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红砖民居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参观泉州红砖古厝心得体会作文

参观泉州红砖古厝心得体会作文

参观泉州红砖古厝心得体会作文哎呀呀,今天我去参观了泉州的红砖古厝,那可真是太有意思啦!哈哈!
一走进那些古厝,我就被那独特的红色给吸引住了。

嘿呀,那些红砖砌成的墙壁,看上去好特别呀!
我在古厝里跑来跑去,这里看看,那里摸摸。

哎呀,那些精美的木雕和石雕,让我惊叹不已。

我还发现古厝里有好多有趣的小角落,嘿呀,感觉就像是藏着好多秘密一样。

我想象着以前的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样子,哈哈,一定很有趣。

在一个院子里,我看到了一口老井,我趴在井口往里面看,哎呀,好深呀!
参观完这些红砖古厝,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嘿嘿,我觉得这些古厝就像是时间的宝藏,它们承载着过去的故事和记忆。

我真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再来看看这些红砖古厝,再次感受它们的独特魅力呀!哎呀!。

社会实践报告-闽南古厝调查

社会实践报告-闽南古厝调查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闽南古厝调查目录第一部分本次调查报告基本情况 (4)1.1闽南古厝简介: (4)第二部分选题依据 (4)2.1选题背景: (4)2.1.1文化积淀 (4)2.1.2建筑遭受破坏 (6)第三部分研究思路和方向 (7)3.1闽南古厝的现状和不足 (7)3.2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必要性和潜力 (7)3.3数据分析 (8)第四部分调查过程 (9)4.2.1文献参考与问卷设计 (9)4.2.2电话访谈与记录 (9)4.2.3发布问卷与数据统计 (9)4.2.4资料集成与整理 (10)4.2.5完善调研报告 (10)第五部分调查结果与分析 (10)5.1访谈结果与分析 (10)5.1.2采访背景 (10)5.2采访记录和分析——政府方面 (10)第六部分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 (13)第七部分研究结论 (18)7.1闽南古厝的现状和不足 (18)7.1.1闽南古厝的现状 (18)7.1.2闽南古厝今后保护和开发的外部优势 (18)7.1.3闽南古厝今后保护和开发的不足 (19)7.2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必要性和潜力 (20)7.2.1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必要性 (20)7.2.2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潜力 (20)7.3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措施 (20)第八部分我们的建议 (21)8.1保护是前提,保护比申遗重要 (21)8.2传播闽南古厝文化很有必要性 (22)8.3保护的同时开发闽南古厝 (22)参考文献 (23)第一部分本次调查报告基本情况1.1闽南古厝简介:“厝”在闽南方言中是“房子”的意思,闽南古厝是厦漳泉闽南地区的古代建筑群,也是现今闽南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

闽南古厝以“官式大厝”为主,又名“皇宫起”。

由于古厝主要由红砖砌成,在不少地区也叫做“红砖厝”。

它形式殿宇,富丽堂皇,是中国古民居的典型。

它的主要特征是,前埕后厝,做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和双翘燕尾脊。

大班《闽南红砖古厝》

大班《闽南红砖古厝》
走进泉州西街小巷,最让人赏心 悦目的不是什么高楼大厦,而是 那些明清时代的红砖古厝。甚至 连那些红砖古厝的废墟,那些红 砖白石的残垣断壁,都有一种令 人震撼的美感!
远望红砖古厝,最吸引眼球的除了屋顶的燕尾脊之外, 便是红砖墙的立面,红彤彤似鲜艳的向日葵颜色。
近看,红砖墙面每每刻意组砌,贴面镶嵌成各种各 样的图案,成为富于变化的砖砌艺术。
闽南的红砖厝,均采用中轴对称布局,以三间张双落大厝最为典型, 罕见五开间的大厝,规模大的院落还加护厝于左右。
高大开敞的厅堂是大厝的主体,它的主要功能是敬神祭祖、举行 婚丧礼仪和接待宾客。居室则比较狭小、封闭。
而天井院落通常用于养花、养鱼,摆上几盆盆景,以求在 宁静之中赏心悦目。
红色是喜庆、吉祥、富贵的象征,它大量用于砌墙,铺设室内 地板,形成无处不见“红”,这又是红砖厝的一大特色。
然而许多红砖墙 在墙面中,有规 则地嵌入花岗岩 石块,这便是 “出砖入石” 。 形成了红色为主 调、红白相间的 鲜明。 庭院深深,高墙突兀,透过每一块红 砖后面,历史深处的繁华,仿佛依然 在飘荡,隐约可见。
我的播报到此结束, 谢谢!

红砖古厝——精选推荐

红砖古厝——精选推荐

红砖古厝摘要:本文首先着笔于对红砖古厝的分布以及建筑形式特点的介绍,然后通过对丝路之舟小队访新垵村,寻红砖古厝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记述,对红砖古厝现今分布和保存状况作一个粗略的小结,在此基础上对红砖古厝背后之文化,以及保护红砖古厝的重要性略谈感想。

一、红砖古厝的分布以及特点红砖民居分布于戴云山脉博平岭以东的闽南广大沿海各县市和金门、台湾地区,闽中的莆仙地区的少数县市也有。

主要是由于闽南有高品质的红土,可烧制出色彩鲜艳、永不褪色的红砖红瓦及其它红土艺术品,加上闽南地区盛产的各种形制花岗岩建筑材料及闽南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思想等各种元素糅合而成,造就了今日广布闽南的“古典大厝”。

它聚落于乡间原野,辉映于林间竹下,蓝天下红墙燕尾,显得十分轻盈灵动,是闽南大地的锦绣艺术品。

福建有四大民居,即土楼、土堡、红砖和灰砖民居,其中以土楼最有特色,红砖民居最为靓丽。

厦门红砖民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首先在选址上,厦门的红砖民居,多为背山、面水、向阳的自然环境,房屋坐北朝南,环境怡人舒适。

其次,厦门红砖民居的墙面砌筑也很有特色,它的前墙或主墙有非常漂亮的空斗砖砌,砖头不是一块一块砌的,而是4块砖头别成一个中间空的空斗,是一组组砌起来的,这是闽南民居,特别是厦门民居特有的。

