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主要微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活性污泥法运行中微生物造成的问题
活性污泥絮体(絮粒)大小(平均直径): 一般为 50~1000 m 大粒:> 500 m 中粒:50~500 m 细小:< 50 m
活性污泥絮体结构 微结构 :絮体形成菌,直径 < 75 m 宏结构 :丝状菌骨架
活性污泥絮体的宏结构——丝状菌适量
活性污泥絮体的宏结构——丝状菌过量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数量
对于正常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一般: ❖ 细菌:占主体,可占混合液干重 90~95%;
一般为:107~ 109个/mL; ❖ 原生动物:可达5000~20000个/mL,
其中70~90%为纤毛类;固纤可达1000个以上/mL
❖ 轮虫:100~200个/mL; ❖ 线虫:平均100个左右/mL; ❖ 其它后生动物:100个以下/mL;
(1)不产甲烷的微生物 (2)产甲烷细菌
4% H2 + CO2
丙酸、丁酸等脂肪 酸及乳酸、芳香酸 等有机酸、醇类等
20%
(2)产氢产乙酸菌
(4)同型产乙酸菌
乙酸
(3)产甲烷菌 CH4
厌氧接触工艺
二、厌氧处理的主要控制因素
产甲烷细菌对于温度和酸碱度的反应都相当敏感。
一般的产甲烷细菌都是中温性的、最适宜的温度 在25~40℃之间,高温性产甲烷细菌的适宜温度 则在50~60℃之间。
活性污泥的丝状菌膨胀的机制
在不利的环境中,丝状菌的适应性、竞争力强
1. DO低
2. 低分子可溶性有机物
3. 氮磷营养素的不足 4. 有机负荷的影响
有机负荷冲击 有机负荷的高或低
活性污泥的丝状菌膨胀的对策
1. 控制污泥负荷:控制负荷在 0.2~0.45 kg BOD5/(kg MLSS·d) 之间为宜
生物处理构筑物中包含着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11.2 有机污染物好氧生物处理的基本 原理及其主要的微生物
一、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氧的情况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 作用来进行的。
二、活性污泥法处理构筑物内的微生物
(一)活性污泥生态学其常见微生物
细菌:假单胞菌、无色菌、黄杆菌…… 丝状菌:硫细菌、霉菌…… 原生动物:钟虫、盖纤虫、等枝虫…… 后生动物:轮虫
因当酸量积累至足以降低 pH 值时,厌氧处理的 效果已经显著下降,甚至停止产气。
三、厌氧处理的各种反应器
应用最普遍的是消化池 接触消化池、厌氧生物滤池、UASB、 EGSB等
厌氧消化池
UASB反应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UASB反应器
EGSB反应器——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
11.4 无机污染物生物处理的基本 原理及其主要微生物
发生的比较少,约占污泥膨胀的10%。 温度在20℃以上时易发生丝状菌膨胀,而在低
温(15℃以下)、高负荷情况下,可能发生菌 胶团膨胀
三、生物膜法及其主要微生物
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 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等
(一)好氧生物膜中微生物群落
① 生物膜微生物:菌胶团为主 ② 生物膜面生物:固着型纤毛虫、游泳型纤毛虫 ③ 滤池扫除生物:轮虫、线虫、寡毛类
厌氧/缺氧/好氧脱氮除磷工艺
进水
厌氧
混合液回流
缺氧
好氧
回流污泥
出水 二沉池
剩余污泥
Anaerobic/Anoxic/Oxic,简称A2/O工艺
生物脱氮工艺的进展 短程硝化反硝化
硝化
硝化
NH3-N
NO2--N
反硝化
N2
➢ 控制温度、泥龄、DO、pH等
NO3--N
➢ 节约需氧量、减少有机碳源、缩短反应时间、减 少反应器容积
活性污泥:DO < 0.5mg/L; 生物膜: DO < 1.5mg/L
(3)温度 最佳温度40℃,适宜温度20~40℃
(4)pH 最适范围:7.0~7.5
二、生物除磷
异染颗粒 化学组分为多聚偏磷酸盐,为磷源和能源贮藏 物 厌氧分解释放Pi,好氧吸收Pi合成
PHB 聚 β-羟基丁酸盐,是一种碳源和能源的贮藏物 有机物厌氧代谢的产物
在废水厌氧分解处理构筑物内,常采用30~35℃ 的发酵温度。
产甲烷细菌生长最适宜的 pH 范围约在 6.8~7.2 产酸细菌适宜的 pH 范围较广,在 4.5~8 之间 在用厌氧法处理废水的应用中,常保持处理构筑
