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透视的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第一章透视的定义和基本术语ppt课件

第一章透视的定义和基本术语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一章 透视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透视的定义:将三维的客观空间画到二维 的平面上,使二维的平面产生深度空间得 到三维的绘画效果。这就是透视。
焦点透视:
又称“定点透视法”是视点相对近距离地观察物 体的投影方式,属于有限视域范畴的中心投影性 质。即将人的眼睛在视觉活动中的瞬间停顿。相 对静止状态,从理论上加以固定、其视域是在一 定范围内的单元视域。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要求 将所绘的客体,空间纳入正常的能辨析的范围内, 这个范围以60度角视角为基本视域圈。画面只有 体格中心形体空间的表现能给人一种集中的,近 距离的现实感,有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实竿。焦点 透视法最早产生于后希腊。后经过文艺复兴时期 的许多建筑家、画家和数学家长期深入的研究和 整理奠定其理论基础,并得到广泛应用。
如图所示:将平放的正方形ABCD画到透明面上,其 透视形就出现了ABCD的梯形。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二节 基本术语
EP(Eye Point) 视点:画者眼睛的位置 PP(Picture Plane) 画面:将景物透过透明面形成
的物象绘出来的媒介 GP(Grand Plane) 基面:景物投到画面的水平面,
画面和基面成90度角。 CVP(Central Visual Ray) 视心线:画面和视点的
距离,也即视距,视心线也画面垂直。 CV(Center of Vision) 心点:视心线与画面的交点。 VH(View Horizon) 视平线:由心点所引水平线。

透视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透视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透视
第一章 透视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透视的定义:将三维的客观空间画到二维 的平面上,使二维的平面产生深度空间得 到三维的绘画效果。这就是透视。
透视一词的英文源自拉丁文Perspicere,意 思是透过透明面看物体。把看到的物体画 到平面上。因此,透视在美术上也指绘画 的一种方法。
三维空间即上下一维,左右一维,前后一 维。把景物的三维空间立体的表现在平面 上,这是一门科学,即是透视学。
散点透视:
又称“活点透视法”,它采取移动视点,漫视的 方法和多视域的组合,将景物和自然,有机地组 织到一个画面里,是一种复之性的透视方法。绘 画构图带来了很大的自由性。“立万象胸 怀”“字山水之纵横”是其形象的表述。由于视 域的宽阔,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构图形式。如长卷、 立轴、条幅等,使表现幅度有更大的延续性,可 塑性。散点透视是中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独到 而精辟的透视画法。它的画面中心是分散的,形 体的表现常常给绘画带来散漫遥远的空灵感。
与画面平行的水平线、直立线、倾斜线。不论地 位左右、高低、远近。没有方向的变化。与基面 的角度不变,只有远近的长短变化。任意延长, 不会小时于一点。叫做画面的不消失现象。
与画面平行的水平线、直立线、倾斜线。在与画 面平行的直立面上左右、高低、或倾斜方向移动 位置,透视长度不变,等大物体在与画面平行的 直立面上移动位置,大小不变。也是画面的不消 失现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视点的变化、景物随之而变
同一景点视点越高,景物越浩淼,视点越 低。景物越崇高。
同一景点前景比例越小,后景也高大。前 景比例越大,后景越渺小
四 透视变形
视点越近物象,物象越超越常规认识市局 部大过整体。
格物致至,随心所欲。
第三节 透视规律

1 透视图基本知识

1 透视图基本知识

C’
1
t
图1-14
直线的等分
1. 基面内直线 AB为基面内直 线透视为AB’灭 点为F1 h F1 B’ C’ D’ B C D A D1 C1 B1 h g A F h h S C’ D1 B’ g F h F1 F h
D’
C1
B1
过B点任作一条直线BB1, 过视点作BB1的 平行线SF1, F1为BB1的灭点(或连BB’交hh于F1)。 将AB和AB1作相同的等分(如3份),则等 分点的连线和直线BB1具有相同的灭点。作出 CC1 , DD1的透视方向C1F1, D1F1; 等分点C, D的透视在C1F1, D1F1上, 又在AB 的透视AB’上,因此C, D 的透视就是C1F1, D1F1 和AF的交点。 右图在透视图中的作图方法,根据平 行线的性质,也可以下面的方法继续等分 AB直线。 g 在上面的作图方法中,是在视平线上任取 一点,其实我们也可以在基线上按比例直接量 取实长,这时辅助灭点就是一个特殊点,这就 是我们以后要介绍的量点。 g
透视图的分类一般按照,景物相对于画面的位置来进行划分: 1、一点透视:物体上有一个主向平面与画面平行, 在这两个方向(x,z)没有灭点,另一个方向(y)垂直 于画面,灭点为心点。
2、两点透视:物体上有一个轴与画面平行,如 z 轴 在这个方向(z)没有灭点,另两个方向(x、y)相交 于画面,灭点Fx、Fy在视平线上。
证明:面积 S =AC.h/2=SA.SC.Sin(<ASC)/2 (h 为三角形SAC 的高) ASC AC=SA.SC.Sin(<ASC)/h 同理:BC=SB.SC.Sin(<BSC)/h AD=SA.SD.Sin(<ASD)/h BD=SB.SD.Sin(<BSD)/h 则: (ABCD)= Sin(<ASC)/Sin(BSC) :Sin(<ASD)/Sin(<BSD) 同理 (A1 B1 C1 D1 )= Sin(<A S1 C1 )/Sin(B S1 C1 ) :Sin(<A S1 D1 )/Sin(<B S1 D1 ) 1 1 1 1 因此: ABCD)= (A1 B1 C1 D1 ) (

