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特别的我》教案模板范文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特别的我》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特别的我》](https://img.taocdn.com/s3/m/5518827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4.png)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特别的我》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特别”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自己特别的地方。
2.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增强对自身的认知和自尊心。
3.能够理解“不同”的含义,学会尊重不同的个体差异。
4.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意见。
二、教学内容1.观赏《特别的我》视频片段,让孩子们感受到在整个世界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带领孩子们讨论,每个人都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并写下来。
3.给孩子们介绍不同的职业和特殊才能的人,让孩子们了解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和价值。
4.安排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在小组中展现自己的特长,并合作完成任务。
5.带领孩子们制作简易的“特别的我”展板,展示自己的特别之处。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观看《特别的我》视频片段,让孩子们感受到独特和特别的含义。
2.引导孩子们讨论,每个人都有哪些特别的地方,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特殊经历和体验。
3.激发孩子们的表达兴趣,让孩子们互相倾听和尊重。
第二课时1.给孩子们介绍不同的职业和特殊才能的人,让孩子们了解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和价值。
2.引导孩子们在小组中,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合作完成一个小任务。
例如:制作一张小卡片、设计一个玩具等。
3.让孩子们在团队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同时让他们学会相互协作和沟通。
第三课时1.带领孩子们制作简易的“特别的我”展板,展示自己的特别之处。
2.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自己的描述和感受。
3.鼓励孩子们相互欣赏和尊重。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主旨是鼓励孩子们发掘自己的特别之处,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性,同时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和价值,学会尊重不同的个体差异。
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表现非常积极和投入,在小组活动环节中,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的特长,互相合作、交流。
在展板制作环节中,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自己特别的描述和感受,展示了自己的特别之处。
然而,在教学中发现,孩子们对于“特别”和“不同”的含义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此外,小组合作和展板制作等环节的时间有些紧张,下次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安排,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和自主空间,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特别的我》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特别的我》](https://img.taocdn.com/s3/m/941d4f0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3.png)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特别的我》教案名称:《特别的我》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增强自信心;2. 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3. 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情感目标: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增强自信心。
2. 知识目标:认识不同的绘画工具和色彩,学习绘画的基本技巧。
3.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素描纸、彩色纸、彩色笔、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2. 准备一些幼儿喜欢的故事书,如《小蓝和小黄》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师生共同观察一幅以自然元素为主题的画作,让幼儿说出画中的颜色和物体。
2. 引导幼儿发现画中的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并与自己做对比。
步骤二:讲解(10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一些有关自然界和社会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如动物、植物、建筑物等。
2. 跟幼儿一起讨论每个事物的特点和优点,并与幼儿个人特点相结合,让幼儿感受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步骤三:创作(30分钟)1. 分发素描纸和绘画工具给幼儿,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2.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颜色、线条和形状来描绘自己,可以画出自己的外貌特征、喜欢的事物等,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步骤四: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让每个幼儿逐一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其他幼儿观察和欣赏,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自己特点和优点的理解,鼓励幼儿相互赞扬和关心。
步骤五:小结(5分钟)1. 观察幼儿的作品,将其中的优点和特点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为什么每个人都是特别的?如何才能发现和展示自己的特点和优点?步骤六:延伸活动(10分钟)1. 通过观看动画片、阅读绘本、欣赏名画等形式,继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2. 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继续表达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优点。
大班语言《特别的我》教案
![大班语言《特别的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c250a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1.png)
