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11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度烧伤创面的坏死组织, 可减少机体的损害, 促进患者康复。
磨痂术有效的清除烧 伤创 面坏死 组织 , 减轻 了创 面的炎 症反 应, 较早的启动修 复机 制 , 减少 了创 面 肉芽组 织的生 成 , 减少
了瘢痕增生。
[O 许伟石. 1] 对烧 伤感 染的认 识 [] 中华烧 伤杂志 ,082 ( ) J. 20 ,4 3 :

2 4・ 5
Jun lfMiial Ivs eMei n ,u ,0 0 V1 N . o ra o nm l ai dc e J n 2 1 ,o. o 3 yn v i 5,
意义 ( 0 0 ) P< .5 。术后 3~6个 月有 3 2例 病人 获随访 ,7例 释放的毒素足 以导致烧伤患者死亡 - 2 l 。应用 电动磨 痂术在手 (4 3 %) 8 .8 病人瘢 痕扁平 , 5例病人 的 8个下肢见 有瘢痕增生 , 明显充 血。 术中边 磨边 观察 , 对坏死组织 的去 除更为精 细, 同时又最 大限 度地保留了真皮 深层 未烧 伤 的组织 , 留了丰富 的毛细血 管 保
20 2 ( :3 . 04,6 6)8 4
持续存 在 是 引 起 局 部 及 全 身 强 烈 炎 症 反 应 的 重 要 原 因 之 [] 黎 鳌 , 5 杨宗城. 黎鳌烧伤学 [ . M]北京 : 民卫生出版社 , 0 : 人 2 1 0 J 大量坏死组织 可激 活 巨噬细 胞 、 巴细胞 和 中性 粒 细 淋 5 1—5 . 5


胞, 释放氧 自由基 、N .、 -、 8等炎症介质 , T FaI 6 I L L 它们不仅能进 [ ] 梁 白乾. 6 自制电动磨痂 仪在烧 伤深 Ⅱ度创面 中的应用 [ ] 广西 J.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将鼻内镜手术应用于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确诊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伯克纳进行喷鼻治疗,患者则应用鼻内镜手术进行用药治疗,治疗完成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起效较快;对于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来说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中医治疗;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6-03--01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鼻炎症状,最主要是由于组胺、激肽类,以及白三烯等物质影响了患者鼻粘膜的正常生理状态,导致其发生变态反应[1]。

患者主要会表现为鼻痒、鼻塞以及喷嚏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头痛和头晕的症状,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

随着现代大气污染的不断加重,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有1/5的人群受到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困扰。

所以对其采用合适的药物治疗,是现代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

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中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确诊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将鼻内镜手术应用于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中的不良反应,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中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确诊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中包括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为16-52岁,患者平均年龄为(21.6±7.3)岁;实验组中包括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为17-55岁,患者平均年龄为(22.1±7.9)岁。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阙镇如;黄钦辉;冉骞;蔡继一;张智斌
【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中的120例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另118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二种方法的疗效.结果鼻内镜治疗组120例中,一次性治愈119例(治愈率99.2%),术后复发3例(经再次手术治愈).常规方法治疗118例中,治愈95例(治愈率80.5%),复发11例.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由于鼻腔和鼻窦内解剖异常而引起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一次性治愈率高,且复发率低.
【总页数】2页(P454-455)
【作者】阙镇如;黄钦辉;冉骞;蔡继一;张智斌
【作者单位】362008福建泉州解放军第180医院耳鼻咽喉科;362008福建泉州解放军第180医院耳鼻咽喉科;362008福建泉州解放军第180医院耳鼻咽喉科;362008福建泉州解放军第180医院耳鼻咽喉科;362008福建泉州解放军第180医院耳鼻咽喉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56例 [J], 阚学书;张万杰;王智慧
2.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J], 杨艳;翟伟刚
3.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 [J], 胡珊
4.咪康唑鼻窦内灌注联合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J], 张小安;蔡云香
5.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23例临床分析 [J], 邬新明;徐丽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内镜下手术等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手术等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

2015.10临床经验93鼻内镜下手术等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陈佰万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 重庆市 408300【摘 要】目的:对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鼻内镜下手术与咪康唑鼻内灌注结合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降低(P<0.05)。

结论: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愈合时间段,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关注并推广使用。