红砖民居注重墙面特别是正面的砌筑,以红砖组砌成吉祥的图案,十分美观,而且永不褪色。

比如砌成万字形、寿字形、棱形、八角形、双环金钱形,寓意吉祥如意、发财添喜、长寿延年等。

此外,红砖民居的第三个特点是使用了比较成熟的木雕工艺和砖雕工艺。

红砖民居的室内装饰十分讲究,在中厅设挂落、飞罩、天湾罩、神龛,都是经过精雕细刻的,那些斗拱、枋额、雀替甚至瓜柱、月板、屏门、太师壁等都是漆金浮雕、透雕,虽然经历百年风霜,至今仍金光灿烂。

最后,在形制上,厦门的红砖民居,大多是二落一院、三落二院、四落三院的四合院,也有五落四院的大厝。

这种四合院的功能,以前堂后室的布局为基准,即前落为开放性的堂屋,后落具有私密性的居室,一般是越往后限制越多。

探析泉州传统民居装饰“红砖文化”

探析泉州传统民居装饰“红砖文化”

红砖的制造
红砖的制造
泉州红砖的制造过程非常独特。首先,选择具有粘性的土壤,将其浸泡并搅 拌均匀。然后,将搅拌好的土壤放入木制模具中,压制成型。最后,将砖坯晒干 或用火烘干,再进行打磨和抛光。这样制造出来的红砖质地坚硬,纹理清晰。
红砖的建筑装饰风格
红砖的建筑装饰风格
泉州红砖的建筑装饰风格以简约、实用为主,同时也融合了闽南文化和海洋 文化的元素。在建筑结构上,红砖的线条和形状非常注重对称和和谐。在装饰细 节上,红砖与石雕、木雕和灰塑等工艺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此外,红砖 还常被用于铺设庭院、公园和街道,构成美丽的景观。
四、结语
泉州传统民居装饰“红砖文化”是一种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 化遗产。红砖作为建筑材料之一,在当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精心打造。这些红砖 装饰不仅体现了泉州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传统,也反映了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发 展。通过深入了解和传承“红砖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泉州这座历 史悠久城市的独特魅力。
结论
结论
泉州红砖建筑装饰是这座城市独特魅力的体现,它不仅代表了泉州人民的勤 劳智慧和历史文化传承,也体现了泉州海洋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保护和发展红 砖建筑装饰,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同时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活 力和魅力。
谢谢观看
2、工艺价值
2、工艺价值
红砖的烧制和拼接工艺是泉州传统民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烧制过程中, 匠人们需要严格控制火候和时间,才能使红砖达到最佳的色彩和质量。在拼接过 程中,匠人们需要运用各种砌筑技艺和粘合材料,才能使红砖紧密相连,构成牢 固的建筑结构。这些工艺技术的运用,不仅展示了匠人们的精湛技艺,也使红砖 成为了传统民居装饰中的重要元素。
探析泉州传统民居装饰“红 砖文化”

闽南民居:鲜艳的红砖大厝

闽南民居:鲜艳的红砖大厝
终年花果飘香。其次,闽南有漫长的海岸线,厦门干脆就是个海岛,面向世界的海洋对于闽南文化有决定性的影响。最后,闽南却拥有福建四大平原中的两个,
宽阔平坦,交通方便,语言相通。闽南是福建的精华所在。 闽南地区的泉州开发最早,宋元时代已成为整个东方世界最大的海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明
代泉州港衰落,然而漳州的月港在明后期崛起,继续保持闽南人的航海优势。明清之际,郑成功一度控制了南中国海的海权,并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这是大
经营屋顶的建筑了。前些年我在马来西亚的槟城参观龙山堂,一座保存极其完好的闽南宗祠,首先就被它屋顶的豪华装饰震撼了。 回国后我对曲利明说:“我们在
闽南采访过那么多闽南建筑。我告诉你,我见过的最好的闽南建筑在马来西亚。”
点是红砖红瓦,特别俗艳。这是很奇怪的。中国各地的民居,都以青砖灰瓦为主,不但因为青砖的质量优于红砖,还有建筑制度上的原因。红色是高等级建筑
才能使用的颜色,例如皇宫和寺庙。闽南民居不但铺红瓦,还使用红色筒瓦,的确是僭越了分寸。 闽南人自豪地称他们的房子为“皇宫起”,也就是皇宫体
的民居。 有个民间故事解释了这种建筑样式的来源:闽王王审知的皇后黄惠姑是泉州人,每到连绵阴雨天气,往往伤心落泪,闽王问她为什么。皇后说她想
。南安蔡氏古民居,一般面阔为五开间,两进或三进,左右带一排或两排护厝。 红砖红瓦成了闽南建筑的独特视觉特征。在亚热带的强烈阳光下,碧海边,龙
眼树与荔枝林的绿荫间,一幢幢鲜艳的红砖大厝显得特别青春亮丽、优雅动人。 闽南人喜欢红色,也许与他们喜欢张扬和热闹的性格相关吧。 通常说的闽南,
指的是原泉州漳州二府的辖地,现在则分属厦门、泉州、漳州三市。从地理看,闽南地区有三个重要的特点。首先,她是福建最炎热的地区,临近北回归线,

石楼调研报告

石楼调研报告

石楼调研报告石楼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石楼的概况、文化特色、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旅游资源等方面的情况,并评估其发展潜力。

采用了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二、石楼概况石楼位于中国福建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

石楼建筑群是以红色花岗岩为主要材料,建筑采用了传统的民居建筑方式,构造独特,保存较为完好。

石楼的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

三、文化特色1. 建筑风格石楼的建筑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闽南特色。

房屋以庭院为中心,四合院的格局,四面楼房围合,构成一个庭院式的空间。

房屋外墙使用红砖石块,屋顶采用黑色瓦片,整体呈现出古朴典雅的风格。

2. 生活方式石楼居民生活方式保留传统习俗,重视家庭和睦和农耕文化。

居民尊老敬老,生活节奏缓慢,重视家庭团聚和社区合作。

3. 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石楼保存了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居民们通过举办龙船竞赛、放风筝等活动,丰富了民俗文化的内涵。

四、经济发展情况1. 农业石楼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茶叶等农产品。

由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农产品品质优良,深受市场青睐。

2. 旅游业石楼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石楼拥有许多文化和自然景点,如石楼美术馆、石楼寺庙、石楼瀑布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游客,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 手工艺品石楼居民以制作石雕、陶瓷等手工艺品为生,这些产品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风格受到市场青睐。

