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概述经典课件(PPT34页)

合集下载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课件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课件
门负责人)
专题突破
现场问答
(1)守时赴约,注意仪表。 (2)彬彬有礼,机智倾听。 (3)有效提问,讲究技巧。 (4)做好记录,重视笔录。
方法突破
采访技巧——现场访谈如何提问?
(1)正面问:提问时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绕圈子。
(2)侧面问:换一个角度问问题,帮助采访对象回忆、联想,问出真实、 具体的新闻材料。
单元达标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5页第2项内容,思考采访 提纲应该包括哪些条目?如何设计采访问题?
一般包括采访时间、地点、对象、目的、方 式等。还要注明采访需要的器材用具。采访提纲 的主要内容是预先拟好的采访问题。所提问题要 具体、客观,有针对性,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逻 辑关系。
预习导学
小故事
有一次,带有传奇色彩的伟大科学家霍金到 杭州出席学术会议时,记者提问了些大白话,如 “你认为人类历史的下一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将是 什么?”,霍金不无讽刺地说:“如果我知道,我 就已经把它做出来了。”
合作探究
探究示例3
选题 了解日本排放核污水后,民众的看法
采访 方案
①前期准备:了解相关资料,确定采访时间。②组内分工: 把六个人分成两个小组,每组三人,分别负责采访、记录、 拍摄工作。③后期工作:整理采访记录。
方法突破
怎样设计采访问题?
(1)问题要抓住要害; (2)问题要具体; (3)提问宜短不宜长。
专题突破
练一练
以“武汉市地铁16号线建设”为报道题材,下面是小组初拟的采访提纲, 请你为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内容,并指出采访提纲存在的一处不足。
时间、地点
采访 提 纲 2019年5月8日上午9点,国博南地铁站
合作探究
模拟采访。 学生相互采访,5分钟内采访身边的同学,每个小组推选2名 同学发言,口述采访内容,每位同学限时2分钟(以介绍采访对 象为主)。 【练技法,实演练】

第一单元《新闻采访》课件(共28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新闻采访》课件(共28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新闻采访
任务二
1
情景再现
•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朗读课文。请各小组的同 学在我们指定的活动位置,围成一个圆圈,来朗读第三课《“飞天” 凌空》,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要尽情的表达你的情感。
• 你觉得今天的朗读与以往的朗读相比有哪些不同? • 学生谈不同。
2
目标导航
• 1.了解采访前、采访时、采访后的基本做法与要求。 • 2.小组共同拟定采访计划并实地采访,提出改进建议,各自完善采访
册。
26
Hale Waihona Puke 布置作业• 1.根据整理好的新闻采访稿,写作一则消息。 • 2.收藏新闻采访稿。
27
感谢聆听
28
• 提示学生:①要注意礼貌用语、人称代词的使用;②要说明原因。 • 1.指名班上平时写作能力较强的一名学生,用展台展示所写短信,大家讨论,
补充。 • 2.教师示范所拟短信。 • 3.将讨论好的短信用老师的手机发给杨校长。
19
示例:
• 尊敬的杨校长: • 您好!犁倭中学八(2)班的学生在此向您问好!同时也将釆访您采用“面对面晨读方
第二课时
23
课前准备
• 1.接收杨校长所回的短信。 • 2.指导一个小组的学生由一人主持,其余同学扮演杨校长,每人熟悉杨校长
的回信中的一个问题,力求做到回答时语言要流利。
24
召开新闻采访会
• 1.将学生发给杨校长的问题进行拆分,尽量做到每个小组都有提问的问题。 • 2.各个小组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所提的问题以及提问顺序。 • 3.按照上节课准备的采访方案,小组内部人员落实任务分工,模仿采访现场
• 要求: • 分小组进行; • 确定选题及采访对象; • 拟写采访的提纲。 • 为校长编写一则采访短信。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丁柏铨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丁柏铨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2.记者的三种角色身份 (1)社会守望者角色,例《中国经济现企稳迹象 紧货币短期难 改/利率市场化成关键突破口》 (2)信息传播者角色 (3)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二)称职的记者必须具备的素养 1.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素养 在我国,新闻传媒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具有坚定的政治 立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新闻记者必须达到的基本要 求。
2.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与道德素养
*记者的法律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他的采访写作以及日常其他行为必须合法, 他所进行的新闻报道不能传播违法的内容。
*一个记者应具备以下基本道德素养: 一是具有健全的人格。这是具有其他优良道德素养的先决条件。 二是不畏权势、坚持真理。在中外新闻史上,许多记者为了坚 持真理,秉笔直书,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三是有社会责任感。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不仅明白自 己对消息来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且也明白自己对公众文化 品位的提升所承担的重要责任。例“三鹿”奶粉事件 四是体现对社会公众的人文关怀。 记者首先是社会人,其次才 是新闻工作者。例汶川大:你叫什么名字? 答(嫌犯):(望问者,怔了怔)我叫××× 。 问:家住在哪里? 答:我家住××村××。 问:你过去是干什么的,为什么现在会干起这一行的呢? 答:因为……因为……所以……就…… 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我当时想……
问:如果当时不成功或者发生意外你又做如何打算?
(二)成功的新闻采访必须具备的条件 首先,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 其次,采访者应当以前台的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 采用合适的行为方式。 最后,采访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在认知和情感上去体验采访 对象的心态。
二、新闻采访本质上是特定主体的一种认知活动

