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翻译理论和译介学理论看译者的_再创造_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在上文我们已提到, 译者的再创造是不可避免地, 译者 前理解的形成受到译者所具有的文化背景和所经历的历史 变迁的影响,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译者, 在对同一部 作 品 进 行翻译时, 译作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而“运用接受研 究 的 方 法 , 可 以 了 解 到 在‘ 文 学 贸 易 ’中 有 哪 些 成 分 被 读 者 接 受 , 又 有哪些因素被拒绝吸收, 以及哪些内容经读者筛选、过 滤 、被 改头换面等。”[6](P.137- 141)对此,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 究, 如: 其一, 通过原文与译作的比较研究, 我们可以反观译者 与 原 作 者 所 处 的 文 化 与 时 代 。例 如“ 男 人 生 湩 ”是 从 印 度 传 来 的一个传奇性母题, 讲的是释迦牟尼的故事, 最初是作为消 解复仇, 倡扬宽恕忍让的一个奇迹而出现的, 传到中土后, 很 自 然 地 移 植 、嫁 接 到“ 义 仆 ”这 一 人 物 类 型 上 , 又 得 力 于 重 视 血缘伦理的复仇主题的内在逻辑, 传统的血亲复仇极力地强 调“子报复仇”, 于是便由苦主的直系 亲 属— ——苦 主 的 亲 生 儿 子 来 承 担 。这 一 母 题 在 中 土 的 变 化 反 照 出 中 国 儒 家 思 想 在 对 外 来 文 化 进 行 接 受 、改 造 过 程 中 发 挥 的 作 用 , 从 而 让 我 们 感 受 到 当 时 儒 家 在 中 国 的 统 治 地 位 ,“ 外 来 文 化 必 须 适 合 中 国 文化的基本精神, 否则它不可能在中国立足”[7](P.76)。 其二, 随着岁月的演变, 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译者笔下 可以被染上不同的颜色, 呈现不同的面貌。马晓冬曾对《茶花
以上三个方面只是列举了译介学研究的几个角度, 在实 际研究中, 传统翻译理论与译介学研究并不是泾渭分明的, 有很多的重合之处。如上面所举的“绿”色的例子 , 都 可 以 从 文 化 角 度 进 行 研 究 , 只 是 前 者 的 目 的 是 减 少 这 种“ 被 动 再 创 造”, 而后者是为了研究文化本身。
[关键词] 翻译 再创造 译介学 文化
一 事 实 上 , 从 一 千 多 年 前 开 始 的 直 、意 译 之 争 到 百 年 来 关 于翻译标准的讨论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 “归化”与“洋化”是近年来翻译理论中比较流行的 说 法 , “归化”就是尽可能地使译作接近于用目标语言创造的 作 品 , “洋化”就是尽可能地保持原 作 的 风 味[1](P.79- 105)。 也 就 是 钱 钟 书 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到的“欧化”( 读者→作者) 和“汉化”( 作 者→读者) [2]。“归化”要求尽量符合目标语言表达习惯与该民 族 的 文 化 气 质 , 偏 向 于 做 到“ 达 ”和“ 雅 ”, 在 翻 译 实 践 中 就 要 求 偏 向 于 意 译 , 而“ 洋 化 ”则 要 求 保 持 原 作 的 风 味 , 向 原 作 及 其生长的特定文化靠拢, 也就是以“信”为主, 要求进行直 译 。 在这里大致将他们的关系表示为:
