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西门豹治邺》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西门豹治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感知西门豹的勇敢和智慧,培养勇敢面对困难、善于解决问题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西门豹治邺的方法和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培养学生勇于担当、善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西门豹的形象。
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分析西门豹治邺的方法和效果。
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西门豹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西门豹的形象。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西门豹的了解。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分小组讨论,概括课文大意。
教师选取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分析西门豹治邺的方法和效果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西门豹治邺的方法。
5.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注意读音和书写。
学生结合课文,运用生字词造句。
6.感知文章中心思想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7.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8.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
2.提高课堂互动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延伸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西门豹的历史背景,了解古代官场风气。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其他历史人物,进行对比分析。
3.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古代文物,感受历史文化。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西门豹的形象: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西门豹在故事中表现出了哪些品质?请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例子。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西门豹不畏强权,敢于挑战迷信,他的智慧体现在哪里?”2.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教师举例:“比如‘迷信’这个词,我们可以用在句子中,‘以前人们迷信巫术,但现在科学告诉我们……’大家试试看。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教案
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凝聚着强烈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的文章,教材通过对龙的传说、龙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以及龙的象征意义的描述,赞颂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意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本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感、读中悟,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积极思考和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五、教学准备:1、教师:录音机录音带图片课件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1、播放歌曲《龙的传人》,教师问: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②关于龙,你都知道些什么?(教师组织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龙的资料。
)③谁知道歌词中的“龙的传人”指的是什么人?2、过渡: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是龙的传人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组织学生欣赏歌曲,交流课前通过读书、上网、看电视等多种方式收集到的有龙的的图文资料,这样丰富了课程资源,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将课堂延伸至深课外,使其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就能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教师出示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检查认读。
3、讨论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既提出了阅读教学首要的、也是必要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又抓住了重点设问: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在此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充分享受个体认知的快乐,意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品质。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优质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趣味故事》中的《活见鬼》。
该文讲述了魏国大夫宋定伯在一次夜晚遇到了一个鬼,他们展开了一场智慧较量,最终宋定伯用聪明才智战胜了鬼,并把它变成了一头牛。
本文详细内容涉及:生字词学习、朗读、理解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复述故事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宋定伯和鬼的形象特点,领会故事寓意。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能复述故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宋定伯和鬼的形象特点,理解故事寓意。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故事趣味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则关于鬼的趣味小故事,引发学生对鬼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生字词: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4.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宋定伯和鬼的形象特点,讨论他们之间的智慧较量,理解故事寓意。
5.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提高朗读效果。
6.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一段对话,分析其表达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新学的生字词造句,并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活见鬼》2. 生字词:宋定伯、鬼、智慧、较量、寓意3. 人物形象:宋定伯:聪明、机智;鬼:愚蠢、无奈4. 故事寓意:勇敢面对困难,用智慧解决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活见鬼》的故事。
答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故事梗概和细节表述清楚,表达流畅。
2. 造句:运用本课所学生字词,各造三个句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朗读、分析、讨论等方面的进步,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延迟》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延迟》优秀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为五年级学生设计的语文教案,主题为《延迟》。
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展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延迟的含义、延迟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延迟带来的挑战。
教案目标:1. 理解和掌握延迟的含义和概念;2. 了解延迟带来的影响和挑战;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和识别延迟的不同形式和情境;2. 分析延迟对人们的行为和决策的影响;3. 提高学生对延迟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延迟》的教材;2. 课堂提问和讨论的素材;3. 学生课前阅读的辅助材料;4. 学生个人笔记和思考问题的记录。
教学活动: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并分享他们对延迟的理解和经历;2. 阅读理解与讨论:分组阅读课文《延迟》,并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和思考;3. 观察实践:设计延迟实验,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行为,并引导他们思考延迟带来的影响;4. 案例分析:以现实生活案例为例子,分析延迟对人们的决策和行为的影响,促进学生思考;5. 小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教学评价与反思:1. 课堂讨论和思考问题的参与情况;2. 学生观察实践的结果和思考深度;3. 学生的个人笔记和思考问题的记录;4. 教学活动的安排和组织效果。
教案附件:1. 课文《延迟》的副本;2. 延迟实验的设计指南;3. 案例分析的相关资料。
教案延伸:1. 探讨延迟对于个人成长和目标实现的影响;2. 引导学生针对延迟进行个人规划和应对策略的制定。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实用参考]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下册教案全集.doc
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
单元教学难点
情感的抒发,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促进学生对 好词佳句的积累,让学生掌握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
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
1、加强朗读,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弄清课文的主要内
容。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 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破措施
3、利用同伴互助的方式,让学困生获得交流信息的来
备、苍劲有力;写群马奔腾的动态场面如“山洪奔泻”
惊心动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马的热爱之情,从
中指出我们人类的生活与马息息相关,说明了“马”
是人类的好朋友。
能够理清课文层次,了解事情发生的全过程,了解相
单元教学重点
关名称的由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能够较为
准确地复述课文内容。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字,并在教师的 方法的指导)
出自己的疑
指导下进行书写
你认为那个字容易写错?怎 惑,为深入理
练习
样写漂亮?