大班语言《特别的我》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2.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3. 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特别的我》:通过故事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
2. 讨论:每个人都有特别的地方,你有什么特别的地方?3. 活动:制作“特别的我”海报,展示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特别的我》2. 海报纸、彩笔、贴纸等材料3. 音乐《我是独一无二的》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1.1 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活跃气氛。
1.2 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名字寓意。
2. 故事分享(5分钟)2.1 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2.2 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故事中的小朋友为什么特别?”引导幼儿讨论。
3. 小组活动(5分钟)3.1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你有什么特别的地方?”3.2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制作“特别的我”海报(5分钟)4.1 教师发放海报纸、彩笔等材料,引导幼儿绘制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4.2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5. 展示分享(3分钟)5.1 幼儿将自己的海报贴在主题墙上,向大家展示。
5.2 教师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学会赞美他人。
6. 总结环节(2分钟)6.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强调每个人的独特性。
6.2 幼儿齐唱歌曲《我是独一无二的》,结束活动。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特别”的理解。
2. 关注幼儿在制作海报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表现出的独特性和自信心。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关注幼儿的独特性,并记录下来。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特别的我”展示区,定期更新幼儿的作品,让全体幼儿共同欣赏。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特别的我》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特别的我》](https://img.taocdn.com/s3/m/d707981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f.png)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特别的我》一、教案介绍1. 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为大班社会课设计的一节主题为《特别的我》的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并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2. 教育目标•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个人特点和优点•培养幼儿对自己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3. 教育重点幼儿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和自信心的培养4. 教学资源•《特别的我》绘本•幼儿个人照片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导幼儿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起幼儿对自己的兴趣。
2. 学习内容通过阅读《特别的我》这本绘本,向幼儿介绍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3. 学习活动•活动1:观看幼儿个人照片,并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外貌特点。
•活动2:教师给幼儿一个个人特点的提示,幼儿根据提示说出自己的优点,并在黑板上记录。
•活动3:引导幼儿互相欣赏,每个幼儿轮流说出其他同学的优点,增强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友谊。
4. 结束环节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并鼓励幼儿继续发现和发展自己的优点。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并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通过观看幼儿个人照片和讨论个人优点的活动,幼儿对自己的外貌特点和个性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活动中,幼儿非常积极地参与,他们大胆地分享自己的优点,并相互欣赏和称赞。
这些活动加强了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友谊。
然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是教师在导入环节的引导方式。
在引导幼儿回忆上节课学习内容时,教师未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导致幼儿参与度稍低。
下次教学时,可以尝试使用更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回忆课堂内容。
另外,本节课的时间安排较为紧凑,有些活动需要加强时间控制,以确保每个活动能够充分进行。
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时间安排,合理分配每个环节的时长。
综上,本节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引导方式和时间控制方面有待改进。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希望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的培养。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独特的我》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独特的我》](https://img.taocdn.com/s3/m/dfdb31a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f.png)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独特的我》教案题目:独特的我教案类型:社会教案主题:传承个人特点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教学时间:2课时(每节课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并认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特点和特长。
2. 培育学生对自己的特点和特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 培养学生积极追求自己的发展,实现个人目标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特点和特长。