【关键词】鼻内镜下手术;咪康唑鼻窦内灌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多依赖手术治疗,然而由于患者鼻腔解剖结构复杂,窦口多存在狭窄或者是堵塞现象,从而增加了治疗困难[1]。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中临床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共计抽取其中的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中包括有男28例,女21例,年龄13-65岁,平均(34.2±13.2)岁,病程1-8年,平均(4.1±1.2)年;观察组中包括有男29例,女20例,年龄14-66岁,平均(35.3±13.5)岁,病程1-9年,平均(4.2±1.4)年。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48例临床观察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48例临床观察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48例临床观察蒋锐明;袁洛花;巍锐文;陈辉【摘要】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9年8月39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经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均获临床治愈,无手术并发症.随访3个月至4年,4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清除病变组织并反复冲洗术腔后治愈.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具有比较明显的临床特征,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术后鼻内镜定期复查、术腔清理及鼻腔冲洗可减少术后复发,获得满意疗效.【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年(卷),期】2011(037)006【总页数】2页(P466-467)【关键词】鼻窦炎;真菌病;鼻内镜手术【作者】蒋锐明;袁洛花;巍锐文;陈辉【作者单位】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21;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21;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21;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4随着对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认识逐渐加深及诊疗技术的不断改进,本病的术前诊断率明显提高。

笔者对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01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39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进行回顾,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9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22例;年龄28~70岁,平均47.9岁;病程2个月至3年。

1.2 临床表现鼻阻16例,涕中带血15例,流脓涕18例,头痛15例,面部麻木5例,鼻腔异味8例。

伴有糖尿病者2例。

鼻内镜检查:21例病变窦口黏膜明显水肿,5例窦口发现息肉样新生物、有脓性分泌物,4例中鼻甲息肉样变,7例中鼻道干酪样物,13例中鼻甲增生肥厚,鼻中隔偏曲8例,另外8例无阳性体征。

39例均单侧发病,局限于单侧上颌窦30例,上颌窦和筛窦4例,筛窦和蝶窦1例,单纯累及蝶窦3例。

所有患者均经鼻窦CT扫描,窦腔内密度增高,不规则软组织影病灶影内部分区域有密度不均匀、不透光的钙化斑32例,鼻窦骨质破坏10例。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40例临床观察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40例临床观察
占全 部高 血压 病 的8 . 45 %。根 据动 态血 压 监测 ,非单 纯 收缩 期 高 血 压病 患者 的靶 器 官损 害发 生率 明显 低 于单 纯收缩 期 高血 压病 患 者 ,由此可 知 ,单 纯收 缩期 高血 压对 患者 的危 害更 大 ,其 主要 原 因为单 纯收 缩压 升高 ,脉压 也 必然会 随 之升 高 。正 常情 况下 ,
发 生率 在非 单纯 收 缩期 高血 压病 患 者 中 占较 大 比例 ,并 且更 易 造 成 靶器 官损 害 。 ]
非侵 袭性 真菌性 鼻 窦炎4 例 临床 观察 O
陈 浮 ( 辽宁省沈 阳市第五人 民医院 ,辽宁 沈 阳 102 10 3)
【 摘 要】目的 :探 讨 非真 菌性 鼻 窦炎 的 临床 特 点 以及 内镜术 下 真菌 性鼻 窦 炎手 术 治疗 的疗 效 。方 法 :回顾4 例 非真 菌性 鼻窦 炎 患 0
社 ,9 94 1 1 9 :3 .
[] 5 黄建 凤 , 李建新 , 张慧敏 , . 等 老年 单纯 性 收缩期 高血 压的2 h 压 4/  ̄
及脉 压 特征 [ . 老年 多器 官疾 病杂 志, 0, () 9 . J 中华 ] 2 431: 6 0 1 [] 显 荣, 月 华 , 小梅 . 年 高血 压病 的临床 特 点及 治疗 [] 6杨 李 刘 老 J. 医 学信 息 , 0 , 4:6 2 21 ) . 0 ( 4 [ 收稿 日 :2 1 80 编校 :朱建 梅] 期 000 —2
有 上 升趋势 ,临床 上分 为侵 袭性 和 非侵 袭性 两类 。较 普通 的慢 性
有 黑色 菌丝 ,黏膜水 肿 增厚 ,息 肉样 改 变 。彻底 清除 病变 组织并 送 病理 检查 ,病 理报 告 均为 曲霉 菌 ,诊 断为 非侵 袭性 真菌性 鼻 窦

