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旅游学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47ff7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1.png)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旅游活动的类型和旅游者的心理特征。
3. 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认识,提高他们对旅游行业发展的关注度。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的定义、旅游者的特点等。
2. 旅游的起源与发展:旅游的起源、世界旅游发展历程、中国旅游发展概况。
3. 旅游活动类型: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等。
4. 旅游者的心理特征:旅游动机、旅游需求、旅游满意度等。
5. 旅游业的构成: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市场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活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旅游活动类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加深对旅游业的认识。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旅游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第二课时:旅游活动类型和旅游者的心理特征。
3. 第三课时:旅游业的构成及发展。
4. 第四课时:旅游业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
5. 第五课时: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旅游活动类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旅游者心理特征时的表现。
4. 实地考察报告:考察学生对旅游业的认识和观察力。
5.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旅游概论》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旅游概论》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和知识。
2. 案例资料:收集各类旅游活动案例,用于分析旅游活动类型。
3. 视频资料:拍摄旅游景点的视频,增强学生对旅游业的直观认识。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旅游业的相关信息,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旅游的定义,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
2. 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阐述旅游的定义、特点和旅游者的概念。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旅游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b2aeaa9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2.png)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一、导入你是否曾经想过旅游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人们会有出门观光的想法?在古代,人们是如何进行观光的?本节课我们将进修《旅游的产生》,了解旅游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旅游的定义及其产生背景;2. 掌握旅游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3. 分析旅游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 思考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三、进修内容1. 什么是旅游?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度假、探险、商务等目标,离开平时生活环境,到其他地方进行短期停留和观光的活动。
旅游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2. 旅游的产生背景旅游的产生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古代,人们的出行方式主要是为了生存和谋生,比如渔猎、迁徙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们开始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神去进行休闲和娱乐活动,旅游也因此产生。
3. 旅游的发展历程古代旅游:古代的旅游主要是贵族和贩子的观光,他们出行的目标主要是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比如古代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近代旅游:近代的旅游开始有了更多的普通人参与,随着工业革命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们可以更便捷地到达各地,旅游业也逐渐兴起。
摩登旅游:摩登旅游已经成为一种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人们可以选择各种形式的旅游项目,如自助游、跟团游、邮轮游等,旅游业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
四、进修方法1. 阅读教材:认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旅游的定义和产生背景;2. 讨论交流:和同砚们一起讨论旅游的发展历程,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3. 实地考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到当地的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旅游的魅力。
五、教室练习1. 请你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一下什么是旅游?2. 你认为古代的旅游和摩登的旅游有什么不同?3. 你有没有参与过旅游活动?分享一次旅游的经历。
六、拓展延伸1. 你知道国内外有哪些闻名的旅游景点?你最想去哪里旅游?2. 你觉得未来的旅游会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3. 你认为旅游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七、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旅游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明白了旅游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旅游学概论》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学概论》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80d95115a8102d276a22f88.png)
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Evolution of Tourism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旅行发展 近代旅游的发展和旅游业的诞生 现代旅游的发展 中国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人类旅行的发展
第一节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旅行发展
1 、旅行发展同一个阶段和一个国家的政 治、经济状况直接相关。 2、旅行目的主要是贸易经商。 3 、就旅行的社会作用看,旅行并非人们 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人们在主观上缺 乏旅行度假的要求和习惯。 4、消遣旅行不具备普遍的社会意义。
第二节 近代旅游的发展和旅游业的诞生
第二节 近代旅游的发展 和旅游业的诞生
一、产业革命推动了古代旅行向近代旅游 转化 二、旅游业的诞生
第二节 近代旅游的发展和旅游业的诞生
1、 旅行的发展具有今天意义上的旅游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 因消遣目的而外出旅行观光或度假的人数大量 增加,超过了传统占主导地位的商务旅行; • 借助专业性的商业服务来完成自己的旅行和游 览活动; • 团体旅游开始出现; • 旅游供给活动迅速发展,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 不断完善,旅游业开始兴起。
第一节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旅行发展
• 776 B.C. 开始,城市国家的居民每个四年就聚集 一次,通过参加体育比赛来纪念希腊神宙斯,这样 就诞生了四个国家性的节日活动:奥运会、皮托竞 技会、科林斯地峡运动会和尼米亚赛会,每个节日 活动只向一个神供奉祭品并进行祷告。Beginning in 776 B.C., citizens of the city states came together every four years to honor Zeus through athletic competition. Eventually, four of these national festivals emerged: the Olympic Games, Pythian Games, Isthmian Games, and Nemean Games. Each festival included sacrifice and prayer to a single god. They honored the deity by offering up a superlative athletic or artistic performance.
