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三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三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三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以防洪、发电和航运为主要任务的三峡工程,不但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1 减轻洪灾威胁,改善中下游平原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是流域内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

三峡工程未建成前,主要靠堤防和分蓄洪措施。

现有干堤的防洪标准一般为10~20年一遇,荆江河段只约10年一遇,超过上述标准,即需采用分洪措施,每年汛期数十万人员上堤巡防、抢险;大洪水时,数千万人承受着惧怕洪灾的心理压力。

一旦堤防溃决或采用分蓄洪措施,将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洪灾之后人畜伤亡,瘟疫流行,钉螺蔓延,血吸虫病扩散,生产、生活设施破坏,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极大。

三峡工程建成后,对消减灾难性洪峰起很大作用。

发生100年一遇以下的洪水,可不使用荆江分洪区,可减少其他分洪区的使用频率和分洪量。

超过100~1000年一遇洪水,或发生类似1860年、1870年特大洪水,可避免荆江地区发生毁灭性灾害。

所以,三峡工程防洪的环境效益显著。

2 提供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三峡水电是清洁能源,若以发电量相当的火电站代替(年需标准煤3200万t或原煤4200万t),建三峡工程相当于减少大量废热水、废渣的排出,每年少排100万~200万t二氧化硫(因煤的含硫量而异)、1万t一氧化碳、37万t氮氧化物和大量飘尘、降尘。

废水、废气、废渣将影响环境,废气不仅影响火电厂附近大气质量,其引起的酸雨还将在更大范围内对生态与环境造成破坏。

此外,火电厂本身占地和灰场占地也会对生态与环境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三峡水电站可避免上述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

3 改善航运,增加新的旅游景区川江河段滩多水急,航道狭窄,是长江航运中的险段。

三峡工程建成后,流速减缓,航道加宽,险滩淹没,不仅有利于航运,而且增加了乘客的安全感。

此外,宏伟壮观的三峡工程本身将为秀丽的三峡风光增姿添色。

库水位的抬高将有利于开发一些原来难干涉足的新景区。

三峡工程的利弊

三峡工程的利弊

三峡工程被列为全球超级工程之一,是世界“十大之最”。

三峡工程在工程规模、科学技术和综合利用效益等许多方面都堪为世界级工程的前列。

利:有利影响主要在中游,包括减轻洪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减缓洞庭湖的淤积等。

弊: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除淹没耕地、改变景观和大量移民外,尚对珍稀物种,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动植物等等有一定影响。

一、长江三峡工程利处:1、防洪: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控制上游进入中下游平原的洪水,遇百年一遇洪水,可在不动用荆江分洪区的情况下控制荆江河段的流量在安全范围以内,遇千年一遇洪水或1870年型洪水,可控制枝城站流量不超过80000立方米/秒。

是解除长江中游洪水威胁,防止荆江河段发生毁灭性灾害有效的措施。

2、发电:电站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840亿千瓦小时,可供电华中、华东以及川东地区。

每年约可替代煤炭5000万吨,可减轻上述地区的煤炭运输压力,并可减轻因火电燃煤引起的环境污染。

3、航运:三峡工程建成后,水库回水形成660公里长的深水航道,可改善重庆以下的航道条件。

由于险滩淹没,航深增加,坡降变缓,流速减小,船舶的运输效率将明显提高,运输成本可较目前35%~37%,必将大力加速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

4、其他: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方面均有巨大效益。

长江三峡工程弊处:1. 文物:三峡周边在古代是巴文化和楚文化的交汇地。

三峡一带已经被证实,埋藏着数量非常巨大的文物,移民很多都是极其珍贵而且是现在为止没有发现过的文物。

据报道,真正挖掘出来的移民文物只占全部总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有百分之九十的珍贵文物被埋江底了。

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事情。

对库区文物的影响,如果不采取文物保护,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将被淹没到水下。

2. 环境: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完成,上游水位抬升,使得长江沿岸大面积陆地被淹,一些物种将不复存在;下游水位降低,水流量减少,使得下游气候也将出现变化。

三峡水利工程的利弊分析

三峡水利工程的利弊分析

三峡水利工程的利弊分析正文:一、引言三峡水利工程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水利工程,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本文将对三峡水利工程的利弊进行分析,以期全面了解该工程的影响。

二、背景介绍1、工程概述:三峡水利工程是位于中国长江流域的重要工程,包括三峡大坝、船闸和电站等设施。

2、建设背景:该工程的建设旨在解决长江流域的水电需求和防洪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利益分析1、经济利益a:水电发电: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能够为中国提供大量清洁能源。

b:交通运输:建设三峡船闸后,长江航道条件改善,促进了水上交通的发展。

2、社会利益a:水资源利用:工程有效调节了长江水位,提供了灌溉和供水的功能,改善了当地农业和居民生活条件。

b:旅游业发展:三峡水利工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弊端分析1、生态环境破坏: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2、生态系统改变:大坝建设改变了长江的水流和洪水冲击,对下游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导致一些植物和动物的生存条件恶化。

3、潜在地质灾害风险:工程建设中,一些地质灾害风险如滑坡和地震也需要得到重点考虑。

五、对策建议1、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减少工程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2、灾害防范措施:加强地质灾害预测和防范工作,降低潜在地质灾害风险。

