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显微镜的分析

合集下载

荧光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荧光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荧光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荧光分析技术是一种分析和检测物质的方法,它不仅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而且还可以使用相对简单、易操作的设备和方法进行分析。

本文将探讨荧光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一. 荧光分析技术的原理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吸收能量后,由激发态自发辐射发出荧光。

荧光发射的波长与物质的结构和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根据荧光发射的波长来分析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二. 荧光分析技术的方法荧光分析技术主要有荧光光谱分析、荧光显微镜、荧光免疫分析等几种。

1. 荧光光谱分析荧光光谱分析是一种利用荧光发射波长来分析物质的方法。

它通过激发样品,测量样品发出的荧光光谱来确定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

荧光光谱分析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比如用于检测蛋白质和动物细胞等生物分子。

2. 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利用荧光物质在显微镜下展现的亮度和颜色来观察样品的方法。

它可以将荧光染料标记在生物样品中,从而实现对生物分子和细胞的可视化。

荧光显微镜已经成为生物医学领域中最重要的观测手段之一,也是生物光学、光子学研究领域的必备工具。

3. 荧光免疫分析荧光免疫分析是一种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来检测分子的方法。

它通过将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信号以检测分子。

荧光免疫分析主要用于医学诊断中的分子检测和细胞成像。

三. 荧光分析技术的应用荧光分析技术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主要涉及到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工业生产等方面。

1. 生物医学荧光分析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包括荧光显微镜观察生物结构、荧光免疫分析检测各种分子等。

2. 环境监测荧光分析技术可以将其应用于环境监测和环境污染控制。

比如用于污染物的快速检测、废水污染的监测、空气污染的监测等。

3. 食品安全检测荧光分析也可以用于食品安全检测,比如寻找食品中有害物质如农药、污染、病原体等。

4. 工业生产荧光分析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如半导体晶片生产、光学元器件制造等。

荧光检测方法

荧光检测方法

荧光检测方法荧光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检测样品发出的荧光信号来获取样品的信息。

荧光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荧光检测的原理、常用的荧光探针和荧光检测技术。

一、荧光检测原理。

荧光检测原理是基于样品在受激光照射后发出荧光信号的特性。

当样品受到特定波长的激发光照射后,样品中的荧光探针会吸收光能并发生激发态跃迁,随后再释放出荧光光子。

荧光光子的强度和波长可以提供样品的信息,如浓度、纯度、活性等。

荧光检测原理简单、灵敏度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

二、常用的荧光探针。

1. 荧光染料。

荧光染料是最常用的荧光探针之一,它可以与样品中的特定分子结合并发出荧光信号。

荧光染料具有多种颜色和波长的荧光光子,适用于不同样品的检测需求。

常见的荧光染料有荧光素、罗丹明、FITC等。

2. 荧光蛋白。

荧光蛋白是一类来源于生物体的荧光探针,它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发出荧光信号。

荧光蛋白具有天然的荧光特性,被广泛用于细胞标记、蛋白质定位、蛋白质相互作用等研究领域。

3. 量子点。

量子点是一种新型的荧光探针,具有窄的荧光发射峰和宽的激发光谱,可以同时发出多种颜色的荧光信号。

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适用于多种样品的荧光检测。

三、常用的荧光检测技术。

1. 荧光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是最常用的荧光检测技术之一,通过记录样品在不同激发波长下的荧光发射光谱,可以获取样品的荧光特性和信息。

荧光光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分辨率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

2. 荧光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利用荧光探针标记样品后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技术。

荧光显微镜可以实现对生物细胞、组织的高分辨率成像,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

3. 荧光免疫分析法。

荧光免疫分析法是一种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或抗原对特定分子进行检测的技术。

荧光免疫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通量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生物医学研究中。

荧光显微镜实验报告

荧光显微镜实验报告

荧光显微镜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名称:荧光显微镜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荧光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观察荧光染色标本,学生将了解荧光显微镜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利用激发的荧光物质发出特定波长的光,经过滤片后形成可见的荧光图像的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一般由光源、滤片、激发滤片、发射滤片、显微镜主体等部分组成。

在荧光显微镜中,标本首先被特定波长的紫外线或蓝紫光激发,这些光线能够激发标本中的荧光物质,使其发出波长更长的可见光。

这些可见光经过一系列的滤片和反射镜后,最终投影到显微镜的观察目镜上,形成荧光图像。

荧光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观察细胞结构、染色体分析、基因表达研究等。

通过荧光染色技术,可以增强标本的荧光信号,提高观察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三、实验步骤1.准备阶段(1)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确保电源线、数据线和光源等无损坏。

(2)准备所需试剂和标本,如荧光染料、抗体、细胞培养液等。

(3)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滤片和荧光显微镜的工作模式(如明场、暗场等)。

2.实验操作阶段(1)将荧光染料加入标本中,使标本充分染色。

染色时间根据荧光染料的特性和需要而定。

(2)将染色的标本放在荧光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确保标本位置准确。

(3)打开荧光显微镜的电源,调整光源亮度,选择合适的滤片组合,启动荧光显微镜的工作模式。

(4)通过观察目镜观察荧光图像,调整焦距和视野位置,记录观察结果。

3.数据处理与分析阶段(1)记录观察到的荧光图像,包括图像特征、颜色、亮度等信息。

(2)对荧光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如测量荧光信号的强度、面积、形状等参数。

(3)根据实验目的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本次实验中,我们观察了荧光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HOEC)。

细胞经过荧光染色后,呈现出明显的荧光信号。

通过记录荧光信号的特征和形态学参数,我们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高级显微镜。

它通过激发样品中的荧光染料,使其发出可见光,从而观察和分析样品的细胞结构、蛋白质分布和荧光标记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进行实验和研究。

