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32
观测高差(m) ——
-13.685 -5.619 -0.284 19.61
0.022
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
改正数(m) 改正后高差(m)
——
——
-0.006 -13.691
-0.006 -5.625
-0.003 -0.287
-0.007 19.603
-0.022
0.000
高程(m) 27.361
hAB = h1 + h2 + h3 + ……
=(a1-b1)+(a2-b2)+(a3-b3)+……
= (a b) a b
表2-1
水准测量记录表
日期:2002.3.26 天气:晴
测站
后视读数 点号
( m)
A
1.455
Ⅰ
TP_1
TP_1 1.657 Ⅱ
1
1
1.563
Ⅲ
TP_2
Ⅳ
TP_2
1.786
返测
B
A 转点
作业:P58
第7题
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
点名 路线长(km)
观测高差(m)
起点BM3
——
——
201
0.05
-2.892
202
0.176
-2.967
203
0.304
-6.786
204
0.296
5.225
终点BM4
0.119
-0.864
∑
0.945
-8.284
高差闭合差fh(m):
辅助计算 闭合差允许值(mm)(等外):
-0.761
1.654
1.811
-0.157
374.063
7.677
5.868
+1.809
∑a - ∑b =7.677 - 5.8687= +1.809 ∑h= +1.809 HB - HA=374.063-372.254= +1.809
日期:2002.3.26 天气:晴
仪器名称: 仪器号码:
观测者: 记录者:
Ⅳ
TP2
TP3
V
TP3
TP4
VI
TP4
BM B ∑
校核计算
2.345
0.412
1.933
2.403
0.510
1.893
0.724
2.105
0.816
1.749
9.866
6.740
5.350
∑a-∑b= 9.866-6.740= +3.126 ∑h=5.350+(-2.224)=+3.126
H B H A 3.126
的位置。新设站的前视尺。
三.测段的高差计算:
1)概念:往测,前进方向从A到B 的逐站水准测量; 返测,前进方向从B到A的逐站水准测量。
2)测段高差计算:(1)往返测高差计算: h往= hi往。检核: hi往= ai往-bi往。 h返= hi返。检核: hi返= ai返-bi返。
(2)测段高差计算:Δh= h往+ h返
水准测量实习外业与内业
由临时水准点BMA,测未知点P,往测两站,返测两站。
已知临时水准点BMA点高程HA=50.000m, 求P点的高程。
往测
转点1
P
BMA
往测
转点1
P
BMA
返测
BMA
P 转点2
外业结束,每人在室内独立进行内业计算
☆水准测量记录表.doc ☆
已知临时水准点BMA高程HA=50.000m,求P点的高程。
B
仪器名称: 仪器号码:
观测者: 记录者:
前视读数 ( m)
高差 (m)
+
—
高程 (m)
1.243
0.212
22.589
1.012 1.705 1.231
0.645
23.446
- 0.142
0.555
23.859
备注
校核计算
∑a=6.461 ∑b=5.191 ∑a-∑b = +1.270
∑h= +1. 270 22.589+(+1.270) = 23.859
1.291 0.933 2.224
35.558
备注
表4-1
水准测量手薄
测站 点号 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 高差/m 高程/m
备注
BMA Ⅰ
TP1 Ⅱ TP1
1 Ⅲ1
TP2 Ⅳ TP2
B
∑
校核计算
2.432
1.157
+1.275
372.254
2.367
0.915
+1.452
374.981
1.224
1.985
fh= ∑h测-∑h理 =-8.284-
(12.586-21.126)=-0.014
0.014814815
使用说明:
1、使用时,先将此页复制,再在复制页上进行修改——先将“蓝色”字体项删除,再按实际数据进行填写。
2、当中间点数多于或少于3个时,按实际点数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插入行数。并注意检查计算公式是否正确。
表2-1 日期:2002.3.26 天气:晴
水准测量记录表 仪器名称: 仪器号码:
观测者: 记录者:
