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形势下中国面临的国际分工问题

合集下载

中国的国际形势

中国的国际形势

形势与政策—中国的国际形势和政策今年的国际形势用六个字来形容:动荡、反思、合作。

今年是选举年,美国、法国、俄罗斯、中国、韩国、墨西哥等国的领导人都会出现变化,全球经济将继续在低谷徘徊,特别是欧、美、日情况不好,新兴大国将继续保持增长,中东北非地区会持续动荡。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 中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高速增长。

这种状况 会促使全球对于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更加关注和重视。

展望2012年的中国外交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在外交上面临的挑战在增多。

与此同时机遇也在增多,对中国外交而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投资自由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国际投资也成为国与国之间经济活动和联系的主要内容,对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

20世纪末及21世纪以来,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国际投资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投资自由化的速度和程度都大大提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加快。

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其自身已与国际经济融为一体并互为依存。

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样一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过程,我们只能顺应而不能拒之门外。

对中国国际投资而言,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于新的国际形势,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当时不利的国际环境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与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联系都很少实行“关起门来搞建设”的经济建设方略,对外国资金和技术的利用和引进几乎为零。

经过多年的建设,到改革开放以前,虽然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国民工业体系,但产业结构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经济发展缓慢,总体上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进一步加大了。

改革开放后,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本国市场,大力引进外资加速我国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大趋势,经济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且技术升级换代加快,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演化及国际比较

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演化及国际比较

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演化及国际比较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分工格局不断演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演化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比较,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演变过程,并通过国际比较揭示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变化。

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国产业国际分工的发展历程,从初级产品的出口到制造业的崛起,再到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清晰可见。

随后,文章将通过分析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评估其在不同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在国际比较部分,本文将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通过对比分析这些国家产业国际分工的演变过程,揭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经济体的差异。

这种比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中国产业国际分工的实际情况,还能为中国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的研究方法将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全球价值链分析等方法,全面、深入地剖析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演化及其国际比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和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全球竞争力的提升。

二、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演化历程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演化历程是一个动态而复杂的过程,与全球经济的演变和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整紧密相连。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从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逐渐转变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再逐步向高科技和服务业升级。

初期,中国主要参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分工,如纺织、玩具制造等。

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广阔的市场,中国迅速成为这些产业的世界工厂。

在这一阶段,中国主要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积累,中国开始逐步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拓展。

