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八年级物理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A、像会消失 C、像变暗 B、像剩下一半 D、像不变
请学生回答后并用实验来论证一下。
探究题:
6、小李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 律”实验时,将光源、凸透镜、和光 屏放到光具座上,然后不管怎么移动 光屏,都未在光屏上得到光源的像。 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 么?(先请学生小组讨论一下,然后 再抽他们回答)
第二关习题: 3、有一凸透镜的焦距在10~20厘米之间,当 物体距透镜25厘米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D ) A、缩小的像 B、放大的像 C、正立的像 D、倒立的像 4、当烛焰离凸透镜4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 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 C) A、50厘米 B、40厘米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厘米 D、10厘米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复 习
相关概念: 焦点、焦距、 物距、像距、 实像、虚像。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求实的态度。
(二)实验器材
凸透镜、光屏、蜡烛、 光具座、纸、火柴。
一、课题引入
引课 演示课本4-23实验,引课:当凸透镜距电灯较近时 通过透 镜可以看到灯丝正立、放大的像;适当增加凸透镜 与电灯间的 距离,在墙上竟然能看到灯丝倒立、放大的像!再增加透镜与 电灯间的距离,在墙上有能看到灯丝倒立、缩小的像。 凸透镜既能成正立、放大的像,也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还能成倒立缩小的像。那麽,凸透镜成各种不同的像时,物距、 焦距和像距间应满足什麽条件呢?
2f>v>f
V=2f
倒立
缩小
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凸透镜是一种透镜,中央较薄,边缘较厚,呈现凸出形状。
它能够将经过透镜的光线聚焦或分散,从而形成实像或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通过研究透镜的物理特性,得出透镜成像的一系列规律和公式。
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归纳总结:1.凸透镜成像原理:当平行光线入射到凸透镜上时,经过折射形成的光线会聚于凸透镜的焦点F处。
这是凸透镜的一个基本成像原理。
2.焦距和成像距离关系:通过光学公式可以确定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光学公式为:1/f=1/v-1/u,其中f表示焦距,v表示像距,u 表示物距。
3.聚焦性质:凸透镜的焦距决定了成像的性质。
当物距大于2倍的焦距时,形成实像;当物距等于2倍的焦距时,形成无限远处的实像;当物距小于2倍的焦距时,形成虚像。
4.放大率:凸透镜的放大率是指像高与物高之比。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放大率可以表示为v/u,其值为正代表放大,负值代表缩小。
5.倍率公式:倍率公式是凸透镜的一个重要成像关系,表示了物体的放大倍数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
倍率公式为β=v/u,其中β表示倍率,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
6.实像和虚像:当物体在焦点前,即物距小于焦距时,形成虚像;当物体在焦点后,即物距大于焦距时,形成实像。
7.成像位置变化:物体距离透镜越远,成像位置越接近焦点;物体距离透镜越近,成像位置越远离焦点。
8.成像大小变化: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越远,成像越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越近,成像越大。
9.像位置和物位置关系:对于凸透镜来说,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是一个互逆关系。
即当物体在焦点前,像在焦点后;当物体在焦点后,像在焦点前。
10.平行光束成像:当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凸透镜上时,光线会聚于焦点;而当平行光束倾斜入射到凸透镜上时,光线会聚成一束斜线。
总结起来,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归纳为焦距与成像距离的关系、虚像与实像的形成、放大率与倍率的计算、物体与像的位置关系等。
理解和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对于准确的成像分析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二关习题: 第二关习题: 3、有一凸透镜的焦距在 厘米之间, 、有一凸透镜的焦距在10~20厘米之间,当 厘米之间 物体距透镜25厘米时 所成的像一定是( ) 厘米时, 物体距透镜 厘米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D A、缩小的像 B、放大的像 、 、 C、正立的像 D、倒立的像 、 、 4、当烛焰离凸透镜4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 、当烛焰离凸透镜 厘米时 厘米时, 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 C) A、50厘米 B、40厘米 、 厘米 、 厘米 C、30厘米 D、10厘米 、 厘米 、 厘米
第一关习题: 第一关习题: 1、 利用凸透镜能得到物体的放大 、 倒立 、 利用凸透镜能得到物体的放大、 的实像, 的实像 , 这个物体应放在 2f>U>f , 如果要得到物体放大、正立的虚像, 如果要得到物体放大 、 正立的虚像 , 物体 位置。 应在 U<f 位置。 2、一个凸透镜焦距是10厘米,将物体 一个凸透镜焦距是10厘米, 10厘米 放在离透镜8厘米处, 放大、正立、 放在离透镜8厘米处,成 放大、正立、虚 将物体放在离透镜1 厘米处 厘米处, 像;将物体放在离透镜12厘米处, 放大、倒立、 成 放大、倒立、实 像;将物体放在离透镜 30厘米处,成 缩小、倒立、实像;(指像的 厘米处, 缩小、倒立、 ;(指像的 厘米处 大小,倒正、虚实) 大小,倒正、虚实)
选择题: 选择题:
5、如果把今天在实验中用到的凸透 、 镜盖住一半, 镜盖住一半,像会 C 。 A、像会消失 、 C、像变暗 、 B、像剩下一半 、 D、 请学生回答后并用实验来论证一下。
探究题: 探究题:
6、小李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 、小李同学在做“ 实验时,将光源、凸透镜、 律”实验时,将光源、凸透镜、和光 屏放到光具座上, 屏放到光具座上,然后不管怎么移动 光屏,都未在光屏上得到光源的像。 光屏,都未在光屏上得到光源的像。 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 ?(先请学生小组讨论一下 先请学生小组讨论一下, 么?(先请学生小组讨论一下,然后 再抽他们回答) 再抽他们回答)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具体该怎么做呢?以下是WTT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习第1节“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
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这样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
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二、教法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