其三, 译作在归宿语国的传播和接受也可以反观出发语 国的文化和时代背景, 如在中国极少被人关注的寒山诗到了 美国, 由于“充满禅机、崇尚自然的寒山诗正好迎 合 了 当 时 美 国 社 会 的 学 禅 之 风 和 嬉 皮 士 运 动 ”[9](P.1- 170), 一 下 子 发 展 成 一 股 热潮, 当时美国大学里的嬉皮士学生几乎人人都读过寒山 诗。从这一现象中, 我们可以想到当时儒家的“入 世 ”思 想 在 中国所占据的统治地位, 时人都以“男儿志在四方 ”来 要 求 和 衡 量 人 , 而 寒 山 诗 则 明 显 地 露 出“ 隐 世 ”消 极 的 思 想 , 自 然 不 会受到重视。
将上面的争论归为这两组对立的关系后, 我们就可以用
译者的介入来进行解释了。李芒先生在谈翻译时曾说过, 他
翻 译 时“ 在‘ 信 ’即‘ 再 现 原 作 ’的 原 则 下 , 力 争 正 确 地 理 解 原
作, 然后再根据原作的语言特色, 选择相应的中文语言加以
再 现 。 ”[3](P.28)我 大 概 将 其 归 纳 为 三 个 步 骤 :
个词的义项已有了正确的选择, 接着需要从目的语中选择适 当的词来加以再现, 这就涉及到了译者对目的语掌握的程 度, 如果相应的词有几个, 他们的意义相近, 只在某些方面有 些微的差异, 就又需要译者的选择来解决, 显示出译者的再 创造。
二 马克思认为, 理论都可以反过来指导实践, 但理论与实 践的距离却又不尽相同, 有时甚至看来没什么联系。根据这 个距离的远近, 我们将翻译研究分为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和 比较文学的译介学研究。前者直接作用于实践, 目的在提高 翻译质量, 主要从语言学出发, 如直、意译之争。而 后 者 对 翻 译实践的指导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主要从文化角度来分析, 目的是通过对翻译的研究发现更多的文化信息, 使人们对自 己以及他人有更深的了解。 上 一 部 分 我 们 提 到 了 翻 译 实 践 中 有 直 译 与 意 译 、“ 主 动 再创造”与“被动再创造”等种种争论, 那么, 在翻译实践中我 们究竟该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呢? 我们应从再现原作的目的出发, 一方面要承认译者介入 的客观存在性, 作为译者, 心中应时时警醒着, 意识到中国和 外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差异, 同时要知道某一个 译 者 与 其 所 译 原 作 之 间 由 于“ 被 动 再 创 造 ”而 导 致 的 距 离 并 不是固定不变的, 译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缩小这种距离, 如在理解阶段, 大多数译者都会强调, 在译某个作家的作品 之前要对出发语的文化、作品形成的时代等都有相当的了 解, 要对其人其书进行较深入的研究。而在再现阶段, 我们也 可以采取种种方法, 如文若洁对此曾说过, 她在翻译之前会 先去找一些与原作风格相近的作品来读, 如, 译凯瑟 琳·曼 司 菲尔德的短篇小说时, 会去读冰心、凌叔华和林徽音 的 作 品 , 译斯蒂芬里·柯克的小品时, 找鲁迅的杂文和林 语 堂 的 幽 默 小品来读, 也就是“为了入境”。 而且这种靠近是由译者向作者走去, 而不是相反, 也就 是“洋化”。这一过程将直接导致译作向原作的靠 近 , 而 译 作 与归宿语文化的距离则将被保持。
在承认译者介入的客观存在性外, 另一方面, 我们要防 止随心所欲的“主动再创造”, 尽可能地保持原作的 内 容 与 风 格,“信”还应是基本的要求。许渊冲先生认为, 文学翻译“ 不 逾 矩 ”是 低 标 准 ,“ 从 心 所 欲 ”是 高 标 准 , 其 实 不 然 , 钱 钟 书 在 说“ 从 心 所 欲 , 不 逾 矩 ”这 句 话 的 时 候 , 也 是 以“ 不 逾 矩 ”为 基 础, 对原文的忠实还是最重要的。鸠摩罗什认为佛经“但改梵 为秦, 失其藻蔚, 虽得大意, 殊隔文体, 有似嚼饭与人, 非徒失 味, 乃令呕秽也。”[5](P.137- 141)这里的“改梵为秦”可以理解为在翻 译过程中, 采用“归化”手法, 使原作走向译者,“失其藻蔚”也 即 改 变 了 原 作 的 语 言 风 格 , 将“ 翻 译 ”变 成 了“ 写 作 ”, 嚼 人 残 渣, 原作之味已无存!