透视的基本概念

透视的基本概念

透视是绘画理论术语,指在平面上描绘物体的空间关系的方法或技术。

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

后遂将在平面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在画者和被画物体之间假想一面玻璃,固定住眼睛的位置(用一只眼睛看),连接物体的关键点与眼睛形成视线,在相交于假想的玻璃,在玻璃上呈现的各个点的位置就是要画的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点的位置。

透视有若干基本规律,例如“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实远虚”等。

这些基本规律决定了物体在不同角度和距离观察时呈现的视觉效果。

掌握透视的基本规律对于绘画、设计、建筑等领域至关重要,能够帮助艺术家和设计师创造出更加真实、立体和有层次感的作品。

1.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

1.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

21
因此可以说有远近才有透视现象,没有远近就没 有透视现象。 那透视图形又是 怎样产生的呢? 透视图形的产生 是由于景物反射到 景物反射到 人眼内的光线通过 画面时,与画面有 画面时, 许多交点, 许多交点,把这些 交点连接起来就成 了透视图。 了透视图。
22
二、透视图的特征和基本规律 (一)近大远小(平行于画面又相互平行的直线) 近大远小
25
(二) 不平行于画面而相互平行的直线的透视 愈远愈相互靠拢,到无穷远时消失为于一点。 愈远愈相互靠拢,到无穷远时消失为于一点。
26
图中的AA1、BB1、CC1…的长度相等,则A、B、 C…各点连线 各点连线与A1、B1、C1…各点连线相互平行。各 各点连线 条直立杆的透视由近到远逐渐缩短,即各条直立杆的 顶底点反射的光线的接近逐渐缩小,到无穷远时,顶 底点反射的光线接近等于零,成为一条视线,这条视 这条视 线与画面只有一个交点,就是它们共同的灭点。 线与画面只有一个交点,就是它们共同的灭点
图1
43
图2
44
图3
45
什么叫视心线?视心线就是视锥的中轴线,它表示 什么叫视心线?视心线就是视锥的中轴线 中轴线 画者注视的方向 注视的方向。 注视的方向 视心线在平视时是与基面平行的水平线 是与基面平行的水平线,如图。 视心线在平视时是与基面平行的水平线
46
视心线在俯视时是近高远底的向下斜的直线,如图: 视心线在俯视时是近高远底的向下斜的直线 在俯视时是近高远底的向下斜的直线
2
3
当漫步街道的时候,只要稍为留心观察一下街 景,就会显而易见地发现:同样的东西,近处的大, 远处的小,连街道也是越远越窄,这就是透视现象。
4
5
建筑物一般多为三度空间的立方体,由于 建筑物与画面放置的 角度和我们视角不同,在 建筑绘画中通常有三种透视状况:一点透视; 两点透视;三点透视。

透视学

透视学

中心投影


焦点透视为“中心投影”,是视点在相对近 距离观察物体的投影方式,视点是对物体各点投 射和回收视线的中心,它的发射场是一个锥形体。 焦点透视形象有缩变消失特点. 焦点透视对于空间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 一个视域中的具体消失,根据物体的具体距离的 推移、角度的转换,从体积解剖到面、线、点, 达到空间的无限,这是一种对无限空间给予有限 控制,出发于具体的空间而视线追及于灭迹的方 法。
2、斜轴测投影



当空间形体的一个面(或两个坐标轴)与轴测投影面平行, 而投影线方向S与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形成的投影,称斜 轴测投影。这种投影分正面斜轴测投影和水平斜轴测投影。 (1)正面斜轴测投影是空间形体的正面平行于正平面, 并以正平面为轴测投影面时形成的投影。这种轴测投影法 适合画小型建筑装饰构件图。 (2)水平斜轴测投影是空间形体的底面平行于水平面, 并以水平面为轴测投影面时形成的投影。这种投影图法, 常用与画建筑小区、广场、展厅和室内布置效果图。以上 两种斜轴测投影有都称为“斜二测投影”。
即研究在平面上立体造型的规律.