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元件,通过折射光线来实现成像。
凸透镜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和遵循一定的规律,下面将介绍其主要特点和规律。
特点1. 凸透镜的成像方式:凸透镜能够将光线聚焦到一个点上,形成实像。
当光线从无穷远处射入凸透镜时,实像位于凸透镜的焦点附近。
这种成像方式被称为实焦成像。
2. 成像的放大和缩小:凸透镜能够使成像物体在像方和物方的尺寸上产生放大或缩小的效果。
具体放大倍数或缩小倍数取决于物体距离透镜的位置。
3. 成像位置与物体距离的关系: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越远,成像位置越靠近焦点;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越近,成像位置越远离焦点。
规律1. 聚焦公式:凸透镜的聚焦规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rac{1}{f} = \frac{1}{d_o} + \frac{1}{d_i}$。
其中,$f$表示凸透镜的焦距,$d_o$表示物体距离,$d_i$表示像距。
当物距等于焦距时,像距为正无穷,成像为无穷远,成像无限放大。
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像距为正值,成像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间。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像距为正值,成像位于凸透镜与焦点之间。
2. 放大率公式:凸透镜的放大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V =\frac{h_i}{h_o} = -\frac{d_i}{d_o}$。
其中,$h_i$表示像高,$h_o$表示物高,$d_i$表示像距,$d_o$表示物距。
放大率为正值表示实像与物体是直立的,放大率为负值表示实像与物体是倒立的。
3. 焦点位置规律:凸透镜的焦点位置与透镜曲率、折射率和介质有关。
一般来说,凸透镜焦点越往中心移动,凸透镜的曲率越大。
以上是关于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的简要介绍。
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规律对于理解和应用光学原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光学器件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依据。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实验目的:
①粗测凸透镜焦距
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实验器材:光具座及光学元件1套、手电筒、蜡烛、火柴
三、探究过程:
1、检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
2、测焦距
①安装凸透镜于光具座中间并固定,同时安装光屏
②调节手电筒,使之发出平行光
③用手电筒远离凸透镜照射,并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
④在光具座上读出焦距f=cm
⑤记住f、2f的位置
3、点燃蜡烛(火柴梗放入废液缸),放于凸透镜另一测,调节三者高度,力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
4、将蜡烛移到u=cm>2f处,移动光屏找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像的特点是
,此时像距v=cm(思考像距的范围)
5、将将蜡烛移到f< p="">
6、将蜡烛移到u=cm<f处,移动光屏找像,若观察不到,从另一侧向透镜观察,此时像的特点是< p="">
7、你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
8、实验完毕,整理仪器保持桌面清洁化学教案
</f处,移动光屏找像,若观察不到,从另一侧向透镜观察,此时像的特点是<>
<>。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提升学生对证据的分析和论证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实验探究活动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二、知识准备(1)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
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立的_____像;通过投影仪成、立的像;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立的像。
(2)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由光线会聚而成,虚像由实际光线的会聚而成;实像是的(选填“倒立”或“正立”);实像用光屏承接,虚像(选填“能”或“不能”)。
三、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带刻度尺的光具座。
(2)提出问题照相机和投影仪都成倒立的实像,所不同的是:物体距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在胶片上成缩小的实像;物体距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在屏幕上成放大的实像。
当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使用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物体必须距离放大镜比较近。
可见,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体离凸透镜的有关系。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对应关系呢?(3)猜想与假设结合《生活中的透镜》跟小组同学讨论,提出合理的猜想。
①可能与的距离有关。
生活中的支持事例: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不同,是因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不同。
②可能与有关。
生活中的支持事例:同一物体通过照相机成像,当照相机的焦距改变时(调焦),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会改变。
(4)设计实验①物距和像距:物距u是指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像距v是指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②如图所示,我们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成像的情况。
以焦距为参照距离,对物距和像距进行研究。
(5)实验提示①实验时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的中央位置不动,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处。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简答题(带答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简答题〔带答案〕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桌上备有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一块,为了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必须先从中选出凸透镜,请你帮他设计两种挑选方案。