读者的“前理解”是指读者所接受的文化传统、时 代 境 遇 以及自身的生活经历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自身视野, 它 是客观存在于任何一个读者的阅读过程中的。在理解阶段, 译 者 对 译 作 的 介 入 深 浅 度 与 译 者 的“ 前 理 解 ”和 原 作 视 界 之 间的差距大小有关。
而“ 再 现 原 作 ”就 是 将 译 者 在 前 一 阶 段 形 成 的 理 解 用 相 应的归宿语言表达出来。当翻译进行到再现阶段, 译者选择 适当的词语将他头脑中已形成的理解用归宿语表达出来, 就 又出现一个问题, 即译者的表达意图与实际再现之间的矛 盾, 产生了“言”与“意”之间的误差。假使译者对出发语 中 某
理解原作 → 选择语言 → 再现原作
“ 选 择 语 言 ”其 实 是“ 再 现 ”的 一 个 前 奏 , 因 此 我 们 又 可
将其表示为:
原作— —— —— ——→ 译者 — —— —— ——→ 译文
理解原作
再现原作
这样, 我们就可以把翻译活动分为理解与再现两个过 程。在理解阶段, 相对于原作, 译者是个读者, 需要将出发语 言转换为自己的理解, 西方现代阐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认 为 , 读 者 的 阅 读 总 是 带 着 自 己 的“ 前 理 解 ”出 发 的 , 原 作 的 视 界与译者的视界在阅读过程中相融合, 形成“视界融合”。
专题研究
93
从传统翻译理论和译介学理论看译者的“再创造”
王莉萍
( 苏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 苏州 215200)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翻译过程进行分析, 得出一千多年以来, 对翻译方法与翻译标准的争论其实可以归结于一 点, 即译者的介入。并且, 译者对原作的“再创造”是一种必然, 根据译者是否出于故意, 可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种。从传 统翻译理论出发, 也就是在实践中, 我们应尽量避免译者的 " 再创造 ", 缩短译者与原作之间的距离。从译介学, 也就 是从比较文学角度来讲, 译者的客观“再创造”具有比较研究的意义, 由此向我们展示了翻译研究的两种不同方向。
为久远, 采取了一种古雅的文体。而季羡林在译《摩 罗 衍 那》
时, 对书名的确就费了很大的工夫, 考虑到了中外 译 音 、时
【黑龙江史志 2008.10】
94
代 等 多 种 因 素 。同 时 我 们 要 看 到 中 外 语 言 方 面 的 差 异 也 导 致 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比较普遍的是许多富有特定民族涵 义的词语, 对于本民族来说, 它的涵义也许是家喻户晓的, 一 旦进入翻译过程, 即便意思译出了, 这种深蕴却很难传达出 来, 如在茅国权与凯利合译的《围城》里将“有缘千里来相 会 ” 译成“fate bringing people together from a thousand li away”[4](P. 6), 意思是传达出来了, 但中文中特有的指男女双方之间关系 的涵义则不见了。
译者 — —— ——→ 原作者
缩小
译作 — —— ——→ 原作 译作 — —— —— 归宿语文化
保持 在再现阶段, 有时又要积极利用译者的介入, 在词语的
选 择 、语 句 的 安 排 方 面 , 需 要 译 者 较 深 的 归 宿 语 修 养 和 使 用
语言的能力。如罗新璋在译《红与黑》时, 考虑作品 的 时 代 较
参考文献: [1]刘 军 平. 翻 译 经 典 与 文 学 翻 译[J]. 中 国 翻 译,2002,(4). [2] [20]钱钟书著.七缀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3]许 钧 等 著.文 学 翻 译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 翻 译 对 话 录[M].译 林 出 版 社, 2001. [4]eanne Kelly NathanK.Mao 译 / 钱 钟 书 著.围 城[M].外 语 教 学 与 研 究出版社. [5]罗 新 璋 编. 翻 译 论 集[M]. 商 务 印 书 馆,1984. [6]孟 昭 毅. 接 受 美 学 对 比 较 文 学 的 浸 润[J]. 外 国 文 学 研 究,2002,(3). [7]王立“. 男人生湩”的翻译文献考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2,(1). [8]北 京 大 学 比 较 文 学 与 比 较 文 化 研 究 所 编.多 边 文 化 研 究[M].新 世 界 出 版 社,2001. [9]谢 天 振 著. 译 介 学[M]. 上 海 外 语 教 育 出 版 社,1999.