解课文打下基
被指名的学生朗 2.指名朗读课文
础
读课文,其他学
你从这篇课文中读懂了什 从整体入手,
生认真听,同时 么?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引起学生的思
思考教师提出的
(从课题或从不懂得句子中 考,积极投入
识。
生充分讨论,说
朗读指导:怎样表现出这是 在 学 习 的 最
出自己的理解和 一匹难得的好马是朗读的要点。 后,让学生说
看法
(2)过渡:其艺术成就最淋 出自己的理解
有感情朗读
漓尽致的体现,还在第六节。 和感受,就是
全班有感情地齐
这节写了什么?(板书:奔 要让学生的情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供参考)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供参考)第一课:开学第一课- 课时目标:了解新学期的规划和期望,并介绍教材内容和研究方法。
- 教学重点:了解新学期的规划和期望。
- 教学准备:教材《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研究笔记本。
-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暑假的小故事,激发研究兴趣。
2. 分享学期规划和期望,鼓励学生做好心理准备。
3. 介绍教材内容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正确使用教材资源。
- 课后作业:完成研究笔记本的开学计划。
第二课:我的家乡- 课时目标:研究描述家乡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 教学重点:研究描述家乡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 教学准备:教材《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图片资料。
- 教学过程:1. 呈现家乡的图片资料,引发学生对家乡的思考和回忆。
2. 引导学生研究家乡相关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3. 分组讨论,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乡特点。
- 课后作业:写一篇简短的作文,描述自己的家乡。
...(继续编写教案)...第十五课:古人的交通工具- 课时目标:了解古代的交通工具以及其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对古人智慧的敬佩和理解。
- 教学重点:了解古代的交通工具和其对生活的影响。
- 教学准备:教材《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图片资料。
-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人的交通方式,激发对古人智慧的敬佩。
2. 分享图片资料,介绍古代交通工具的种类和特点。
3. 分组讨论,学生展示自己对古代交通工具的理解和想法。
- 课后作业:撰写一篇短文,描述古代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继续编写教案)...第二十课:感恩父母- 课时目标:研究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培养孝敬父母的情感和行为。
- 教学重点:研究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 教学准备:教材《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家庭照片。
-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忆父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激发感恩之情。
2. 分享家庭照片,引发学生对父母的思考和感受。
3. 结合教材内容,讨论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十课教案(精选5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十课教案(精选5篇)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十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漂亮的读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文中对话,读出相应的语气,背诵课文第4、5段。
3、能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并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了解人物内心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怀念。
教学重点:体会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方法。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江姐的资料。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听《红梅赞》,初步了解江姐。
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注意它的歌词,你知道它的名字吗?课件1:(放录音)师:《红梅赞》是歌剧《江姐》中的主题曲,它借梅花迎寒开放的无私无畏来歌颂江姐为了革命胜利毫不屈服、英勇献身的斗争精神,它是为歌颂江姐写的一首歌。
江姐不仅成为了特定时代的流行曲,而且走进了小说,走上了银屏,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用心阅读有关江姐的简单介绍。
2、(出示课件2:江姐生平简介)师:同学们请注意江姐被害的日子,1949年11月14日。
新中国成立初期,并没有全国解放,逃亡盘踞在四川重庆的国民党残余,知道末日就要来临,便展开了对革命者残酷的疯狂屠杀。
*从小说《红岩》中截取了江姐临刑前的一个片段,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革命者的光辉形象。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大概内容。
1、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易错的地方多练读几遍,指名分段读。
2、学习生字词。
(1)学生分段读,老师及时指正、评价。
(2)齐读生字词,抽认生字词卡。
(3)记忆字形,口头对比组词。
滓拟纲铐签宰似钢烤脸3、了解*大概内容。
师:课文写了临刑前江姐都做了哪些事?(1)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到床铺下。
(2)梳妆打扮。
(3)与难友告别,鼓励勇敢斗争。
三、小结。
师:从上刑场前,江姐的所说、所做、所思中,我们将看到一位具有什么品格的革命女性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第六单元《有趣的民间故事》中的《活见鬼》。
该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机智勇敢的主人公与“鬼”斗智斗勇的故事,展示了民间故事的魅力和深刻寓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掌握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概括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学会勇敢、机智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学会运用故事中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熟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鬼”的谜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入本课。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找出不认识的字词,查阅字典。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讲解生字词,梳理故事情节。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寓意,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故事中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活见鬼》2. 生字词:机智、勇敢、斗智斗勇、鬼主意、恍然大悟等。
3. 故事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并谈谈你对故事中主人公的评价。
2. 作业题目:运用故事中的智慧,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解决一个难题。