1. 样品准备。

在使用荧光显微镜之前,首先需要准备样品。

样品的准备工作包括固定、染色和装片等步骤。

在固定样品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固定液和固定时间,以保持样品的形态和结构。

染色是为了使样品中的特定成分能够发出荧光,常用的染色剂包括DAPI、FITC和TRITC 等。

在装片时,需要将样品放置在载玻片上,并加入适量的缓冲液,然后覆盖一张封片玻片。

2. 仪器准备。

在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之前,需要对显微镜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打开显微镜的电源,并调节亮度和对比度,使样品能够清晰可见。

然后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和滤光片,以获得所需的放大倍数和荧光波长。

在使用荧光显微镜时,需要注意避免光源直射样品,以免损坏荧光染料和样品。

3. 观察操作。

在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操作。

首先,需要将装有样品的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通过调节焦距和聚焦,使样品清晰可见。

然后需要选择合适的荧光滤光片,以滤除非荧光信号,并选择合适的荧光波长,以激发样品中的荧光染料。

在观察过程中,需要避免长时间曝光样品,以免造成荧光淬灭和伤害样品。

4. 数据分析。

在观察完样品后,需要对所获得的荧光图像进行数据分析。

首先需要对荧光图像进行采集和保存,并根据实验需要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

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包括ImageJ、Adobe Photoshop和MetaMorph等。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总结。

荧光显微镜作为一种高级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在使用荧光显微镜时,需要注意样品的准备、仪器的准备、观察操作和数据分析等步骤,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使用荧光显微镜研究细胞器活动与交互作用的操作方法

使用荧光显微镜研究细胞器活动与交互作用的操作方法

使用荧光显微镜研究细胞器活动与交互作用的操作方法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工具,用于观察和研究细胞内各种生物分子的活动和相互作用。

本文将介绍使用荧光显微镜研究细胞器活动与交互作用的操作方法。

第一步:样品准备在进行荧光显微镜实验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样品。

可以选择细胞培养物或组织切片作为观察对象。

对于细胞培养物,可以将细胞培养在培养皿中,待细胞生长至适当密度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对于组织切片,需要将组织切割成适当大小的薄片。

第二步:标记荧光探针为了观察细胞器的活动和交互作用,需要使用荧光探针标记目标分子。

荧光探针是一种可以与特定分子结合并发出荧光信号的化合物。

选择适当的荧光探针对目标分子进行标记。

例如,可以使用荧光染料如荧光素、荧光素同工异构体、荧光蛋白等。

第三步:荧光显微镜设置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合理设置荧光显微镜的参数。

首先,选择适当的荧光滤光片,以过滤掉非目标波长的光线。

其次,调整荧光显微镜的聚焦和放大倍率,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此外,根据实验需求,可以设置时间序列拍摄或者三维成像等功能。

第四步:观察细胞器活动将标记了荧光探针的样品放置在荧光显微镜的台板上,调整焦距,观察细胞器的活动。

可以通过实时观察或者录像的方式记录下细胞器的运动轨迹和相互作用情况。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荧光显微镜的参数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第五步:数据分析观察完成后,需要对获得的图像和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增强、合并或者分割等处理。

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可以得到细胞器的形态、数量、分布等信息。

此外,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如测量细胞器的大小、速度、亮度等参数,以研究细胞器的活动和交互作用。

第六步:结果解读和讨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对观察到的细胞器活动和交互作用进行解读和讨论。

可以比较不同样品或条件下的差异,探究细胞器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此外,还可以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进一步加深对细胞器活动和交互作用的理解。

2024年荧光显微镜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荧光显微镜市场前景分析

荧光显微镜市场前景分析概述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基于荧光技术的显微镜,通过荧光染料和特殊的光源,能够观察和分析样本中的荧光信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荧光显微镜在生物医学研究、生命科学、生物芯片、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市场规模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荧光显微镜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左右。

主要驱动市场增长的因素包括生物医学研究的持续需求、新荧光染料和探针的不断研发、生物芯片和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等。

市场动态生物医学研究的持续需求荧光显微镜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可以观察和分析细胞、组织和器官等生物样本中的细微变化。

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深入,对高分辨、高灵敏度的显微镜需求不断增加,这推动了荧光显微镜市场的发展。

新荧光染料和探针的研发研发新的荧光染料和探针对于推动荧光显微镜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新的荧光染料和探针具有更高的亮度、更好的稳定性和更低的背景信号,能够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此外,还有一些荧光染料和探针在特定的生物标记和成像技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进一步拓展了荧光显微镜的应用领域。

生物芯片和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生物芯片和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荧光显微镜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生物芯片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来观察和分析微阵列上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应用广泛。

同时,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促使了对荧光显微镜更高性能的需求,以满足细胞基因组学的研究要求。

市场竞争目前,荧光显微镜市场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市场上主要的竞争参与者包括CRAIC Technologies、Nikon、Olympus、Leica等公司。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和优质的售后服务来争夺市场份额。

市场前景预计未来几年,荧光显微镜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新技术的引入、生物医学研究的持续发展以及生物芯片和基因测序技术的迅速普及将推动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荧光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荧光物质的显微镜,它利用物质受激发后发出的荧光来进行观察和分析。