六、结论综合分析三峡水利工程的利弊,可以看出该工程在水电供应、交通运输和旅游业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风险等问题。

因此,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和灾害防范措施。

附件:1、工程建设规划图2、工程建设进展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水利工程:指为调节、控制、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而进行的工程活动。

2、清洁能源: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或低碳能源的能源,不产生或产生较少的污染物。

3、环境保护: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和措施。

5.3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

5.3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

①水土流失.人地矛盾:
B增加外迁移民.减轻对土地压力.
①水土流失.人地矛盾: C.政策和资金倾斜.
2.影响较大的.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或减轻不利影响. ②泥沙淤积:蓄清排浑.
3.负面影响较小的.采取措施防止危害发生或危害 减少到最低限度. ①诱发地震:抗震措施. ②陆生生物影响小:移植.培育.
三、对文物古迹的影响及对策
1.淹没的文物:迁移和原地保护.
2.未发掘的文物:尽力抢救 3.自然景观影响不大.出现新景观
• 前面已经介绍过,三峡水库是一个季调节性水库, 每年汛期6~9月份,坝前水位控制在防洪限制水 位145米,腾出防洪库容迎接洪峰的到来;每年 10月开始蓄水至正常蓄水位175米,枯水季节利 用水库蓄水和天然入库径流来发电,1~6月份又 从正常蓄水位逐步消落到防洪限制水位。库水位 年内变幅达30米,这种秋末涨、春末落,"夏陆 冬水"的水库运用方式,与钉螺孳生要求的"夏水 冬陆"的生存条件截然不同,非常不利于钉螺的 孳生繁殖。库区若有外来钉螺迁入,除5~6月份 少数钉螺能完成部分生活周期外,其余月份对钉 螺的繁殖、发育、生活均不利,特别是11月至次 年2月份枯水季,水库水位较高,大批成螺将被 淹入水中,则钉螺的生命繁衍几乎受到灭绝性影 响
③可能诱发地震、
滑坡
④库区和库尾泥沙沉积加重. ⑤影响自然景观.
⑥影响水生生物和珍
稀物种的生存环境
⑦影响人体健康: 蚊虫滋生.
二、生态与环境问题对策 1.不可逆转的影响:采取措施补救或挽回部分损失 ①淹没耕地和文物:开发现有耕地.搬迁.保护文
物.
②水生生物:建自然保护区.或人工繁殖.
2.影响较大的.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或减轻不 利影响. ①水土流失.人地矛盾: A.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大农业.改造中低产 田.修梯田.

三峡工程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影响

三峡工程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影响

三峡工程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丰富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

在这数千年的岁月中,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都为其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成果。

在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民对于持续建设发展环保型能源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

三峡工程的建立,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跨越式工程,它不仅在内容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产生了可观的影响。

一、三峡工程对历史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其礼仪规范和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无数的文化遗址和历史博物馆引领人们走进中国古代文明的上游。

在三峡工程建设之前,三峡地区就存在着古代遗址,并且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工程建设前,三峡大坝拦蓄水数量逐渐提升,部分遗迹和名胜古迹被淹没在了江水下,它们永远地消失在人们眼前。

然而,三峡工程建设的同时,也引导政府和民众开始关注维护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政府提出了“多元化”和“文化旅游”发展策略,充分利用和保护受灾文化遗产。

这为三峡工程环保架构创造了一个基础,同时也证明了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的可能性。

因此,三峡工程建设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促进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三峡工程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三峡工程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在为由中国未来发展计划的重大环保和经济事业建设,是一项引领整个区域发展的举措。

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也逐渐显现。

首先,三峡工程建设对于中国水能发电的产生了深远地影响。

通过三峡大坝等构筑物的建立,水力发电一度成为中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同时为中国节省大量的燃料成本和电网建设成本,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可小觑的效益。

其次,三峡工程建设也在起到以重视环境保护和大力发展科技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工程建设前,三峡地区有着糟糕的水质和环境污染。

通过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始终维持良好,给野生动物和周边生态环境的变异产生了积极影响。

因此,三峡工程对领军绿色经济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也具有非常好的效益。

三峡工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三峡工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三峡工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和利用水能的国家,而长江则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长江流经多个省份,承载着大量的水资源和潜力。

为了更好地利用长江水能,中国决定在三峡山脉上修建一个巨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

这个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三峡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清洁能源。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工程具有巨大的发电能力。

每年可以产生约1,400亿千瓦时的电力,相当于中国减少了大量的碳排放。

这种清洁能源的利用有助于中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

同时,三峡工程还为中国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这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为工业生产、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可靠的能源支持。

其次,三峡工程改善了长江的航运条件。

长江是中国重要的内河航道之一,对于贸易和物流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在三峡工程之前,长江上存在着诸多的航运障碍,如险滩、悬崖和急流。

这些障碍制约了长江的航运能力和安全性。

通过三峡工程,大坝系统可以控制长江的水位,解决了水位波动对航运造成的不利影响。

船只可以利用空闸过坝,从而通航时间大大减少,并且大型货船也可以通过船闸通行。

这减轻了交通压力,提高了物流效率,加速了货物的流通,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另外,三峡工程改善了洪水防控和水资源调度能力。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广阔,水资源十分丰富。