从透视图中推导出的视觉形象近大远小,缩形变化规律,就 构成了特定的”透视学.” 透视学是从”形”这一方面研究平面上的图形表现景物的 立体感\空间感的原理和规律的学科;所以又叫线透视或几 何透视,是对空间的数学解决方法. 学习透视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掌握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 维景物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用它的规律来指导我们认识事 物.
第二节 透视学的发展概况

公元17世纪以后,透视学的研究范围涉及 到成角透视、倾斜透视、曲线透视以及阴 影透视等整个透视学的领域。透视理论与 画法被广泛应用到绘画和建筑效果图的表 现中。公元17世纪法国人戴萨格斯确立了 《坐标投影法》,荷兰人马洛包斯推出了 “空间坐标表格”,并应用于透视画中。

透视的基本概念00

透视的基本概念00

透视的基本概念主讲:马宗仁学校:甘肃省靖远师范学校一、透视和透视学1、透视“透视”的英文perspective,来自拉丁文Perspicere,透而视之,其含义为透视感、透视画法、透视效果、透视图。

2、透视学眼睛通过一块假想的透明平面来观察对象,并借此研究在一定视觉空间范围内,物体图形产生原理、变化规律,以及作图方法的一门学科。

透视学是通过平面上的形来表现空间感和立体感,即研究在平面上立体造型的规律,所以又叫做几何透视或线透视。

学习透视学的目的一、掌握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景物的画法;二、用它的规律来指导我们认识事物,以便更有效地观察和记忆物体的形象,准确而艺术的表现物象,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

第一节概述——透视学发展简况1、文艺复兴前——萌芽期原始时期古埃及时期古希腊时期古罗马时期中世纪2、文艺复兴时期透视开始以一门独立学科出现,是透视学的发展期。

14世纪的代表人物:乔托15世纪的代表人物:布鲁内莱斯奇、弗兰西斯卡、阿尔贝蒂、达·芬奇、乌切洛、马萨乔3、17-18世纪经历文艺复兴时期后,各种透视规则及画法以完备,透视学开始进入成熟期。

17世纪的代表人物:沙葛、波佐18世纪的代表人物:布鲁克·泰勒、盖斯帕尔·蒙诺;普桑、华托、马尼亚斯科等。

4、19-20世纪传统意义上的透视学进一步被消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组合透视、无透视、变形透视、幻觉透视等主观意识以及意象化的空间表现。

代表人物:杜尚、毕加索、埃舍尔等。

第二节透视图形的产生及特征一、透视图形的产生人观察客观存在的景物,是由于光线照射到的物体后,物体把光线反射到人们眼内视网膜上而产生的结果。

如果我们站在不动的窗玻璃前,固定视点,把透过玻璃所看到的物象依样描绘在窗玻璃上,描绘出的图像就是一幅存在着透视现象的透视图。

第三节透视基本术语视角:任意两条边缘视线与视点所成的夹角。

视锥:汇聚在眼睛瞳孔内的无数视线形成的圆锥。

视锥的中轴线称为视心线,它表示画者注视的方向。

第一章 透视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第一章  透视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透视
第一章 透视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透视的定义:将三维的客观空间画到二维 的平面上,使二维的平面产生深度空间得 到三维的绘画效果。这就是透视。 透视一词的英文源自拉丁文Perspicere,意 思是透过透明面看物体。把看到的物体画 到平面上。因此,透视在美术上也指绘画 的一种方法。 三维空间即上下一维,左右一维,前后一 维。把景物的三维空间立体的表现在平面 上,这是一门科学,即是透视学。
如图所示:将平放的正方形ABCD画到透明面上,其 透视形就出现了ABCD的梯形。
第二节 基本术语
EP(Eye Point) 视点:画者眼睛的位置 PP(Picture Plane) 画面:将景物透过透明面形成 的物象绘出来的媒介 GP(Grand Plane) 基面:景物投到画面的水平面, 画面和基面成90度角。 CVP(Central Visual Ray) 视心线:画面和视点的 距离,也即视距,视心线也画面垂直。 CV(Center of Vision) 心点:视心线与画面的交点。 VH(View Horizon) 视平线:由心点所引水平线。 视平线随着眼睛(视点)的高低变化 而变化。 GL(grand lime) 基线:画面和基面相接的线。 H(height) 视高:画者眼睛的高度,即视平线和基 线的距离。
散点透视:
又称“活点透视法”,它采取移动视点,漫视的 方法和多视域的组合,将景物和自然,有机地组 织到一个画面里,是一种复之性的透视方法。绘 画构图带来了很大的自由性。“立万象胸 怀”“字山水之纵横”是其形象的表述。由于视 域的宽阔,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构图形式。如长卷、 立轴、条幅等,使表现幅度有更大的延续性,可 塑性。散点透视是中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独到 而精辟的透视画法。它的画面中心是分散的,形 体的表现常常给绘画带来散漫遥远的空灵感。

