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建筑施工手册]施工测量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地的勘测、基坑工程测量、建筑结构测量、建筑施工过程管控测量、建筑设备安装测量等方面。
其中,勘测是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的基础,它主要包括建筑工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方面的调查和测量,为建筑施工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基坑工程测量是针对建筑基坑工程进行的测量,主要包括基坑的平面布置、深度和坡度等方面的测量,为基坑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控制。
建筑结构测量是对建筑结构的布置、尺寸、形状等方面进行测量,以确保建筑结构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建筑施工过程管控测量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进行监控和控制的测量,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达到设计要求。
建筑设备安装测量是对建筑设备的位置、方位、高程等参数进行测量,确保建筑设备安装正确并达到设计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测量方法和现代测量方法两种。
传统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平面测量、高程测量和角度测量等,通过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对建筑工地进行测量。
现代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全站仪测量、GPS定位测量、激光测量和卫星遥感测量等,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技术对建筑工地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也适用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各种类型的工程项目。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可以为建筑施工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施工控制,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
在土木工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可以为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必要的测量支持。
在水利工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可以为水利工程的灌溉、排水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测量支持。
在交通工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可以为交通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测量支持。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是建筑工程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它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和经济性有着重要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的发展和应用,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推动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建设工程施工手册(3篇)
第1篇一、前言建设工程施工手册是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施工流程、质量标准、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的工具书。
它旨在为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管理人员等提供全面的施工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达到预期目标。
二、内容概述1. 施工准备阶段(1)工程概况:介绍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工程名称、地点、规模、结构类型、主要材料等。
(2)施工组织设计:阐述施工组织架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配置等。
(3)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等。
2. 施工实施阶段(1)地基基础工程:介绍地基处理、基础施工、基坑支护等工艺和质量要求。
(2)主体结构工程:阐述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3)装饰装修工程:介绍墙面、地面、顶棚、门窗等装饰装修工艺和质量要求。
(4)安装工程:阐述给排水、电气、暖通、消防等安装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3. 施工验收阶段(1)工程质量验收:明确工程质量验收的标准、程序、方法等。
(2)工程安全验收:阐述工程安全验收的标准、程序、方法等。
(3)工程进度验收:介绍工程进度验收的标准、程序、方法等。
4. 施工安全管理(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明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防护措施等。
(2)施工人员安全管理:阐述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操作规程等。
(3)施工机械安全管理:介绍施工机械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
5. 施工环境保护(1)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明确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废弃物处理等。
(2)施工噪声控制:阐述施工噪声控制措施、夜间施工管理等。
三、手册特点1. 实用性强:手册内容紧密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为施工人员提供实用的操作指导。
2. 系统性强:手册内容系统全面,涵盖施工准备、实施、验收、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3. 可操作性:手册内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参照执行。
4. 严谨性:手册内容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符合要求。
(完整版)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说明
第四版出版说明《建筑施工手册》自 1980年出版问世, 1988年出版了第二版, 1997年出版了第三版。
由于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质量验收、材料等标准规范的全面修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以及为了适应我国加人WTO以后建筑业与国际接轨的形势,我们对《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进行了全面修订。
此次修订遵循以下原则:1.继承发扬前三版的优点,充分体现出手册的权威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同时反映我国加入 WTO后,建筑施工管理与国际接轨,把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吸收进来。
精心修订,使手册成为名副其实的精品图书,畅销不衰。
2.近年来,我国先后对建筑材料、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实施,手册修订内容紧密结合相应规范,符合新规范要求,既作为一本资料齐全、查找方便的工具书,也可作为规范实施的技术性工具书。
3.根据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增加建筑安装技术内容,使建筑安装施工技术更完整、全面,进一步扩大了手册实用性,满足全国广大建筑安装施工技术人员的需要。
4.增加补充建设部重点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删除已经落后的、不常用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第四版仍分 5册,全书共 36章。
与第三版相比,在结构和内容上有很大变化,第四版第 1、2、3册主要介绍建筑施工技术,第 4册主要介绍建筑安装技术,第 5册主要介绍建筑施工管理。
与第三版相比,构架不同点在于:(1)建筑施工管理部分内容集中单独成册;(2)根据国家新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增加建筑安装技术内容,使建筑施工技术更完整、全面;(3)将第三版其中 22 装配式大板与升板法施工、 23滑动模板施工、 24大模板施工精简压缩成滑动模板施工一章; 15木结构工程、 27门窗工程、 28装饰工程合并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一章;根据需要,增加古建筑施工一章。
第四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组织修订,来自全国各施工单位、科研院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制组等专家、教授共61人组成手册编写组。
(建筑工程管理)测量施工工法
(建筑工程管理)测量施工工法大规模复杂建筑工程全站仪测放工工法前言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规模日益增大,建筑工程施工平面控制测放的要求不断增高,这样激光全站仪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迅速推广,但国家测量规范未对全站仪给出明确的技术要求。
本工法以江西省南昌市新洪州商业区项目工程的全站仪测放工艺为例,阐述大规模复杂建筑工程全站仪测放工艺程序、技术标准,达到准确、快速、经济测放效果。
1.特点1.1全站仪在测站壹经观测,必要的观测数据,斜距、竖直角、水平角等均自动显示,可同壹瞬间得到平距、高差、点的坐标及高程。
1.2通过传输接口把全站仪采集的数据终端和计算机连接,配以数据处理软件、绘图软件即可实现测图的自动化。
1.3只需将全站仪支设在壹个通视好的测站,可同时对工程测放位置进行整体、乃至细部测量,减少布设控制点的数量,准确、方便、快捷。
1.4全站仪和计算机复合应用,带来施工放样的技术进步,大大简化了传统的施工测量方法,使现代施工测量方法变得灵活、方便、精度高、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且实现了施工测量的数字化、自动化和信息化。
2.适用范围适用于规模大、复杂大型建筑工程施工平面控制测放任务,设计图纸为AUTOCAD电子版格式。
3.工艺原理在复杂工程测放任务中,将施工现场坐标系和计算机AUTOCAD电子版施工图坐标系建为同坐标系,利用主控制点坐标进行复核;捕捉查询电子版格式施工图上需测放的点位,AUTOCAD自动显示测放点的坐标;将全站仪支设在壹个通视好的测站,将测设坐标依次输入全站仪,全站仪对可视范围内的工程进行整体及细部多点测设,且达到测量和现场需求进度。
