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国防概述
1.1 国防概述[17页]
![1.1 国防概述[17页]](https://img.taocdn.com/s3/m/77aabccda98271fe900ef940.png)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和基本要素
(一) 国防的基本要素
1.国防的主体
国防的主体,是指国防活动的实行者, 通常为国家,即国防是国家固有的职能。任 何国家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必须固国强边, 防备和抵御各种外来入侵,保障国家安全。 于此,国防必然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 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国防的职责是维护 国家的权力,加强国防建设, 进行国防斗 争,必须依靠国家各个方面的综合力量做基 础。
(一) 中国古代国防
一是建立了严谨的军事制度和军事体制, 包括武装力量体制、军事领导体制和兵役 制度等。 二是进行了以传统防御工程体系为标志的 边海防建设。 三是发展了军事技术。 四是加强了军事理论研究。
国防概述
四、中国国防史简介
(二) 中国近代国防
1.清朝后期的国防
自“ 康乾盛世” 之后,清朝 的政治日趋腐败,国防日渐虚弱。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西 方殖民势力大举入侵,从此清王朝 一蹶不振、每况愈下、有国无防、 内乱丛生、外 患不息,逐步沦落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防概述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二) 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一个国家想要持续发展,重要条件之一是巩固 国防。 国防巩固,政府才能集中精力制定正确的政 策,才能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人民才 能安居乐业。 然而,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 得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国际环境,世界的和平与战争、 经济的繁荣与衰退,都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相关 因素,也涉及国防的方方面面,世界尤其是周边国 家局势动荡,该国就得在国防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如果他国以武力相加,该国就必须进行国防动员, 以迎接外来挑战。 可见,现代国防作为一种国家基 本行为的同时,也日益成为一种国际行为。
艾跃进军理课
![艾跃进军理课](https://img.taocdn.com/s3/m/342a5a1ea300a6c30c229f41.png)
军事理论课(艾跃进)笔记之一(2011.03.02)来源:刘丽婧的日志军事理论课笔记第一讲中国国防教学目的:培养两种观念:1.作为中国人的危机感 2.作为中国人和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一、国防概述:1.国防概念: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
2.国防的基本类型:1.侵略扩张型 2.防御自卫型(中国) 3.互助联盟型 4.自主中立型3.国家与国防的关系: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国防随国家的的产生而产生,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国防又是国家的防务,是全民族的防务,与国家的各个部门、各种组织以及全体公民息息相关。
4.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2)战争潜力能否转化为战争实力是现代国防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3)现代国防具有很多层次的目标体系5.国防的地位和作用:国防是用来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的。
二、我国历史上的国防:1先秦2秦——北逐匈奴,南征百越3西汉——汉匈和亲,出击匈奴4东汉——重击匈奴,出塞千里5三国6两晋南北朝——西晋罢兵,东晋偏安,国防废弛,南朝衰败;尚武修兵,北朝强盛7隋朝——征战西域,三伐高丽8唐朝——万国归附9宋朝——强干弱枝,执意求和10元朝——以兵立国,横扫欧亚11明朝——炮船称盛,忧患迭起12清朝——炮口立约,国门大开;国土沦丧,不败亦败两个具有侵略性的民族:俄罗斯(从肉体上肢解中国),日本(对中国敲骨吸髓)灭掉日本军国主义的方法:1.向其他强大民族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重视教育在国防战略指导方针上,是积极进取的还是消极畏缩的是决定国防事业能否真正强大起来的关键。
三、新中国国防建设两弹一星四、国防战略意义:谋划和指导国防发展的方略13几种模式:前苏:抑民重军美国:以军带民西欧:军民兼顾两瑞:寓军于民日本:先富国后强民14指定国防战略的客观依据(1)国防战略形势和战争预测(2)我国周边安全环境(3)分析国家安全环境的基本着眼点和方法,要对威胁做出正确判定:他国与本国是否有利益冲突他国与本国是否有危害本国的企图他国是否具有危害本国的能力15我国周边的威胁(1)对国家安全利益的威胁:陆上(朝鲜半岛,中印矛盾,越南,东突)海上(海南半岛,钓鱼岛,东海石油危机,南海诸岛的主权归属)(2)外国的颠覆活动:经济利益(外企);政治利益(民族宗教信仰);来自海洋、太空的威胁(3)背后黑手:美国五、法规宪法第二章第5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安全、荣誉利益的行为。
军事理论重点要点归纳
![军事理论重点要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776811d650e52ea5518983c.png)
(1)美国未雨绸缪,确保全球性国家利益
(2)俄国紧握“杀手锏”,力图东山再起
(3)日军执经济科技优势,打造“世界一流强国”
(4)印度加强联合作战,积极“挺进”印度洋
(5)欧盟内统外扩,逐步走向世界独立“一级”
【7】国家周边安全环境:
指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
【2】主要内容:
(1)人民武装动员
(2)国民经济动员
(3)人民防空动员
(4)国防交通动员
(5)政治动员
【3】人民防空动员的主要任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动员社会力量,进行防空设施建设,组织防空专业队伍,普及防空知识教育,配合防空作战,消除空袭后果等。
【4】国防教育:是以国防为目的,教育为手段的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国家为了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对全体公民进行的教育活动。
【2】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正确指导战争的方法论内容:
(1)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
(2)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3)着眼特点,着眼发展
(4)关照全局把握关节
战争观即人民对战争的根本系统的看法和对战争的基本态度
(1)战争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2)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3)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态度: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4)传感器侦察技术
(5)其他侦察监视技术
军事上的应用:
(1)航空侦察
(2)航天侦察
(3)地面侦察
(4)海上侦察
【5】隐性武器:隐形飞机,隐身舰船,隐身导弹,隐身坦克
【6】精确制导武器
概念:采取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率在50%以上的武器
举例:导弹,精确制导弹药
军事理论课(艾跃进)笔记
![军事理论课(艾跃进)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4de412b0066f5335a81210f.png)
