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统计综合指标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综合指标
即几何平均数是各个变量值对数的算术平均数 的反对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某工业产品产量平均发展速度计算表 逐年发展速度(X) 年份 产品产量 逐年发展速度 逐年发展速度的 (亿吨 亿吨) (各年产量为前一年的 各年产量为前一年的%) 对数 对数(lgX) 亿吨 各年产量为前一年的 1997 9.80 1998 10.54 107.6 2.0319 1999 10.80 102.5 2.0107 2000 10.87 100.6 2.0025 2001 11.16 102.7 2.0115 2002 11.41 102.2 2.0094 10.0660 合计
总体单位总量表示总体单位总数,反映规模大 小;总体标志总量则说明总体特征的总数量。
( ) (二)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 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发展过程的总数 量;时点指标则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状况 总量。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不同特点: 1、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计数的;时点指标 的数值则是间断计数的。 2、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时点指标则不具有。 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受时期长短的制约; 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的间隔长短无直 接关系。
某条件下的某类指标数值 比较相对数 = × 100% 另一条件下的同类指标数值
作为比较基数的分母可取不同的对象,一般 有两种情况: 1、比较标准是一般对象。 2、比较标准(基数)典型化。
(五)强度相对指标 1、强度相对数的概念 某一总量指标数值 强度相对数 = 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数值 强度相对数的两种表示方法: (1)一般用复名数表示。 (2)少数用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 注:强度相对数不是平均数,不是同质总体的 标值总量与总体单位数之比。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
《统计学原理》 刘鑫春 2
第三章第一节 作用 总量指标可以反映被研究总体的基本状 况和基本实力。 总量指标是制定政策、计划以及检查政 策和计划执行情况的基本依据。 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以 及各种分析指标的基础。
累计到 3 季度止计划执行进度( %) 260 320 100 % 81 . 25 %
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某年第三季度已过,进度已完成计划任 务81.25%,说明计划进度执行较快
《统计学原理》 刘鑫春 17
第三章第二节 中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
(5年或以上的计划)
• 水平法:在计划制定中,以计划最后应达到的能 力水平为目标时,采用该法。
《统计学原理》 刘鑫春 26
第三章第二节 动态相对指标:又称发展速度,它是同类现 象在不同时间上变动程度的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 报告期水平 基期水平 × % 100
动态相对指标的详细内容在本书第四、五 章将专门介绍
《统计学原理》 刘鑫春
27
第三章第二节 三、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要选择好对比的基数 保持相对指标的可比性
例:某年甲商业企业劳动率为1.10万元,乙企业为1.00万元。 则甲企业劳动率是乙企业的1.1倍(1.10/1.00),1.1倍是 不同企业的同一指标即劳动率(平均指标)的比。
注:计算比较相对指标,通常采用平均指标或相对指 标进行对比,以准确反映现象发展的本质差异。这 是一个静态对比指标
《统计学原理》 刘鑫春 22
按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 实物指标—根据实物单位计算得到的 总量指标; 价值指标—以货币为单位计算的总量 指标; 劳动指标—以劳动量计算的总量指标。
第3章 综合指标分析
总体 标志总量
说明总体各单 位标志值总和的 总量指标
对于一个总体,这种指标可能有多个
时 按 间 其 状 所 况 反 不 映 同 的 分
时期 指标
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 内变化过程的累计总量 时期指标
时点 指标
说明现象在某一时刻 上所处的水平状态总量 时点指标
计量单位
特点 具体、使用价值量 缺乏综合性能
众数 位置平均数 中位数 四分位数
种 类
数值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幂平均数
众数
概念
是指分布数列中频数最大或频率最 高的标志值,通常用Mo表示 。
计算方法
1. 未分组数据或单项式数列的众数
例3:某班级的一组学生在体育课的投篮考试 中所投中的篮球的个数分别为3、0、2、3、4、 7、9、7、3、5、7、6、7、3和10个,试求投 中个数的众数。
中位数
概念 计算方法
是指将全部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 后,处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通常 用Me表示 。
1. 未分组数据或单项式数列的中位数
( 1)确定中间位置(n+1)/2。 (2)寻找数值
例6 某生活小区80户居民按家庭人口数分组资料:
按人口数分组(人) x 1 2 3 4 5 合 计 户 数(户) f 8 22 32 14 4 80 xf
练习3:某企业50名应聘者测试成绩如下图所 示,试求测试成绩的中位数。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2 6 7 7 2 6 2 1 8 3 2 2 4 8 8 4 6 3 2 8 5 7 3 1 6 0 9 4 6 1 2 2 3 5 0 4 5 1 5 8 8 5 6 6 0 6 5 9
抽象、价值量 具有高度综合性能 反映劳动量 具有综合性能
(整理)国民经济统计与概论常用公式
