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推理理论
数字推理讲义答案
38.5=15 x 2.5 + 1 (116.5)=38.5 x 3 + 1 其中,乘自然数,加自然数列。答案:C 例 13.【答案】A。解析:此题可变形为 102、81、60、4-1、(),所以括号里应为 2-2 例 14.【答案】47。解析:各项加 1,得到 1/8,1,6,24,之间分别是 8、6、4 倍关系。 例 15.【答案】68。解析:前几项可以变形写成:13+1=2,23+2=10,33+3=30,所以括 号里应该为 43+4=68 例 16.【答案】B。解析: “两项和”
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这个题目,通过观察,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这里面每两项之间都有一
个明显的倍数关系,我们可以根据这样的规律把原来的数列变成
12 6 30 25 100 ( )
6
5
4
实际上,如果后面有两个数需要我们填的话我们可以确定,它们之间应该是 3 倍的关系,
但现在只需要我们写出下一个数字是多少。这个时候 3 倍就用不上了。
82+1
底数-7、-4、-1、2、5、8 是公差为 3 的等差数列。
【考点点拨】本题的数字波动比较大,正负数交叉出现,由此可以从多次方的角度解题。
344 是个特征数字,73=343,再逐项分析即可。本题的规律比较新颖,各项是立方与平方交
叉出现,加减 1 也是交叉出现。
5.【答案】C。解析:12+(-4)=8,(-4)×8=(-32),8+(-32)=-24,(-32)×(-24)
不过当我们把 6 5 4 写出来之后,无形之中就构建了一种网状结构,我们构造网状结
构的目的也是为了丰富位置关系,位置关系丰富了,相应的可运用的四则运算关系也就丰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推理理论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9
推荐指数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107
2011年 科研热词 科学实在论 推理 高等高校 马基雅维里问题 马基雅维里 马克思主义 预警知识库 非论证推理 青少年发展 阶级社会 金融危机 量子逻辑 道德 迭式 语用翻译 语用学意义 语用学 语法化 话语方式 词语模 论说文本 论证 认知机制 计算机科学哲学 西方文论 西方哲学 衍生机制 行为序列 虚伪性 蕴涵为真 舆情 自我指涉 自动机理论 翻译学 类比建模 类型层级 社会认同 社会秩序 社会建设参与 社会偏好 研究方法 石油价格波动 直觉模糊推理 溯因逻辑 泊松过程 毕达哥拉斯主义 比较机会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3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前提引入 ①化简 ①化简 前提引入 ②④假言推理 前提引入 ③⑥假言推理 ⑤⑦析取三段论
29
附加前提法
有时推理旳形式构造具有如下形式 : 前提:A1, A2, …, Ak 结论:CB
可将结论中旳前件也作为推理旳前提,使结论只为B。 前提:A1, A2, …, Ak, C 结论:B
理由: (A1A2…Ak)(CB) ( A1A2…Ak)(CB) ( A1A2…AkC)B (A1A2…AkC)B
当推理中包括旳命题变项较多时,上述三种措施演 算量太大。
对于由前提A1,A2,…,Ak推B旳正确推理应该给出严谨 旳证明。
证明是一种描述推理过程旳命题公式序列,其中旳 每个公式或者是前提,或者是由某些前提应用推理 规则得到旳结论(中间结论或推理中旳结论)。
要构造出严谨旳证明就必须在形式系统中进行。
31
例题
(2) 形式构造:
前提:(p∧q)→r,┐s∨p,q 结论:s→r
(3)证明:用附加前提证明法
①s
附加前提引入
② ┐s∨p
前提引入
③p
①②析取三段论
④ (p∧q)→r
前提引入
⑤q
前提引入
⑥ p∧q
③⑤合取
⑦r
④⑥假言推理
32
归谬法(反证法)
有时推理旳形式构造具有如下形式:
前提:A1, A2, …, Ak 结论:B
只要不出现(3)中旳情况,推理就是正确旳,因而判断 推理是否正确,就是判断是否会出现(3)中旳情况。
推理正确,并不能确保结论B一定为真。
7
例题
例3.1 判断下列推理是否正确。(真值表法)
(1) {p,p→q}├ q (2) {p,q→p}├ q
法律推理的基本理论研究
法律推理的基本理论研究(一)法律推理的概念分析XX1、推理概念XX在汉语语义上推理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前提)推出新(结论)的过程"《现代汉语词典》,这类似亚里士多德的必然推理(证明的推理);其二是指论证,即通过辩论,运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过程,目的是为所获得的特定结论提供理由,这类似亚氏的辩证推理或修辞推理.XX 亚里士多德对必然推理和辩证推理的论述奠定了推理学说的基础。
所谓必然推理或证明的推理,主要指三段论推理。