新闻采访课件

新闻采访课件
新闻采访课件
目录
• 新闻采访概述 • 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 • 新闻采访的技巧与方法 • 新闻采访的实践应用 • 新闻采访的职业道德与规范 • 新闻采访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新闻采访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了获取新闻事 实和信息,通过采访、调查、观察等 方式进行的一种职业活动。
特点
尊重各方权益
尊重被采访者的权益,不侵犯其隐 私和个人尊严。
全面报道
对事件进行全面报道,不遗漏任何 重要信息。
客观性原则
客观描述事实
对事件进行客观描述,不 加入个人主观色彩。
避免主观臆断
在报道中避免主观臆断, 只陈述事实,不发表个人 观点。
尊重多元观点
尊重不同观点的存在,为 各方提供表达意见的平台 。
新闻采访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客观 性、公正性等特点,要求记者在采访 过程中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尊重 被采访者的权益和隐私。
新闻采访的重要性
传递信息
培养公民意识
新闻采访是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通 过采访可以获取第一手的新闻资料和 信息,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全面 的新闻报道。
新闻采访可以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和 公共意识,通过报道和讨论公共事务 和问题,可以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和 责任感。
03
发布新闻稿件
将新闻稿件发布到相应的媒体或平台上,以便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同时
,也要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05
新闻采访的职业道德与规范
遵守法律法规,尊重隐私权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必须遵守 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反相关规 定,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尊重隐私权

《新闻采访》教学PPT课件【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

《新闻采访》教学PPT课件【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

活动示例
问: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答:以抽陀螺为例,我小时候玩的陀螺是木制的陀 螺,而现在的陀螺多为塑料或铁制的。木陀螺只要用 一根绳子抽几下就能转。陀螺的大小我们也能控制, 一般我们都自己动手做陀螺。
活动示例
问:除了这些玩具,你们还有其他玩具吗? 答:我们小时候的玩具很少,一般都是自己或父 母做的,而现在的玩具不仅品种多,而且种类全,大 部分都是厂家制作的。
活动要求
1.明确采访前、采访时、采访后的基本做法与 要求。
2.小组共同拟定采访计划并实地采访,提出改进 建议,各自完善采访计划。
活动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召开新闻采访选题会,确定报道题材,制 订小组采访方案。
报道的题材最好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如学校的热点 事件、家乡的大型活动等。可以结合教材本次活动“任务三” 中的“自选任务”和“拓展任务”,制订小组采访方案,明确 组内分工,各有侧重,如了解事件的总体情况、采访事件亲历 者、搜集相关资料、拍摄新闻照片等。
3.提问要多问“为什么”,多追问。

