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概述经典课件(PPT34页)
合集下载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课件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430eb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d.png)
门负责人)
专题突破
现场问答
(1)守时赴约,注意仪表。 (2)彬彬有礼,机智倾听。 (3)有效提问,讲究技巧。 (4)做好记录,重视笔录。
方法突破
采访技巧——现场访谈如何提问?
(1)正面问:提问时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绕圈子。
(2)侧面问:换一个角度问问题,帮助采访对象回忆、联想,问出真实、 具体的新闻材料。
单元达标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5页第2项内容,思考采访 提纲应该包括哪些条目?如何设计采访问题?
一般包括采访时间、地点、对象、目的、方 式等。还要注明采访需要的器材用具。采访提纲 的主要内容是预先拟好的采访问题。所提问题要 具体、客观,有针对性,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逻 辑关系。
预习导学
小故事
有一次,带有传奇色彩的伟大科学家霍金到 杭州出席学术会议时,记者提问了些大白话,如 “你认为人类历史的下一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将是 什么?”,霍金不无讽刺地说:“如果我知道,我 就已经把它做出来了。”
合作探究
探究示例3
选题 了解日本排放核污水后,民众的看法
采访 方案
①前期准备:了解相关资料,确定采访时间。②组内分工: 把六个人分成两个小组,每组三人,分别负责采访、记录、 拍摄工作。③后期工作:整理采访记录。
方法突破
怎样设计采访问题?
(1)问题要抓住要害; (2)问题要具体; (3)提问宜短不宜长。
专题突破
练一练
以“武汉市地铁16号线建设”为报道题材,下面是小组初拟的采访提纲, 请你为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内容,并指出采访提纲存在的一处不足。
时间、地点
采访 提 纲 2019年5月8日上午9点,国博南地铁站
合作探究
模拟采访。 学生相互采访,5分钟内采访身边的同学,每个小组推选2名 同学发言,口述采访内容,每位同学限时2分钟(以介绍采访对 象为主)。 【练技法,实演练】
专题突破
现场问答
(1)守时赴约,注意仪表。 (2)彬彬有礼,机智倾听。 (3)有效提问,讲究技巧。 (4)做好记录,重视笔录。
方法突破
采访技巧——现场访谈如何提问?
(1)正面问:提问时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绕圈子。
(2)侧面问:换一个角度问问题,帮助采访对象回忆、联想,问出真实、 具体的新闻材料。
单元达标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5页第2项内容,思考采访 提纲应该包括哪些条目?如何设计采访问题?
一般包括采访时间、地点、对象、目的、方 式等。还要注明采访需要的器材用具。采访提纲 的主要内容是预先拟好的采访问题。所提问题要 具体、客观,有针对性,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逻 辑关系。
预习导学
小故事
有一次,带有传奇色彩的伟大科学家霍金到 杭州出席学术会议时,记者提问了些大白话,如 “你认为人类历史的下一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将是 什么?”,霍金不无讽刺地说:“如果我知道,我 就已经把它做出来了。”
合作探究
探究示例3
选题 了解日本排放核污水后,民众的看法
采访 方案
①前期准备:了解相关资料,确定采访时间。②组内分工: 把六个人分成两个小组,每组三人,分别负责采访、记录、 拍摄工作。③后期工作:整理采访记录。
方法突破
怎样设计采访问题?
(1)问题要抓住要害; (2)问题要具体; (3)提问宜短不宜长。
专题突破
练一练
以“武汉市地铁16号线建设”为报道题材,下面是小组初拟的采访提纲, 请你为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内容,并指出采访提纲存在的一处不足。
时间、地点
采访 提 纲 2019年5月8日上午9点,国博南地铁站
合作探究
模拟采访。 学生相互采访,5分钟内采访身边的同学,每个小组推选2名 同学发言,口述采访内容,每位同学限时2分钟(以介绍采访对 象为主)。 【练技法,实演练】
第一单元《新闻采访》课件(共28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新闻采访》课件(共28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59ffe19172ded630a1cb64e.png)
新闻采访
任务二
1
情景再现
•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朗读课文。请各小组的同 学在我们指定的活动位置,围成一个圆圈,来朗读第三课《“飞天” 凌空》,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要尽情的表达你的情感。
• 你觉得今天的朗读与以往的朗读相比有哪些不同? • 学生谈不同。
2
目标导航
• 1.了解采访前、采访时、采访后的基本做法与要求。 • 2.小组共同拟定采访计划并实地采访,提出改进建议,各自完善采访
册。
26
Hale Waihona Puke 布置作业• 1.根据整理好的新闻采访稿,写作一则消息。 • 2.收藏新闻采访稿。
27
感谢聆听
28
• 提示学生:①要注意礼貌用语、人称代词的使用;②要说明原因。 • 1.指名班上平时写作能力较强的一名学生,用展台展示所写短信,大家讨论,
补充。 • 2.教师示范所拟短信。 • 3.将讨论好的短信用老师的手机发给杨校长。
19
示例:
• 尊敬的杨校长: • 您好!犁倭中学八(2)班的学生在此向您问好!同时也将釆访您采用“面对面晨读方
第二课时
23
课前准备
• 1.接收杨校长所回的短信。 • 2.指导一个小组的学生由一人主持,其余同学扮演杨校长,每人熟悉杨校长
的回信中的一个问题,力求做到回答时语言要流利。
24
召开新闻采访会
• 1.将学生发给杨校长的问题进行拆分,尽量做到每个小组都有提问的问题。 • 2.各个小组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所提的问题以及提问顺序。 • 3.按照上节课准备的采访方案,小组内部人员落实任务分工,模仿采访现场
• 要求: • 分小组进行; • 确定选题及采访对象; • 拟写采访的提纲。 • 为校长编写一则采访短信。
任务二
1
情景再现
•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朗读课文。请各小组的同 学在我们指定的活动位置,围成一个圆圈,来朗读第三课《“飞天” 凌空》,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要尽情的表达你的情感。
• 你觉得今天的朗读与以往的朗读相比有哪些不同? • 学生谈不同。
2
目标导航
• 1.了解采访前、采访时、采访后的基本做法与要求。 • 2.小组共同拟定采访计划并实地采访,提出改进建议,各自完善采访
册。
26
Hale Waihona Puke 布置作业• 1.根据整理好的新闻采访稿,写作一则消息。 • 2.收藏新闻采访稿。
27
感谢聆听
28
