闹的青海湖鸟岛,走进了美丽的台湾蝴蝶谷。
今天老师还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
它在我们祖国的云南。
(出示课件)瞧!那里四季如春,满目都是绿树。
2.读图识字(1)谁能把这个美丽的地方的美丽的名字给读好?(生读)(2)(欣赏凤凰花图片)谁来美美地读读这个花的名字?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熟悉第一自然段过渡:这泼水节很独特,人们是怎么过节的?又有多欢乐呢?答案就藏在课文里。
(1)自由朗读课文(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①(出示第一小节内容)小朋友看,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
这里面有2个词,刚才看图片时已经理解了。
现在你一定能把第一自然段读准确!谁来试一试?②这里生活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大家说是什么族?(傣族)傣族人民的泼水节一年只有一次。
课文中哪个词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年一度)你愿意来读读这段话吗?③学着这个小老师的样子一起读一读。
四年级下册音乐《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音乐《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aa0f8e7a58da0116c1749c9.png)
(封面)四年级下册音乐《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一年一度、互相追赶、吉祥如意”等词语。
规范、端正地书写“互、吉、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盛大的节日。
教学重点:1. 学会生字“互、吉、祥“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朗读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课前看视频:爱我中华。
】1. 导入新课。
师: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了我们汉族,还有很多的少数民族。
看,图上的姑娘小伙是哪个民族的?生说。
师:是能歌善舞的【傣族】。
2.傣族人民住在我国云南省一个美丽迷人的地方。
瞧,那里有浓绿的椰树,高高的佛塔,还有独特的竹楼,宁静的村寨。
这个地方叫【西双版纳】,美美地读一遍。
3.每年春天,西双版纳到处开满火红火红的【凤凰花】。
读一读。
引读: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的泼水节。
一年一度意思就是?师:泼水节一年只有一次,是傣族人民的新年,这可是他们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了。
4.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是《欢乐的泼水节》。
小手伸出来,一起写课题,强调生字泼。
(左边三点水窄,右边头发的发要宽,)读题。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泼水节是一个欢乐的节日。
二、自读课文,自主体验。
1.想体验一下泼水节的欢乐吗?打开书,自由地朗读一遍课文,读完请坐端正。
2.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第5句,提醒注意停顿。
三、师生合作,朗读激情知道吗,泼水节最具特色的要数泼水活动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就具体生动地向我们作了介绍。
1.看看书,数数第二自然段共几句话?2.请5个同学,一人读一句。
(字音都读准了,声音很响亮)小结:这5句话就把傣族人民参加泼水活动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
《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案
![《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591a0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f.png)
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泼水节的背景和意义;2.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3.学会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综合能力,描述泼水节的活动。
二、教学准备1.教材:教科书、课件等;2.教具:黑板、笔、录音机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与学生交流,引入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你们听说过泼水节吗?它是在哪个国家举行的?你们知道它的意义和活动吗?2. 新知讲解(10分钟)1.通过展示图片或者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泼水节的活动场景,向学生介绍泼水节的背景。
2.向学生普及关于泼水节的相关词汇和表达,如节日(festival)、欢乐(joyful)、水枪(water gun)、洒水(sprinkle water)等。
3. 听力训练(15分钟)1.播放泼水节相关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听并填写相关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4. 口语练习(2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问答练习,让学生用英语回答关于泼水节的问题,如:When is the Water-Splashing Festival celebrated? What are the activities during the festival?等。
2.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增加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机会。
5. 阅读训练(20分钟)1.给学生发放有关泼水节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书写训练(15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阅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泼水节的短文。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泼水节的活动。
四、教学反馈1.教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鼓励;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五、课堂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额外的阅读,了解其他国家的类似节日,并进行比较。
2.鼓励学生通过制作海报、PPT等形式,展示自己对泼水节的理解和想法。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a9092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8.png)
《欢乐的泼水节》word版教案【可编辑】第一章:泼水节的起源1.1 介绍泼水节的历史背景和起源,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意义和重要性。
1.2 讲解泼水节的传说和故事,增加学生对泼水节的兴趣和好奇心。
1.3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泼水节的庆祝活动和习俗,让学生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氛围。
第二章:泼水节的庆祝活动2.1 介绍泼水节期间的各种庆祝活动,如游行、舞龙舞狮、文艺表演等。
2.2 讲解泼水节期间的传统习俗,如泼水、栓线、拜佛等。
2.3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泼水节的庆祝场景,让学生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氛围。
第三章:泼水节的文化意义3.1 介绍泼水节在泰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文化价值。
3.2 讲解泼水节对泰国社会的积极作用,如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等。
3.3 引导学生思考泼水节对个人和家庭的意义,让学生更加珍视和传承传统文化。
第四章:泼水节的旅游价值4.1 介绍泼水节期间泰国的旅游景点和活动,让学生了解泼水节期间的旅游机会。