答案:结合个人经历,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有趣的民间故事,了解民间文化的魅力。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目录1. [课程简介](#课程简介)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4.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5.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6. [其他注意事项](#其他注意事项)课程简介本教案是针对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的教学设计。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激发研究的主动性。
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的所有内容,包括课文的研究、课文的理解与分析、课文的背诵与默写、作文的写作等。
教学步骤第一课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的研究内容。
2. 研究课文:带领学生认真阅读和理解课文,解读生字词和句子,掌握课文的基本意思。
3. 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总结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解答学生的问题。
4. 合作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复巩固:通过练题和游戏等方式,巩固课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课1. 导入:复上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研究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风格,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课文背诵与默写:带领学生跟读课文,进行课文背诵和默写的训练。
4. 综合运用:通过练题和小组活动,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运用。
5. 总结评价: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研究成果,评价自己的研究情况。
其他课程...(按照课程顺序逐一介绍)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听讲、参与和合作情况,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作业评价: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程度。
4. 课程测验:定期进行课程测验,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名师教案文本五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名师教案文本五篇教案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期进行划分。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九色鹿》教学目的:1.学会“虹、命、冲、告、军、义、失”7个生字,会认“鹿、猎、掉、救、谢、贴、却、消”8个生字。
认识三个偏旁“虫”。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等。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5分钟)1.教师情景导入: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九色鹿,它善良而美丽,你们想认它吗?2.板书课题:九色鹿3.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这只美丽的小鹿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5分钟)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明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指出不足。
3.再读课文,勾画指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不会读的请教同学或是老师。
4.四人小组合作小组长检查生字的读音都读准了没有。
5.教师抽读生字卡片,相机正音。
6.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去读一读,想一想,课文里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7.学生根据自己读书的情况,大致讲一讲故事的内容。
三、朗读课文,感受九色鹿的美丽。
1.借助拼音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懂句子。
2.同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九色鹿是什么样子的?3.你喜欢九色鹿吗?把你的感情读出来。
4.练习用“好像”说话。
月亮弯弯好像( )。
( )好像( )。
第二课时一、游戏,打扮九色鹿。
准备工作,用七种不同颜色写上本课要求学会的7个生字。
1.同学们,今天九色鹿身上的颜色只剩下两种了,你们能把其他的颜色找回来吗?2.认读好色卡上的生字,就可以帮九色鹿找回颜色了。
2024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
2024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牛和鹅》。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文章主题,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学习生字、词语,并能熟练运用;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记叙文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懂得尊重他人,关爱小动物。
2. 学习生字、词语,提高词汇运用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3. 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法,学会观察和描述事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了解记叙文的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尊重他人、关爱小动物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牛和鹅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这两种动物的讨论,进而导入课文学习。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牛和鹅。
3. 精讲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生字、词语,解读文章主题,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牛和鹅的事情,学会尊重他人,关爱小动物。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学会运用新学的词语和句型。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个关于牛和鹅的小故事,运用新学的词语和句型。
六、板书设计1. 牛和鹅2. 主要内容:课文主题、生字、词语、记叙文特点3. 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牛和鹅》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对牛和鹅的认识和体会。
2. 答案:学生完成短文后,教师进行批改,给出指导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学会关爱它们,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动物的文章,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衔接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落实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明确指出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枫叶如丹》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枫叶如丹》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枫叶如丹》的中心思想,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感悟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如“枫叶如丹”“层林尽染”等。