旅游学概论 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古代人类的旅行与旅游活动
![旅游学概论 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古代人类的旅行与旅游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7895ef40bb68a98271fefab1.png)
➢结论:在最初的 年代中,主要是 商人开创了旅行 的通道。
2.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是旅行 活动发展的物质基础。
3.古代国家的形成为旅游活动 提供了社会保障。
➢四大文明古国:
➢四国前后建立起了统一的奴隶制国 家,国家的统一结束了混战和争夺, 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空间移动的基 本条件越来越完备,为旅行活动的 发展创造了条件。
(2)商代:航海旅行开始出现。
➢夏商时期,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 交通工具是舟、车。舟主要是木 板船,车主要以牛马为动力。主 要是帝王巡游,商务旅行。
(3)西周至战国,我国奴隶社会的旅游 达到鼎盛。
➢西周的道路有水路和陆路之分。
➢战国时,马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到战国末期的时候,原来作为军事、政 治需要的驿站,也可以作为供旅客住宿 的旅社了,这一时期,出现了民间旅 馆——逆旅。
➢旅行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艺术 鉴赏、疗养、徒步行走、参观庙宇、 欣赏建筑、游览古迹以及自然观光 等都可以成为出行的目的。
罗马竞技场
➢罗马斗兽场,建于公元72至82年 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 。这座
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九万人数的 观众。
➢罗马帝国的货币为各国所接受,拉 丁语成为通用的语言,为旅行的发 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
➢当时,也存在着一
些人类迫于自然因素
或特定的人为因素而
被迫从一个地方到另
一个地方的转移现象,
这种空间的转移只能
被称为迁徙,而非旅
行,更说不上是旅游
了。
原始人迁徙
早期人类历史上有几 次大的社会分工?
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1)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生产 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农业开始从畜牧业 中分离出来,出现社会第一次大分工。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f641ca119e8b8f67d1cb928.png)
题 目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手段主要包括教具、多媒体教室等。
主要教
学内容
及过程
【旧课复习】
旅游季节性的成因
【导入新课】
提问: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经历那几个阶段?
【教学过程】
一、古代旅行产生的前提条件
人类的旅游活动究竟始于何时?
是否从人类开始出现之时起,就有了旅游活动?
旅游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举世瞩目,世界各国政府都普遍重视发展旅游业。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各国都纷纷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扶持措施。如政府投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积极组织和参与旅游产品的推广、税收优惠、简化出入境手续等。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世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1、世界现代旅游业发展概况
(六)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憧憬与期待
教育的发展使人们增加了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也使他们克服了对异国他乡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对外出旅游变得更有信心。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旅游信息的传递变得更为方便快捷,人们可以通过更多的媒体来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
1)商品交换的出现是旅游需求产生的根本前提
(2)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是旅行活动发展的物质基础。
(3)古代国家的形成为旅游活动提供了社会保障。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0d27cc979563c1ec4da7129.png)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旅游学概论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P3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旅行外出的愿望。
1、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是因为某些自然因素例如气候、天灾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特定人为因素例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目的逃荒、移民或避难活动。
具有被迫性和求生性。
二、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三次社会大分工与旅行的产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大分工商业、商人与农业、手工业分离。
易货贸易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效用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因此也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远远不是什么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目的特别是出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西方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客观上为当时的旅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
一方面是道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是驿站既有官方的也有私人旅店的发展。
奴隶制社会的旅行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本国境内进行的特别是以较近距离的旅行为主。
但也有国际性的长途贩运大多是贩运粮食、酒、铅、锡和陶器等基本商品另外还有奢侈品。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绝大多数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自发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
四、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发展一中国道路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驿站置、邮、驿、亭、站、军台、赤台、水驿、递运所、类型帝王巡游乾隆下江南、隋炀帝下江南、秦始皇东巡士人漫游李白、杜甫、苏轼等公务旅行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宗教旅行鉴真东渡、玄奘取经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地学考察、李时珍药物考察商旅始终在各种旅行中占据主导地位。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旅游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34f4328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5.png)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了解旅游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认识。
一、导入:
1. 引入话题: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知道旅游是怎么产生的吗?