2. 培养学生对自己的特点和特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积极追求自己的发展,实现个人目标的意识和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个人特点对社会的贡献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1. 学生课堂用书、笔记本和笔。
2. 大班社会课课本《独特的我》的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与学生互动,问学生对“独特的我”这个课题有什么了解和想法。
2. 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个人特点和特长。
二、讲授(25分钟)1. 老师通过展示一些成功人士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特点和特长。
2. 教师向学生介绍《独特的我》这一课文的基本内容。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主人公在故事中展示出的特点和特长,并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来进行汇报。
三、合作学习(10分钟)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展示和交流自己的独特之处。
2. 学生们可以互相提问,了解彼此的优点和特长。
3. 学生互相评价,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肯定。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中的体会和收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并回顾学生在课堂上不同个体的特点和特长。
3.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本节课的感受和思考。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和编写一篇短文,展示每个人的独特之处,并描述自己对个人特点和个人成长的理解。
2. 学生将短文整理成一份小册子,并在下一次授课时提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特点和特长,从而培养学生对自己的特点和特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特别的我大班社会教案
![特别的我大班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5aa10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6.png)
特别的我大班社会教案教案名称:特别的我适用年级:大班学科领域:社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特点都应该受到尊重和欣赏。
3. 通过情境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尊重不同的特点和个性。
教学步骤:一、导入环节1. 观察环节老师在上课前为每位学生准备一个卡片,上面写有学生的名字以及一个与该学生相关的特点,例如:小明爱唱歌、小红爱画画、小绿喜欢运动。
学生在进入教室后,根据自己的卡片找到自己的座位。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同学的卡片,了解彼此的特点。
2. 问答环节老师提问:“你们中有哪些同学和自己的卡片上的特点相同?”“你们中有哪些同学的特点和自己不同?”让学生回答并进行交流,了解彼此的特点和不同。
二、情境教学1. 配对环节老师将所有学生分成几组,每组两个人。
在每个小组中,老师分别给学生发放两张相同的图片:一张动物图片和一张植物图片。
老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它们的不同特点,然后让学生两两配对,让他们发现自己与同伴的不同之处。
2. 角色扮演老师将小组内的两个学生分别饰演相应的图片,让他们通过表演展现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表演结束后,其他学生给表演者喝彩,表现出对他们的认可和尊重。
三、课堂点拨和总结1. 点拨老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不同特点和个性如何令人与众不同,并强调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 总结老师让学生分享自己在今天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鼓励他们尊重自己和周围不同的特点和个性,并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发扬自己的特长。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其他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的个性。
而情境教学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童心和乐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教学点拨和总结环节,也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本堂课的内容。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特别的我》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特别的我》](https://img.taocdn.com/s3/m/b09c503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8.png)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特别的我》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身体不同部位的名称及基本功能。
•能够学习认识个人及周围的不同性别、年龄、体型、外貌等方面的差异,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自我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信自立的品质,强化爱护自己、尊重他人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或其他同学的一些特点,并请同学补充完善。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掌握身体的各个部位及基本功能。
2.整体教学(30分钟)•老师出示《特别的我》绘本,介绍绘本的内容和主题。
•老师与学生共同阅读、讨论,引导学生从中自主发现,理解并感受书中的内容。
•老师以书的内容,指导学生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人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包容差异,并以合作等形式表现出来。
3.小组探究(30分钟)•老师按组分配每组同学一些图片,学生研究图片中人物的年龄段、性别、体型、外貌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展示分析结果,老师通过提问及时纠正,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4.反思(15分钟)•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自己总结最重要的收获,有那些方面需要改进,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反思和总结。
三、教学反思《特别的我》这本绘本,通过描述主人公失去眼睛后的感受以及周围人对其反应,引导孩子理解和尊重每个人的特殊之处。
在教学中,通过互动引导、探究学习、团队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达到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教育目标。