第三章 综合指标1. 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总量指标数值/总体总量指标数值*100%2.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的指标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的指标数值3. 比较相对指标=某总体的某项指标数值/另一总体的该项指标数值4. 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5. 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指标数值/基期指标数值6.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完成的指标数值/计划指标数值 (如果计划规定的任务是降低,计算结果应该愈小愈好) 7. 算术平均数=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之和/总体单位数 8.简单算术平均数:12nx x x x x nn+++==∑x :算术平均数; x:各单位的标志值 ; n:总体单位数;∑:总和加权算术平均数:11221121......ni in ni nnii x fx f x f x f x f f f f==+++==+++∑∑i f :第i 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9.简单调和平均法:121111...1nnH x x x nx==+++∑H:调和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法:121212......nn nmm m m H m m m x x x m x+++==+++∑∑m:权数一般用于:已知分布数列各组标志值及其标志总量,计算平均指标计算相对指标的平均数一般方法可概括为:已知相对指标的分母资料,可将其作为相对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已知相对指标的分子资料,可将其作为相对数,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法。
10. 简单几何平均法:G =G:几何平均数; x :变量值 ;n :变量值个数 加权几何平均法:G f=∑ 适用范围:a 、若干个比率或速度的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b 、相乘的各个比率或速度不得为负值。
11. 组距数列确定众数:下限公式:1012M L d =+•+上限公式:2012M U d =-•+0M :众数; L :众数所在的下限; U :众数所在的上限;1:众数所在组次数与前一组次数之差;2:众数所在组次数与后一组次数之差; d :所在组组距 12.(1)未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12n +,找出它的对应标志值,即12n e M x +=(用于奇数)或1222n ne x x M ++=(用于偶数)(2)单项式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12f +∑确定中位数的位次,再根据位次用向上累计或向下累计次数的方法确定中位数所在组,该组的标志值即为中位数(3)组距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且2f ∑表示中位数的位置。
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综合指标一、填空题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指标和 指标。
2. 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地区、国家)的同类指标之比。
3. 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指标之比。
4.某企业某年计划增加值达到500万元,实际为550万元,则增加值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
5.某企业某年计划单位产品成本为40元,实际为45元,则单位产品成本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
6.某车间5名工人的日产量(件)为10 10 11 12 14,则日产量的中位数是 。
7.市场上某种蔬菜早、中、晚的价格(元)分别为、1、,早、中、晚各买1元,则平均价格为 。
8.在两个数列平均水平 时,可以用标准差衡量其变异程度。
9.∑=-)(x x 。
二、判断题年我国人口出生数是一个时点指标。
(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时期指标。
(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平均指标。
( )4.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是一个结构相对指标。
( )5.某企业某年计划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4%,实际上提高了5%,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5%/4%。
( )6.某企业某年计划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3%,实际上提高了%,则单位产品成本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1+%/1+3%。
( )7.某车间7名工人的日产量(件)为22 23 24 24 24 25 26,则日产量的众数是24。
( )8.三个连续作业车间的废品率分别为% % %,则平均废品率为3%3.0%8.0%5.0⨯⨯。
( )9.当B A σσ>时,则说明A 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比B 数列强。
( )10.全距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 )11.某企业人均增加值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
( )12.某企业月末库存额是一个时点指标。
( )13.平均指标反映现象的离散程度。
( )14.变异指标反映现象的集中趋势。
( )15.总体中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之比得到比例相对指标。
( )16.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得到比较相对指标。
统计学第三章 综合指标练习题