2. 观看视频:播放一段介绍旅游产生历史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旅游的好奇和兴趣。
二、进修内容:
1. 旅游的起源:从古代人类迁徙、寻找食物到摩登旅游活动的演变。
2. 旅游的发展历程:从古代朝圣、商业交流到摩登旅游产业的兴起。
3. 旅游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旅游增进了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三、进修方法:
1.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旅游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2. 观看资料: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旅游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拓展对旅游的认识。
四、进修反思:
1. 个人思考:你认为旅游对人类社会和文化有哪些积极影响?你希望通过旅游了解哪些文化和历史?
2. 知识检测: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对旅游起源和发展的理解水平。
五、教室延伸:
1. 作业安置:写一篇关于你最喜欢的旅游目标地的作文,分享你的旅游经历和感受。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
六、总结回顾: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旅游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旅游,拓展眼界,增长见闻,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未来趋势。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旅游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25cf093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4.png)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旅游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掌握旅游的定义和相关观点;3. 理解旅游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4. 分析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导学内容:一、旅游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 旅游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险、文化交流等目标,离开平时生活环境,前去其他地方进行短期停留的活动。
2. 旅游的起源:旅游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朝圣和游览活动。
3. 旅游的发展历史: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旅游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活动,从古代的皇室贵族到摩登的普通民众都可以参与其中。
二、旅游的定义和相关观点1. 旅游的定义:见上文。
2. 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个体或群体。
3. 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前去的地点,如名胜事迹、自然风光等。
4. 旅游资源:支持旅游活动的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等。
三、旅游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1. 经济影响:旅游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可以增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缘,增进商品和效劳的消费等。
2. 文化影响:旅游活动有助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增进文化传承和珍爱。
3. 社会影响:旅游活动可以增进社会和谐,增进人们的互相理解和友谊,提高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声誉。
四、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 发展趋势:随着举世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旅游业将进一步扩大和多样化,包括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等新兴形式。
2. 挑战:旅游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环境污染、过度开发、文化冲突等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尽力解决。
导学活动: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旅游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并就如何解决旅游业面临的挑战提出建议。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情况,并撰写考察报告。
3. 教室演讲: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就其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教室演讲。
通过本导学案的进修,学生将对旅游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旅游的定义和相关观点,理解旅游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同时能够分析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为未来的旅游钻研和实践奠定基础。
旅游学概论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学概论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ee8ab1df18583d0496459ee.png)
旅游发展三个阶段总体特征
古代旅游:限定在有闲阶层,以游乐为主, 规模较小 近代旅游:开始普及到中产阶层 现代旅游:社游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
古代中国旅游、近代中国旅游和现代中国旅游三个时期。 一、近代中国旅游业的产生 (一)近代中国旅游发展的社会背景
4、1865年,托马斯· 库克父子公司成立, 是当时英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旅游企业 5、1867年,设计、推行旅馆代金券,这是 现代旅行支票的雏形。 6、1872年组织了首次团体环球旅游,9人 222天
三、近代旅游在欧美的发展
1、旅行社的出现 到20世纪初,在世界上已经形成了旅行 代理业的三大公司: 英国 “托马斯· 库克旅游公司” 美国 “运通公司” 比利时 “铁路卧车公司”
(二)近代中国旅游业的诞生和艰难发展
交通 铁路是近代旅游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国从 1876年起铁路建设有胶济铁路、滇越铁路、 广九铁路、中东铁路。 近代中国的内河航运、远洋航运、公路运输 和民用航空对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 定的条件。
供给方面的因素
二、现代旅游的特点
普及性或游客的大众性
地理集中性(客源地、目的地),
二、现代旅游的特点
季节性,
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规模发展趋势的持续性
二、现代旅游的特点
旅游企业经营逐渐走向集团化 旅游业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 果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 益凸显