4.采访过程中,要尊重采访对象,注意言行得体。


例如:不要强求采访对象回答不愿回答的问题;拍
项 摄人物照片时,要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
采访实例
活动示例
采访时间:2019年2月11日 采访对象:妈妈 采访目的:了解妈妈小时候玩的玩具和游戏
活动示例
实录: 问:妈妈,您小的时候都玩些什么游戏呢? 答:我小的时候,一般都是玩跳绳、踢毽子、抽陀 螺之类的游戏。 问:这些游戏的玩法跟我们现在的玩法一样吗? 答: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活动示例
采访心得:通过这次采访,我了解到了父母以前 的生活是多么艰辛,而我们是多么幸福!我一定要珍惜 现在的生活,孝敬父母,勤俭节约。

《新闻采访》PPT课件

《新闻采访》PPT课件


如何向官员打探消息
分析利害关系 他凭什么相信你? 搬出上级官员 承诺保护采访对象 不要让气氛带有“窃听”的感觉
法拉奇的提问
“明天是您的生日,我首先祝贺您生日快乐!” 邓小平略感惊奇:“我的生日?明天是我的生日吗?” “是的,邓先生。我是从您的传记里得知的。” (邓小平笑)“好吧,如果您这样说,那就算是。我从来 不知道我的生日是哪一天。而且,如果明天是我的生日,您 也不应该祝贺我:那就意味着我已经76岁了。76岁的人已是 江河日下了!” “邓先生,我父亲也76岁了。但是,如果我对他说76岁 的人已是江河日下,他会扇我几记耳光的。” “他干得好!不过您不会这样对您父亲说的,对吗?”
2. 大师级导演谢晋去世zhongguodianyingbaodaoxiejin.avi
① ② ③ ④ 围绕这一事件,哪些地方需要派驻记者? 哪些方面会产生新闻? 可以做哪些延伸报道? 报纸版面、节目时段如何安排?
一,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案例之事件性策划
2. 大师级导演谢晋去世 ① 叹亲情 谢晋父子情让人感动.doc ② 昔日影坛一哥之子忆谢晋 弄堂里晒珍贵老照 片.doc ③ 谢晋导演辞世前留下半成品 后来者能否继任.doc ④ 谢晋小儿子至今不知父亲去世噩耗.doc ⑤ 谢晋学生忆恩师 他这一生是为电影而活.doc ⑥ 谢晋追悼会初定26日 央视推出电影回顾纪念.doc ⑦ 新京报:时代有谢晋 谢晋无时代.doc
起死回生:迂回策略与具体化
198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女记者刘振敏,在北 京十三陵水库植树造林活动现场,采访邓小平。
刘振敏:小平同志,1958年您不是来过吗? 邓小平:是呀,那是修十三陵水库。 刘振敏:现在有什么变化? 邓小平:现在满山都是树哇! 刘振敏:您说过植树要坚持20年。 邓小平:是呀,植树要坚持20年,100年,1000年。年 年都要搞哇,世世代代搞下去。

第一部分新闻采访的主体记者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新闻采访的主体记者教学课件

三、记者的使命
追求真理、献身真理 忠于事业、服务人民 维护利益、促进繁荣 伸张正义、讴歌光明
§1-2 记者的修养
一. 基础修养 1.政治修养 立场 观点 纪律 远见
2.理论修养
(1)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2)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竞争、捕捉、服务
四、信息意识 五、监督意识 六、未来意识
§1-5 新闻敏感与发现新闻
一、新闻敏感

新闻工作者敏锐地识别事实中所含新
闻的意识和能力。
二、新闻敏感的内涵
1.迅速判断某一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 2.迅速判断某一事实能否吸引较多受众 3.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4.在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迅速判断、鉴别出最
有价值的部分
三、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
1.对任何事物保持新鲜感,具有强烈的探究欲
2.全面熟悉采访对象,具有内行的眼光

熟悉相关情况已报道到什么程度

必须对关注的问题非常熟悉
3.拥有多学科知识,具有广博的知识素质
4.学会并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具有究根问底的思 维品质
(1)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发现新闻
16C手抄报纸 职业记者出现 发展 ⑴ 早期没有严格分工 ⑵ 队伍壮大
日报兴起 通讯社建立 电子媒介兴起
⑶ 性别:女性增多 ⑷ 学历:不断提高 ⑸ 发挥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作用
4.无产阶级第一批记者的杰出代表
马克思 1844《德法年鉴》 恩格斯《莱茵报》
四、发现新闻的途径
1.深入实际细心观察