4.建筑施工测量要点全站仪的主要功能为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现主要介绍坐标测量测放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4.1测放工艺流程4.1.1坐标测绘测量准备----现场坐标系建立----点的测定----图形绘制应用4.1.2坐标测放测量准备----现场坐标系建立----坐标内业计算(设置电子版图纸和现场坐标系同坐标系----复核电子版图纸坐标和现场坐标----捕捉查询需测放的点坐标)----现场全站仪多点测放4.2测量准备4.2.1技术准备a.完整的项目工程电子版图纸,熟读设计图纸,理解设计意图,明确设计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之相关制度和职责,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一)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是本工程测量工作的制度保障。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基础工作,是各施工阶段的先导性工作,也是各阶段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一)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是本工程测量工作的制度保障。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基础工作,是各施工阶段的先导性工作,也是各阶段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工程的水平位置、高程、竖向和几何样子吻合设计要求与施工的依据,并为工程设计、施工与工程经营管理供应必要的测绘资料。搞好施工测量管理工作是保证正常施工和工程质量的前提。项目部由两名测量管理人员,放线工作由施工队测量人员完成,项目部测量组负责现场轴线把握网的测绘,负责建立各种关键的平面和高程把握点及其桩位的交接工作,对各分包单位测量工作的复核验收,向监理的报验工作和对现场全部测量单位的协调工作,向其他部门供应测量成果及有关数据。负责本部位施工范围测量方案的制定、轴线定位、工程放线的实施以及资料的整理、上报工作。由于本工程规模宏大,工期紧,结构简洁,精度要求高,应配备足够的现场测量人员,才能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各施工队应配备至少一名阅历丰富、基础扎实的测量人员和其它数名技术娴熟的测量员关怀施工放线, 每个人都应持有相应等级的岗位证书并报项目经理部、监理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流程图如下:(二)仪器管理:1 、仪器选用;依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工程放线的精度要求现场需配备的测量仪器如下表:编号设备名称精度指标数量用途1 SET2110 全站仪 2+2ppm*D ( mm ) 1 台工程把握定位2 DJ2 电子经纬仪 2 " 2 台施工放样3 DS3 水准仪 2mm 2 台标高把握4 50m 钢尺Ⅱ级 2 把施工放样5 JC-100 激光垂准仪 1/40000 2 台轴线竖向传递6 激光接收耙 2 个接收激光点7 5m 塔尺 2 把标高测量8 线坠 2 个铅直线测设9 对讲机―― 2 部通讯联络2 、仪器现场管理:( 1 )全部仪器设备都应有检定合格证,并按周期检定。( 2 )仪器检定依据国家(市)各类设备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检定方法、检验准则在国家授权的计量单位进行检定。( 3 )保存检定记录,建立仪器管理台帐,内容主要包括:型号、数量、检定时间、搬运、收发用法等。( 4 )现场设仪器柜,测量人员负责仪器日常管理。( 5 )严格依据操作规程操作,杜绝冒险、违章。(三)资料管理:依据《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J 01 ― 51 ― 2021 )中的有关测量章节内容和要求, 测量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施工测量方案及审批。2 、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 表 B2-2 )3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表 C3-1 )4 、基槽验线记录( 表 C3-2 )5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表 C3-3 )6 、楼层标高抄测记录( 表 C3-4 )7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 表 C3-5 )8 、沉降观测记录复核、验线(一)要求:1 、各施工队测量组放线完毕首先自检合格后,方可向项目部测量人员申请验线。2 、项目部测量员复检合格后,向监理公司申请验线。3 、经监理公司复检通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4 、验线不合格,需立即改正,复检合格后,重新整理资料,申请验线。(二)验线程序(三)验线范围:1 、监理验线范围:现场和作业面各级平面、高程把握点,各种分部、分项工程的定位桩点,基槽位置、几何尺寸和标高,各种关键部位的线。2 、项目部测量员验线范围:除了以上监理验线范围内的必验项目,随时检查各种细部线,验线结果准时反馈各作业队,以便改正。(四)施工测量验线工作的基本准则1 、验线工作应主动准时,验线工作要从审核施工测量方案开头,在施工的各主要阶段前,均应对施工测量工作提出预防性的要求,以做到防患于未然。2 、验线的依据务必原始、正确、有效。3 、仪器与钢尺务必按计量法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和校正。4 、验线的精度应吻合规范要求,主要包括:( 1 )仪器的精度应适应验线要求,并校正完好。( 2 )务必按规程作业,观测误差务必小于限差,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应实行措施进行改正。( 3 )验线本身应进行附合(或闭合)校核。5 、务必独立验线,验线工作应尽量与放线工作不相关,主要包括:观测人员、仪器、测法及观测路线等。6 、验线的关键环节与最弱部位,主要包括:( 1 )定位依据桩位及定位条件;( 2 )场区平面把握网、主轴线及其把握桩(引桩);( 3 )场区高程把握网及± 0.000 高程线。7 、场区平面把握网与建筑物定位,应在平差计算中评定其最若部位的精度,并实地验测,精度不吻合要求时应重测。8 、细部测量,可用不低于原测量放线的精度进行验测,验线成果与原放线成果之间的误差处理如下:( 1 )两者之差若小于 1/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优良;( 2 )两者之差略小于或等于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合格(可不必改正放线成果,或取两者的平均值);( 3 )两者之差超过限差时,原则上不予验收,尤其是要害部位,若次要部位可令其局部返工。 (五) 质量保证措施1 、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进行。2 、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3 、测量仪器和量具除按规定周期检定外,对常常用法的经纬仪、水准仪的主要轴系关系应在每项工程施工测量前进行检验校正,施工中还应每隔 1 ~ 3 个月进行定期检验校正。测量仪器和量具的用法应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应细心保管,加强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状态。4 、施工图、测量桩点,务必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5 、全部测量作业完后,测量作业人员务必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报项目部测量员核验,最终向监理报验。6 、自检时,对作业成果进行全数检查。7 、核验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间距、纵横轴线交角以及工程重点部位,保证几何关系正确。8 、滞后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应与超前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进行联测,并对联测结果进行记录。9 、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疼惜,全部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10 、为防止测量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差),务必从人员、仪器、操作环境和管理四个方面解决。11 、尽量选择最佳观测时间施测,在不利环境下施测的结果,应有严格的校核措施,合格后方可交付用法。(六)发生错误的改正:( 1 )发觉错误,应立即查明缘由,向上级报告。( 2 )对由此所施测的一切结果进行检核。( 3 )对发觉的错误立即订正,有关人员应担当相应的责任。 ( 4 )填写错误追踪记录,并制定预防措施。沉降观测由甲方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对主体建筑的沉降进行观测。十一、协作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验线依据北京市建设工程规划监督若干规定及实施细则(北京市人民政府 86 号令)的要求,施工方有责任和义务,协作业主对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本工程的规划验线和规划验收工作,我们视业主工作是我们的工作。( 1 )当我方按规划总图的楼座桩定出外控桩,并撒出外廊灰线后,供甲方请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验灰线。( 2 )当结构施工到首层时,供业主请有资质的测绘单位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来验线。( 3 )当结构施工完毕,我们将汇总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进行结构审核的资料上报给业主 , 由业主报市规划主管部门对工程进行审核。( 4 )当工程竣工后我方将协作业主请来的作竣工验收的测绘单位作好竣工测量工作和资料收集工作。</P监事职责会议须知条例岗位职责管理办法管理制度。