汽车、电子、机械设备等产业逐渐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

在这一阶段,中国不仅在生产规模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下的战略分析

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下的战略分析

1技术 创 新 模 式 .
技术创新模 式按照技术 能力的不 同 . 以划分为 自主创新 、 可 合作 创新和模仿创新三种基本模式 自主创新是指依靠企业 自 身力量 实 现技术 突破 , 完成创新 的一系列工作 , 以此为基础完 成技术的商 品 并 化, 达到技术创新 目 的活动 。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 习模仿率 先 标 创新者 的方法 , 引进 、 购买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诀 . 以其 并 为基础进行改进再创新的做法 。 合作创新是指企业 、 研机构 、 院 科 高等 校之 间以共 同利益为基础, 以资源共享 或优势互补为前提 . 在技术 创 新 的过程 中相互合作 , 同投 入 、 共 共享 成果 、 担风 险的技术 创新行 共 为。由于高校及科研机构 的研究经费主要来 自国家财政 . 很少得 到来 自企业的资助 。企业 与二者建立合作 创新关 系的模 式在 中国仍为 少 数, 因此我们将重点 的模式选择 问题锁定在 自主创新和模仿 创新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 , 国通过引进 国外技术装备 以及模仿创新 等 我 方式 , 中 国制造业形成 了较为完善 的产 业体系 . 使 配套建设也 比较 完 善 , 我国相较其他发展 中国家的一大优势 。跨 国公 司作 为高新 技 这是 术的重要 载体 , 通过增加 资本供给 、 引入先进的技术 , 管理理 念以及经 营方式带动 了中国制造业 的快速发展 , 使中 国的收益及生产率获得 提 高[ 2 1 。同时 , 由于技术溢 出效应 , 中国企业 的技术水平也得 到了显 著的 提高。 管如此 , 尽 中国仍然属于技术后进型 国家 , 企业 由于缺乏 自主知 识 产权 , 仍然难 以摆脱 对发达 国家及 跨国公司 的依 赖 . 使得高利 润被 跨国企业和合 资外方分割 。 并且 , 由于 自主研发 的投入 巨大 . 中国本土 的大中型企业更倾 向于与有技术 品牌 的 国际先进企 业建立市场 交换 关系 , 获取国际先进企业 的技术 。由于这种联结关 系仅仅 是单 一的 来 市场交换关 系 , 当部分 的企业放弃 了对研发 、 相 品牌和渠道 的努 力 . 使 得我国的模仿创新过程 中始终存在着 “ 重引进轻开 发” 的现象 . 因此 . 也始终难以摆脱技术路径依赖 的困境 .难 以实现技术 的跨越式 发展 因此 , 只有加强 自主创新能力 , 才能真正实现 中国制造业 的长远 发展 但中国的技术现状 决定 了我 国企业 现阶段 的创新 路径不可能 以 自主 创新作为技术创新 的唯一手段 . 因此 . 如何从模仿创 新中实现对 引进 技术的吸收 、 消化 . 使之成为能 为我国的技术创 新所用的知识就 是我 国制造业最亟待解 决的问题 近期 , 一些实证 研究显示 。 过直接投资或 技术引进方式促 进本 通 国经济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尤其 是当引进技术 与本 国的技术水平存在 较大差异时 . 没有证据 可以表 明技术引进规模对本 国的劳动生产 率起 促进作用口 因此想要提高技术 创新能 力首先要提 升本国对技术的吸 收能力 。 对于技术知识 的吸收能力 , 主要 由两个方面因素决定 : 技术知 识的现有积累和本 国对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 的努力程度 首先 . 术知 技 识的现有积累是影 响技术 知识 吸收能力 的关键 因素 。 因为现有知识是 组织 内部在过去 的研 究 、 习中形 成的知识体 系 . 学 并会随着实践 经验

环太平洋经济圈国际分工的新特点及中国的对策

环太平洋经济圈国际分工的新特点及中国的对策

环太平洋经济圈国际分工的新特点及中国的对策内容提要:当前国际产业链和产品价值链分工的深入和细化,推动水平型分工和垂直型分工向新的纵深方向发展,并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享受资源最佳配置提供机遇和挑战。

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充分发挥中国在环太平洋经济圈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正确的应对方略和措施,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合作中,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在国际经贸往来中掌握主动权和制胜权。

关键词:环太平洋经济圈,国际分工,产业链,价值链一般来说,经济一体化组织必须具备4个条件:成员国疆土相连,经济上相互依赖,发展水平接近,历史文化背景相似。

而环太平洋经济圈除具备前两个条件外,其他条件都不成熟。

环太平洋经济圈应包括美加墨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大上海经济圈、南中国经济圈和拉丁美洲经济圈。

其范围之广,容纳国家之多,经济情况之复杂,贫富悬殊之大,是世界上任何其他经济圈所不能比拟的。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就曾对环太经济合作进行了研究。

1967年成立的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和1968年成立的太平洋贸易及发展会议,以及1980年成立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也有不少经济学家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的研究在于比较全面地归纳了环太平洋经济圈的特点:它不是经济共同体或共同市场,而是一个以经济利益合作为基础,以比较优势原则为动因,以经济互补性极强为特点的、松散的多层次经济合作群体。

在21世纪,无论圈内各不同国家之间纵横交错的经济合作关系将发生如何变化,从总趋势看,它的松散性、多层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不会改变。

一、环太平洋经济圈发展的新趋势(一)圈内贸易依赖性日益加强。

近年来各国贸易互相依赖日趋明显,不仅中国、东盟与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日美市场依赖性不断加大,而且发达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渗透也不断加强。

2005年,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2116.3亿美元,增长24.8%。

日本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1844.5亿美元,增长9.9%。

形势与政策国内形势

形势与政策国内形势

形势与政策国内形势一、经济形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稳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经济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迅猛,正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然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压力。

在经济增长方面,尽管GDP增速有所降低,但中国经济仍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增长,实现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

这主要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

此外,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经济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些传统产业仍然面临着竞争力下降、环境污染等问题。