2.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枫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枫叶的特点,引发学生对枫叶的关注。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注生字词。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理解“枫叶如丹”的含义。
2.学生讨论:为什么说“枫叶如丹”?3.教师讲解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理解“层林尽染”的含义。
4.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层林尽染”?(四)课堂互动1.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作业布置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枫叶的作文。
2.收集关于枫叶的诗词,进行背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枫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作业布置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诗词鉴赏能力,为他们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枫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枫叶的特点,引发学生对枫叶的关注。
2.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注生字词。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理解“枫叶如丹”的含义。
2024年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教案
2024年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活见鬼》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生字词,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学会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勇敢、正直、善良的品质。
增强对民间故事的兴趣,传承民间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学习生字词,积累词语。
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民间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宝莲灯》等,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提高朗读水平。
3.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4.分析课文结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5.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书写。
学生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6.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勇敢、正直、善良的品质。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些品质。
7.课堂小结学生回顾所学,巩固知识点。
8.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生字词的默写、课文的背诵等。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对《活见鬼》这篇课文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正能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教师还需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设置分角色朗读环节。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5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5篇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打电话》【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大意,学说相声。
2.抓住典型语句,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3.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幻灯片出示下列两组成语,让学生朗读。
啰里啰唆废话连篇拐弯抹角婆婆妈妈寡淡无味简明扼要斟字酌句直截了当言简意赅风趣幽默师:读了这两组成语,你有什么发现?如果有人和你谈话,你喜欢怎样的表达?为什么?2.师:看来,说话得讲究艺术。
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好几个有趣的人物。
杨氏之子的风趣幽默,晏子的能言善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文——《打电话》,再次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
板书课题:打电话。
【设计意图:出示两组对比鲜明的成语,为了让学生积累,更是为了让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言是一门独特艺术。
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自然而然地聚焦到“说话”上来,为导入新课作好了铺垫。
】二、检查预习,了解相声1.师:读过课文了吗?文章里出现了几个不太常见的词语,你会读吗?嗞嗞呃耗子啰唆嘚儿啷甭师:“嗞嗞”是象声词,“呃”是语气词,“耗子”是什么意思?师:“甭”这个字最有意思,是个会意字。
看到它。
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2.师:老师也读了这篇课文,觉得它有点怪,跟我们以前的课文不一样!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生:都是人物对话!文章的内容是一段相声。
3.师:听过相声吗?听过谁说的相声?对于相声这一种有趣的表演艺术,你有哪些了解呢?师:相声是说唱艺术之一,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国各地。
相声是语言的艺术,更是幽默的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逗观众开心,留给人们思考。
从形式上看,相声可分为三种:一个人说的叫单口相声,俩人的叫对口相声,三人以及三人以上的叫群口相声。
《打电话》就是一段对口相声。
4.师:这样的课文,老师以前从没上过,真有点犯难。
请同学们给老师出点主意,我们该怎样学习这篇课文?生熟读课文,练习说相声。
北师大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北师大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巩乃斯的马教材分析本单元以“马”为主题,选文有说明文、散文,有古诗和现代自由体诗歌。
《巩乃斯的马》为散文,写群马奔腾的动态场面如“山洪奔泻”惊心动魄。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马的热爱之情,从中指出我们人类的生活与马息息相关,说明了马是人类的好朋友。
作家周涛对于西部有着特殊而深厚的感情,他的文章和他对西部的感情一样宽广而深厚,执著且激情澎湃。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希望成为这块土地的代言人。
”“辽阔”是他表现文章的艺术张力,《巩乃斯的马》借助对马群奔跑场面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不受羁绊的生命力的向往与渴求。
学生分析学生对于《巩乃斯的马》所描绘的马群奔跑场景并不熟悉,体会课文难度较大。
课前学生收集了许多资料,包括作家本人以及巩乃斯当地的情况。
学生们通过第一课时对马群、巩乃斯当地的诸多介绍,基本了解感悟了作者写作的目的以及巩乃斯马群奔腾的场面。