2020年(建筑工程管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目录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目录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目录第一册1施工常用数据1-1 常用符号和代号1-1-1 常用字母1-1-2 常用符号1-1-2-1 数学符号1-1-2-2 法定计量单位符号1-1-2-3 文字表量符号1-1-2-4 化学元素符号1-1-2-5 常用构件代号1-1-2-6 塑料、树脂名称缩写代号1-1-2-7 常用增塑剂名称缩写代号1-1-2-8 建筑施工常用国家标准编号1-1-2-9 部分国家的国家标准代号1-1-2-10 钢材涂色标记1-1-2-11 钢筋符号1-1-2-12 建材、设备的规格型号表示法1-1-2-13 钢铁、阀门、润滑油的产品代号1-1-2-14 常用架空绞线的型号及用途1-2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1-2-1 长度单位换算1-2-1-1 公制与市制、英美长度单位换算1-2-1-2 英寸的分数、小数习惯称呼与毫米对照1-2-2 面积单位换算1-2-3 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2-4 重量(质量)单位换算1-2-5 力、重力单位换算1-2-5-1 力(牛顿,N)单位换算1-2-5-2 压强(帕斯卡,Pa)单位换算1-2-5-3 力矩(弯矩、扭矩、力偶矩、转矩)单位换算1-2-5-4 习用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换算1-2-6 功率单位换算1-2-7 速度单位换算1-2-8 流量单位换算1-2-8-1 体积流量单位换算1-2-8-2 质量流量单位换算1-2-9 热及热工单位换算1-2-9-1 温度单位换算1-2-9-2 各种温度的绝对零度、水冰点和水沸点温度值1-2-9-3 导热系数单位换算1-2-9-4 传热系数单位换算1-2-9-5 热阻单位换算1-2-9-6 比热容(比热)单位换算1-2-9-7 功、能、热单位换算1-2-9-8 水的温度和压力换算1-2-9-9 水的温度和汽化热换算1-2-9-10 热负荷单位换算1-2-10 电及磁单位换算1-2-10-1 电流单位换算1-2-10-2 电压单位换算1-2-10-3 电阻单位换算1-2-10-4 电荷量单位换算1-2-10-5 电容单位换算1-2-11 声单位换算1-2-12 粘度单位换算1-2-12-1 动力粘度单位换算1-2-12-2 运动粘度单位换算1-2-13 硬度换算1-2-14 标准筛常用网号、目数对照1-2-15 pH 值参考表1-2-16 角度与弧度互换表1-2-17 弧度与角度互换表1-2-18 斜度与角度变换表1-3 常用求面积、体积公式常用求面积、1-3-1 平面图形面积1-3-2 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1-3-3 物料堆体积计算1-3-4 壳体表面积、侧面积计算1-3-4-1 圆球形薄壳1-3-4-2 椭圆抛物面扁壳1-3-4-3 椭圆抛物面扁壳系数计算1-3-4-4 圆抛物面扁壳1-3-4-5 单、双曲拱展开面积1-4 常用建筑材料及数值1-4-1 材料基本性质、常用名称及符号1-4-2 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1-4-3 石油产品体积、重量换算1-4-4 液体平均相对密度及容量、重量换算1-4-5 圆钉、木螺钉直径号数及尺寸关系1-4-6 圆钉直径与英制长度关系1-4-7 圆钉英制规格1-4-8 薄钢板习用号数的厚度1-4-9 塑料管材、板材规格及重量1-4-9-1 塑料硬管1-4-9-2 塑料软管1-4-9-3 塑料硬板1-5 气象、地质、地震气象、地质、1-5-1 气象1-5-1-1 风级表1-5-1-2 降雨等级1-5-1-3 我国主要城市气象参数1-5-1-4 我国主要城镇采暖期度日数1-5-1-5 世界主要城市气象参数1-5-2 地质年代表1-5-3 地展1-5-3-1 地展展级1-5-3-2 地震烈度1-5-3-3 几种地震烈度表的换算1-6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1-6-1 空气污染1-6-1-1 标准大气的成分1-6-1-2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1-6-1-3 空气污染物三级标准浓度限值1-6-1-4 中国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1-6-1-5 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1-6-1-6 中国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1-6-2 噪声1-6-2-1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6-2-2 新建、扩建、改建企业噪声标准1-6-2-3 工业企业厂区内各类地点噪声标准1-6-2-4 现有企业噪声标准1-6-2-5 建筑现场主要施工机械噪声限值1-6-2-6 中国机动车辆噪声标准1-6-2-7 国外听力保护的噪声允许标准1-6-2-8 国外环境噪声标准1-6-2-9 国外职业噪声标准1-6-3 水污染1-6-3-1 排水水质标准1-6-3-2 地面水水质卫生要求1-6-3-3 地面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6-3-4 水消毒处理方法2 常用结构计算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2-1-1 荷载2-1-2 结构静力计算表2-2 建筑地基基础计算2-2-1 地基基础计算用表2-2-2 地基及基础计算2-2-2-1 基础埋置深度2-2-2-2 地基计算2-2-2-3 基础计算2-3 混凝土结构计算2-3-1 混凝土结构基本计算规定2-3-2 混凝土结构计算用表2-3-3 混凝土结构计算公式2-4 砌体结构计算2-4-1 砌体结构的计算用表2-4-2 砌体结构计算公式2-5 钢结构计算2-5-1 钢结构计算用表2-5-2 钢结构计算公式2-5-3 钢管结构计算2-5-4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计算2-6 木结构计算2-6-1 木结构计算用表2-6-2 木结构计算公式3 材料试验与结构检验3-1 材料试验3-1-1 材料试验项目及检验规则3-1-2 试样(件)的制备3-1-2-1 样品的缩分3-1-2-2 岩石抗压强度试件3-1-2-3 混凝土试件3-1-2-4 建筑砂浆试件的制备3-1-2-5 钢材试件3-1-2-6 建筑用轻钢龙骨试样3-1-2-7 木材试样3-1-2-8 耐火材料试件3-1-2-9 硬聚抓乙烯管材试样4 3-1-3 试验方法3-1-3-1 材料试验的非标准方法3-1-3-2 混凝土的现场检测3-1-3-3 土工密度试验3-1-3-4 碎石土野外鉴别3-1-4 混凝土试块强度、砂浆试块强度的评定方法3-1-4-1 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3-1-4-2 砌筑砂浆试块强度的验收与评定3-2 结构性能检验3-2-1 预制构件3-2-2 地基结构性能检验3-2-2-1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3-2-2-2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3-2-2-3 岩基载荷试验要点3-2-2-4 岩石锚杆抗拔试验要点3-2-2-5 土层锚杆试验要点3-2-2-6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要点3-2-2-7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点3-3 对现场型试验室的要求3-3-1 试验环境3-3-2 所需设备及工具3-3-3 资料管理3-4 试验管理程序4施工测量4-1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4-1-1 基本原则4-1-2 距离测量4-1-2-1 普通量距4-1-2-2 精密量距4-1-2-3 精密量距的几项改正数4-1-3 己知角度的测设4-1-4 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4-1-4-1 直角坐标法4-1-4-2 极坐标法4-1-4-3 角度前方交会法4-1-4-4 方向线交会法4-1-4-5 距离交会法4-1-4-6 正倒镜投点法4-1-5 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的测设4-1-5-1 地面上点的高程测设4-1-5-2 高程传递4-1-6 倾斜线的测设4-2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4-2-1 坐标系统及坐标换算4-2-1-1 坐标系统4-2-1-2 坐标换算4-2-2 建筑方格网和主轴线设计4-2-2-1 建筑方格网设计4-2-2-2 主轴线设计4-2-3 主轴线的测设4-2-3-1 主轴线点初步位置的测定方法及实地标定4-2-3-2 主轴线点精确位置的测定和主轴线方向调整4-2-3-3 主轴线长度的精密丈量及主轴线点坐标的确定4-2-3-4 短轴线的测设4-2-3-5 轴线的加密4-2-3-6 注意事项4-2-4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4-2-4-1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方法4-2-4-2 建筑方格网的加密和最后检查4-2-4-3 水平角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4-2-4-4 边长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4-2-4-5 方格网平差计算4-2-5 用小三角测量法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4-2-5-1 小三角测量等级与三角网的布设4-2-5-2 小三角测量的步骤4-2-6 用导线测量法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4-2-6-1 导线测量的等级与导线网的布设4-2-6-2 导线测量的步骤4-2-6-3 导线法与轴线法联合测设施工控制网4-2-7 圆弧平面图形的施工测量4-2-7-1 圆弧形平面曲线的数学方程式4-2-7-2 圆弧形平面曲线图形的现场施工放线4-2-7-3 圆弧形楼梯的施工放线4-2-8 高程控制测量4-2-8-1 厂区高程控制测量的一般规定4-2-8-2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和方法4-2-8-3 水准网的平差计算4-2-9 标桩的埋设4-2-9-1 平面控制点标桩4-2-9-2 水准点标桩4-3 单层排架钢架建筑的施工测量4-3-1 厂房控制网的建立4-3-1-1 厂房控制网的建立方法4-3-1-2 厂房扩建与改建时的控制测量4-3-2 厂房基础施工测量4-3-2-1 混凝土杯形基础施工测量4-3-2-2 钢柱基础施工测量4-3-2-3 混凝土柱子基础及柱身、平台施工测量4-3-2-4 设备基础施工测量4-3-2-5 基础施工与竣工测量的允许偏差4-3-3 厂房结构安装测量4-3-3-1 柱子安装测量4-3-3-2 吊车梁安装测量4-3-3-3 吊车轨道安装测量4-3-4 管道工程施工测量4-3-4-1 管道工程测量的准备工作4-3-4-2 管道中线定位及高程控制测量4-3-4-3 管道中线与纵横断面测量4-3-4-4 地下管线施工测量4-3-4-5 架空管线施工测量4-3-4-6 管线竣工测量及竣工图编绘4-3-5 机械设备安装测量4-3-5-1 安装基准线和基准点的确定4-3-5-2 平面安装基准线的设置形式4-3-5-3 中心线与副线的检查4-3-5-4 设备安装期间设备标高基准点设置与沉降观测4-4 多层房屋的施工测量4-4-1 多层建筑主轴线的测设4-4-2 房屋定位测量4-4-3 房屋基础施工测量4-4-4 墙身皮数杆的设置4-4-5 多层建筑物施工测量4-5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4-5-1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及基本要求4-5-1-1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4-5-1-2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准则4-5-2 建立施工控制图4-5-2-1 平面控制4-5-2-2 高程控制4-5-3 建(构)筑物主要轴线的定位及标定4-5-3-1 桩位放样4-5-3-2 建筑物基坑与基础的测定4-5-3-3 建筑物基础上的平面与高程控制4-5-4 高层建筑中的竖向测量4-5-4-1 激光铅垂仪法4-5-4-2 天顶垂准测量(仰视法)4-5-4-3 天底垂准测量(俯视法)4-5-5 上海金茂大厦施工测量实例4-5-5-1 概述4-5-5-2 建筑施工对测量精度要求4-5-5-3 施工特点和测量难度4-5-5-4 施工平面(垂直)控制网的建立4-5-5-5 垂准测量方法和要求4-5-5-6 水准测量和塔身高程控制测量4-5-5-7 塔楼钢结构安装测量4-5-5-8 主楼沉降观测4-5-5-9 结构各阶段完工线(点)测量成果4-6 建筑物沉降与变形观测4-6-1 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测设4-6-1-1 水准点的布设4-6-1-2 水准点的形式与埋设4-6-1-3 沉降观测水准点高程的测定4-6-1-4 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4-6-1-5 观测点的形式与埋设4-6-2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4-6-2-1 沉降观测的方法和一般规定4-6-2-2 沉桩过程中的变形观测4-6-2-3 各施工阶段中的变形观测4-6-2-4 建筑物全部竣工后的沉降变形观测4-6-2-5 沉降观测的精度及成果整理4-6-3 沉降观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4-6-3-1 曲线在首次观测后即发生回升现象4-6-3-2 曲线在中间某点突然回升4-6-3-3 