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5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取的是常规治疗方式和鼻内镜治疗,治疗后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2.8%和75%。

综合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鼻腔内镜评分和VAS评分,治疗前的评分,差异不明显,治疗后治疗组的鼻腔内镜评分和VAS评分分别是1.36±0.17和2.99±0.18,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

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情况,治疗组并发症的几率比较低,是7.1%。

结论:针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患者给予鼻内镜方式治疗,其优势明显,能最大程度的缓解临床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借鉴和实施。

【关键词】鼻内镜;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效果分析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对患者自身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痛、鼻塞等现象,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视力下降,直接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针对疾病的特殊性,在临床上必须注意的是及时的进行对应的治疗。

和传统的手术方式对比,鼻内镜治疗方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治疗的时候可有效的清除病灶组织,该治疗方式能让患者尽快恢复。

为了分析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选择我院收治的5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取的是常规治疗方式和鼻内镜治疗,治疗后对结果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5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治疗组。

两组分别是28例,对照组的男女分别是17例和11例,年龄是24-78岁,平均年龄是40.23±0.36岁,病程是1-12个月,平均病程是5.36±0.14个月。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霉菌病变116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霉菌病变116例临床分析
脓 性分 泌物及 豆渣 样物 。
3 讨 论
1例, 2 筛窦病变 8例( 中 6 其 例与上颌窦病变 同时存
在 , 为单发 ) 2例 。主要 症 状 : 中 带 血或 回缩 涕 带 血 涕 6 4例 ; 头痛及 面颊 部麻木 胀 痛 3 2例 ; 鼻腔 有臭 味或 异
味2 例; 3 鼻塞 8 ; 9例 单纯脓涕 2 例。前鼻镜或鼻内 8 镜检查 : 鼻粘膜充血肿胀 9 2例; 中鼻 甲, 钩突水肿 , 息 肉样变 5 例 ; 7 中鼻道、 后鼻孔黄色脓性分泌物 7 8例 ; 鼻腔、 鼻道见结石状或干酪样团块 3 5例; 中隔偏 曲 鼻
面及 窦腔 上皮化 , 口开放 良好 , 窦 无脓 性分泌 物及 豆渣 样 或干酪样 物 , 窦腔 冲洗液 清亮 。
2 结 果
11 一 般 资料 : 组 16例 中 , 4 . 本 1 男 9例 、 6 女 7例 ; 年 龄2 8 岁, 5~ 1 平均 4. 36岁 ; 程 1d一 病 5 4年 。其 中 , 单 侧发 病 12 , 侧 4例 , 1例 双 上颌窦病 变 9 2例 , 窦 病变 蝶
4 。软组 织窗 位 C 8例 T均显示 病变鼻 窦 高密度 不 规则 软组 织影 , 中 8 可见 散在 点状 或 团块 状 钙化 斑 ; 其 5例 1 6例上颌 窦病变 可见 内侧 壁骨 质 吸 收 ; 2例筛 窦病 变 可见 同侧 眶纸板 吸收 破坏 , 眼 眶 内容 物 未受 侵 犯 ; 但 4 例蝶 窦患者后 枕部疼 痛 明显 。 12 手术 方法 :0例患者在局 部麻 醉 加强 化 麻 醉 ( . 9 杜
冷 丁 10 g 非那 根 2 m ) 0m 加 5 g 下进 行 ,6例 患者 在 全麻 1
18 95年 Sh br报 道 首例 鼻 腔 曲霉 菌 。近 年 来 , cu et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一鼻窦炎临床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一鼻窦炎临床分析