女》的三个汉译本: 1899 年林纾与王寿昌合译的《巴黎茶花女 遗 事》、1929 年 夏 康 农 的 译 本 以 及 1980 年 王 振 孙 的 译 本 , 进 行过历时研究, 指出, 在晚清“崇白话”的主张虽已提 出 , 但 文 言仍占据统治地位, 林纾用古文进行翻译是天经地义的事。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 白话文迅速崛起, 因此, 夏康农译本采 用白话文是理所当然的。马晓冬认为“语言环 境 和 文 化 环 境 的变化, 使不同时代的译者在具体的翻译处理中出现了较大 的 差 异 ”[8](P.462- 467), 但 我 们 也 可 以 这 么 认 为 , 通 过 研 究 分 析 发 现 的“不同时代的译者在具体的翻译处理中出现了较大的差 异”, 使我们反观“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变化 ”。 推 而 广 之 , 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同一作品在不同国家的译本的研究, 来对 这几个归宿语国的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以上三个方面只是列举了译介学研究的几个角度, 在实 际研究中, 传统翻译理论与译介学研究并不是泾渭分明的, 有很多的重合之处。如上面所举的“绿”色的例子 , 都 可 以 从 文 化 角 度 进 行 研 究 , 只 是 前 者 的 目 的 是 减 少 这 种“ 被 动 再 创 造”, 而后者是为了研究文化本身。
[关键词] 翻译 再创造 译介学 文化
一 事 实 上 , 从 一 千 多 年 前 开 始 的 直 、意 译 之 争 到 百 年 来 关 于翻译标准的讨论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 “归化”与“洋化”是近年来翻译理论中比较流行的 说 法 , “归化”就是尽可能地使译作接近于用目标语言创造的 作 品 , “洋化”就是尽可能地保持原 作 的 风 味[1](P.79- 105)。 也 就 是 钱 钟 书 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到的“欧化”( 读者→作者) 和“汉化”( 作 者→读者) [2]。“归化”要求尽量符合目标语言表达习惯与该民 族 的 文 化 气 质 , 偏 向 于 做 到“ 达 ”和“ 雅 ”, 在 翻 译 实 践 中 就 要 求 偏 向 于 意 译 , 而“ 洋 化 ”则 要 求 保 持 原 作 的 风 味 , 向 原 作 及 其生长的特定文化靠拢, 也就是以“信”为主, 要求进行直 译 。 在这里大致将他们的关系表示为:
其三, 译作在归宿语国的传播和接受也可以反观出发语 国的文化和时代背景, 如在中国极少被人关注的寒山诗到了 美国, 由于“充满禅机、崇尚自然的寒山诗正好迎 合 了 当 时 美 国 社 会 的 学 禅 之 风 和 嬉 皮 士 运 动 ”[9](P.1- 170), 一 下 子 发 展 成 一 股 热潮, 当时美国大学里的嬉皮士学生几乎人人都读过寒山 诗。从这一现象中, 我们可以想到当时儒家的“入 世 ”思 想 在 中国所占据的统治地位, 时人都以“男儿志在四方 ”来 要 求 和 衡 量 人 , 而 寒 山 诗 则 明 显 地 露 出“ 隐 世 ”消 极 的 思 想 , 自 然 不 会受到重视。
将上面的争论归为这两组对立的关系后, 我们就可以用
译者的介入来进行解释了。李芒先生在谈翻译时曾说过, 他