透视的基本概念

透视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透视的基本概念第一节透视的形成原理与有关概念一)透视的定义透视意为“透而视之”,含义就是通过透明平面(透视学中称为“画面”,是透视图形产生的平面)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最终使三维景物的立体空间形状落实在二维平面上。

透视主要是研究眼睛与物体间的关系。

二)透视三要素《透视学》是研究如何把看到的立体的景物转换成平面的透图,即研究在平面上进行立体造型规律的。

而要在平面上取得立体的透视图非要借助假定的“画面”不可。

因为透视图形是视线(眼睛到景物之间的连线)通过画面是留下的轨迹。

物体的大小、画面离眼睛的远近以及眼睛对物体的角度都将决定透视图形的变化。

物体、画面、眼睛这是构成透视图形不可缺一的三要素。

眼睛——透视的主体,是眼睛对物体的观察构成透视的主观条件。

物体——透视的客体,是构成透视图形状的客观依据。

画面——透视的媒介,是构成透视图形的载体。

三)有关概念图1-11.视点:指画者的眼睛位置。

2.足点:指视点对基面的垂直落点,画者的立足点。

3.画面:指模型上的玻璃板,即研究透视的假设画面。

观察者与被观察物体间的透明平面。

4.基面:指放置物体的水平面,画风景时即地面。

5.基线:指画面与基面相交之平线。

6.点心:视点对画面的垂直落点,在眼睛正前方的画面上,正好在视圈的中心。

7.视中线:是视点与心点相连的视线,是视线中离画面最短、最正中的一条,代表视点与画面的距离,也称视距。

8.视平线:画面上过心点的水平线,平视时与地平线重合,代表视点的位置高度,是上下分割画面的基准线。

9、正中线:过心点的垂直线,是左右分割画面的基准线。

10、距点:将视距分别标在心点两侧的视平线上,所得两点就是距点。

11、距离圈:在画面上,一心点为圆心,以视距为半径所画的视域圈。

12、天点:距离圈与正中线在视平线上方相交的点,到心点的距离也等于视距。

13、地点:距离圈与正中线在视平线下方相交的点,到心点的距离也等于视距。

透视的基本概念

透视的基本概念
多个灭点。
在多点透视中,物体在画面中 的形状和位置可以根据观察者 的角度变化而变化。
多点透视在表现宏大场景、复 杂结构等情况下应用较多,如 城市鸟瞰图、大型机械装配图 等。
03 透视的基本元素
视点
视点是观察者眼睛所在的位置, 也是透视画面的出发点。
在透视图中,所有物体都以视 点为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延伸, 最终汇聚到消失点。
单点透视在建筑、机械 等工程制图中应用广泛。
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也称为成角 透视,当物体与画面 不平行时,会产生两 个灭点。
两点透视在风景画、 街景描绘等场景中应 用较多。
在两点透视中,物体 在画面中呈现的形状 会有所变化,更加真 实。
多点透视
多点透视也称为散点透视或多 点灭点透视。
当画面中有多个不平行且不在 同一平面上的物体时,会产生
突出画面的主题
透视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强调画面的主 题和重点。例如,通过将前景放大、背景 缩小
01
单点透视也称为平行透 视,是透视中最基本的 一种类型。
02
03
04
在单点透视中,只有一 个灭点,所有的透视线 索都向这一个点集中。
画面中物体呈现一种纵 深感,给人一种空间感。
视觉效果
建筑设计中运用透视技巧,能够创 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使建筑物更 加美观、引人注目。
摄影
焦距
焦距是影响透视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的焦距会产生不同的透视效 果,摄影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
适的焦距。
角度
角度也是影响透视的重要因素之 一,不同的拍摄角度会产生不同 的透视效果,摄影师可以通过调 整角度来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感。
在透视图中,所有平行于画面且 与消失点相连的线段都会汇聚到