新闻采访PPT课件

新闻采访PPT课件

(三)运用新闻线索时的注意事项
(1) 注重验证,不硬顺藤摸瓜。 (2)尊重规律,不拔苗助长。 (3)讲究时宜,不要大材小用。 (4)合理安排, 不要齐头并进。
作为记者,平时手里握有若干新闻线索, 这是好事。要善于对新闻线索分别轻重缓急, 根据难易程度,合理安排。
三 采访准备的进行
报道思想的明确和新闻线索的获取,并 不意味着采访活动的顺利,更不意味着采访 目的的实现,要使采访效率顺利得以兑现, 除了精心策划外,还必须精心做好采访准备。
1、新闻采访目的受报道思想制约并服务于报 道思想
2、报道思想要符合客观实际
二、新闻线索的获取
1、新闻线索的地位和作用
所谓新闻线索,即指新近发生的事实 的简明信息或信号。新闻线索不等于 完整的新闻事实,不能现成地拿来构 成新闻报道。它比较简略,没有细节, 没有事物的全貌和全部过程,常常只 是一个片段或概况,它只是将事物的 个别属性反映在记者的头脑之中。
采访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采访活动 进行得好与坏,是对记者理论、政策、知识 及各方面能力、经验的综合检验。因此,采 访的准备,既包括临时准备,又包括平时准 备,即既要“临时抱佛脚”,又要“平时多 烧香”。
大学生记者团培训系列讲座之二
《新闻采访》
时间:2011年10月20日
目录
一、新闻采访的定义 二、感知与判别新闻 三、记者的修养与条件 四、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 五、采访前的策划 六、采访的方法与实施
一、新闻采访的定义
1、新闻采访的定义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前提和保证。
2、获取新闻线索的主要渠道 (1)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及负责同志的活
动、讲话获取。
(2)通过各种会议、简报获取 (3)通过记者耳闻目睹获取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共32张PPT)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共32张PPT)
一、什么是新闻采访?
记者为获取造于传播的新闻事实而进行的观 察、询问、忍素、领听、费阔、记录等工作,它 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2020年秋 部编版 八年级 语文上 册(共3 2张PPT )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2020年秋 部编版 八年级 语文上 册(共3 2张PPT )
(2)选择、联系采访对象。确定采访主题后,应从专业背景、个人 经历、身份性格等方面慎重选择采访对象。确定采访对象后,应积 极与之联络,向对方说明采访的主题、目标等,发出采访请求。如 对方接受请求,应与之约定采访的时间、地点等。 (3)搜集相关资料,拟出采访提纲。采访者要搜集与采访主题、采 访对象相关的资料,认真分析、研究。采访者还需要拟出采访提纲, 以保证采访的效果。所谓采访提纲指采访者预先设计的一系列问 题,这些问题应围绕主题,尽量全面,逻辑清晰。
二、新闻采访包括哪两 个阶段? ① 采访的准备 ② 实施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2020年秋 部编版 八年级 语文上 册(共3 2张PPT )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2020年秋 部编版 八年级 语文上 册(共3 2张PPT )
① 采访的准备包括哪些环节?
包括观察、调查、材料收集、笔录、摄影、摄像、 录音等方式。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2020年秋 部编版 八年级 语文上 册(共3 2张PPT )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2020年秋 部编版 八年级 语文上 册(共3 2张PPT )
现场问答
(1)守时赴约,注意仪表。采访者应按照约定的时间赴约,注意精神 饱满,着装大方、得体。 (2)彬彬有礼,机智倾听。采访者的举止要有礼貌。在整个采访过 程中,如非必要,不宜打断对方。如必须打断对方的话,应先向对方 致歉。采访结束时,应向采访对象致谢。在倾听过程中,采访者特 别要注意把握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和对方谈话的弦外之音以便将 采访引向深人。