军事理论课笔记第一讲中国国防(2010.03.02)教学目的:培养两种观念:1.作为中国人的危机感 2.作为中国人和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一、国防概述:1.国防概念: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
2.国防的基本类型:1.侵略扩张型 2.防御自卫型(中国) 3.互助联盟型 4.自主中立型3.国家与国防的关系: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国防随国家的的产生而产生,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国防又是国家的防务,是全民族的防务,与国家的各个部门、各种组织以及全体公民息息相关。
4.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2)战争潜力能否转化为战争实力是现代国防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3)现代国防具有很多层次的目标体系5.国防的地位和作用:国防是用来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的。
二、我国历史上的国防:1.历史简介先秦秦——北逐匈奴,南征百越西汉——汉匈和亲,出击匈奴东汉——重击匈奴,出塞千里三国两晋南北朝——西晋罢兵,东晋偏安,国防废弛,南朝衰败;尚武修兵,北朝强盛隋朝——征战西域,三伐高丽唐朝——万国归附宋朝——强干弱枝,执意求和元朝——以兵立国,横扫欧亚明朝——炮船称盛,忧患迭起清朝——炮口立约,国门大开;国土沦丧,不败亦败两个具有侵略性的民族:俄罗斯(从肉体上肢解中国),日本(对中国敲骨吸髓)2.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1)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2)国防服从与政治,服务于政治。
国防的状况从来都是和统治阶级的状况联系在一起的;(政治与国防紧密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否巩固,只有良好的政治才是固国强兵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灭掉日本军国主义的方法:向我们的对手学习1.善于向比他强大民族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重视教育★在国防战略指导方针上,是积极进取的还是消极畏缩的是决定国防事业能否真正强大起来的关键。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第一章 中国国防](https://img.taocdn.com/s3/m/64719a5acf84b9d528ea7a7f.png)
• 第二类联盟型: • 为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以结盟的形式联 合他国进行防卫。联盟型国防又可分为一 元体系联盟和多元体系联盟。前者以某一 大国为盟主,其余国家处于从属地位;后 者的联盟则是伙伴关系,通过共同协商确 定防卫大计。前苏联华沙条约国、以美国 以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等属联盟 型国防。
• 第四类自卫型: • 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在国防建设上主 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 情与支持,维护本国安全,维护周边地区 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第三世界国家多是 自卫型。(三)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 • • • • 1.国家利益机器安全维护的整体性 2.国防力量表现的综合性 3.国防手段运用的多样性 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 5.国防事业发展的社会性
一 国防的含义、类型和特征
(一)国防的含义 定义: • 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 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 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含义的四要素: • 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 二是对象要素,对象是外敌侵略和武装颠覆; • 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 领土完整和安全; • 四是手段要素, 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 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 1.扩张型:实行霸权主义政策 • 2.自卫型:以防止外敌入侵为目的 • 3.联盟型:以结盟的形式联合他国进行防 卫 • 4.中立型:坚持和平中立
• 第一类 扩张型: • 奉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国家,以国家安全和 防务需要为幌子,将其他国家和地区纳入 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其进行侵略颠覆或渗 透。美国是扩张型国防政策的典型代表。
第一讲 中国国防概述
![第一讲 中国国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268e03776a20029bc642dca.png)
精选2021版课件
19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
• 由于对国家的威胁来自诸多方面,除了兵戎相见的“硬 对抗”外,还有各种“软伤害”式威胁,如意识形态、 文化冲突和信息攻击等。
9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国防的基本类型
▪1、扩张型 ▪2、自卫型 ▪3、联盟型 ▪4、中立型
该类国家为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 以结盟的形式联合相关国家进行防卫。
联盟型国防又分为两种:一是一元 体联盟,就是有一个大国处于盟主地位, 其他国家从属于它,如日本和韩国分别 与美国的联盟;二是多元体联盟,如北 约组织。
国防的四个要素
主体:国家
对象:侵略和武装颠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手段: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
精选2021版课件
5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国防的基本类型
▪1、扩张型 ▪2、自卫型 ▪3、联盟型 ▪4、中立型
该类国家奉行霸权主义政策,它们 以国家安全和防务需要为幌子,将其疆 域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纳入本国的势力范 围,对别国进行侵略、颠覆和渗透。
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
“棱镜门”曝光美国的网络战
精选2021版课件
21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
警惕身边的“暗战”:探军情 搜情报 多名间谍被抓
精选2021版课件
22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
• 现代国防斗争更重视质量优势,而不仅是数量优势,更 重视整个系统的威力而不是某些单元的作用。
国防概述_军事理论教程_[共2页]
![国防概述_军事理论教程_[共2页]](https://img.taocdn.com/s3/m/50c314f42f60ddccdb38a06f.png)
军事理论教程2第一节 中国国防“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一是生存与安全问题,二是发展与富强问题。
只要国家存在,就必须建设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的强大国防。
关注国防、了解国防、建设国防,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国防概述国防,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的防务。