荧光显微镜在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样品准备。

在使用荧光显微镜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待观察的样品。

样品的准备包括固定、染色等步骤,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清晰度。

在进行染色时,需要选择适合的荧光染料,以便观察到清晰的荧光信号。

2. 调节荧光显微镜。

接下来是调节荧光显微镜的步骤。

首先要打开显微镜的电源,然后调节照明系统,确保样品能够受到足够的激发光。

接着调节物镜和目镜,使其对焦并调整放大倍数,以获得清晰的观察效果。

3. 观察样品。

当荧光显微镜调节好后,就可以开始观察样品了。

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调节荧光滤光片,以选择合适的激发光和荧光信号的观察。

观察时要避免光线干扰,保持观察环境的暗度,以获得清晰的荧光图像。

4. 图像记录与分析。

观察到感兴趣的荧光信号后,可以进行图像记录与分析。

使用相机或者荧光成像系统,记录下清晰的荧光图像。

接着可以利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数据。

5. 仪器保养。

在使用完荧光显微镜后,要进行仪器的保养工作。

包括清洁镜头、调整光路、关闭电源等步骤,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总结。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注意细节和步骤的顺序。

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清晰的荧光图像,从而更好地进行观察和分析。

希望本文对您在使用荧光显微镜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荧光显微镜的用途

荧光显微镜的用途

荧光显微镜的用途
荧光显微镜是一种能够发射和感测荧光光的显微镜,它的用途广泛。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用途:
1. 细胞和组织显微分析:荧光显微镜能够标记特定的细胞结构、蛋白质、核酸和其他分子,使其在显微镜下可见。

这对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非常有用,例如研究细胞分裂、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死亡等过程。

2. 生物医学研究:荧光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如药物发现、癌症研究和神经科学。

通过使用特定的荧光染料或标记物,研究人员能够观察和测量细胞和分子的活动,从而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3. 生物工程和遗传学:荧光显微镜可以用于研究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和代谢通路。

通过标记特定的基因或蛋白质,研究人员可以确定其在细胞和组织中的位置和表达水平,从而了解生物体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4. 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荧光显微镜可以用于研究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

通过标记纳米粒子或分子,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和分析其在材料中的分布和行为,从而优化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总的来说,荧光显微镜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观察和探究微观世界中的细胞和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它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剖析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剖析
率为n2的介质中。入射光在表面上一部分发生反射, 另一部分则发生透射。入射角θ1和透射角θ2之间满 足关系式n1sinθ1=n2sinθ2 当n1大于n2时,全反射就可能发生:即所有的入射光 线全部反射出来,称为全内反射。
隐失波
从几何光学的角度来看,当光发生全反射时,光会在玻 璃界面上完全反射而不进入液体溶液中。实际上,由于 波动效应,有一部分光的能量会穿过界面渗透到溶液中, 是一种非均匀波,它沿着入射面上的介质边界传播,而 振幅随离界面的距离z作指数衰减。
2.3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特点
①信噪比高(相对共聚焦显微镜) ②分辨率高(相对其他的光学显微镜) ③对生物样本损伤小,可以进行活体物质的研究
和单分子的动态研究。 ④全内反射的荧光激发深度只在~100 nm 的薄
层范围内,从而成为研究细胞表面科学如生物化 学动力学、单分子动力学的最有前途的光学成 像技术。 ⑤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成像法不再采用扫描成像, 大大提高了成像速度,可以满足实时成像的要求。
5. 在生物单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细胞内的很多至关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如信 号转导,蛋白质转运,病原体侵入均与细胞 表面有关,如果我们可以直接对这些细胞表 面的过程进行观测,而不受到来自细胞内深 层区域信号的干扰,这对细胞生物学研究来 说,将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突破。全内反射荧 光显微术正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它的荧光激 发深度只在~200nm的薄层范围内,从而成 为研究细胞表面科学如生物化学动力学、单 分子动力学的最有前途的光学成像技术。
2.2 物镜型
而在物镜型成像系统中,显微镜的物镜既是发生全内反射的 光学器件,又是样品荧光信号的收集器。其优点是样品的大 小没有棱镜的限制,样品的放置非常方便,并且由于样品远 离物镜而可以与多种其他技术相结合,例如微操作,微分干 涉成像系统,光镊技术,扫描探针显微术等等,因而相对于 棱镜型展现出更加广阔的生物应用前景。

正置荧光显微镜用途说明

正置荧光显微镜用途说明

正置荧光显微镜用途说明正置荧光显微镜是一种能够观察和研究具有荧光性质的样品的显微镜。

它利用荧光显微镜法原理,通过激发样品中的荧光染料或标记物,使其发射出特定的荧光信号,并通过显微镜镜头对荧光信号进行放大和观察,从而得到样品的细节信息。

正置荧光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生命科学、药物研发、生物检测等领域。

下面将就其主要用途进行具体说明。

1. 生物样品观察与分析:正置荧光显微镜常用于观察和分析生物样品,如细胞、组织和器官等。

通过荧光染料的选择,可以标记并观察细胞内的生物分子、蛋白质、核酸等,以及分析细胞内生物过程和生物活性。

荧光显微镜可以提供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的图像,使得微观结构的观察和分析更加清晰和准确。

2. 药物筛选与评价:正置荧光显微镜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将药物与荧光标记物结合,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荧光信号的变化来评估药物的细胞渗透性、细胞毒性、抗炎能力和抗肿瘤等功效。

荧光显微镜还可以用于观察和研究生物医学材料与组织的相互作用,如荧光标记的生物材料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等。

3.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正置荧光显微镜可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标记蛋白质为绿色荧光蛋白(GFP)等,观察蛋白质的定位、运动和相互作用过程。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可以通过测量两个荧光染料之间的能量转移来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4. 基因表达与检测:正置荧光显微镜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与检测领域。

通过利用荧光标记的探针或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以观察和分析特定基因的表达和定位。

例如,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和基因表达的定位等。

这种技术在遗传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5. 细胞分拣与单细胞分析:正置荧光显微镜常用于细胞分拣和单细胞分析。