答〔1〕太阳光聚焦法:把透镜正对太阳光,能会聚太阳光得到最小最亮光斑的就是凸透镜, 〔2〕近看法:把透镜靠近书报,看到的字迹放大的就是凸透镜。
〔3〕远看法:用透镜看远处物体能成倒立像的是凸透镜。
〔4〕观察法: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
〔2〕如何粗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说出你的方法。
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X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这个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和光心之间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3〕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节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到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
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太阳光没有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
〔4〕请你简要说出实验探究前应怎样合理摆放和调整器材。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5〕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所在的两个平面都与光具作的轨道〔是为水平直线〕___垂直_。
〔6〕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为什么?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观察.〔7〕在实验时,她将光源、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请你帮她写出一条检验三者的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的方法:________.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的中间位置,让光源、光屏在透镜的两侧向透镜靠拢.然后调整光源、光屏和透镜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8)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找不到蜡烛的像,可能原因是什么?〔1〕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成绩
【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光具座/ 蜡烛/ 凸透镜/ 光屏/ 火柴
【实验步骤】
1.将凸透镜的位置固定在光具座刻度尺的40cm处,蜡烛和光屏分居凸透镜两侧,并调节三者高度,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
2、把蜡烛放置距凸透镜40cm的地方,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明亮、清晰的像为止,观察所成像的特点,并记录物距、像距和成像特点。
3、把蜡烛移近凸透镜,使物距等于30cm, 25cm,20cm,18cm, 15cm,重复步骤2。
4、使物距u=f=10cm,观察成像情况,并将结果记入表格。
5、使物距u=5cm,观察成像情况,并将结果记入表格。
移动透镜,观察像的变化。
6.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如下规律】:
①_____ ___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____ ____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②实像都是____ ___(填倒立与正立),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___ ___(同侧与两侧);
虚像都是______ _____,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_____ ___。
③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____ ___透镜,且像的大小变____ ____。
成实像时,物体远离透镜,像____ ___透镜,且像的大小变____ ____。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和方法(1)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索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学习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3)乐于参加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二、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器材准备: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及光具座若干组。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各有什么特点?生:(学生思考、回答)照相机成倒立的缩小的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用放大镜先看书本上的文字,然后再用放大镜看远处的同学和老师。
你发现了什么吗?请描述一下看到的现象。
生:描述看到的现象。
如:看到远处的物体是倒立的、缩小的,近处的物体是放大的、正立的等。
(二)探究活动1、提出问题师: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从刚才的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凸透镜,但观察到的现象却有很大不同:有时是正立的,有时是倒立的、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情况的了解思考一下,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提炼学生问题中的知识点,确定本课的探究课题: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
2、猜想假设师:通过我们已经了解的关于凸透镜的知识和你的日常生活经验,你认为上述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什么?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讨论。
(说明:一定要给学生留一定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并且让学生充分讨论。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侓
投影仪
投影仪中的凸透镜将图像源的光线 汇聚,在屏幕上形成清晰、放大的 图像,广泛应用于教学、会议等场 合。
显微镜
显微镜中的凸透镜组将微小物体放 大,以便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广 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
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望远镜
传感器
望远镜中的凸透镜组将远处的物体放 大,以便观察和研究天体、宇宙等宏 观世界,是天文研究的重要工具。
研究不足与展望
01
虽然我们得出了较为完整的凸透镜成 像规律,但在实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 不足之处。例如,实验条件有限,导 致某些特殊情况下成像规律的研究不 够深入;实验数据处理的自动化程度 不高,影响了结论的效率和准确性。