第一章新闻采访

第一章新闻采访

三、采访对象的类型 1.外向型 记者应善于引导,防止跑题,浪费时间 2.内向型 记者应注意启发和引导,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 3.热情型 记者应冷静思考,分析,判断 4.傲慢型 记者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提一些问题使其端正态度。 5.躲避型 先找到一些证据或事实,并以此为线索进行采访
b.信息传播者角色 记者的报道成为人们感官的延伸,提供的信息 成了人们科学看待世界的依据。 记者的信息采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不同阶 层和职业间的信息流动。 c.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首先,记者在搜集和发布信息时,也在传播文 化知识。 其次,记者也传播民族文化精神和价值观。
二、采访对象:采访中另一主体 1.采访对象的特点 a.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b.与新闻事实有一定的关联 采访对象就新闻事件而言,具有一定的话语 权,采访时采访者应以听为主。 c.出于利益考虑与采访者进行博弈
二、新闻采访对象掌 握着信息
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一、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 1.记者的社会角色 a.社会守望者角色 首先必须代表公众利益对社会进行舆论监督 其次必须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在社会或自然灾 难来临之前,及时地发出警报 最后记者还必须时刻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理性 反思
第二节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一、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互动活动 1.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互动行为 新闻采访与三种不同的传播方式相联系: 采访过程的人际传播;采访素材进入大众传 播;大众传播的反馈进入记者的内向传播。
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 首先,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 号的共同理解。 其次,采访者应当以前台的形象示人,并结合 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适当的行为。
2.新闻采访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 a.心理平等,采访时只是采访者与被采访 者的关系,或调查与被调查者的关系。 b.地位平等,采访时没有职位的高低,没 有贫富的差异。 c.采访时要做到贴近沟通,平等对话。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精品PPT课件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精品PPT课件
社会交换理论最明显的特点是假设人际传播是建 立在某种社会性的利益交换基础上的。社会交换 就是个体之间的资源互换.
我们要注意的是,虽然能带来经济上的效果,但 新闻采访的社会交换不是一种经济交换。
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新闻采访的主体并非仅仅是采访者,主体也应包 括采访对象。离开采访对象主体的积极参与,采 访不可能取得成功。
上编 新闻采访
“写作当然要用力气,但应该在采访上花更大的 力气。如果把采访和写作需要花的时间和力气机 械地划分一下比例的话,我认为应该用60%、70%、 80%,甚至90%的时间和精力去采访,只用10%,顶 多30%至40%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写作比较恰当,否 则,写不出好稿子来。”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
首先,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的共同理解。
其次,采访者应以前台的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 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
最后,采访者应学会换位思考,在认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从微观层面看,新闻采访行为本身是一种典型的 人际传播。
同时,要注意,新闻必须认真对待报道对象的社 会价值问题。
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是否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 响,这是很多记者忽视的问题。
第二节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新闻采访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的多。新闻采访是 一种采访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符号互动活动;同 时,它又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一、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符号互动
丁柏铨教授的定义:“新闻采访是有关人员出于 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 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二)新闻采访的特点
1.新闻采访以大众传播为目的
新闻采访的目的是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为了达 到这个目的,新闻采访以人们身边发生的具有新 闻价值的事和生活中出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人作 为采访对象,采访所获得的信息以大众传播的方 式公开地向尽可能多的人进行传播。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任务二新闻采访课件(共18张)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任务二新闻采访课件(共18张)