4.2 讲解泼水节对泰国旅游业的影响,如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等。
4.3 引导学生思考泼水节对旅游业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经济价值。
第五章:泼水节的庆祝方式5.1 介绍泼水节在不同地区的庆祝方式和习俗,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多样性。
5.2 讲解泼水节的庆祝方法和技巧,如泼水、栓线、拜佛等。
5.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泼水节的庆祝方式,增加学生对泼水节的兴趣和参与度。
第六章:泼水节的社会意义6.1 介绍泼水节对泰国社会的影响,如弘扬佛教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等。
6.2 讲解泼水节期间人们的相互祝福和尊重,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社会价值。
6.3 引导学生思考泼水节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让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和谐与人际关系。
第七章:泼水节的环境影响7.1 介绍泼水节期间环境问题的现状,如水资源浪费、垃圾污染等。
7.2 讲解泼水节环保意识和行为的提升,如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垃圾分类等。
7.3 引导学生思考泼水节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环保建议,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案
![《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6b40e0e53a580216fcfedd.png)
《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案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一、导入1、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还记得这些节日吗?谁来把这些节日读一读?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组成,这些节日是我们汉族的传统节日,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其中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板书:泼水节)2、(简介泼水节)既然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新年,那大家过泼水节的时候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呢?(板书:欢乐的)你欢乐吗?读课题(2个)。
大家一起来。
齐读课题。
3、泼水节是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的节日——西双版纳傣族(出示“西双版纳傣族”并朗读)。
西双版纳是个美丽的、令人向往的地方。
现在就先请小朋友随着音乐跟老师一起来领略西双版纳的美景以及让人向往的傣家风情。
(播放音乐及多媒体)二、新授1、美吗?看着图片,你是不是对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更感兴趣了呢?不要急,大家先一起来听一听录音机里的老师是怎么来读这《欢乐的泼水节》的。
(播放录音)录音机里的老师读得好吧!你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呢?那就请小朋友自己来读一读课文。
读课文之前,老师有几个要求,看:(出示自读要求)①给课文标上序号。
②读准生字字音,读好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③把课文读正确。
2、学生自读。
3、教师检查。
4、在风景如画的西双版纳,一到春天,满树的凤凰花就盛开了,出示“凤凰花”谁能把这个词语读正确。
指读2个。
凤凰花可美了,刚才大家可能没看仔细,现在我们近距离地看一看。
(课件出示:凤凰花)什么颜色,红的像火,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这个词语。
指读2个,一起来,齐读。
5、在这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出示第一小节)轻轻地读一读第一小节,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6、齐读第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理解“一年一度”就是“一年一次”。
当凤凰花开满树的时候,傣族人民就盼着要过节了。
*此时人民的心情会怎么样?是啊,傣族人民高兴地欢迎泼水节的到来,你能再来读读这一小节,让我们体会一下傣家人民的激动心情。
小学语文《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小学语文《欢乐的泼水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c0082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0.png)
小学语文《欢乐的泼水节》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学习生词和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学会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场景,提高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氛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和分享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欢乐的泼水节》描述了泼水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欢乐场景和习俗。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描绘,展现了人们团结友爱、互相祝福的氛围。
2.2 生词和短语学习生词和短语,如“泼水节”、“传统”、“欢乐”、“互相祝福”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短语。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2 教学难点对泼水节的历史和习俗的理解。
使用适当的描述和描绘手法进行写作。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示泼水节的场景。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4.2 教学手段使用PPT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生词短语。
提供写作纸张和文具,供学生写作练习。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向学生介绍泼水节的概念和来历,引起学生的兴趣。
5.2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的细节。
5.3 生词和短语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生词和短语。
学生进行单词接龙和短语运用练习。
5.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关于泼水节的短文。
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提供反馈和建议。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评估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6.2 评估方法进行阅读理解测试,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
学生展示写作作品,进行写作评估。
第七章:家庭作业7.1 家庭作业内容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内容和生词短语。
完成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节日的写作练习。
《欢乐的泼水节》word版教案【可编辑】
![《欢乐的泼水节》word版教案【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0760e3d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6.png)