• 提示学生:①要注意礼貌用语、人称代词的使用;②要说明原因。 • 1.指名班上平时写作能力较强的一名学生,用展台展示所写短信,大家讨论,
补充。 • 2.教师示范所拟短信。 • 3.将讨论好的短信用老师的手机发给杨校长。
19
示例:
• 尊敬的杨校长: • 您好!犁倭中学八(2)班的学生在此向您问好!同时也将釆访您采用“面对面晨读方
第二课时
23
课前准备
• 1.接收杨校长所回的短信。 • 2.指导一个小组的学生由一人主持,其余同学扮演杨校长,每人熟悉杨校长
的回信中的一个问题,力求做到回答时语言要流利。
24
召开新闻采访会
• 1.将学生发给杨校长的问题进行拆分,尽量做到每个小组都有提问的问题。 • 2.各个小组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所提的问题以及提问顺序。 • 3.按照上节课准备的采访方案,小组内部人员落实任务分工,模仿采访现场
• 要求: • 分小组进行; • 确定选题及采访对象; • 拟写采访的提纲。 • 为校长编写一则采访短信。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丁柏铨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丁柏铨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ddeb359084868762caaed5ae.png)
2.记者的三种角色身份 (1)社会守望者角色,例《中国经济现企稳迹象 紧货币短期难 改/利率市场化成关键突破口》 (2)信息传播者角色 (3)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二)称职的记者必须具备的素养 1.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素养 在我国,新闻传媒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具有坚定的政治 立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新闻记者必须达到的基本要 求。
2.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与道德素养
*记者的法律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他的采访写作以及日常其他行为必须合法, 他所进行的新闻报道不能传播违法的内容。
*一个记者应具备以下基本道德素养: 一是具有健全的人格。这是具有其他优良道德素养的先决条件。 二是不畏权势、坚持真理。在中外新闻史上,许多记者为了坚 持真理,秉笔直书,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三是有社会责任感。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不仅明白自 己对消息来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且也明白自己对公众文化 品位的提升所承担的重要责任。例“三鹿”奶粉事件 四是体现对社会公众的人文关怀。 记者首先是社会人,其次才 是新闻工作者。例汶川大:你叫什么名字? 答(嫌犯):(望问者,怔了怔)我叫××× 。 问:家住在哪里? 答:我家住××村××。 问:你过去是干什么的,为什么现在会干起这一行的呢? 答:因为……因为……所以……就…… 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我当时想……
问:如果当时不成功或者发生意外你又做如何打算?
(二)成功的新闻采访必须具备的条件 首先,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 其次,采访者应当以前台的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 采用合适的行为方式。 最后,采访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在认知和情感上去体验采访 对象的心态。
二、新闻采访本质上是特定主体的一种认知活动
新闻采访课件
![新闻采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6df69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1.png)
新闻采访课件
目录
• 新闻采访概述 • 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 • 新闻采访的技巧与方法 • 新闻采访的实践应用 • 新闻采访的职业道德与规范 • 新闻采访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新闻采访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了获取新闻事 实和信息,通过采访、调查、观察等 方式进行的一种职业活动。
特点
尊重各方权益
尊重被采访者的权益,不侵犯其隐 私和个人尊严。
全面报道
对事件进行全面报道,不遗漏任何 重要信息。
客观性原则
客观描述事实
对事件进行客观描述,不 加入个人主观色彩。
避免主观臆断
在报道中避免主观臆断, 只陈述事实,不发表个人 观点。
尊重多元观点
尊重不同观点的存在,为 各方提供表达意见的平台 。
新闻采访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客观 性、公正性等特点,要求记者在采访 过程中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尊重 被采访者的权益和隐私。
新闻采访的重要性
传递信息
培养公民意识
新闻采访是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通 过采访可以获取第一手的新闻资料和 信息,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全面 的新闻报道。
新闻采访可以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和 公共意识,通过报道和讨论公共事务 和问题,可以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和 责任感。
03
发布新闻稿件
将新闻稿件发布到相应的媒体或平台上,以便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同时
,也要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05
新闻采访的职业道德与规范
遵守法律法规,尊重隐私权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必须遵守 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反相关规 定,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尊重隐私权
目录
• 新闻采访概述 • 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 • 新闻采访的技巧与方法 • 新闻采访的实践应用 • 新闻采访的职业道德与规范 • 新闻采访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新闻采访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了获取新闻事 实和信息,通过采访、调查、观察等 方式进行的一种职业活动。