四、准备采访问题 老师下水:
去年11月21-23日,在重庆举行的全国七省九地语文教研共 同体的论文比赛中,重庆市实验学校的崔艳老师,荣获一 等奖。实验学校新闻中心,决定写一则消息发送到微信公 众号上。
我的确定的采访核心:成长 准备的采访问题: 1、你以前都不敢参加这么高规格的比赛,这次是什么让你
有勇气主动报名参赛? 2、本次参赛经历中,你最难忘的是什么? 3、参加这次比赛,你认为自己有什么进步?(赛后) 3、在今后的教学中,你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更加优秀
时间顺序
采访视频
现象 原因 现象 原因
采访问题示例2: ★《红星照耀中国》之《红小鬼》
斯诺同小号手的谈话(节选)
核心:对红军的态度
个体 问题1:那么你参加红军时准是才十一 岁啰?你还参加了长征?
问题2:你为什么参加红军? 问题3:他们(小号手的两个哥哥)
现在在哪里? 群体 问题4:农民喜欢红军吗?
的教师?
时间
准备采访问题
自己修改+小组讨论:
今年4月29日,在深圳举行的全国七省 九地语文教研共同体的课堂教学比赛中, 重庆市实验学校的语文老师张曼老师,荣 获一等奖。
实验学校新闻中心,决定写一则消息 发送到微信公众号上。如果你们是新闻中 心记者,请准备3—5个采访问题。
五、模拟现场采访
展示采访问题
一、认识“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 是指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
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 等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是一种 特殊的调查研究
采:选取、搜集 访:向人询问、调查
二、接受采访任务
今年4月29日,在深圳举行的全国 七省九地语文教研共同体的课堂教学 比赛中,重庆市实验学校的语文老师 张曼老师,荣获一等奖。

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课件(共26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课件(共26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任务二 新闻采访
八上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感受新闻精神
先引导思考,然后再分组讨论。
2020年春节,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武汉肆 虐,国家派出了多支医疗队伍驰援湖北,而逆行进入 疫情中心的不仅有白衣战士们,还有不少媒体人。 《财新周刊》是最早派编辑和记者进驻武汉的媒体之 一,他们及时、持续地发回来自一线的新闻。比如在 《37位记者四万字全景调查:新冠病毒何以至此?》 的报道中,收录了财新记者对专家管轶的采访,这篇 采访最先发出了病毒传染性极高的示警;还收录了记 者在红会医院采访正替父亲排队挂号的吴先生,这篇 采访让读者看到了武汉市民的焦灼与无奈……
感受新闻精神
新闻采访时指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进行观察、询问、倾听、 记录和思索等活动。新闻采访时新闻写作的前提,是新闻传播的 起点,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新闻采访体现着新闻精神,并且, 只有经过采访,记者才能挖掘到大众所关心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 实。
理解新闻伦理
先引导思考,然后再分组讨论。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现了一些这样的新 闻,引起不少争议:比如报道患病教师在方舱医院直播 上课,赞扬女护士流产10天后重回一线、女医护们剃光 头去一线、女大夫离开植物人丈夫去一线等。
记者们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疫区一线进行采访,对此,你有什么感想?你认为新 闻采访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新闻采访?
感受新闻精神
正是新闻记者们对疫情真实、连续、出色的报道,以及他们 的勇气和职业操守,构筑了人们对新闻媒体的“信任之墙”。读 者们在获知新闻事实的同时,还深刻地感受到了还原真相、追求 公开和公正的新闻精神。
你认同新闻媒体对这些事件的采访和报道吗?它们以 讴歌和赞扬的立场来报道,你认为有没有问题?
理解新闻伦理
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在传播新闻的活动中,应尊重人类社会普遍的价值 取向,遵守法律和坚守公德底线,在记录和见证事实的同时,参与构筑人类的 精神文化。新闻工作者在确定选题、采访和报道新闻时,也应该考虑到涉及新 闻伦理的一些核心问题:比如价值冲突、隐私保护、最小伤害、技术过滤、平 衡透明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采访 》示范公开课 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采访 》示范公开课 教学课件