通过荧光标记的细胞或细胞群体,可以利用细胞分拣技术将目标细胞分离出来,再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目标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荧光显微镜是一种能够观察荧光物质的显微镜,它利用荧光物质在受到激发光照射后发出的荧光来观察样品。

荧光显微镜在生物医学、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帮助使用者更好地操作和利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实验。

1. 准备工作。

在使用荧光显微镜之前,首先要进行准备工作。

确保显微镜处于干净整洁的状态,检查镜头和样品台是否有灰尘或污垢,需要用专门的镜头纸进行清洁。

另外,检查荧光显微镜的光源是否正常,灯泡是否需要更换,确保充足的光源。

2. 样品准备。

样品的准备是使用荧光显微镜的关键步骤。

首先,将样品放置在样品台上,并使用载玻片或者盖玻片将其封装好,避免样品干燥或者受到污染。

另外,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荧光染料进行标记,确保样品能够发出清晰的荧光信号。

3. 调整显微镜参数。

在观察样品之前,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和荧光染料的特性来调整荧光显微镜的参数。

首先是调整激发光源的波长和强度,根据荧光染料的激发波长来选择合适的滤光片。

然后是调整目镜和物镜的倍数,确保观察到清晰的荧光图像。

4. 观察和记录。

调整好显微镜参数后,就可以开始观察样品了。

通过调节焦距和光源强度,找到合适的观察条件,观察样品的荧光信号。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对比度和亮度来优化荧光图像的质量。

同时,可以使用相机或者摄像机来记录荧光图像,以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5. 数据分析。

观察样品后,需要对荧光图像进行数据分析。

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来处理和分析荧光图像,提取样品的荧光强度、分布和形态等信息。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样品的特性和荧光染料的性能,为后续的实验和研究提供参考。

6. 清洁和保养。

在使用荧光显微镜之后,需要对显微镜进行清洁和保养。

首先是清洁镜头和样品台,使用镜头纸和清洁液进行清洁,确保镜头的清晰度和透光性。

另外,需要关闭光源和电源,将显微镜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灰尘和湿气对显微镜的影响。

荧光显微镜的原理

荧光显微镜的原理

荧光显微镜的原理
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利用荧光原理观察样品的显微镜。

其基本原理是在样品中加入荧光染料或标记物,然后使用特定波长的激光或光源照射样品,荧光标记的物质吸收能量后会发出特定的荧光信号。

荧光显微镜内部包含以下主要组成部分:荧光光源、荧光滤光片、物镜、眼镜和检测系统。

荧光光源通常使用汞弧灯或氙气弧灯,产生用于激发荧光的特定波长的紫外线或可见光。

荧光滤光片的作用是选择性地过滤掉激发光源中的杂散光,使得只有特定波长的激发光能照射到样品上,以避免背景干扰。

物镜是用于放大样品的镜头,通常具有高放大倍数和高分辨率。

眼镜用于观察样品并调节焦距。

检测系统用于接收样品荧光信号并转化成可见图像,常见的检测系统有摄像机、光电倍增管等。

当激发光照射到样品上时,荧光标记物会吸收激发光的能量,使其电子跃迁到高能量态。

随后,电子会自发地从高能量态返回低能量态,在这个过程中发出荧光信号。

荧光显微镜通过特定滤光片选择性地捕捉并观察荧光信号,以获取有关样品的信息。

荧光信号通常用荧光染料的颜色表示,不同的荧光标记物对应不同的颜色。

荧光显微镜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和多色标记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医学诊断、物质分析等领域。

它可以实时观察和跟踪细胞、蛋白质、核酸以及其他生物分子的活动和相互作用。

同时,荧光显微镜还可与其他技术(如共
聚焦显微镜、荧光原位杂交等)相结合,提高对样品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荧光显微技术

荧光显微技术

荧光显微技术一、荧光显微技术的概述荧光显微技术是一种基于物质的荧光特性来进行显微观察和分析的技术。

通过将荧光染料或标记物与样品中的目标物相互作用,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样品的发光信号,并通过相应的荧光显微镜成像系统对信号进行捕获和处理,来获得样品的相关信息。

荧光显微技术在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荧光显微技术的原理荧光显微技术的原理基于物质的荧光特性。

当荧光染料或标记物受到特定波长的激发光照射后,其电子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再经过非辐射跃迁返回基态时会发出荧光。

荧光显微镜通过选择性地激发荧光染料或标记物,让目标物发出荧光信号,然后利用适当的荧光滤光片和荧光探测器对荧光信号进行筛选和捕获,从而获得显微观察的图像。

三、荧光显微技术的应用领域1. 生物学领域荧光显微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可以利用荧光染料或标记物来标记细胞器、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通过荧光显微技术观察这些标记物在细胞中的分布和相互作用,从而揭示生物分子在生物过程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此外,荧光显微技术还可以用于细胞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等研究。

2. 医学领域荧光显微技术在医学诊断和研究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荧光标记特定抗体或核酸探针,可以用于检测病毒、细菌和肿瘤细胞等,从而提供早期诊断和疾病监测的手段。

此外,在药物研发和药效评价中,荧光显微技术也可以用于观察药物在细胞内的分布和靶向效果。

3. 材料科学领域荧光显微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利用荧光标记技术,可以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观察和评价。

例如,荧光显微技术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表面形貌、微观组织和缺陷等信息,为材料设计和性能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四、荧光显微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荧光显微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以下是荧光显微技术的一些发展趋势:1. 高分辨率成像近年来,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如超分辨荧光显微镜(SRF)和结构光显微镜(SIM)等的出现,使得荧光显微技术在细胞和材料领域的观察精度有了质的飞跃。