石楼的手工艺品产业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五、发展潜力评估1. 旅游业发展潜力石楼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加之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未来可以通过丰富旅游项目、提升服务质量和加强宣传推广来吸引更多游客。

2.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潜力石楼的传统建筑和手工艺品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市场竞争力。

未来可以通过挖掘和开发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石楼的经济多元化发展。

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特征与营造工法技艺解析

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特征与营造工法技艺解析

多使 用青砖 青瓦 , 形成 中 国传统 民居沉稳 、 清雅 的特 色。惟 独 闽南传 统民居异于其 它地 区民居 , 遍使用 红砖红 瓦 , 成独 普 形
有 的“ 红砖建筑” 红砖文化” 与“ 。
闽南传统红砖民居建筑有着久远的历史与深厚 的文化 , 是
由闽南 地区特定地理环境 与人文环南传统红砖民居主要形 式是 四 合院 , 其保 留了许多古代 中原 地区 民居 建筑 的特 点 , 与 闽南 这
先民迁徙的历史 密切相关 。
1 闽南传 统 红砖 民居 略述
红砖建 筑在西方建筑 中司空见惯 ,红砖 洋房 ” “ 也成为西洋 建筑 的一大特征 。而历数中国各地 各民族各 流派 的民居建筑 ,
3 独特 构造 的营 造工 法技艺
3 1 精妙 的“ . 第五立面” ——“ 双燕归脊” 。 燕尾脊是 闽南传统红砖 民居最直观 、 最显著 的建筑装饰特 征, 它蕴含着闽南人 丰富 的人 文情愫 , 表达 出闽南传统 建筑 固 有 的灵气 , 它是闽南 传统 建筑 精妙 的屋顶 构造 的传 神点 睛之 笔, 作为建筑的“ 第五立面” 的屋顶 因之 而出彩 。 中国的传统 民居普遍注重屋顶 的营造和屋面 的装饰 , 有学
图 1 闽南传统红砖民居全景图
法、 丁兰子思 尺法 )但对照通用 的《 , 鲁班营造正式 》《 班经 》 、鲁 , 大致趋 同, 稍有差异 。 基于上述多方面的分析 比较 , 同存异 , 求 我们 以为 闽南 传 统红砖 民居最具象征意义 , 闽南化 ” 最“ 的构造和营造工法技艺
中图分类号 : 4 . TU7 5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6 3 (0 2O —0 8 一O 10 - 15 2 1 )4 O4 3

红砖古厝实践心得体会

红砖古厝实践心得体会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红砖古厝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近期,我有幸参与了一次红砖古厝的实践考察活动,亲身感受了古厝的魅力,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红砖古厝的历史渊源红砖古厝,又称红砖屋、红砖楼,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这种建筑风格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时期。

红砖古厝采用红砖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结合灰、白、黑等色彩,形成了一种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

红砖古厝不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红砖古厝的建筑特点1. 结构独特:红砖古厝采用砖木结构,砖墙承重,木梁、木板构成屋顶和楼板。

这种结构使古厝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

2. 布局合理:红砖古厝的布局通常分为前厅、后厅、两侧厢房和庭院。

前厅为接待客人、举行仪式的场所,后厅为居住、休息的地方,两侧厢房则用于储存物品或作为客房。

3. 造型美观:红砖古厝的外观造型丰富多样,有四合院、三合院、单栋式等。

屋顶多采用硬山顶或悬山顶,屋檐翘起,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

4. 装饰精美:红砖古厝的装饰手法多样,有砖雕、木雕、石雕等。

这些装饰不仅增添了古厝的美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民间信仰。

三、红砖古厝的实践体验在这次红砖古厝的实践考察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1. 感受古厝的历史底蕴:走进红砖古厝,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沧桑和故事的时代。

古厝中的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

2. 体验古厝的生活气息:红砖古厝内部空间宽敞,布局合理,既保证了居住的舒适度,又满足了生活需求。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古人智慧的生活哲学。

3. 欣赏古厝的建筑艺术:红砖古厝的建筑风格独特,装饰精美,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在实践考察中,我认真学习了古厝的建筑技艺,对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增强文化自信:红砖古厝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通过这次实践,我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

论文范文_论文-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_论文-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厦门红砖厝现状调查及旅游开发探析学生姓名学号系别地理科学系年级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目录引言 (1)一、厦门红砖厝的特点 (2)(一)红砖厝的建筑特点 (2)1.选址 (2)2.形制 (2)3.屋顶结构 (3)4.砖砌与砖雕 (3)(二)红砖厝的文化内涵 (4)1.重祖敬宗的精神 (4)2.兴学重教与发达的科举文化 (5)3.祈福的吉祥动植物和图案 (5)4.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落后 (5)二、厦门红砖厝的现状 (5)(一)红砖厝的分布 (5)(二)红砖厝的旅游开发现状 (7)1.红砖厝分散在各个区,难以形成规模 (7)2.旅游市场消费水平低 (7)3.缺少精品旅游项目 (8)4.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落后 (8)三、红砖厝旅游的保护性开发 (8)(一)保护性开发的原则 (8)1.原真性原则 (8)2.整体性原则 (9)3.全民参与原则 (9)(二)保护性开发的具体措施 (9)1.划分保护范围,合理开发布局 (9)2.构建保护体系,加强科学管理 (9)3.创新旅游项目,增强体验参与性 (10)4.挖掘多元文化,丰富产品结构 (10)5.开发和利用共举,开发合适的旅游线路 (10)6.学习异地经验,全面推介红砖古厝 (11)结语 (11)参考文献 (11)厦门红砖厝现状调查及旅游开发探析摘要:厦门红砖厝以其特有的建筑风格、人文内涵和地方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是建筑学、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旅游学等研究学者取之不尽的宝藏,具有鲜明的个性。

对厦门红砖厝的发掘与研究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厦门红砖厝的价值正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不少市民利用闲暇时间到岛外红砖厝旅游,希望于休闲中欣赏闽南民俗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瑰宝。