特点
尊重各方权益
尊重被采访者的权益,不侵犯其隐 私和个人尊严。
全面报道
对事件进行全面报道,不遗漏任何 重要信息。
客观性原则
客观描述事实
对事件进行客观描述,不 加入个人主观色彩。
避免主观臆断
在报道中避免主观臆断, 只陈述事实,不发表个人 观点。
尊重多元观点
尊重不同观点的存在,为 各方提供表达意见的平台 。
新闻采访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客观 性、公正性等特点,要求记者在采访 过程中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尊重 被采访者的权益和隐私。
新闻采访的重要性
传递信息
培养公民意识
新闻采访是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通 过采访可以获取第一手的新闻资料和 信息,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全面 的新闻报道。
新闻采访可以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和 公共意识,通过报道和讨论公共事务 和问题,可以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和 责任感。
03
发布新闻稿件
将新闻稿件发布到相应的媒体或平台上,以便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同时
,也要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05
新闻采访的职业道德与规范
遵守法律法规,尊重隐私权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必须遵守 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反相关规 定,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尊重隐私权
《新闻采访》教学PPT课件【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
![《新闻采访》教学PPT课件【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https://img.taocdn.com/s3/m/3ec3a607dd3383c4ba4cd24e.png)
活动示例
问: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答:以抽陀螺为例,我小时候玩的陀螺是木制的陀 螺,而现在的陀螺多为塑料或铁制的。木陀螺只要用 一根绳子抽几下就能转。陀螺的大小我们也能控制, 一般我们都自己动手做陀螺。
活动示例
问:除了这些玩具,你们还有其他玩具吗? 答:我们小时候的玩具很少,一般都是自己或父 母做的,而现在的玩具不仅品种多,而且种类全,大 部分都是厂家制作的。
活动要求
1.明确采访前、采访时、采访后的基本做法与 要求。
2.小组共同拟定采访计划并实地采访,提出改进 建议,各自完善采访计划。
活动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召开新闻采访选题会,确定报道题材,制 订小组采访方案。
报道的题材最好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如学校的热点 事件、家乡的大型活动等。可以结合教材本次活动“任务三” 中的“自选任务”和“拓展任务”,制订小组采访方案,明确 组内分工,各有侧重,如了解事件的总体情况、采访事件亲历 者、搜集相关资料、拍摄新闻照片等。
3.提问要多问“为什么”,多追问。
注
4.采访过程中,要尊重采访对象,注意言行得体。
意
事
例如:不要强求采访对象回答不愿回答的问题;拍
项 摄人物照片时,要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
采访实例
活动示例
采访时间:2019年2月11日 采访对象:妈妈 采访目的:了解妈妈小时候玩的玩具和游戏
活动示例
实录: 问:妈妈,您小的时候都玩些什么游戏呢? 答:我小的时候,一般都是玩跳绳、踢毽子、抽陀 螺之类的游戏。 问:这些游戏的玩法跟我们现在的玩法一样吗? 答: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活动示例
采访心得:通过这次采访,我了解到了父母以前 的生活是多么艰辛,而我们是多么幸福!我一定要珍惜 现在的生活,孝敬父母,勤俭节约。
《新闻采访》PPT课件
![《新闻采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a9403f6edb6f1aff001fcd.png)
如何向官员打探消息
分析利害关系 他凭什么相信你? 搬出上级官员 承诺保护采访对象 不要让气氛带有“窃听”的感觉
法拉奇的提问
“明天是您的生日,我首先祝贺您生日快乐!” 邓小平略感惊奇:“我的生日?明天是我的生日吗?” “是的,邓先生。我是从您的传记里得知的。” (邓小平笑)“好吧,如果您这样说,那就算是。我从来 不知道我的生日是哪一天。而且,如果明天是我的生日,您 也不应该祝贺我:那就意味着我已经76岁了。76岁的人已是 江河日下了!” “邓先生,我父亲也76岁了。但是,如果我对他说76岁 的人已是江河日下,他会扇我几记耳光的。” “他干得好!不过您不会这样对您父亲说的,对吗?”
2. 大师级导演谢晋去世zhongguodianyingbaodaoxiejin.avi
① ② ③ ④ 围绕这一事件,哪些地方需要派驻记者? 哪些方面会产生新闻? 可以做哪些延伸报道? 报纸版面、节目时段如何安排?
一,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案例之事件性策划
2. 大师级导演谢晋去世 ① 叹亲情 谢晋父子情让人感动.doc ② 昔日影坛一哥之子忆谢晋 弄堂里晒珍贵老照 片.doc ③ 谢晋导演辞世前留下半成品 后来者能否继任.doc ④ 谢晋小儿子至今不知父亲去世噩耗.doc ⑤ 谢晋学生忆恩师 他这一生是为电影而活.doc ⑥ 谢晋追悼会初定26日 央视推出电影回顾纪念.doc ⑦ 新京报:时代有谢晋 谢晋无时代.doc
起死回生:迂回策略与具体化
198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女记者刘振敏,在北 京十三陵水库植树造林活动现场,采访邓小平。
刘振敏:小平同志,1958年您不是来过吗? 邓小平:是呀,那是修十三陵水库。 刘振敏:现在有什么变化? 邓小平:现在满山都是树哇! 刘振敏:您说过植树要坚持20年。 邓小平:是呀,植树要坚持20年,100年,1000年。年 年都要搞哇,世世代代搞下去。
第一部分新闻采访的主体记者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新闻采访的主体记者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937a29011ca300a6c390e7.png)
三、记者的使命
追求真理、献身真理 忠于事业、服务人民 维护利益、促进繁荣 伸张正义、讴歌光明
§1-2 记者的修养
一. 基础修养 1.政治修养 立场 观点 纪律 远见
2.理论修养
(1)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2)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竞争、捕捉、服务
四、信息意识 五、监督意识 六、未来意识
§1-5 新闻敏感与发现新闻
一、新闻敏感
新闻工作者敏锐地识别事实中所含新
闻的意识和能力。
二、新闻敏感的内涵