02
为了进一步完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研 究,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 进:一是采用更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 术手段,提高实验的精度和自动化程 度;二是深入研究特殊情况下成像规 律的变化,拓展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 用范围;三是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研究,推动光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调整实验环境,确保光线充足且稳定。
实验步骤与操作
2. 安装凸透镜 将凸透镜固定在稳定的实验台上。
调整凸透镜的高度和角度,以便于观察和记录。
实验步骤与操作
3. 调整点光源
将点光源放置在凸透镜的一侧,确保其发出的光 线能够射入凸透镜。
调整点光源的高度和角度,以获得清晰的成像效 果。
实此外,我们还可以从理论方面对凸透 镜成像规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数学 建模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进一步揭 示成像规律的内在机制和原理。通过 这些努力,有望推动凸透镜成像规律 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为光学领域 的发展和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步骤
一、引言在物理学中,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对于理解光学现象、应用光学仪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深入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
本文将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步骤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二、实验步骤1. 实验材料准备:- 一枚凸透镜- 光源- 屏幕- 尺子2. 实验过程:步骤1:准备凸透镜和光源,将凸透镜放置在光源的前方,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置屏幕。
步骤2:调节凸透镜和屏幕的距离,使得光线能够清晰地在屏幕上形成成像。
步骤3:移动光源的位置,观察成像的变化。
记录不同位置下的成像情况。
步骤4:利用尺子测量凸透镜、光源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
3. 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光源、凸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以及光源位置的变化对成像的影响。
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和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
4.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的记录,我们可以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凸透镜成像规律。
通过观察和测量,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包括成像位置、成像大小和成像形式等。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质。
5. 实验总结和结论:通过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结论。
总结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讨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和规律性。
通过实验总结和结论,可以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光学成像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测量和分析,逐渐领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质。
我个人认为,通过实验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培养科学实验的能力和方法。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全面评估和文章撰写,我们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深入探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相关推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篇1【三维目标】1、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的概念,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时能够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能够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
2、能设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全过程。
3、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参与实验探究的快乐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学生对凸透镜的认识,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但对物体通过凸透镜怎样才能在光屏上成像,及会成什么样的像,还不够了解。
所以,本节教材主要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探究,这个探究实验是一个较完整的科学探究实验。
目的是:一让学生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
2、难点: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用具】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小玩具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提出问题教师:请同学们用小玩具按照课本P61图3-47所示的方法做一个实验,移动放大镜或白纸板的位置,会在白纸上看到怎样的像?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让学生说出看到的像的特征。
教师:对你所观察的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如:凸透镜所成的像跟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让学生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我们知道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ppt
202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ppt
引言凸透镜成像原理成像规律及应用实验操作与结果分析成像规律的扩展研究总结与展望
contents
目录
01
引言