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4-6-3-4 曲线的波浪起伏现象4-6-3-5 曲线中断现象4-6-4 建筑物变形与裂缝观测4-6-4-1 倾斜观测4-6-4-2 裂缝观测4-6-4-3 位移观测4-6-4-4 用三角高程测量法测定建筑物的沉降变形4-6-4-5 用基准线法测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4-6-4-6 用前方交会法测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4-6-4-7 用后方交会法测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4-7 特殊工程的施工测量4-7-1 钢结构工程中的施工测量4-7-2 电视塔施工中的施工测量4-7-3 上海电视塔(东方明珠)施工测量实例4-8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4-8-1 编绘竣工总平面图的意义4-8-2 编绘竣工总平面图的方法和步骤4-8-2-1 绘制前准备4-8-2-2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4-8-3 编绘竣工总平面图时的现场实测工作4-8-4 竣工总平面图最终绘制4-8-4-1 分类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4-8-4-2 综合竣工总平面图4-8-4-3 随工程的竣工相继进行编绘4-8-4-4 竣工总平面图的图面内容和图例4-8-4-5 竣工总平面图的附件4-9 测量仪器的检验和校正4-9-1 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4-9-1-1 经纬仪应满足的条件4-9-1-2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4-9-1-3 激光经纬仪的构造4-9-1-4 激光经纬仪的操作方法4-9-1-5 激光经纬仪的特点和应用4-9-2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4-9-2-1 普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4-9-2-2 精密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4-9-2-3 激光水准仪的构造4-9-2-4 激光水准仪的操作方法4-9-2-5 激光水准仪的用途4-9-3 钢尺的检定4-9-3-1 钢尺检定的方法4-9-3-2 尺方程式及其简化4-9-3-3 标准基线的建立4-9-3-4 钢尺使用时注意事项4-9-4 光电测距仪4-9-4-1 光电测距仪的概况4-9-4-2 光电测距仪的构造4-9-4-3 光电测距仪的用途4-9-4-4 光电测距仪的检验与校正主要参考文献5脚手架工程和垂直运输设施5-1 脚手架工程技术、安全管理和设计计算脚手架工程技术、5-1-1 脚手架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5-1-1-1 脚手架的分类5-1-1-2 脚手架工程的常用术语5-1-1-3 脚手架工程的技术要求5-1-1-4 脚手架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5-1-2 脚手架构架与设置和使用要求的一般规定5-1-2-1 脚手架构架和设置要求的一般规定5-1-2-2 脚手架杆配件的一般规定5-1-2-3 脚手架搭设、使用和拆除的一般规定5-1-3 脚手架设计和计算的一般方法5-1-3-1 脚手架设计计算的统一规定5-1-3-2 脚手架的荷载计算5-1-3-3 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计算5-1-3-4 单肢杆件的稳定性计算5-1-3-5 水平杆件、脚手板、扣件抗滑、立杆底座和地基承载力的验算5-1-3-6 脚手架挑支构造和设施的计算5-2 常用落地式脚手架的设置、构造和设计常用落地式脚手架的设置、5-2-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5-2-1-1 构架材料的技术要求5-2-1-2 构架的形式、特点和构造要求5-2-1-3 设计计算及常用资料5-2-2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5-2-2-1 性能特点、杆配件和承载能力5-2-2-2 双排外脚手架5-2-2-3 直线和曲线单排外脚手架5-2-3 门(框组)式钢管脚手架5-2-3-1 构造情况和主要部件5-2-3-2 搭设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5-2-3-3 主要应用形式和材料用量5-2-3-4 设计计算及常用资料5-3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构造和设计5-3-1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类别和一般构造5-3-1-1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类别和构造要求5-3-1-2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一般构造5-3-2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5-3-2-1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要求5-3-2-2 扣件式钢管梁板模板支撑架的稳定性计算5-3-2-3 碗扣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5-3-2-4 门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5-4 常用非落地式脚手架的设置和使用5-4-1 附着升降脚手架的设置和使用5-4-1-1 附着升降脚手架的类别和基本组成5-4-1-2 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5-4-2 吊篮5-4-2-1 吊篮的类别和基本构造5-4-2-2 吊篮设计、制作和使用的安全要求5-5 垂直运输设施5-5-1 垂直运输设施的设置要求5-5-1-1 垂直运输设施的分类5-5-1-2 国内外塔式起重机产品的情况与使用选择5-5-1-3 垂直运输设施的设置要求5-5-2 井字架和龙门架5-5-2-1 扣件式钢管井架5-5-2-2 型钢井架和无缆风高层井架5-5-2-3 龙门架5-5-2-4 吊盘安全装置5-5-3 施工升降机(建筑施工电梯)5-5-3-1 施工升降机的分类、性能和架设高度5-5-3-2 施工升降机的安全装置5-5-3-3 施工升降机的使用注意事项主要参考文献6土方与基坑工程6-1 土方工程6-1-1 土的基本性质6-1-1-1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6-1-1-2 粘性土、砂土的性质指标6-1-1-3 土的力学性质指标6-1-2 土的基本分类6-1-2-1 岩石6-1-2-2 碎石土6-1-2-3 砂土6-1-2-4 粘性土6-1-3 土的工程分类与性质6-1-3-1 土的工程分类6-1-3-2 土的工程性质6-1-4 土的现场鉴别方法6-1-4-1 碎石土的现场鉴别6-1-4-2 粘性土等的现场鉴别6-1-5 特殊土6-1-5-1 湿陷性黄土6-1-5-2 膨胀土6-1-5-3 软土6-1-5-4 盐演土6-1-5-5 冻土6-1-6 工程场地平整6-1-6-1 场地平整的程序6-1-6-2 场地平整的土方量计算6-1-7 土方开挖6-1-7-1 土方施工准备工作6-1-7-2 开挖的一般要求6-1-7-3 浅基坑、槽和管沟开挖6-1-7-4 浅基坑、槽和管沟的支撑方法6-1-7-5 浅基坑、槽和管沟支撑的计算6-1-7-6 土方开挖和支撑施工注意事项6-1-7-7 基坑边坡保护6-1-7-8 土方开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6-1-8 土方机械化施工6-1-8-1 土方机械的选择6-1-8-2 常用土方机械6-1-8-3 土方机械基本作业方法6-1-8-4 土方机械施工要点6-1-9 土方回填6-1-9-1 土料要求与含水量控制6-1-9-2 基底处理6-1-9-3 填方边坡6-1-9-4 人工填土方法6-1-9-5 机械填土方法6-1-10 填土的压实6-1-10-1 压实的一般要求6-1-10-2 压实机具的选择6-1-10-3 填土压(夯)实方法6-1-10-4 质量控制与检验6-1-11 土方工程特殊问题的处理6-1-11-1 滑坡与塌方的处理6-1-11-2 冲沟、土洞、故河道、古湖泊的处理6-1-11-3 橡皮土处理6-1-11-4 流砂处理6-1-12 土方开挖与回填安全技术措施6-2 基坑工程6-2-1 基坑工程的内容6-2-2 基坑工程的设计原则与基坑安全等级6-2-2-1 基坑支护结构的极限状态6-2-2-2 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6-2-3 基坑工程勘察6-2-3-1 岩土勘察6-2-3-2 周围环境勘察6-2-3-3 施工工程的地下结构设计资料调查6-2-4 支护结构的类型和造型6-2-4-1 支护结构的类型和组成6-2-4-2 支护结构的选型6-2-5 荷载与抗力计算6-2-5-1 水平荷载标准值6-2-5-2 水平抗力标准值6-2-6 支护结构计算6-2-6-1 排桩与地下连续墙计算6-2-6-2 水泥土墙计算6-2-6-3 土钉墙计算6-2-6-4 逆作拱墙计算6-2-6-5 逆作法计算要点6-2-6-6 内支撑体系计算要点6-2-6-7 土锚杆(土锚)计算6-2-7 支护结构施工6-2-7-1 钢板桩施工6-2-7-2 水泥土墙施工6-2-7-3 地下连续墙施工6-2-7-4 逆作(筑)法施工6-2-7-5 土钉墙施工6-2-7-6 内支撑体系施工6-2-7-7 锚杆施工6-2-8 地下水控制6-2-8-1 地下水控制方法选择6-2-8-2 基坑涌水量计算6-2-8-3 集水明排法6-2-8-4 降水6-2-8-5 截水6-2-8-6 降水与排水施工质量检验标准6-2-9 深基坑土方开挖6-2-9-1 放坡挖土6-2-9-2 中心岛(墩)式挖土6-2-9-3 盆式挖土机6-2-9-4 深基坑土方开挖的注意事项6-2-9-5 土方开挖阶段的应急措施6-2-10 基坑工程现场施工设施6-2-11 基坑工程监测6-2-11-1 支护结构监测6-2-11-2 周围环境监测6-2-11-3 监测方案编制6-2-12 沉井施工6-2-12-1 沉井类型6-2-12-2 沉井制作与下沉6-2-12-3 沉井下沉施工常遇问题和预防处理方法6-2-12-4 沉井的质量检验标准主要参考文献7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7-1 地基处理7-1-1 换填地基7-1-1-1 灰土地基7-1-1-2 砂和砂石地基7-1-1-3 粉煤灰地基7-1-2 夯实地基7-1-2-1 重锤夯实地基7-1-2-2 强夯地基7-1-3 挤密桩地基7-1-3-1 灰土桩地基7-1-3-2 砂石桩地基7-1-3-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7-1-3-4 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7-1-4 深层密实地基7-1-4-1 振冲地基7-1-4-2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7-1-5 高压喷射注浆地荃7-1-5-1 旋喷注浆桩地基7-1-6 注浆地基7-1-6-1 水泥注浆地基7-1-6-2 硅化注浆地基7-1-7 预压地基7-1-7-1 砂井堆载预压地基7-1-7-2 袋装砂井堆载预压地基7-1-7-3 塑料排水带堆载预压地基7-1-7-4 真空预压地基7-1-8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7-1-8-1 土工织物地基7-1-8-2 加劲土地基7-1-9 局部地基处理7-1-9-1 松土坑、古墓、坑穴7-1-9-2 土井、砖井、废矿井7-1-9-3 软硬地基7-2 桩基工程7-2-1 桩的分类7-2-2 桩型与工艺的选择7-2-3 桩基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7-2-3-1 桩锤的选用7-2-3-2 常用桩锤的技术性能7-2-3-3 桩架选用7-2-3-4 常用灌筑桩钻孔机械7-2-4 打(沉)入式预制桩施工7-2-4-1 桩的制作、运输和堆放7-2-4-2 打(沉)桩方法7-2-4-3 特殊打(沉)桩方法7-2-4-4 打(沉)桩常遇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7-2-4-5 