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状态中西医认证及诊断标准的比较研究
中医和西医的辨证论治方法比较研究
中医和西医的辨证论治方法比较研究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它们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上存在许多区别。
其中一个显著的差异就是辨证论治方法。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而西医则更加注重病症的确切诊断。
本文将对中医和西医的辨证论治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探讨两种方法的优劣与适用场景。
一、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中医辨证论治是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症状,包括舌苔、脉搏、面色、尿色等,从而确定病因和病机。
中医将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类,通过辨证论治方法进行治疗。
1. 辨证方法中医的辨证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个方面。
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舌苔颜色等来判断病情。
闻诊是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咳嗽声等来辨识疾病。
问诊是通过询问病人的病史、症状和感受等,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切诊则是通过触诊病人的脉搏,从中诊断病情。
2. 辨证分类中医辨证分为八纲、气血津液、脏腑经络、表里虚实等方面。
八纲辨证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分为寒热表里、虚实等。
气血津液辨证是通过观察体液的量、质和病人的气血情况来判断病情。
脏腑经络辨证是根据器官功能的异常判断疾病。
二、西医辨证论治方法西医的辨证论治方法更注重疾病的确切诊断和治疗。
西医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技术等手段来获取数据,以进行病情分析和设定治疗方案。
1. 病史和体格检查西医通过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来辨识疾病。
病史询问包括家族病史、既往病史和当前症状等。
体格检查是对病人身体的全面检查,包括听诊心肺、触诊脏腑、观察皮肤和黏膜等。
2.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技术西医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验、尿液检验等,以获取更多的体征和病情数据。
此外,影像学技术如X射线、CT扫描等可以提供更清晰的病变图像,帮助医生进行确切的诊断。
三、比较与研究中医和西医的辨证论治方法各具特色,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1. 优势与特点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注重整体观察病人,通过望、闻、问、切综合诊断,可以从根本上寻找病因,调节人体平衡。
对亚健康状态“上火”的中医诊断与健康管理
对亚健康状态“上火”的中医诊断与健康管理摘要】目的调查体检人群中亚健康状态“上火”的发生率和症状特点,探讨并提出上火的中医保健指导方案。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758例体检者进行上火的回顾性调查。
对303例上火者和145例非上火者的症状和舌象特征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1)在758例体检者中,有上火经历的占91%;正在上火期间者占4.2 %,女性的上火发生率高于男性。
(2)上火的症状主要有口干、口渴欲饮、情绪急躁、小便黄、多梦、眼睛干涩等。
上火者与非上火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1)的症状有咽痛、头痛、头晕、齿龈疼痛、心烦、口角糜烂、口苦、口臭、痤疮、小便黄、便秘等。
(3)上火的舌象特征为舌红、舌尖有红点、舌苔淡黄而少津。
(4)上火者的体重指数增加、尿酸值升高。
结论上火是一种以轻浅的津液受损和内热为特征的亚健康状态,与躯体或心理的应激障碍相关,部分上火者具有中医的偏热体质或阴虚体质。
可采用中医的饮食调节、体质调节、心理调节的健康管理方法解除和预防上火。
【关键词】上火亚健康中医诊断体质调节健康管理Sub-health diagnosis and TCM health management on excessive internal heat in body check people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and symptoms of suffering from excessive internal heat which is one kind of sub-health state and to explore and raise Chinese medicinehealth guidance program. Methods: To do a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n the experience of suffering from excessive internal heat in 758 body check people by questionnaire and to compare symptoms and tongue demonstration of 303 people who are suffer from excessive internal heatwith 145 people who are not. Results: (1) 91% of 758 body check people have the experience of suffering from excessive internal heat and 4.2% are suffering from excessive internal heat when surveyed in. The incidence of excessiveinternal heat in female is higher than in male.(2) Main symptoms of excessive internal heat include dry mouth, thirsty to drink, restless or impatience, yellow urine, dream disturbed sleeping, dry eyes and so on. Comparing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are statistic significance(P<0.01) in the symptoms like throat pain, headache, dizziness, gingival pain, upset, mouth erosion, bitter taste of mouth, foul breath , acne, yellow urine, constipation and so on.(3)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ngue demonstration display as red tongue, increased prickles on tongue tip, light yellow and dry fur. (4) People whowere suffering from excessive internal heat usually has increased body mass index and uric acid. Conclusion Excessive internal heat is a sub-health state with lightly impaired body liquid and internal heat, it is correlated with physical or psychological stress disorder, and parts of people who were suffering from it are of predominant yang or yin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We can release and prevent excessive internal heat by taking appropriate health management just like diet adjustment, constitution adjustment, and mental adjustment.【Key words】Excessive internal heat; Sub-health; TCM diagnosis; Physical conditioning; Health management“上火”是一种民众知晓率很高的亚健康状态。
中西医结合角度出发浅谈对亚健康状态辨识干预的几点思考
中西医结合角度出发浅谈对亚健康状态辨识干预的几点思考杨志敏;黄鹂
【期刊名称】《广东医学》
【年(卷),期】2012(33)1
【摘要】@@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也称"第三状态",随着社会压力明显加大,亚健康状态已经逐渐成为困扰生活的问题.近年来,亚健康状态已经逐渐引起医学界的关注,国家在十一五支撑计划中重点资助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工作.由于亚健康状态的表现繁芜复杂,症状交叉重叠,个体间差异较大,故很难从人体器官系统对亚健康状态人群进行分类、但由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众多,目前医疗资源难以对患者进行逐一干预,这就需要找出一种合理的辨识和分类亚健康状态的途经和方法.