同时,金融风险、地方债务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因此,政府需要加强监管,推动产业升级,以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二、政治形势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形势总体稳定。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政治生活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在政府中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为国家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基本指导。

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改革开放,致力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来减轻贫困、改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不平等现象,持续推动着社会公正和公平的发展。

然而,政治形势仍面临一定挑战。

腐败问题一直是中共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来打击腐败现象,但治理腐败违纪等问题仍需要持续努力。

此外,社会矛盾和民众期望也给政府施政带来压力,政府需要更加关注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社会形势中国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同群体的需求在不断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城市发展成为吸引农民工等人口流入的中心。

同时,社会分工也日益细化,一些新兴行业迅速崛起,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日益凸显,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也导致了一些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出现。

中国的贸易与国际产业分工

中国的贸易与国际产业分工

中国的贸易与国际产业分工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中国的贸易与国际产业分工变得越来越紧密。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其经济的发展和外贸模式的变化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的贸易与国际产业分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中国的出口型经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廉价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迅速崛起为全球制造业中心。

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

然而,中国的贸易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依赖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模式,使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相对低端的位置。

其次,长期以来,中国的贸易盈余一直较高,导致国际贸易局势紧张,并引发一些国际贸易争端。

二、中国的进口需求与需求结构调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市场对高端产品和中高端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

中国的进口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这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同时,中国也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提高自身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三、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中国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大量的制成品和中间产品。

同时,中国也成为世界各国的市场,吸引大量外国投资和产品。

这种互动使得中国与其他国家形成了紧密的贸易关系,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

四、中国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为了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中国正在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的步伐。

一方面,中国正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另一方面,中国也在着力提升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低端产业逐渐向中高端产业迈进。

这种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将为中国的贸易与国际产业分工注入新的活力。

五、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作为中国的重要战略举措,“一带一路”倡议将为中国的贸易与国际产业分工带来新的机遇。

该倡议旨在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共同推动互联互通、贸易便利化和产业合作。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周边形势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周边形势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周边形势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既面临着需要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需要认真对待的严峻挑战。

这一判断,应成为我们正确看待和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我们面临的国际机遇1.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目前,尽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军事干涉主义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诱发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的各种动因仍未消除并有所增强,但各国人民要和平、求稳定、谋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和平力量继续壮大,国际局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

这必将继续为我国的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

美国虽然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已呈不可阻挡之势,世界各类经济组织、经济区域一体化和世界统一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其结果必将进一步推动商品、技术特别是资本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配置,从而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家间的经济依存性不断增强;由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一些传统产业正在向其他国家转移。

这就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分工、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并获取比较利益,提供了一定的机遇。

3.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20世纪后期兴起的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革命的影响,毫无疑问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

作为“构成21世纪的最强大力量之一”的信息技术,已跨越其产业边界,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渗透,并通过商业化不断开拓新的世界市场,引发巨大的新的市场需求。

全球范围内的科技进步浪潮,为我国在技术跨越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4.美国称霸全球的“雄心”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

美国的胃口太大,结果正应验了《红楼梦》中“大有大的难处”一说。

一个小小的伊拉克便让其难题丛生。

美国到处插手,但却是按住了葫芦起了瓢,手忙脚乱,难见成效。

美国现在的处境,极像毛主席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所说的那样:它每侵占一个地方,就为自己的脖子上套上了一根绳索。

当前中国面临的挑战

当前中国面临的挑战

当前中国面临的挑战摘要: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巨大风险。

但利用机遇,防止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一样的。

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贫国愈贫,富国愈富。

如此种状况持续下去,不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也难以实现稳定增长。

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一致要求。

中国在世界格局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当今国际形势机遇挑战“稳”又“快”发展正文:一、当今国际形势当前国际形势以及在中国在其中的地位有以下四大特点:第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

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大国之间既合作又竞争,既有较量也有妥协,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牵制,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清晰。

多极化趋势和总体平稳的大国关系,客观上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

第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

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区域一体化是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国际竞争、提高自身地位的重要手段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在竞争中面临巨大压力,不少国家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中国是进步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但也经常是不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受害者。

第三、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在竞争中共处,在交流中发展。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文明对话的必要性,多种形式的“文明对话”对各国相互了解、友好合作起着推动作用。