《欢乐的泼水节》word版教案【可编辑】教材:《欢乐的泼水节》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傣族人民的热情和快乐。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作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 作文的写作思路和表达。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作文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泼水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泼水节是什么。
2. 教师简要介绍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傣族人民的热情和快乐。
2.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书写。
2. 教师选取几个生字词,让学生组词。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课后的感受。
二、作文写作(15分钟)1. 教师出示作文题目:“我心中的泼水节”。
2.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写作一篇关于泼水节的作文。
三、作文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互相展示作文,分享写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泼水节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能力。
3. 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欢乐的泼水节》word版教案【可编辑】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泼水节主题的课堂活动,如泼水游戏、傣族舞蹈表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傣族泼水节的文化习俗。
2.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氛围。
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_《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案之一
![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_《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案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557126c514791711cd791733.png)
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_《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案之一一、初读课文⒈初读课文第一小节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旅游,那今天唐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大家看:这里有高大浓绿的椰树,有别具风情的村寨、竹楼,这就是迷人的西双版纳。
(出示词语)谁来读读这个词语。
看,还有更美的呢!(出示凤凰花图)这是西双版纳的凤凰花。
(出示词语)这是怎样的花?(生说)请你来读一读这个词语。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瞧,(出示课文中的图)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出示词语:傣族一年一度泼水节)谁会读这些词语。
泼水节(板书):泼水节是少数民族傣族的传统节日,在节日里,人们泼水互相祝福。
(出示第一自然段)谁来读读这句话。
⒉初读课文第二小节看看图,说说人们此时的心情怎么样?(交流,注意提醒学生说话要说完整)那我们一起去参加泼水节吧!泼水前该做些什么呢?(出示第二自然段1、2句话)请大家读读这些句子,遇到生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划出词语)谁会读这些划出的词语?[读到提着桶、端着盆做做提、端的动作]这些词语都会读了,那这些句子肯定也难不倒大家。
谁来读给大家听。
开始泼水了,看(出示录像)。
他们是怎样泼水的?(交流)(交流后出示词语:互相追赶、瓢(你见过吗?出示瓢图)、灌、盆、泼、湿淋淋、笑开了花)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
(指名读)原来是这样泼水的,我们自己来读读这两句话。
(自读)谁想读给大家听?身上湿淋淋的,却还这么高兴,这是为什么呢?(出示句子)请大家读读这句话就一定会知道的。
(自读)(指名读)(划出词语:吉祥如意幸福)怎么能不高兴呢?原来泼水是件快乐的事。
让我们轻轻地打开书本,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齐读)⒊初读课文第三小节泼完水可不要急着回去,还有其他活动呢!请大家放声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有没有你喜欢地活动?(交流)难怪人们不肯离去。
(划出:不肯离去)谁来读这个词语。
师生接读:地上铺满了-----( ),空中回响着-----( )。
小学语文《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小学语文《欢乐的泼水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42638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e.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泼水节”、“欢乐”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2)学会通过朗读表达情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泼水节”、“欢乐”等词语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2. 学会通过朗读表达情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卡片。
3. 泼水节相关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泼水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说出“泼水节”并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2.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讨论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3. 朗读训练(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4. 造句练习(1)学生用“泼水节”、“欢乐”等词语造句。
(2)教师评价,给予鼓励。
5.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了解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2)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评价。
6.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家长签字。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朗读时的情感表达,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熟读课文、巩固生字的情况,以及家长签字确认。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学习过程,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中的表现。
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对于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2下20《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课案
![2下20《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课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1d42be011ca300a7c39003.png)
出示象脚鼓画面:他们敲的是什么?你见过吗?它象什么?
