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二铝的测定—EDTA 容量法

三氧化二铝的测定—EDTA 容量法
三氧化二铝的测定—EDTA 容量法

FCLYSREKS0022三氧化二铝的测定—EDTA容量法

F_CL_YS_RE_KS_0022

三氧化二铝的测定—EDTA容量法

1. 范围

本法适用于稀土精矿中0.50%~15.0%的三氧化二铝的测定。

2. 原理

试样经盐酸,硝酸溶解,硫酸冒烟,不溶残渣以氢氟酸,硫酸处理,焦硫钾熔融,浸出后与主液合并。在pH7,使铝、铁、稀土、钛等沉淀与钙分离。再以氢氧化钠沉淀分离除去铁、钛、稀土等元素;加入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络合铝,在pH5时,以PAN为指示剂,加氟化钠将铝一EDTA络合物中的EDTA置换出来,用硫酸铜间接滴定铝量。

3. 试剂:

3.1 盐酸:ρ约1.19;1+1。

3.2 硝酸:ρ约1.42。

3.3 硫酸:1+1;1+99。

3.4 氢氟酸:ρ约1.14。

3.5 焦硫酸钾。

3.6 氢氧化铵:1+1。

3.7 氢氧化钠:200g/L;100g/L;10g/L。

3.8 酚酞指示剂:10g/L乙醇溶液。

3.9 PAN指示剂:1g/L的乙醇溶液。

3.10 乙酸一乙酸铵缓冲溶液:600g乙酸铵溶于约700mL水中,加20mL冰乙酸,用水稀释

到1000mL,摇匀。

3.11 氟化钠。

3.12 EDTA标准溶液:C EDTA=0.018mol/L。

3.13 硫酸铜标准溶液:C CuSO4=0.018mol/L。

3.14 氯化铵:20g/L水溶液。

4. 分析步骤

4.1 测定次数

独立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4.2 空白实验

随同试料的分析步骤做空白实验。

4.3 试料的测定

准确称取试样0.5~1.0g于250mL烧杯中,加20ml盐酸(3.1),低温溶解,加5mL硝酸(3.2),浓缩至约5mL体积时,稍冷.加5mL硫酸(3.3)(1+1),加热至硫酸烟冒尽,稍冷。加100mL沸水及2mL盐酸(3.1),加热使可溶物全部溶解,趁热用慢速滤纸过滤于烧杯中,用热的1+99硫酸溶液(3.3)洗净烧杯及滤纸,滤液保留。将沉淀置于铁坩埚中灰化,灼烧,加数滴硫酸(3.3)(1+1)及3~5mL氢氟酸(3.4),在低热电炉上加热除硅,并使硫酸烟冒尽。加2~3g焦硫酸钾(3.5),在650℃左右熔融。取下,稍冷,以少量1+99硫酸(3.3)浸取熔融物,洗出坩埚,加热,溶解可溶性盐类,用慢速滤纸过滤于主液的烧杯中,用1%硫酸(3.3)洗烧杯及沉淀5~8次,弃去沉淀。

将滤液加热,调整体积到200mL左右,用氢氧化铵(3.6)调溶液pH至7~8,加热煮至

微沸,趁热过滤,弃去滤液。沉淀与烧杯用20g/L 氯化铵(3.14)(用氢氧化铵调pH ≈7)溶液洗涤,沉淀用热的盐酸(3.1)(1+1)溶于原烧杯中,再用热水洗净滤纸。溶液用200g/L 的氢氧化钠(3.7)调到近中性(刚出现沉淀,再用几滴稀盐酸溶解),加热煮沸,倒入预先盛有80mL100g/L 氢氧化钠(3.7)的沸腾溶液中,煮沸,过滤,用10g/L 氢氧化钠溶液(3.7)洗涤烧杯及沉淀10余次(若铝高可二次分离)。滤液用酚酞(3.8)作指示剂,盐酸(3.1)酸化后,加入过量的EDTA 标准溶液(3.12),用氢氧化铵(3.6)(1+1)调至粉色刚出现,再用盐酸(3.1)(1+1)调至粉色刚消失,并过量1~2滴(pH ≈5),加入15mL 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3.10),加热煮沸3min ,滴入8滴PAN 指示剂(3.9),用硫酸铜标准溶液(3.13)滴定至紫红色,然后加入1~2g 氟化钠(3.11),煮沸,用硫酸铜标准溶液(3.13)滴定至紫红色为终点。

5. 结果计算:

w Al2O3=1001000

98.50×××××m K V M 式中:w Al2O3-三氧化二铝的质量分数,%;

m—试样重(g )

M—C EDTA ;

V—消耗酸铜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K—每mL 硫酸铜标准溶液相当于EDTA 标准溶液体积(mL )。

注意事项

EDTA 标准溶液必须用铝标准溶液标定。

6. 参考文献

中国稀土学会、包头钢铁公司、包钢稀土研究院分析室编著,《稀土冶金分析手册》,1994,P49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