文章以此为基点,分析制定厦门红砖厝的旅游开发建议关键词:厦门;古民居;红砖厝;保护措施;旅游开发Abstract:The red-brick houses in Xiamen enjoy a good reputation all over the world by their unique architectural style 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With a distinctive personality, the red-brick houses are the inexhaustible storehouses f or scholars of architecture, history, geography, anthropology, folklore, tourism, etc. Th e excavation and research for the red-brick houses in Xiamen have both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 recent years, the value of the red-brick house in Xiamen is in creasingly being known that many residents use their holidays to the rural countryside outside the main island for an outing. They hope to enjoy the Minnan folk custom an d the architectural art treasure in the leisure. The article takes this as a base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red-brick house in Xiamen tourism and offer some propo sals for its development.Key W ords:Amoy; ancient dwellings; Red-Brick; protection measures; tourism exploitation引言福建有四大民居,即土楼、土堡、红砖和灰砖民居,其中以土楼最有特色,红砖民居最为靓丽。

闽南红砖古厝研究报告

闽南红砖古厝研究报告

闽南红砖古厝研究报告
闽南红砖古厝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建筑类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本研究报告对闽南红砖古厝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闽南红砖古厝的历史渊源和发展
闽南红砖古厝的建筑风格起源于或明代末清代初,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报告中将对闽南红砖古厝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行深入阐述。

二、闽南红砖古厝的建筑特点和结构类型
闽南红砖古厝以其红砖墙体和独特的建筑形制而闻名。

报告中将对闽南红砖古厝的建筑特点和结构类型进行详细描述,并探讨其与当地气候、土地资源等因素的关系。

三、闽南红砖古厝的文化价值和保护现状
闽南红砖古厝作为闽南地区的传统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报告中将对闽南红砖古厝的文化价值进行分析,并对其目前的保护现状进行评估和总结,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和措施。

四、闽南红砖古厝的社会影响和经济价值
闽南红砖古厝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更是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报告中将探讨闽南红砖古厝的社会影响和经济价值,以及如何将其合理利用和开发,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闽南红砖古
厝的特点和价值,为其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同时,对于当地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垵红砖古厝

新垵红砖古厝

虽然从外面看已经很破旧了,屋顶的瓦片都 已坍塌,但走进去认真看一眼就能看出这座 厝的与众不同。
厅堂内
这座旧建筑,虽然满布灰尘,几近破落,但仔细观看它的 细节,透过旧建筑上满布的灰尘,还是可以看出它具有着 不平凡的美。厅堂内木制神龛上的木雕很是精致,上面还 有镏金的痕迹,想当年这里应是很华丽的。
因厦门这边的土地是红土地,土壤都是红壤,红 壤里的粘度很高,因此用红土烧成红砖红瓦非常 方便。闽南地区,包括厦门金门台湾这个红土很 多,所以就造成了这种红色的砖瓦,用这种红色 砖瓦造的房子颜色则非常鲜艳。
新垵,曾名新江。宋元时,中原氏民为避战乱迁徙而来, 择马銮湾水边,依蔡尖尾山的风水宝地而居,勤劳创业, 繁衍子孙,有的出洋谋生,历千年而人才辈出,至解放, 形成了约200户500多幢红砖屋的大村落,村落里家居、 教育、宗庙一应俱全,还有村落自家的商业街,保卫村 民安全的少林五祖拳,更有中原氏族与闽南地域相结合 的信俗、婚俗、节俗、食俗,形成了文化深厚的民俗和 口味颇佳的美食。不论你到村落的东、南、西、北哪一 片,都会被保存完好的、高高扬起的燕尾,稳重厚实的 马鞍屋脊所吸引,被这里勤劳勇敢的先民所创造的红砖 屋所折服。
院代已经是繁华地带。《同安志》记载, 元末明初,同安明盛乡垵仁里新垵村邱毛德等人渡 洋“通番”经商;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新垵先辈 从水路漂洋过海,远至东南亚和宝岛台湾一带谋生。 鸦片战争以后,85%的新垵村民到南洋经商或打工。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部分人衣锦还乡,回来建豪 宅,而且一座比一座好看、华贵,目前新垵留存着 600多套红砖古民居。“看过新垵的厝,就知新垵 的富”。新垵红砖民居有个特点是注重墙面特别是 正面的砌筑,以红砖组砌成吉祥的图案,十分美观, 而且永不褪色。往往砌成万字形、寿字形、棱形、 八角形、双环金钱形,寓意吉祥如意、发财添喜、 长寿延年等。红砖民居的图案种类非常多,构思巧 妙,工艺精美,使居屋增添很多光彩和灵气。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摘要:“红砖白石双拨器,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起,木雕石雕双合璧”的建筑风格,使闽南传统民居建筑有别于中国其他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更能体现多样性、多元性、包容性和独特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本文从闽南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建筑材料、精神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分析其建筑特色及地域性的表达,以期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能够重焕活力,提升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关键词:闽南;民居;建筑;地域性前言闽南位于海峡西岸的沿海平原地带,是指泉州、漳州和厦门三地。

自古以来内陆交通闭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和“东南山国”的称号。

地瘠民稠,丘陵山地众多,缺乏可种植耕地,农耕文明滞后。

但水陆资源丰富,海岸线呈北东至南西走向,蜿蜒曲折,形成天然港口。

优越的地理位置,促使闽南人以海洋为媒介平台,通过海外贸易与外来文化交流,将南洋和西方建筑风格带入闽南,形成中西合璧的骑楼式。

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渗透与融合下,闽南传统民居既延续了闽越文化精神,保留了中原文化,又吸取了海外文化,造就了兼容、开放、独具特色的地域性建筑。

1空间布局的地域性表达1.1布局形式民居基本是由大厝身和附属建筑两个部分构成,大厝身由间、落和榉头组成,是民居建筑的主体。

附属建筑部分包括埕头楼、护厝、回向、枪楼与突规房等。

以大厝身为基本空间布局,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扩展布局和组群布局。

主要有横向和纵向两种扩展方式:横向扩展是将三间张加落,两边归间形成五间张;纵向扩展是增加建造榉头、落,形成多落的建筑空间格局。

闽南民居空间布局主要有四种形式,可分为:1.单落厝,又称“一条龙”,常临街而建,沿海地区较为少见;2.榉头止,又称“下山虎、爬狮、四房二伸脚、四房四伸脚”,空间形式相当于三合院;3.两落大厝,又称“四点金”,是闽南地区最常见的建筑形式;4.多落大厝是由基本布局再扩展形成三、四、五、六落大厝。