物内的pH值在6.5~7.5(最好在6.8~7.2)。 在实际运行中,有机酸的控制较 pH 值更为重要,
丝状菌适量的活性污泥絮体
丝状菌过多的活性污泥絮体
针状絮体
1、不凝聚(或污泥解体)
(1)现象 二沉池中出现细小的上浮颗粒,出水混浊,无泥 水界面。 (2)原因 曝气过量造成絮体碎裂,或者毒物进入,冲击负 荷,造成细菌不能凝聚成絮体
(3)对策 针对性处理
2、微小絮体 2.1、针状絮凝物
(1)现象 细小密实的絮凝体、出水有混浊(尚清澈),但 有针絮随水流走 (2)原因 泥龄高 (3)对策 增大剩余污泥排放,适当提高有机负荷率(F/M )
2. 控制营养比例:BOD5∶N∶P = 100∶5∶1 3. 控制DO:曝气池出口的DO在 2 mg/L 以上 4. 加氯、臭氧或过氧化氢 5. 投加混凝剂:石灰、FeCl3、高分子絮凝剂。改
善污泥的絮凝同时也会增加絮体的强度
7、非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
又称菌胶团膨胀或黏性膨胀
胞外多聚物(ECP)分泌过多,呈糊状或果冻 状外观
2.2、散落状絮凝物
(1)现象 二沉池表面可看到松散的絮状物悬浮,但出水尚 清澈,沉速较慢。
(2)原因 泥龄低(污泥未成熟)
(3)对策 减小剩余污泥排放量,适当降低F/M
*3、污泥腐化
(1)现象 有大块污泥上浮,污泥腐败变黑、有恶臭。
(2)原因 有死角区产生厌氧
(3)对策 消除死角、改进刮泥设备等
总之,沿水流方向,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呈现种 类依次增多,数量依次减少的变化。微型动物基本 上按照鞭毛虫→游泳型纤毛虫→固着型纤毛虫→轮 虫、线虫的顺序出现。
11.3 有机污染物厌氧生物处理的 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微生物
一、参与厌氧处理的微生物
有机物
(多糖、脂肪、 蛋白质)
(1)发酵细菌
一般分为两大类:
*4、污泥上浮
(1)现象 污泥在二沉池中呈块状上浮
(2)原因 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硝酸盐浓度较高,产生了 反硝化。 (3)对策 增加回流污泥量或及时排泥,在曝气池末端增 加供氧
5、泡沫
➢ 对于泡沫问题,应认真观察分析,确认泡沫种类及 产生原因,对症下药。 (1)启动泡沫。在污泥培养过程中出现这种现象, 是正常情况。 (2)反硝化泡沫。 (3)生物泡沫。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类、数量的改变具有 重要的指示作用
❖ 对于正常运行的活性污泥,如果出现辐射变形虫、多核 变形虫等(肉足虫)增多,可能会出现活性污泥絮体变 小,出水会混浊、SS升高。如果这类微生物急增,须进 行相应的工艺调整(减小回流污泥量和曝气量)
❖ 在活性污泥恢复过程中,会出现漫游虫、斜管虫、尖毛 虫等(游泳型纤毛虫)
❖ 一旦出现丝状菌增殖的趋势,4~7天后SVI就会急剧上升, 甚至会超过200(活性污泥膨胀)
SVI ( 污泥体积指数 ) :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 相 应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 即: SVI=SV30 / MLSS, SVI正常以70~100为宜
0min
15min
30min
影响生物除磷的主要因素
(1)DO/氧化还原电位 厌氧池:Eh > 0 时不能释磷 Eh应控在-200~-300mV 好氧池:DO >2mg/L
(2)温度:影响不大 (3)pH:中性-弱碱性 (4)NOx-N: NO3-N < 0.2mg/L (5)C源: BOD5/TP > 15(20~30) (6)SRT: 短些好(3.5~7d)
生物滤池
生物转盘
生物接触氧化
(二)生物膜中微生物的演替规律
若以溶解氧控制 考虑生态演替规律的 话,主要体现在从生 物外表面到滤料(或盘 片)表面优势微生物种 群变化顺序上,即按 好氧→兼性→厌氧的 顺序变化。
若以有机营养因子控制生态演替规律,主要体现 在沿废水流向出现的优势微生物种群。在生物滤池的 下层(或转盘前边盘片),有机物浓度高,生物膜厚, 主要由菌胶团菌组成;在中层(或盘片),有机物浓度 开始降低,开始大量出现丝状菌,并伴有少量的原生 动物,鞭毛虫、游泳型纤毛虫等。在上层(或盘片)如 有机物浓度减少,生物膜变薄,来自百度文库类多,数量少,有 柄纤毛虫和轮虫占优势。
三、含硫废水的生物处理 (一)含硫酸盐废水的厌氧处理
反硫化作用:硫酸盐还原菌以SO42-作为最终电 子受体,还原为H2S , 产物Na2S回收
(二)含硫化氢废水的好氧处理
硫化作用:H2S → S0 → SO42 生成S0 的控制:DO 浓度≤ 1mg/L,产生量大
一、生物脱氮