XX辩证推理或修辞推理是通过辩论,运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过程.亚氏认为,由必然推理向辩证推理的原因在于,“并不是所有知识都是可以证明的",我们并不总能得到其真实性不容怀疑的必然前提,然而人类对知识的追求又不甘停顿下来,因此从人们普遍接受(前提)出发进行的推理就是辩证推理。
这种推理由于前提缺少必然性,其结论也不一定必然可靠。
辩证推理的前提和结论虽不一定具有必然性,但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范围比必然推理更加广泛.综上可概括出推理的两个重要特点:第一,推理是一个发现新知识的思维过程。
不论是从“原初的”前提必然地引出新结论的证明的推理,还是从“人们普遍接受(前提)”或然地引出新结论的辩证推理,都反映了理性思维追求新知识的特点。
第二,推理特别是辩证推理不仅指个人思考或头脑内部的“推想”,还具有“辩论、讨论”等公开性论证的特点。
这个特点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正是通过运用论据的公开辩论,人们才能证明论题的真实性或结论的真理性,并且起到化解争议、以理服人的作用。
2、法律理由与正当理由XX理由(reason)是理解法律推理的一个重要概念.科恩说,推理包含着“什么能够成为什么的理由的讨论”。
因此,“一个毫无理由说出的表达,是没有意义的表达。
” L。
乔纳森?科恩著:《意义的多样性》。
XX在判例家,法律推理有时候专指法在判决书或结案报告中对判决理由的阐释过程.这些判决理由作为先例,对以后的类似案件的判决具有指导作用。
离散数学结构第3章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复习
离散数学结构第3章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复习第3章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主要内容1. 推理的形式结构:①推理的前提②推理的结论③推理正确④有效结论2. 判断推理是否正确的⽅法:①真值表法②等值演算法③主析取范式法3. 对于正确的推理,在⾃然推理系统P中构造证明4. ①⾃然推理系统P的定义②⾃然推理系统P的推理规则:前提引⼊规则、结论引⼊规则、置换规则、假⾔推理规则、附加规则、化简规则、拒取式规则、假⾔三段式规则、构造性⼆难规则、合取引⼊规则。
③附加前提证明法④归谬法学习要求1. 理解并记住推理的形式结构的三种等价形式,即①{A1,A2,…,A k}├B②A1∧A2∧…∧A k→B③前提与结论分开写:前提:A1,A2,…,A k结论:B在判断推理是否正确时,⽤②;在P系统中构造证明时⽤③。
2. 熟练掌握判断推理是否正确的三种⽅法(真值表法,等值演算法,主析取范式法)。
3. 牢记P系统中的各条推理规则。
4. 对于给定的正确推理,要求在P系统中给出严谨的证明序列。
5. 会⽤附加前提证明法和归谬法。
3.1 推理的形式结构定义3.1设A1,A2,…,A k和B都是命题公式,若对于A1,A2,…,A k和B中出现的命题变项的任意⼀组赋值,或者A1∧A2∧…∧A k为假,或者当A1∧A2∧…∧A k为真时,B也为真,则称由前提A1,A2,…,A k推出B的推理是有效的或正确的,并称B是有效结论。
⼆、有效推理的等价定理定理3.1命题公式A1,A2,…,A k推B的推理正确当且仅当(A1∧A2∧…∧A k )→B为重⾔式。
A k为假,或者A1∧A2∧…∧A k和B同时为真,这正符合定义3.1中推理正确的定义。
由此定理知,推理形式:前提:A1,A2,…,A k结论:B是有效的当且仅当(A1∧A2∧…∧A k)→B为重⾔式。
(A1∧A2∧…∧A k)→B称为上述推理的形式结构。
从⽽推理的有效性等价于它的形式结构为永真式。
于是,推理正确{A1,A2,…,A k} B可记为A1∧A2∧…∧A k B其中同⼀样是⼀种元语⾔符号,⽤来表⽰蕴涵式为重⾔式。
离散数学17.推理理论:间接证法
实际上,要证明H1∧H2∧...∧ Hn C,只要证明 H1∧H2∧...∧ Hn ∧C可推出矛盾式即可,即
H1∧H2∧...∧ Hn ∧C R∧R.
例2 P→Q,(Q∨R)∧R, (P∧S)S
(1) S
P(假设前提)
(2) S (3) (P∧S)
例1 P→(Q→S),R∨P,Q R→S.
证明 (1) R
P(附加前提)
(2) R∨P
P
(3) P
T (1)(2) I10
(4) P→(Q→S) P
(5) Q→S (6) Q
T (3)(4) I11 P
(7) S (8) R→S
T (5)Hale Waihona Puke 6) I11 CP(2)反证法
反证法的主要思想是:假设结论不成立,可以推出矛盾的结 论(矛盾式).下面先介绍有关概念和定理.
推理理论
----间接证法
间接证法 (1)CP规则证法
(2)反证法
(1)CP规则
引理:如果H1∧H2∧...∧Hn∧RC,则 H1∧H2∧...∧Hn R→C.
证明: 因为H1∧H2∧...∧Hn∧R C, 则 (H1∧H2∧...∧Hn∧R)C是重言式.
根据结合律得 ((H1∧H2∧...∧Hn)∧R)→C 是重言式. 根据公式E19得 (H1∧H2∧...∧Hn)(R→C)是重言式. 即 H1∧H2∧...∧ Hn R→C.定理得证. E19: P(Q→R)(P∧Q)→R.
此定理告诉我们,如果要证明的结论是蕴涵式 (R→C)形式,则可以把结论中蕴涵式的前件R作为附加 前提,与给定的前提一起推出后件C即可.