透视完整ppt课件完整版x

透视完整ppt课件完整版x

透视原理与分类
透视原理
透视原理是基于人眼观察物体的视觉 经验总结而来,包括近大远小、近实 远虚等规律。
透视分类
根据视点和画面的相对位置,透视可 分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 等。
透视术语解析
心点
在画面中心垂直于视平线的点 ,是透视的中心点。
消失点
物体边缘线在视平线上汇聚的 点,表示物体向远处延伸的方 向。
视点
指观察者眼睛的位置,决定了 画面的视角和视野范围。
视平线
与人眼等高的一条水平线,决 定了画面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和 高度。
基线
画面中与地面平行的线,用于 确定物体的水平位置。
02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平行透视概念及特点
平行透视定义
平行透视是绘画透视的一种,是根据光学和数学的原则,在 平面上用线条来表示立体物象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暗投影 的科学。
视觉引导
利用曲线透视的视觉引导作用,可 以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画面中的 重点部分。
实例分析:曲线透视作品欣赏
实例一
《XXX》:这幅作品通过运用曲 线透视,将画面中的建筑物和街 道呈现出强烈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实例二
《XXX》:这幅作品利用曲线透 视表现了水面的波纹和倒影,营 造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效果,增
添加阴影和投影
根据光源的方向和物体的形状,在物 体上添加阴影和投影。阴影和投影的 形状和大小也要根据平行透视的原则 来绘制。
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画面上画 出物体的轮廓线。注意轮廓线的形状 和比例要与实物相符。
实例分析:平行透视作品欣赏
01
作品一
《街道景色》这幅作品运用平行透视描绘了街道的景色。画面中的建筑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第一章:透视基础1.1 透视的定义和作用解释透视是一种表现空间深度的绘画技巧强调透视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1.2 透视的基本原理介绍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概念解释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差异1.3 透视图形的绘制步骤演示如何绘制一个简单的透视图形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绘制透视图形第二章:一点透视2.1 一点透视的原理解释一点透视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强调一点透视的简洁性和效果2.2 一点透视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运用一点透视绘制图形指导学生通过一点透视绘制自己的作品2.3 一点透视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一点透视的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一点透视作品第三章:两点透视3.1 两点透视的原理解释两点透视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强调两点透视的复杂性和效果3.2 两点透视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运用两点透视绘制图形指导学生通过两点透视绘制自己的作品3.3 两点透视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两点透视的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两点透视作品第四章:空间感和深度感的表现4.1 空间感和深度感的概念解释空间感和深度感在透视中的重要性强调透视对空间感和深度感的表现作用4.2 空间感和深度感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通过透视表现空间感和深度感指导学生通过透视表现自己的作品中的空间感和深度感4.3 空间感和深度感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空间感和深度感的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创作自己在作品中表现空间感和深度感的作品第五章:透视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5.1 透视在风景画中的应用解释透视在风景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透视在表现风景画中的空间感和深度感5.2 透视在静物画中的应用解释透视在静物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透视在表现静物画中的空间感和深度感5.3 透视在人物画中的应用解释透视在人物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透视在表现人物画中的空间感和深度感第六章:透视中的物体比例与形态6.1 透视对物体比例的影响解释在透视中物体比例如何随着远近变化强调掌握透视中物体比例的重要性6.2 透视中物体的形态变化介绍透视中物体形态如何随着视角变化指导学生如何绘制透视中的物体形态6.3 实践练习:透视中的物体比例与形态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在给定的透视图中填充物体检查学生的作品,提供反馈和建议第七章:建筑透视7.1 建筑透视的基本原理解释建筑透视的概念和作用强调建筑透视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7.2 建筑透视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绘制建筑透视图指导学生通过建筑透视绘制自己的作品7.3 建筑透视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建筑透视的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建筑透视作品第八章:透视中的光影处理8.1 透视中光影的作用解释光影在透视中的重要性强调光影处理对透视作品的影响8.2 透视中光影的绘制方法演示如何通过透视处理光影指导学生通过透视处理自己的作品中的光影8.3 实践练习:透视中的光影处理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在给定的透视图中添加光影检查学生的作品,提供反馈和建议第九章:透视作品的评价与分析9.1 透视作品的评价标准介绍评价透视作品的方法和标准强调评价透视作品的重要性9.2 透视作品的分析方法介绍分析透视作品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透视作品9.3 实践练习:透视作品的评价与分析提供一些透视作品供学生评价和分析检查学生的评价和分析结果,提供反馈和建议第十章:拓展透视技巧与应用10.1 透视的变形与夸张解释在透视中如何运用变形与夸张强调变形与夸张在透视作品中的效果10.2 透视与其他绘画技巧的结合介绍如何将透视与其他绘画技巧结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透视与其他绘画技巧创作作品10.3 透视在创新作品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创新透视作品的实例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运用透视创作创新作品重点和难点解析1. 透视的基本原理:理解透视的概念和作用,以及透视的基本原理,如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是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基础。