然而,长江也常常发生洪水灾害,对沿岸地区造成严重破坏。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中国能够更好地控制洪水,通过大坝调节水位,减少洪水的威力和影响。

同时,三峡工程还可以调度水资源,保障当地的水供应和农田灌溉。

这对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为粮食生产提供了保障,为实现粮食安全贡献了力量。

最后,三峡工程对中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峡工程建设不仅让长江成为发电和航运的要地,还创建了大片的水库。

这些水库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长江的自然状态。

三峡工程的影响范文

三峡工程的影响范文

三峡工程的影响范文
三峡工程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其实施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可以被称为一次巨大的改变。

首先,三峡工程的建成将促进湖北省流域经济的发展。

三峡工程可以利用长江水源进行再分配,促进湖北省下游河流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这将大大促进湖北省内部流域经济的发展,并有效减少洪涝灾害的危害。

其次,三峡工程也可以促进长江及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峡工程的建成将改善包括四川、重庆、湖南、安徽、江苏等地在长江下游的经济环境,大大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这些地区在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是全国最快的。

第三,三峡工程还可以控制长江洪水,改善洪涝灾害的影响。

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低洼河段的洪水发生频率将大大减少,这将有助于减少长江中游和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破坏程度,同时也将有助于改善中游、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此外,三峡工程还可以改善长江河流水质,为上游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下游地区带来更加优质的生活水资源,极大地改善了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最后,三峡工程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三峡工程的建设与社会影响

三峡工程的建设与社会影响

三峡工程的建设与社会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在国内兴起。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三峡工程,这项被誉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在技术和环境层面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三峡工程建设对社会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利弊。

首先,三峡工程建设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作为中国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三峡工程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力资源。

这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还为周边地区的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商机。

随着工程的推进,沿岸地区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改善,交通、水利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这些积极因素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提高了该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正因为三峡工程的建设规模巨大,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首先是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峡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片土地的消失,许多植被和生物栖息地被迫迁移或破坏,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碎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此外,工程所带来的庞大水库储量也会导致河水中的营养物质的集中释放,引发水质及河流生态的恶化。

对于这些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以减轻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

除了环境问题外,三峡工程的建设也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该工程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也导致了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流动。

许多农民被迫离开家园,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然而,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城市人口的剧增、社会犯罪率的上升和社会秩序的混乱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社会保障的投入,以确保他们能够融入新的生活环境。

此外,三峡工程的建设还对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伴随着工程的建设,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遗址被迫移动或破坏。

这对当地居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也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的丧失感。

因此,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遗产的责任也应成为我们应对工程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的重要一环。

三峡大坝的建设与环境影响

三峡大坝的建设与环境影响

三峡大坝的建设与环境影响引言:三峡大坝是中国在长江上修建的一项重大工程,旨在发挥水利资源的最大潜力,提供洪水控制、发电和航运等多种功能。

然而,这项工程的建设不仅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讨论。

本文将探讨三峡大坝的建设与环境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利弊。

一、三峡大坝的建设三峡大坝的建设始于1994年,于2009年竣工。

该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总装机容量达到22500兆瓦,年发电量约为1000亿千瓦时。

大坝的建设包括堆石坝、水电站和船闸等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移民搬迁和生态保护措施。

二、环境影响1. 水文变化:三峡大坝的建设导致了长江水文条件的改变。

大坝蓄水后,下游河段的水位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洪水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然而,大坝蓄水也导致了上游水位的上升,影响了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

2. 生态系统破坏:三峡大坝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大坝蓄水导致了河道的水流减缓和水质变化,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

此外,大坝的建设还导致了大量的植被破坏和土地退化,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3. 土地沉降:三峡大坝蓄水后,上游地区的土地沉降问题逐渐显现。

大坝蓄水导致了地下水位的升高,进而引发了土壤的压缩和沉降。

这种土地沉降不仅对当地农业产生了不利影响,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和建筑物的损坏。

4. 移民搬迁:三峡大坝的建设导致了大量的移民搬迁。

根据统计数据,超过100万人被迫离开原居住地,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搬迁。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补偿和安置政策,然而,移民搬迁对当地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三、利弊分析1. 利益方面:三峡大坝的建设为中国提供了可观的水电资源,满足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大坝的建设还有效控制了长江的洪水,保护了下游地区的安全。

此外,大坝也提供了航运的便利,促进了区域的交通发展。

2. 不利方面:三峡大坝的建设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三峡工程的意义

三峡工程的意义

三峡工程的意义引言三峡工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标志性的工程之一,它坐落于中国长江中游的三峡地区,由于其庞大的规模和丰富的功能,这个工程对中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三峡工程的意义,包括对水资源的管理、水电能源的开发、减少洪水灾害、提升航运能力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一、水资源管理三峡工程被视为中国水资源管理的重要里程碑。

在三峡工程建设之前,长江流域常年面临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尤其是在春夏两季,来自长江源头的大量降雨会导致洪水,并对下游地区造成巨大的灾害。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水资源。

通过将洪水储存起来,然后适时泄洪,工程有效地减轻了洪水灾害的风险,并有助于稳定下游地区的水资源供应。

此外,三峡工程的建设还提高了长江的调水能力,使得水资源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地区,从而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水电能源开发三峡工程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水电能源的开发。