1.迅速判断某一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 2.迅速判断某一事实能否吸引较多受众 3.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4.在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迅速判断、鉴别出最
有价值的部分
三、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
1.对任何事物保持新鲜感,具有强烈的探究欲
2.全面熟悉采访对象,具有内行的眼光
熟悉相关情况已报道到什么程度
必须对关注的问题非常熟悉
3.拥有多学科知识,具有广博的知识素质
4.学会并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具有究根问底的思 维品质
(1)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发现新闻
16C手抄报纸 职业记者出现 发展 ⑴ 早期没有严格分工 ⑵ 队伍壮大
日报兴起 通讯社建立 电子媒介兴起
⑶ 性别:女性增多 ⑷ 学历:不断提高 ⑸ 发挥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作用
4.无产阶级第一批记者的杰出代表
马克思 1844《德法年鉴》 恩格斯《莱茵报》
四、发现新闻的途径
1.深入实际细心观察
新闻采访PPT课件
![新闻采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0862a7bb4cf7ec4afed09a.png)
(三)运用新闻线索时的注意事项
(1) 注重验证,不硬顺藤摸瓜。 (2)尊重规律,不拔苗助长。 (3)讲究时宜,不要大材小用。 (4)合理安排, 不要齐头并进。
作为记者,平时手里握有若干新闻线索, 这是好事。要善于对新闻线索分别轻重缓急, 根据难易程度,合理安排。
三 采访准备的进行
报道思想的明确和新闻线索的获取,并 不意味着采访活动的顺利,更不意味着采访 目的的实现,要使采访效率顺利得以兑现, 除了精心策划外,还必须精心做好采访准备。
1、新闻采访目的受报道思想制约并服务于报 道思想
2、报道思想要符合客观实际
二、新闻线索的获取
1、新闻线索的地位和作用
所谓新闻线索,即指新近发生的事实 的简明信息或信号。新闻线索不等于 完整的新闻事实,不能现成地拿来构 成新闻报道。它比较简略,没有细节, 没有事物的全貌和全部过程,常常只 是一个片段或概况,它只是将事物的 个别属性反映在记者的头脑之中。
采访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采访活动 进行得好与坏,是对记者理论、政策、知识 及各方面能力、经验的综合检验。因此,采 访的准备,既包括临时准备,又包括平时准 备,即既要“临时抱佛脚”,又要“平时多 烧香”。
大学生记者团培训系列讲座之二
《新闻采访》
时间:2011年10月20日
目录
一、新闻采访的定义 二、感知与判别新闻 三、记者的修养与条件 四、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 五、采访前的策划 六、采访的方法与实施
一、新闻采访的定义
1、新闻采访的定义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前提和保证。
2、获取新闻线索的主要渠道 (1)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及负责同志的活
动、讲话获取。
(2)通过各种会议、简报获取 (3)通过记者耳闻目睹获取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共32张PPT)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00dedd71fe910ef12df8cd.png)
一、什么是新闻采访?
记者为获取造于传播的新闻事实而进行的观 察、询问、忍素、领听、费阔、记录等工作,它 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2020年秋 部编版 八年级 语文上 册(共3 2张PPT )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2020年秋 部编版 八年级 语文上 册(共3 2张PPT )
(2)选择、联系采访对象。确定采访主题后,应从专业背景、个人 经历、身份性格等方面慎重选择采访对象。确定采访对象后,应积 极与之联络,向对方说明采访的主题、目标等,发出采访请求。如 对方接受请求,应与之约定采访的时间、地点等。 (3)搜集相关资料,拟出采访提纲。采访者要搜集与采访主题、采 访对象相关的资料,认真分析、研究。采访者还需要拟出采访提纲, 以保证采访的效果。所谓采访提纲指采访者预先设计的一系列问 题,这些问题应围绕主题,尽量全面,逻辑清晰。
二、新闻采访包括哪两 个阶段? ① 采访的准备 ② 实施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2020年秋 部编版 八年级 语文上 册(共3 2张PPT )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2020年秋 部编版 八年级 语文上 册(共3 2张PPT )
① 采访的准备包括哪些环节?
包括观察、调查、材料收集、笔录、摄影、摄像、 录音等方式。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2020年秋 部编版 八年级 语文上 册(共3 2张PPT )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2020年秋 部编版 八年级 语文上 册(共3 2张PPT )
现场问答
(1)守时赴约,注意仪表。采访者应按照约定的时间赴约,注意精神 饱满,着装大方、得体。 (2)彬彬有礼,机智倾听。采访者的举止要有礼貌。在整个采访过 程中,如非必要,不宜打断对方。如必须打断对方的话,应先向对方 致歉。采访结束时,应向采访对象致谢。在倾听过程中,采访者特 别要注意把握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和对方谈话的弦外之音以便将 采访引向深人。
记者为获取造于传播的新闻事实而进行的观 察、询问、忍素、领听、费阔、记录等工作,它 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2020年秋 部编版 八年级 语文上 册(共3 2张PPT )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2020年秋 部编版 八年级 语文上 册(共3 2张PPT )
(2)选择、联系采访对象。确定采访主题后,应从专业背景、个人 经历、身份性格等方面慎重选择采访对象。确定采访对象后,应积 极与之联络,向对方说明采访的主题、目标等,发出采访请求。如 对方接受请求,应与之约定采访的时间、地点等。 (3)搜集相关资料,拟出采访提纲。采访者要搜集与采访主题、采 访对象相关的资料,认真分析、研究。采访者还需要拟出采访提纲, 以保证采访的效果。所谓采访提纲指采访者预先设计的一系列问 题,这些问题应围绕主题,尽量全面,逻辑清晰。
二、新闻采访包括哪两 个阶段? ① 采访的准备 ② 实施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2020年秋 部编版 八年级 语文上 册(共3 2张PPT )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2020年秋 部编版 八年级 语文上 册(共3 2张PPT )
① 采访的准备包括哪些环节?