1透视的基本概念

1透视的基本概念

图1-17
例题1:
Fab
a’
A’
B’
b’
h
p
a
c
b
h
g
g
p
s
s’
10
已知A点高10,AB线为水平线,C点高30, 求ABC透视和基透视。并求出其灭线。
1、先求A点的透视和基透视。
2、再求C点的透视和基透视。
3、求B点的透视和基透视: 1). 求出AB的基灭点,过A点的透视和基透视连灭点即可求出B的透视和基透视。
AB, CD为水平边,灭点在视平线上
BC, AD为斜边,灭点在视平线上,灭点在过基灭点fbc的竖直线上。
fbc
A
C
D
a
d
c
b
Fab
Fab
FBC
平面内任意两条直线灭点的连线称为该平面的灭线。如FABFBC为平面ABCD的灭线。
一般情况下,透视与基透视均为原平面图形的类似形,四边形的透视仍为四边形,三角形透视仍为三角形。
乌切洛是继马乔萨之后的佛罗伦萨艺术大师,他注重写生,受布鲁内来斯基的影响,特别致力于透视画法的钻研。代表作:《圣罗马诺之战》。 十五世纪意大利画家、建筑家、剧作家阿尔贝蒂认为大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数学是认识自然的钥匙。他在1435年写的《绘画论》的理论部分就专门叙述绘画的数学基础——透视学。 同世纪意大利画家弗兰西斯卡在1485年写的《绘画透视学》,是一本具有创见的透视学教科书,他把透视的技术方法作了数学上的详细阐释,从而为透视学奠定了严格的科学基础。
直线通过视点的透视与基透视
直线的透视与基透视、迹点
图1-8
2、直线的透视
图1-9
直线的迹点
直线的灭点与基灭点

透视的基本概念

透视的基本概念

透视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透视透视是造型艺术所依赖的一门科学。

透视也是一种视觉现象。

这种视觉现象是随着人的视点移动而产生变化,即这种变化与视点的位置和距离是分不开的。

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边走边看景物时,景物的形状会随着脚步的移动在视网膜上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对某个物体很难说出它固定的形状。

观者只有停住脚步,眼睛固定朝一个方向看去时,才能描述某个景物在特定位置的准确形状。

再则,随着景物与我们远近距离不同,所看到的景物形状也不一样。

通常在距离的前提下,空间越深,透视越大。

同样大小的物体,也会因视点与物体远近距离的不同而产生大小变化。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近大远小透视变化规律。

例如,当我们站在路中间就会发现,越近的树、灯越高越大,越远的树、灯越矮越小。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dicere”,意为“透而视之”。

在画者和景物之间竖立一块透明玻璃的平面上,即可得到物体的透视图形,使二维空间纸上呈现出三维立体空间。

由此可得出透视的含义:通过透明平面观察,确定透视图形的发生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

2、透视的特点透视是一种绘画与艺术设计活动中观察方法和研究画面空间的重要手段。

运用物体形状近大远小、物体明暗对比的近强远弱、物体的色彩近纯远灰等规律,可以归纳出视觉空间变化的规律,可以使平面景物图形产生距离感和立体凹凸感。

所以说透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形成视觉三维立体空间。

3、透视的分类透视的分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理论研究角度分类线透视:它是使观者识别画面空间距离最为有效的表现方法。

场景中的远伸平行线,看去愈远愈聚拢,直至会合于一点。

色彩透视:近处色彩偏暖,远处色彩偏冷。

这是大气层的阻隔而产生的变化。

如:近处物体色彩倾向鲜明,接近固有色,带有黄橙色调。

远处色调倾向暗淡灰紫,深色物体则偏蓝灰色。

消逝透视:物体的明暗对比和清晰度随着距离的变化而产生强弱变化。

如近处物体明暗对比强烈,有较清晰的视觉轮廓;远处物体明暗对比弱,细节和轮廓都较模糊,甚至混为一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经历了文艺复兴的发展以后, 到了17-18世纪,透视已跨入了 成熟期,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各种透视 规则及画法在这一个时期基本已完备 了,这标志着透视学开始走向了成熟。 法国人沙葛在《透视学》一书中 介绍了几何形体作图法则。 18世纪的代表人物:英国数学 家布鲁克·泰勒在他的两部著作《论 线透视》和《论线透视新法则》中把 涉及定点透视与投影几何画法中所有 原理和作图法均写入其中,这两部著 作是透视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 程碑巨作。 这一时期运用透视法的代表 作品有委拉斯贵支的《宫女们》,普 桑的《抢劫萨宾妇女》。
画中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距离感,可以用以 下几种方法来表现: 一、可以用图形重叠表现