它是人类社会安全与发展需要的产物,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保障,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和民族的兴衰荣辱。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一)国防与国家国防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与国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建设和巩固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国防伴随国家产生而出现。
国防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肩负着三个基本职能而存在:一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二是从宏观上组织发展本国经济,以求得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三是抵御外国的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
有国无防就不能立国,国防虚弱就无力抵御外来侵略。
古往今来,任何国家都需要建立巩固的国防。
国防为国家利益服务。
国防通过为国家和民族提供安全保障,达到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服务的目的。
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国家安全和稳定就得不到有效保障,国家将陷入战争与动乱之中,经济建设无法正常进行,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国家的核心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
国防受国家性质、制度和政策的制约。
国防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服从、服务于国家利益。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利益需求,这些利益需求又是由国家的性质、社会制度和政策决定的。
因此,国防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策,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政策决定国防的性质和利益需求。
例如,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追求全球利益,其国防政策具有扩张性和侵略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强调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因而,我国的国防在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指导下,以反侵略和维护和平为目的。
军事理论第1章_中国国防
![军事理论第1章_中国国防](https://img.taocdn.com/s3/m/d36b0e9a71fe910ef12df819.png)
钓鱼岛撞船事件始末
9月7日 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中国拖网渔船发生碰 撞。 据日本海上保安厅透露,海上保安厅接报后派出了另两艘巡逻船 “水城”和“波照间”。他们在现场反复发出停船命令并进行追踪。 下午1点前,6名日本海上保安官在日本领海之外的海域登上中国渔船, 使其停止航行。日本海上保安厅7日夜间决定,计划以涉嫌妨碍执行公 务为由,逮捕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同时还以涉嫌违反《渔业法》 (逃避登船检查)为由展开调查。 9月10日 冲绳县石垣简易法院批准拘留船长10天。 9月13日 日本海上保安厅释放14名中国船员 9月19日 日方宣布扣押中国渔船船长时间延长10天 9月24日 日本决定放还所扣押我国渔船船长
中的利益与尊严
•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
群岛行使主权管辖。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
第一章 中国国防
(2)中俄关系特点:
A.中俄关系的三个层面:双边关系 (能源合作、联合军演)、地区合作、国 际战略协作。 B.中俄关系的性质:不结盟、不对抗、 不意识形态化;不针对第三国。 C.中俄关系的现实定位:战略协作伙 伴关系。
第一章 中国国防
2.西部、西南部邻邦
与我国西部、西南部接壤的邻国包括阿富汗、 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五个国家。 西部有着众多的伊斯兰教国家,其国内的不 稳定因素会影响到我国。 西南有与我们有领土纠纷的印度,这是个正 在崛起的大国,其对我国将形成政治、经济、军 事等方面的竞争。 1962年10月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 中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 略主体,也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中国 14个邻国(俄、朝、蒙、哈、塔、吉、阿、巴、印、尼、 不、 缅、老、越) ,邻国众多,这是中国周边地缘环境 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 中国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经济社会发展最 不平衡的地区,又是世界各主要大国利益交汇之地,周边 国家一举一动都与我国安全存在千丝万缕之联系。同时, 周边强国大都拥有核武器或有此能力。利益复杂化是我国 周边地缘环境的另一个特点。 • 因此,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是未来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 的重点。
军事必考复习资料
![军事必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12d20f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f.png)
第一章国防概述:第一节国防的基本涵义及要素一、国防的基本涵义(一)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职能1、捍卫国家的主权2、保卫国家的统一、领土完整3、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4、保卫国家利益和保障国家的发展(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与特征1、国防的基本类型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政策决定国防的性质。
按照不同的国防概念和标准,当今世界从各自的利益和需要出发,将国防划分为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种类型。
2、国防的基本特征(1)现代国防存在多种形式的角逐(2)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3)现代国防走质量建军的道路(4)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5)现代国防具有威慑作用二、国防的要素归结起来,不外乎是与战争相联系的政治、经济、科技、自然和军事等国防要素。
(一)政治要素国防作为抵御外敌入侵的一种社会活动,国家安全政策的具体体现,其建设的方方面面无不与各种政治因素有着一定的联系。
(二)经济因素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他对国防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1、经济是国防总体设计的物质基础;2、经济是国防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3、经济是国防潜力建设的物质基础。
(三)科技因素1、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2、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结构的变化;3、科学技术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4、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