2023年荧光显微镜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荧光显微镜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荧光显微镜行业市场需求分析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利用荧光技术观察样品的显微镜。

它利用样品中的特定分子吸收并发射特定波长的光,产生荧光信号,可以对样品进行定位、形态、数量、分布等方面的分析。

荧光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科学研究的发展,荧光显微镜行业市场需求正在不断增长。

1. 生命科学领域需求荧光显微镜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应用广泛,包括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医学等方面。

细胞学研究是荧光显微镜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荧光显微镜可以观察人体细胞的活动,跟踪细胞的运动、增殖、死亡等现象,对肿瘤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研究、血液病学研究等有着很大的帮助。

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对荧光显微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2. 材料科学领域需求荧光显微镜在材料科学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研究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材料的性能和界面现象等。

例如,荧光显微镜可以应用于纳米电子学研究、纳米材料的制备、生长过程监测等。

通过荧光显微镜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材料性质和改进材料制备方法。

3. 医学领域需求荧光显微镜在医学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临床诊断、药物研发、药物治疗的监测等。

例如,荧光显微镜可以应用于检测感染病原体和癌症标志物等方面。

在药物研发方面,荧光显微镜可以帮助科学家观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药效,提高药物研发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体来说,荧光显微镜行业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价格和质量也将面临压力。

因此,荧光显微镜厂家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注重客户服务,开拓新的市场空间,以应对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活细胞分析检测技术

活细胞分析检测技术

活细胞分析检测技术活细胞分析检测技术是指对活体细胞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对细胞的形态、功能以及代谢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揭示细胞的生理状态、亚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间相互作用等信息。

活细胞分析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药物筛选、疾病诊断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活细胞分析检测技术。

一、荧光显微镜技术荧光显微镜技术是利用荧光染料标记的靶分子与细胞结构或靶蛋白相互作用,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的分布和强度变化,得到有关细胞状态和功能的信息。

例如,利用荧光染料标记能与细胞膜结合的小分子,可以观察细胞膜的形态和动态变化;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可以检测细胞内特定蛋白的定位和表达水平。

荧光显微镜技术具有高分辨率、灵敏度高、实时性好等优点,可以用于观察细胞的动态过程和细胞内分子的相互作用。

二、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通过将单个细胞悬浮液流过光学器件,利用细胞自身特征和荧光标记与细胞状态和功能相关的分子相互作用,实现对细胞的快速分析和检测。

流式细胞术可以实现对大量细胞样本进行高通量分析,可以同时检测多个分子的表达水平和细胞的多种功能。

流式细胞术广泛应用于肿瘤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领域,可以用于检测癌细胞的标记物、淋巴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等。

三、融合蛋白技术融合蛋白技术是将荧光蛋白或其他标记蛋白与感兴趣的细胞结构或靶蛋白相融合,通过对融合蛋白的表达和定位进行观察,可以得到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信息。

例如,将荧光蛋白与细胞核定位信号序列融合可以观察细胞核的位置和形态变化;将荧光蛋白与线粒体靶向序列融合可以观察线粒体的位置和数量变化。

融合蛋白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细胞器的位置和功能改变以及细胞间相互作用等。

四、细胞电生理技术细胞电生理技术是通过记录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和电流活动来研究细胞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的一种技术方法。

常用的细胞电生理技术包括膜片钳技术、全细胞钳技术和垂直内出封技术等。

细胞电生理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离子通道功能、细胞膜电位变化、膜上受体和信号转导通路等。

光学显微镜的荧光成像与荧光定量分析

光学显微镜的荧光成像与荧光定量分析

光学显微镜的荧光成像与荧光定量分析荧光显微镜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成像的重要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化学等多个领域。

荧光显微镜技术不仅能够提供细胞和组织的形态信息,而且能够通过荧光定量分析,得到生物分子和细胞功能的精确数据。

一、荧光显微镜的成像原理荧光显微镜是利用荧光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和发射特性,来观察和分析样品的一种显微镜。

其基本原理是:样品中的荧光物质在受到激发光(如紫外光或蓝光)的作用下,会吸收光能并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的荧光物质经过一定时间后,会释放出光能并返回基态,这个过程称为荧光发射。

荧光显微镜通常由光源、激发光滤光片、物镜、荧光物质、发射光滤光片和检测器等组成。

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激发光滤光片后,只允许特定波长的光透过,照射到样品上的荧光物质;荧光物质吸收光能后,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发射光滤光片后,只允许特定波长的光透过,最后由检测器(如光电倍增管或电荷耦合器件(CCD))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荧光图像。

二、荧光定量分析荧光定量分析是利用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与样品中分析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来定量分析样品中某种物质的含量。

荧光强度与分析物浓度之间的关系通常呈线性关系,通过标准曲线的制备,可以确定样品中分析物的浓度。

荧光定量分析的步骤通常包括:1.制备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于制备标准曲线。

2.样品处理:将样品中的分析物提取、纯化,并添加适量的荧光标记物。

3.荧光显微镜成像:使用荧光显微镜,在适当的激发光和发射光滤光片下,获取样品的荧光图像。

4.数据处理:通过测定样品的荧光强度,结合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分析物的浓度。

三、荧光成像与荧光定量分析的应用荧光显微镜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细胞膜的研究、细胞骨架的研究、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等。

通过荧光定量分析,可以精确测量样品中某种蛋白质的含量、某种药物的浓度等,为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荧光分析法检测原理及应用举例

荧光分析法检测原理及应用举例

荧光分析法检测原理及应用举例荧光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根据样品在受到激发光后所发射出的荧光信号来进行分析。

