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新课程教学与研究》试题与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新课程教学与研究》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一般认为,教学方法指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
2、小组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
3、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教与学的方法和过程,也是教学的(出
发点)和(归宿)。
4、传统的科学教学目标一直以(认知)为中心,教师大多关注怎么教可以提高(知识)与
(技能)的达成度,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情感体验)等。
5、探究法的基本程序有(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收集整理信息、
(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6、科学中的实证意识即(科学是讲求证据的,科学的结论是经得起证实,也经得起证伪)。
7、“示范一模仿”教学法属于与(习得动作技能)有关的教学方法。
8、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
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
的多向交流。
9、小学科学课以探究为核心,探究即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
学习的(方式)。
10、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
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科学习惯)
11、逻辑思维就是(指科学都是符合逻辑的,科学的结论经得起实证的检验,也经得起逻辑的检验)。
12、质疑精神是指(科学是没有尽头的,它在不断的质疑过程中向前发展)。
13、教学方法的施动者包括(教师)和(学生)。
14、小组合作学习是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15、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
16、科学课程资源,广义地说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17、合作学习中我们一般需要制订(独立思考)、(分工合作)、(交流)等规则。
18、关于探
究的类别,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它分为三种:一是(科学探究);二是
(基于探究的教学或以探究为本的教学);三是(以探究为本的学习)。
19、英国学者将教学方法定义为:教师为促进学生的(学习),组织全班学生,向学生进行(讲解)与应用(教学媒介)时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20、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依据教学的(目标)和(内
容)而定。
21、教学方法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22、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家(克拉克)和(斯塔尔)把教学方法定义为: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而
组织和使用(教学技术)、(教材)、(教具)和(教学辅助材料)的方法,分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
两部分。
23、探究式学习的一般步骤是选择问题、(提出假说)、(实施探究)、解释结论、评价反思。
24、知识发现式探究式学习,就是要学生亲历知识“发现”的过程,主动参与知识构建。其一般程序
是:从已知的学习内容出发T(收集信息)7处理信息T分析综合T(得出结论)
25、按学生获得的信息的来源分类,演示法、观察法属于通过(直观)途径获得信息的方法。
26、对于科学本质的界定,就小学科学课而言,它从(实证意识)、(逻辑思维)、(质疑精神)三方面体现科学本质。
27、课时教学目标设定时应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来表述。
28、20世纪80年代苏联对教学方法定义为:为达到教育目的而调整(教师)和(学生)
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
29、按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导活动分类,讲授、谈话、演示属于以(教师的传授)活动为主的方法。
30、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方式有:(问题讨论式)、知识发现式、(实验探索式)等。
31、语言传递法、直观显示法、实践操作法分别是以(语言)、(视觉形象)、(动觉刺激)为信息载体的。
32、《科学(3―― 6)年级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33、《科学(3―― 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34、((情境)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属于与调节情感活动有关的教学方法。
35、探究式学习的一般步骤:(选择问题)、提出假说、(实施探究)、解释结论、评价反思。
36、科学探究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
37、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订(规则)。组织教育活动的规则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简洁)越好。
38、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三层次。
39、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40、所谓异质小组,表现为小组成员在(性格)、成绩、(能力)、家庭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和互补性。
41、小组合作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
42、科学探究的可操作性原则是指:所选择的问题要具有(可操作)性,即选择问题要适合自己的(实际),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解决。
43、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
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44、合作学习不是自己不用动脑筋,大家一块儿解决问题,学生应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学习,获得最大的发展。
45、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和(标准)。
46、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共同)学习。
47、合作教学的关键是科学组建学习小组。组建学习小组首先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48、教学策略是建立在一定(教学任务)之上,为实现(教学目的)而制定的教学
二、简答
1、《科学(3―― 6 )年级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涉及哪三方面? 答: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
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和实践对与科学相关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
培养。
2、怎样才能使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
答:一、把握“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教师定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