打(沉)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措施7-2-5 静力压桩施工7-2-5-1 机械静压桩施工7-2-5-2 锚杆静压桩施工7-2-6 先张预应力管桩施工7-2-6-1 桩规格与适用条件7-2-6-2 打(沉)桩工艺方法要点7-2-7 混凝土灌筑桩7-2-7-1 冲击钻成孔灌筑桩7-2-7-2 回转钻成孔灌筑桩7-2-7-3 潜水电钻成孔灌筑桩7-2-7-4 钻孔压浆灌筑桩7-2-7-5 挤扩多分支承力盘与多支盘灌筑桩7-2-7-6 振动沉管灌筑桩7-2-7-7 锤击沉管灌筑桩7-2-7-8 套管夯扩灌筑桩7-2-7-9 人工挖孔和挖孔扩底灌筑桩7-2-7-10 质量要求及验收7-2-8 钢桩7-2-8-1 钢管桩7-2-8-2H 型钢桩7-2-9 桩的检测7-2-9-1 静载试验法7-2-9-2 动测法7-2-10 桩基承载力评定7-2-10-1 按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的承载力7-2-10-2 按单桩的静载试验确定承载力7-2-10-3 按桩的抗拔试验确定抗拔承载力7-2-10-4 按桩的水平荷载试验确定水平承载力7-2-11 打(沉)桩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参考文献第二册8模板工程8-1 组合式模板8-1-1 55 型组合钢模板8-1-1-1 部件组成8-1-1-2 施工设计8-1-1-3 模板工程的施工及验收8-1-1-4 模板的运输、维修和保管8-1-2 中型组合钢模板8-1-2-1 组成8-1-2-2 特点8-1-2-3 施工工艺8-1-3 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8-1-3-1 75 系列钢框胶合板模板8-1-3-2 55 型和78 型钢框胶合板模板8-1-3-3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8-2 工具式模板8-2-1 大模板8-2-1-1 大模板构造8-2-1-2 大模板设计和配制8-2-1-3 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8-2-3 爬升模板8-2-3-1 模板与爬架互爬8-2-3-2 新型导轨式液压爬升模板8-2-3-3 模板与模板互爬8-2-3-4 爬架与爬架互爬8-2-3-5 国内320m 以上超高层建筑爬模施工实例8-2-4 飞模8-2-4-1 常用的几种飞模8-2-4-2 升降、行走和吊运工具8-2-4-3 飞模的选用和设计布置原则8-2-4-4 施工工艺8-2-4-5 施工质量与安全要求8-2-5 模壳8-2-5-1 模壳的种类、特点及质量要求8-2-5-2 支撑系统8-2-5-3 施工工艺8-2-6 柱模8-2-6-1 玻璃钢圆柱模板8-2-6-2 圆柱钢模8-2-6-3 无柱箍可变截面钢柱模8-3-1 压型钢板模板8-3-1-1 种类、规格和使用原则8-3-1-2 压型钢板模板的安装8-3-2 混凝土薄板模板8-3-2-1 品种、抗剪构造和规格8-3-2-2 薄板制作、运输和堆放8-3-2-3 安装工艺8-4 胶合板模板8-4-1 散支散拆胶合板模板8-4-1-1 木胶合板模板8-4-1-2 竹胶合板模板8-4-1-3 施工工艺8-4-2 胶合板模板参考资料8-5 脱模剂8-5-1 脱模剂的种类和配制8-5-2 使用注意事项8-6 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的设计8-6-1 模板设计的内容和原则8-6-1-1 设计的内容8-6-1-2 设计的主要原则8-6-2 模板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8-6-2-1 荷载及荷载组合8-6-2-2 模板结构的挠度要求8-6-2-3 材料及性能8-6-2-4 设计计算公式8-6-3 模板结构设计示例8-6-3-1 采用组合式钢模板组拼模板结构8-6-3-2 钢大模板的设计8-6-3-3 爬升模板8-7 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要求8-7-1 基本规定8-7-2 模板安装8-7-2-1 主控项目8-7-2-2 一般项目8-7-3 模板拆除8-7-3-1 主控项目8-7-3-2 一般项目主要参考文献9钢筋工程9-1 材料9-1-1 钢筋品种与规格9-1-1-1 热轧钢筋9-1-1-2 余热处理钢筋9-1-1-3 冷轧带肋钢筋9-1-1-4 冷轧扭钢筋9-1-1-5 冷拔螺旋钢筋9-1-2 钢筋性能9-1-2-1 钢筋力学性能9-1-2-2 钢筋锚固性能9-1-2-3 钢筋冷弯性能9-1-2-4 钢筋焊接性能9-1-3 钢筋锈蚀与防护9-1-4 钢筋质量检验9-1-4-1 检查项目和方法9-1-4-2 热轧钢筋检验9-1-4-3 冷轧带肋钢筋检验9-1-4-4 冷轧扭钢筋检验9-2 配筋构造9-2-1 一般规定9-2-1-1 混凝土保护层9-2-1-2 钢筋锚固9-2-1-3 钢筋连接9-2-2 板9-2-2-1 受力钢筋9-2-2-2 分布钢筋9-2-2-3 构造钢筋9-2-2-4 板上开洞9-2-2-5 板柱节点9-2-3 梁9-2-3-1 受力钢筋9-2-3-2 弯起钢筋9-2-3-3 箍筋9-2-3-4 纵向构造钢筋9-2-3-5 附加横向钢筋9-2-4 柱9-2-4-1 纵向受力钢筋9-2-4-2 箍筋9-2-5 剪力墙9-2-6 基础9-2-6-1 条形基础9-2-6-2 单独基础9-2-6-3 筏板基础9-2-6-4 箱形基础9-2-7 抗震配筋要求9-2-7-1 一般规定9-2-7-2 框架梁9-2-7-3 框架柱与框支柱9-2-7-4 框架梁柱节点9-2-7-5 剪力墙9-2-8 钢筋焊接网9-2-8-1 钢筋焊接网品种与规格9-2-8-2 钢筋焊接网锚固与搭接9-2-8-3 楼板中的应用9-2-8-4 墙板中的应用9-2-9 预埋件和吊环9-2-9-1 预埋件9-2-9-2 吊环9-2-10 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9-2-10-1 一般规定9-2-10-2 梁平法施工图9-2-10-3 柱平法施工图9-2-10-4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9-3 钢筋配料与代换9-3-1 钢筋配料9-3-1-1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9-3-1-2 钢筋长度计算中的特殊问题9-3-1-3 配料计算的注意事项9-3-1-4 配料计算实例9-3-1-5 配料单与料牌9-3-2 钢筋代换9-3-2-1 代换原则9-3-2-2 等强代换方法9-3-2-3 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影响9-3-2-4 代换注意事项9-3-2-5 钢筋代换实例9-4 钢筋加工9-4-1 钢筋除锈9-4-2 钢筋调直9-4-2-1 机具设备9-4-2-2 调直工艺9-4-3 钢筋切断9-4-3-1 机具设备9-4-3-2 切断工艺9-4-4 钢筋弯曲成型9-4-4-1 钢筋弯钩和弯折的有关规定9-4-4-2 机具设备9-4-4-3 弯曲成型工艺9-4-5 钢筋加工质量检验2489-5 钢筋焊接9-5-1 一般规定9-5-2 钢筋闪光对焊9-5-2-1 对焊设备9-5-2-2 对焊工艺9-5-2-3 对焊参数9-5-2-4 对焊缺陷及消除措施9-5-2-5 对焊接头质量检验9-5-3 钢筋电阻点焊9-5-3-1 点焊设备9-5-3-2 点焊工艺9-5-3-3 点焊参数9-5-3-4 点焊缺陷及消除措施9-5-3-5 钢筋焊接网质量检验9-5-4 钢筋电弧焊9-5-4-1 电弧焊设备和焊条9-5-4-2 帮条焊和搭接焊9-5-4-3 预埋件电弧焊9-5-4-4 剖口焊9-5-4-5 熔槽帮条焊9-5-4-6 电弧焊接头质量检验9-5-5 钢筋电渣压力焊9-5-5-1 焊接设备与焊剂9-5-5-2 焊接工艺与参数9-5-5-3 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9-5-5-4 电渣压力焊、接头质量检验9-5-6 钢筋气压焊9-5-6-1 焊接设备9-5-6-2 焊接工艺9-5-6-3 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9-5-6-4 气压焊接头质量检验9-5-7 钢筋埋弧压力焊9-5-7-1 焊接设备9-5-7-2 焊接工艺9-5-7-3 焊接参数9-5-7-4 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9-5-7-5 埋弧压力焊接头质量检验9-5-8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技术9-5-8-1 超声波检测法9-5-8-2 无损张拉检测9-6 钢筋机械连接9-6-1 一般规定9-6-2 钢筋套筒挤压连接9-6-2-1 钢套筒9-6-2-2 挤压设备9-6-2-3 挤压工艺9-6-2-4 工艺参数9-6-2-5 异常现象及消除措施9-6-2-6 套筒挤压接头质量检验9-6-3 钢筋锥螺纹套筒连接9-6-3-1 锥螺纹套筒接头尺寸9-6-3-2 机具设备9-6-3-3 锥螺纹套筒的加工与检验9-6-3-4 钢筋锥螺纹的加工与检验9-6-3-5 钢筋锥螺纹连接施工9-6-3-6 钢筋锥螺纹接头质量检验9-6-4 钢筋徽粗直螺纹套筒连接9-6-4-1 机具设备9-6-4-2 徽粗直螺纹套筒9-6-4-3 钢筋加工与检验9-6-4-4 现场连接施工9-6-4-5 接头质量检验9-6-5 钢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9-6-5-1 滚压直螺纹加工与检验9-6-5-2 滚压直螺纹套筒9-6-5-3 现场连接施工9-6-5-4 接头质量检验9-7 钢筋安装9-7-1 钢筋现场绑扎9-7-1-1 准备工作9-7-1-2 钢筋绑扎接头9-7-1-3 基础钢筋绑扎9-7-1-4 柱钢筋绑扎9-7-1-5 墙钢筋绑扎9-7-1-6 梁板钢筋绑扎9-7-2 钢筋网与钢筋骨架安装9-7-2-1 绑扎钢筋网与钢筋骨架安装9-7-2-2 钢筋焊接网安装9-7-3 植筋施工9-7-3-1 钢筋胶粘剂9-7-3-2 植筋用孔径与孔深9-7-3-3 植筋施工方法9-7-4 钢筋安装质量检验主要参考文献10混凝土工程10-1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0-1-1 水泥10-1-1-1 常用水泥的种类10-1-1-2 常用水泥的选用及各种水泥的适量范围10-1-1-3 水泥的验收与保管10-1-2 砂10-1-2-1 砂的技术要求10-1-2-2 砂的验收、运输和堆放10-1-3 石子10-1-3-1 石子的技术要求10-1-3-2 石子的验收、运输和堆放10-1-4 水10-1-5 矿物接合料10-1-5-1 粉煤灰10-1-5-2 磨细矿渣10-1-5-3 沸石粉10-1-5-4 硅灰。
(建筑施工手册)4施工测量(4-8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4-9 测量仪器的检验和校正)
4 施工测量4-8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4-8-1 编绘竣工总平面图的意义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是根据设计的总平面图进行施工。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可能由于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的原因而使设计的位置发生变更,因此工程的竣工位置不可能与设计位置完全一致。
此外,在工程竣工投产以后的经营过程中,为了顺利地进行维修,及时消除地下管线的故障,并考虑到将来建筑的改建或扩建准备充分的资料,一般应编绘竣工总平面图。
竣工总平面图及附属资料,也是考查和研究工程质量的依据之一。
编绘竣工总平面图,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收集一切有关的资料,加以整理,及时进行编绘。
为此,在开始施工时即应有所考虑和安排。
4-8-2 编绘竣工总平面图的方法和步骤4-8-2-1 绘制前准备1.决定竣工总平面图的比例尺竣工总平面图的比例尺,应根据企业的规模大小和工程的密集程度参考下列规定:(1)小区内为1/500或1/1000;(2)小区外为1/1000~1/5000。
2.绘制竣工总平面图图底坐标方格网为了能长期保存竣工资料,竣工总平面图应采用质量较好的图纸。
聚酯薄膜是我国新近的化工产品,具有坚韧、透明、不易变形等特性,可用作图纸。
编绘竣工总平面图,首先要在图纸上精确地绘出坐标方格网。
一般使用杠规和比例尺来绘制。
坐标格网画好后,应即进行检查。
用直尺检查有关的交叉点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用比例直尺量出正方形的边长和对角线长,视其是否与应有的长度相等。