常见的空间形式是两落大厝与榉头止,三落大厝和单落厝比较少见。

闽南建筑的红砖情节_闽南乡土色彩_闽南红_体验

闽南建筑的红砖情节_闽南乡土色彩_闽南红_体验

闽南建筑的红砖情节——闽南乡土色彩“闽南红”体验曾舒凡 厦门大学国际学院 361005摘 要 : “红砖白石双拨器,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宫殿式”的建筑风格使得福建闽南传统民居建筑有别于中国其他广大地区民居而独树一帜。

闽南传统民居特有的建筑色彩体系——“红砖白石”的红艳风格,使得它更具有地域代表性,成为闽南传统民居的象征。

因此有学者们将这个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色彩作为闽南建筑文化的特征,以“红砖区”与“灰砖区”来划分福建传统民居,并将建造有闽南传统红砖建筑的地区划为“红砖文化区”。

本文拟以代表闽南民居红砖建筑的主要建筑材料——红砖为出发点,探析红砖形成的种种历史渊源;阐明以闽南乡土材料制作的红砖在闽南区域环境内的适应性;及由红砖抽提的乡土化色彩元素“闽南红”的色彩艺术表现力和区域可识别性。

Abstract: "Bricks-allocated for Whitehead, out into the stone slabs Dovetail ridges, Palace restaurants with red tiles" makes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southern Fujian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in China and other vast areas other residential areas and independence a unique identity. Taiwanese traditional houses have special architectural color system – "red-brick Whitehead" gorgeous red style, make it more geographically representative, the Taiwanese traditional houses become a symbol. Thus some scholars have geo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lors as a Taiwan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bricks" and the "gray zone" to the traditional division of Fujian residen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aiwanese traditional red brick building is zoned "red Cultural District."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be representative of Taiwanese residents of the red-brick main building materials -- brick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formation of red brick various historical sources; Taiwanese native to clarify material in the production of red Taiwanese regional environment adaptability; and extracts from the native red color element "Taiwanese red" color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to be identifiable region.一、闽南地域划分闽南地区就地理位置而言,泛指中国福建南部九龙江、晋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行政区域上以厦门、漳州、泉州为主。

闽南红砖古厝吉祥纹样的传承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闽南红砖古厝吉祥纹样的传承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闽南红砖古厝吉祥纹样的传承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摘要:闽南红砖古厝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历史文化的变迁中衍生出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闽南红砖古厝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艺术价值,给现代设计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因为现阶段传统纹样和现代设计有着越来越多的交汇,并且这样的设计理念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因此如何将闽南红砖古厝纹样和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是当前现代设计发展中要努力实现的。

本文基于这一主题,先说明闽南红砖古厝纹样的传承,后重点分析闽南红砖古厝纹样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闽南红砖古厝;吉祥纹样;传承;现代设计引言:“厝”是闽南语中是房子的意思,最为典型的是红砖民居。

说到闽南古厝,红砖墙,花岗石,艳丽的装饰,曲面屋顶等形象就会跃然眼前。

闽南红砖古厝纹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而且也和我国其他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较为悠久的演变历史,不仅具有较为独特的造型风格,同时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心灵上的满足。

而且传统的吉祥纹样还具有十分浓郁的文化底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除了有较为丰富的色彩,同时也带有一定的情感。

一、闽南红砖古厝传统吉祥纹样的传承我国福建省的南部称作闽南地区,“金三角”厦门,漳州,泉州为代表。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是特色。

闽南红砖古厝有着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纹样不仅是一种装饰品,同时也是闽南地区千百年来文化沉淀的结果,有着较为鲜明的特色。

传统的吉祥纹样有着自身较为独特的视觉艺术表现,有着较为独特的特性。

闽南的师傅们在实践中提炼出种类丰富且表现手法繁多的装饰纹样,古厝中装饰纹样较为集中的地方如大门两侧、檐廊、梁枋等处,主要以剪贴、雕刻、拼砌等手法展现,富有闽南地域特色及生活情趣。

吉祥纹样也具有传承性,因为我国很多较为古老的吉祥纹样是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而延续发展下来的在多年的发展中,受到一些历史原因的影响很多的吉祥纹样也在不停的变化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了一些新的含义,但是在变化的过程中吉祥纹样自身所具有的深层含义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因此这是一个传承的过程。

红砖古厝介绍

红砖古厝介绍

红砖古厝介绍红砖古厝,又称红砖建筑,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一种典型代表。

它以红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红砖古厝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红砖古厝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庄重典雅的官式建筑,也有民间特色的民居建筑。

这些古厝通常采用木结构,屋顶覆盖青瓦,墙体则以红砖为主。

红砖古厝的布局严谨,讲究对称和谐,强调中轴线的运用。

在空间处理上,红砖古厝注重内外空间的交融,既保证了居住者的私密性,又使整个建筑群显得开阔通透。

红砖古厝的设计充满了人性化的考虑。

为了适应福建地区的多雨气候,红砖古厝的屋顶设计得较为陡峭,有利于雨水的排放。

此外,红砖古厝的窗户较小,既能防止阳光直射,又能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在装饰方面,红砖古厝注重细节的处理,如雕花窗棂、精美的门楼等,都展现了匠人们的高超技艺。

红砖古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到了明清时期,红砖古厝的建筑技艺达到了巅峰。

在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等地,红砖古厝遍布大街小巷,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些古厝见证了闽南地区的历史变迁,承载了世代居民的生活记忆。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红砖古厝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采取措施。

一方面,加强对红砖古厝的保护和管理,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另一方面,通过修复和改造,使红砖古厝焕发新的生机。

红砖古厝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也是闽南地区文化的象征。

它们见证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继续关注红砖古厝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些历史的见证者得以延续辉煌。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红砖古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加强对红砖古厝的保护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借鉴和启示。

同时,红砖古厝也是一种旅游资源,可以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华美“皇宫起” 绚丽“闽南红”——厦门传统红砖民居建筑赏析