(四)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国土面积、地理位置、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认可状况等。
自然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国防建设的方向、重点、规模和程度。
(五)军事因素军事要素包括武装力量、国防政策、国防制度、国防预算、国防工业、国防工程、国防科技、国防教育训练和军事法规等。
军事要素是显示一个国家国防力量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
复习思考题:1、国防的含义是什么?国防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2、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本类型和特征?3、国防的职能是什么?第二章国防法规:第一节国防法规体系国防法规是规范公民行为国防行为的法律依据,是依法治军,加强武装力量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强大武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国防教育公开课教案
![国防教育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efe59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c.png)
国防教育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国防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防的定义、意义和目的。
让学生了解我国国防的历史和现状。
让学生了解国防的基本原则和组织体系。
1.2 教学内容国防的定义、意义和目的我国国防的历史和现状国防的基本原则和组织体系1.3 教学活动讲解国防的定义、意义和目的介绍我国国防的历史和现状解析国防的基本原则和组织体系第二章:军事基本知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军队的基本组成和作战原理。
让学生了解军事装备和武器系统的分类。
让学生了解军事战术和战略的基本概念。
2.2 教学内容军队的基本组成和作战原理军事装备和武器系统的分类军事战术和战略的基本概念2.3 教学活动讲解军队的基本组成和作战原理介绍军事装备和武器系统的分类解析军事战术和战略的基本概念第三章:国防科技与军事创新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防科技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让学生了解军事创新的重要性和途径。
让学生了解我国国防科技和军事创新的主要成果。
3.2 教学内容国防科技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军事创新的重要性和途径我国国防科技和军事创新的主要成果3.3 教学活动讲解国防科技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介绍军事创新的重要性和途径展示我国国防科技和军事创新的主要成果第四章:国家安全与国防意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的定义和内涵。
让学生了解国防意识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培养国防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4.2 教学内容国家安全的定义和内涵国防意识的重要性培养国防意识的途径和方法4.3 教学活动讲解国家安全的定义和内涵介绍国防意识的重要性解析培养国防意识的途径和方法第五章:国防教育与公民责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防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让学生了解公民在国防建设中的责任和法律义务。
让学生了解国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5.2 教学内容国防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公民在国防建设中的责任和法律义务国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5.3 教学活动讲解国防教育的意义和目的介绍公民在国防建设中的责任和法律义务解析国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第六章:军事历史与国防精神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军事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国防精神的传承。
国防和军队知识
![国防和军队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f9c793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4.png)
国防和军队知识国防和军队知识第一节国防知识一、国防概述、国防的基本含义:国防,是一门求生学问,也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国防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与国防相辅相成。
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是国家的向征,靠国防维护。
而国家性质和政策又决定着国防的建设和发展。
由于强大的国防是国家兴盛,民族振兴、人民安康幸福的基础。
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加强国防建设。
国家与国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防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二、国防是为国家的利益服务的。
国防为国家和民族提供安全保障,并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服务。
三、国家的性质、制度、政策决定着国防建设。
国防的基本类型第一类:进攻性国防。
1、扩张型:即奉行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国肪。
2、联盟型:即以联盟的形式进行防卫。
第二类:防御性国防。
1、自卫型: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国防类型。
2、中立型:采用严守中立国防政策国家的国防。
我国的国防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属自卫型国肪。
现代国防的主要特征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经济实力是基础,国防实力是支柱,民族凝聚力是灵魂。
2战争潜力能否转化为战争实力是现代国防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3.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4.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从范围上,可分为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和全球目标。
从内涵上,也可分为不同的层次目标:在国家面临严重威胁时,国防目标要首先解决存亡问题;在和平与发展的情况下,要致力于保障国家的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同时还应努力营造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国防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民族自强精神、爱军习武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等。
二、国防历史国防历史的启示(一)、国防强大的基础是经济实力的强大(二)、坚持党的领导和建立一支忠于国家、人民的现代化军队是建立强大国防的根本保证(三)、人民群众是建设强大国防的前提与关键三、新中国国防建设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基本内容:武装力量建设;战场建设;边防、海边、武装力量建设;战争动员;战略物资的储备;人防建设;国防工业建设和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国防教育;国防法,军事理论研究;后备力量建设以及与国防相关的交通、通信、能源、航天等方面的建设。