荧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快速等优点,适用于各种领域的分析和检测。

本文将详细介绍荧光分析法的检测原理,并给出几个应用举例。

荧光分析法的原理主要包括荧光激发和荧光发射两个过程。

在荧光激发过程中,样品受到吸收光束的照射后,其中的一些分子受到激发,处于高激发能级。

在随后的荧光发射过程中,这些激发分子会从高激发能级跃迁到低激发能级,释放出能量的同时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光谱。

通过测量样品发出的荧光光谱,可以确定样品的成分以及其含量。

以下是几个荧光分析法的应用举例:1.荧光酶标技术:荧光酶标技术是生物荧光分析法中的一种重要应用。

通过将荧光标记在特定的抗体、蛋白质或核酸上,可以实现对患者样品中特定生物分子的检测。

例如,在临床诊断领域中,可以利用荧光酶标技术检测病原体的存在,并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弱来确定病菌的数量。

2.荧光染料的分析:荧光染料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中的分析和检测。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可以使用荧光染料来检测水体或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

荧光染料在分析过程中的发光特性可以提供非常灵敏和选择性的检测结果。

3.荧光显微镜技术:荧光显微镜技术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给样品标记荧光探针,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的荧光信号来研究细胞结构、蛋白质相互作用等生物过程。

荧光显微镜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细菌感染、癌细胞等疾病的诊断和研究。

4.荧光透射谱分析:荧光透射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荧光分析技术,可以用于分析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和浓度。

例如,在食品安全领域,可以通过荧光透射谱分析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添加物,如亚硝酸盐、农药残留等。

通过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荧光强度,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样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除了以上几个应用举例外,荧光分析法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药物研发、生物学研究等领域。

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技术是一种通过对单个荧光标记在生物分子中的探针的检测和分析来了解生物分子功能的技术。

它是一种前沿的技术,可以使研究人员对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研究更加深入。

一、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技术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成像技术的发展,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技术逐渐成为了科学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的原理是通过荧光标记的探针对单个生物分子进行检测和分析,实现了对特定分子活动的实时观察和记录。

20世纪80年代,Michael Dickson等人在开发首台单分子荧光显微镜。

此后,大量的研究人员和生物学家对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不断改进和发展。

二、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技术的应用1、细胞活动观察:通过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技术,科学家可以直接观察到细胞进程,例如单个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器的组装等。

2、蛋白质的活动分析: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技术可以传递分析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通过以蛋白质为标的来进行相关研究,研究人员可以掌握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交互作用和内在结构。

3、对化学反应进行实时观察: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技术可以对化学反应进行实时观察,而不是一步步进行分析,这将大大压缩了研究时间。

4、药物筛选: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技术可应用于药物筛选研究,可应用于对化学物质及药物在细胞内靶点的判断及效果的分析。

三、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技术的未来尽管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技术已经在许多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有许多未知领域可以进行探索。

进一步探索可能涉及设计更高效的探针,改进成像技术以提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以及研究更复杂的生化系统,例如组织和器官。

总的来说,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物学过程,为医学及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加高效准确的方法。

荧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荧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荧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基于荧光原理的显微镜,它利用特定的荧光染料标记样本中的特定分子或细胞结构,并通过激发和记录这些标记的荧光来实现对样本的观察和分析。

荧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激发、激发滤光镜、物镜、发射滤光镜和检测装置。

首先,针对荧光染料的特定激发波长,使用相应的激光或白光源作为激发光源。

激发光束通过激发滤光镜,只允许特定波长的光进入物镜。

然后,激发光束通过物镜沿着光学轴照射样本。

样本中的荧光染料吸收激发光能量并在短时间内跃迁到激发态。

接下来,激发态的荧光染料获得的能量逐渐释放出来,发射出较长波长的荧光光子。

这些荧光光子通过物镜再次聚焦并透过发射滤光镜。

最后,只允许特定波长的荧光光通过发射滤光镜,并被检测装置接收。

检测装置可以是像电子增益器和摄像头这样的探测器,用于转换荧光光子为电信号,或者是光谱仪,用于分析荧光光谱。

通过分析接收到的荧光信号的强度、分布和光谱信息,我们可以获得关于样本中特定分子或细胞结构的信息,例如位置、形态、数量和相互作用等。

荧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有效地利用了荧光染料对激发光和发射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发射特性,从而实现了对样本中微小结构和生物分子的高度敏感的观察和分析。

荧光显微镜技术-抗核抗体检测2分析

荧光显微镜技术-抗核抗体检测2分析
以小鼠肝细胞或HEP-2细胞作为抗原片,将病 人血清加到抗原片上。如果血清中含有ANA, 就会与细胞核成分特异性结合。
再加入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抗体再与ANA结 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核部位呈现荧光。 不同荧光核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诊断意义。
二、主要试剂及器材
试剂: FITC标记的抗人IgG抗体、缓冲甘油、 0.01mol/L pH7.2 PBS
3) 取出抗原片,用PBS冲洗,3次×3min/次。再 用双蒸水冲洗,冷风吹干。
4)滴加1:20的稀释FITC-抗人IgG抗体,37度 温育30min。
5)取出抗原片,用PBS冲洗,3次×3min/次。 再用双蒸水冲洗,冷风吹干。
对照设置:
1)标本自发荧光对照: 抗原片只中加缓冲液后观察,结果阴性。
器材: 荧光显微镜
三、操作方法
1.抗原片制作
2. 荧
固定