图廓之对角线绘制允许偏差为±1mm。
3.展绘控制点以图底上绘出的坐标方格网为依据,将施工控制网点按坐标展绘在图上。
展点对所邻近的方格而言,其允许偏差为±0.3mm。
4.展绘设计总平面图在编绘竣工总平面图之前,应根据坐标格网,先将设计总平面图的图面内容按其设计坐标,用铅笔展绘于图纸上,作为底图。
4-8-2-2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1.绘制竣工总平面图的依据(1)设计总平面图、单位工程平面图、纵横断面图和设计变更资料;(2)定位测量资料、施工检查测量及竣工测量资料。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建设安全和合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测量工作。
3.工程部负责本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二、测量设备管理1.建立测量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出厂编号、检定合格证书及有效期等信息。
2.经过核对验收合格后,由工程部专人负责设备的领用、登记和归还,每次使用前进行设备的检查和校准。
3.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检验,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4.禁止借用、私自调拨测量设备。
三、测量基准1.在施工前确定测量基准点,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2.在测量前仔细检查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3.当前所建项目有基点基线的,必须建立初始基点和轴线文件,并作为测量的基础。
四、测量工作流程1.根据项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编制测量方案,并报批。
2.在工程标高确定后,进行室内和外部各种测量,并按照施工图要求进行标注和记录。
3.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应当按照规范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测量结果应及时整理成报表,供施工人员查阅和使用。
5.针对测量结果中的错误和偏差,必须进行合理解释和处理。
五、施工现场测量管理1.在施工现场测量前,应明确工作区域、范围和工作计划,并告知所有相关人员。
2.所有施工测量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测量员负责,且必须配备适当的测量仪器设备。
3.测量工作期间必须遵守工程现场的安全规定,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4.施工现场测量数据应及时传输给相关人员,并保存备查。
5.施工现场测量过程中,如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报告处理。
六、监督和检查1.工程部定期对施工测量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测量质量和数据准确性。
2.对测量数据进行抽查核实,并与工程档案进行比对。
3.工程管理人员对测量人员的工作进行岗前培训和定期考核。
七、违反处理1.对违反本制度的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并记录在个人档案中。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一、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1、收集有关测量资料,熟悉施工设计总平面图,校核施工图轴线尺寸,结构尺寸和各层各部位的标高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明确施工要求,制定出相应施工测量方案。
2、测量仪器准备:经纬仪一台,自动安平仪一台,激光垂准仪一台,50m钢卷尺一把,5m钢卷尺若干把。
以上测量仪器均应在施工前送有国家法定资质的仪器检定所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后方能使用,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
确保工程使用的仪器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3、测量人员配备:测量工2-3人,验线员1人,上述人员均为工程技术人员且有现场实际经验。
4、对照总图,现场勘察:校测建筑用地红线桩点、坐标高程及相邻建筑物关系。
经引测标高定位后,若发现与原标高误差超过规范允许范围,应立即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和监理有关部门以便相互协调解决,把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在每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有建筑物轴线和标高的控制应由专人负责。
二、不同的施工项目,对测量的要求不同,如果是大中型或建筑群项目,应先建立场区域控制网,再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小规模或独立施工项目,可直接布设建筑物施工控制网。
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布设平面检测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土质坚实、安全、便于施测易保护的地方;定位桩应用混凝土保护,而且用较明显的标记或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对于场地面积小于1平方公里的工程项目或一般性建筑区,可建立二级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最新《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根据总平面图利用经纬仪从高级起算在场区布测一条十字型导线,然后采用极坐标法,定出建筑物纵横两条主轴线,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主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
现场建筑平面控制应与主场区首级平面控制同时进行,并要进行相互校核。
施工测量基本方法共21页文档
x
A
xP x QQ
P(AP,BP)
B A P P x P x P x Q x Q cso i n s y y P P y y Q Q scio n s(2 ) 0
y
Q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B
yP
y
6
以“一”字形建筑基线为例,说明利用测量控制点放样建筑基线点的方法。
5 A
1. 主轴线放样
B
主轴线放样与建筑
基线放样方法相似。
C C1
B
C3
C5 C
2. 方格网点放样
D
D
E
E
不积蹞无步以1,成无江以海致友千友里情2;分不享积小流,3(E3)
4
5
8
三. 施工场地高程控制测量
在一般情况下,施工场地平面控制点可兼做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网 可分首级网格和加密网,相应的水准点称为基本水准点和施工水准点。
2. 精度不同
建筑物、构筑物的各部相对位置关系的精度要求较高,因而工程的细 部放样精度要求往往高于整体放样精度。
3. 施工测量工序与工程施工的工序密切相关,某项工序没有开工,就不 能进行该项的施工测量。
4. 受施工干扰
所以常采用设置基准点和工作点的方式。
基准点远离现场,而工作点布设于现场。当工作点密度不够或在现场 受到破坏时,可用基准点增设或恢复之。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友友情分享
1
一. 施工测量的内容
1. 建立施工控制网。包括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2. 建筑物、构筑物的详细放样。 3. 检查、检收。每道施工工序完工后,都必须通过测量检查各部位的实
际位置及高程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合。 4. 变形观测。随着施工的进展,测定建筑物在平面和高程上是否产生位
施工手册建筑工程(3篇)
第1篇一、前言建筑工程施工手册是一本综合性的技术指导书,旨在为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提供全面、实用的施工技术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控制。
本手册涵盖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包括前期准备工作、施工测量、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脚手架工程、砌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结构安装工程施工、防水工程、装饰工程、季节性施工和施工管理等方面。
二、前期准备工作1. 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工程规模、施工地点、施工周期、施工队伍等。
2. 施工方案: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资源配置等。
3. 施工图纸:熟悉施工图纸,明确设计要求、施工细节和施工难点。
4. 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了解现场条件,为施工做好准备。
三、施工测量1. 基础测量:对施工现场进行基础测量,确保施工放样准确。
2. 高程测量:对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量,确保施工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3. 线路测量:对施工现场进行线路测量,确保施工线路准确。
四、土方工程1. 土方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开挖深度、宽度、边坡坡度等符合规范。
2. 土方回填:对开挖后的土方进行回填,确保回填土密实、平整。
3. 土方排水:对施工现场进行排水,确保施工期间排水畅通。
五、地基与基础工程1. 地基处理: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 基础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确保基础质量。
六、脚手架工程1. 脚手架搭设: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脚手架搭设,确保脚手架稳固、安全。
2. 脚手架检查:定期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七、砌体工程1. 砌筑材料:选用合格的材料,确保砌筑质量。
2. 砌筑工艺: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砌筑,确保砌筑质量。
八、钢筋混凝土工程1. 钢筋加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加工,确保钢筋质量。
2. 混凝土浇筑: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质量。
第十一章建筑施工测量(建工)
采用三角网作为施工控制网时,常布设成两 级。一级为基本网,以控制整个场地为主, 可按《城市测量规范》的一级或二级小三角 测量的技术要求建立。另一级是放样网,它 直接控制建筑物的轴线及细部位置。它是在 基本网的基础上用交会法或其它方法加密的。 当厂区面积较小时,可采用二级小三角网一 次布设。
()检查、验收工作。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 都要经过测量,检查工程各部位的实际 位置和高程是否符合要求。根据实测验 收的记录编绘资料和竣工图,作为验收 鉴定工程质量和工程交付使用后运营管 理、维修、扩建的依据。
()变形观测工作。随着施工的进展,测 定建(构)筑物在平面和高程方面产生的位 移和沉降,收集整理各种变形资料,作 为鉴定工程质量和验证工程设计、施工 是否合理的依据。