包括观察、调查、材料收集、笔录、摄影、摄像、 录音等方式。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2020年秋 部编版 八年级 语文上 册(共3 2张PPT )
第一单元写作新闻采访课件-2020年秋 部编版 八年级 语文上 册(共3 2张PPT )
现场问答
(1)守时赴约,注意仪表。采访者应按照约定的时间赴约,注意精神 饱满,着装大方、得体。 (2)彬彬有礼,机智倾听。采访者的举止要有礼貌。在整个采访过 程中,如非必要,不宜打断对方。如必须打断对方的话,应先向对方 致歉。采访结束时,应向采访对象致谢。在倾听过程中,采访者特 别要注意把握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和对方谈话的弦外之音以便将 采访引向深人。
第一章新闻采访
![第一章新闻采访](https://img.taocdn.com/s3/m/f3b2fd5efe4733687e21aabb.png)
三、采访对象的类型 1.外向型 记者应善于引导,防止跑题,浪费时间 2.内向型 记者应注意启发和引导,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 3.热情型 记者应冷静思考,分析,判断 4.傲慢型 记者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提一些问题使其端正态度。 5.躲避型 先找到一些证据或事实,并以此为线索进行采访
b.信息传播者角色 记者的报道成为人们感官的延伸,提供的信息 成了人们科学看待世界的依据。 记者的信息采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不同阶 层和职业间的信息流动。 c.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首先,记者在搜集和发布信息时,也在传播文 化知识。 其次,记者也传播民族文化精神和价值观。
二、采访对象:采访中另一主体 1.采访对象的特点 a.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b.与新闻事实有一定的关联 采访对象就新闻事件而言,具有一定的话语 权,采访时采访者应以听为主。 c.出于利益考虑与采访者进行博弈
二、新闻采访对象掌 握着信息
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一、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 1.记者的社会角色 a.社会守望者角色 首先必须代表公众利益对社会进行舆论监督 其次必须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在社会或自然灾 难来临之前,及时地发出警报 最后记者还必须时刻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理性 反思
第二节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一、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互动活动 1.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互动行为 新闻采访与三种不同的传播方式相联系: 采访过程的人际传播;采访素材进入大众传 播;大众传播的反馈进入记者的内向传播。
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 首先,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 号的共同理解。 其次,采访者应当以前台的形象示人,并结合 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适当的行为。
2.新闻采访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 a.心理平等,采访时只是采访者与被采访 者的关系,或调查与被调查者的关系。 b.地位平等,采访时没有职位的高低,没 有贫富的差异。 c.采访时要做到贴近沟通,平等对话。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精品PPT课件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d801d784868762cbaed505.png)
社会交换理论最明显的特点是假设人际传播是建 立在某种社会性的利益交换基础上的。社会交换 就是个体之间的资源互换.
我们要注意的是,虽然能带来经济上的效果,但 新闻采访的社会交换不是一种经济交换。
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新闻采访的主体并非仅仅是采访者,主体也应包 括采访对象。离开采访对象主体的积极参与,采 访不可能取得成功。
上编 新闻采访
“写作当然要用力气,但应该在采访上花更大的 力气。如果把采访和写作需要花的时间和力气机 械地划分一下比例的话,我认为应该用60%、70%、 80%,甚至90%的时间和精力去采访,只用10%,顶 多30%至40%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写作比较恰当,否 则,写不出好稿子来。”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
首先,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的共同理解。
其次,采访者应以前台的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 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
最后,采访者应学会换位思考,在认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从微观层面看,新闻采访行为本身是一种典型的 人际传播。
同时,要注意,新闻必须认真对待报道对象的社 会价值问题。
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是否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 响,这是很多记者忽视的问题。
第二节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新闻采访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的多。新闻采访是 一种采访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符号互动活动;同 时,它又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一、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符号互动
丁柏铨教授的定义:“新闻采访是有关人员出于 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 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二)新闻采访的特点
1.新闻采访以大众传播为目的
新闻采访的目的是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为了达 到这个目的,新闻采访以人们身边发生的具有新 闻价值的事和生活中出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人作 为采访对象,采访所获得的信息以大众传播的方 式公开地向尽可能多的人进行传播。
我们要注意的是,虽然能带来经济上的效果,但 新闻采访的社会交换不是一种经济交换。
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新闻采访的主体并非仅仅是采访者,主体也应包 括采访对象。离开采访对象主体的积极参与,采 访不可能取得成功。
上编 新闻采访
“写作当然要用力气,但应该在采访上花更大的 力气。如果把采访和写作需要花的时间和力气机 械地划分一下比例的话,我认为应该用60%、70%、 80%,甚至90%的时间和精力去采访,只用10%,顶 多30%至40%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写作比较恰当,否 则,写不出好稿子来。”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
首先,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的共同理解。
其次,采访者应以前台的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 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
最后,采访者应学会换位思考,在认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从微观层面看,新闻采访行为本身是一种典型的 人际传播。
同时,要注意,新闻必须认真对待报道对象的社 会价值问题。
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是否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 响,这是很多记者忽视的问题。
第二节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新闻采访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的多。新闻采访是 一种采访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符号互动活动;同 时,它又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一、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符号互动
丁柏铨教授的定义:“新闻采访是有关人员出于 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 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二)新闻采访的特点
1.新闻采访以大众传播为目的
新闻采访的目的是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为了达 到这个目的,新闻采访以人们身边发生的具有新 闻价值的事和生活中出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人作 为采访对象,采访所获得的信息以大众传播的方 式公开地向尽可能多的人进行传播。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任务二新闻采访课件(共18张)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任务二新闻采访课件(共18张)](https://img.taocdn.com/s3/m/87363bf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6e.png)
四、准备采访问题 老师下水:
去年11月21-23日,在重庆举行的全国七省九地语文教研共 同体的论文比赛中,重庆市实验学校的崔艳老师,荣获一 等奖。实验学校新闻中心,决定写一则消息发送到微信公 众号上。
我的确定的采访核心:成长 准备的采访问题: 1、你以前都不敢参加这么高规格的比赛,这次是什么让你
有勇气主动报名参赛? 2、本次参赛经历中,你最难忘的是什么? 3、参加这次比赛,你认为自己有什么进步?(赛后) 3、在今后的教学中,你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更加优秀
时间顺序
采访视频
现象 原因 现象 原因
采访问题示例2: ★《红星照耀中国》之《红小鬼》
斯诺同小号手的谈话(节选)
核心:对红军的态度
个体 问题1:那么你参加红军时准是才十一 岁啰?你还参加了长征?