染色★

37 ℃30min
色 -


3.荧光显微镜检查 ★

1.抗原片制作
肝印片制备: 固定: 丙酮 室温10min
固定的目的是什么? 抗原片可冰箱保存一周。
作用 :
固定:
①防止标本从玻片上脱落;
②除去防碍抗原—抗体结合的类脂,使抗原抗体 结合物易于获得良好的染色结果;
③固定的标本易于保存。
原则:
①不能损伤细胞内的抗原; ②不能凝集蛋白质; ③不能损伤细胞形态;
④固定后应保持细胞膜的通透性,以允许抗体进入 与抗原结合。
2.荧光抗体染色-间接法
间接法原理示意图
1)处死小鼠取肝制作肝印片,用丙酮固定 10min。
2)待测血清作用PBS作1:10稀释,加50ul于抗原 片上,37度温育30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仪器分析综述——荧光显微镜分析技术荧光显微镜分析技术摘要:荧光显微镜是以紫外线为光源,用以照射被检物体,使之发出荧光,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的形状及其所在位置。

荧光显微镜用于研究细胞内物质的吸收、运输、化学物质的分布及定位等。

细胞中有些物质,如叶绿素等,受紫外线照射后可发荧光;另有一些物质本身虽不能发荧光,但如果用荧光染料或荧光抗体染色后,经紫外线照射亦可发荧光,荧光显微镜就是对这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工具之一,已有100多年历史。

近年来,由于免疫荧光在医学研究、诊断领域里的广泛应用, FISH、绿色荧光蛋白(GFP)技术分别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方面的推广,显微照相、数字CCD成像技术的辅助驱动,赋予这一传统技术更新的应用价值和生命力。

本文主要介绍荧光显微镜的结构、原理、操作及应用、特点。

关键词:荧光显微镜、原理、操作方法、应用、特点1.鉴别荧光显微镜和普通显微镜有以下的区别:1)照明方式通常为落射式,即光源通过物镜投射于样品上;2)光源为紫外光,波长较短,分辨力高于普通显微镜;3)有两个特殊的滤光片,光源前的用以滤除可见光,目镜和物镜之间的用于滤除紫外线,用以保护人眼。

荧光显微镜也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种,主要的区别是二者的激发波长不同。

由此决定了荧光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和使用方法上的不同。

2.荧光显微镜原理及结构特点荧光显微镜是利用一个高发光效率的点光源,经过滤色系统发出一定波长的光(如紫外光3650入或紫蓝光4200入)作为激发光、激发标本内的荧光物质发射出各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后,再通过物镜和目镜的放大进行观察。

这样在强烈的对衬背景下,即使荧光很微弱也易辨认,敏感性高,主要用于细胞结构和功能以及化学成分等的研究。

荧光显微镜的基本构造是由普通光学显微镜加上一些附件(如荧光光源、激发滤片、双色束分离器和阻断滤片等)的基础上组成的。

荧光光源——般采用超高压汞灯(50一200W),它可发出各种波长的光,但每种荧光物质都有一个产生最强荧光的激发光波长,所以需加用激发滤片(一般有紫外、紫色、蓝色和绿色激发滤片),仅使一定波长的激发光透过照射到标本上,而将其他光都吸收掉。

每种物质被激发光照射后,在极短时间内发射出较照射波长更长的可见荧光。

荧光具有专一性,一般都比激发光弱,为能观察到专一的荧光,在物镜后面需加阻断(或压制)滤光片。

它的作用有二:一是吸收和阻挡激发光进入目镜、以免于扰荧光和损伤眼睛,二是选择并让特异的荧光透过,表现出专一的荧光色彩。

两种滤光片必须选择配合使用。

要根据对显微荧光观测技术的实际需求,考虑以下因素,配置相应的功能附件:1)荧光照明器个别厂家的荧光光源收光镜在质量上有消色差和复消色差两种,前者可满足常规工作,特殊研究可选后者。

如果观测样品荧光亮度强,可选配适当透过率的ND滤光片。

2)激发/发射滤光片组件理论上应当针对拟使用的荧光色素或样品的荧光特性选择对应波谱的激发/发射荧光组件,做到合理搭配,但由于组件的种类繁多且价格较贵,一般常配宽带/长通滤光片组件。

如果实验条件明确,则可以选择窄带/短通组件,如GFP、FISH 观察。

当然还有多波长组合,同时观测多个荧光光谱。

除荧光显微镜生产厂家外,还可以向专门生产激发/发射滤光片的厂家(如, Chroma, Omega等)订购。

3)反光镜反光镜的反光层一般是镀铝的,因为铝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蓝紫区吸收少,反射达90%以上,而银的反射只有70%;一般使用平面反光镜。

4)聚光镜专为荧光显微镜设计制作的聚光器是用石英玻璃或其他透紫外光的玻璃制成。

分明视野聚光器的暗视野聚光器两种。

还有相差荧光聚光器。

(1)明视野聚光器在一般荧光显微镜上多用明视野聚光器,它具有聚光力强,使用方便,特别适于低、中倍放大的标本观察。

(2)暗视野聚光器暗视野聚光器在荧光显微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因为激发光不直接进入物镜,因而除散射光外,激发光也不进入目镜,可以使用薄的激发滤板,增强激发光的强度,压制滤板也可以很薄,因紫外光激发时,可用无色滤板(不透过紫外)而仍然产生黑暗的背景。