近代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
(二)近代中国旅游业的诞生和艰难发展
1923年8月,陈光甫在上海商业银行成立旅
游部,专门经营旅游业务,为出游者安排行
程及办理各种手续事宜。1927年6月,旅游
部独立出来,更名为中国旅行社。 与此同时,出现了类似的旅游组织,如公路 旅游服务社,但所有这些企业的规模都不大, 实力较弱。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旅游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2096870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8.png)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大家好,今日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旅游的产生》。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屡屡会听到或者参与各种旅游活动,但是你是否知道旅游是怎样产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目标1. 了解旅游的定义和观点;2. 精通旅游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背景;3. 分析旅游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4. 沉思将来旅游进步的趋势和挑战。
三、导入知识1. 什么是旅游?旅游是指为了消遣或者商务目标,离开平时居住地前去其他地方的行为。
旅游活动可以包括观光观光、探险观光、度假观光等。
2. 旅游的产生原因- 经济茂盛和社会进步,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财力用于休闲旅游;- 科技进步,交通工具的便利和快捷,使得观光更加容易;- 对外文化沟通的需要,人们期望能够更多地了解其他地区的风土人情。
四、深度进修1. 旅游的历史背景旅游作为一种摩登社会活动,起源于古代。
古代人们进行的观光更多是出于商业、宗教或者政治目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旅游逐渐演变为一种休闲活动和文化沟通方式。
2. 旅游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可以拉动相关产业进步,创设就业机缘,增进地区经济进步。
同时,旅游也有助于增进文化沟通,增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五、拓展沉思1. 将来旅游进步的趋势和挑战随着举世化经过的加速和科技的不息进步,将来旅游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保卫环境、维护文化传统、提高效劳质量等将是旅游业进步的关键问题。
2. 个人观点你对旅游的看法是什么?你喜爱旅游吗?你最倾慕的旅游目标地是哪里?你对将来旅游进步有什么等候和建议?六、总结通过进修《旅游的产生》,我们了解到旅游的定义和历史背景,精通了旅游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沉思了将来旅游进步的趋势和挑战。
期望大家能够珍惜旅游机缘,探究未知世界,体验不同文化,让观光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美妙记忆。
感谢大家!第二课时一、导入大家好,今日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旅游的产生”。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旅游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f929ffa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f.png)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学习《旅游的产生》,了解旅游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和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理解。
一、导入引导1. 通过观看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喜欢旅游吗?旅游对你们的生活有何影响?为什么人们喜欢旅游?2. 引导学生探讨旅游的定义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
二、知识学习1. 介绍旅游的概念和历史渊源:旅游是人们出于娱乐、休闲、文化交流等目的而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前往其他地方的活动。
旅游起源于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商业活动,随着社会发展演变成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2. 分析旅游的产生原因:旅游的产生与人类的物质文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密切相关,是人们对新事物、新环境的好奇和探索的体现。
3. 探讨旅游的发展过程:从古代的朝拜、商业活动到现代的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旅游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涌现出各种类型的旅游方式和目的地。
4. 分析旅游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旅游业是一个多元化、综合性的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文化交流和社会和谐都起到积极作用。
三、实践应用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不同类型的旅游方式和目的地,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和体会,探讨旅游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校园或社区的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情况,体验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
3. 书写体验:要求学生根据实地考察的体验,撰写一篇游记或感想,分享自己的旅游见闻和心得。
四、拓展延伸1. 探究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查阅资料或采访专家,了解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旅游资源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2. 设计旅游路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设计一条理想的旅游路线,包括目的地、交通方式、住宿餐饮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规划能力。
3. 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旅游主题活动,如旅游摄影比赛、旅游文化展示等,激发学生对旅游的热情和参与度。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旅游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7208bcd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7.png)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旅游的定义和产生背景;2. 掌握旅游的分类和特点;3. 了解旅游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导学重点:1. 旅游的定义和产生背景;2. 旅游的分类和特点;3. 旅游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导学难点:1. 了解旅游的产生背景;2. 掌握旅游的分类和特点;3. 了解旅游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旅游的定义和产生背景1. 旅游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文化、健康等目标,离开平时居住地,到边境或外国观光观光的活动。