由于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水电能源开发是十分有前景的。

三峡工程的建设引导了长江的水量,使其通过水轮发电机组,从而生成大量的电力。

这些电力不仅可以满足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还可以通过输送电网将其分发到全国其他地区,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同时,由于水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三峡工程的建设也有助于减少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三、减少洪水灾害洪水灾害是长江流域经常面临的严重问题。

过去,长江流域的洪水常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峡工程的建设通过拦截洪水并控制泄洪,降低了洪灾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

根据数据统计,自三峡工程开始运行以来,曾多次阻断了来自上游的较大洪水,有效地保护了下游地区的安全和人民的财产。

此外,三峡工程还提供了大量的防洪容水,进一步增加了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为当地居民和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大的保障。

四、提升航运能力长江是中国重要的水上交通干线,承担着大量的货物运输任务。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


作业:
优化方案
(1) 诱发地震——抗震措施
(2)陆生生物影响小——移植.培育
三,三峡工程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影响 和对策
1.淹没的——迁移和原地保护
2.未发掘——尽力抢救
3.新奇观——高峡出平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 据专家全面调研介绍,三峡淹没区将有1271处为必须保护的文物古 迹,包括国家级、省级文物古迹。为了保护和抢救,国家已制定了原地 保护、搬迁保护和留取资料等措施。其中有50多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 双堰塘、李家坝等数处巴人中心遗址、古代墓葬群特别是《水经注》有 记载的云阳故陵楚墓,必须在工期内尽力全面发掘抢救。巫峡的孔明碑 和西陵峡的众多石刻,将通过拓片、拍照切割送陈列馆等。方式保留。 多处地面文物如云阳张飞庙、瞿塘峡摩崖石刻正在易地原样复建;忠县 的石宝寨、奉节的白帝城等将就地保护;世界独一无二的白鹤梁枯水题 刻,将修建一个水下博物馆。
3.下列属于三峡工程影响较小的是( A.库区人地矛盾问题 B.库区移民开发可能加剧水土消失 C.水库淹没陆生动植物 D.库区泥沙淤积问题 答案:c

4.三峡工程建成后出现的新的旅游景点不包括( A.三峡大坝的宏伟工程 B.最享盛名的巫山神女峰 C.“高峡出平湖”的宏伟景观 D.大宁江上游将形成一个新的小三峡景区 答案:B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 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
一、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
1. 有利影响(主要在 中下游)
①减小洪水对生态和环 境的破坏
②有利于血吸虫的防治
③减轻洞庭湖的萎缩
④增加枯水期流量,改
善水质
⑤调节气候 ⑥与力发电相比,减轻
污染及酸雨危害
2.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①淹没土地耕地及文物

三峡工程的利弊

三峡工程的利弊

三峡工程的利弊
利:防洪方面,中国是非常典型的东南季风气候,降雨分布非常不均匀,三峡工程修建以后,可以非常有效提高下游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延缓河流淤积。

长江三峡工程,是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近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及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安全的守护神。

电力方面:总发电量将达1050亿度。

它地处我国腹地,至全国各大负荷中心的输电距离均约在1000公里内,是未来全国各大电网联网中心。

航运方面:可以发展和繁荣长江两岸至沿海地区经济,另外,三峡工程还对环境、南水北调、养殖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的益处。

弊:1>三峡大坝虽号称大量发电,然而长江的一个支流上修的一个水电站的发电量就达到了三峡的1/4。

耗费巨资修建的三峡电站,其发电量并未如想象中那么大。

2>大坝的建立,影响了当地的地质基础的稳定。

三峡大坝拦截水量的庞大重力已开始在好几个地点侵蚀长江陡峭边岸。

再加上水位波动频繁,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滑坡灾害,也使得大坝附近的地区的地质结构被破坏。

不只有滑坡危害,地震发生的频率也比以前增大了。

3>在生态方面,三峡工程的兴建,会对当地大范围的生态造成影响,像当地植被的破坏,气候的变化,对各种动植物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3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

3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

3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解决能源和水资源的紧缺问题,中国政府于1994年启动三峡工程的建设。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涵盖了水电、航运、灌溉和防洪等多个领域。

然而,三峡工程的建设也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本文将从影响和对策两个方面探讨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

一、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水位上涨导致生态系统失衡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水位上涨,从而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失衡。

这主要因为在过去的自然环境中,长江的水位受到了季节变化、降雨和蒸发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现在由于三峡工程的建设,水位变得更加稳定,从而影响标志性物种的繁殖和繁衍。

2. 水文变化导致栖息地流失三峡工程的建设也导致了沿岸栖息地的流失。

由于三峡工程的调节影响,植物、鱼类和其他生物失去了它们所需的栖息地和保护地。

这种栖息地的流失以及水生植物的大量消失彻底破坏了长江的生态平衡。

3. 水土流失加剧由于建设三峡工程需要大量开采和运输土石方,导致了环境大量破坏。

长时间的土石方的开采和运输,使得水土流失愈加严重,如雨后春笋般的恶性循环使得生态环境彻底崩溃。

二、三峡工程对名胜古迹的影响1. 大幅度的水位上涨导致文物损毁三峡工程建设后,长江的水位大幅上涨,这直接导致了岸上多个古代文物受到极大的损毁。

其中,以直接受灾和降雨侵蚀为主的石窟和茅草屋等建筑物及沿江摩岩、画像、石刻、碑刻、墓葬及文化遗址等文物在水位上升时大面积淹没,水文条件变化频繁使得修缮多次后文物仍然颓败不堪。