【总页数】1页(P4)
【作者】杨志敏;黄鹂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院名医工作室,广州,510120;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院名医工作室,广州,51012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社区人群亚健康状态及干预措施 [J], 颉志刚;杨尧辉
2.南京市部分企事业职员亚健康状态的中医体质辨识与护理干预 [J], 龚秀琴
3.杭州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从体育锻炼角度出发 [J], 汪凌
4.少儿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识与防治探析 [J], 陈宝华;张云龙;冯时;邱渊铭;郭靖静;
赖鹏华;卢大为;杨宗保
5.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识探析 [J], 陈宝华;张云龙;冯时;黄婉仪;杨宗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亚健康及中医的辨证施治
亚健康及中医的辨证施治李果兖矿集团煤业公司鲍店煤矿医疗救护中心邮码:273513 山东邹城联系电话:187********摘要:亚健康属于中医未病范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亚健康的干预措施以中医药最具特色和优势,亚健康也需要中医辨证论治,但现在临床上的辨证分型又不统一,在临床治疗中缺乏客观化、规范化的问题,不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亚健康;中医辨证施治;虚实夹杂;规范化1 亚健康概述亚健康属于中医未病范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500万年龄介于20—64岁之间的成年人因亚健康状态而死亡。
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经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2]。
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次健康状态、亚临床状态、病前状态、潜病期、灰色状态等, 是指人的身心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低质量健康状态, 此时机体虽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 但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 表现在人的生命活力下降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 身心出现种种不适。
亚健康状态最典型的表现是疲劳, 与疲劳相伴的则是心理和生理的双重不适。
2 亚健康的中医辨证施治长期以来大多数人认为身体差了就需要“补”,人们也喜欢服用补药。
但也有人[3]认为对于亚健康群体而言,大多数不属于虚证。
现今造成亚健康的原因,营养过剩、代谢失常及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超过心理应激能力者为大多数。
因此,对于亚健康者来说,重要的不是“补”,而是“调整”。
这就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亚健康也需要中医辨证论治,“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才能使人体处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但现在临床上的辨证分型又很不统一,现简要介绍如下:祝倩[4]将亚健康辨证分以下5 型施治:(1)肝气郁结型:宜疏肝理气解郁,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2)脾胃虚弱型:宜健脾益胃,方药:四君子汤加减;(3)心脾两虚型:宜健脾养心,方药:归脾汤加减;(4)肝肾阴虚型:宜滋补肝肾,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5)肺气亏虚型:宜补肺固卫,方药:玉屏风散加减。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亚健康状态调理的效果分析
健康症状 的先导标 志 , 是 患者对 自身 睡眠质量 不满 足的一 种 主观体验 , 同时也容 易出现心烦 易怒 、 焦虑 、 心情抑郁 等症状 。 数千年来历代 医家在 中医药治疗失眠实践 中积 累了大量而 丰
量表与抑郁量表的调查 , 然后进行评分 。
虑与抑郁的积分显 著降低 , 患 者的疲 劳程度 与不 良心理状 况
明显改善 ( P< 0 . 0 5 ) 。表明 中西 药结合治 疗能有效 降低亚健
1 . 4 统计 学方法 : 利用 S P S S I 3 . 9软件 , 治疗前后各 量表得 分 对 比采用 t 检验 , P< 0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值。
[ 关键词 ] 中西 医结合和治疗 ; 调理 ; 亚健康 ; 疲 劳