Ab ta t O e tv To i v s i ae t e c u e fn n i v sv u g ln s l i u i sa d n s l n o c p cs r src : c ie n e t t h a s s o o —n a i e f n a a a— n st n a a e d s o i u - g s i g r o h r a me t o o — v sv a t ra sn s t u g r n o t p r t e e f c . eh d 5 a e f e y fr t e te t n f n n i a i e b ce i i u i s s r e y a d p so e a i f t M t o s n i v e 6 c s s o
42
JJnn d Unv, e r a y2 1 , o. 5, . iig Me i F b u r 0 2 V 13 No 1
鼻 内镜 手 术 治 疗 非 侵 袭 性 真 菌 性 鼻一 鼻 窦 炎临 床 分析
李 珊 吕 圣 军 朱 文 丽
( 宁 医学 院 附属 医 院 , 济 山东 济 宁 2 2 2 莱 芜 市 莱 城 区 人 民 医 院 , 芜 2 i 0 ) 7 09; 莱 7 i 0
no i a ie f ng ln s lsnu ii n a i nt w ih na a d c pi s r r r xp o ed. e uls Afer a 一 n—nv sv u a a a— i sts i p te s t s len os o c u ge y we e e l r R s t t 6 m o h t - a ol nt o 2 ye rf l ow — p, a e r u e u 55 c s s we e c r d( 9 .2% ) d 1 a e s wed a a ente fc c 8 an c s ho pp r fia y(1 8% ). ncuso . Co l i n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分析张守遐;肖彩群;陈小丽;李丽【摘要】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97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7患者术后均随访6 ~12个月,90例治愈,5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7.9%,2例手术患者术后未定期鼻腔局部用药和鼻内镜下鼻腔清理,临床症状复发,行第二次手术.术后病理报告为曲霉菌感染.结论:鼻腔局部的解剖异常和病变是引起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主要原因,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或MRI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最为有效的方法,术后综合治疗是防止疾病复发确保疗效的重要措施.【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5)002【总页数】2页(P283-284)【关键词】鼻内镜;真菌;鼻-鼻窦炎;手术【作者】张守遐;肖彩群;陈小丽;李丽【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广东河源 517000;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广东河源 517000;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广东河源 517000;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广东河源 5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9真菌性鼻-鼻窦炎(FRS)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鼻及鼻窦的疾病,近10年来,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环境污染提高了FRS的发病率,而国民健康意识提高、细菌学、组织病理学和医学影像学如CT及MRI的发展则提高了FRS的发现率[1]。

真菌性鼻-鼻窦炎(FRS)临床上分侵袭性和非侵袭性鼻-鼻窦炎,目前临床上治疗非侵袭性鼻-鼻窦炎主要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及免疫治疗等。

我院耳鼻喉科2011年3月~2013年12月对97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7例患者均行鼻内镜和CT或MRI影像学检查,诊断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其中男56例,女41例,年龄18~70岁,平均(39±3.6)岁,病程3个月~15年,97例中单纯上颌窦感染59例,上颌窦、筛窦感染21例,全组鼻窦炎9例,单纯蝶窦感染8例。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研究进展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研究进展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研究进展
王柯柯;张英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
【年(卷),期】2023(13)2
【摘要】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多由于鼻窦被霉菌感染所引起的病理性免疫炎症反应。

传统观点认为,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Non-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 NIFS)的发生多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环境污染,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药物或放疗等相关,也可以在机体抵御侵袭能力下降的某一局部致病时发生。

但近年来发现,在健康体检中亦可发现真菌性鼻窦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由于鼻窦炎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免疫性因素、组织病理反应、诊断及治疗等各有其特点,现就NIFS的免疫学特性、组织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诊断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8页(P1426-1433)
【作者】王柯柯;张英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学西宁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
【相关文献】
1.经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效果观察
2.鼻内镜手术联合两性霉素B鼻窦内灌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效果观察
3.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
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4.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5.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应用鼻内窥镜辅助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17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局部冲洗疗效评价

117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局部冲洗疗效评价

117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局部冲洗疗效评价目的分析不同方法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局部冲洗中的疗效。

方法本次研究病例共117例,全部为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全部患者在鼻内镜下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术腔,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0.1%的氟康唑液和5%的碳酸氢钠液。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72.00%,观察组治愈率89.55%;对照组无效率为16.00%,观察组无效率为2.99%;对照组总的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7.01%;观察组上述各项对比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局部冲洗中采用氟康唑加碳酸氢钠溶液要比单纯应用生理盐水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标签:局部冲洗;真菌性鼻窦炎;氟康唑真菌性鼻窦炎在以往被称作霉菌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早期临床研究证实,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生与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近年研究发现,烧伤、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也会导致患者发生真菌性鼻窦炎,真菌性鼻窦炎可从病理学角度分成侵袭性鼻窦炎和非侵袭性鼻窦炎两类,而临床中以非侵袭性鼻窦炎较为常见,手术是治疗该病首选方法,关于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报道较多,但是对于术后局部冲洗方式的研究和报道较少[1]。