学生对课文进行了画批,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初步感受到了散文语言的感染力。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质疑、讨论、朗读等使用各种方法学习体会课文,对场景的描写手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设想与目标1.读中感悟。
读文百遍,其意自现。
这样一篇极具特色的文章,一定要抓“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受到感染,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群马奔腾的壮阔气势。
为使学生能很好地进入语境,教师富有激情的范读应起到积极的作用。
2.读写结合。
从文章中学习语言文字的用法,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学习写作的精妙方法。
把阅读和写作紧密地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文中的比喻句多、奇、大气,是学习和积累的好资源,应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读和想象体会这些比喻句的生动之处,并及时练笔,反馈收获。
为使学生的练笔有话可写,有感而发,可以为学生播放马群奔跑的影片片段,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心灵真正受到震撼。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马的精神,其中国特色和风格,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使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及学习记提纲式笔记。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经典设计范文通用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经典设计范文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草原》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分析和欣赏,详细内容涉及:生词学习、课文朗读、句子解析、段落大意概括、主题思想提炼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生词、短语,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难点:对课文主题思想的提炼,以及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草原美景图片,引发学生对草原的向往,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习生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句子结构,解读段落大意。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为例,讲解如何进行句子解析。
5. 随堂练习:学生针对例题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草原》2. 重点生词、短语3. 课文结构图解4. 主题思想提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对课文中的某一段落进行详细解析。
2. 答案示例:选取课文第二段,分析句子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课后反思如下:1.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注重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有关草原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课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关注作者对草原的描绘,分析句子结构,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重点:
语文知识:
1.预习课文《梅花》,了解梅花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美妙描写及所蕴涵的意义。
2.掌握文字的正确写法,掌握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以及正确的表达习惯。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首先,教师出示一幅绘有梅花的图片,介绍梅花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让学生们感受梅花神奇古朴的美感。
2.师生一起预习《梅花》,通过理解梅花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及通过描写梅花的意义,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
3.教师让学生回味课文,回答相关问题,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其中蕴涵的意义。
第二课时:
1.教师介绍梅花中所蕴涵的象征意义,让学生了解梅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历史渊源、审美价值、文化涵义等。
2.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梅花》,让学生感受梅花的灵动魅惑。
3.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当代梅花的文化涵义,让学生感受梅花在当代中的美丽与价值。
第三课时:
1.教师让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体验梅花灵动的魅惑,让学生动手创作自己的小诗,表达对梅花的思考与感悟。
2.教师结合实际,让学生调查当地有关梅花的文化涵义以及赏梅的习俗。
2024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
2024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牛和鹅》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牛和鹅》。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牛和鹅的特点及生活习性。
2. 掌握本课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
3. 通过对课文句子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句子解析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对牛和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牛和鹅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这两种动物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牛和鹅的特点及生活习性。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词含义,让学生做好笔记。
4. 句子解析: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解析,指导学生掌握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作者对牛和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生字词和句子解析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牛和鹅2. 生字词:、、3. 句子解析:句子的结构及表达方式4. 主题:喜爱牛和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五遍。
(2)用课文中的句子,仿写一个关于牛或鹅的句子。
(3)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牛和鹅的喜爱之情。
答案:(1)略(2)略(3)示例:我喜爱牛,因为它们勤劳、忠诚,是人类的好帮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字词和句子解析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牛和鹅,了解它们更多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动物的课文,丰富知识储备。
2023年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授课教案