采访提纲示例2 时间、地点 2023年9月20日下午,学校会议室
采访对象 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王永辉
采访目的
宣传王老师的先进事迹,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认识 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采访方式 深度访谈,拍摄照片 采访器材 纸、笔、手机
采访问题
1.王老师,首先祝贺您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对这一称号您怎样看待?
1.守时赴约,注意仪表。 2.彬彬有礼,机智倾听。 3.有效提问,讲究技巧。
①提问应紧扣采访主题,多个角度与层面设问;②要有逻辑性,可 由浅入深或有主到次;③问题要分门别类,一一提出;④语言要简洁清 晰、准确精练;⑤问题要主旨清晰,范围适中,要求明确。 4.过程流畅,轻松自由。 5.做好记录,重视笔录。
核心:对红军的态度
现 象
个体
原 因 现 象 群体
原 因
问题1:那么你参加红军时准是才十一 岁啰?你还参加了长征? 问题2:你为什么参加红军? 问题3:他们(小号手的两个哥哥) 现在在哪里? 问题4:农民喜欢红军吗? 问题5:但是说实在的,你怎么知道他 们喜欢红军呢?
逻辑顺序
各小组利用《新闻采访自评表》,自评在新闻采访中的表现。
2.咱校的老师都以校为家,视学生为子女,反而把自己的 亲生子女“晾”在家中,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您想对自 己的孩子说些什么?
3.有人说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很累、很琐碎、很需要耐 心的职业,您怎样看?
4.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采访提纲示例3
《红星照耀中国》之《红小鬼》斯诺同小号手的谈话(节选)
3.各小组派代表介绍采访提纲,然后 互相点评。
采访提纲没有固定的形式,一般包括采访的 时间、地点、对象、目的、方式、器材、问题 等。采访的问题要围绕采访的目的来拟,要显 得具体、客观、有针对性,而且问题之间要有 逻辑联系。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概述(34张)PPT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概述(34张)PPT
第二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新闻采访的定义、特点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第一节 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
一、新闻采访的定义 (一)对现有新闻采访定义的讨论 第一类:“素材搜集”说。 第二类:“调查研究”说。 第三类:“互动行为”说。 (二)关于新闻采访定义的基本理念 ➢新闻采访是特定主体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
解。
返回
(三)称职的记者必须具备的素养
1.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素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与道德素养
• 法律意识的表现:采访写作以及日常其他行 为必须合法;新闻报道不能传播违法内容。
• 邵飘萍的采访技巧: • 巧做戏 • 查心意 • 广交友 • 自办通讯社 • 邵飘萍愤慨于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中国舆论,
于1916年7月,首创了“北京新闻编译社”, 自编本国新闻,翻译重要外电,每天19时左右 准时发稿。
• 独立办报 • 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辞去《申报》的职务,
创办了《京报》。
第二节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一、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互动行为
(一)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符号互动行为
(二)成功的新闻采访必备条件
1.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 理访 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
3.采访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在认知和情感上去体 验受访者的心态,这样才能对采访对象的生活有 深入的理解,才能写出深刻和感人的新闻报道。
• 而对国家经济的走向,记者也往往会进行预测。《中国
经营报》记者谭志娟,在采访和研究的基础上,写就了
前瞻性报道《中国经济现企稳迹象 紧货币短期难改/利
率市场化成关键突破口》,以展望中国经济的宏观走向。
其研判得出的论断已蕴含在报道标题中。这种研判,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新闻采访是特定主体的一种认知活动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新闻采访是特定 主体对新闻事实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 的认知过程。
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一、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
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一、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 新闻记者的渊源和发展
记者:新闻事业机构中以采写或者采制新闻为本
• 答:我,我当时没想这么多。
• 问:难道一点都没有想过?
• 答:这……
• 问:这是不是假酒?
• 答:(欲辩)我们原……
• 问:(挥舞话筒)别说什么了,我只问你是不是假酒?
• 答:……
返回
三、新闻采访活动的难点
第一,既要有速度,又要有深度。 第二,既要快速,又要准确。 第三,报道既要生动形象,又不允许有 任何虚构。 第四,广播、电视记者的采访现场报道, 难度更大。
(二)记者担当的社会角色
1.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三大功能 (1)监视环境; (2)使社会各部分在对环境做
出反应时相互关联; (3)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