为了研究该病术后局部冲洗的有效方法,文章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进行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病例共117例,全部为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临床表现:头痛51例,头昏34例,回涕带血84例,鼻塞61例。

真菌类型:曲霉菌感染48例,毛霉菌感染52例,毛霉菌和曲霉菌均感染17例。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痕 隐蔽 ,美容效果确切 ,避 免大神经 和血管的损伤 ,降低术后并发症
1 N 好转 患者外 ,其余患者 原茎 突综合 征症 状无 复发 ,所 有患者 对手 术切 口及疗 效均感满意。
2讨 论 茎突综 合征病 因复杂 】 ,其 中有 :①茎突 过长 。②茎突方位 与形
的发生 ,疗效满意 ,值得 在临床推广。 参考 文献
应。 结 果 对照 组鼻 内镜 手术 治疗 非 侵 袭性 真 菌性 鼻 一 鼻 窦炎的 疗效 明 显优 于对 照组 药物 疗 法 ,且 治疗 组 显效 5 3 例 ( 6 0 . 9 2 %) ,总有 效率
为9 O _ 8 O %;对 照组 显效 3 5 例 ( 4 0 . 2 3 %) ,总 有效率 为 6 8 . 9 7 % 经 统 计 学处理 有显著 差 异性 ( P < O . 0 5 ) 。结论 采 用鼻 内镜 手术 方法 治疗非 侵袭 性真 菌性鼻 一 鼻 窦 炎临床疗 效较 好 , 同时还具 有创 伤性和 痛苦 小 、不 易 复发等优 点 , 因此 值得 在 ・ I 盏 床 上 继续推 广和应 用。 【 关键 词】 非 侵袭性 真 茵性鼻 一 鼻 窦炎 ;鼻 内镜 手 术 ;治疗 ;疗 效分析
中图 分类 号 :R 7 6 5 . 4 1
文献 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1 1 - 0 1 0 8 - 0 2
真菌 性鼻一 鼻窦炎 是一 种鼻腔 鼻窦 的真菌感 染性 疾病 ,而非 侵袭
了探讨 鼻 内镜手术 治疗非侵 袭性真 菌性 鼻一 鼻窦炎 的临床 疗效 ,同时 将其 与采 用药物 治疗 方法 的疗效 进行 比较 及分析 ,最 终取 得 了较满 意的 治疗 效果 。现将 1 7 4 例 非侵袭 性真 菌性 鼻一 鼻 窦炎 患者 的临 床疗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8例临床分析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8例临床分析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8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特征、发病原因、鼻内镜手术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3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有2例术后复发,复发率为5%,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手术中充分扩大鼻窦的自然开口,彻底清除窦内病变,手术后定期复查及冲洗窦腔可防止疾病的复发。

标签:鼻窦炎;真菌;内镜术;临床分析真菌性鼻窦炎是鼻腔鼻窦的真菌感染性疾病。

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及鼻窦CT、鼻内镜技术的广泛推广,真菌性鼻窦炎的正确诊断率逐渐提高。

本科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8例,均行鼻内镜下手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其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患者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20~68岁,平均49岁;病程3个月~10年。

全部为单侧单个鼻窦病变,左侧27例,右侧11例。

35例为上颌窦病变,3例为蝶窦病变。

临床表现:鼻塞22例,脓性鼻涕20例,涕中带血21例,头痛19例,面颊部胀痛10例,上侧牙痛6例,鼻腔异味9例,面部麻木感2例,嗅觉减退4例,伴糖尿病3例。

鼻内镜检查:鼻中隔偏曲13例,下鼻甲肥大18例,中鼻甲肥大或泡状中鼻甲20例,中鼻道、总鼻道有灰白色豆渣样或黑褐色样物14例,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18例,钩突肥大或息肉样变6例,中鼻道息肉11例。