光学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现象研究的基础,对于解释和分析许多光学现象,如放大镜、眼镜、相机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重要性
成像规律在其他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望远镜
02
望远镜的设计也依赖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帮助我们放大远处的物体,使其能够被清晰地观察。
摄影镜头
03
摄影镜头由多个凸透镜组成,根据成像规律可以调整焦距,拍摄出清晰或模糊的图像。
激光光学
在现代激光光学中,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被广泛应用于激光束的聚焦和准直,以及光学元件的制造和检测。
03
成像规律及应用
不同距离下的成像规律
物距大于2倍焦距: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距等于2倍焦距: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距小于焦距: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等于焦距:不成像
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可以拍摄远处的景物
照相机
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可以将电脑或电视上的图像投射到屏幕上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外时,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形成倒立的实像或虚像。
影响因素分析
光线入射角度不同会影响折射方向和成像效果。
光线入射角度
物体距离
焦距
介质
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远近会影响成像的大小和倒立情况。
焦距越短,凸透镜会聚光线的程度越强,成像越清晰。
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会影响折射率和成像效果。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如下图:⑴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整(填"上〞或"下〞);⑵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⑶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移到*一位置(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2.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下图,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上.(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3.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10cm。
*同学按以下图所示放置好蜡烛和透镜后,左右移动光屏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其原因是。
该同学作适当调整〔物距不变〕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
该像的性质是。
4.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下图〕,其中在B上应放置:.(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上右图,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
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_______透镜的方向移动〔填"靠近〞或"远离〞〕。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精选3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精选3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篇一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中考的一个考点。
在透镜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尽管我们都通过实验研究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实际练习时仍会因规律遗忘感到做题困难。
现介绍几招记忆技巧,供同学们参考。
方法一:列表记忆法(f为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成像规律表由表中内容可以看出:1. 凸透镜成实像的特点是物体在焦点以外。
当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向焦点移动的过程中,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增大,像也逐渐变大,像和物体一定在凸透镜的异侧,并且像是倒立的。
2. 凸透镜成虚像的特点是:物体在1倍焦距以内,像和物体一定是在透镜的同侧,并且像是正立、放大的。
3. 从表中看出,有三个“没有”:①没有正立的实像;②没有倒立的虚像;③没有缩小的虚像。
方法二:数轴记忆法说明:1. 焦点F是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即物距u等于焦距f)时,既不成实像也不成虚像,因为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射出,平行光不能相交,所以不能成像。
当物体放在焦点以外时成实像,当物体放在焦点以内时成虚像,即物体成像以焦点F 分为界点,分成虚像和成实像的区域,物体的位置分别在成虚像和实像的区域时,所成的像就对应数轴图上的规律。
2. 2倍焦距处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物体在2倍焦距处成等大的实像,在2倍焦距以外成缩小的实像,在1倍和2倍焦距之间成放大的实像。
方法三:口诀记忆法由列表和图像记忆法中可以归纳出下面的简单口诀:1倍焦距分虚实,2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与物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与物同侧正,物远像近像变小。
方法四:图像法光路图法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涉及到四幅图,如下:光路图法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虽然说可以从本质上认识凸透镜成像规律,找到成像的原因,但是由于现在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光路图不要求掌握,只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因此,同学们只需对此方法简单了解。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堂检测:小卷
作业:9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与物异側倒,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与物同侧正,巧记口诀活用好.
归纳总结:
物距与焦距 的关系 u>2f 2f>u>f u<f 像距与焦 距的关系
2f>v>f
v>2f
像的性质 正倒
倒立 倒立 正立
应用 实虚
实像 实像 虚像
大小
缩小 放大 放大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倒立 放大 实像
10
(4)把物体置于一倍焦距处: 即u=f,观察成像情况。
2F
F
F
2F
(5)把物体置于焦点以内: 即u<f,成像情况又怎 样呢?