污水
好氧池 BOD5、硝化
缺氧池 反硝化
污泥回流
A/O生物脱氮工艺
混合液回流
排水 二沉池
剩余污泥
污水
缺氧池 反硝化
好氧池 BOD5、硝化
排水 二沉池
污泥回流
剩 余污泥
Anoxic/Oxic,简称A/O工艺
(一)硝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1)污泥龄(SRT): 大于20~30d
(2)溶解氧(DO): 活性污泥 DO > 2mg/L 生物膜 DO > 3mg/L
生物脱氮工艺的进展
厌氧氨氧化(ANAMMOX)
厌氧氨氧化菌
NH4+ + NO2-→N2 + 2H2O
与短程硝化组合:亚硝化–厌氧氨氧化 组合工艺
0.5NH4+ + 0.75O2→0.5NO2- + H+ + 0.5H2O 0.5NH4+ + 0.5NO2-→0.5N2 + H2O
NH4+ + 0.75O2→0.5N2 + H+ + 1.5H2O
进水
厌氧
硝化混合液回流
缺氧
好氧
出水 二沉池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改良型UCT(MUCT)工艺
缺氧混合液回流(100%~200%) 硝化混合液回流(100%~200%)
进水
厌氧
缺氧
缺氧
好氧
出水 二沉池
回流污泥(50%~100%)
剩余污泥
新机理发现导致的生物除磷工艺进展
反硝化除磷机理 反硝化聚磷菌(DPB)的发现 DPB可以利用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在反
厌氧/缺氧/好氧脱氮除磷工艺
进水
厌氧
混合液回流
缺氧
好氧
回流污泥
出水 二沉池
剩余污泥
Anaerobic/Anoxic/Oxic,简称A2/O工艺
生物除磷工艺的进展
针对同步脱氮除磷中硝酸盐对厌氧释磷影 响的改进
倒置A2/O工艺
混合液回流
进水
缺氧
厌氧
好氧
污泥回流
出水 二沉池
剩余污泥
UCT工艺
缺氧混合液回流
第十一章 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 主要微生物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污水
初沉池
曝气池
二沉池
排水
污泥回流
剩余污泥
11.1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一、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叫生物处理法。
二、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类型
悬浮生长型:活性污泥法 附着生长型:生物膜法
好氧处理 厌氧处理
三、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
➢ 与生物泡沫形成有关的微生物
某些诺卡氏菌属的丝状菌
6、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
(1)现象 膨胀后污泥不易沉淀,SVI值增高,污泥的结构 松散和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澄清液稀少(但 较清澈),镜检丝状菌多
(2)原因 DO浓度过低、污泥负荷率低、曝气池进水中含 有较多化粪池出水,营养不足、低 pH 值( pH < 6.5)
P的变化: 有机物:
异染颗粒
Pi
能量
有机物(BOD5)
PHB
能量
异染颗粒 CO2、 H2O


厌氧池
好氧池

初沉污泥
回流污泥
二 沉 出水 池
剩余污泥
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 Anaerobic/Oxic ,A2/O法) 除磷工艺流程图
PHA:聚β-羟基链烷酸 PHA:PHB + PHV(聚β-羟基戊酸),以PHB为主
(3)温度: 12℃下降,5℃停止; 30℃活性最大,超过30℃酶变性
(4)pH:氨氧化菌:7.0~7.8; 亚硝酸氧化菌:7.7~8.1
(5)营养物质: BOD5/TN、氨氮浓度均影响硝化细菌的比例
(6)毒物:重金属、有机物
(二)反硝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1)营养物质
BOD5 / TN > 3 (2)溶解氧(DO)
硝化的过程中过量吸磷。 通过创造厌氧—缺氧交替的环境可以富集
DPB。
BCFS工艺(一种变型的UCT工艺)
QA
QC
进水
厌氧池
接触池
缺氧池
混合池
好氧池
出水 二沉池
QB(为DPB提供硝化液)
化学 除磷
化学磷污泥
污泥回流
接触池:主要是控制丝状菌 缺氧池:反硝化除磷 缺氧/好氧混合池:反硝化脱氮
剩余污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