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题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题前面章节及第三章综合指标一、选择题1、杭州地区每百人手机拥有量为90部,这个指标是a、比例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2、某组与数据呈圆形正态分布,排序出来算术平均数为5,中位数为7,则该数据分布为a、左偏分布b、右偏分布c、对称分布d、无法判断3、平均值算术平均数的大小a主要受到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与各组次数多少毫无关系;b主要受到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毫无关系;c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毫无关系,也与各组次数多少毫无关系;d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有关,也受到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4、已知一分配数列,最小组限为30元,最大组限为200元,不可能是平均数的为a、50元b、80元c、120元d、210元5、比较两个单位的资料,甲的标准差小于乙的标准差,则a两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b甲单位平均数代表性大于乙单位c乙单位平均数代表性大于甲单位d不能确定哪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大6、若单项数列的所有标志值都减少常数9,而次数都增加三分之一,则其算术平均数a、增加9b、增加6c、减少三分之一d、增加三分之二7、与变量值相同计量单位的是a全距b调和平均数c平均差d标准差e线性系数f算术平均数8、由于计量单位或者规模不同造成不可比,可能采用什么方法解决a比较对指标b平均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f结构相对指标9、与变量值同比例变化的是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全距e标准差f平均差g标准差系数10、某数据集服从对称的正态分布,算术平均数为100,现分别增加2个极端值1和199,怎此数据集的分布将a维持等距的正态分布b左偏c右偏d无法推论11、人口普查中以每个居住地居民位调查单位,下面属标志的就是a性别b年龄c男性d人口总数e已婚12、对浙江财经学院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平均值开支b年龄c年级d体重e学生总数二、计算题1、已知甲小区居民平均年龄为37岁,标准差为12岁,现对乙小区居民年龄进行抽样调查,得到资料如下(保留1位小数):年龄(岁)人数(人)18以下1218-305030-506850以上40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保留1位小数)(1)计算乙小区居民的平均年龄;(2)比较甲乙两小区平均年龄的代表性大小;2、已知某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如下:工资(元)人数(人)1000以下201000-2000402000-30001003000-4000504000以上30根据资料计算该企业职工工资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试题
第三章统计综合指标一、名词解释1、总量指标2、时期指标3、相对指标4、强度相对指标5、算术平均数6-标致变异指标7、标准差系数二、填空1、总量指标是对总体和进行统计描述的基础数据,是从上认识客观事物的起点数据。
2、是统计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综合指标。
3、总量指标按照其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可划分为和。
总量指标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和总量指标。
4、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点、性质和作用,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一般有三种,即、、。
实物单位是反映事物使用价值的计量单位,它又可以分为、、双重单位和。
5、相对指标的基本公式为:6、相对指标数值有两种计量形式:一是相对指标,二是相对指标。
7、无名数相对指标是指相对指标值后边没有计量单位,或者没有实质性的具体计量单位而只有抽象的计量单位。
具体有、、、。
8、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任务和对比基础,相对指标可分为相对指标(与计划数对比)、相对指标、相对指标(与部分数额对比)、相对指标(与同类典型数额对比)、相对指标(与有联系的总体数额对比)、相对指标(与历史数额对比)。
9、在社会经济统计中,(也称为均值)是最常用的最基本的反映分布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的代表值。
它是在总量指标基础上计算出来的。
10、算术平均数依据计算方法不同,又分为算术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
11、在不掌握各组单位数的资料及总体单位数的情况下,如果只掌握各组的标志值和各组的标志总量及总体总量,则用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平均指标。
12、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程度的综合指标,它表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和,又称。
13、按计算方法的不同,标志变异指标一般常用的有、、。
14、极差的计算公式:。
标准差的简单式计算公式:。
标准差的加权式计算公式:。
标准差系数的计算公式:。
15、对于不同水平即平均指标不相同的总体,不宜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的大小,而需要利用进行比较。
16、标准差愈大,说明标志变动程度愈,因而平均数的代表性就愈。
统计学课件第三章 综合指标(总量 相对 平均 变异指标)
水平法的计算方法:
1、 计划完成程度 计划期末年实际达到的水平
计划期规定末年应达到的水平
例、某地区“九五”计划规定某种产品产量在2000年应达到 200万吨,实际到220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计划完成程度 为:
220 计划完成程度 100% 110% 200
计算表明,超额10%完成“九五”计划。 2、计算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是以连续12个月的实际数达到 了计划规定的末年水平,则往后的时间均为提前完成计划的 时间。 例:某种产品产量从1999年7月份至2000年6月份实际已达到 200万吨。则该产品产量提前半年时间完成计划。