军理课简答题整理
![军理课简答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4c2e42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4b.png)
军理课简答题整理第⼀讲中国国防1,国防概念: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领⼟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进⾏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化、科技、教育等⽅⾯的活动2 基本职能:维护国家的⽣存和发展(保卫国家主权独⽴,统⼀和领⼟完整,维护国家尊严荣誉,确保国家安全发展)3 中国的国防类型:⾃卫型4 现代国防特征:综合国⼒的集中体现,多种⽃争形势的综合⾓逐,是国家⾏为也是国际⾏为,聚集综合国⼒捍卫国家核⼼利益5 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燕赵秦,秦始皇统⼀连为⼀体,历代修建⾄明朝,万⾥长城,嘉峪关⾄⼭海关,6300公⾥6 中国国防历史启⽰:经济发展是国防强盛的基础,政治清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国家统⼀民族团结是国防强⼤的关键,军事技术优劣对成败巨⼤影响。
7 国防领导体制:中共中央,全国⼈民代表⼤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8 中国现⾏国防政策:维护安全统⼀保卫核⼼利益,全民⾃卫独⽴⾃主巩固国防,积极防御,防御与反击相结合,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第⼆讲国防法规1.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国防法规基本特性共性:鲜明的阶级性⾼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性相对的稳定性特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公开程度的有限性司法适⽤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3.国防基本法是调整国防和武装⼒量建设领域基本社会关系的⾏为准则,对国防和武装⼒量建设具有全⾯的规范作⽤4.国防义务: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国防秘密⽀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依法服兵役5.国防权利:建议权制⽌权检举权获得补偿权6.国防教育⽇:每年九⽉的第三个星期六中华⼈民共和国实施义务兵与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7.履⾏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服现役预备役学⽣军事训练8.参加⼈民解放军和武警装警察部队服现役:应征⼊伍报考军事院校应召为国防⽣⼤学在校⽣或毕业⽣⼊伍9.学⽣军事训练的意义:公民履⾏兵役义务的⼀种形式加强国防后备⼒量的战略措施提升学⽣综合素质的重要⼿段第三讲中国武装⼒量⼀.中国武装⼒量的组成?由中国⼈民解放军,中国⼈民武装警察部队和中国民兵组成⼆.中国⼈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任务?中国⼈民解放军的性质, 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泽东思想、邓⼩平理论武装起来的⼈民军队,是中华⼈民共和国武装⼒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
《中国国防历史》PPT课件-81页精品文档
![《中国国防历史》PPT课件-81页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1ff44f93186bceb19e8bb6f.png)
2.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边防体系)
开平卫
辽东边墙
大宁卫
嘉峪关 甘肃镇
宁夏镇
宣府镇
辽东镇
东胜卫
大同镇 太原镇
雁门关 偏关
宁武关 延绥镇
居庸关
山海关
蓟州镇
京师 渤
紫荆关
海
倒马关
黄
固原镇
黄
海
河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二、中国国防历史
(一)中国古代国防
3.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海防体系)
一、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 自卫型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 自卫型 联盟型
美国
一元体
联
日本
韩国
盟
多元体 俄罗斯 乌克兰 哈萨克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 自卫型 联盟型
中立型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 中国国防
• 第一讲:中国国防历史
一、国防概述 二、中国国防历史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
第一次鸦片战争图(1840.6—1842.8)
一、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中国国防历史-PPT课件
![中国国防历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fc9be5dd3383c4bb4cd2ef.png)
一、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我国的国防类型?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我国的国防类型?
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政策决定了我 们采取自卫型国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在对外关系方面一贯奉行“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以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保 卫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为国防的根本宗旨。 在国防力量的运用上,坚持自卫立场,实 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一、国防概述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概述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2.现代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政治斗争、心理斗争、经济斗争、 科技斗争以及外交谈判、军备控 制等。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概述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全球目标
生存目标
区域目标
发展目标
自卫目标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概述
二、中国国防历史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概述
二、中国国防历史
(一)中国古代国防 (二)中国近代国防 (三)国防历史的启示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二、中国国防历史
(一)中国古代国防
1.古代的兵制建设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概述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现代国防的主要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国防体制、国防战略、国防政策、
国防概述