华美“皇宫起” 绚丽“闽南红”——厦门传统红砖民居建筑赏析

【亮鉴】Refreshing Appreciation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地处泉州和漳州之间,是闽南地区厦门、漳州和泉州三地的中心城市和重要海港,也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承载地。

闽南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其中传统红砖民居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考古和文物调查资料证实,厦门早在宋代已出现传统红砖民居,历经元明时期发展,到清代和民国早期达到鼎盛,红砖民居成为厦门最普遍的民居建筑形式。

历史上闽南地区曾多次移民入迁,中原文化经与当地闽越文化融合后,形成了以闽南语为主要方言并在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方面相通的闽南文化。

同时,厦门因处于闽南中心地理区位,民居建筑的建造匠师、建筑材料多来自相邻的泉州和漳州,厦门民居的建筑风格、建造技艺及装修装饰上融合了泉、漳两地民居的诸多特点,成为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的重要代表。

1 外观特征厦门传统红砖民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明显不同于周边区域的闽中莆仙民居、粤东潮汕民居和闽西客家民居,而是自成体系,尤其在外观和造型上以象征喜庆、富贵的红砖色外貌和宫殿式古厝为主要特征。

红砖色外貌是指建筑材料上大量使用红砖和红瓦等“红料”,以红色板瓦铺设屋面,以红色“胭脂砖”和深红色甓砖砌建墙体,又以红色方形“斗底砖”铺就地面。

因此,从建筑的屋顶、墙身到地面在视觉上普遍为红色,形成了“闽南红”的建筑特征。

宫殿式古厝是厦门传统红砖民居的代表性建筑,多为体量较大的民居,具有宽大的流线型屋面,特别是曲线型屋脊的两端以高高翘起的燕尾脊最为醒目。

这种以庄重、古典风格为典型特征的双曲屋面,如同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而被学者称为“皇宫起”官式大厝(图1)。

2 起源历史厦门传统红砖民居主要是砖木结构,以及利用当地盛产的花岗岩作为墙基和墙裙。

闽南地区处在东南沿海,属于北回归线附近的亚热带气候,多雨、潮湿、风大,夏季烈日炎炎,砖木结构建筑容易腐朽、蚁蛀,因此至今保留下来的早期红砖民居数量很少。

除了少数可溯及明末和清初以外,现存主要是清代晚期至民国早期的建筑。

闽南传统民居的地域性特征研究

闽南传统民居的地域性特征研究
在墙面上也有些闽南民居采用规则红砖与规则条石并按照一定排列样式混砌以造成另外一种形式感通过讲究构成元素讲究一种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的视觉效果的应用以及窗户的镂花柱的点缀配合其形成的表面空间使这种美妙韵律在一墙之间就是一幅动人的艺术作品和浮雕作品
20年 09
l 2月






De e e o 9 c mb r 2 o Vo.7 No6 1 2 .
从建筑色彩形式 的角度看 ,红砖文化 ” 疑是 “ 无 最典 型的代表 。闽南人喜好用 红砖 红瓦盖房 , 面 墙 每每 刻意用红 砖组砌 、贴 面镶 嵌成各 种各 样 的图 案, 有万字堵 、 海棠 花堵 、 字体 、 字体等花样 . 人 工 在
建筑 所处 地域 的人 居文 脉 、 活 习惯 、 生 审美 心理 和
完美 的视觉效 果。同时 , 各建 筑群体之 间形成 有条 理、 有组 织的整 体 , 整个建 筑群 达到高度 的和谐 使
统一 。
2 闽 南 建 筑 色彩 形 式 .
地域性形成 的三个主要 因素为 : 1本地 的地域 () 环境 、 自然条件 、 季节气 候;2历 史遗 风 、 辈祖训 () 先 及生活方式; ) ( 民俗 礼仪 、 3 本土文化 、 风俗人 情 。上 述 因素构建 出地域性 的独特 风貌 。① 建筑反 映的是
第2 7卷 第 6 期
J RNAL OF L 0U ONGY AN NI ERS T U V IY
闽南传统民居 的地域性特征研究
王 .健
( 门大学嘉庚 学院艺术设计 系 福 建厦门 3 3 0 ) 厦 6 15
摘 要 : 闽南民居 独特建 筑风 格的研 究入手 , 从 分析地域文化 对 当地建 筑的影 响 , 以及 对 中国传

闽南建筑调研报告

闽南建筑调研报告

闽南建筑调研报告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以独特的福建建筑为主,具有浓厚的闽南地方特色。

闽南建筑受到历史、地理、民俗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对闽南建筑进行调研,介绍闽南建筑的特点、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闽南建筑的特点1. 民居建筑:闽南地区的民居建筑多为两层或三层建筑,底层通常用作商铺,上层为居住空间。

房屋通常以木结构为主,使用精细雕刻和彩画装饰。

屋顶多采用硬山顶或弯脊顶,具有很高的抗风能力。

2. 祠庙建筑:闽南地区的祠庙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

筑岭屋顶、彩画装饰和石雕等元素常见于闽南的祠堂建筑中。

其中屋顶的设计常以类似山的形态,寓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善等思想。

3. 园林建筑:闽南地区的园林建筑充满了艺术气息,显示出精致和雅致的一面。

园林中的建筑物多为山水、廊桥和亭台等,结合了山水和建筑的特点,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二、闽南建筑的历史闽南地区的建筑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宋代。

在宋代以前的时期,闽南建筑主要是以土坯和木材为主要建材,建筑风格朴素简约。

随着时代的发展,闽南建筑逐渐采用了更多的砖石材料,并加入了更多的彩画和雕刻装饰。

明代是闽南建筑发展的辉煌时期,许多寺庙、官宦、乡绅大宅等建筑在此时兴建。

到了清代,闽南建筑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三、闽南建筑的发展现状目前,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代建筑的冲击。

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的闽南建筑逐渐被高楼大厦所取代。

同时,一些传统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也不够完善,导致一些建筑物逐渐老化和损坏。

然而,仍然有一些寺庙、园林和老街区得以保留,成为闽南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闽南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保护和传承闽南建筑的独特风格,应加强对闽南建筑文化的认识和鉴赏。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另外,可以通过推广闽南建筑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和珍惜这一建筑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红砖厝民居建筑调研报告闽南红砖厝民居建筑调研报告(建筑学14-1 潘洁 14041610111)摘要:民居,包含了居住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