2023年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授课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好的教案是教学阅历的积累。
仔细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
老师编写教案是一个探讨教学安排或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授课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授课教案1《烤鸭》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读懂内容,通过烤鸭了解北京的饮食文化。
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理解重点句子,小组学习作者首尾呼应、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以及采纳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增长见识,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憧憬和酷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引题同学们都吃过鸭子,鸭子怎么吃吃?(生:略)那么哪里的烤鸭吃?(生:北京)是啊,北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到长城非英雄,不吃北京烤鸭真缺憾!”今日我们就走入北京,来细细地了解和品尝一下这道北京特色的名菜——烤鸭。
(出示烤鸭图片)师生书写课题。
二、初读,感知1.既然大家都喜爱烤鸭,那你知道正宗的北京烤鸭是怎么制作的吗?你了解烤鸭的历史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过读文,你都知道了烤鸭的哪些学问?向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沟通)三、品读,感悟(一)焖炉烤鸭法:自由读第2自然段,简要地说说焖炉烤鸭的制法。
(出示图片,便宜坊)(二)挂炉烤鸭法:1.和便宜坊的焖炉烤鸭相比,全聚德的挂炉烤鸭更具特色(出示挂炉烤鸭图片)。
所谓“一炉百年的火,铸成了全聚德,天下第一楼,美名遍中国”,那么全聚德的挂炉烤鸭原委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请大家根据自学提示,自学第4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一)2.汇报沟通。
(依据汇报内容,老师相机板书:光滑、闪亮、细腻、香酥)3.(出示烤鸭的图片)一盘盘烤鸭,光滑,闪亮,色泽迷人,看了让人馋涎欲滴,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生:想吃、美味等。
)4.品读重点句子:是啊,正如作者所描述的,(出示句子:如此,烤出的鸭子像枣红色的绸缎一样光滑、闪亮、迷人;口感细腻、香酥、皮脆、肉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教案如果不认真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而最终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教案1:一个苹果教材分析《一个苹果》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文章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互相关怀体贴的阶级友情。
教学中应注重抓住人物神态、外貌、语言等描写体会人民军队中战友间的深厚情谊。
自读感悟,在读中再现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品质;同时自然渗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和精神的方法。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处,多年来比较重视古诗文的教学和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住宿生居多,大多来自农村,阅读习惯和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课文的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着距离。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独立预习能力,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查找资料的能力。
因此: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及英雄事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课中抓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喜欢合作的特点,引导学生读中想象,合作学习,体会人物精神,以保证教学理念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落实。
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2.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描写,用心去体会人物对苹果的需要、渴望,而又互相谦让的这种高大的形象和高尚的品质;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导入新课1.谈话:大家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吗?2.(出示志愿军战士渡过鸭绿江,挺进朝鲜的图片。
)激情谈话:1950年10月,为了保家卫国,党中央、毛主席作出了英明决策:抗美援朝。
在这场血与火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出示上甘岭战役的多幅图片)1952年秋,敌人为了攻占上甘岭的阵地,在43天的战斗中,出动了大批兵力,向这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倾泻了290万发炮弹和5千多枚炸弹。
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所没有过的最密集的炮火,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岩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
志愿军战士们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坚守阵地,终于迎来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乃至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
在这次战役中涌现出了许多激动人心的英雄事迹。
《一个苹果》写的就是这次战役中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板书课题:一个苹果3.读课题,读出自己初步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读书导航”:(1)认真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文章讲了有关一个苹果的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3)遇到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可以划一划。
(生读书、标画、思考。
)2.汇报交流:文章围绕一个苹果,讲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生汇报师板书:捡到苹果给连长传苹果分吃苹果)3.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我们可以把课文分为几段?怎样分?(生分段、汇报、评价。
)三、深读课文,感悟战友间的爱1.教师过渡:对防炮洞里的八个战士来说,你认为谁最需要吃这个苹果,最想吃这个苹果呢?板书:都需要都想吃2.师小结:3.7平方公里的狭小面积,一日之内落弹30余万发;一万余人,要对抗七万多敌人;前沿阵地上,经常是一两个缺员很多的连对抗一两个齐装满员的团,而且几乎没有炮火支援,弹药也常常补充不上,一桶水、一箱弹药、一个苹果,常常是牺牲好几个战士都不一定送得上去……3.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防炮洞,走近可敬可爱的战士们。
在文中找一找描写每个战士神态、动作、语言、外貌等的句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都需要水,都需要苹果?继续找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课件:温馨提示:先自己找、读句子——然后体会一下为什么感动——最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4.全班交流。