![国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0ffe21ea76e58fafab00302.png)
13
二、国防简史
(一)先秦时期的国防 (二)秦、汉以来的国防史 (三)元末至前清时期的反侵略史 (四)近代国防的孱弱
14
(一)先秦时期的国防
我国最早的国防始于夏朝。 先秦时期涌现了一批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 益的军事家和兵书著作,如《孙子兵法》、 《吴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 《尉缭子》、《六韬》等。 秦国粉碎了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
7
(四)国防的对象
1、国防要防备和抵抗的是“侵略”。 2、国防应把“武装侵略”作为制止的对象。
8
(五)国防的基本类型
1、侵略扩张型 其最大的特点是把本国的所谓的安全建立 在别国的屈服与痛苦之上,经常高叫本国的国 防安全受到了“威胁”,而侵犯他国主权和领 土、干涉他国内政,赤裸裸的对他国进行侵略、 颠覆。
11
(五)国防的基本类型
4、自主中立型 这些国家基本奉行和平、中立和自主的国防政 策。有的是采取完全不设防的方式,在世界事务 中实行中立态度;有的采取全民保卫的武装中立, 使侵略者感到得不偿失,从而放弃对该国的侵略。
12
二、国防简史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培育和锤炼了中 华民族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勇于抵御外来侵 略的民族精神,形成了习文尚武、文治武攻的 优良传统。
15
(一)先秦时期的国防
1、军事理论日臻成熟。 2、军队建设奠定了基础并得到发展。 3、征兵制度的建立。 4、修筑庞大国防工程——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筑先后经历了27个世纪,全长6700公 里,它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象征,也是中国几 千年来以土为本的内陆型国防观的标志。
16
(二)秦、汉以来的国防史
21
古代国防的兴衰
春秋末期时,崇尚武力,图强称霸 秦始皇时期,高度集权,固国强边 唐王朝时代,扫灭强虏,万国归附 元王朝时代,疆域广大,威震欧亚 两晋南北朝,战乱四起,山河破碎 宋王朝时代,积贫积弱,内忧外患 明代中后期,长城风化,忧患迭起 清王朝后期,政治腐朽,国防孱弱
01第一节 国防概述
![01第一节 国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07bf57da417866fb84a8e5a.png)
第一节国防概述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自古以来,有国就有防。
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17大报告)下面讲第一节国防概述什么是国家?我们常说的“国家”,是一种在相对固定的地域环境中维系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组织形式。
它与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相联系,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
国家既是一个政治概念,又是一个地缘概念。
国家作为一个地缘概念,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考证:国字源于“或”,“或”者,“邦”也;“邦”者,“国”也。
“或”字结构中,“口”代表着人口,一横代表着土地,“戈”字代表着武力。
它寓意着:一邦或一国,有人口、有土地、还需要有武力保卫。
到春秋时期,在“或”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代表着一定疆域“□”,就形成了会意兼形声的“國”字,于是战国时期便有了“诸候治疆域为国,大夫治疆域为家”的说法。
(1955年简化汉字,以“玉”代“或”而形成现代的“国”字。
“玉”字既是吉祥美好的象征,也因“玉玺”,“玉玺”代表着国家的权力。
)国防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孔融传”中。
这里的意思是维护国体严明礼仪而采取的防禁措施。
本节主要讲3个方面内容:(课件)一、国防的含义和基本类型一)国防的含义国防: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国防的主要任务。
国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形成而产生,只要世界上有国家存在,国防就会存在。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在不同阶级专政的国家中,国防具有不同的特征。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国防的职能是将各阶级维持在一定的“秩序”范围之内;资本主义社会,国防的职能是用军队保护和扩大商品产生与贸易,对外进行疯狂掠夺;人类历史上诞生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国防有了新的阶级内涵,其职能是确保各民族的平等生存、发展,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世界和平。
军理考点整理
![军理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c7b0fffaef8941ea76e0586.png)
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一、国防的含义和基本要素(一)国防的含义(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直至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法》对国防的这个立法性表述,包含四个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按社会形态分: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防;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防御型和扩张型;按国防力量的构成方式:联盟型、独立自主型、中立型。
中国奉行防御型国防,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一)国家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二)国防力量的综合性(三)国防手段的多元性(四)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五)国防事业的社会性第二节国防法规P16一、国防法规的特性1、具有法律的一般特性: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和相对的稳定性2、具有区别于其他法规的特殊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二、国防法规体系(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应届高校生入伍通常有三种形式:第一种,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
第二种,按军官待遇入伍。
第三种,作为士官应征入伍。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确定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今年是9月15日2010年主题“富国强军,共筑长城”2011年主题“依法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公民国防观念”三、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一)公民国防义务根据《国防法》的规定,公民负有五个方面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二)公民国防权利根据《国防法》的规定,公民享有五个方面的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第三节国防建设p29一、国防领导体制(一)国防领导体制的特征及组织形式我国国防领导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国防领导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
第1章之1 国防概述