2. 工程施工导致文物迁移或摧毁建设三峡工程时,相关单位在移一些文物后,在水库建好后,则又把文物迁回原地。

这种多次迁移摆动,容易导致文物结构严重损坏,甚至漏掉录入信息。

3. 岸线、景点和生态环境的深刻变化由于工程盖面的巨大断块、洞穴和大对流器对河流体系和自然风景产生的改造,三峡地区的自然中最有名的景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长江三峡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峡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峡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能源和交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长江三峡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但在这里,长达数百年的洪水泛滥困扰着当地居民的生活,限制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规划三峡水库工程,此举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当地水电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三峡水库拦蓄的水量比洪峰流量大数倍,可实现年发电量800亿元左右,相当于把一座超过100个利物浦港口的大型电站置于长江靠近海岸的地方。

三峡工程的建设,成为我国能源之一的基石,市场对于三峡水电的需求也是不断增长的。

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保障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于当地的交通运输水平带来了重大提升。

随着三峡船闸的启用,可以使我国贯穿南北的内河航运体系更加完善。

水运运输不但省时、节能,而且可减轻公路、铁路货物运输,对于交通资源的整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通过船闸的通行,三峡地区的交通运输和物流成本也得到了明显降低,同时能够带动当地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当地相关行业也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峡工程的建设不但对于当地的水电资源、交通运输水平带来了提升,同时也改变了当地区域的发展格局。

三峡地区原本的经济以旅游业和渔业为主,但是三峡地区的洪水常年泛滥,令当地经济步履维艰。

三峡工程的建设带来了当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并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项目涌入。

当地经济不再只有局限于少量人口从事的旅游和渔业,而且逐渐发展成为了面向大众的现代产业,这样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繁荣得到了显着的改善。

但是,三峡工程的建设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三峡工程的建设相较于其他工程来说,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人工环境如人畜失踪、降水量不断下降,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引起重视。

这种影响也从另一侧面提示我们要更加注重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降低环境风险,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三峡工程的影响

三峡工程的影响

三峡工程的影响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防洪,发电,航运。

防洪: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

2010年7月19日,三峡大坝迎来了一次峰值在65000立方米/秒左右的洪水。

堪比1998年长江三峡河段的最高峰值,这也将是三峡水库建成以来所面临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洪水挑战。

经国家防总批准,三峡水库于2011年9月10日零时正式启动第四次175米试验性蓄水,至18日19时,水库水位已达到160.18米。

航运:三峡工程建成后,宜昌至重庆之间长江将成为湖泊,水势平缓,万吨轮可从上海通达重庆。

而且通过水库的放水,还可改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枯水季节的航运条件。

不过由于永久船闸分为五级,因此通行速度较为缓慢,理论上过闸要2小时40分钟,在目前实际运行中,往往需要4个小时以上才能通过。

发电:所发的电力将主要售予华中电网的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和重庆市原万县所辖区、涪陵所辖区,华东电网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南方电网的广东省。

三峡的上网电价按照各受电省份的电厂平均上网电价确定,在扣除相应的电网输电费用后,约为0.25元。

由于三峡电站是水电机组,它的成本主要是折旧和贷款的财务费用,因此利润非常高。

截至2008年10月29日,三峡电厂累计发电量达到2700多亿度,已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按每度电0.3元人民币计,已经收回成本810亿元。

26台机组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847亿度,由此每年可减少煤耗4000-5000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硫200万吨、一氧化碳1万吨和大量工业废水,并收回成本250亿元。

而且自2003年起,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煤炭价格飙升,三峡机组适逢其时开始发电,在它运行的头两年里,发电量均超过了预定计划,却仍然供不应求。

其他效益灌溉:江干流两岸平原地区的大片耕地,适宜于从长江干流建引水闸或提水泵站灌溉,兴建这类引水和提水工程,会受到干流水量和水位的影响,尤其对枯水期的影响特别敏感,常受到工程条件限制,枯水期常不能保证引水的情况。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论长江三峡工程利与弊
三峡水电站大坝现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它的建成投产,将标志着中国人用智慧和力量铸就了又一个奇迹!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它的利与弊:
利:
1、防洪
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巨大的水库,滞蓄洪水,使下游荆江
大堤的防洪能力,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防洪库容在73—220亿立方米之间。

2、发电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

这个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能量。

弊:
1、对库区文物的影响
三峡工程600多公里长的淹没范围,使得如果不采取文物保护,在三峡库区蓄水达175米以后,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将被淹没到水下,于是至1996年起,经过大量的突击性的文物保护并抢救发掘,一批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文物被保存下来,但是不可能保证保住所有的遗迹,仍有很大一部分文物至此没入了淹没线以下,而且将很难再被发掘出来。

2、对生态的影响
中华鲟:属鲟形目鲟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一种大型洄游鱼类。

葛洲坝工程于1981年1月大江截流后,阻断了中华鲟至长江口至金沙江的洄游路线。

3、移民问题
三峡工程全部竣工后,库水淹没区将涉及湖北和重庆的20个区市县,最终动迁移民113万。

在未来的6年时间里,三峡库区每年还需搬迁移民近8万人。

4、地质灾害问题
从1990年至2005年,共查获体积大于10万立方米的崩塌滑坡404处,总体积29.36亿立方米,查获泥石流沟90条。

初二(2)彭洲晟。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首先,长江三峡工程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重要的水电发电基地,三峡电站每年可发电约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中国一年核电总装机容量的数倍,可以满足中国乃至亚洲地区的电力需求。