此外,在教学中,老师还注意了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老师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思考和表达,激发了学生在合作中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特别的我》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特别的我》](https://img.taocdn.com/s3/m/31b4f9d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0.png)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特别的我》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2.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3.鼓励学生尊重别人的特点和个性。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学准备:《特别的我》的图片和故事情节;学生的个人照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学生的个人照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二、教学(15分钟)1.介绍故事《特别的我》,并展示相关的图片。
2.教师用简单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并鼓励学生与故事主人公产生共鸣,思考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3.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特点,让学生发言讨论。
三、活动(20分钟)1.分成小组,让学生用画画或写作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并在展示过程中进行互动交流。
2.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例如:“你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在哪方面和别人不一样?”等。
四、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
同时,教师也给予学生正面的评价和鼓励。
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故事和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通过展示和交流,学生更好地表达了自己,也发现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2.教师在课堂中起到了引导和促进学生思考的作用,通过提问和讨论,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教师还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提高了学生对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在下一次教学中,可以结合其他的故事或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认识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鼓励学生尊重别人的特点和个性。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特别的我》及教学反思五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特别的我》及教学反思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f8ac0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f.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特别的我》及教学反思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特别的我》及教学反思《大班社会教案《特别的我》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社会教案《特别的我》含反思!活动背景每一个“我”,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我”,而且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我”。
为了让幼儿从多元化的角度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及体会“我长大了”是一件神奇和令人高兴的事。
于是我围绕“特别的我”设计了本次的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1.比较自己与同伴体貌特征、习惯、爱好的异同,感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
2.尝试在同伴面前大胆、夸张地介绍自己的特征和讲述自己特别喜欢的事与物。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要求幼儿清楚地、有重点的回答问题。
难点:画一画“特别的我”及自己的喜好。
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一幅自画像,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物品。
2、图画纸、画笔。
3、自制有关“我”的题卡。
(各题卡的内容是:“我最喜欢玩的玩具”、“我最喜欢的人”、“我最喜欢的动物”……)活动过程一、教师展示自画像和自己最喜欢的物品,然后介绍自己的体貌特征、习惯爱好等等。
二、请幼儿谈谈自己的特点:你觉得你和别人最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三、游戏“闹钟转转”,“特别的我”回答问题。
1、把有关“我”的题目卡背面围成闹钟状,告诉幼儿游戏规则。
2、玩闹钟转转的游戏,指针转到的题目卡翻过来。
3、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四、要求幼儿清楚地、有重点的回答问题。
(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幼儿回答问题时,采取“比手划脚”的方式,让其他人先猜一猜答案,然后才揭晓。
五、请幼儿画一画“特别的我”。
要求幼儿在图画的中间画上自己,然后在边上画上自己的喜好。
绘画的内容可以请小朋友根据“我”的题卡自由选择2-4个方面来作画。
六、请幼儿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特别的我》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特别的我》](https://img.taocdn.com/s3/m/347af06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9.png)
《特别的我》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自己的独特性,增强自信心。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特别之处,学会欣赏自己。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教具:画纸、画笔、贴纸、剪刀、胶水等。
2.环境布置:在教室内布置展示幼儿作品的展示墙。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舞蹈或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2.引导幼儿相互认识,建立友好关系。
(二)主题活动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等,并分享自己的特别之处。
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特长,如:唱歌、跳舞、讲故事等,让其他幼儿欣赏和学习。
3.小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小组中的特别之处,以及如何为小组做出贡献。