不同发展模式之间应该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不同,在竞争中和平共处,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第四、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影响国际形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国际地位稳步上升。

中国发展已经并将继续给地区和世界带来广阔市场和合作空间。

2004年,我国进口总额达5613亿美元,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

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和向多极格局过渡的时期。

各国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力争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有利位置。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案例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案例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案例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幕已经拉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国际分工体系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新的国际分工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近些年来,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取得了较大改善,但总体上仍处于不利地位,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

因此积极融入产业内和产品内分工为主的国际分工体系,将要素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一、中国参与新国际分工的现状世界贸易大国。

中国对外贸易量持续增长,从1978年的355亿元到2007年的166740亿元,改革开放使中国从一个穷国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有效地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其中加工贸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新国际分工中处于产品加工装配阶段。

虽然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站在世界前列,但是看一个国家在新的国际分工中扮演的角色,还得看一个国家的贸易内容。

总体看来,我国中间产品进口占有绝对比重,出口则以消费品为主。

在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广阔的国内市场等特殊优势,越来越多的制造业跨国公司纷纷把某些产业或产品的某些价值链环节转移到中国以获取最大的利益。

在中国的制造业取得迅速发展的同时,统计数据也表明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大多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加工、组装以及部分非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上。

也就是说中国是以劳动力这种低素质的要素参与国际分工,是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最低层次,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最低的利益。

中国现在正处在新国际分工“微笑曲线”的最低点。

而国际分工的巨额利益则被处于微笑曲线两端的美日等拥有大量跨国公司的发达国家获取。

二、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策略利用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理论是俄裔美国经济家格申克龙分析了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目前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问题和对策

目前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问题和对策

目前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问题和对策发布时间:2022-01-07T09:21:20.172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9月第17期作者:齐勇[导读]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我国经济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如何巩固我国前一段的成果,摆脱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相对劣势地位,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齐勇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北京102249摘要:在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我国经济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如何巩固我国前一段的成果,摆脱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相对劣势地位,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全球化经济;中国经济;世界经济;对策经济全球化是个世界性、历史性的现象。

它是在世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和科技广泛的长足进步的基础上,世界经济日益走向融合、走向全球化、一体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市场经济并行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各国商品交换、资本流动、货币金融活动日益跨出国界,各个地区经济相互融合,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另一方面,全球化也表现为世界经济生产关系方面的一体化,表现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全球规则之下,各国参与全球化的分工交换体系,参与世界产品生产链、供给链以及价值链的分配过程。

是一个各国分别在世界经济中寻求、占据自己应有的位置,并谋求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利益的过程。

一、我国加入全球化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全面参与世界经济和全球化进程,中国经济获得极大的飞跃和发展。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我国经济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1.新的科技革命对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挑战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新的科技革命将突破现有的生产方式,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速,重大技术突破层出不穷。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层出不穷。

新一轮的世界科技革命,以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型技术群,使得生产要素由物质形态转向虚拟形态,改变了企业的组织方式、产业分工方式和贸易交换方式。

关于当前国际形势的几个重要问题

关于当前国际形势的几个重要问题

专论Special Opinion关于当前国际形势的几个重要问题周 力◎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很高兴应邀参加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举办的创新大会,与大家进行交流。

我想谈五个问题。

一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及总体看法;二是贸易战的进展及对我们的影响;三是中美关系近年来的一些变化;四是怎样看待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五是如何应对挑战。

一、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及总体看法1.大国关系紧张日益加剧,中美、俄美、美欧、俄欧等四个方面的关系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并带动世界局势的改变。

中国和俄罗斯被美国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不断受到谩骂、威胁、恐吓及各种极限施压措施的打压。

美国对中国,以打贸易战为切入口,随后在外交、科技、金融、舆论、教育等各个领域逐步地全面展开。

美国对俄罗斯,则主要是逼迫其同美搞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以及抢夺石油和天然气的世界市场份额。

中俄两国在世界上的活动空间和发展空间受到美国的强力压缩,力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

美欧矛盾也不断增多。

特别是作为欧盟核心的法德两国,同美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双方在贸易、航空、气候变化、伊朗核、欧洲防务等问题上针锋相对。