它不仅减轻了中国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压力,还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

其次,长江三峡工程在防洪减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长江流域每年都会面临来自于长江及其支流的洪水威胁,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三峡工程拥有强大的防洪能力,可以调节和控制长江的洪水流量,在减弱洪峰、减少泄洪和分散洪水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有效防止了洪水灾害的发生,保护了沿江地区的安全和群众的生命财产。

此外,长江三峡工程还对水运运输和航运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工程建成后,长江航道水位得到了有效提升,可容纳大型船舶通行,推动了长江内外航道的通畅和水运能力的提升,促进了长江经济带地区的交通和物资流动。

同时,船闸工程的建设以及对航道的维护保养也大大提高了长江航运的安全性,减少了航运事故的发生,对保障船舶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还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

通过调节流量、减少泥沙和污染物的扩散等手段,三峡工程有效改善了长江下游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保护了下游城市供水和农田灌溉的水源水质,维护了生态平衡。

同时,大坝蓄积的水库还能稳定引水供应,解决旱涝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意义和作用,长江三峡工程还在旅游、科学研究、水资源调节和区域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工程建设的成功不仅令中国引以为傲,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种巨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成功模式。

总之,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在能源、防洪、航运、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不仅解决了中国长江流域面临的多种问题,提供了清洁能源和安全稳定的水资源,还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它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水利工程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并为未来的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峡大坝建成后的影响

三峡大坝建成后的影响

三峡大坝建成后的影响
三峡大坝的建成,从其中一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与海外同步的大型建设工程。

三峡大坝的建成,不仅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也对我国的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经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首先,三峡大坝的建成得益于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水利工程技术,使我国在水利技术及水利管理上得到了一次飞跃式的提升。

同时,三峡大坝的建设也解决了中国长江流域洪水泛滥、水土保持等水利问题,实现了长江流域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同时,三峡大坝的建成也让长江流域发展出了更多的发电能力,提高了地区的发电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经济效益。

其次,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流域及其受建设影响的地区所面临的问题依然很严峻。

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流域及其受影响的地区淹没的水面逐渐变小,水土流失加剧,土壤重金属的累积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这一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采取更积极的措施来维护长江流域及其受影响的地区的生态环境。

最后,三峡大坝的建成也给长江流域淹没地区的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他们需要重新找到新的生活方式和产生新的收入。

[精选]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精选]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精选]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影响。

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防洪意义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水文气象条件最为复杂的河流之一。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但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原因,该地区也是洪涝灾害最频繁的地区。

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首要的意义和作用就是防洪。

三峡工程通过拦河大坝、水库和船闸等建筑物,能够有效地调节和控制长江的流量,提高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

在遇到特大洪水时,三峡工程可以削减洪峰流量,减轻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

同时,三峡工程还可以改善中下游地区的航运条件,保障了航道的安全和畅通。

二、发电意义三峡工程是一个集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调配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其中,发电是三峡工程的重要功能之一。

三峡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条件,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三峡水电站的发电能力非常强大,每年可以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缓解了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

同时,三峡水电站的建设也促进了我国水电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高了我国能源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三、航运意义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承担着大量的货运和客运任务。

然而,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势复杂和洪水灾害的影响,航运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峡工程的建设为长江航运带来了很多改善。

首先,三峡工程改善了航道的通航条件。

通过加深航道、整治航道内的暗礁和浅滩等措施,提高了航道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其次,三峡工程改善了航运的通达性。

通过建设船闸等建筑物,实现了长江上下游之间的航运联系,缩短了航程和时间成本。

最后,三峡工程还提高了航运的可靠性。

通过调节和控制长江的流量,减少了洪涝灾害对航运的影响,保障了航道的安全和畅通。

四、水资源调配意义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分配存在着不均衡的问题。

三峡工程方案的利弊

三峡工程方案的利弊

三峡工程方案的利弊首先,我们来看看三峡工程的利:1. 消灭了长江上游洪涝灾害: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地区山脉多、降雨多,洪灾频繁,长江流域的洪灾一直是一大灾害。

三峡工程的修建,使得洪峰能被有效控制,减少了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这对于减少洪涝灾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发挥了水能资源: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拥有巨大的发电能力,发挥了水能资源的巨大潜力,提高了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3. 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三峡工程的建设,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交通发展和产业布局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缓解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紧张:三峡工程拦截了长江河道上游的洪水,使得下游水域有更多的水能够供应,减少了流域水资源的紧张状况,为流域的经济建设和生态平衡带来了一定的好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三峡工程的弊: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峡工程的蓄水对下游的湿地生态系统、鱼类繁衍和鸟类迁徙产生了明显的不良影响,一些鱼类的数量锐减,湿地的面积也缩小了,对于长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地质灾害的风险:三峡地区地貌多为峡谷,地质条件复杂,蓄水后地壳应力加剧,地震活动频繁,容易出现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这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3. 河床下降引发的问题: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下游河床的淤积问题十分突出,河床下降,导致了下游江苏、安徽等地区的洪水风险加大,同时也造成了航运困难。