折合系数 (4)=(2) ÷21% 1.00
(甲)
(1)
(2)
硫酸铵
82000
21.00
硝酸铵
25000
34.65
8662.5
1.65
41250
尿
素
45000
46.20
20790
2.20
99000
碳酸氢铵
16000
16.40 —
2624
0.7809 —
12495
合计
168000
49297
234745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03.53 107.41
298.67
585.38 545.21
284.28
604.39 591.04
283.00
657.51 648.83
95.18 99.54 103.25 111.25 108.41 109.78
5、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是现象在某一段时间 内实际完成数值与计划任务数值的对比。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实际完成数 / 计划任务数
《统计学》教案第三章 综合指标
第三章综合指标教学内容:1.总量指标的含义、种类、计量单位及其各种单位的特点2.相对指标的含义、表现形式及种类3.平均指标的内涵、作用、各种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应用场合4.标志变异指标的含义、作用、种类及其计算教学重点:1.总量指标的种类2.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3.平均指标的种类、计算及其应用场合4.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种类及其应用场合教学难点: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及其应用场合授课学时:8学时统计指标按其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分为三大类: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我们把这三类指标统称为综合指标,即综合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指标。
第一节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概念:总量指标也称绝对指标,是反映现象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和总水平的指标。
如:2007年全国原油产量为1.87亿吨;2007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为246619亿元;2007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2007年全国汽车产量为888. 7万辆;2007年全国工业增加值为107367亿元;200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9350万人。
总量指标均是用绝对指标表达出来的,也称绝对指标,作用:①它是对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基础数据)。
总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利用它可以反映社会经济开展的规模和水平,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也可说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
②它是计算平均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基础,平均指标、相对指标是由绝对指标月实际完成的累计数已到达计划规定数,那么剩余的时间为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或将全部时间减去自计划执行之日起至累计实际数量已到达计划任务的时间,即为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如上例,某工业部门截止2005年6月底实际完成的基建投资额已到达8000 万元,那么该部门提前半年时间完成十-五规划。
④计划执行进度的检查它是用计划期中某一段时期的实际累计完成数与计划期全期的计划任务数之比来检查计划执行的进度。
统计学-第三章 综合指标
第三章 综合指标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
第三章 综合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 (统计绝对数)
第一节总量指标(统计绝对数)
一、总量指标的意义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 点条件下的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又称为绝对指 标或绝对数。 (二)总量指标的作用 1、总量指标可以反映被研究总体的基本状况和基 本实力。 2、总量指标是制定政策、计划以及检查政策和计 划执行情况的基本依据。 3、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2、相对指标的作用
( 1)
将总量指标的具体差异抽 象化,使原来不能直接对 比的指标可以进行比较。
( 2)
可以综合说明现象之间的 相互关系,反映事物之间 的比例、结构、速度等, 为分析事物的性提供了依 据。
( 3)
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 调控和微观管理、考核 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工 具。
( 4)
其计算结果是抽象化的 数值,便于记忆和资料 的保密
②表明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的规律及发变化趋势
通过不同时期结构相对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表明现 象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例如:
食物支出金额 恩格尔系数 总支出金额 它是指食品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它是衡量一 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1978年,我 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城市家庭为57.5%, 而2005年这一比例已经降低至36.7%和45.5%。
4、比较相对指标 (1)概念:同一时间同类指标在不同空间之间的比
较。其作用是说明同类指标在不同空间的差异程度.