1)u<v
2F F F 2F
2)像物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物体离焦点越近,虚像越大
2F
F
F
2F
我们视频进一步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再看动画
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有哪 些收获?
焦距(f)是 参考距离
物距(u) 像距(v)
实验前温馨提示:
1、实验过程中,物体、凸透镜和 光屏三者中心应大致在同一高度。 2、凸透镜的焦距为10㎝。 3、光屏上承接的像最清晰时,记 录物距u、像距v和像的性质。
2、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1)f<v<2f 2)倒立、缩小 的实像。
2F
F
F
2F
(1)把物体置于二倍焦距外: 即u>2f,观察成像情况。
(3)把物体置于一倍 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即f<u<2f,观察成像情 况。
1)v>2f 2F 2)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速小于像速。 3)物距焦点越近,像越大。
6.2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共48张PPT)
u>2f 12
u=2f 10
u=2f 10
2f>u>f 9
2f>u>f 7
u=f
5
u=f
5
u<f
4
u<f
2
实验记录 凸透镜焦距f=5cm
像的性质
实像 或虚像
实像点 实像 实像 实像 实像 实像 实像
放大 或缩小
缩小 缩小 缩小 等大 等大 放大 放大
像的位置
正立 与物体同 或倒立 侧或异侧
异侧 倒立 异侧 倒立 异侧 倒立 异侧 倒立 异侧 倒立 异侧 倒立 异侧
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上?
光具座
点燃的蜡烛
光屏
凸透镜
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调节蜡 烛、透镜、光屏的中心,使它们的三心在同一 高度上。
焦距测量
V=5.1cm f≈v
0cm
83.9cm
89c
m
光屏上承接的像清晰的点时,记录物距u、像距v和像的性质。 当物体离凸透镜非常远时,近似的认为凸透镜的焦距约等于像距,即f≈v
2200224/411//151/5
家庭作业:
• 练习册P58-60
2024/11/5
谢谢!
2024/11/5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A
B
B′
2f f
f A2′ f
2024/11/5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2f f
f 2f
2024/11/5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2f f
f 2f
2024/11/5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实像 实像
等大 等大
倒立 倒立
异侧 10 异侧 10
凸透镜成像五个规律
凸透镜成像五个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五个规律是:
1. 物距-像距关系: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称为物距,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称为像距。
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1/f = 1/v - 1/u,其中f为凸透镜的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根据这个关系,当物距增大时,像距也会增大,当物距减小时,像距也会减小。
2. 物象距离比例关系:根据物距-像距关系,可以推导出物体的高度与像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即h/v = h/u,其中h为物体的高度,v为像高度,u为物体的高度。
这个比例关系告诉我们,物体和像的大小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是成反比的。
3. 放大率的定义:凸透镜成像时,物体的放大率定义为图片高度与物体高度的比值:|v/u| = |h'/h|,其中h'为图片的高度。
放大率告诉我们图片相对于物体的大小变化。
4. 倒立成像:对于凸透镜来说,如果物体是直立的,那么它的像是倒立的。
这个规律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看到镜子中的图片是倒立的。
5. 实像和虚像:当物距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成像是一个正立的、放大的实像。
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像是一个倒立的、缩小的虚像。
如果物距等于焦距,成像距离无限远,成像是一个实像。
这些规律告诉我们在不同情况下成像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验完成后,请同学到黑 板上画出所成的像。
2、演示凸透镜成像作图。 (凸 透镜成像.SWF)
3、通过实验和看课件,让学生用 表格来整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U) U>2f U=2f 2f>U>f U=f U<f
像的正 像的 像的 像距 倒 大小 虚实 (V)
倒立 缩小 实像 2f>v>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不成像 ---- ---- ---正立 放大 虚像 ---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求实的态度。
(二)实验器材