4.制作“特别的我”手工作品:每个幼儿用画笔、贴纸等材料,制作一个代表自己的手工作品。
5.展示作品: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展示墙上,让幼儿互相欣赏和赞美。
2.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欣赏他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较好,幼儿参与度较高。
通过观察、讨论、制作等环节,幼儿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2.在小组讨论环节,幼儿能够积极发言,互相借鉴和学习。
但部分幼儿在表达时仍显得有些紧张,需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
3.制作手工作品环节,幼儿充分发挥了创意,作品富有个性。
但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教师个别指导。
5.教学过程中,我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让幼儿易于理解。
但在部分环节,仍需进一步简化语言,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6.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亮点,成为自信、独特的人。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在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独特性时,设计一个“特别之处分享会”,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特点,如:“我觉得我的眼睛特别闪亮,因为我总是充满好奇。
幼儿园社会教案特别的我
![幼儿园社会教案特别的我](https://img.taocdn.com/s3/m/e86d181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b.png)
幼儿园社会教案特别的我幼儿园社会教案旨在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本教案以幼儿园孩子的个性特点为基础,通过创设情境和开展活动,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特点,并积极发展和运用这些特点。
以下是本教案中的具体活动和目标。
活动一:认识和接纳自己的特点通过自我介绍的形式,让每个幼儿认识自己的特点,并学会接纳和尊重自己。
在活动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每个幼儿轮流站在大家面前,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特点,例如我叫小明,我特别喜欢画画。
•让其他幼儿给介绍者点赞,并鼓励他们接纳和尊重自己的特点。
目标: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学会接纳和尊重自己的特点。
活动二:了解他人的特点通过游戏和互动,引导幼儿学会观察他人的特点,并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差异。
以下是一个适合幼儿园的活动示例:•老师带领幼儿围成一个大圈,每个孩子把自己的手放在前一位同学的手上。
•老师开始传递一个简单的表情,例如微笑,然后要求幼儿用相同的表情传递给下一个同学。
•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引导幼儿观察其他同学的表情,并尝试模仿对方的表情。
•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对他人特点的观察和体会。
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尊重他人的特点的能力。
活动三:发挥自己的特点通过角色扮演和艺术活动,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特点,并学会用自己的特长帮助他人。
以下是一个适合幼儿园的活动示例:•让幼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发挥才能,例如画画、唱歌、跳舞等。
•鼓励幼儿们将自己的特长分享给其他同学,并帮助其他同学学会一些基础的技能或知识。
•在角色扮演游戏中,让幼儿扮演具有自己特点的角色,例如善良的小医生、勇敢的消防员等。
目标:培养幼儿发挥自己特点的能力,学会用自己的特长帮助他人。
活动四:共同创建特别的我们通过团队合作和集体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以下是一个适合幼儿园的活动示例:•组织幼儿们一起进行集体游戏,例如合唱、舞蹈等,通过互相配合完成任务。
•鼓励幼儿们分工合作,每个幼儿贡献自己的特长,共同创造一件特别的作品或活动。
幼儿园大班主题独特的我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独特的我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c7a3d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1.png)
幼儿园大班主题独特的我教学设计背景幼儿园大班的学生进入了学前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他们正处在认知、语言、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需要一种以探究为核心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主动性和探求精神,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何设计独特且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案,让幼儿们更好地学习成为了教育者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的教学设计主题概述我的大班教学主题是“幸福家园”,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家庭,学会关注家庭的温馨、互助、和谐等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理解和赞赏。
本次教学主要涉及到物品的使用、家庭关系、生活方式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通过这次教学,学生能够:1.在对不同家庭的探究中了解家庭中不同成员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2.了解家庭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及其使用方法,并能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3.学会感恩和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家庭,培养热爱家庭的情感。
教学内容在探究中了解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第一阶段,我会以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
我会准备一些家庭成员的照片并让学生们合作完成一个大型的家庭树形图。
在完成这个任务中,他们不仅可以了解各种不同途径的家庭结构以及家庭成员的角色,还可以开阔眼界并体验合作学习和沟通的过程。
了解家庭中各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在第二阶段,我们将学习家庭中各种常见物品的名称、用途以及使用方法,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
例如洗衣机、电视机等,我将通过展示实物、图片以及视频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来介绍和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我会邀请家长一起来到班级,让他们带来一些自己拥有的家庭用品,并和学生们分享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物品。