我们把上述定理写成如下规则: 如果H1∧H2∧...∧Hn ∧R S,则
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证明方法演示课件
(2) P 1 (P2 P 1) (3) (P 1 P2) (P 1 P 1)
L1 MP规L2则
L1 (1)、(2),MP L1 (3)、(4),MP
38
例10 证明 ├L AA
[证] (1) (A((AA)A))((A(AA))(AA))
(2) A((AA)A) (3) (A(AA))(AA) (4) A(AA) (5) AA
• 课堂实训
应用实例1 分析下列事实“如果我有很高的收 入,那么我就能资助许多贫困学生;如果我能资 助许多贫困学生,那么我很高兴;但我不高兴, 所以我没有很高的收入。”试指明前提和结论, 并给予证明。
33
应用实例2 将下列条件作为前提,验证所得结论是 否有效:
(a) 明天或是天晴,或是下雨; (b) 如果是天晴,我去公园; (c) 如果我去公园,我就不看书。 结论:如果我在看书,则天下雨。
39
3、演绎定理
例11 证明 A ,B (A C )├L (BC)
[证] (1) B (A C)
假设
(2) (B (A C)) ((B A) (B C)) L2
(3) (B A) (B C)
(1)、(2),MP
(4) A (B A) (5) A (6) (B A) (7) (B C)
30
例8 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
前提: (pq)r, rs, s, p ;结论: q
证明:用归缪法
①q
结论否定引入
② rs
前提引入
③ s
前提引入
④ r
②③拒取式
⑤ (pq)r
前提引入
⑥ (pq)
④⑤析取三段论
⑦ pq
⑥置换
⑧ p
①⑦析取三段论
推理理论 推理规则
则 如果A1 ,A2,…,An,~ B不相容, 则说明B是A1 ,A2,…,An的逻辑结论。
11
例: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
p→(~(r∧s)→~q), p, ~s⇒~q
①p→(~(r∧s)→~q)
前提
②p
前提
③~(r∧s)→~q
当谓词与一个个体相联系时,刻 划了个体性质;当与两个或两个以 上个体相联系时,刻划个体之间的 关系。
19
谓词常项、谓词变项
谓词常项:表示具体性质和关 系的谓词;表示特定的谓词。
用F,G,H,…表示
谓词变项:表示抽象或泛指的 谓词;表示不确定的谓词。
也用F,G,H,…表示
20
P(x) :变元x满足某种性质 称P(x)为一元谓词,或一元关系 Q(x,y) 二元谓词或二元关系 R(x,y,z) 三元谓词或三元关系 由一个谓词(如P)和n个个体变 元如(x1,x2,……,xn)组成 P(x1,x2,……,xn ) ,称为n元原子谓 词或n元命题函数,简称n元谓词。
使用量词注意事项(6-2、3)
2. 如果事先没有给出个体域,都应 以全总个体域为个体域。
3. 在引入特性谓词后,使用全称量 词与存在量词符号化的形式是不 同的。
32
例题
例:每个自然数都是实数 引入特性谓词N(x):x是自然数 R(x):x是实数
∀x(N(x) →R(x)) 例:有的有理数是整数 引入特性谓词R(x):x是有理数 G(x):x是整数
1
推理规则
3. 置换规则:在证明的任何步骤上, 命题公式中的任何子命题公式都可 以用与之等值的命题公式置换。 在以下的推理规则中,用A1, A2,…, Ak ╞B表示B是A1, A2,…, Ak的 逻辑结论,在证明的序列中,若已 有A1, A2,…, Ak ,则可引入B.根据8条 推理定律可得下面推理规则:
离散数学 第3章 基于归结原理的推理证明
7
3.1.1.2 斯柯林(Skolem)标准范式
定义 3.1.2 从前束范式中消去全部存在量词所得到的公式即为 Skolem 标准范式。 例如,如果用 Skolem 函数 f(x)代替前束形范式 x (y)(z)( P( x) F ( y, z) Q( y, z)) 中 的 y 即得到 Skolem 标准范式: ( x) ( z)(P(x)∧F(f(x), z)∧Q(f(x), z)) Skolem 标准型的一般形式是
(x1 )(x2 )...(xn )M ( x1, x2 ,...,xn )
其中,M(x1,x2,…,xn)是一个合取范式,称为 Skolem 标准型的母式。
8
将谓词公式 G 化为 Skolem 标准型的步骤如下: (1)消去谓词公式 G 中的蕴涵(→)和双条件符号() ,以A∨B 代替 A→B,以(A∧ B)∨(A∧B)替换 AB。 (2)减少否定符号()的辖域,使否定符号“”最多只作用到一个谓词上。 (3)重新命名变元名,使所有的变元的名字均不同,并且自由变元及约束变元亦不同。 (4)消去存在量词。这里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存在量词不出现在全称量词的辖域内,此 时,只要用一个新的个体常量替换该存在量词约束的变元,就可以消去存在量词;另一种情况 是,存在量词位于一个或多个全称量词的辖域内,这时需要用一个 Skolem 函数替换存在量词 而将其消去。
15
例 3.2.1 求子句集 S={T(x)∨Q(z),R(f(y))}的 H 域。 解 此例中没有个体常量,任意指定一个常量 a 作为个体常量;只有一个函数 f(y),有: H0={a} H1={a,f(a)} H2={a,(a),f(f(a))} …… H∞={a,f(a),f(f(a)),f(f(f(a))),…}
2019考研心理学重点总结:关于演绎推理的三种理论
2019考研心理学重点总结:关于演绎推理的三种理论一、三段论推理
由两个假设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组成(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但实际上总会出现一些不准确的结论,例如,所有的A都不是B,所有的B都是C,所以,所有的A 都不是C,这个论断实际上是错误的。
造成推理错误的理论有:
1、气氛效应理论:伍德沃斯等人认为,在三段论中,前提所使用的逻辑量词(所有、一些等)产生了一种“气氛”,使人们容易接受包含有同一逻辑量词的结论。
2、换位理论:查普曼等人认为,人们的推理是合乎逻辑的。
3、心理模型理论:约翰逊·莱尔德等人认为推理过程实际上是创建并检验心理模型的过程。
推理过程中的错误是因为人们对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或者说受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没有考虑更多的心理模型造成的。
二、线性推理
又叫关系推理。
认为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关系。