测站 Ⅰ Ⅱ
点号
水准尺读数(m)
后视读数(a)前视读数(b)
BM A
1.647
TP1
1.230
TP1
1.931
1
0.824
高差(m)
+
—
0.417
1.107
高程 32.432
33.946
1 Ⅲ
TP2
13.670 8.045 7.758 27.361 ——
辅助计算 高差闭合差(m): 闭合差允许值(mm)(等外): 单位高差改正数(m/KM):
3、若“路线长”为“测站数”,只要将闭合差允许值公式修改;对于其他等级水准的成果处理也要将允许值公式修改。
4、对于闭合水准路线,只需将起点和终点的高程输入同一个数据。
5、制作:张保民 2004-1-1
作业:P59
第8题
点名
起点BM1 101 102 103
终点BM1 ∑
路线长(km) ——
0.603 0.663 0.295 0.671
h h往 h返 2
4 7
a2
a1
b1
P1
h1
A
HA
Leabharlann Baidu
b2 a3
P2
h2
大一水准面
a4 b3 h3
P3
b4
B
h4 h
AB
HB
二、转点、测站
转点:临时立尺点,作为传递高程的过渡点。
(一般转点上均需使用尺垫)
测站:每安置一次仪器,称为一个测站。
当欲测点B离已知点A较远,安置一次仪器 就不可能测出它们的高差,这时,选择一条施 测路线,在A、B之间加设一些转点,每相邻两 点测一测站,求出它们的高差,则AB的高差即 为这些高差的总和。
单位高差改正数(m/KM):
改正数(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
——
21.126
0.001
-2.891
18.235
0.003
-2.964
15.270
0.004
-6.782
8.488
0.004
5.229
13.718
0.002
-0.862
12.856
0.014
-8.270
——
-0.014 38.88
二、测段高差的观测
1.测段:二个水准点之间构成的水准路线。
2.测站的搬设:测段多测站连续观测,水准仪、标尺按前 进方向逐一搬站,
方法:(1)一测站检核无误,记录员发"搬站"口令;(2)观测 员、扶尺员按口令搬站:①前视尺扶尺员不离原立尺点, 确保尺垫不变动;新设站的后视尺。②观测员将水准仪搬到 下一测站适当位置,距离适当。③后视尺扶尺员在新设站
观测高差(m) ——
-13.685 -5.619 -0.284 19.61
0.022
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
改正数(m) 改正后高差(m)
——
——
-0.006 -13.691
-0.006 -5.625
-0.003 -0.287
-0.007 19.603
-0.022
0.000
高程(m) 27.361
hAB = h1 + h2 + h3 + ……
=(a1-b1)+(a2-b2)+(a3-b3)+……
= (a b) a b
表2-1
水准测量记录表
日期:2002.3.26 天气:晴
测站
后视读数 点号
( m)
A
1.455
Ⅰ
TP_1
TP_1 1.657 Ⅱ
1
1
1.563
Ⅲ
TP_2
Ⅳ
TP_2
1.786
返测
B
A 转点
作业:P58
第7题
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
点名 路线长(km)
观测高差(m)
起点BM3
——
——
201
0.05
-2.892
202
0.176
-2.967
203
0.304
-6.786
204
0.296
5.225
终点BM4
0.119
-0.864
∑
0.945
-8.284
高差闭合差fh(m):
辅助计算 闭合差允许值(mm)(等外):
-0.761
1.654
1.811
-0.157
374.063
7.677
5.868
+1.809
∑a - ∑b =7.677 - 5.8687= +1.809 ∑h= +1.809 HB - HA=374.063-372.254= +1.809
日期:2002.3.26 天气:晴
仪器名称: 仪器号码:
观测者: 记录者:
Ⅳ
TP2
TP3
V
TP3
TP4
VI
TP4
BM B ∑
校核计算
2.345
0.412
1.933
2.403
0.510
1.893
0.724
2.105
0.816
1.749
9.866
6.740
5.350
∑a-∑b= 9.866-6.740= +3.126 ∑h=5.350+(-2.224)=+3.126
H B H A 3.126
的位置。新设站的前视尺。
三.测段的高差计算:
1)概念:往测,前进方向从A到B 的逐站水准测量; 返测,前进方向从B到A的逐站水准测量。