2. 旅游的产生背景:旅游活动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化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宁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息提高,旅游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逐渐兴起。
二、旅游的分类和特点1. 旅游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旅游可以分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探险旅游等多种类型。
2. 旅游的特点: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消费行为,具有以下特点:跨地域性、跨文化性、消费性、效劳性、娱乐性等。
三、旅游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 经济效益:旅游业是一个多产业交叉的综合性产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进就业和增加税收收入。
2. 社会效益:旅游活动增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有助于增进社会和谐稳定。
导学案练习:1. 请简要说明旅游的定义和产生背景。
2. 试分析旅游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 你认为旅游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导学案延伸:1. 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旅游目标地,简要介绍其特色和魅力。
2. 你是否经常参与旅游活动?请分享你最难忘的一次观光经历。
3. 你认为旅游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会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以上就是本次《旅游的产生》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同砚们能够通过本次进修,对旅游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更深入的了解。
祝大家进修进步!。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旅游概论》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旅游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74d5d0d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6.png)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一、导入你是否想过旅游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出行,探索未知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将进修《旅游的产生》,一起来探讨旅游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旅游的定义和起源;2. 掌握旅游产生的原因和意义;3. 能够分析旅游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三、进修过程1. 什么是旅游?旅游是指人们出于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等目标,离开平时生活环境,前去其他地方进行短期停留的活动。
旅游的定义可以包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商务观光等多种形式。
2. 旅游的起源旅游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人们出于探险、贸易、宗教崇奉等目标,开始进行长途观光。
随着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摩登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
3. 旅游产生的原因旅游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人们渴望探索未知的地方,了解不同文化和风土人情;- 休闲放松:旅游可以让人们暂时摆脱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放松心情;- 交流互动:旅游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拓展人际干系;- 文化体验:旅游可以让人们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历史,增长见闻。
4. 旅游的意义旅游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更是一种对生活的享受和追求。
旅游的意义包括:- 丰富生活体验:通过旅游,人们可以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增进经济发展:旅游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可以增进就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增进文化交流:旅游可以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增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四、总结通过进修《旅游的产生》,我们了解到旅游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更是一种对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旅途中,能够充分体验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五、拓展延伸1. 你是否喜欢旅游?你最倾慕的旅游目标地是哪里?为什么?2. 你认为旅游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有哪些?可以举例说明。
3.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一次让你难忘的观光经历。
六、作业撰写一篇关于旅游的心得体会,包括你对旅游的看法、喜欢的旅游方式以及未来想要去的观光目标地。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教案)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7d1c6be518964bcf847cc0.png)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1.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2.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难点:旅游活动的产生。
教学内容:第一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二、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三次社会大分工与旅行的产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大分工商业、商人与农业、手工业分离。