指名读让自己感动的句子,为什么感动?预设交流以下语句:(重点让学生自己谈理解,谈不到的地方教师引导、点拨,师生交流。
)(1)火线运输员——“借着洞口的亮光,我看到他满身尘土,……血迹斑斑。
”“连长,……吃了润润喉咙吧!”“他非常固执,说什么也不吃。
其实谁都知道,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着的。
”谈体会。
从哪些词语体会到苹果来之不易。
“固执”怎么理解?你体会到什么?(2)连长——“自从二十四日我连出击开始,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我的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
”“烟熏火燎”怎么理解?出示对比句:“七天了,我没有喝过水。
我的喉咙干极了。
”哪一句写的好,好在哪里?“我望着这个擦得很干净的苹果,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八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擦得很干净”和“他满身尘土,血迹斑斑”形成鲜明对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青里透红、诱人的香味”说明了什么?指导读出连长对苹果的渴望。
(3)“我身旁的步话机员……这个爱说爱唱的小伙子白天黑夜都守在步话机旁……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
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
”从“他的嘴唇……血丝。
”你读出了什么?小李出神地看着我,然后给了伤员小蓝,它可能在想什么?(4)“小蓝是……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四周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了。
他发现……”“连长,您几天没喝水了……小蓝把苹果递给了我。
”从“黑黄黑黄、嘴唇干得发紫”你体会到什么?从“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这个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5)“吃苹果也要做一番动员……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出示连长的话:“……就是十个八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通过对比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结:当时尽管每个人都干渴难忍,但想到别人也需要水,应该把苹果留给别人,把困苦留给自己。
四、入情入境,升华情感1.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音乐起,指名读。
2.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夜晚,放炮洞里格外沉静,没有一个人说话,但是战士们心里真的很沉静吗?你从哪里知道的?他们心里极不平静,流着泪,这是什么的泪水?领会“幸福”和“骄傲”的内涵。
“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的感情堵住了。
”“强烈的感情指的是什么?”3.指导读,带着我们深深的敬意,读出他们之间深厚的战友间的感情。
4.放飞想象,发展创新思维。
假如你就是防炮洞里其中的一位战士,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呢?你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少年,聆听了他们的故事后,你会对这些可爱的战士们说些什么呢?五、总结升华这就是我们可爱的战士──只要一息尚存,他们就绝不放弃自己的阵地……他们甚至可以在零下20度的气温里整夜潜伏,身上仅仅只有单衣;他们,可以在烈火中一动不动;他们,毅然拎起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所以当时的随军记者魏巍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也正是靠着这种顽强的斗志以及战友间关怀体贴、团结友爱的伟大精神,他们在上甘岭坚守了二十四天,歼敌两万五千人,终于迎来了战役的胜利,迎来了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
(播放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六、作业超市1.继续搜集抗美援朝的故事。
2.积累本课的词语和好的句段。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教案2:黄山奇松[教材分析]本课写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
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
第一自然段写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设计意图]根据课文的体裁、内容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真切地领略到黄山奇松的奇特动人,激发起他们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赞叹、向往之情,应做到以下几点;1、通过相关手段,引导把握奇松特征。
播放黄山奇松的相关录像或者展示相关图片,都可以让学生直观感知黄山之松的形象,把握各种黄山之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特点;再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词句,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2、凭借重要词语,引导感悟文中情意。
本篇课文中,“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依依不舍”等词语,无不生动地表现出黄山奇松鲜明的个性特征,显示出作者对黄山奇松的无比赞叹之情。
3、根据课文中心,引导体会表达方法。
课文中值得学生学习的表达方法主要有:总分总构段方式;点面结合;比喻拟人。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
理解新的词语的意思。
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准备]录像、课文录音、投影片[课时划分]两课时[授课类型]讲读课[教学时间]20XX年11月11、12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松“奇”在哪儿。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理解课题:1、你知道松树有哪些品种吗?2、从课题看“黄山松”有什么特点?3、质疑:你还想了解“黄山松”的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渎课文,思考讨论:(1)课文中介绍了黄山的那些特点?重点写了哪一点?(2)文中写了哪些松树?是在哪一节写的?(3)每小节主要写了什么?(第一节: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第二节: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第三节:千字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2、集体朗读课文。
3、交流自学的字词。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这一节有几句话?你从这两句话中知道了什么?(理解“四绝”“情有独钟”)2、第一句中是怎样引出黄山的?第二句与第一句有什么联系?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作业:1、抄写词语。
掌握词语。
2、钢笔描红。
3、朗读课文。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屹立(yì chī) 玉屏楼(pín pínɡ)陡崖(dǒu tú) 宾客(bīnɡ bīn)二、组词。
陡( ) 屹( ) 誉( ) 卧( )徒( ) 吃( ) 举( ) 臣(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感受黄山松的奇、美。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山被誉为(跟说:“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也就是(跟说:“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投影展示黄山四绝图片),特别是四绝中的“奇松”,人们对它更是(跟说:“情有独钟”)。
(多媒体展示黄山松)瞧!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