问题2:你为什么参加红军? 问题3:他们(小号手的两个哥哥)
现在在哪里? 群体 问题4:农民喜欢红军吗?
的教师?
时间
准备采访问题
自己修改+小组讨论:
今年4月29日,在深圳举行的全国七省 九地语文教研共同体的课堂教学比赛中, 重庆市实验学校的语文老师张曼老师,荣 获一等奖。
实验学校新闻中心,决定写一则消息 发送到微信公众号上。如果你们是新闻中 心记者,请准备3—5个采访问题。
五、模拟现场采访
展示采访问题
一、认识“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 是指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
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 等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是一种 特殊的调查研究
采:选取、搜集 访:向人询问、调查
二、接受采访任务
今年4月29日,在深圳举行的全国 七省九地语文教研共同体的课堂教学 比赛中,重庆市实验学校的语文老师 张曼老师,荣获一等奖。
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课件(共26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课件(共26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6dfdf8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1a.png)
任务二 新闻采访
八上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感受新闻精神
先引导思考,然后再分组讨论。
2020年春节,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武汉肆 虐,国家派出了多支医疗队伍驰援湖北,而逆行进入 疫情中心的不仅有白衣战士们,还有不少媒体人。 《财新周刊》是最早派编辑和记者进驻武汉的媒体之 一,他们及时、持续地发回来自一线的新闻。比如在 《37位记者四万字全景调查:新冠病毒何以至此?》 的报道中,收录了财新记者对专家管轶的采访,这篇 采访最先发出了病毒传染性极高的示警;还收录了记 者在红会医院采访正替父亲排队挂号的吴先生,这篇 采访让读者看到了武汉市民的焦灼与无奈……
感受新闻精神
新闻采访时指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进行观察、询问、倾听、 记录和思索等活动。新闻采访时新闻写作的前提,是新闻传播的 起点,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新闻采访体现着新闻精神,并且, 只有经过采访,记者才能挖掘到大众所关心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 实。
理解新闻伦理
先引导思考,然后再分组讨论。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现了一些这样的新 闻,引起不少争议:比如报道患病教师在方舱医院直播 上课,赞扬女护士流产10天后重回一线、女医护们剃光 头去一线、女大夫离开植物人丈夫去一线等。
记者们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疫区一线进行采访,对此,你有什么感想?你认为新 闻采访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新闻采访?
感受新闻精神
正是新闻记者们对疫情真实、连续、出色的报道,以及他们 的勇气和职业操守,构筑了人们对新闻媒体的“信任之墙”。读 者们在获知新闻事实的同时,还深刻地感受到了还原真相、追求 公开和公正的新闻精神。
你认同新闻媒体对这些事件的采访和报道吗?它们以 讴歌和赞扬的立场来报道,你认为有没有问题?
理解新闻伦理
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在传播新闻的活动中,应尊重人类社会普遍的价值 取向,遵守法律和坚守公德底线,在记录和见证事实的同时,参与构筑人类的 精神文化。新闻工作者在确定选题、采访和报道新闻时,也应该考虑到涉及新 闻伦理的一些核心问题:比如价值冲突、隐私保护、最小伤害、技术过滤、平 衡透明等。
八上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感受新闻精神
先引导思考,然后再分组讨论。
2020年春节,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武汉肆 虐,国家派出了多支医疗队伍驰援湖北,而逆行进入 疫情中心的不仅有白衣战士们,还有不少媒体人。 《财新周刊》是最早派编辑和记者进驻武汉的媒体之 一,他们及时、持续地发回来自一线的新闻。比如在 《37位记者四万字全景调查:新冠病毒何以至此?》 的报道中,收录了财新记者对专家管轶的采访,这篇 采访最先发出了病毒传染性极高的示警;还收录了记 者在红会医院采访正替父亲排队挂号的吴先生,这篇 采访让读者看到了武汉市民的焦灼与无奈……
感受新闻精神
新闻采访时指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进行观察、询问、倾听、 记录和思索等活动。新闻采访时新闻写作的前提,是新闻传播的 起点,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新闻采访体现着新闻精神,并且, 只有经过采访,记者才能挖掘到大众所关心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 实。
理解新闻伦理
先引导思考,然后再分组讨论。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现了一些这样的新 闻,引起不少争议:比如报道患病教师在方舱医院直播 上课,赞扬女护士流产10天后重回一线、女医护们剃光 头去一线、女大夫离开植物人丈夫去一线等。
记者们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疫区一线进行采访,对此,你有什么感想?你认为新 闻采访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新闻采访?