全部患者均行鼻窦CT扫描(水平位加冠状位):患侧鼻窦腔内有高密度软组织影,其中窦腔内有高密度钙化影共31例。

1.2 手术治疗全部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

鼻中隔偏曲影响鼻腔鼻窦正常引流者,须先行鼻中隔矫正术。

下鼻甲肥大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切除中鼻道息肉或息肉样变的中鼻甲。

病变局限于上颌窦者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切除钩突,充分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使其直径>1.5 cm。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47例临床观察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47例临床观察
夏 萍 , 唐 辉
( 京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南 京 第 一 医 院耳 鼻 咽喉 头 颈 外 科 , 苏 南 京 2 00 ) 南 汀 10 6
摘要 : 探 讨 非侵 袭型真 菌性 鼻 一鼻 窦炎 的诊 疗要 点。 方 放 回顾 性 分析 4 目的 7例 非侵 袭 型 真 菌性 鼻 一鼻 窦 炎患者 经鼻 内镜 手术 的治 疗结果 。 结果 按 海 口标 准 , 随访 6个 月 ~5年 。其 中,5例 治愈 ; 4 1例
Abta tObet e T i ustekyp it fdans n et e t f o s c : jci ods s e on o i oi a d t am n n:ivs efn a n s iuis r v c h g s r on nai u gl aos s i v n t
wi I s t l o—e d s o y M e h ds Th l c lmae i l f4 a e fs c a in r n lz d r to p c ie y h a n ocp. to e c i a tra so 7 c s so u h p t twee a ay e e r s e tv l. ni e Re uls F e e we e 4 a e u e fe n h o 5 y a ol w —u c o d n o Hak u sa d r .The ewa s t h r r 5 c s s c r d at r6 mo t st e rflo p a c r i g t i o t n a d r s a r l p e n s 0 ttie wh sc a e r s i g wih e d s o y And a c s sr ea s d i h r il o wa h ng d d e sn t n o c p . l a ewa e—o e a e n n afy a p r td o e a d h l e r a trfr tlme fe is i .Co c u i n F e mir n l so h c o—i v sv pea in c ud r mo e t e f n u is n sn s a d r e n n a ie o r to o l e v h u g s tsue i i u n e o — sr c e iai n tu tv nt to .Th o a s fc rio t r i o l h n et e sn se vr n n O t a o p e e tt e r lps . l e l c lu eo o t se od c u d c a g h i u n io me tS h tt r v n h e a e c Ke r s: n i a ie f n a h n ts y wo d No nv sv u g lr i ii ;Na o i usts s sn ii ;Na a n o c p s le d s o y;Ob e v to s ra in

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效果观察

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效果观察

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使用鼻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使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36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18例,使用常规方法治疗)和实验组(18例,使用鼻内镜治疗)。

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实验组的鼻窦炎症状消失时间、窦口开放良好时间、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治疗能取得较佳的效果,可有效减轻其症状,缓解其疼痛,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治疗;VAS真菌性鼻窦炎是真菌感染鼻窦所致,常见的致病菌有毛霉菌,曲霉菌,鼻孢子菌,念珠菌,其特点是真菌只侵犯鼻腔鼻窦,但不侵犯鼻窦黏膜或骨质[1]。

会导致患者睡眠质量、消化功能低下,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甚至引起哮喘发作。

因此,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研究了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取我院于2020.3-2021.3月1年内收治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36例。

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在44.35±2.16岁)和实验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在43.78±2.43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

实验组采用鼻内镜治疗,主要内容为:术中患者处于全麻状态,通过鼻内镜的介入将其鼻腔内的息肉清除、钩突切除、开放筛泡。

依据中鼻甲的病变程度并合理消除部分,实施中鼻甲成形术,将窦腔内病变组织以及炎症产物进行清除。

术后使用鼻腔冲洗液(在2-3%生理盐水中加入地塞米松与庆大霉素)治疗。

鼻内镜术后24h,对病灶使用鼻腔冲洗器进行冲洗。

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效果观察

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效果观察

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效果观察刘瑛【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14(000)034【摘要】目的:分析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20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鼻内镜方法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asal end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non-invasive fungal sinusiti. Method:200 non-invasive fungal sinusit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10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asal endoscopic treatment,to compar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The nasal endoscopic methods has good clinical effect for treating non invasive fungal sinusitis,so the valu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higher.【总页数】2页(P37-38)【作者】刘瑛【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江苏无锡 214187【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CT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J], 杜红波2.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CT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J], 杜红波3.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效果分析 [J], 颜小梅4.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效果分析 [J], 颜小梅5.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J], 张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111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以及治法。

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9年1月我科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1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对111例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均获得临床治愈的疗效,无1例手术并发症的出现。

随访5个月~5年,复发6例,于门诊在表面麻醉下进行鼻内窥镜处理后治愈。

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临床表现显著,其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行鼻内镜手术,且复发率低;术后定期行鼻内窥镜检查、术腔清理以及冲洗可降低术后复发率,临床疗效好。