从而增强了荧光图像的亮度和反衬度,提高了图像的质量,观察舒适,可能发现亮视野难以分辨的细微荧光颗粒。

(3)相差荧光聚光器相差聚光器与相差物镜配合使用,可同时进行相差和荧光联合观察,既能看到荧光图像,又能看到相差图像,有助于荧光的定位准确。

一般荧光观察很少需要这种聚光器。

5)物镜各种物镜均可应用,但最好用消色差的物镜,因其自体荧光极微且透光性能(波长范围)适合于荧光。

由于图像在显微镜视野中的荧光亮度与物镜镜口率的平方成正比,而与其放大倍数成反比,所以为了提高荧光图像的亮度,应使用镜口率大的物镜。

尤其在高倍放大时其影响非常明显。

因此对荧光不够强的标本,应使用镜口率大的物镜,配合以尽可能低的目镜(4×,5×,6.3×等)。

6)显微照相装置要求应当是自动机型但有手动控制功能,另需具备011%或1%点测光和设有专用于荧光照相的拍摄模式,因荧光镜像的背景或物像较暗,最好配置有照明调焦标线的取景放大镜,以利于调焦。

7)数字CCD相机数字CCD成像技术发展甚快,与显微镜配套使用的数字CCD相机种类较多。

追求分辨率固然重要,但若获取好的显微荧光成像质量,还要考虑CCD的成像方式、灵敏度、成像速度、芯片对所用荧光素发射波长的量子利用效率等技术参数。

满足一般荧光成像应采用科学级芯片,最好是冷CCD,以消除荧光成像遇到的暗流(Dark Current)干扰。

3.分类荧光显微镜就其光路来分有两种:1)透射式荧光显微镜: 激发光源是通过聚光镜穿过标本材料来激发荧光的。

常用暗视野集光器,也可用普通集光器,调节反光镜使激发光转射和旁射到标本上.这是比较旧式的荧光显微镜。

其优点是低倍镜时荧光强,而缺点是随放大倍数增加其荧光减弱.所以对观察较大的标本材料较好。

图1 透射式荧光显微镜的原理2)落射式荧光显微镜这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式荧光显微镜,与上不同处是激发光从物镜向下落射到标本表面,即用同一物镜作为照明聚光器和收集荧光的物镜。

光路中需加上一个双色束分离器,它与光铀呈45。

角,激发光被反射到物镜中,并聚集在样品上,样品所产生的荧光以及由物镜透镜表面、盖玻片表面反射的激发光同时进入物镜,反回到双色束分离器,使激发光和荧光分开,残余激发光再被阻断滤片吸收。

如换用不同的激发滤片/双色束分离器/阻断滤片的组合插块,可满足不同荧光反应产物的需要。

此种荧光显微镜的优点是视野照明均匀,成像清晰,放大倍数愈大荧光愈强。

缺点在用低倍率物镜时,像比较暗因此必须用大数值孔径的物镜,滤光镜系统必须有效地分离开激发光和荧光。

图2 落射式荧光显微镜的原理5.操作方法:(1)打开灯源,超高压汞灯要预热15min才能达到最亮点。

(2)透射式荧光显微镜需在光源与暗视野聚光器之间装上所要求的激发滤片,在物镜的后面装上相应的压制滤片。

落射式荧光显微镜需在光路的插槽中插入所要求的激发滤片、双色束分离器、压制滤片的插块。

(3)用低倍镜观察,根据不同型号荧光显微镜的调节装置,调整光源中心,使其位于整个照明光斑的中央。

(4)放置标本片,调焦后即可观察。

使用中应注意:未装滤光片不要用眼直接观察,以免引起眼的损伤;用油镜观察标本时,必须用无荧光的特殊镜油;高压汞灯关闭后不能立即重新打开,需待汞灯完全冷却后才能再启动,否则会不稳定,影响汞灯寿命。

(5)观察。

例如:在荧光显微镜下用蓝紫光滤光片,观察到经0.01%吖啶橙荧光染料染色的细胞,细胞核和细胞质被激发产生两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暗绿色和橙红色)。

6.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荧光显微镜出厂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不要随意改变程序。

(2)应在暗室中进行检查。

进入暗室后,接上电源,点燃超高压汞灯5~15min,待光源发出强光稳定后,眼睛完全适应暗室,再开始观察标本。

(3)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损害,在调整光源时应戴上防护眼镜。

(4)检查时间每次以1~2h为宜,超过90min,超高压汞灯发光强度逐渐下降,荧光减弱;标本受紫外线照射3~5min后,荧光也明显减弱;所以,最多不得超过2~3h。

(5)荧光显微镜光源寿命有限,标本应集中检查,以节省时间,保护光源。

天热时,应加电扇散热降温,新换灯泡应从开始就记录使用时间。

灯熄灭后欲再用时,须待灯泡充分冷却后才能点燃。

一天中应避免数次点燃光源。

(6)标本染色后立即观察,因时间久了荧光会逐渐减弱。

若将标本放在聚乙烯塑料袋中4℃保存,可延缓荧光减弱时间,防止封裱剂蒸发。

长时间的激发光照射标本,会使得荧光衰减和消失现象,故应尽可能缩短照射时间。

暂时不观察时可用挡光板遮盖激发光。

(7)标本观察时候应采用无荧光油,应避免眼睛直视紫外光源。

(8)电源应安装稳压器,电压不稳会降低荧光灯的寿命。

7.优点:1)检出能力高2)对细胞的刺激小3)能进行多重染色8.用途:1)物体构造的观察——荧光素2)荧光的有无、色调比较进行物质判别——抗体荧光等3)发荧光量的测定对物质定性、定量分析9.荧光显微镜的维护与保养: 1.镜头的清洁镜头上粘的灰尘应用柔软的刷子轻轻刷掉,在有指纹和油污的地方宜用柔软于净的脱脂棉、纱布或擦镜纸蘸上无水乙醇(或甲醇)轻轻擦拭,对物镜表面上的油渍可以用汽油擦拭。

2.涂漆部分、塑料部分的清洁对涂漆部分、塑料部分用中性去污剂擦拭,避免使用有机溶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