如果建筑基线或建筑方格网的施工坐标系 与测图坐标系不一致,则在测设前,应先 将建筑基线或建筑方格网主点的施工坐标 换算成测图坐标,然后进行测设。如图所 示为施工坐标系,为测图坐标系。设为建 筑基线上的主点,它在施工坐标系中的坐 标为(,),在测图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为施工坐标原点在测图坐标 系中的坐标,α 为轴与轴之间的夹角。欲 将点的施工坐标换算为测图坐标,则公式 为: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概述
各种工程建设,都要经过规划设计、 建筑施工、经营管理等几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要进行有关的测量工作。 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 工作称为建筑施工测量(以下简称施 工测量),也称为建筑施工放样或测 设。它是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之间 的桥梁,是贯穿整个建筑项目建设 周期的一道重要工序。
. 施工控制测量
.. 施工控制网的特点 与勘测设计阶段的测图控制网相比,
施工控制网具有以下特点: ()控制点的密度大,精度要求较高,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范文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范文一、工程概况。
咱这个建筑工程那可是相当的重要啊,就像搭积木一样,但是这个积木可是超级大的那种。
这栋建筑在[具体地点],是[建筑类型,比如住宅、商业楼之类的],总共[X]层,高度达到了[X]米,占地面积也不小,有[X]平方米呢。
二、测量目的。
为啥要进行测量呢?这就好比咱们出门要知道路怎么走一样。
测量就是给整个建筑工程指明方向,让每个部分都能准确地待在它该在的地方。
从基础施工开始,就得靠着测量来确定挖土方的范围、深度,基础的位置和尺寸。
到了主体结构施工的时候,测量就像个监工,保证柱子、梁、墙这些构件都站得笔直,位置分毫不差。
而且,楼盖得越高,对测量的精度要求也就越高,就像叠罗汉,底下稍微歪一点,到上面就可能倒了。
三、测量依据。
1. 首先当然是施工图纸啦,这可是咱们的蓝图,上面清清楚楚地画着每个角落的尺寸、形状,就像地图一样,我们得按照这个来施工。
四、测量准备工作。
# (一)人员准备。
测量这事儿啊,得找专业的人来干。
我们组建了一个测量小分队,队长是[队长名字],这可是个测量老手了,经验丰富得很。
其他队员也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各个都像是测量界的小能手。
# (二)仪器准备。
1. 全站仪。
这全站仪可是个厉害的家伙,就像一个超级侦探,能同时测量角度和距离。
我们用的这台全站仪精度可高了,能够满足咱们工程的测量要求。
在使用之前,还得把它好好检查一番,就像给战士检查武器一样,看看镜头是不是干净的,各个按钮是不是都好使。
2. 水准仪。
水准仪呢,就是专门用来测量高差的。
它就像一个水平仪,告诉我们哪里高哪里低。
我们准备了[X]台水准仪,也是经过校准的,确保它给出的数据准确无误。
3. 钢尺。
# (三)资料准备。
把施工图纸、测量规范这些资料都整理好,放在测量小分队的办公室里,方便随时查看。
就像学生考试前要准备好课本和笔记一样,我们测量的时候也得随时能找到这些参考资料。
五、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 (一)平面控制网。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测设工作就是根据已有的施工控制点,按工程设计要求,将设计建(构)筑物的特征点测设于实地上。测设基本工作:水平距离测设、水平角测设和高程测设。一、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是从地面一个已知点开始,沿已知方向,根据设计的水平距离,定出这段距离的另一端点。 (一) 钢尺测设法 1.一般方法
本章知识体系图:
第一节 施工测量概述
一、概述 1、施工测量:工程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2、测量主要任务:在施工阶段,按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图纸上设计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内容包括:建立施工控制网、进行场地平整,根据施工控制网点在实地测设出各个建(构)筑物的主轴线和辅助轴线及其各个细部点。
二、施工测量的特点 1、 施工测量是为工程施工服务的,其工作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它必须与施工组织计划相协调。测量人员应了解设计内容、性质及对测量精度的要求,熟悉有关图纸,了解施工的全过程,随时掌握工程进度及现场的变动,与设计、施工人员密切联系,使测设精度和速度满足施工的需求。 2、施工测量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建(构)筑物的大小与用途、性质、材料、施工程序与施工方法等诸多因素。例如,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装配式建筑与非装配式;连续性自动设备厂房与独立厂房;钢结构建筑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砖石结构。
除了调整角度,还应调整Ⅰ、Ⅱ、Ⅲ点之间的距离。若丈量长度与设计长度之差的相对误差大于1/20000,则以Ⅱ点为准,按设计长度调整Ⅰ、Ⅲ两点。
如图,AOB为施工坐标系,xoy为测图坐标系。设Ⅱ为建筑基线上的一个主点,将Ⅱ点的施工坐标换算成测图坐标,其公式为:
若将测图坐标换算成为施工坐标,其公式为:
二、建筑基线
(一)建筑基线的布置
施工场地范围不大时,在场地上布置一条或几条基准线,作为施工场地的控制,这种基准线称为“建筑基线”。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摘要:建筑施工测量贯穿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建筑工程在施工前需要将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测设到现场,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也必须进行测量,工程竣工后为了给日后的扩建和维修提供可靠依据也要进行测量。
建筑施工测量是进行科学施工的前提和保障,无论是施工前期施工准备工作,还是施工后的工程验收,都需要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的施工测量对建筑施工有着重要意义,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有着直接影响。
本文首先对施工测量进行了概述,并分析探讨建筑施工测量的一些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测量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探讨建筑工程测量是进行科学施工的前提和保障,贯穿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同时,施工测量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技术性以及实践性的施工工作,因此,单独探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测量技术相当有必要。
一、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概述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指的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地面标定设计建筑物的平面位置,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建筑物在地面上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设,通过设置的地标来指导实际现场施工,从而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
建筑施工测量不仅局限于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施工测量工作还贯穿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涵盖了勘测设计、施工过程以及竣工验收中的所有测量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有:把建筑施工现场的表面积按照一定的比例测绘成地形图;将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按照设计要求在地面上进行测设并在现场进行标注,保证施工准确性;工程竣工后需要进行测量,以便为建筑工程日后的扩建和维修提供可靠数据依据。
二、建筑施工测量的关键技术(一)施工控制网布置技术施工控制网是所有建筑项目进行建设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新建大中型建筑的施工控制网大多都是矩形或正方形网格,对于有困难建设方格网的改造或扩建工程其施工控制网可以采用导线网。
在进行施工控制网布置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①在布置方格网时,其主轴线应当布设在场的中部,且平行于设计的主建筑物基本轴线,以便设计和施工放样。
建筑施工测量(建筑工程测量)
1.1 建筑场地平整测量
工作要求:
场地平整时,应是土方量最小和土方运输路程最短;场地平整后应使建、构 筑物间运输方便,场地中的雨水能很快聚集和排泄。
建筑场地平整测量的一般方法
➢标定施工场地的轮廓 ➢在场地范围内设点 ➢测定方格网各桩点的标高 ➢确定各桩点的施工高度 ➢绘制计算土方量方格网图 ➢计算土方量
1.1.2 厂房柱列轴线与柱基施工测量
单层工业厂房主要是由柱子、 吊车梁、吊车轨道、屋架等安装而 成。从安装施工过程来看,柱子的 安装最为关键,它的平面、标高、 垂直度的准确性,将影响其他构件 的安装精度。
1.1.2.1 厂房柱列轴线测设
厂房柱列轴线测设
1—矩形控制网控制桩;2—矩形控制网四边;3—主轴线;4—柱列轴线控制桩; 5- 距离指标桩;6主轴线桩;7-柱基中心线桩;8-柱基
基础垫层打好后,根据柱列轴线桩将柱子轴线投到垫层上,弹出墨线(下图的PQ、 RS),然后用角尺定出角点1、2、3、4,供柱基立模和布置钢筋用。立模板时,将 模板底的定位线对准垫层上的定位线,从柱基定位桩拉线吊垂球检查模板是否垂直, 最后用水准仪将杯口和杯底的设计标高引测到模板的内壁上。右图为杯形基础的剖 面图。
②方格网点测设
测设出主轴线后,如下图所示,从0点沿主轴线方向进行精密丈量,定出1、
2、 3、4等点,定5点的方法是:经纬仪分别安置在1、3两点,以O点为起始方向 精密测设90°角,用角度交会法定出5点。同法测设其余网点位置。所有方格网 点均应埋设永久性标志。
C
4
A
1
O
2
B
5
3
D
建筑方格网
1.1 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
12360_建筑施工测量施工方案
建筑施工测量施工方案引言概述:建筑施工中的测量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于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因此,一个完善的建筑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阐述建筑施工测量施工方案的内容和步骤,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测量和合理规划。
正文内容:1.建筑施工测量前期准备:分析和研究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了解建筑结构和各个构件的尺寸要求。
准备必要的测量工具和设备,包括水平仪、测量尺、测量杆等。
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其熟悉测量方法和操作技巧。