4. 农田、文物的淹没和移民问题:三峡工程开展后,移民问题成为了长期困扰该项目的问题,同时移民后未能得到很好的安置,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总体来看,三峡工程作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工程的运行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改进措施,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三峡工程能够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工程的影响引言:三峡工程规模浩大.影响因子众多.其可能产生的生态与环境影响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三峡工程的生态与环境保护.一直是三峡工程论证、决策、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关注的重点.而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影响的评价是三峡工程决策的基本依据之一,也是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

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这些问题有的在论证设计中已经预见但需要在运行后加以解决,有的在工程建设期已经认识到但受当时条件限制难以有效解决,有的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的新要求。

一 .三峡工程概况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的中段,坝址在三峡之珠——湖北省副省域中心城市宜昌市的三斗坪,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设计正常蓄水水位枯水期为l75米(丰水期为14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三峡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工程,也是对长江流域最大的生态与环境保护。

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是清洁能源, 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847 亿kW# h, 每年可替代原煤5 000 万t, 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减缓温室效应及酸雨危害, 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从长江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分析,三峡工程实际上是一项重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三峡工程建成后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没有任何工程可以替代的,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的建成将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1.环境影响评价始末早在20 世纪50 年代, 长江水利委员会在编制5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6及5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要点6时, 即对三峡工程的一些环境因素, 如移民、泥沙、回水影响、库岸稳定等进行了调查研究。

80 年代以来, 随着三峡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的深入, 国家环保法规的健全和环境科学的发展, 三峡工程的环境工作也在不断深化。

1991 年12 月中国三峡总公司委托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和长江水资源保护科研所共同编写5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6, 并于1992 年2 月报经国家环保局正式批准。

1993 年7 月26 日,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审查批准5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 枢纽工程) 6。

其中第十一篇即为/ 环境保护0。

经过50 余年来对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的规划与论证, 分析与评价, 不仅对它的有利与不利影响作出全面、准确, 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与评价, 而且对它的不利影响, 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分析与切实可行的减免措施。

三.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利弊影响争论1.有利影响1) 有效拦蓄宜昌以上的长江洪水, 大大消减洪峰, 使荆江大堤防洪标准由目前10 年一遇提高到100 年一遇, 并增加了武汉等沿线城市防洪调度的灵活性, 提高防洪标准和减少因分滞洪水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 直接保护153 万hm2 农田、1 500 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个作用是任何其它工程措施都不可替代的。

曾有人拟用加高加固堤防的办法防御洪水, 从风险管理科学分析, 堤防加得愈高风险度也就愈大。

2) 有效减少因分洪造成洞庭湖等湖泊的淤积, 减缓湖泊萎缩, 延长其寿命, 保护湿地, 对湖区的发展作用显著。

3) 利用水库调节作用, 增加长江中游枯水期流量2 000 m3/s, 有利于航运、水生物活动, 对水质改善和向北方调水有重要作用。

4) 长江自古有黄金水道之称, 但由于宜昌到重庆600 多km 的川江航道滩险流急, 航运环境很差, 通过能力受到限制, 每年沉船、撞船事件不断。

水库蓄水后, 淹没险滩, 加大水深, 万吨级船队可全天候直达重庆, 单向运力从1 000 万t 提高到5 000万t, 对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的作用很大。