标签:鼻内镜手术;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认识也逐渐深入,本病可以分为非侵袭性与侵袭性两型,临床上非侵袭性鼻及鼻窦炎的患者较多[1]。

临床上治疗非侵袭性鼻及鼻窦炎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

本文则对111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4年1月~2009年1月我科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1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女66例,男45例;年龄17~76岁,平均(40.1±
2.2)岁;病程为6w~26年,平均3年6个月。

随访的时间为5个月~5年。

主要的临床表现:脓鼻涕者78例,涕中带有血丝或是有回吸性涕血者41例,鼻塞者96例,自觉或他觉鼻腔内有异味者16例,有额部痛者12例,枕部头痛者6例,伴变态反应性鼻炎症状者19例。

鼻内镜检查:鼻甲及中鼻甲不同程度肥大者86例,鼻中隔偏曲者36例,其中同时有鼻中隔偏曲及息肉者5例。

影像检查: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鼻窦冠状位CT平扫,对于部分怀疑鼻腔或鼻窦内有点位性病变者则加做水平位增强CT。

结果示鼻腔或鼻窦内密度增强伴不规则软组织阴影。

其中可见36例患侧的上颌窦内侧壁骨质破坏。

1.2方法111例患者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术中对于术腔内病变的组织或”油灰样”粘稠的分泌物进行彻底地清除。

另外,对于鼻中隔偏曲影响正常引流者给予鼻中隔矫正术;对于因中鼻甲肥大或是息肉样变者给予部分切除。

局限于蝶窦者采用Wigand术式入口,向内向下扩大术腔对病变彻底地进行清除;余患者均采用Messerklinger式进行手术,摘除钩突,逐一开放窦口,于0°、30°、70°镜使病变的窦腔充分暴露,彻底清除病变部位,并且用40:1的肾上腺素与生理盐水棉片擦拭黏膜以止血[2]。

收集术中清除的病变组织送病检。

术后门诊鼻内镜检查随访5个月~5年。

1.3病检结果病检结果示镜下真菌菌团,其中可以找到孢子或者菌丝;黏膜组织呈慢性炎症表现,可见炎性渗出物。

2结果
111例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并且无手术并发症的出现。

所有患者均遵醫嘱术后定期于门诊在表面麻醉下进行鼻内镜检查以及清洗。

随访5个月~5年,复发6例;余患者均获得较好的疗效,术前的症状如流涕、鼻塞、头痛等均消失,鼻内镜下见术腔净,鼻道通,窦腔黏膜正常,无脓性分泌物或是真菌团块等。

对于复发的6例患者,于门诊在表面麻醉下进行鼻内窥镜处理后治愈。

3讨论
目前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为耳鼻喉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

临床上本病表现为一般的慢性鼻及鼻窦炎的症状如流涕、鼻塞、嗅觉减退以及头疼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鼻涕中带血或者是回吸性涕血以及自觉或他觉鼻中有异味。

鼻窦CT以及鼻内镜检查对于本病的诊断意义重大[3]。

近1\2的患者的鼻内镜检查提示鼻腔内有典型分泌物、黏膜水肿或坏死、鼻息肉等,此为术前诊断的重要依据。

大部分病患在术中可以见到分泌物,其分泌物非常典型,呈”油灰样”极粘稠的分泌物或是干酪样易破碎的小块[4]。

一经确诊,手术治疗是首选。

本病的主要治则是彻底清除真菌团块并保证术后充分的通气功能以及引流,从根本上改变真菌的生存环境。

随访发现,引起该病复发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有:①菌团的清除不彻底,对于不能窥及或清理不彻底的死角,取以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扩大术野以及反复冲洗解决;②窦口开放狭窄,以致真菌再次感染,虽然本着对窦口正常黏膜尽量保护的原则,但是也要在保证鼻窦处引流通畅的前提下,故适当扩大窦口。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临床症状典型,在鼻内镜及CT检查的辅助下可确诊,积极施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定期行鼻内窥镜检查、术腔清理以及冲洗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的复发率。

参考文献:
[1]周良.眼、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断标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04.
[2]李娟.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8 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181-182.
[3]于德林.鼻中隔高位偏曲与鼻窦炎[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6,3(4):218-219.
[4]陈浮.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40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30):5358-53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