最近,美国又封杀了德、法、荷、奥地利等国与俄罗斯合作修建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遭到俄德法等国的强烈反对。

美欧同盟渐行渐远。

欧洲对俄心态复杂,一方面跟随美国对俄进行制裁,另一方面又不愿完全得罪俄,因为欧洲离不开俄罗斯的能源。

我们还看到,就是对日本、加拿大、韩国等其他西方世界的盟友,特朗普也是说骂就骂,能卡就卡。

2.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动荡频发多发。

2018年和2019年,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陆续出现民众大规模游行示威的混乱局面。

这些活动的起因和动机不一,但都显露出爆发突然、规模大、暴力化、危及社会治安且持续时间长等等倾向。

网络助推,外部干涉,加剧了动荡局面。

3.“民粹主义”浪潮在全球加速蔓延。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安全挑战及对策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安全挑战及对策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安全挑战及对策摘要:当前中国面临诸多安全挑战与压力,其中既涉及到传统安全领域,也涉及到非传统安全领域,既有经济安全因素,也有政治安全因素,面对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不仅要增强战略能力,还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坚持平等对话,深化互利共赢合作,有效维护新时期中国的国家安全。

关键词:中国;国家安全;挑战;互利共赢一、当前国际安全形势的主要特点目前全球安全形势总体趋缓,和平发展的时代主流不变,但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危险交织,传统冲突趋缓而冲突根源并未消除,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各种新危险新挑战不断出现。

(一)传统战争及局部冲突危险依然存在随着世界文明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传统安全领域危险相对降低,大国之间大规模军事冲突及爆发世界大战可能性明显减小。

但因众多国际地缘敏感及争议问题的根源尚未消除,发生传统局部冲突与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

如目前一些地区国家之间还存在着领土及海洋权益争端,民族宗教矛盾、资源争夺等方面问题,局部地区还存在着冷战时期遗留下的军事对峙,这些地区局部冲突和战争会时常发生,严重破坏和影响国际安全与世界和平发展。

此外国际霸权势力“民主”干预和颠覆渗透,也会引发一些主权国家动乱及战争。

(二)非传统安全危险上升形式多样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深入发展,国际传统安全危险相对降低,非传统安全危险相对上升而突出。

当前全球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包括国际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跨国组织犯罪、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国际能源与环境安全、国际公共卫生安全等。

二、中国面临的国际安全挑战当前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和环境虽然总体上对中国有利,但由于紧张动荡的一面显著升高,危机不测因素增多,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传统安全方面1、美国将其全球战略重心东移亚太,增大了对华地缘战略压力美国在亚太搞所谓“战略再平衡”,实际上是在亚太地区加强战略扩张。

当前国际形势下我国面临的经济、外经贸形势和对策建议

当前国际形势下我国面临的经济、外经贸形势和对策建议

当前国际形势下我国面临的经济、外经贸形势和对策建议当前国际形势下我国面临的经济、外经贸形势和对策建议一、国际经济形势分析当前国际形势下,全球经济增长仍然疲弱,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思潮抬头,贸易争端频发,全球化进程受到冲击。

同时,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对我国传统产业和外贸市场构成了巨大压力。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首先,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导致需求萎缩,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国际经济合作与贸易的低迷使我国出口受阻,既有传统产业的外销遇到困难,也有新兴产业的出口面临竞争压力。

其次,保护主义的盛行使得我国企业在跨国市场遭遇的贸易壁垒增多。

外商投资环境也面临严峻考验,国外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以及市场准入壁垒等问题,都加大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风险。

另外,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使得全球金融市场增加了不确定性。

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与不稳定性对我国资本市场、金融机构以及人民币的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和困难,我国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更好地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

二、应对外经贸挑战的对策建议1. 拓宽全球贸易合作面对保护主义的挑战,我国应积极主动地推动全球贸易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多边贸易谈判,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区谈判,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同时,我国还应进一步加强与发展中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开拓新的贸易渠道和市场,降低对传统贸易伙伴的依赖度。

2. 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为了应对全球市场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我国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技术的储备和应用,实现产品差异化竞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3. 培育新兴产业和拓展服务贸易在新兴产业方面,我国应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和推动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移,培育潜力颇大的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此外,我国还应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提供高质量、有竞争力的服务,拓展服务贸易的市场份额。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及中国的战略选择1. 引言1.1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概述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全球化和多极化格局不断加深。