休腾洛切尔等人认为,线性推理的前提是以表象的方式复现在人脑中,并按一定的一定的空间系列实行操作,即人们把前提结合成统一的视觉形象,把一些项目按大小想象为自上而下的垂直排列或自左向右的水平排列,这样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关系就能够从这个空间系列中的相对位置来判定。
克拉克等人认为,线性推理前提不是由表象表征的,而是由命题来表征的。
在线性推理时,人们首先把前提转换成命题形式。
三、条件推理
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实行的推理。
人们在条件推理中,存有着一种对规则实行证实的倾向。
一种观点认为证实倾向是因为材料的抽象性、人工性导致的。
沃森的“四卡片选择任务”说明被试具有“证实倾向”。
18 《法理学》教学提纲第十八章 法律推理
第十八章法律推理09大纲:法律推理(法律推理的含义和特点);演绎法律推理;归纳法律推理;类比法律推理;设证法律推理;法适用的目标(可预测性与正当性);法律适用的步骤(确认事实寻找法律规范、推导法律决定);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的区分司法考试、司法实践---法律逻辑学+法理学一、法律推理的含义和特点(一)法律推理的含义法律推理是指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
(二)法律推理的特点12、运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和规则进行。
3二、法律推理的形式▲推理形式:法律推理形式(一)形式推理P300:有关固定的逻辑规则,是人类智慧和理性的结晶。
1、演绎法律推理(1)演绎法律推理含义▲演绎推理:是指从一个大前提出发来得出一个结论。
例如大前提,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苏格拉底会死。
(2)演绎法律推理特征: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即根据一般性的知识推出关于特殊性的知识(3)演绎法律推理的典型形式:三段论推理三段论推理,即抽象得出一般性、统▲每一具体案件,一般需通过多个演绎法律推理,才能得出法律结论2、归纳法律推理(1)归纳推理含义: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是从一些具体的个案中,抽象出一(2)特点:通过对于大量但并非全部事物的观察、综合、分类、比较,从而推断出该类事物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是一种由特殊推导出一般的逻辑推理。
归纳法是一种综合方法,其结论往往会突破前提所提供的知识范围。
即结论不必然蕴含于前提中,结论与前提之间缺乏必然联系。
所以归纳法的证明力要弱于演绎法,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并不可靠。
3、类比法律推理(1)类比推理含义:(类推适用、比照适用)由两个或两类事物在许多属性上都相同,由此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方法。
(2)类比有两个结论:要么适用共同的规则,要么区别对待如果甲案件用的是A规则,如乙案件和甲案件相似,则乙案件也适用的A就不能适用的A规则。
推理理论知识
21
P(x) :变元x满足某种性质 称P(x)为一元谓词,或一元关系 Q(x,y) 二元谓词或二元关系 R(x,y,z) 三元谓词或三元关系 由一个谓词(如P)和n个个体变 元如(x1,x2,……,xn)组成 P(x1,x2,……,xn ) ,称为n元原子谓 词或n元命题函数,简称n元谓词。
22
谓词的记法
2. 如果事先没有给出个体域,都应以全总个体域为 个体域。 在引入特性谓词后,使用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符 号化的形式是不同的。
3.
33
例题
例:每个自然数都是实数 引入特性谓词N(x):x是自然数 R(x):x是实数 ∀x(N(x) →R(x)) 例:有的有理数是整数 引入特性谓词R(x):x是有理数 G(x):x是整数 ∃x(R(x) ∧G(x))
16
个体常项、个体变项
个体常项:表示具体的个体或表示特定的个体。 a,b,c,…… 个体变项:表示不确定的个体,泛指。 v1,v2,v3,……或x,y,z……
17
个体域(论域)
个体变项的取值范围,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 无限的。 如:{1,2,3,4},{a,b,c},{计算机,2,狮子}, 自然数集合,实数集合…
(1) p∨q, p→~r, s→t, ~s→r, ~t⇒q ① s→ t 前提 ②~t 前提 ③~s ①②拒取式 ④~s→r 前提 ⑤r ③④假言推理 ⑥p→~r 前提 ⑦~p ⑤⑥拒取式 ⑧p∨q 前提 ⑨q ⑦⑧析取三段论
8
例. 构造下列推理的论证
(2) p→q, r→~q, r∨s, s→~q⇒~p ①s→~q 前提 ②r→~q 前提 ③ r∨ s 前提 ④~q ①②③构造性二难 ⑤p→q 前提 ⑥~p ④⑤拒取式
24
3第三章 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从语言角度, 推理分为语义和语法两种。 从语言角度, 推理分为语义和语法两种。 语义(semantics)推理注重内涵的正确性 也就是从真 语义(semantics)推理注重内涵的正确性, 也就是从真 推理注重内涵的正确性, 要推出真的结论来, 的前提出发要推出真的结论来 推理过程考虑得少, 的前提出发要推出真的结论来, 推理过程考虑得少,关 心的是结论的正确性。 心的是结论的正确性。 语法推理则注重形式上的有效, 注重推理过程是否符 语法推理则注重形式上的有效, 注重推理过程是否符 则注重形式上的有效 合某些事先规定的逻辑规则, 结论是严格遵循规则 合某些事先规定的逻辑规则, 若结论是严格遵循规则 有效的 得到的, 那便是有效 得到的, 那便是有效的。 数理逻辑主要采用语法推理, 数理逻辑主要采用语法推理, 它关心的是结论的有效 不关心前提的实际真值, 性,而不关心前提的实际真值, 当然语法推理作为一 种推理方法, 种推理方法, 它必须能反映客观事物中真实存在的逻 辑关系, 语法推理必须保证语义上的正确性 必须保证语义上的正确性。 辑关系, 即 语法推理必须保证语义上的正确性。
3、2.1节给出的24个等值式中的每个都可以 2.1节给出的 个等值式中的每个都可以 节给出的24 派生出两条推理定律。 派生出两条推理定律。 例如:双重否定律 A⇔¬¬A ⇔¬¬A 例如: 可以产生两条推理定律 A⇒¬¬A ¬¬A ¬¬A ¬¬A ⇒A