2)测段高差计算:(1)往返测高差计算: h往= hi往。检核: hi往= ai往-bi往。 h返= hi返。检核: hi返= ai返-bi返。
(2)测段高差计算:Δh= h往+ h返
水准测量实习外业与内业
由临时水准点BMA,测未知点P,往测两站,返测两站。
已知临时水准点BMA点高程HA=50.000m, 求P点的高程。
往测
转点1
P
BMA
往测
转点1
P
BMA
返测
BMA
P 转点2
外业结束,每人在室内独立进行内业计算
☆水准测量记录表.doc ☆
已知临时水准点BMA高程HA=50.000m,求P点的高程。
B
仪器名称: 仪器号码:
观测者: 记录者:
前视读数 ( m)
高差 (m)
+
—
高程 (m)
1.243
0.212
22.589
1.012 1.705 1.231
0.645
23.446
- 0.142
0.555
23.859
备注
校核计算
∑a=6.461 ∑b=5.191 ∑a-∑b = +1.270
∑h= +1. 270 22.589+(+1.270) = 23.859
1.291 0.933 2.224
35.558
备注
表4-1
水准测量手薄
测站 点号 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 高差/m 高程/m
备注
BMA Ⅰ
TP1 Ⅱ TP1
1 Ⅲ1
TP2 Ⅳ TP2
B
∑
校核计算
2.432
1.157
+1.275
372.254
2.367
0.915
+1.452
374.981
1.224
1.985
fh= ∑h测-∑h理 =-8.284-
(12.586-21.126)=-0.014
0.014814815
使用说明:
1、使用时,先将此页复制,再在复制页上进行修改——先将“蓝色”字体项删除,再按实际数据进行填写。
2、当中间点数多于或少于3个时,按实际点数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插入行数。并注意检查计算公式是否正确。
表2-1 日期:2002.3.26 天气:晴
水准测量记录表 仪器名称: 仪器号码:
观测者: 记录者:
测站 Ⅰ Ⅱ
点号
水准尺读数(m)
后视读数(a)前视读数(b)
BM A
1.647
TP1
1.230
TP1
1.931
1
0.824
高差(m)
+
—
0.417
1.107
高程 32.432
33.946
1 Ⅲ
TP2
13.670 8.045 7.758 27.361 ——
辅助计算 高差闭合差(m): 闭合差允许值(mm)(等外): 单位高差改正数(m/KM):
3、若“路线长”为“测站数”,只要将闭合差允许值公式修改;对于其他等级水准的成果处理也要将允许值公式修改。
4、对于闭合水准路线,只需将起点和终点的高程输入同一个数据。
5、制作:张保民 2004-1-1
作业:P59
第8题
点名
起点BM1 101 102 103
终点BM1 ∑
路线长(km) ——
0.603 0.663 0.295 0.671
h h往 h返 2
4 7
a2
a1
b1
P1
h1
A
HA
Leabharlann Baidu
b2 a3
P2
h2
大一水准面
a4 b3 h3
P3
b4
B
h4 h
AB
HB
二、转点、测站
转点:临时立尺点,作为传递高程的过渡点。
(一般转点上均需使用尺垫)
测站:每安置一次仪器,称为一个测站。
当欲测点B离已知点A较远,安置一次仪器 就不可能测出它们的高差,这时,选择一条施 测路线,在A、B之间加设一些转点,每相邻两 点测一测站,求出它们的高差,则AB的高差即 为这些高差的总和。
单位高差改正数(m/KM):
改正数(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
——
21.126
0.001
-2.891
18.235
0.003
-2.964
15.270
0.004
-6.782
8.488
0.004
5.229
13.718
0.002
-0.862
12.856
0.014
-8.270
——
-0.014 38.88
二、测段高差的观测
1.测段:二个水准点之间构成的水准路线。
2.测站的搬设:测段多测站连续观测,水准仪、标尺按前 进方向逐一搬站,
方法:(1)一测站检核无误,记录员发"搬站"口令;(2)观测 员、扶尺员按口令搬站:①前视尺扶尺员不离原立尺点, 确保尺垫不变动;新设站的后视尺。②观测员将水准仪搬到 下一测站适当位置,距离适当。③后视尺扶尺员在新设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