2.记者的三种角色身份
(1)社会守望者角色,例《中国经济现企稳 迹象 紧货币短期难改/利率市场化成关键 突破口》
(2)信息传播者角色
(3)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磊、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经济专家黎友
焕、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交通银行首席
经济学家连平、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国务院发
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中央财经大学中国
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等),还引用了银行行长周
小川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所谈的观点;二是对相关数据进
行了认真解读;三是对我国经济运行有自己的思考和见
1985年,记者艾丰采访湖南省地矿局高级技术人员骆 正常。骆正常因其重大发明,成了当时地矿部第一个万元 重奖的得主。艾丰估计了骆正常的年龄,于是就先从其年 龄开始发问,果然发现对方和自己是同龄人,均于1957年 考入大学。这种认知和情感上的拉近显然为后面的采访奠 定了很好的基础。骆正常在以后的谈话中不断插入这样的 话:“老艾,这事谁都不知道,别的记者我都没说 过!”“老艾,这事我们局长现在还不知道,头一次跟你 说!”艾丰顺理成章地在这样的对话中获得了他所需要的 材料。而几乎是同时,另一个记者也试图采访骆正常。此 记者一开始就问:“你的科研成果名字叫什么呀?”这使 骆很不愉快。接着又问:“请问,你的科研成果有什么经 济价值啊?”骆回答说:“关于经济价值,我也说不清 楚。”那记者说:“连你都说不清楚,我怎么进行报道 呀?”骆说:“你不报道就不报道吧。”结果是不欢而散。
新闻记者—黄远生
• 曾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 记者”,其“远生通讯”更是被视为当年 中国新闻界的一大品牌。
• 写作特点 :一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二 是报道重要的人物事件。三是抓住具体的 场景细节。四是语言通俗生动。
• 新闻思想:他主张记者要与党派划开界限。
• 新闻理论:四能。
新闻记者—邵飘萍
返回
• 问(记者):你叫什么名字?
• 答(嫌犯):(望问者,怔了怔)我叫××× 。
• 问:家住在哪里?
• 答:我家住××村××。
• 问:你过去是干什么的,为什么现在会干起这一行的呢?
• 答:因为……因为……所以……就……
• 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 答:我当时想……
• 问:如果当时不成功或者发生意外你又做如何打算?
解。
返回
(三)称职的记者必须具备的素养
1.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素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与道德素养
• 法律意识的表现:采访写作以及日常其他行 为必须合法;新闻报道不能传播违法内容。
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 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二、新闻采访的特点
1. 有着明确的目的性 ,满足广大受众的新 闻需求。 2.采访对象是各色各样的人。 3.以与人平等地沟通为手段。 成功案例: 记者艾丰采访湖南省地矿局高级技术人员骆 正常 对比案例: 对制造假酒的嫌疑犯的采访 4.要旨是发现和发掘事实的新闻价值 。 5.有极强的时效性要求。
第二节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一、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互动行为
(一)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符号互动行为
(二)成功的新闻采访必备条件
1.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 理解。
2.采访者应当以“前台”的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 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
3.采访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在认知和情感上去体 验受访者的心态,这样才能对采访对象的生活有 深入的理解,才能写出深刻和感人的新闻报道。
职工作的专业人员,是专职跑外勤的。
• 世界上最早的职业记者,是在16世纪的威尼斯 诞生的。
• 我国的职业记者,是在第一个近代中文报刊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创办后出现。
• 1899年3月,在梁启超主编的《清议报》第7 册上,第一次出现了“记者”这个称呼。这是我 国最早出现的“记者”的名称。
• 世界上第一家新闻通讯社,是1835年在巴黎创 办的“哈瓦斯通讯社”,即“法新社”的前身。
• 邵飘萍的采访技巧: • 巧做戏 • 查心意 • 广交友 • 自办通讯社 • 邵飘萍愤慨于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中国舆论,
于1916年7月,首创了“北京新闻编译社”, 自编本国新闻,翻译重要外电,每天19时左右 准时发稿。
• 独立办报 • 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辞去《申报》的职务,
创办了《京报》。
• 而对国家经济的走向,记者也往往会进行预测。《中国
经营报》记者谭志娟,在采访和研究的基础上,写就了
前瞻性报道《中国经济现企稳迹象 紧货币短期难改/利
率市场化成关键突破口》,以展望中国经济的宏观走向。
其研判得出的论断已蕴含在报道标题中。这种研判,不
是主观臆测,而是建立在如下三个基础之上的:一是对
一系列专家的采访(包括:浙商证券高级宏观研究员、特点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第一节 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
一、新闻采访的定义 (一)对现有新闻采访定义的讨论 第一类:“素材搜集”说。 第二类:“调查研究”说。 第三类:“互动行为”说。 (二)关于新闻采访定义的基本理念 ➢新闻采访是特定主体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