§3.2 自然推理系统P 自然推理系统P
由上一节知识可知,可以利用真值表法、等值演算法 由上一节知识可知,可以利用真值表法、 真值表法 和主析取范式法三种方法来判断推理是否正确。 和主析取范式法三种方法来判断推理是否正确。 三种方法来判断推理是否正确 但是,当推理中包含的命题变项较多时,以上三种 命题变项较多时 但是,当推理中包含的命题变项较多 方法的演算量太大。因此对于由前提A1, A2,…,Ak推 方法的演算量太大。因此对于由前提A B的正确推理应给出严谨的证明。 正确推理应给出严谨的证明。 证明是一个描述推理过程的命题公式序列, 证明是一个描述推理过程的命题公式序列,其中的每 是一个描述推理过程的命题公式序列 个公式是已知前提或者是由某些前提应用推理规则得 个公式是已知前提或者是由某些前提应用推理规则得 已知前提或者是 到的结论。 到的结论。
推理理论
(6) p (r s ) q 前提引入
例8 用归谬法构造下列推理的证明 前提: p q r , p r 结论: q r 证明(p.31,例1.37)
(1) p q r (2)(q r ) (3) p (4) p r (5)r (6)q r ( 7 ) r (8)r r
(1) p ((r s) q) 前提引入 ( 2) p (3)(r s) q (4)q (5)r s (5)s (6) s ( 7 ) s s 前提引入 (1)(2) 假言推理 否定前提引入 (3)(4 ) 拒取式 前提引入 (5) 化简 (5)(6) 合取引入
前提引入 前提引入 (1)(2)假言推理 前提引入 前提引入 (4)(5)假言推理 (3)(6)析取三段论
例14用附加前提证明法证明下面的推理
前提:p,qr,q(ps) 结论:rs 证明: (1) r 附加前提引入 (2) qr 前提引入 (3) q (2)析取三段论 (4) q(ps) 前提引入 (5) ps (3)(4)假言推理 (6) p 前提引入 (7)s (5)(6)假言推理
前提引入 (1)化简 (2)附加 (3)置换 前提引入 (4)(5) 假言推理 (1)化简 (6)(7) 假言推理
例12 用构造证明的方法证明下面 推理的正确性.(36页31(2))
如果张华守第一垒且李阳向乙队投球, 则甲队取胜.如果甲队取胜,则甲队成为 联赛的冠军.张华守第一垒.甲队没有成 为联赛的第一名.因此,李阳没有向乙队 投球.
二.如何判断推理正确? 既然从A得到B的推理正确就是表 明A B为永真式,所以判断永真 式的方法就可以用来判断推理正 确.这些方法是 (1)真值表; (2)等值演算;
例1 判断以下推理的正确性 前提: pq r 结论(pr) (qr)
推理理论
12.5 推理理论授课时间:2学时教学重点:掌握基本蕴涵式,会使用三个推理规则:规则P 、规则T 和规则CP 教学难点:形式证明授课内容:12.5.1 命题的蕴含关系推理是从前提推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前提是已知的命题公式,结论是从前提出发应用推理规则得到的命题公式。
从某些给定的前提出发,按照严格定义的形式规则,推出有效的结论,这样的过程称为形式证明或演绎证明。
定义12.5-1 设B A A A k ,,,,21 都是命题公式,若B A A A k →∧∧∧)(21 为重言式,记作B A A A k ⇒∧∧∧)(21 ,则称A 1,A 2,…,A k 能推出结论B ,或称B 是前提集合{A 1,A 2,…,A k }的逻辑结论(Logical consequence)或者有效结论。
同用“B A ⇔”表示“B A ↔”为重言式类似,“B A ⇒”当且仅当“B A →”是重言式。
于是,判断推理是否有效的方法就是判断重言蕴涵式的方法,比如我们前面所讲的真值表法、等值演算和主范式法等。
例12.5-1 判断如下推理是否有效。
如果天气凉快,小王就不去游泳。
天气凉快。
所以小王没有游泳。
解 命题符号化, p :天气凉快,q :小王去游泳,前提:p q p ,⌝→结论:q ⌝推理的形式结构:q p q p ⌝⇒∧⌝→))((,要判断其推理是否有效,就是判断q p q p ⌝→∧⌝→))((是否是重言式。
①真值表法:作出q p q p ⌝→∧⌝→))((的真值表如表12.5-1所示。
由其真值表可以看出,最后一列均为1,即q p q p ⌝→∧⌝→))((重言式,所以推理有效。
②等值演算法: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q p p ⌝∨⌝∨∧⌝∨⌝∨⇔1∧1⇔1。
即q p q p ⌝→∧⌝→))((为重言式。
离散数学18
15
推理理论
设Г ={P→Q,┐(Q∨R)},G=┐P。 证明:Г G
。证:⑴ ┐(┐P)
P(附加前提)
⑵P
T,⑴,E
//E1
⑶ P→Q
P
⑷Q
T,⑵,⑶,I
//I11
⑸ ┐(Q∨R) P
⑹ ┐Q∧┐R //E9
T,⑸,E
⑺ ┐Q
T,⑹,I
//I2
⑻ Q∧┐Q
T,⑷,⑺,I
//I9
离散数学
16
推理理论
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
的景色。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
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
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
//I10 //I12 // E16
离散数学
22
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
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
命题逻辑推理理论
三、归谬法(反证法)
欲证明 前提:A1, A2, … , Ak 结论:B 将B加入前提, 若推出矛盾, 则得证推理正确. 理由: A1A2…AkB (A1A2…Ak)B (A1A2…AkB) 括号内部为矛盾式当且仅当 (A1A2…AkB)为重言式
4
实例
例1 判断下面推理是否正确: (1) 若今天是1号, 则明天是5号. 今天是1号. 所以, 明天是5号. 解 设 p: 今天是1号, q: 明天是5号 推理的形式结构为 (pq)pq 证明 用等值演算法 (pq)pq ((pq)p)q ((pq)p)q pqq 1 得证推理正确
思考:格式中应包含哪些? 1) 步骤号 2) 给定前提或得出的结论 3) 推理时所用规则 4) 此结论是从哪几步得到 的及所用公式
14
实例
例3 构造推理的证明: 若明天是星期一或星期三, 我就有 课. 若有课, 今天必需备课. 我今天下午没备课. 所以, 明天 不是星期一和星期三.