(2)计算方法 比较相对指标 甲单位某指标值
统计学原理李洁明第三章综合指标
问题 1、在有关大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因素调查中,假如搜集到了 2000名学生上学期期末各科考试成绩,以及周学习时长 如何考察每位学生成绩的一般水平?多少男生和女生? 要比较女生、男生成绩的高低,应如何进行比较? 如果已经根据年级进行了分组,然后对每个年级又进行了 周学习时长分组,那么每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比较?如 何比较每个年级各组学生成绩和学习时长均匀性? 如何比较学生的学习效率?
统计学原理
第一节 总 量 指 标
概述 计算原则
计量单位介绍
概 述
概念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 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 表现为绝对数、有名数。 作用 反映国情、国力和企事业单位人、财、物的状况; 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和企业经济核算的基础性指标, 是实行目标管理的工具; 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是基础指标。
统计学原理
加权算术平均(weighted average):应用于分组的绝对 数资料,或者平均指标和相对指标资料
▼权(weight)表示重要性、影响力高低。根据表现形式 分为两种: 权数f(绝对权):次数、频数等绝对数形式; 权重ω(相对权):比重、频率等相对数形式。 ▼对于组距数列,应该用组中值作为变量值。 ▼ 加权算术的一般形式为(K为分组数): x1 f1 x2 f 2 xk f k xf x f f1 f 2 f k
a 一般地,相对数、平均 数都可以表示为 x 。如果已知 b 分组的 xk、bk 时, ak xk bk bx x b b
k 1 m k k 1 k
a
m
统计学原理
例 某班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表,计算此班统计学平 均成绩。 成绩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合计 人数 2 5 8 6 4 25 组中值x 55 65 75 85 95 —
旅游统计学3-综合指标(ppt文档可编辑修改)
比率相对指标=
总体中某部分数值 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100%
2024/2/20
20
(四)比较相对数
又称类比相对数 是将两个同类指标作静态对比得出得综合
指标,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 对比关系。 反映旅游经济现象之间的差别程度。
比较相对指标
某条件下的某类指标数值 另一条件下的同类指标数值
2024/2/20
2024/2/20
5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一)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按其反应的总体内容不同分为: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二)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按其反应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2024/2/20
6
三、旅游统计总量指标体系
1、旅游接待能力:
旅馆数、客房间数、床位数、交通工具数量
部分与全体之比
结构相对指标=
部分数值 全部数值
100%
2024/2/20
18
结构相对指标的主要作用:
(1)反映总体内部结构的特征 (2)看出事物的变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 (3)能反映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程
度及生产经营效果的好坏。
2024/2/20
19
(三)比率相对指标
同一总体内部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的 结果,表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
度(%)x
(万元)m
95
1330
105
13440
115
2300
合计
——
17070
m/x
1400 12800 2000 16200
平均计划 完成程度
2024/2/20
x
m
m x
17070 16200
统计学原理多项选择题03--第三章_统计指标
第三章综合指标1、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A、货物周转量B、社会商品零售额C、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D、年末人口数E、年平均人口数2、下列指标属于动态相对指标的有()。
A、1981年到1990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1.48%B、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980年的236.3%C、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28.4%、44.3%、27.3%D、1990年国民收入为1952年的2364.2%E、1990年国民收入使用额中积累和消费分别占34.1%和65.9%3、 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 。
A 、总产出 B 、职工人数 C 、存款余额 D 、存款利息 E 、出生人数4、下列各项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 。
A 、金融系统职工人数B 、金融系统职工工资总额C 、金融系统职工平均工资D 、银行存(贷)款期末(初)余额E 、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职工占全系统职工的比重5、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
A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 、人口密度 C 、人均钢产量 D 、商品流通费E 、每百元资金实现的利税额6、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有( )。
x1n E 、m x1m D 、ff xC 、fxf B 、nx A 、∑∑∑∑∑∑∑∑7.标志变异指标可以说明( )。
A 、分配数列中变量的离中趋势 B 、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变动范围 C 、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D 、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分布特征 E 、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集中趋势8、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有( )。