二、可以用明暗阴影表现


三、可以用色彩关系表现
近处色彩倾向鲜明,接近固有色,远处色彩倾向暗 淡灰紫;近处明亮物体总带有黄橙色调,远处的深 处物体则更蓝一些。总之,近处色彩暖些,远处的 冷些。 我们还可以用明暗对比和细节清晰度来表现。近处 物体明暗反差大,细节轮廓清晰可辨,远处物体明 暗反差小,甚至混为一片,细节和轮廓模糊。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

基面:承载物体的平面,平视时即是地面,且与画面垂直。 原线:即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它的透视特点是在画面上保持原来的透视 方向;且平行的原线在画面上仍保持平行。 变线:即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它的透视特点是在画面上的透视方向要 么发生变化,要么指向远端的某个消失点,要么终止某个消失点;且相 互平行的变线共用一个消失点。 灭点(消失点):凡是不平行于画面但相互平行的直线,其最终形成的 透视投影必然向远方汇集于一点,这点便是灭点。包含心点、距点、余 点、天点、地点。 余点:内余点,在心点与距点之间的灭点;外余点,不在心点与距点之 间的灭点。
学习透视学的意义:视觉空间的确近大远小及其表现,是画家
必然遇到的问题,透视学是历代画家对视 觉空间不断探索的产物.学好透视学,有 利于我们正确的表现物体的确空间感和立 体感.
透视学发展简史
1.文艺复兴以前:
原始时期:在岩画和洞窟画上,原始人朦胧 地通过上下错位排列, 大小刻 画等手法把一些表示距离远近的关系反映出 来。 古埃及时期:古埃及人在一些湿壁画上表现 人物前后关系的处理往往是用人物横向并列 序排的手法来完成。
变 线
近低远 高线 近高远 低线
与画面和基面都成近 低远高角度 与画面和基面都成近 高远低角度
3、透视的构成要素
眼(观察点) 物体——被描绘或设想的对象。 画面——承接被描绘或设想对象的媒介面。

4、透视的基本规律
► 近大远小 ► 垂直大,平行小 ► 近者清晰,远者模糊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 一点透视又叫平行透视,当水平位置的直角六面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 其消失点只有一个(即主点)的画面叫一点透视。 ► 在60゜视域中,视点对立方体平视运动观察,立方体不论在什么位置, 只要有一个可视平面与画面平行,立方体就和视点、画面构成平行透视
法 国 大 卫 《 苏 格 拉 底 之 死 》
4.
19世纪:
19世纪绘画拉开了抵制传统透 视空间的序幕,到了20世纪,传统 意义上的透视学在绘画中的统治地 位进一步受到削弱,主观意识的介 入以及意象化的空间表现,颠覆了 传统透视的原有模式和形象,传统 意义上的透视已不为人们所关注,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组合透视,无透 视,变形透视,幻觉透视,极大的 丰富了绘画的表述空间,从而在绘 画的内容和形式上得到了拓展。
六远法:高远,深远,平远,迷远, 阔远,悠远。
在传统山水画中与“三视”有关的“六远”法 高 远 指 从 山 下 往 山 上 看 , 低 视 点 , 远 距 离 观 察 深 远 指 从 山 前 看 善 后 , 高 视 点 , 远 距 离 全 方 位 观 察 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 元 黄 公 望 《 天 池 石 壁 图 》 ·
关系
A
B
一点透视的消失:
Unit 1 Drawing Development
视点:眼睛所在的位置 画面:假想的透明平面
视线:视点与物体间的连线 心点:视点对画面的垂直落点
心点 视中线 正 中 线 视点
视平线:画面上通过心点的一条水平线 正中线:画面上通过心点的一条垂直线
视中线:连接心点与视点的直线 消失点:景物向无限远延伸消失于一点
(5) 透视学的运用 工业设计
(5) 透视学的运用 展示设计
(5) 透视学的运用 插画创作
(5) 透视学的运用 插 图
(5) 透视学的运用 动画场景设计
(5) 透视学的运用 网络游戏场景设计
作业: 1、熟记透视学上的常用术语。 地平线、视平线 心点、视点、主点、距点、余点 基线、视线、基面、画面 原线、变线 2、图1-1.相关概念图示。(4开) 3、六面体的的三种消失状态(粗略)。(4开)
古希腊时期:古希腊人在绘画中也采用类似 于古埃及人表现前后关系的手法,并且西方 透视的研究最早源自于古希腊,主要内容涉 及灭点透视法和缩短法。
古希腊 《黒绘式安法拉》
古罗马时期: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茨在他的《建筑十书》中就谈及了大 量的有关建筑透视原理内容,并且在一些壁画中,开始广泛运用这一手法, 如庞贝出土的壁画《秘密集会》。