你还有不明白的词语吗?
⑹再读词语。理解了词语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1.初读第一小节
(出示图片)大家今天学得这么轻松,下面我们就到云南省南部去看看吧:瞧!这里有高大浓绿的椰树,有别具风情的村寨、竹楼,这就是迷人的西双版纳。
2.(出示泼水节图片),那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在过节日吗?
对,他们过的是什么节日呢?
3.出示生字“泼”,你能读好吗?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板书:泼水节)
4.泼水节可是傣族人民的盛大节日,你们看,正在泼水的人们个个脸上笑开了花,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泼水节呀?
揭题板书:欢乐的
1.听课文录音,欣赏课文。
下面让我们先一起去感受一下泼水节的欢乐吧!
1.这欢乐的节日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礼物呢?(出示生字)
2.观察字形结构,交流记字方法:
⑴仔细看看上面这行字都是什么结构?
⑵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⑶下面的一行前面三个是什么结构?
你怎样记“幸”的?
⑷重点讲解“互”和“离”
教师示范写“幸”、“互”、“离”,生书空,写一写,教师提醒书写姿势。
汇报:(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现把较特别的举例如下)
大家读得好吃力啊!这个句子比较长,我们要读好它,不仅要注意标点的停顿,句子中间也要做适当的停顿,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美美地读一读吗?
(读全段)怎么能不高兴呢?高兴吗?高兴!原来泼水是件快乐的事儿,你能把这种快乐读出来吗?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出示第二段。
读了这一小节,你知道了什么呢?(泼水节的场面很热闹)
每当火红的凤凰花开的时候,这里的人们便迎来了一年一次的泼水节。(出示课文第一小节: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欢乐的泼水节 教学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2e38b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1d.png)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一、目标
1. 了解泼水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 能够介绍泼水节的意义和相关活动。
3. 参与泼水节的游戏和庆祝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氛围。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泼水节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一下泼水节的热闹氛围。
2. 了解:教师向学生介绍泼水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包括泼水节的由来、民间传说和庆祝方式。
3. 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研究泼水节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庆祝方式和特色,然后向全班做简短的介绍和分享。
4.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泼水节庆祝活动,包括玩水、泼水、打水仗等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泼水节的快乐氛围。
5. 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泼水节的意义和庆祝活动,回顾今天的学习和感受。
三、评估
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在讨论和庆祝活动中的表现。
2. 听取学生对泼水节的看法和体验,了解他们对这一节日的理解和感受。
四、拓展
1. 鼓励学生主动了解和参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
2. 组织学生进行关于泼水节的创意活动,包括绘画、手工制作等,展现泼水节的快乐氛围。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和体验泼水节的独特魅力,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文化,增进对世界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同时,通过亲身参与庆祝活动,学生将能够感受到节日带来的快乐和友爱,促进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简案
(执教:曹埠镇曹埠小学王爱民)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部分重要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风俗习惯。
学习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风俗习惯。
学习流程
一、激趣导入
1、指名背诵《快乐的节日》。
2、揭示并板书课题,学习“泼”字。
3、了解傣族风俗习惯,简介泼水节。
二、学习字词
1、闯关之一:认读生字
①读读生字
②记住生字
2、闯关之二:读熟词语
①读带拼音的词语
②读去拼音的词语
相机理解部分词语
3、闯关之三:读顺长句
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朗读课文
1、小组合作朗读,相互纠正。
2、集体交流展示,同伴评价。
四、写字练习
1、教师范写:互、祥、幸、肯、离
2、学生观察并练字
五、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