![第1章之1 国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dad481fc281e53a5802fffa.png)
一、国防基本要素 国家主权的对内属性,是指该国在其 所辖领域内对一切事务享有最高的统治权
力,即管辖权,包括:
第一,领域管辖权 第二,国籍管辖权 第三,保护性管辖 第四,普遍性管辖
一、国防基本要素
国家主权的对外属性,是指国家在对 外事务中具有不受其他任何国家或组织控
制和干涉的权力。包括:
第一,自主权 第二,平等权 第三,自保权
3、现代国防多层次性体现
(1)范围: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全球目标 (2)内涵:生存目标、发展目标
一、国防内含 二、国防历史及其主要启示
二、国防历史及其主要启示
(一)国防历史
(一)国防历史
1.中国古代的国防
(公元前21世纪至1840年) (1)春秋战国时期 (2)秦、汉、隋、唐、五代时期 (3)宋朝至清朝前期
倍受凌辱的近代国防
扬眉吐气的现、当代国防
二、国防历史及其主要启示
(一)国防历史
(二)主要启示
(二)主要启示
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
‧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是国防坚强的关键
一、国防基本要素
2) 保卫国家的统一 国家的统一是指国家由一个中央政府 对领土内的一切居民和事务行使完整的管 辖权,不允许另立政府或分割国家的管辖 权。
国家的统一,实质上是管辖权的体现。
一、国防基本要素
3)保卫国家的领土
国家的领土: 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 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 领空。
一、国防基本要素
1、国防的主体: 国家。
2、国防的对象: 防备和抵抗侵略,制 止武装颠覆。 3、国防的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 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
一、国防基本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国防概述南京师范大学军事教研室恽安平一.教学内容:1.国防概述及国防的功能;2.我国的国防历史及国防兴衰的教训和启示;3.国防法规及国防教育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及国防建设的三大功能2.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防历史,并加深对“国不可一日无防”、“国防系你我,家国不可分”的深入认识,增强学生国防意识。
3.使学生对我国国防法规有一个明确的了解4.使学生对国防精神与国防教育的关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可靠的国防,就无法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就会在政治上、经济上受制于人。
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就是说,军事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人民的生死,也是国家存亡的根本之道,因而是不可不深入加以考察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有国必有防,国不可一日无防”。
国防与国家的关系明确了,那么国防与我们个人的关系又是如何呢?让我们来看古希腊著名的首席将军伯利克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一句名言:“一个人在私人生活中,无论怎样富裕,如果他的国家被破坏的话,也一定会陷入普遍的毁灭中;但是只要国家本身安全的话,个人就有更多的机会从私人的不幸中恢复过来”。
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人在建国前尽管非常富有,但他们却成为世界的“贱民”,早期受到罗马帝国的屠杀,中世纪欧洲继续歧视和迫害犹太人,最恐怖的厄运是纳粹德国以消灭“劣等民族”为由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犹太人在厄运面前深刻认识到:一个没有国家的民族只能像羔羊一样被宰杀,而无法保护自己。
抗战期间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累累白骨也正昭示着如果国家被破坏的话,人们也一定会陷入普遍的毁灭之中,要不就成为像汪精卫那样的汉奸。
因此,这句朴素而又深刻的名言又告诉我们:“国防系你我,家国不可分”。
明确了国防的重要性以及国防与我们个人关系以后,那么什么是国防?国防的类型、特点和功能又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就是我们本堂课要和大家共同探讨的。
国防概述:(一)国防的概念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国防的。
有国才需要防,国防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国防”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2000年前的东汉末年孔融向汉献帝提出的“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防”(范晔的《后汉书.孔融传》),当然这里的“国防”指的是维护国体、严明礼义而采取的防禁措施。
那么究竟什么是国防呢?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对国防的定义如下: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我们分析一下构成国防概念,其基本要素分为:国防的主体、对象、目的和手段四大部分。
从国防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知道,国防的主体是国家,因此国防行为是国家行为;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防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因此国防的对象是“侵略”和“武装颠覆”;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统一和安全。
可以这么说国家越发展,对安全的需要就越大。
国防手段包括:“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军事活动是国防的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它不能离开军事活动相关的其他活动而孤立地发挥作用。
现代国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主要内容由:国防体制、武装力量、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国防科技、国防法规、国防工业、国防经济、国防外交、国防工程、战场建设、军事交通等方面组成。
从国防的概念和内容来看,现代国防是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
现代国防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国防形式和国防实践活动。
现代国防不单纯是指军事力量,还包括与国防有关的人力、自然条件、政治、经济、科技、精神等方面的战争潜力,以及战时能够迅速将潜力转化为现实的军事实力的能力。
现代国防不仅具有实战功能,更具有危慑功能。
(二)国防的类型目前,世界各国的国防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也就是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
第一类,是扩张型:也就是奉行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许多地区的利益、打着防卫的幌子,对别国侵略、颠覆和渗透。
把国防作为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干涉他国内政的代名词。
如美国为了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300多个军事基地,在全球各地实行军事力量“前沿存在”的国防,以维护美国的利益,同时对他国进行侵犯和干涉。
第二类,是自卫型: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在国防建设上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维护本国的安全、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比如说我们中国的国防就是自卫型的国防。