翻 译 时“ 在‘ 信 ’即‘ 再 现 原 作 ’的 原 则 下 , 力 争 正 确 地 理 解 原
作, 然后再根据原作的语言特色, 选择相应的中文语言加以
再 现 。 ”[3](P.28)我 大 概 将 其 归 纳 为 三 个 步 骤 :
个词的义项已有了正确的选择, 接着需要从目的语中选择适 当的词来加以再现, 这就涉及到了译者对目的语掌握的程 度, 如果相应的词有几个, 他们的意义相近, 只在某些方面有 些微的差异, 就又需要译者的选择来解决, 显示出译者的再 创造。
二 马克思认为, 理论都可以反过来指导实践, 但理论与实 践的距离却又不尽相同, 有时甚至看来没什么联系。根据这 个距离的远近, 我们将翻译研究分为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和 比较文学的译介学研究。前者直接作用于实践, 目的在提高 翻译质量, 主要从语言学出发, 如直、意译之争。而 后 者 对 翻 译实践的指导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主要从文化角度来分析, 目的是通过对翻译的研究发现更多的文化信息, 使人们对自 己以及他人有更深的了解。 上 一 部 分 我 们 提 到 了 翻 译 实 践 中 有 直 译 与 意 译 、“ 主 动 再创造”与“被动再创造”等种种争论, 那么, 在翻译实践中我 们究竟该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呢? 我们应从再现原作的目的出发, 一方面要承认译者介入 的客观存在性, 作为译者, 心中应时时警醒着, 意识到中国和 外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差异, 同时要知道某一个 译 者 与 其 所 译 原 作 之 间 由 于“ 被 动 再 创 造 ”而 导 致 的 距 离 并 不是固定不变的, 译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缩小这种距离, 如在理解阶段, 大多数译者都会强调, 在译某个作家的作品 之前要对出发语的文化、作品形成的时代等都有相当的了 解, 要对其人其书进行较深入的研究。而在再现阶段, 我们也 可以采取种种方法, 如文若洁对此曾说过, 她在翻译之前会 先去找一些与原作风格相近的作品来读, 如, 译凯瑟 琳·曼 司 菲尔德的短篇小说时, 会去读冰心、凌叔华和林徽音 的 作 品 , 译斯蒂芬里·柯克的小品时, 找鲁迅的杂文和林 语 堂 的 幽 默 小品来读, 也就是“为了入境”。 而且这种靠近是由译者向作者走去, 而不是相反, 也就 是“洋化”。这一过程将直接导致译作向原作的靠 近 , 而 译 作 与归宿语文化的距离则将被保持。
在承认译者介入的客观存在性外, 另一方面, 我们要防 止随心所欲的“主动再创造”, 尽可能地保持原作的 内 容 与 风 格,“信”还应是基本的要求。许渊冲先生认为, 文学翻译“ 不 逾 矩 ”是 低 标 准 ,“ 从 心 所 欲 ”是 高 标 准 , 其 实 不 然 , 钱 钟 书 在 说“ 从 心 所 欲 , 不 逾 矩 ”这 句 话 的 时 候 , 也 是 以“ 不 逾 矩 ”为 基 础, 对原文的忠实还是最重要的。鸠摩罗什认为佛经“但改梵 为秦, 失其藻蔚, 虽得大意, 殊隔文体, 有似嚼饭与人, 非徒失 味, 乃令呕秽也。”[5](P.137- 141)这里的“改梵为秦”可以理解为在翻 译过程中, 采用“归化”手法, 使原作走向译者,“失其藻蔚”也 即 改 变 了 原 作 的 语 言 风 格 , 将“ 翻 译 ”变 成 了“ 写 作 ”, 嚼 人 残 渣, 原作之味已无存!