通过家长的参与,学生们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家庭中各种物品的实际应用,并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珍爱家庭,学会感恩在第三阶段教学中,我会通过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和各种儿歌、绘本来传输感恩家庭和爱家园的情感。
例如我们将画家庭场景,学唱《家的温暖》等,让学生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珍惜家庭及其成员。
大班社会特别的我教案
![大班社会特别的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096e5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6e.png)
大班社会特别的我教案教学目标•让儿童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引导儿童进行自我认知和表达•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教学准备材料•班级照片•儿童照片•团队合作游戏道具•画纸和颜料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引导学生坐成圆形,问候学生并创建轻松的课堂氛围。
•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大班社会特别的我”。
2. 学生特点介绍•制作一份大班照片墙,展示所有学生的照片。
请学生观察并描述照片上的每个人。
•让学生在画纸上画自己的照片,注明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3. 自我认知游戏•分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例如“找朋友”游戏,鼓励学生彼此合作寻找自己的“盆友”,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4. 学生自我表达•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每个人在班级中的特点和作用,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组织小组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 总结和反思•回顾整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的东西。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教学延伸活动1.学生可以创作自己的个人简历,介绍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和未来的梦想。
2.定期开展学生互相介绍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彼此。
3.组织班级团队合作项目,让学生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听取学生在交流环节中的表达和观点•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分享内容进行评估参考资料无。
大班教案:特别的我
![大班教案:特别的我](https://img.taocdn.com/s3/m/d42ccb9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7.png)
大班教案:特别的我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特殊之处,并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2.促进班级氛围的建设,增加学生之间的理解和友谊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准备1.每位学生的照片(可以是在线电子版,也可以是打印版)2.班级墙,可以用白板或是班级墙纸制作3.班级空间或班级日记(记录每位同学的特殊之处,可以是思维导图或简单的文字描述)教学过程步骤一:观察照片,找出同学的特别之处(60分钟)1.给每位学生发一张自己的照片,并在班级墙上贴上。
2.学生观察自己的照片,找出自己的特别之处,例如:头发颜色、眼睛颜色、身高体重、爱好特长等等。
学生可借助班级日记或班级空间,记录下发现的特别之处。
3.学生可以向同桌介绍自己的特别之处,同桌可以帮助补充或修改。
步骤二:班级分享,发现共同特征(30分钟)1.邀请学生一一分享自己的发现,其他学生可以加以补充或评论。
2.教师可以帮助引导学生,发现他们的特别之处之间是否存在共同之处,例如:同样喜欢某个明星、同样擅长运动等等。
3.在班级墙上写下学生们的共同之处,这是班级的一些特征,也是班级氛围建设的基础。
步骤三:集体展示学生的特别之处(30分钟)1.建议教师提前准备一些有趣的问题(例如:哪位同学最喜欢读书?哪位同学笑起来最迷人?),可以向学生提出,也可以由学生自行提问。
2.学生依据自己的特殊之处回答问题,并将自己的照片贴在问题的旁边。
3.教师或学生代表,可以帮助总结每位同学所有的特别之处,并在班级墙上写下,这是班级成员互相认识的一种形式。
步骤四:分享班级的特别之处(20分钟)1.学生可以为自己所在的班级找出共性特征,例如:班级人数、班级性别比例、班级好学科、班级好表演等等。
2.学生可以为班级设计一张海报或画一幅画,表现班级的特殊之处。
3.班级的共性特征也可以记录在班级墙上,以后可以作为班级氛围建设的参考。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表现,是否有在查找自己的特殊之处时的认真和热情,是否能够在分享中展示出自信和自豪,是否能够在合作中体现出互相尊重和帮助。
大班社会特别的我教案
![大班社会特别的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9e9ee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2.png)
大班社会特别的我教案大班社会特别的我教案大班社会特别的我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一天,东东小朋友带来了爸爸的名片,他说:“老师,这是我爸爸一天的名片,送给你吧。
”这时,其他孩子都围了过来,“我妈妈也有”、“我爸爸也有”、“我姑父也有”、“我阿姨也有”。
第二天,孩子们纷纷从家里拿来了大人的名片,许多名片放在一起,孩子们自然而然进行了比较。
通过观察,他们发现,名片的颜色、式样、花纹都有区别,相互讨论尤为激烈。
“指南”中指出:学习活动应尊重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在自主活动基础上,积累和扩展孩子的经验。
于是,在孩子们以有的经验基础上,我组织了活动“名片”,通过交流、操作,孩子们对名片的特征及用途有了更深的了解。
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名片的作用,了解名片上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尝试运用材料制作自己的名片。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愿意与人交往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名片的`作用,了解名片上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材料制作自己的名片。
活动准备水彩笔、卡纸、各种名片。
活动过程一、了解名片的作用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名片)问题:我们看一看名片上都有什么?你们知道名片有什么作用吗?2.教师小结:大人们在预订饭店、修车、与朋友联系等都会用到名片,名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
二、观察名片1.教师法给幼儿各种名片,请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手中的名片。
找一找名片上有哪些文字和数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2.交流名片上共有的特征及用途。
三、比较名片上的不同图案和标记1.观察名片上不同的图案和标记。