A 、百分数 B 、千分数 C 、系数或倍数 D 、成数 E 、复名数9、平均数的种类有( )。
A 、算术平均数 B 、众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E、几何平均数10、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E、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11、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第三讲 综合指标
第三章 综合指标
第二节 相对指标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 五 强 度 相 对 指 标
• 1、概念: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互联系指标之比。 概念: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互联系指标之比。 • 2、作用:①反映一国一地的发展水平、力量强弱。 作用: 反映一国一地的发展水平、力量强弱。 反映事物存在的密度、普遍程度、运动强度、 ②反映事物存在的密度、普遍程度、运动强度、负 担强度。③反映经济效益的高低。 担强度。 反映经济效益的高低。 • 3、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 比例相对数 = 同一总另一部分数值
• 4、特点:分子分母同属一个总体,而且分子与 特点:分子分母同属一个总体, 分母的位置可以互换。 分母的位置可以互换。
第三章 综合指标
第二节 相对指标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 三 比 较 相 对 指 标
• 1、概念:同一时期(间)的同类指标在不同空间 概念:同一时期( 对比的比值。 对比的比值。 • 2、作用: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的数量差异, 作用: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的数量差异, 实力比较或发现先进与后进。 实力比较或发现先进与后进。 • 3、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第三章 综合指标
第二节 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 1.可以较清楚地反映现象内部结构和现象之间的数量联系 可以较清楚地反映现象内部结构和现象之间的数量联系 程度,对现象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说明。 程度,对现象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说明。 • 2.利用相对指标可以使某些不能直接对比分析的统计指标, 利用相对指标可以使某些不能直接对比分析的统计指标, 利用相对指标可以使某些不能直接对比分析的统计指标 取得可以比较的基础。 取得可以比较的基础。 • 3.相对指标便于记忆、易于保密。 相对指标便于记忆、易于保密。 相对指标便于记忆
统计学复习第3章+综合指标
二、全距
R
1. 全距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即:R Xmax -Xmin 2. 全距的特点
① 优点: 计算方便,易于理解。 ② 缺点: 全距只考虑数列两端数值差异,它是测 定标志变动度的一种粗略方法,不能全面反映总 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异程度。
三、四分位差 Q.D. 1.概念: 将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
根据卡尔 皮尔逊经验公式,还可以推算出: M0 3Me 2 X Me X 1 ( M0 2 X ) 3
1 (3 M e M 0 ) 2
八、平均指标的运用原则
1.平均指标只能适用于同质总体。 2.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3.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第四节 标志变动度
三、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1.注意二个对比指标的可比性。
经济内容有内在联系,总体范围以及指标口径 一致,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可比
2.相对指标要和总量指标结合起来运用。
3.多种相对数结合运用 4.在比较二个相对数时,是否适宜相除再求一 个相对数,应视情况而定。若除出来有实际意 义,则除;若不宜相除,只宜相减求差数,用 百分点表示之。(百分点 —— 即百分比中相当 于百分之一的单位)
f
Me XU
式中: XL、XU fm S m 1 Sm 1 f d
2
Sm 1 fm
表示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上限
中位数所在组的次数 中位数所在组以下的累计次数 中位数所在组以上的累计次数 总次数 中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3.中位数的特点
① 中位数也是一种位置平均数,它也不受极端值 及开口组的影响,具有稳健性。 ② 各单位标志值与中位数离差的绝对值之和是个 最小值。
它作为一种数值平均数,受所有标志值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单位:两种度量衡单位复合起来计 量。
标准实物计量单位:在同一性质或同 一用途的产品中挑选一种产品作为标 准产品,其它产品则按照一定的换算 系数换算为以标准产品的实物单位来 表示产量的一种计量单位。
价值指标是指采用货币单位计量的总 量指标。
劳动量指标:以劳动时间为单位计 量的总量指标。
2.按反映时间状态不同,总量指标分时期 指标和时点指标
(1)时期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一段 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 ★ 时期指标的特点 1)不同的时期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 2)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 接关系; 3)时期指标数值是连续登记、累计的 结果。
(2)时点指标表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某一 时点的总量。
(二)作用
1.总量指标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 一个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状况和加强 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指标。
2.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的基础指标.