读者的“前理解”是指读者所接受的文化传统、时 代 境 遇 以及自身的生活经历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自身视野, 它 是客观存在于任何一个读者的阅读过程中的。在理解阶段, 译 者 对 译 作 的 介 入 深 浅 度 与 译 者 的“ 前 理 解 ”和 原 作 视 界 之 间的差距大小有关。
而“ 再 现 原 作 ”就 是 将 译 者 在 前 一 阶 段 形 成 的 理 解 用 相 应的归宿语言表达出来。当翻译进行到再现阶段, 译者选择 适当的词语将他头脑中已形成的理解用归宿语表达出来, 就 又出现一个问题, 即译者的表达意图与实际再现之间的矛 盾, 产生了“言”与“意”之间的误差。假使译者对出发语 中 某
理解原作 → 选择语言 → 再现原作
“ 选 择 语 言 ”其 实 是“ 再 现 ”的 一 个 前 奏 , 因 此 我 们 又 可
将其表示为:
原作— —— —— ——→ 译者 — —— —— ——→ 译文
理解原作
再现原作
这样, 我们就可以把翻译活动分为理解与再现两个过 程。在理解阶段, 相对于原作, 译者是个读者, 需要将出发语 言转换为自己的理解, 西方现代阐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认 为 , 读 者 的 阅 读 总 是 带 着 自 己 的“ 前 理 解 ”出 发 的 , 原 作 的 视 界与译者的视界在阅读过程中相融合, 形成“视界融合”。
专题研究
93
从传统翻译理论和译介学理论看译者的“再创造”
王莉萍
( 苏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 苏州 215200)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翻译过程进行分析, 得出一千多年以来, 对翻译方法与翻译标准的争论其实可以归结于一 点, 即译者的介入。并且, 译者对原作的“再创造”是一种必然, 根据译者是否出于故意, 可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种。从传 统翻译理论出发, 也就是在实践中, 我们应尽量避免译者的 " 再创造 ", 缩短译者与原作之间的距离。从译介学, 也就 是从比较文学角度来讲, 译者的客观“再创造”具有比较研究的意义, 由此向我们展示了翻译研究的两种不同方向。
为久远, 采取了一种古雅的文体。而季羡林在译《摩 罗 衍 那》
时, 对书名的确就费了很大的工夫, 考虑到了中外 译 音 、时
【黑龙江史志 2008.10】
94
代 等 多 种 因 素 。同 时 我 们 要 看 到 中 外 语 言 方 面 的 差 异 也 导 致 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比较普遍的是许多富有特定民族涵 义的词语, 对于本民族来说, 它的涵义也许是家喻户晓的, 一 旦进入翻译过程, 即便意思译出了, 这种深蕴却很难传达出 来, 如在茅国权与凯利合译的《围城》里将“有缘千里来相 会 ” 译成“fate bringing people together from a thousand li away”[4](P. 6), 意思是传达出来了, 但中文中特有的指男女双方之间关系 的涵义则不见了。
译者 — —— ——→ 原作者
缩小
译作 — —— ——→ 原作 译作 — —— —— 归宿语文化
保持 在再现阶段, 有时又要积极利用译者的介入, 在词语的
选 择 、语 句 的 安 排 方 面 , 需 要 译 者 较 深 的 归 宿 语 修 养 和 使 用
语言的能力。如罗新璋在译《红与黑》时, 考虑作品 的 时 代 较
参考文献: [1]刘 军 平. 翻 译 经 典 与 文 学 翻 译[J]. 中 国 翻 译,2002,(4). [2] [20]钱钟书著.七缀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3]许 钧 等 著.文 学 翻 译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 翻 译 对 话 录[M].译 林 出 版 社, 2001. [4]eanne Kelly NathanK.Mao 译 / 钱 钟 书 著.围 城[M].外 语 教 学 与 研 究出版社. [5]罗 新 璋 编. 翻 译 论 集[M]. 商 务 印 书 馆,1984. [6]孟 昭 毅. 接 受 美 学 对 比 较 文 学 的 浸 润[J]. 外 国 文 学 研 究,2002,(3). [7]王立“. 男人生湩”的翻译文献考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2,(1). [8]北 京 大 学 比 较 文 学 与 比 较 文 化 研 究 所 编.多 边 文 化 研 究[M].新 世 界 出 版 社,2001. [9]谢 天 振 著. 译 介 学[M]. 上 海 外 语 教 育 出 版 社,1999.
女》的三个汉译本: 1899 年林纾与王寿昌合译的《巴黎茶花女 遗 事》、1929 年 夏 康 农 的 译 本 以 及 1980 年 王 振 孙 的 译 本 , 进 行过历时研究, 指出, 在晚清“崇白话”的主张虽已提 出 , 但 文 言仍占据统治地位, 林纾用古文进行翻译是天经地义的事。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 白话文迅速崛起, 因此, 夏康农译本采 用白话文是理所当然的。马晓冬认为“语言环 境 和 文 化 环 境 的变化, 使不同时代的译者在具体的翻译处理中出现了较大 的 差 异 ”[8](P.462- 467), 但 我 们 也 可 以 这 么 认 为 , 通 过 研 究 分 析 发 现 的“不同时代的译者在具体的翻译处理中出现了较大的差 异”, 使我们反观“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变化 ”。 推 而 广 之 , 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同一作品在不同国家的译本的研究, 来对 这几个归宿语国的文化进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