解 设 p:明天是星期一, q:明天是星期三,
1. A (AB) 附加律 2. (AB) A 化简律 3. (AB)A B 假言推理 4. (AB)B A 拒取式 5. (AB)B A 析取三段论 6. (AB)(BC) (AC) 假言三段论 7. (AB)(BC) (AC) 等价三段论 8. (AB)(CD)(AC) (BD) 构造性二难 9. (AB)(AB) B 构造性二难(特殊形式) 10. (AB)(CD)( BD) (AC) 破坏性二难
8
实例(续)
(6)某女子在某日晚归家途中被杀害,据多方调查确证, 凶手必为王某或陈某,但后又查证,作案之晚王某在 工厂值夜班,没有外出,根据上述案情可得 前提: 1.凶手为王某或陈某。 P∨Q 2.如果王某是凶手,则他在作案当晚必外出 P→R 3.王某案发之晚并未外出。 ┐R 结论:陈某是凶手。 Q 则可描述为: (P→R)┐R┐P (拒取式) (P∨Q)┐PQ (析取三段论)
命题演算的推理理论
离散结构命题演算的推理理论教学目标基本要求(1)有效推理;(2)有效推理的等价定理;(3)重言蕴含式;重点难点重言蕴含式的应用。
有效推理数理逻辑的主要任务是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推理。
推理:是指从前提出发推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前提:是已知命题公式集合(A1,A2,…,An)结论:是从前提出发应用推理规则推出的命题公式B怎样推理是有效的?有效推理定义设A1,A2,…,An,B 都是命题公式,称推理“A1,A2,…,An推出B”是有效的(或正确的),({A1, A2, …,A n}⇒ B )如果对A1,A2,…,An,B中出现的命题变项的任一指派,若A1,A2,…,An都真,则B亦真,并称B是有效结论。
即当各前提的合取式为真时,结论必为真。
否则,称“由A1,A2,…,An推出B”是无效的或不合理的。
注意:1.推理形式的有效与否与前提中命题公式的排列次序无关。
2.推理的有效性和结论的真实性是不同的;3.推理的有效性在于形式不在于内容;4.推理过程的正确性与前提和结论是否真实无关。
有效推理的等价定理定理命题公式A1, A2, …, A n推出B的正确推理当且仅当(A1∧A2∧…∧An) →H为重言式(永真公式。
)“⇒”与“→”的不同1.“→”仅是一般的蕴涵联结词,G→H的结果仍是一个公式,而“⇒”却描述了两个公式G,H之间的一种逻辑蕴涵关系,G ⇒ H的“结果”,是非命题公式;2. 用计算机来判断G ⇒ H是办不到的。
然而计算机却可“计算”公式G→H是否为永真公式。
要求A={A1, A2, …,A n}A⇒ B也就是A1∧A2∧…∧A n→B 为永真公式因而真值表法、等值演算和主范式例: 判断下面推理是否正确:(1)若a能被4整除,则a能被2整除;a能被4整除。
所以a能被2整除。
(2)若a能被4整除,则a能被2整除;a能被2整除。
所以a能被4整除。
(3)下午张林或去看电影或去游泳;她没有看电影。
所以,她去游泳了。
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实例 (续) 续
(2) 若今天是 号,则明天是 号. 明天是 号. 所以今天是 号. 若今天是1号 则明天是5号 明天是5号 所以今天是1号 解 设p:今天是 号,q:明天是 号. :今天是1号 :明天是5号 证明的形式结构为: 证明的形式结构为 (p→q)∧q→p → ∧ → 证明(用主析取范式法) 证明(用主析取范式法) (p→q)∧q→p → ∧ → ⇔ (¬p∨q)∧q→p ¬ ∨ ∧ → ⇔ ¬ ((¬p∨q)∧q)∨p ¬ ∨ ∧ ∨ ⇔ ¬q∨p ∨ ∧¬q)∨ ∧¬ ∧¬q)∨ ∧¬ ∧¬q)∨ ∧ ⇔ (¬p∧¬ ∨(p∧¬ ∨ (p∧¬ ∨(p∧q) ¬ ∧¬ ⇔ m0∨m2∨m3 结果不含m 是成假赋值, 结果不含 1, 故01是成假赋值,所以推理不正确 是成假赋值 所以推理不正确.