二、总量指标的分类
1.按反映的内容不同,分: 总体单位总量:即总体单位数,由每个总体
单位加总而得到的. 总体标志总量:是指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
〔例4〕某种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产 量应达200万吨,计划执行情况如下:
第第第
时一 二 三
年年年
上
半
间
年
第第 第 第 第第第 第 第 5 三四 四 四 四五五 五 五 年 年年 年 年 年年年 年 年 合 下一 二 三 四一二 三 四 计 半季 季 季 季季季 季 季 年度 度 度 度度度 度 度
时间 第 第 第 第
第5年
5
1
2
3 4年
年
年 年年
一 二 三四 合
季 季 季季 计 度 度 度度
投资额 140 135 70 80 40 22 18 20 525
试计算该市5年基建投资额计划完成相对数和提前完成时间。
解: 1. 计划完成相对数=525÷500 =105% 2. 从第一年的第一季度起至第 5年的第三季度投资额之和505亿 元,比计划数500亿元多5亿元, 则:提前完成计划时间=(6057)+5÷[500÷(365 × 5)]=3个月零18天
3.比例相对数
(1)比例相对数是将总体内某一部分与 另一部分数值对比所得到的相对数。 (2)其公式为: 比例相对数=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 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 例8〕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 1990年7月1日零时,我国男性人数为 584949922人,女性人数为548732579人, 则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是106.6%。
B.累计法:若计划指标是按整个计划期内累 计完成量来规定的,宜用累计法计算。公式 为: 计划完成相对数=(计划期间累计完成数 ÷同期计划规定的累计数)×100% 提前完成计划时间=(计划期月数-实际完 成月数)+超额完成计划数/平均每日计划数
[例5] 某市某五年计划规定整个计划期间基建投资总额达到500 亿元,实际执行情况如下:
1-9月计划执行进度= (1125÷1500)×100%=75%
2.结构相对数
(1)是总体内某一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 对比的结果,反映总体内部的构成和类型特征, 亦称比重指标。 (2)其公式为:
结构相对数=(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 体全部数值)×100%
〔例7〕某企业有职工1000人,其中 男职工700人,女职工300人,求结 构相对数。
(3)比例相对数的特点: 1.对比的分子分母属于同一总体(与
结构相对数一致)。 2.分子分母可以互换。 3.比例相对数的数值,一般用百分数
或几比几形式表示。
4.比较相对数
(1)将不同地区、单位或企业之间的同 类指标值作静态对比而得出的综合指标, 表明同类事物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差异 程度或相对状态。 (2)其公式为: 比较相对数=某一条件下某一指标数值 ÷另一条件下同类指标数值
超额完成(或未完成)相对数=实际完成数 -计划数
例1
某公司2000年计划销售某种产 品30万件,实际销售32万件。 试求该公司2000年销售计划完 成相对数。
该公司2000年销售计划完成相对数=
32/30*100%=106.7%,超额6.7% 完成计划。
(3)计划完成相对数的派生公式
A.计划数为绝对数 计划完成相对数=(实际完成数÷同期计划 数)×100% 适用于研究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或水平 的计划完成程度。 B.计划数为平均数 计划完成相对数=(实际平均水平÷计划平 均水平)×100% 适用于计划任务用平均数来表示的情形, 例如:劳动生产力、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 品原材料消耗量等。
匀的,则每月植树造林面积为: 115÷12=9.58万亩 提前完成时间=97÷9.58≈10个月
(5)计划执行进度相对数计算方法
公式为: 计划执行进度=(计划期内某月止000年计划完成商品销 售额1500万元,1-9月止累计完成 1125万元。求1-9月计划执行进度。
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数=115% ÷110%=104.55%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3%)÷(100%-5%) =102.11%
〔例3〕某企业要求劳动生产率达到 5000元∕人,某种产品的计划单位 成本为100元,该企业实际的劳动生 产率达到6000元∕人,某种产品的 实际单位成本为80元,试求它们的 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C.计划数为相对数 计划完成相对数=〔实际完成数(%) ÷计划完成数(%)〕×100% 适用于当计划任务是用计划提高的百分 数或计划降低的百分数规定的时候。如 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百分数、产品的成 本降低率、流通费用降低率。
〔例2〕某企业某种产品的产值 计划要求增长10%,该种产品的 单位成本计划要求下降5%,而 实际产值增长了15%,实际单位 成本下降了3%,试求计划完成 程度指标
三、计算和运用总量指标的原则
(1)正确确定指标的含义与计算范围. (2)计算实物总量指标时只有同类才
能相加. (3)使用统一的计量单位. (4)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平均指标要
综合运用.