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合作与竞争更加频繁。

多极化格局下,各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世界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在主要国际挑战和风险方面,恐怖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全球治理不平衡等问题仍然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也在不断增加,给世界和平与稳定带来不确定性因素。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面临的战略选择备受关注。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致力于构建和平、安全、繁荣、开放、包容的国际关系格局。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需要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制定合适的国际合作与竞争策略,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发展路径,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 正文2.1 全球化和多极化格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特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经济、文化、政治等各领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国际社会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征。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正逐渐向多极化发展。

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国家正在成为全球事务中的重要参与者。

各国的力量对比逐渐趋于平衡,国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使得世界上不再有单一霸权国家,而是出现了多个拥有影响力的国家共同承担国际责任的局面。

在全球化和多极化格局下,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包容和平衡的国际秩序。

中国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兼顾其他国家的利益,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和民主的方向发展。

只有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各国才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

2.2 主要国际挑战和风险主要国际挑战和风险包括: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情势升温,经济全球化受挑战;部分发达国家对移民和难民问题持保守态度,引发社会紧张和文化冲突;恐怖主义活动频发,安全形势严峻;气候变化引发极端天气事件频繁,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地区冲突和战争难以缓解,中东乱局持续;网络安全威胁逐渐加剧,信息安全问题突出;传统国际安全观念仍然存在,军备竞赛呈现新特点。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的基本政策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的基本政策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的基本政策一、当前国际形势分析(一)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一个主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两大公害”: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三种态势”:总体缓和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而局部动荡、总体和平而局部冲突;“四股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二)目前国际局势的五大基本特点:1.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崛起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趋势之一,世界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2.科技发展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力量;3.局部地区动荡局势短期内难以扭转。

世界上目前还存在几个火药桶,战火往往一触即发;4.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发展问题进一步突出;5.中国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上升,成为牵动国际形势发展和国际体系变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二、2012年国内民众最关心的热点话题和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一)2012年国内热点话题热点话题一:社会道德建设“道德之问”成为过去一年热得发烫的“网络热词”:“小悦悦惨遭碾压,路人为何见死不救?”“‘金哨’变‘黑哨’,足坛假赌黑缘何泛滥?”“走了‘郭美美’来了‘卢美美’,中国慈善能否恢复元气?”“‘汉代玉凳’闹笑话,假拍乱象何时休?”有关网站的“2012两会调查”关于“社会道德”的问卷中,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社会道德水准“在下降”。

究其原因,55.7%的受访者认为“不少公务人员行不正之风,带坏了整体风气”。

面对道德滑坡的现实,“卿天磊”等不少网民说,国人正在为重建道德做出努力:不久前,“雷锋传人郭明义发动百万微博粉丝爱心接力救产妇”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还有“最美妈妈”吴菊萍、“守墓老兵”欧兴田、“最美婆婆”陈贤妹……“这些草根人物,以实际行动回应见死不救的冷漠,诠释道德和人性的力量、承载国人内心向善的渴望。

” “感动与疼痛并存,谴责与反思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全国人大代表邓宝金深有感触地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将其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