18
(9) 析取三段论规则 A∨B ∨ ¬B ∴A (10)构造性二难推理 构造性二难推理 规则 A→B → C→D → A∨C ∨ ∴B∨D ∨ (11) 破坏性二难推理 规则 A→B → C→D → ∨¬D ¬B∨¬ ∨¬ ∨¬C ∴¬A∨¬ ∨¬ (12) 合取引入规则 A B ∴A∧B ∧
10
构造证明——直接证明法 直接证明法 构造证明
1.6 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推则 构造证明法
1
推理的形式结构—问题的引入 推理的形式结构 问题的引入
推理: 推理 从前提出发推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前提是指已知的命题公式, 前提是指已知的命题公式,结论是推出的命题公式 如果天气凉快,小王就不去游泳 天气凉快 如果天气凉快,小王就不去游泳.天气凉快.所以小王 没有去游泳. 没有去游泳. p:天气凉快,q:小王去游泳 天气凉快, 小王去游泳 天气凉快 前提: → 前提: (p→ ¬ q)∧p ∧ 结论: 结论: ¬ q
推理的理论概述
2.1推理的涵义G〃波利亚在《数学与猜想》川一书中讨论了推理的特征、作用、范例、模式,并且还指出了推理的教学意义和教学方法。
他是通过对数学创造和数学学习等具体思维过程的再现、分析提出了‚推理‛的思维模式,开辟了一条与传统的思辨方式截然不同的新途径;他首先肯定了论证推理在确定数学命题的真理性和其科学体系建构中的作用,然后说数学与其他学科一样,数学知识也是从零散的猜想开始,通过归纳、检验等非论证的思维方式而发生发展,而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推理。
G〃波利亚的主要成就是有效地拓宽了数学推理的范围;有关推理的概念的展开、模式概括和技能训练都是密切结合数学发现和数学学习的具体思维活动;他的不足之处是对推理的界定比较模糊和不完全。
1988年,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指出:‚要用G〃波利亚的思想改革数学教和教学方法,要培养G〃波利亚的数学工作者‛,从而在我国正式拉开了把数学方法论和G〃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应用于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教育实践的序幕。
从此,人们逐渐开始探索,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进行推理能力的培养。
杨世明的《数学发现的艺术》(30],是用G〃波利亚风格写出的数学方法论专著。
从数学史、数学课本、众多数学家的著作和手稿中采集了丰富的素材,归纳、研究了推理方法,对数学学习、解题、教学和研究中广泛应用的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联想、猜测、检验、推广、限定以及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进行了探讨。
可以说推理的思想萌芽很早。
开拓它,发展它,使之趋于完善的是G。
波利亚。
G〃波利亚是在与传统观念普遍认可的演绎推理相对立的意义上引入合情推理的,并力图将数学推理的非演绎机制尽可能地涵盖其中。
目前,数学教育理论对推理的涵义说法众多,但仔细探究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推理是根据已知判断提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式,推理有两种,论证推理与推理,前者回答如何证明定理的问题,后者回答如何发现定理的问题,并且认为,推理主要包括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证法 可以把不相容的概念应用于命题公式的证明。 设有一组前提H1,H2,…,Hn ,要推出结论C,即证H1 ∧
H2 ∧ … ∧ Hn C,记作S C,即┐C→ ┐S为永真,或 C∨┐S为永真,故┐C ∧S为永假 。因此要证明H1 ∧ H2 ∧ … ∧ Hn C,只要证明H1,H2,…,Hn与是┐C是不相 容的。
P P T(8),(9) I T(7),(10) I
(12) ┐W ∧ ┐R (13) ┐W
T(11) E T(12) I
练习 47页(2)a), b)
3. 间接证法(反证法与CP规则法)
(1)反证法(当结论是“∨”;“→”;“┐”时较
①易定)义 a、相容:定义1-8.2 假设公式H1,H2,…,Hn 中的 命题变元为P1,P2,…,Pn ,对于P1,P2,…,Pn 的一些真值指派,如果能使H1 ∧ H2 ∧ … ∧ Hn的 真值为T,则称公式H1,H2,…,Hn 是相容的。
I2 P∧Q Q (化简) I10 ┐P,P∨Q Q (析取三段论)
I3 P P∨Q (附加) I11 P,P→Q Q (假言推理)
I4 Q P∨Q (附加) I12 ┐Q,P→Q ┐P(拒取式)
I5 ┐P P→Q (附加 I13 P→Q, Q→R P→R(假言三
变形)
┐P :老师教得好。 Q:自己不努力。
推广: (P∨Q∨R∨S)∧┐P∧┐Q∧┐R S
(4) 假言三段论 : (P→Q)∧(Q→R)P→R
如: P→Q:如果不下雨,就开运动会。 Q→R:如果开运动会,就不上课。 P→R :如果不下雨,就不上课。
常用的等价式(43页表1-8.4)(E:Equal)
E6 P∧ (Q ∨ R) (P∧Q) ∨(P∧R) E17 ┐(P → Q) P∧┐Q
E7 P ∨(Q∧R) (P ∨ Q) ∧(P∨ R) E18 P→Q ┐Q →┐P
E8 ┐(P∧Q) ┐P ∨ ┐Q
E19 P→ (Q→R) (P∧Q) →R(输 出率)
E9 ┐(P ∨ Q) ┐P ∧┐Q
(对任一题,除CP规则需特殊形式外,均可用任一方法解)。
( 前面讲过的所有证明PQ的方法均可用来证明)
1. 真值表法(变元不太多时用) 设P1,P2,…,Pn是出现于前提H1,H2,…,
Hn和结论C中的全部命题变元,假定对P1,P2,…, Pn作了全部的真值指派,这样就能对应地确定H1, H2,…,Hn和C的所有真值,列出这个真值表,即可 看出(A)式是否成立。