易货贸易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因此也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远远不是什么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目的,特别是出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西方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客观上为当时的旅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
一方面是道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是驿站(既有官方的,也有私人旅店)的发展。
奴隶制社会的旅行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本国境内进行的,特别是以较近距离的旅行为主。
但也有国际性的长途贩运,大多是贩运粮食、酒、铅、锡和陶器等基本商品,另外还有奢侈品。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绝大多数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自发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
四、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发展(一)中国道路: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驿站:置、邮、驿、亭、站、军台、赤台、水驿、递运所类型:帝王巡游:乾隆下江南、隋炀帝下江南、秦始皇东巡士人漫游:李白、杜甫、苏轼等公务旅行: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宗教旅行:鉴真东渡、玄奘取经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地学考察、李时珍药物考察商旅:始终在各种旅行中占据主导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讲授内容:第一节世界旅游历史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认识人类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掌握旅游发展的各种形式、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入式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启发和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并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思考,通过鼓励式教学使学生喜欢上所教的内容。
教学重点:1、旅游发展的各种形式2、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3、托马斯·库克被尊为旅游业先驱的原因4、现代旅游的特点教学难点:1、旅游活动的产生2、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启发、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学时分配:2学时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建议教材郭胜,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2、教学参考书田言付朱沁夫,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旅游学刊》;国家旅游局网站:教学过程:第一节世界旅游历史发展第一部分:导入新课1、回顾旅游的含义2、测试: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学生异地读书;农民异地打工;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三峡大移民;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外籍教师来教育学院任教;留学生到外国留学…………判断的标准:旅游的本质特征(主要目的是追求愉悦和美)和外部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和国家相关的规定。
第二部分:讲授新课从历史的眼光看,人类的旅游活动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古代旅游;近代旅游;现代旅游。
古代旅游:限定在有闲阶层中,其特征是以游乐为主,规模较小。
近代旅游:开始普及到中产阶层,它源自于人本主义意识和科学技术进步,并直接促成了现代旅游业的出现。
现代旅游:社会大众共同参与。
一、古代旅行——国际旅游的萌芽(一)原始社会末期——人类旅行的起源时期旅游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对于旅游现象具体起源时间,有人认为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有些人则认为是在人类社会跨入文明阶段之后才产生的。
1、原始社会的迁徙活动迁徙行为,是人们出于谋生的目的,或者出于自然原因(如气候、天灾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者出于人为原因(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离开定居地,在新的定居点定居下来,不再回到原来的定居点。
如非洲原始人类向亚洲、欧洲的迁徙;亚洲东北部的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通过白令海峡向美洲大陆迁移,成为那里的原始居民。
[提问]:古代人类不断地为生存而奔波的迁徙能不能算旅游活动?为什么?迁徙与旅游不同,迁徙的目的是为求生存而不是消遣游玩,是离开原来居住地而不是暂时的。
2、人类旅行的产生旅行,是人们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可以是经商、学习,也可以是旅游,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地作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旅行与迁徙的区别:(1)目的不同;(2)离开后一般还要返回原来住地。
旅行与旅游的区别:(1)目的不同。
(2)离开时间不同。
(3)内容不同。
所以,人类的旅游行为虽然孕育于人类的迁徙和旅行行为中,但迁徙和旅行都不是人类纯粹意义上的旅游行为。
[提问]:部落A擅长耕作,部落B擅长守猎,随着生产技术与守猎工具的进步与改良,两个部落都有了剩余食物,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什么现象?在早期人类的历史上,有三次社会大分工:旅行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伴随商业活动的兴起而产生的。
商业的发展,促使商人到处奔走,旅行活动由此而开始。
(二)奴隶社会时期—人类旅行的发展时期(原始社会末期—476年)1、奴隶社会旅行发展的原因(1)社会各行业分工更加细密,商业更加发达。
(2)奴隶制统一国家的建立,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空间移动的条件更加具备。
(3)疆域辽阔。
例:在古代西方,古罗马帝国(前30年至前476年)最具有代表性。
以罗马为中心,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条条大路通罗马”是其真实写照。
(4)资源吸引力大。
典型代表是闻名世界的“七大奇迹”(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亚历山大灯塔、罗德港巨人雕像、宙斯神像、阿提密斯神殿、摩索拉斯陵墓),对人们有巨大吸引力。
2、奴隶社会旅行发展的表现(1)商务旅行。
由于帝国之间的生产技术得到交流和发展,商业贸易和航运也得到不断扩大,从而推动了商务旅行的发展。
(2)宗教旅行。
信徒和传教士的朝拜活动成了宗教旅行的主要内容。
(三)封建社会时期—旅行活动一度陷于沉寂,但也有所发展(476年-16世纪)1、阿拉伯宗教旅行——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也促使了宗教旅行的发展。
2、意大利商务旅行——代表人物: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
本是经商前往中国,在元朝为官17年,任职期间游遍中国。