当时清朝统治者沉醉于“天朝大国” 的迷梦,闭关锁国,不但不能有意识地抓 住工业革命这个机遇期,反而视科学技术 为“奇技淫巧”。
2、能源问题严重。 中国目前已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消费 国,五大基本商品中,除石油消费紧随美 国位属第二外,粮食、肉类、煤炭和钢铁 的消费均已超过美国名列榜首。据有关方 面计算,目前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 均水平的2.6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就更 大。
第三,中国周边地区热点问题总体上 在逐渐降温。 在中国周边地区的热点问题中,对中 国安全影响较大的是朝鲜半岛问题和印巴 之间的对立。在这两个热点地区,既存在 着降温、缓和的发展趋势,又存在着升温、 发生危机的可能性。(朝鲜核危机)
2、当前我国安全面临的威胁 ①当前,对中国国家安全最大的威胁 是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已经存在了半个世纪,重新 统一祖国一直是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台 湾问题将是破坏中国发展大战略的最大隐 患,是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的最大不确定因 素。
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并取得重要 进展。当然,“中美关系,相当长一段时 期,好,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 里去。”为什么讲好也好不到哪里去?① 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两种不同的价 值取向,不仅在两国高层,而且在两国民 众中根深蒂固;②最大的障碍还有台湾问 题,这也是中美关系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③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 早在美苏冷战时期,西方敌对势力就 制定了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的宣传提纲,把反对共产党执政和反对社 会主义制度的战略目标具体化为八条:宣 传西方生活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是一种力 图统治世界而发动战争的侵略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宣传 社会主义是一种“极权主义”,没有人权 和个性;
煽动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情绪和宗教狂热; 动摇听众对共产党的信任;报道社会主义 国家存在的困难,并指出社会主义不可避 免和无法克服这些困难;宣传社会主义向 资本主义演变的必然性;将资本主义和时 代精神、自由民主相等同(美国对中国制 定了《十条诫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形势下中国面临的国际分工问题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3-000-01
摘要随着当前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一方面促使了少数发达国家与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分工地位中的差距日益明显,利益分配不平等问题逐步显现,另一方面也明确了产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在此新形势下,中国要认清所面临的国际分工问题,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战略措施促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稳步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本文对当前形势下中国面临的国际分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参与国际分工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中国国际分工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产业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联系的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际分工体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革。

一、当前形势下中国面临的国际分工问题
(一)中国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并非贸易强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量保持着持续稳步增长的态势,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 2012年的38667.6亿美元,极大地提升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使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位于世界前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大国。

然而,从对当前中国外贸易结构
上看,中国仍以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即使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比重大幅度提升,但是也难以改变中国对外贸易仍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低端的现状,加之中国正逐步成为了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基地,所以致使中国虽然是贸易大国,但并非是贸易强国。

(二)中国在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优势日益突显,加之广阔的国内市场,使得越来越多的制造业跨国公司将部分产业以及一些产品的价值链环节转移到了中国,期望能够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了国内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按照有关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制造业的优势集中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大部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加工、组装以及非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上。

二、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建议
(一)提升我国在价值链中的地位
在以价值链为边界的国际分工格局中,拥有大量跨国公司的发达国家占据着价值链的上端、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与服务市场,而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只能作为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

目前,随着生产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不但要转移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还会将一部分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移至海外,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介入新型产业、全面参与国际分工提供
了契机。

为此,我国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承接由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加工环节,进而成为国际化链条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来为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二)对进出口市场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为了有效地避免因单一、集中的出口市场造成各种贸易摩擦的增加,应当在进一步稳定现有欧、美、日以及东南亚等国家的市场外,加大与发展中国家及其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如东欧、非洲等国家,借此来促进我国出口市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此外,从出口的角度上看,应当积极推动矿产和能源出口的多元化,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力度,借此来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一方面应当持续不断地加大从传统进口国的进口;另一方面则应当积极扩大能源进口的源头国数量,并对进口渠道进行适当地巩固和拓宽,实现进口多元化的目标,以此来为我国经济在国际环境变化中的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三)建立健全进出口协调机制
想要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就必须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而实现这一目标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建立健全进出口协调机制,通过该机制的建立不仅能够使我国当前的进出口关系得到更好地处理,而且还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升级。

通过在国内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之间建立进出口协调机制,可以起到维护常规机制的作
用。

在进口环节上应当大量进口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而在出口环节上,应当不断促进出口产品的结构提升。

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下,我国一方面应当加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力度,并积极参与到垂直分工当中,以此来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要顺应当前国际分工发展的新趋势,积极参与水平分工,把握好由全球化配置以及跨国公司产业链分解所带来的机遇,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有利于我国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四)利用外资实现产业转型
从我国提升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上看,当前,有必要对外资投资的方向和结构进行适当地调整,应从现有的出口加工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以及研发能力
的高新技术方向转变。

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定一些优化政策,积极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借此来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应当引导外资不断加大技术方面的投入,进而提升对外贸易所产生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江顺.产品内国际分工视角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湖北大学.2010.
[2]宋晖.推进产业升级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中国经
贸导刊.2009(24).
[3]王兴羽.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及提升途径分
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8.
[4]任金玲.价值链国际分工与我国加工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北方经济.20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