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由此联生出多种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

在闽南地区,就分布着样式不同的四种民居建筑:土楼、土堡、红砖民居和灰砖民居。

在这其中,以土楼最有特色,红砖民居最为靓丽。

闽南地区的红砖民居,多以红砖为墙,花岗石为基座,另外有木石的透雕、漏雕、圆雕浮雕图饰和非常精美的砖雕、木雕等特色工艺。

关键词:闽南、红砖民居、建筑特点、建筑装饰。

1.闽南红砖厝民居建筑的文化背景及内涵闽南在地域上包括厦门、漳州、泉州、龙岩等地区,其内分布着多种类型的民居建筑,如土楼、土堡、灰砖民居以及红砖民居。

其中最为靓丽的红砖民居,最初出现是在宋元时期,其外观色彩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后期的红砖建筑主要由归国华侨出资修建,他们早年出洋多因生活所迫,在人地生疏的异国含辛茹苦地打拼,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兴业旺家,所以一旦事业有成,他们就迫不及待地衣锦还乡,不惜巨资修建豪宅[1]。

又因为红砖是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建材,并且其所呈现的红色在中国是一种宫廷色,喜庆色,所以红砖大厝在当时大批建成,形成了特色的建筑群落。

闽南的红砖厝民居建筑大多是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院落式组群建筑,在建成加工过程中运用美学原则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图1.闽南红砖厝外观示意图审美价值,同时又隐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民风民俗、宗教意识,蕴含了人们对生活美满幸福、吉祥如意的祈愿[2]。

2.闽南红砖厝民居建筑样式特点2.1.红砖厝民居的形制从纵向看,二进(落)形成一个四合院,平面成口字形;三进形成二个四合院,平面成日字形;四进形成三个四合院,平面成目字形。

还有五进四院的超大规模建筑。

进(落)的两旁,建有护厝(龙),通常为左右各一座,也有左右各两座的,称“双护厝”。

从横向看,开间的多少与大小说明规模的大小,也说明官阶的大小。

主厝的第一进(落)门厅是三开间的称“四规”或“三间张”。

“四规”即中厅两边各有一间厢房,共三间,是用四堵墙隔成的;中厅两边各有两间厢房,共五间,是用六堵墙隔成的,称“六规”或“五间张”[3]。

2.2.红砖厝民居的内部布局 红砖厝内部的面宽单位为“间”,两堵墙或两根柱子之间的距离为“一间”,称“开间”。

中间的叫“明间”,两侧的称“次间”,或称“稍房”、“尽间”。

进深的单位为“架”,以一檩为“一架”。

架数越多,进深越深,但民单数为吉。

间架的多寡是地位、身分的象征。

明清两朝,公侯一、二品的门屋限定三间五架,厅堂限五间九架,不得超过七间九架。

其余房屋不得大于厅堂。

三品――五品的门屋为三间三架,厅堂为五间七架。

六品――九品的门屋为一间三架。

“光厅暗屋”为红砖厝的布局特点。

中间的明间宽敞明亮,为奉祀祖先、神明及会客的场所。

厅堂后壁多用可开启折合的大扇木门隔成,平时闭合与后轩分开。

后轩可布置成小书斋,遇到有贵客要事。

也可以进入后轩密谈。

有事时,也可把大扇木门打开,把厅堂与后轩合并为一,增大活动空间。

厅堂两侧为东西大房,是主要居室。

大房房门上悬挂有布帘,以屋顶小窗取光,室内较暗。

大房前有檩步,是梳洗的地方。

大房后有后房,是婢妾居室或存放随身用物、箱笼的储物间。

这种“一明两暗”的三开间结构,是红砖厝最基本的构成单位。

五开间即图3.闽南红砖厝五间张图示 图2.闽南红砖厝三间张图示 图4.闽南红砖厝的间架结构三开间左右再扩展一间而成。

大厝就是“一明两暗”布局基础上,由数个单位建筑及外部空间组合衍化而成的合院建筑[4]。

2.3.红砖厝民居的榉头 在大厝内,正屋前面两侧有厢房,俗称“榉头”。

榉头朝天井一面常是敞开状态,是大房既能通风,又避免阳光逼射,有遮阴纳凉的作用,也是客人、随从休憩之地。

前落与后落以两榉头相连,两落往来甚为方便。

2.4.红砖厝民居的埕 首落前即屋身正前,留设的户外广场成为“埕”。

埕中或仅排列小盆花,留出较大场地,作为来客停放车辆、轿马的地方;或布置为庭院,栽花植树,假山小池。

2.5.红砖厝民居的深井及护厝每落厅前都有“深井(天井)”,保证厅堂轩敞明亮、 通风采光。

在厢房之外, 两侧或一侧增建的纵向长屋为“护厝(护龙)”。

如果是单边的护厝,则另一侧也常留有通巷,即作为前后各落出入的另一通道,使各落自成单元,又可使正屋免受邻居活动的影响,同时也减少对邻里的打扰,增加自身活动的私密性。

护厝又可增加一些辅助用房,在原有护厝的外部再增建一层护厝,形成双护厝,或作厨房、杂物工具放置场所,或作客舍,或为僮仆居室,或作书斋别筑,增加了可用空间的数量。

2.6.红砖厝民居的排水系统图5.闽南红砖厝的埕 图5.闽南红砖厝的护厝及小深井在大厝的四周和内部,通常都具有较为完善的排水系统。

大厝内的中央有一个比较大的排水池,在四周有较深的排水沟,一旦下大雨,内外共同协作,便不会出现水涝等问题。

2.7.红砖厝民居的整体布局2.7.1.“一条龙”式闽南红砖厝最为普通的一种形式,可是说是简易版的闽南大厝。

它呈一字图6.闽南红砖厝链接大厝与护厝的过水廊形排开,面宽三开间或者五开间,中间为厅堂,两侧则为卧房,在正屋两旁加盖较低的附房,作为杂物间或附属建筑。

这种形式的红砖厝一般正面平齐,有横向的檐廊,大多为旧时家境普通的小户人家居住。

2.7.2.三合院式闽南红砖厝最基本形式。

在“一条龙”式的左右两侧垂直向前分别加盖榉头,是建筑整体平面呈“凹”字型。

在闽南乡村古厝中,是数量最多的类型,多为乡村中农耕者居住。

2.7.3.四合院式在三合院的基础上将天井前的院墙、院门改建成一列古厝,形成前、后二落大厝与左、右两侧榉头合围的形式,平面布局如“口”字形。

此外还有少数四边对称围合的四合院。

四合院有着封闭的天井内院,空间上内外有别,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此类型为士大夫所喜用。