成书《马可·波罗游记》,对以后开辟新航路的旅行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
3、开辟新航路探险旅游——代表人物:(1)达·伽码:他受葡萄牙王室之命,沿西非海岸南下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达印度。
(2)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之命,依据“地圆说”另寻他途,希望到达中国和印度。
横渡大西洋发现了加勒比海诸岛,以为是到了印度,称当地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从此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3)麦哲伦:实现世界首次环球航行。
二、近代大众旅游——国际旅游的形成近代大众旅游时期是指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时期的从旅行到旅游的发展阶段。
就整个世界而言,到19世纪初期,旅行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开始具有今天意义上的旅游特点,旅游一词也于此时开始出现。
专门经营旅游活动的旅行社开始问世并发展迅猛,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一)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近代旅游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工业革命的影响分不开的。
工业革命指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始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至19世纪30年代末在英国基本完成,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最为发达的国家,法、德、日、美的工业革命也在19世纪内完成。
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促进了旅游的兴起。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地点从农村转移到工业城市。
紧张的城市生活和嘈杂的环境压力,使人们向往自由、宁静的大自然。
因而这种工作和生活地点方面的变化对产业革命后的旅游发展是一重要的刺激因素。
2、产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
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原先那种忙闲有致的多样性农业劳动被枯燥、重复的单一性大机器工业劳动所取代。
人们强烈渴望假日,以便获得喘息和调整的机会。
3、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产业革命之前,只有地主阶级和封建贵族才有金钱和时间从事非经济目的的消遣旅游活动。
产业革命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生产财富不再只流向封建贵族和大地主所有者,也流向了资产阶级,从而扩大了有财力外出旅游的人数。
此外,产业革命还造就了出卖劳动力的工人阶级。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工人阶级的不断斗争,使资本家有可能增加工人的工资以及赋予他们带薪假日,工人阶级也将有可能加入旅游活动的行列(带薪假日的斗争直到20世纪上半叶才在社会立法上真正获得胜利)。
4、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蒸汽机技术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二)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发展1、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方式,组织了一次570人规模的团队活动,从英国中部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去参加禁酒大会,标志着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
特点分析:发起、筹备和组织者,自始至终随团陪同照顾,是现代旅行社全程陪同的最早体现。
但是,这次活动还不能作为旅行社产生标志。
因为:第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参加禁酒大会,不是单纯的消遣旅游;第二,托马斯·库克组织这次活动也不是出于商业目的(只售出1先令的来回车票)。
它只是为以后正式创办旅行社打下了基础。
2、1845年8月,托马斯·库克在莱斯特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并第一次组织了从蒂莱斯特——利物浦消遣性观光旅游活动。
特点分析:(1)性质:商业活动。
(2)目的:观光消遣。
(3)时间:长达1周。
(4)工作方式:全陪、地陪,开创了旅游业务开展的基本模式。
3、1855年莱斯特——巴黎参观世博会旅游活动:特点分析:(1)时间:4天。
(2)费用:采用一次性包价,包括住宿费和往返交通费共为36先令,是世界上出国包价旅游开端。
4、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正式成立。
以后相继在美洲、非洲、亚洲设立分公司,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家旅游企业。
5、1872年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环球旅游。
总之,托马斯·库克的活动说明了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已经成熟。
托马斯·库克旅行生的问世标志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三)世界近代旅游发展的特征1、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财富的增加扩大了旅行和旅游的人数。
当然,真正能参加旅游的毕竟限于少部分人,一是那些中上层人物;二是少数正在成长着的中产阶层;三是伴随着对外殖民侵略和扩张到国外的部分人。
2、近代旅游产生于近代交通工具发明之后。
除马车外,铁路成了主要的旅游交通工具。
轮船的大型化和高速化极大地便利了海上旅行。
3、近代旅游开始成为一项经济活动。
托马斯·库克开始的旅行代理业务逐渐确立其地位,成为旅游事业中的重要环节,旅行和旅游这项古老的社会活动,开始变成一项经济活动。
4、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得到了迅速发展。
近代虽然旅行、旅游活动已经有很大发展,但还远未发展到能称之为独立的经济行业——旅游业的地步,它只是一种局部地区个别人经营的旅游代理业。
三、现代全球旅游——国际旅游快速发展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旅游发展。
人类的旅游活动历史悠久,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无论是旅游者的人数,参加的阶层,旅游的距离以及旅游消费都受到较大局限。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尤其进入20世纪60年代,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流。
宏观环境的改观,为现代旅游的兴起和普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并使其在多半个世纪里保持持续、蓬勃的发展,而在21世纪前景人将看好。
(一)现代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需求方面: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
二战后初期25亿人,60年代增加到36亿人,2013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亿人。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使得中国国家居民的家庭平均收入迅速增加。
人们收入的增加和支付能力的提高对旅游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起到极其重要的刺激作用。
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