第二节 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意义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 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进
行对比的比值。也称为相对数。它反 映相关现象之间的数量联系关系或现 象内部构成状况。基本计算公式为: 相对指标=比数/基数
提前完成计划时间=(60-51)+ (801-800)÷[(78-54)÷30]
=9个月零1天
2、某地区“九五”计划规定,1996 年至2000年的植树造林面积为400万 亩,各年实际完成情况如表: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植树 造林 85.0 92.0 95.0 110.0 115.0 面积
结构相对数如下: 男职工占全部职工的比重(%)
=700÷1000=70% 女职工占全体职工的比重(%)
=300÷1000=30%
结构相对指标有如下特点:
1.必须与统计分组相结合。 2.分子的数值是分母数值的一 部分。 3.总体中各部分比重之和等于 100%。
结构相对数的作用:
1. 可以说明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 总体结构特征。 2. 不同时期的结构相对数的变化,可以反 映实物性质的发展趋势,分析经济结构的演变 规律。 3. 根据个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大小以及是 否合理,可以反映所研究现象总体的质量以及 人、财、物的利用情况。 4.利用结构相对数,有助于分清主次,确 定工作重点。
它们的计划完成程度指标如下: 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相对数=6000÷5000= 120%(正指标)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数=80÷100=80% (逆指标)
小结:如果计划规定的任务是提高率,结果 要等于或大于100%才算超额完成任务;如果 计划规定的任务是降低率,结果等于或小于 100%才算超额完成任务。
有名数:是指有具体内容的计量单位的数 值.它有单名数和复名数之分.对比双方非 同类事物,不存在可比性。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一)计划完成相对数 (二)结构相对数 (三)比例相对数 (四)比较相对数 (五)动态相对数 (六)强度相对数
(一)计划完成相对数
(1)计划完成相对数也称计划完成百分比, 它是将某一时期的实际完成数与同期计划 数进行对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2)基本计算公式为: 计划完成相对数=(实际完成数÷同期计 划数)×100%
(4)中长期(一年以上)计划完成相对数 的计算方法
水平法:若计划指标是按整个计划期的末 年应达到的水平来规定的,用水平法。 公式为: 计划完成相对数=(计划期末年实际达 到的水平÷计划中规定的末年水平)×100 %
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计划期月数 - 实际完成月数)
超额完成计划数
达标月(季)日均产量 - 上年同月(季)日均产 量
1、某汽车制造厂的五年计划规定,其 生产的天马吉普车的数量在五年计划 的最后一年应达到年产800辆的水平。 某厂在五年计划的最后两年中每月实 际生产的吉普车产量如下:
一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
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 一 月
十 二 月
合 计
第
四 52 52 54 54 58 59 62 63 63 68 72 73 730 年
产 110 122 66 74 37 38 42 49 53 58 65 72 775 量
要求:1.计算该产品计划完成程度 2.计算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解:1.产量计划完成程度= (53+58+65+72)÷200=124% 2.从第四年第三季度至第五年 第二季度产量之和:42+49+53+58= 202万吨 提前完成计划时间=(60-54) +2÷[(58-38)÷90]=6个月零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