我们一般地要对“假设”的内容作深入分析, 并推究其间的关系,从而得到结论。
但也有一些推理,只需分析假设中的真值 和联结词,便可获得结论。(如,若太阳从西边出,则我不喝酒。太阳从西边出,因此
我不喝酒。)
推理理论:在数理逻辑中,集中注意的是研究和提供用来从前 提导出结论的推理规则和论证原理,这些规则有关的理论称为 推理理论。
例题2 如果张老师来了,这个问题可以得到解答, 如果李老师来了,这个问题也可以得到解答,总 之张老师或李老师来了,这个问题就可得到解答。
解 若设
P:张老师来了。 Q:李老师来了。 R:这个问题可以得到解答。
上述语句可翻译成下述命题关系式: (P→R)∧(Q→R)∧(P∨Q) R
(也可改为(P→R)∧(Q→R) (P∨Q) → R)
T(4),(5) I
(7) ┐S → P
T(6) E
(8) (┐S ∧ ┐R ) →(P ∧ ┐R )
T(7) I
(9) P ∧ ┐R
T(2),(8) I
(10) P →R (11) ┐P∨R
P T(10) E
(12) ┐(P ∧ ┐R)
T(11) E
(13) (P ∧ ┐R) ∧ ┐(P ∧ ┐R)(矛盾) T(9),(12) I
E20 P Q (P→Q) ∧(Q→P)
E10 P ∨ P P
E21 P Q (P∧Q) ∨(┐P∧ ┐Q) (┐P ∨ Q) ∧(P ∨ ┐Q)
E11 P∧P P
E22 ┐(P Q) P ┐Q P ∨ Q
例题1 证明 (P∨Q) ∧(P→R)∧(Q→S) S∨R 证法1(利用假言三段论)
定义1-8.1 设A和C是两个命题公式,当且仅当A→C为一 重言式,即A C,称C是A的有效结论。或C可由A逻辑 地推出。
2. 推广
有效结论定义可以推广到有n个前提的情况。
设H1,H2,……,Hn,C是命题公式,当且仅当
H1∧H2∧…∧Hn C
(A)
称C是一组前提H1,H2,……,Hn的有效结论。
E1 ┐┐P P
E12 R ∨(P∧┐P) R
E2 P∧Q Q∧P
E13 R∧ (P ∨ ┐P) R
E3 P ∨ Q Q ∨ P
E14 R ∨(P ∨ ┐P) T
E4 (P∧Q) ∧R P∧ (Q∧R)
E15 R∧ (P∧┐P) F
E5 (P ∨ Q) ∨ R P ∨(Q ∨ R) E16 P→Q ┐P ∨ Q
式S,则公式S可以引入推导之中。
(等价: T(x) E;蕴含:T(x1) ,……(xn) I(n>=1))
真值表法把所给前提一起使用;
而直接证法则不断使用前提和前面推出的结论,构成推导序列, 把前提一步一步拿来使用。
常用的蕴含式(43页表1-8.3)(I:Implicate)
I1 P∧Q P(化简) I9 P,Q P∧Q(合取引入)
(1)假言推理(肯定的肯定): P∧(P→Q)Q
通过肯定条件的前件从而肯定条件的后件 如: P→Q:如果他喝酒,则他脸红。
P:他喝酒。 Q:他脸红。 但是, P→Q:如果他喝酒,则他脸红。
Q:他脸红。 P:他喝酒。(不成立) 注意:不能通过肯定条件的后件而肯定条件的前件
(2) 拒取式(否定的否定): ┐Q∧(P→Q)┐P
(S → C为永T,即┐(S → C) S ∧ ┐ C为永F)
即假定┐C为真,推出矛盾。
例题3 证明 A→B, ┐(B∨C)可逻辑推出┐A
证明
(1) A→B (2) A (3) ┐(B∨C)
P P(附加前提) P
(4) ┐B ∧ ┐C (5) B
T(3) E T(1),(2) I
(6) ┐B
T(4) I
通过否定条件的后件从而否定条件的前件。 如: P→Q:小王评上三好学生,则小王成绩好。
┐Q :小王成绩不好。 ┐P :小王没评上三好学生。 注意:不能通过否定条件的前件而肯定条件的后件。
(3) 析取三段论: (P∨Q)∧┐PQ
产生一个事件的原因有P和Q,否定P,则一定是Q。 如: P∨Q:成绩不好是老师教得不好或自己不努力。
也可用第二种方法
2. 直接证法: 由一组前提,利用一些公认的推理规则(P,T) ,根据已 知的等价(表1--8.4一个等价可变两蕴含)或蕴含(表1-8.3)公式,推演得到有效的结论。
P规则 前假提在设推前导提过程中的定定任律理何(时T)候都P可,以T规使则用。结论
T规则
条件 等价、蕴含公式 在推导中,如果有一个或多个公式重言蕴含着公
例题1 一份统计表格的错误或者是由于材料不可靠, 或者是由于计算有错误;这份统计表格的错误不是 由于材料不可靠,所以这份统计表格是由于计算有 错误。
解 设各命题变元为 P:统计表格的错误是由于材料不可靠。 Q:统计表格的错误是由于计算有错误。 本例可译为:Q是前提P∨Q,┐P的有效结论,
即 ┐P∧(P∨Q) Q
(1) P∨Q
P
(2) ┐P→Q T(1) E
(3) Q→S (4) ┐P→S (5) ┐S→P (6) P→R
P T(2) ,(3) I T(4) E P
(7) ┐S→R T(5),(6) I
(8) S∨R
T(7) E
例题1 证明 (P∨Q) ∧(P→R)∧(Q→S) S∨R
证法2 (利用蕴含附加):
§1—8 推理理论
要求:能够熟练地进行命题逻辑的推理。
重点:有效结论的概念(一个结论可由一组前提逻 辑地推出),有效结论的推演。
难点:利用推理规则(P,T,CP)、已知的等价式(表1 -8.4)和蕴含式(表1-8.3)推演得到有效结论。
在数学和其它自然科学中,经常要考虑从某些前提 A1,A2,…,An能够推导出什么结论。
(7) B ∧ ┐B(矛盾) T(5),(6) I
例题4 证明 (P∨Q) ∧(P→R)∧(Q→S) S∨R 证明(也可用化简法或蕴含附加法等)
(1) ┐(S∨R)
P(附加前提)
(2) ┐S ∧ ┐R
T(1) E
(3) P∨Q
P
(4) ┐P →Q
T(3) E
(5) Q →S
P
(6) ┐P → S
段论)
I6 Q P→Q(附加变形)I14 P∨Q,P→R,Q→R R(二难
推理)
I7 ┐(P→Q) P(化简 I15 A→B (A∨C)→(B∨C)(蕴
变形)
含附加)
I8 ┐(P→Q) ┐Q(化 I16 A→B (A∧C)→(B∧C) (蕴
简变形)
含附加)
附加:几种常用的推理的定律
3 . 论证过程
判别有效结论的过程就是论证过程。即证明 H1∧H2∧……∧Hn → C为永真式。
二、证明方法: 基本方法是
1.真值表法(变元不太多时用: A→C为一重言式(一般不用);前 真看后真;后假看前假)
2.直接证法 3.间接证法(反证法(当结论是“∨”;“→”;“┐”时较易)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