第三类,是联盟型:也就是以结盟形式,联合一部分国家来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
从联盟国之间的关系来看,还可分为一元体系联盟和多元体联盟。
所谓一元体联盟,就是有一个大国处于盟主地位,其他国家则从属于他,目前的日本、韩国的国防属于此种类型,都是以美国为盟主建立的国防。
所谓多元体联盟,则是各国基本处于伙伴关系,共同协商防卫大计,如北约组织和苏联解体后的独联体组织。
在联盟型的国防中,也可以分为扩张和自卫两种情况。
第四类,是中立型:主要是指中小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安全,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制定总体防御战略和于兵寓民的防御体系。
如瑞士、瑞典,寓兵于民,大搞全民皆兵的国防。
有的则采取完全不设防的方式,如圣马力诺是个无军队之国,只有少数警察来维护社会秩序,就是失火了,也是请邻国意大利的消防队去救火。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现代国防绝非单纯的武力较量,而是在综合国力的基础上,以军事手段为主,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等多种手段配合下进行的总体较量。
现代国防,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对抗。
综合国力主要由人力、自然力、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精神力和国防力等组成。
其中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经济实力是基础,国防实力是支柱,民族凝聚力是灵魂。
事实证明,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国防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
美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无视联合国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反对,抛开联合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凭借的是他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
此外,国防不仅依赖于国家的现实实力,而且还依赖于国家的潜力,以及将潜力转化为现实实力的能力。
在科索沃战争的中后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打击军事目标到向民用基础设施开火,以主要力量轰炸南联盟的制造工厂、炼油厂、发电厂、道路和桥梁等,其目的就是摧毁南联盟的战争潜力。
用美国人自己的话讲,就是彻底打垮南联盟的国防,“将其倒退到原始状态”,最后是剥夺南联盟人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
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主要内容是:安全和发展。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国际环境,世界的和平与战争、经济的繁荣与衰退,都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与国防安全息息相关的,世界尤其是周边国家局势动荡,该国就得在国防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比如伊朗问题、朝核危机都对我国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是我们不得不关注周边国家的军事动态的原因。
可见,现代国防作为一种国家基本行为的同时,也日益成为一种国际行为。
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国际政治、经济在现代国防上打下的烙印越来越深刻。
由于各国的国家利益不同,特别是经济利益不同,因此,所制定的战略也各有不同,再加上各国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差异,就使得现代国防呈现出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从范围上,可分为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和全球目标。
还可从内涵上对国防的目标层次进行分类。
可以分为生存目标和发展目标。
总的来说,国防因国家性质、制度、国力及其推行的政策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
所有国防的着眼点都在于捍卫和扩大国家利益。
(四)国防的功能功能一:立国瑞士作为“中立国”,只有4.12万平方公里国土,人口710多万,常备军只有2万人,近200年没有发生战争,长期和平中立。
当问及瑞士为何能长期和平中立,瑞士一位外交家对此是这样评价的:“瑞士公民迈出右脚是一位公民,迈出左脚就是一个战士。
如果要问我们为什么近200年没有打仗,主要原因就是我们随时都在准备打仗”。
下面我们从以下五方面看瑞士的国防战备情况:首先,瑞士实行全民皆兵的兵役制度及国防制度,军队日常训练有素;其次,公民具有强烈的居安思危战备意识,瑞士战时人手一支枪,村村有靶场;第三,全民国防动员能力相当强大,二战时当时瑞士有400万人,但很快就能动员85万人编入军队;如今,瑞士军队平时只有职业兵1500人,义务兵1.85万人,一旦动员,48小时内可动员110万人。
第四,瑞士人防设施完备,人防设施能使95%的人口转入地下;第五,瑞士的地理环境有利于自卫。
希特勒曾三度准备入侵瑞士,但经过计算至少要伤亡100万德军,权衡再三放弃了入侵计划。
而丹麦、挪威、比利时也宣布“中立”,但在德国法西斯的“闪电战”打击下很快沦陷,缺乏了强大国防的中立在希特勒这样无视国际公约的战争狂人面前只能是一厢情愿。
这就是我们兵学大师孙武在2000多年前《孙子兵法》中的“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所不可以攻也”提出的备战思想,国防是一个国家得以立国的重要基础。
功能二:卫国强大的国防能有效地起到卫国的作用,卫国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威慑和实战两方面。
威慑就是威而慑敌,威是慑的前提,通过军事演习、导弹试射、阅兵、国防动员等,展示国防力量的实力和潜力,不战而屈人之兵。
例如:美俄等媒体和军方高度关注我国今年初的一次导弹反卫星测试,为什么如此关注呢?因为,我国掌握这项技术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太空中对他们卫星的威慑力,一旦卫星被摧毁对于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影响是致命的。
许多国家在重大节日都要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如:俄罗斯是世界上举行阅兵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国庆50周年大阅兵等,无论哪种形式的阅兵都映射了一个国家的战斗力,都是一种和平时期的威慑手段。
至于实战主要是依靠综合国力,进行战争和军事斗争,捍卫国家根本利益,战而胜敌,也是国防功能的核心。
例如建国后我国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苏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每一次的战而胜敌都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卫了祖国的主权,打出了军威国威,可以说我们现在的和平很大程度上享受了上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打出的余威,一打就打出了50多年的和平,这就是国防卫国功能的体现。
功能三:强国国防的强国功能体现在增强综合国力(GDP),提高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尊严,扩大国际影响。
“强国”,主要是指国防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强国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防建设本身是国家整体建设的有机组成。
只要国防建设是健康的、合理的、与国家建设大局是相适应的,就能产生巨大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