你们猜一猜名片的主人想用这个图案或标记吿诉别人什么?2.引导幼儿讨论:如果你有一张名片会送给谁?会做一个怎样的图案或标记?四、制作并赠名片1.教师给幼儿发各种形状的卡纸,用彩笔进行设计,写上自己的名字等信息。
2.将名片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也可以互赠或向同伴索取名片。
特别的我教案
![特别的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c4540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9.png)
特别的我教案•相关推荐特别的我教案(精选2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特别的我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特别的我教案篇1一.主题目标:1.了解我从哪里来,知道自己名字的由来并学写自己名字,初步了解“口”字旁,提手旁,足字旁的汉字构成的规律。
认读汉字:星期一星期五,能结合生活经验采用图夹文的形式制作运动计划表。
2.正确感知10以内数量,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认识相邻数,认识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正确书写数字1、2、3、4。
3.了解并爱护牙齿,知道放屁是一种生理现象,了解放屁的原因。
了解运动项目、种类和形式,丰富运动方面的知识经验,知道科学运动的方法。
4.感知音乐旋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尝试给乐曲填词,能够进行创编演唱,会唱出休止符后的歌词,能用两种不同的唱法唱歌曲前后的部分。
5.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所喜爱或参加过的运动项目。
学习手指印画,会用绘画、剪贴等形式制作教师贺卡,表达对老师的祝福。
二.活动安排:综合活动:国王生病了好朋友认识标记音乐:名字歌小手歌手指歌不再麻烦好妈妈拉拉勾羞答答美术:手指印画大家来锻炼贺师卡语言:特别的名字能干的嘴巴爸爸妈妈和我我的小手真能干国王生病了你是最好的运动会真热闹社会:我从哪里来百家姓我喜欢我自己我爱老师数学:感知10以内的数量认识相邻数认识单双数健康:我们的牙齿屁从哪里来我喜欢运动体育:丰收之歌不怕黑的孩子科学:拆装圆珠笔三.环境创设:1.师生共同布置《我爱老师》的主题墙,并展示幼儿制作的贺师卡,让孩子们交流欣赏。
2.布置墙饰《运动真快乐》,画面上孩子们在进行各种运动,旁边有相应的汉字,让孩子主动感知和阅读文字。
四.家长工作:1.向孩子介绍为其取名的原由,并教孩子学写自己的名字。
2.在家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注意孩子的运动量,告诉孩子饭前饭后不能做剧烈的运动。
大班社会:特别的我
![大班社会:特别的我](https://img.taocdn.com/s3/m/54e9beb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7.png)
大班社会活动:我们不一样一、活动目标1 .运用观察、比较、访问调查等方式发现自己和别人在声音、外形、爱好几方面的不同,感受自己的独特。
2 .愿意在集体中大胆交流和表达,喜欢独特的自己。
二、活动准备1 .一块黑板方便幼儿躲藏。
2 .幼儿操作:人手一张小人图、一支彩笔;人手一张爱好调差表,一支彩笔。
3.教师演示:一张大梳理图表。
三、活动过程(一)“猜一猜”一游戏引题,感受每个人的声音不一样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5位小朋友上来站在黑板的后面,上来的小朋友每人说一句话“请你猜猜我是谁?”请在座的每位小朋友听声音来猜一猜他是谁呢?(二)“比一比”一两两合作,寻找每个人的身体不一样1.教师过渡:除了每个人的声音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呢?请你和旁边的朋友两两结对,拿着这张小人图来找一找,找到一个和你的朋友不一样的地方就用彩笔把这个地方圈出来,并和你的朋友说一说你们俩个什么地方不一样。
2 .两两合作寻找不同并画标记记录下来3 .交流小结交流:大家有什么发现呀?请你们来说一说小结:原来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不一样,有的手臂长,有的手臂短,有的腿粗,有的腿细,有的头发长,有的头发短,有的眼睛大,有的眼睛小,有的换牙了,有的还没换牙等等,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
(三)“找一找”——同伴调查,了解每个人的爱好不一样1 .教师过渡:除了每个人身体不一样,还有我们喜欢的东西一样吗?喜欢吃的、喜欢玩的、喜欢的人有什么不一样?请你们来相互采访一下你的好朋友,把好朋友喜欢的食物、玩具、人物等用简单的图画在这张爱心卡上。
2 .自由走动,找好朋友说一说并记录下来。
3 ,交流小结:教师在黑板用大图标进行梳理交流:你发现你的好朋友喜欢的食物、喜欢的玩具、喜欢的人物和你有什么不一样吗?小结:我们发现自己和好朋友喜欢的东西也不一样,有的喜欢吃甜的、有的喜欢吃酸的,有的喜欢玩毛绒玩具、有的喜欢玩奥特曼,有的喜欢爱莎公主、有的喜欢钢铁侠等等。
特别的我大班教案
![特别的我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fbcd1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9.png)
特别的我大班教案教案标题:特别的我大班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培养自信心和积极态度。
2. 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
3. 增强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自我认识:学生通过绘画、游戏和小组讨论等活动,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2. 特别的我:通过故事、视频和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都是独特而特别的。
3. 动手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如手工制作、角色扮演、歌曲演唱等,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4. 社交技能培养: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和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
5. 总结评价: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和口头表达等方式,总结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成长。
教学步骤:第一课:介绍特别的我1. 呈现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每个人的独特之处,教师做适当引导。
2. 听故事《不一样的猪仔》,让学生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
3. 制作特别的我海报:学生用图片或文字描述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并在教室展示。
第二课:展示特长和才能1. 学生逐一展示自己制作的海报,其他同学进行鼓励和赞赏。
2. 学生分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角色扮演,并在班级中表演。
3. 学生自由选择合唱或独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并进行音乐展示。
第三课:合作与团队精神1.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制作一个大型拼图,鼓励他们分享想法并合作完成任务。
2. 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如合作搭建高塔、合作画画等,培养合作和团队精神。
第四课:总结与评价1. 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方式,记录自己在这个教学单元中的成长和体会。
2. 学生用口头表达方式,分享自己在合作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3.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自己特长和特别之处的认识。