2.7.4.二落带双边护式闽南典型的大型民居形式。

它在四合院的外围左、右两侧各增建一列纵向护图7.闽南红砖厝“一条龙”式图8.闽南红砖厝四合院式厝。

此类型通常规模较大,为官绅、富商地主或富庶大家庭居住。

图9.闽南红砖厝二落带双边护式2.7.5.三落大厝带左右护龙式在“二落带双边护”的后落大厝之后,增建一排较低矮的房屋“后界”,作为中央大厝的附房,它往往是建筑中面阔最宽的房屋,一般正中间为小厅,两侧为数间小房,既用于居住,也兼作存放谷物、农具及杂物的储藏间。

“后界”屋前有较宽敞的后埕庭院,用于晾晒谷物和衣物。

这类深宅大院多是地方望族或位居朝廷高官的大家族宅第[5]。

2.7.6.多护龙和多院落式富庶的大家族为了解决人丁兴旺、人口不断增加的问题,除了在后部加建“后界”外,还不断在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左右两侧增建数列内、外护厝,或者在前、后连建多个院落,形成多列纵向护厝、进深数个院落、甚至多达六落大厝的大规模房群。

多院落式的大厝建筑,每落大厝的台基由前向后逐级抬升,四周的护厝和后界等附属建筑则相对较低;各落大厝既并排并列,又以天井、巷弄及隔墙分开而相对独立。

有的还在后院增辟花园,构筑池塘水榭、盆景假山。

由于其内部纵横交错,结构布局复杂,房屋门窗众多,通常又称“九十九间”。

这类建筑群多建于地势宽阔平整的平原地带,规模蔚为壮观。

2.7.7.棋盘式这类大规模的民居群现存较少。

各栋大厝前后、左右对齐,朝向一致,形成多条纵横平直的的巷弄、街道,布局如棋盘配置。

这种古厝民居布局通常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的同姓大宗族聚集居住。

[6]3.闽南红砖厝民居建筑的建筑材料3.1.砖材红砖作为闽南传统红砖厝民居主要建筑材料,是典型的本土化的人工建筑材料。

红砖的制作取材于稻田中的泥土制作成砖坯,再入窑焙烧。

3.2.石材 闽南有丰富的白石花岗岩资源,颜色以浅灰白、灰白色为主。

闽南红砖厝民居在建筑石材的选用上以白石居多,青石次之。

白石常做闽南传统民居的柱础和墙垛。

青石外观草青色,质地坚实,纹理细密,常常用来做闽南传统民居的细部雕刻。

[4]3.3.木材闽南地区以亚热带针叶植物最多,杉木产量很大。

闽南传统民居不仅多使用杉木作为穿斗抬梁式结构构架的建筑材料,还用杉木制作大量的木雕、木构件,是闽南传统建筑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

4.闽南红砖厝民居建筑的形式美感民居的装饰是附加于建筑实体上的“附加功能美”,它依附于建筑实体或构件之上,与建筑结构不可分割;装饰又是建筑造型的发展与深化,使民居空间形象更加完美。

4.1.红砖厝民居的屋顶红砖厝民居的屋顶多为两坡屋面的硬山顶,木椽、檩子外伸裸露而不利于保护的悬山顶较少。

两侧山墙的屋檐出檐极浅,常以红砖逐层平砌、叠涩出檐,将图10.闽南红砖厝红砖墙图11.闽南红砖厝木雕装饰承接屋面的各层檩子尾端封砌于山墙之中,有的只在山尖上保留着通风的小窗洞(老虎窗),使得木质檩子避免风雨侵袭、免受糟朽,在闽南沿海地区雨季长、湿度大及空气中富含酸碱的环境下得以有效保护。

福建各地民居屋脊大都装饰翘角,分为几大类:武脊、文脊、尖脊、圆脊,闽南传统红砖民居主要是尖脊和翘角,尖脊就是燕尾脊。

燕尾脊是指主脊向两端延伸并超过垂脊,它两端向上曲翘,在尾端还图12.闽南红砖厝的燕尾脊有分叉,就像燕子尾巴划破天空一样,因此被人们形象地称呼为燕尾脊。

闽南地域文化对红砖民居装饰的影响,体现在燕尾脊上尤为翔实,她本身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独特的审美意义,成为体现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的地域性装饰代表。

外墙的护厝使用马鞍脊,按其形状分为圆形(金)、直形(木)、曲形(水)、锐形(火)、方形(土)。

4.2.红砖厝民居的外墙闽南红砖厝墙的构造和装饰的最大特点是墙石混砌,即“出砖入石”,它就是砖与石两种不同材料的混砌,其造成一种装饰美感在于石的表面与砖的表面产生质地的对比,石块作为面、点,而砖缝作为线,这之间产生点、线、面的组合,某种程度上产生一种整体面积上的韵律,这是其一;第二,白色花岗岩与红色清水砖在色彩形成既和谐又对比的效果,对比存在于明度上,和谐却体现在它的白石并不是纯白的,而是带点灰色的白,白灰色作为“面”本身能起一种缓冲作用,在对比中表达和谐,在和谐中表达冲突,这种矛盾的解决也是砖石墙的特点之一。

第三,闽南红砖厝大多采用清水墙勾缝大的形式,其规则的砖缝与不规则的石头之间又形成一种对比,这是“线”“面”之间的对比关系,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在墙面上也有些闽南古厝采用“规则”图14.闽南红砖厝的外墙 图13.闽南红砖厝的金马鞍、木马鞍、水马鞍、火马鞍、土马鞍图15.闽南红砖厝的清水红砖墙红砖与’规则”条石并按照一定的排列样式混砌,以造成另外一种形式感,通过讲究构成元素,讲究一种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的视觉效果的应用以及窗的缕花柱的点缀配合,其形成的表面空间使这种美妙韵律在一墙之间,就是一副动人的艺术作品和浮雕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