梁师闵
《芦汀密雪图卷》局部
传统人物画中的一些透视特点
1 不管人物在画面中所处前后高低位置如何,个体人物一般以平视 透视特征出现,无俯视透视变化现象。
2. 不管人物身体各部位在画面中的姿态位置如何,也无近大远小。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3.一般情况下,人物前后“近大远小”忽略不计,甚至有“近小远大” 现象出现(人物大小按地位贵贱来划定)




2、透视学中的常用术语
原线
变线
原线
2、透视学中的常用术语
变线
2、透视学中的常用术语
不 消 失
水平线 垂直线 斜线
平行画 面
平行基面 垂直基面 倾斜基面
无 灭 点 消失到 心点
原 线
水 平 消 失 倾 斜 消 失
直角线
垂直画 面
平行基面
成角线
与画面 成任意 角
平行基面
消失到 余点
消失到 天点 消失到 地点
五 代 顾 闳 中 《 韩 熙 载 夜 宴 图 》
4.个体人物除了惯用的平视外,仅头部偶尔有俯视现象出现,但身体其余 部位仍保持平视特征

孙位
《高逸图》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和基本原理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透视的研究对象
绘画是在画纸上等平面上工作,工作的结果, 应使观者对平面景物图形产生距离感和立体凹凸 感。一副写实的图画,会使观者产生跨过画框就 能进入画面深处的感觉。
法国 杜尚 《下楼梯的裸女》
俄 国 马 克 夏 加 尔 《 我 与 村 庄 》
·
中国传统透视学(远近法) 发展简述
中国本土的透视学——“远近法”
“散点透视” 散点透视,是远近法的生动体现,是 相对于西方焦点透视而言的专用名词, 它有别于西方焦点透视中视点视域固定 于一点的定式,采用了移动的多视域的 观察模式,多方位多角度的体察对象,按 照传统绘画的审美心理需要自由的经营 画面,以实现理想的审美需要.
宋 · 郭 熙 《 平 远 图 》
平远—指从近山望远山,平视 ,远距离观察。
宋 · 林 庵 《 烟 江 欲 雨 图 》
迷远— 指因烟雾与流水阻隔造成景物若隐若现的空间关系
阔远 — 即平远 ,泛指从近岸隔着宽阔的水面,通向远处,平视,远距离观察
五代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局部
幽远 — 即迷远,泛指因飘渺导致的景物距离遥远
庞贝古城
《秘密集会》
阿维尼翁
《捕鱼场景》
2.文艺复兴期间:
文艺复兴期间的意大利属于透视的发展期,出现了一大批的艺术家,并 使得透视得到了极大的完善,透视也以一门独立的科学身份出现在绘画 领域中。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代表作《最后的晚餐》。
运用透视法的代表作品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3.
17-18世纪:
透 视
(2) 透视的形成原理
透视是一种推理性观察方法,它把眼睛作为一个投射点,依靠光学中眼与物体间 的直线——视线传递,在中间设立一个平而透明的截面,于一定范围内切割各条视线, 并在平面上留下视线穿透点,穿透点的连接,就勾画出了三维空间的物体在平面上的 投影成像——透视图,在透视理论上这个成像表示眼睛通过透明平面对自然空间的观 察所得到的视觉空间形象,成像具有立体空间感。
(5) 透视学的运用
透视学作为表现设计思,追求最后效果的一种最佳手段,被广 泛运用于插画、电脑动画、电子游戏、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工业设 计、展示设计等多种领域。
(5) 透视学的运用 绘 画
《蒙马特尔》郁特里罗
透 视
《林间小道》 作者 : 霍贝玛 [荷兰]
(5) 透视学的运用 建筑设计
(5) 透视学的运用 环艺设计
《 文 森 特 的 椅 子 和 烟 斗 》
《凡高的房间》
《 阿 尔 夜 间 的 露 天 咖 啡 座 》
《夜间咖啡馆》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

视点:视者的眼睛位置。 正常视域:视点看出去的60°的圆锥形空间,由于其为人的双眼正常显 示对象的范围,故称正常视域,超出60°,则不属此范围。 视中线:视域圆锥体的中心轴,是视者视线引向画面的中心视线并与画 面垂直,平视时与地面平行,俯、仰视时其与地面或倾斜或垂直。 画面:画者与被画物之间假设的透明画图平面,它可以向四 周作无限 的扩大与延伸。画面须平行于画者的颜面,垂直于视中线;且平视的画 面垂直于地平面,俯仰视的画面倾斜或平行于地平面。 心点:视中线与画面的交接点。
绘画基础知识之透视
西方透视学发展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