凸透镜、光屏、蜡烛、 光具座、纸、火柴。
复 1、练习作图。 习 2、相关概念:
复习
焦点、焦距、 物距、像距、 实像、虚像。
https:///20321/schedule_100502_1/ https:///20321/schedule_100519_1/ https:///20321/schedule_100520_1/ https:///20321/schedule_100591_1/ https:///20321/schedule_100622_1/ https:///20321/schedule_100620_1/ https:///20321/schedule_100593_1/ https:///20321/schedule_100621_1/ https:///20321/schedule_100521_1/ https:///20321/schedule_100592_1/ https:///hzpfbyy/keshi_354/ https:///hzpfbyy/keshi_3206/ https:///hzpfbyy/keshi_3175/ https:///hzpfbyy/keshi_3181/ https:///hzpfbyy/keshi_3174/ https:///hzpfbyy/keshi_3179/ https:///hzpfbyy/keshi_3183/ https:///hzpfbyy/keshi_3184/ https:///hzpfbyy/keshi_3178/ https:///hzpfbyy/keshi_3182/ https:///hzpfbyy/keshi_3237/ https:///hzpfbyy/keshi_355/ https:///hzpfbyy/keshi_3173/ https:///hzpfbyy/keshi_3271/ https:///hzpfbyy/keshi_3273/ https:///hzpfbyy/keshi_3272/ /hz1/zhuanke/1034801.html /hospital/1034801_detail.html /hospital/1034801_labs.html /hospital/1034801_doctors.html /hospital/1034801_guides.html /hospital/1034801_knowledges.html /hospital/1034801_knowledges.html /hospital/1034801_comments.html /hospital/1034801_news.html /ylzx/hzfkxbk/
4、在凸透镜成像中,物体 移动时,实像和虚像的转折 点在哪里?放大和缩小实像 的转换点在哪里?(请学生 回答)
记 忆 口 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选择题:
5、如果把今天在实验中用到的凸透 镜盖住一半,像会 C 。
A、像会消失 B、像剩下一半 C、像变暗 D、像不变
请学生回答后并用实验来米的凸透镜前有一个物体,沿主 光轴从离凸透镜40厘米处逐渐移到15厘米处。在此过
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 C)
A、都成放大的像 C、先成缩小的像,后成放大的像 B、都成缩小的像D、先成放大的像,后成缩小的像
6、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
凸透镜40厘米处向15厘米处移动时,则( B )
探究题:
6、小李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 律”实验时,将光源、凸透镜、和光 屏放到光具座上,然后不管怎么移动 光屏,都未在光屏上得到光源的像。 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 么?(先请学生小组讨论一下,然后 再抽他们回答)
小结
强 调:
凸透镜成像的成像的规律。
课堂作业:
攻关小练习 共分为三层 逐层增加难度
一、课题引入
在前面的知识中我们学习了照像机、幻 灯机、放大镜等的工作原理和成像特点。 事实上我们知道它们都是凸透镜,那它们 成像又有什么联系和规律呢?这一节课, 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探究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
当物体从大于二倍焦距处 开始慢慢向凸透镜移近过程 中,观察像的性质)。(凸透 镜成像.SWF)
A、 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先变大,再变小。 B、 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再变大。 C、 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变小。 D、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变大。
第二关习题:
3、有一凸透镜的焦距在10~20厘米之间,当
物体距透镜25厘米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D)
A、缩小的像 B、放大的像
C、正立的像
D、倒立的像
4、当烛焰离凸透镜4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
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 C )
A、50厘米
B、40厘米
C、30厘米
D、10厘米
能闯过第1关说明你还可以; 能闯过第2关说明你灵活性 好!
能闯过第3关说明你很优秀!
第一关习题: 1、利用凸透镜能得到物体的放大、倒立
的实像,这个物体应放在 2f> U > f ,
如果要得到物体放大、正立的虚像,物体
应在 U< f 位置。
2、一个凸透镜焦距是10厘米,将物体 放在离透镜8厘米处,成 放大、正立、虚 像;将物体放在离透镜12厘米处, 成 放大、倒立、实 像;将物体放在离透镜 30厘米处,成 缩小、倒立、实像;(指像的 大小,倒正、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