5) 促进三峡地区旅游事业的发展。

三峡水库蓄水后, 原有滩多流急浪花涛涌的景观消失了, 但三峡的雄、奇、幽、美的基本风貌未变, 过去交通不便的支流景观得到开发。

现代化的三峡工程和三峡自然景观遥相互映, 预示着三峡旅游业的美好前景。

2.对于生态问题的不利影响1) 淹没损失较大。

淹没耕地2 万hm2,文物古迹44 处, 其中国家级1 处( 白鹤梁) 、省级2 处( 张飞庙、屈原祠) , 其它为县级以下文物。

这些损失和影响是不可逆的,即使异地重建也会失去历史感。

移民最少113 万, 其中90%向后靠、10%外迁其它地区。

防止移民返贫、返迁是一个长期的社会经济问题。

2) 泥沙问题复杂。

坝前淤积会影响航运和发电, 但可以通过蓄清排浑、底孔拉沙等工程措施解决。

总淤积量对水库寿命影响不大, 运行100 年后, 调节库容仍保留82%; 但对库尾( 重庆市) 的回水变动区的港口和航道的影响不可忽视。

另外, 水库建成后, 清水下泄, 对下游河道影响较大, 河势演变随着造床流量的变化而变化, 对航运和沿岸的设施可能有较长期影响。

3) 库区地质环境可能恶化。

三峡水库主流两岸长1 200 多千米, 加上水库支流库沿岸共5 000 km。

已查明两岸地质地貌存在自然不稳定体214 处以上, 两岸支流的地质不良体更多。

水库蓄水水位变幅每年达30~40 m, 触发古滑坡体和崩岸失稳的可能性很大, 甚至是人力不可阻挡的。

滑坡和崩岸将主要集中在秭归至云阳一带, 虽然对大坝安全和航运不会构成威胁, 但对新迁移民村镇要特别注意。

水库巨大的水体压力可能诱发地震, 其上限不会超过大坝设防烈度, 但也应密切监视库区的不良地质区段。

4) 对珍稀动植物和水生物种群有一定影响。

可以建保护区, 以保证物种生息繁衍, 达到复补种群、不致绝迹的目的; 但对一些厌水动植物和洄游鱼种会有影响或产生生态变异。

水库附近小气候也会有变化:雾天增加, 冬温略升, 夏温略降, 风力略大。

5) 水库水质状况不容乐观。

没有建水库以前, 长江水大流急, 纳污和稀释能力很强,但三峡水库形成1 000 多平方米的水面,虽然由于发电泄洪其库内水体主流仍在流动, 但其流速不及原生流速的1/10, 其库岸和支流库叉水体滞留时间很长, 仅重庆市和湖北省辖区内就有3 000 多万人的生活和工业污染源排入水库, 水质状况不容乐观。

综合利弊分析, 不难看出,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利多在长江中下游沿线和地区, 弊多在库区沿线和地区,所以今后生态环境的研究重点应该在上游, 支持和保护的重点应该是库区。

三峡工程会对生态与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涉及的因素众多,地域广阔,时间长久。

所涉及的问题相互渗透,关系复杂,利弊交织。

其有利影响主要是:工程可有效地控制上游洪水,提高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能力,有效地减免洪涝灾害带来的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减缓洞庭湖的淤积和萎缩;工程能增加长江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有利于改善枯水期水质,并可为南水北调提供水源条件;工程利用水能资源发电,与燃煤发电相比,可大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不利的影响主要是:水库淹没耕地,移民和城镇迁建,会加剧本来就已十分突出的人地矛盾,并因此而可能加剧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建库后,库区水体流速减缓,复氧和扩散能力下降,将加重局部水域污染;工程将改变库区及长江中下游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条件进一步恶化,对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也会带来不利影响;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下游河道出现冲淤变化,对长江中游平原湖区低洼农田土壤潜育化、沼泽化有一定影响,下游河口的海水入侵危害有可能增加等。

对于水质、泥沙冲淤、水生生物、局地气候和环境地质影响的主要认识是:2.1 水质建库后,随流速的降低,水流扩散能力减弱,某些近岸局部区域污染物浓度会有所增加。

水库蓄水后,库水流速减小,滞留时间增加,有利于可降解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降解净化;但同时库水的复氧能力减弱,降低对生物化学需氧量的接纳能力;由于入库生物化学需氧量的负荷远小于水库生物化学需氧量的容量,近期水库总体水质不致恶化。

就总体而言,水库不致出现富营养化问题;对干支流局部流速很缓的库湾水域,有发生富营养化的可能性。

2.2 泥沙冲淤随着上游地区水土保持治理和水库的建设,进入三峡水库的泥沙量将呈减少趋势。

三峡水库采用汛期降低水位以排沙,枯季蓄水以兴利的“蓄清排浑”调度运行方式,可长期保留绝大部分有效库容。

变动回水区航道港口特别是重庆江段存在泥沙淤积碍航和影响港区作业问题,可通过水库调度、河床整治、港口改建及疏浚等措施解决。

水库运用后,下泄含沙量减小,将引起坝下游河床冲刷,同流量的水位降低,河势将进行调整,对沿江崩岸、浅滩和江湖关系产生影响,最大冲刷距离可达九江附近。

2.3 水生生物建坝将对珍稀、濒危物种如中华鲟、白暨豚产生一定影响。

建库后,由于上游生态环境的改变,约40种鱼类受到不利影响,其中2/5为上游特有鱼类,种群数量将会减少。

水库内渔业资源与种类组成将会发生变化。

四大家鱼在水库内的资源会增加;中游宜昌至城陵矶江段,若水库调度不考虑家鱼繁殖要求,其繁殖将受到严重不利影响,中下游家鱼苗的来源将减少50%~60%,进入洞庭湖的家鱼苗减少幅度将更大。

2.4 局地气候建库后对库区及邻域气候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范围不大,对温度、湿度、风和雾的水平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km,表现最明显的在水库附近。

各气候要素建库前后均有一定变化,但增减幅度不大。

水库形成后水域扩大对两岸气温影响,其水平距离一般在1~2km,垂直方向一般在400m以下。

库区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增加幅度在0.2℃左右,冬季月平均气温增高0.3~1.0℃,夏季平均降低0.9~1.2℃。

建库后,域内的年平均降水量约增加3mm,水库上空及沿岸的背风地段降水量会有所减少,气流迎风坡降水量将增加。

水库蓄水后,全年雾日变化不明显,平均增加1~2天左右。

2.5 环境地质三峡地区有一定的中强地震活动背景,具有震源浅的特点。

区域及坝址地壳稳定性较好。

水库诱发地震震级Ms在5.0~5.8级,不会对枢纽主要建筑物构成直接威胁。

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行是百年大计,生态环境问题将伴随工程长期存在,环境影响评价应该是一个长期、连续、不断深入的过程。

三峡工程建设前后(以蓄水为时间界线),生态环境影响的对比分析、与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结论进行对比分析,开展对三峡工程的后评估,可对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的继续推进和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依据,这对三峡工程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对比评估,我们不难看出三峡工程兴建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求实态度,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做好源头控制,减少新的污染和破坏,同时证明,三峡工程建设以来所开展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是富有成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