感受新闻精神
正是新闻记者们对疫情真实、连续、出色的报道,以及他们 的勇气和职业操守,构筑了人们对新闻媒体的“信任之墙”。读 者们在获知新闻事实的同时,还深刻地感受到了还原真相、追求 公开和公正的新闻精神。
你认同新闻媒体对这些事件的采访和报道吗?它们以 讴歌和赞扬的立场来报道,你认为有没有问题?
理解新闻伦理
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在传播新闻的活动中,应尊重人类社会普遍的价值 取向,遵守法律和坚守公德底线,在记录和见证事实的同时,参与构筑人类的 精神文化。新闻工作者在确定选题、采访和报道新闻时,也应该考虑到涉及新 闻伦理的一些核心问题:比如价值冲突、隐私保护、最小伤害、技术过滤、平 衡透明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采访 》示范公开课 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采访 》示范公开课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9c41a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8.png)
采访提纲示例2 时间、地点 2023年9月20日下午,学校会议室
采访对象 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王永辉
采访目的
宣传王老师的先进事迹,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认识 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采访方式 深度访谈,拍摄照片 采访器材 纸、笔、手机
采访问题
1.王老师,首先祝贺您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对这一称号您怎样看待?
1.守时赴约,注意仪表。 2.彬彬有礼,机智倾听。 3.有效提问,讲究技巧。
①提问应紧扣采访主题,多个角度与层面设问;②要有逻辑性,可 由浅入深或有主到次;③问题要分门别类,一一提出;④语言要简洁清 晰、准确精练;⑤问题要主旨清晰,范围适中,要求明确。 4.过程流畅,轻松自由。 5.做好记录,重视笔录。
核心:对红军的态度
现 象
个体
原 因 现 象 群体
原 因
问题1:那么你参加红军时准是才十一 岁啰?你还参加了长征? 问题2:你为什么参加红军? 问题3:他们(小号手的两个哥哥) 现在在哪里? 问题4:农民喜欢红军吗? 问题5:但是说实在的,你怎么知道他 们喜欢红军呢?
逻辑顺序
各小组利用《新闻采访自评表》,自评在新闻采访中的表现。
2.咱校的老师都以校为家,视学生为子女,反而把自己的 亲生子女“晾”在家中,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您想对自 己的孩子说些什么?
3.有人说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很累、很琐碎、很需要耐 心的职业,您怎样看?
4.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采访提纲示例3
《红星照耀中国》之《红小鬼》斯诺同小号手的谈话(节选)
3.各小组派代表介绍采访提纲,然后 互相点评。
采访提纲没有固定的形式,一般包括采访的 时间、地点、对象、目的、方式、器材、问题 等。采访的问题要围绕采访的目的来拟,要显 得具体、客观、有针对性,而且问题之间要有 逻辑联系。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概述(34张)PPT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概述(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7b9e5738bd63186bdebbc36.png)
第二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新闻采访的定义、特点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第一节 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
一、新闻采访的定义 (一)对现有新闻采访定义的讨论 第一类:“素材搜集”说。 第二类:“调查研究”说。 第三类:“互动行为”说。 (二)关于新闻采访定义的基本理念 ➢新闻采访是特定主体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
解。
返回
(三)称职的记者必须具备的素养
1.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素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与道德素养
• 法律意识的表现:采访写作以及日常其他行 为必须合法;新闻报道不能传播违法内容。
• 邵飘萍的采访技巧: • 巧做戏 • 查心意 • 广交友 • 自办通讯社 • 邵飘萍愤慨于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中国舆论,
于1916年7月,首创了“北京新闻编译社”, 自编本国新闻,翻译重要外电,每天19时左右 准时发稿。
• 独立办报 • 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辞去《申报》的职务,
创办了《京报》。
第二节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一、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互动行为
(一)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符号互动行为
(二)成功的新闻采访必备条件
1.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 理访 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
3.采访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在认知和情感上去体 验受访者的心态,这样才能对采访对象的生活有 深入的理解,才能写出深刻和感人的新闻报道。
• 而对国家经济的走向,记者也往往会进行预测。《中国
经营报》记者谭志娟,在采访和研究的基础上,写就了
前瞻性报道《中国经济现企稳迹象 紧货币短期难改/利
率市场化成关键突破口》,以展望中国经济的宏观走向。
其研判得出的论断已蕴含在报道标题中。这种研判,不
新闻采访的定义、特点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第一节 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
一、新闻采访的定义 (一)对现有新闻采访定义的讨论 第一类:“素材搜集”说。 第二类:“调查研究”说。 第三类:“互动行为”说。 (二)关于新闻采访定义的基本理念 ➢新闻采访是特定主体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
解。
返回
(三)称职的记者必须具备的素养
1.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素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与道德素养
• 法律意识的表现:采访写作以及日常其他行 为必须合法;新闻报道不能传播违法内容。
• 邵飘萍的采访技巧: • 巧做戏 • 查心意 • 广交友 • 自办通讯社 • 邵飘萍愤慨于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中国舆论,
于1916年7月,首创了“北京新闻编译社”, 自编本国新闻,翻译重要外电,每天19时左右 准时发稿。
• 独立办报 • 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辞去《申报》的职务,
创办了《京报》。
第二节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一、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互动行为
(一)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符号互动行为
(二)成功的新闻采访必备条件
1.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 理访 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
3.采访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在认知和情感上去体 验受访者的心态,这样才能对采访对象的生活有 深入的理解,才能写出深刻和感人的新闻报道。
• 而对国家经济的走向,记者也往往会进行预测。《中国
经营报》记者谭志娟,在采访和研究的基础上,写就了
前瞻性报道《中国经济现企稳迹象 紧货币短期难改/利
率市场化成关键突破口》,以展望中国经济的宏观走向。
其研判得出的论断已蕴含在报道标题中。这种研判,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新闻采访是特定主体的一种认知活动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新闻采访是特定 主体对新闻事实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 的认知过程。
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一、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
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一、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 新闻记者的渊源和发展
记者:新闻事业机构中以采写或者采制新闻为本
• 答:我,我当时没想这么多。
• 问:难道一点都没有想过?