2. 评价学生在合作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大班《特别的我》主题说明
![大班《特别的我》主题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3a2810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1.png)
大班《特别的我》主题说明一、主题来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兴趣和能力。
在大班阶段,孩子们开始对自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强烈的表达欲望。
为了满足孩子们探索自我、发现自我的需求,我们设计了《特别的我》这一主题。
二、主题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等方面的特点,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2、鼓励幼儿大胆地展示自己的独特之处,培养自信心和表现力。
3、帮助幼儿学会欣赏他人的特别之处,尊重个体差异,增进同伴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4、通过多种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社会交往等综合能力。
三、主题网络(一)我是谁1、我的外貌观察自己的五官、身材等,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出来。
比较自己与他人外貌的不同,了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2、我的性格讨论自己的性格特点,如开朗、害羞、勇敢等。
通过故事、游戏等活动,理解不同性格的优缺点。
(二)我的兴趣爱好1、我喜欢的活动分享自己喜欢的游戏、运动、艺术活动等。
尝试新的兴趣爱好,拓展自己的经验。
2、我的梦想谈论自己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警察、医生、科学家等。
用绘画、建构等方式表现自己的梦想。
(三)特别的我,特别的朋友1、我的优点和长处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如善良、聪明、会唱歌等。
学会在集体中展示自己的优点,为他人带来快乐。
2、朋友眼中的我采访朋友,了解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学习欣赏朋友的优点,增进友谊。
(四)我能行1、挑战自我设定一些小目标,如自己穿衣、整理书包等,挑战自己的能力。
分享挑战成功的经验,增强自信心。
2、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尝试自己想办法解决。
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题活动(一)语言活动1、绘本阅读《我不知道我是谁》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达利 B 对自我认知的困惑和探索。
鼓励幼儿讨论自己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感受,以及如何认识自己。
2、讲述活动“特别的我”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特别之处,包括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
大班教案特别的我
![大班教案特别的我](https://img.taocdn.com/s3/m/8575dce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4.png)
大班教案特别的我教案标题:大班教案特别的我引言:大班教案的主题应该围绕幼儿园大班的特点和阶段性需求展开。
本教案将帮助教师们设计一个关于“特别的我”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幼儿发展自我认知、自我表达和自尊心。
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和个性特点。
2. 提升幼儿的自我表达和表演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1. 绘本:《我有好朋友》2. 幼儿手工材料:彩色纸、剪刀、胶水等3. 幼儿音乐材料:《特别的我》或其他类似的歌曲教学活动1: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30分钟)步骤:1. 教师将绘本《我有好朋友》读给幼儿听。
2. 引导幼儿谈论书中主人公拥有的不同特征和能力,例如不同头发颜色、眼睛和皮肤颜色等。
3. 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一个大型人物拼图,使用彩色纸和剪刀剪出不同的身体特征部分(头、手、腿、眼睛等)。
4. 每位幼儿从中选择和自己相似的特征,将其粘贴到一个大海报上,展示并介绍自己给其他幼儿。
教学活动2:自我表达和表演(40分钟)步骤:1. 教师播放歌曲《特别的我》并引导幼儿跟随节奏舞动身体。
2. 教师向幼儿解释词曲的含义和特点,鼓励幼儿表达自己是独特和特别的。
3. 让每位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舞蹈或服装,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特长或特色。
4. 鼓励其他幼儿欣赏和给予积极的反馈,促进互相尊重和支持。
教学活动3:分享与讨论(20分钟)步骤:1. 让每位幼儿准备一张自己的照片,并向全班介绍照片中展示的特别之处(如喜欢的玩具、动物、家庭成员等)。
2. 引导其他幼儿提问和分享类似的经历或兴趣,鼓励积极的互动和沟通。
3. 教师总结幼儿们的共同点和个体差异,并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特而特别的。
课堂延伸:- 邀请家长参与讨论,共同探索幼儿的特长和兴趣,并为幼儿提供积极的支持与鼓励。
- 制作一个《大班特别的我们》的班级海报,展示每位幼儿的照片和自我介绍,加强集体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活动和讨论,幼儿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和个性,增强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社会《特别的我》教案模板范文
活动背景
每一个“我”,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我”,而且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我”。
为了让幼儿从多元化的角度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及体会“我长大了”是一件神奇和令人高兴的事。
于是我围绕“特别的我”设计了本次的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比较自己与同伴体貌特征、习惯、爱好的异同,感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
2.尝试在同伴面前大胆、夸张地介绍自己的特征和讲述自己特别喜欢的事与物。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要求幼儿清楚地、有重点的回答问题。
难点:画一画“特别的我”及自己的喜好。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一幅自画像,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物品。
2、图画纸、画笔。
3、自制有关“我”的题卡。
(各题卡的内容是:“我最喜欢玩的玩具”、“我最喜欢的人”、“我最喜欢的动物”……)
活动过程
一、教师展示自画像和自己最喜欢的物品,然后介绍自己的体貌特征、习惯爱好等等。
二、请幼儿谈谈自己的特点:你觉得你和别人最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
三、游戏“闹钟转转”,“特别的我”回答问题。
1、把有关“我”的题目卡背面围成闹钟状,告诉幼儿游戏规则。
2、玩闹钟转转的游戏,指针转到的题目卡翻过来。
3、根据内容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