2.建筑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建筑基础的测量:包括地下管线的定位和尺寸测量,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结构尺寸的测量:测量墙体、柱子、梁等结构构件的尺寸,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平面的测量:测量墙角、地面标高等,为施工提供准确的参考点。
室内装修的测量:测量墙面、门窗等装饰构件的尺寸,保证装修质量和美观度。
设备安装的测量:测量设备的位置和尺寸,确保设备安装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建筑施工测量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测量基准点的确定:确定建筑施工的起点和基准点,为后续的测量提供参考。
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如水平仪、测量尺等。
进行单点或多点测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单点或多点测量方法,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数据记录和分析: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分析,以便及时调整施工计划。
错误修正和调整:如果发现测量结果存在误差或不符合设计要求,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4.建筑施工测量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测量前的质量控制:在测量前进行细致的准备工作,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测量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测量操作中的问题。
测量结果的质量控制:对测量结果进行检查和核对,确保其准确性和规范性。
5.建筑施工测量施工方案的改进和优化: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方案的调整和改进,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结合施工经验和新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测量方法和工具,提高建筑施工测量的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施工手册)施工测量4施工测量4-1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4-1-1基本原则建筑施工测量是研究利用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对建筑场地上地面的位置进行度量和测定的科学,它的基本任务:(1)对建筑施工场地的表面形状和尺寸按壹定比例测绘成地形图。
(2)将图纸上已设计好的工程建筑物按设计要求测设到地面上,且用各种标志表示于现场。
(3)按设计的屋面标高、逐层引测。
4-1-2距离测量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距离测量有普通量距和精密量距俩种方法。
精密量距时所量长度壹般均要加尺长、温度和高差三项改正数,有时必须考虑垂曲改正。
丈量俩已知点间的距离,使用的主要工具是钢卷尺,精度要求较低的量距工作,也可使用皮尺或测绳。
4-1-2-1普通量距1.测距方法先用经纬仪或以目估进行定线。
如地面平坦,可按整尺长度逐步丈量,直至最后量出俩点间的距离。
若地面起伏不平,可将尺子悬空且目估使其水平。
以垂球或测钎对准地面点或向地面投点,测出其距离。
地面坡度较大时,则可把壹整尺段的距离分成几段丈量;也可沿斜坡丈量斜距,再用水准仪测出尺端间的高差,然后按式(4-2)求出高差改正数,将倾斜距离改化成水平距离。
如使用经检定的钢尺丈量距离,当其尺长改正数小于尺长的1/10000,可不考虑尺长改正。
量距时的温度和钢尺检定时的标准温度(壹般规定为20℃)相差不大时,也可不进行温度改正。
2.精度要求为了校核且提高精度,壹般要求进行往返丈量。
取平均值作为结果,量距精度以往测和返测距离值的差数和平均值之比表示。
于平坦地区应达到1/3000,于起伏变化较大地区要求达到1/2000,于丈量困难地区不得大于1/1000。
4-1-2-2精密量距1.测距方法先用经纬仪进行直线方向,清除视线上的障碍,然后沿视线方向按每整尺段(即钢尺检定时的整长)设置传距桩。
最好于桩顶面钉上白铁片,且画出十字线的标记。
所使用之钢尺于开始量距前应先打开,使和空气接触,经10min后方可进行量距。
前尺以弹簧秤施加和钢尺检定时相同的拉力,后尺则以厘米分划线对准桩顶标志,当钢尺达到稳定时,前尺对好桩顶标志,随即读数;随后后尺移动1~2cm分划线重新对准桩顶标志,再次读数;壹般要求读出三组读数。
读数时应估读到0.1~0.5mm,每次读数误差为0.5~1mm。
读数时应同时测定温度,温度计最好绑于钢尺上,以便反映出钢尺量距时的实际温度。
2.零尺段的丈量按整尺段丈量距离,当量至另壹端点时,必剩壹零尺段。
零尺段的长度最好采用经过检定的专门用于丈量零尺段的补尺来量度。
如无条件,可按整尺长度沿视线方向将尺的壹端延长,对钢尺所施拉力仍和检定时相同,然后按上述方法读出零尺段的读数。
但由于钢尺刻度不均匀误差的影响,用这种方法测量不足整尺长度的零段距离,其精度有所降低,但对全段距离的影响是有限的。
3.量距精度当全段距离量完之后,尺端要调头,读数员互换,按同法进行返测,往返丈量壹次为壹测回,壹般应测量二测回之上。
量距精度以俩测回的差数和距离之比表示。
使用普通钢尺进行精密量距,其相对误差壹般可达1/50000之上。
4-1-2-3精密量距的几项改正数1.钢尺尺长改正数的理论公式用钢尺测量空间俩点间的距离时,因钢尺本身有尺长误差(或刻划误差),于俩点之间测量的长度不等于实际长度,此外因钢卷尺于俩点之间无支托,使尺下挠引起垂曲误差,为使下挠垂曲小壹些,需对钢尺施加壹定的拉力,此拉力又势必使钢尺产生弹性变形,于尺端俩桩高差为零的情况下,可列出钢尺尺长改正数理论公式的壹般形式为:ΔL i=ΔC i+ΔP i-ΔS i(4-1)式中ΔL i——零尺段尺长改正数;ΔC i——零尺段尺长误差(或刻划误差);ΔS i——钢尺尺长垂曲改正数;ΔP i——钢尺尺长拉力改正数。
钢尺尺长误差改正公式:钢尺上的刻划和注字,表示钢尺名义长度,由于钢尺制造设备,工艺流程和控制技术的影响,会有尺长误差,为了保证量距的精度,应对钢尺作检定,求出尺长误差的改正数。
检定钢尺长度(水平状态)系于野外钢尺基线场标准长度上,每隔5m设壹托桩,以比长方法,施以壹定的检定压力,检定0~30m或0~50m刻划间的长度,由此可按通用公式计算出尺长误差的改正数:ΔL平检=L基-L量(4-2)式中ΔL平检——钢尺水平状态检定拉力P0、20℃时的尺长误差改正数;L基——比尺长基线长度;L量——钢尺量得的名义长度。
当钢尺尺长误差分布均匀或系统误差时,钢尺尺长误差和长度成比例关系,则零尺段尺长误差的改正公式为:式中ΔC i——零尺段尺长误差改正数;L i——零尺段长度;L——整尺段长度。
所求得的尺长改正数亦可送有资质的单位去作检定。
2.温度改正钢尺的长度是随温度而变化的。
钢的线胀系数α壹般为0.0000116~0.0000125,为了简化计算工作,取α=0.000012。
若量距时之温度t不等于钢尺检定时的标准温度t0(t0壹般为20℃),则每壹整尺段L的温度改正数ΔL t按下式计算ΔL t=α(t-t0)L(4-3)3.倾斜改正(高差改正)设沿倾斜地面量得A、B俩点之距离为L(图4-1),A、B俩点之间的高差为h,为了将倾斜距离L改算为水平距L0,需要求出倾斜改正数ΔL h。
图4-1斜距改正示意(4-4)对上式壹般只取用第壹项,即可满足要求。
如高差较大,所量斜距较短,则须计算第二项改正数。
上式第二项为。
故求得第壹项数值后将其平方再除以2L,即得第二项之绝对值。
4.垂曲改正如果钢尺于检定时,尺间按壹定距离设有水平托桩,或沿水平地面丈量,而于实际作业时不能按此条件量距,须悬空丈量,钢尺必然下垂,此时对所量距离必须进行垂曲改正。
垂曲改正数按下式计算:(4-5)式中W——钢尺每米重力(N/m);L——尺段俩端间的距离(m);P——拉力(N)。
例如:L=28m,W=0.19N/m,P=100N代入上式,则5.拉力改正钢尺长度于拉力作用下有微小的伸长,用它测量距离时,读得的“假读数”,必然小于真实读数,所以应于“假读数”上加拉力改正数,此改正数可用材料力学中虎克定律算出,而于弹性限度内,钢尺的弹性伸长和拉力的关系式为:(4-6)因钢尺尺长误差的改正数,已含有P0拉力的弹性伸长,则上式改为:令(4-7)式中P——测量时的拉力;P0——检定时的拉力;L i——零尺段长度;G——钢尺延伸系数。
通常,于实际测量距离时所使用的拉力,总是等于钢尺检定时所使用的拉力,因而不需进行拉力改正。
6.钢尺尺长方程式及其改正数表的编制和算例对于悬空状态下尺长方程式:由式(4-8)、式(4-9)可知,当拉力跨距和钢尺各技术参数如W、F、E、α等为已知时,则可按上述理论公式求得相应的改正数,再取各项改正数的和计算,即得钢尺任意状态下尺长的实际长度。
应当指出,材质不同的钢尺,其弹性模量也不相同,从不同钢材的弹性模量和截面积计算出延伸系数。
目前JIS壹级钢卷尺的各项技术参数列于表4-1。
钢尺技术参数表4-1注:带有*号的卷尺,其截面积不包括外面的尼龙涂层(是芯钢材实际尺寸),重量包括外面涂层和尼龙。
为了使用方便,我们编制了钢尺悬空和水平状态下尺长改正数表和温度改正数用表。
为便于比较,我们编制本表依据是机械工业建厂测量手册中国产30m 地球牌钢卷尺,尺端施用P0=100N拉力,尺身悬空无托桩,悬空检定整尺段钢尺Δ悬检为8.64mm。
地球牌钢卷尺技术参数:F=1.8mm2;W=15.68/m;E=200000N/mm2;G=0.028mm。
理论公式采用式(4-9),改正用表见表4-2~表4-7。
根据公式绘制壹曲线,见图4-2。
横轴为不同长度l i,纵轴为拉力Pi,使用时以长度l i为引数,即可求得相应的拉力P i,及其相应的尺长改正数Δl i。
图4-2Δt改正数表4-2ΔC改正数表4-3ΔP改正数表4-4ΔS改正数表4-5ΔC+ΔP-ΔS改正数(悬空)表4-6ΔC+ΔP改正数(水平)表4-7[例1]计算30m地球牌钢卷尺检定拉力为P0=100N,丈量施以P=150N 时的尺长改正数(悬空)。
由表4-3、表4-4、表4-5查得:△C=3.0mm;△P=12.6mm;△S=1.2mm△l=△C+△P-△S=3.0+12.6-1.2=14.4mm由表4-6直接查得:l i=30m时的△l=14.4mm。
[例2]计算于10m零尺段施以整尺段拉力的尺长改正数(悬空)由表4-3、表4-4、表4-5查得△C i=1.0mm;△P i=2.8mm;△S i=0.1mm△l i=△C i+△P i壹△S i=1.0+2.8-0.1=3.7mm由表4-6直接查得l i=10m时的△l i=3.7mm[例3]计算零尺段li=15m的特定拉力和尺长改正数(悬空)方法壹由曲线图以15m为引数查得应施加特定拉力P i=80N,相应的尺长改正数由图下方查得△l=4.32mm。
方法二由实验公式计算施加拉力及尺长改正数为:P i=[0.133×15+6(kg)]×10N≈80N7.钢尺尺长方程式的精度估算(1)悬空状态下尺长方程式的精度估算依据误差传播定律,精度估算公式为:式(4-10)、式(4-11)或等号第壹项为钢尺尺长误差改正数中误差(检定);第二项为钢尺拉力改正数中误差;第三项为钢尺垂曲改正数中误差;第四项为钢尺温度改正数中误差。
式(4-12)和式(4-13)含意类同前述。
(2)水平状态尺长方程式的精度估算同理,对式(4-10)的精度估算公式为:为了进壹步验证理论公式,我们选用了日制JIS壹级钢卷尺作拟合精度试验,现将部分试验结果列于表4-8。
理论公式实际拟合精度表4-8由表4-8可知,理论公式实际拟合精度是相当理想的。
零尺段长度上拟合仅差0.5mm,壹般于0.2mm左右。
上述情况表明,我们于作精密量距时,可直接对尺长改正数或尺长方程式进行计算使用。
4-1-3已知角度的测设测设已知角度时,只给出壹个方向,按已知角值,于地面上测定另壹方向。
如图4-3,OA为已知方向,要于O点测设α角。
为此,于O点设置经纬仪,以正镜测设α值得B'。
为了消除仪器误差的影响,再以倒镜测设α角得B"。
取B'B"之中得B1,则∠AOB1即为所设之角。
图4-3已知角度放样图若要精确的测设α角度,则按上法定出∠AOB1之后,再用经纬仪测出∠AOB1之角值为α',α'和给定的α值之差为Δα(图4-4)。
为了精确设置α角,过B1作OB1的垂线,且于垂线上量取B1B得B点,∠AOB即为精确测设的α角度。
图4-4精测已知角示意图B1B按下式计算:(4-17)式中ρ=206265",即壹个弧度的角,以秒计。
4-1-4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放出壹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很多,要根据控制网的形式及分布、放线的精度要求及施工现场的条件来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