• 答:这……
• 问:这是不是假酒?
• 答:(欲辩)我们原……
• 问:(挥舞话筒)别说什么了,我只问你是不是假酒?
• 答:……
返回
三、新闻采访活动的难点
第一,既要有速度,又要有深度。 第二,既要快速,又要准确。 第三,报道既要生动形象,又不允许有 任何虚构。 第四,广播、电视记者的采访现场报道, 难度更大。
(二)记者担当的社会角色
1.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三大功能 (1)监视环境; (2)使社会各部分在对环境做
出反应时相互关联; (3)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
2.记者的三种角色身份
(1)社会守望者角色,例《中国经济现企稳 迹象 紧货币短期难改/利率市场化成关键 突破口》
(2)信息传播者角色
(3)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磊、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经济专家黎友
焕、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交通银行首席
经济学家连平、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国务院发
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中央财经大学中国
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等),还引用了银行行长周
小川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所谈的观点;二是对相关数据进
行了认真解读;三是对我国经济运行有自己的思考和见
1985年,记者艾丰采访湖南省地矿局高级技术人员骆 正常。骆正常因其重大发明,成了当时地矿部第一个万元 重奖的得主。艾丰估计了骆正常的年龄,于是就先从其年 龄开始发问,果然发现对方和自己是同龄人,均于1957年 考入大学。这种认知和情感上的拉近显然为后面的采访奠 定了很好的基础。骆正常在以后的谈话中不断插入这样的 话:“老艾,这事谁都不知道,别的记者我都没说 过!”“老艾,这事我们局长现在还不知道,头一次跟你 说!”艾丰顺理成章地在这样的对话中获得了他所需要的 材料。而几乎是同时,另一个记者也试图采访骆正常。此 记者一开始就问:“你的科研成果名字叫什么呀?”这使 骆很不愉快。接着又问:“请问,你的科研成果有什么经 济价值啊?”骆回答说:“关于经济价值,我也说不清 楚。”那记者说:“连你都说不清楚,我怎么进行报道 呀?”骆说:“你不报道就不报道吧。”结果是不欢而散。
新闻记者—黄远生
• 曾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 记者”,其“远生通讯”更是被视为当年 中国新闻界的一大品牌。
• 写作特点 :一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二 是报道重要的人物事件。三是抓住具体的 场景细节。四是语言通俗生动。
• 新闻思想:他主张记者要与党派划开界限。
• 新闻理论:四能。
新闻记者—邵飘萍
返回
• 问(记者):你叫什么名字?
• 答(嫌犯):(望问者,怔了怔)我叫××× 。
• 问:家住在哪里?
• 答:我家住××村××。
• 问:你过去是干什么的,为什么现在会干起这一行的呢?
• 答:因为……因为……所以……就……
• 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 答:我当时想……
• 问:如果当时不成功或者发生意外你又做如何打算?
解。
返回
(三)称职的记者必须具备的素养
1.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素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与道德素养
• 法律意识的表现:采访写作以及日常其他行 为必须合法;新闻报道不能传播违法内容。
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 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二、新闻采访的特点
1. 有着明确的目的性 ,满足广大受众的新 闻需求。 2.采访对象是各色各样的人。 3.以与人平等地沟通为手段。 成功案例: 记者艾丰采访湖南省地矿局高级技术人员骆 正常 对比案例: 对制造假酒的嫌疑犯的采访 4.要旨是发现和发掘事实的新闻价值 。 5.有极强的时效性要求。
第二节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一、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互动行为
(一)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符号互动行为
(二)成功的新闻采访必备条件
1.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 理解。
2.采访者应当以“前台”的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 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
3.采访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在认知和情感上去体 验受访者的心态,这样才能对采访对象的生活有 深入的理解,才能写出深刻和感人的新闻报道。
职工作的专业人员,是专职跑外勤的。
• 世界上最早的职业记者,是在16世纪的威尼斯 诞生的。
• 我国的职业记者,是在第一个近代中文报刊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创办后出现。
• 1899年3月,在梁启超主编的《清议报》第7 册上,第一次出现了“记者”这个称呼。这是我 国最早出现的“记者”的名称。
• 世界上第一家新闻通讯社,是1835年在巴黎创 办的“哈瓦斯通讯社”,即“法新社”的前身。
• 邵飘萍的采访技巧: • 巧做戏 • 查心意 • 广交友 • 自办通讯社 • 邵飘萍愤慨于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中国舆论,
于1916年7月,首创了“北京新闻编译社”, 自编本国新闻,翻译重要外电,每天19时左右 准时发稿。
• 独立办报 • 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辞去《申报》的职务,
创办了《京报》。
• 而对国家经济的走向,记者也往往会进行预测。《中国
经营报》记者谭志娟,在采访和研究的基础上,写就了
前瞻性报道《中国经济现企稳迹象 紧货币短期难改/利
率市场化成关键突破口》,以展望中国经济的宏观走向。
其研判得出的论断已蕴含在报道标题中。这种研判,不
是主观臆测,而是建立在如下三个基础之上的:一是对
一系列专家的采访(包括:浙商证券高级宏观研究员、特点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第一节 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
一、新闻采访的定义 (一)对现有新闻采访定义的讨论 第一类:“素材搜集”说。 第二类:“调查研究”说。 第三类:“互动行为”说。 (二)关于新闻采访定义的基本理念 ➢新闻采访是特定主体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