在2 0 0 9年卫生部首次公布 中 国居 民健康素养 的调查结 果显示 , 中国企业员工有超过六成员工处于 “ 亚健康状态 ” , 精
表 2 治疗前后焦虑与抑郁得 分的变化 ( i ± s , 分)
’
英人 群 和 企 业 高 管 比例 为 9 1 %和 8 6 %; 过劳现象 占 1 0 . 3 %I t ] 。亚健康是 指人 体处 于健 康 与疾 病 之问 的过 渡状 态, 医学检验元病 症 , 但 自我感 觉身体 不舒服 的感觉 。疲 劳 、 焦虑与抑郁是亚健 康 的主要因 子, 他 是因过度 劳动 而引起 的 种劳动能力的下降 J 。中医思想在亚健康的治疗上有独 特 的优势 , 近年来也得 到了广泛 推广应 用 】 。本 研究 旨在探讨
法 主方 : 半夏 1 O g 、 炒枣仁 1 5 g 、 石菖蒲 1 0 g 、 陈皮 l 5 g 、 茯苓 1 5 g 、 合欢皮 l 0 g 、 连翘 1 5 g 、 白术 l 5 g 、 甘草 6 g , 肝郁 脾虚加 柴 胡、 白芍 , 脾 胃不 和加厚朴 、 莱 菔子 , 痰热 内扰加竹茹 、 栀子等。 1 . 3 观察指标 : 所有 患者在治疗 前后都进 行疲劳 量表 、 焦 虑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评价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评价摘要】亚健康状态为介于健康与疾病中间的游移大状态。
基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亚健康状态的游移特性,其游移区间上涉健康低质状态;下及疾病亚临床状态。
因此,理论上有必要从上游界定健康状态与健康低质状态;从下游界定疾病亚临床状态与疾病状态,进而完善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定义。
《医学源流论·病同因别论》曰:“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病者,谓之因。
”《医学源流·脉症于病相及论》还曰:“症者,病之发现也。
”故亚健康亦可称亚健康疾病。
如主观性亚健康疾病和诊断性亚健康疾病。
持续三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亚健康疾病,即为亚健康状态。
包括主观性亚健康状态和诊断性亚健康状态。
人们一般都将亚健康与亚健康状态等同看待。
二者集合基本吻合,却小有差别,就像点与线的关系一样。
从某种意义讲,主观性疾病和诊断性疾病的二一状态即为亚健康状态;“状态医学”就等同于体质医学;病理体质亦可称亚健康状态。
此外,中医未病学的范畴包容了亚健康的内容;未病学的重点就是亚健康状态。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中医评价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卫生健康前移的战略方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设立“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状态中医干预研究”重点项目。
包括中医药防治常见病的研究;亚健康状态的评价和中医干预;针灸诊疗方案和评价研究;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传承研究。
着手建立和健全亚健康状态的诊断、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有效干预、共性管理和共性支撑技术。
研究亚健康与体质的关系;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亚健康状态防治体系。
目前亚健康状态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判断标准,中、西医对亚健康状态的理解和界定范围存在很大差异。
围绕亚健康状态的内涵,还包括中医临床辨识、分类、中医药干预等关键科学问题,这些均是临床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1 亚健康状态的内涵和定义中医学的现代概念是状态医学,它研究的是人的生命体和生命力在大生态环境下某一时间所表现出来的情状势态,包括正常运转的健康状态、疾病状态和亚健康状态[1]。
中西医结合疲劳性亚健康判定标准的探讨
十一 五 ” 国家 科 技 支 撑 计划 重 点 项 目(06 A 1B 5 2 0 B I3 0 ) 作者 单 位 :0 0 9 北 京 中 医药 大 学 基础 医学 院 中 医 诊 断 系 10 2 .
中医 杂 志 ,0 74 () 9— 9 . 2 0 ,8 : 3 2 8 42
中 医基 础 医学 杂 志 , 0 4,0 5 : 5 20 1 ( ) 2 . 3 【】 刘 保 延 , 永 炎 . 候 、 、 的概 念 及 其关 系 的  ̄ - 1 2 王 证 证 症 [. J
将失 去生命 力 ; 同时 , 离开 “ 病症结 合” “ ” ,症 的分类也 将失 去其 临床 价值 。以 “ ” 病 为核 心 , 结合 现 代 医学 “ ” 病 的明确 分期 、 分型 以及病 情轻重 的 区分 。 时考 同 察“ 的表现以及 “ 病” 病人 ” 的表 现 . 并以病人 的表 现做 为人群分类的依据 . 将有 助于提高对“ ” 症 分类规 律的
究样本较 理想的入组指标 和研 究因素的变量形式 , 有 助 于分类研究 . 便于将观察结果做统计学处理 . 更利 于
讨, 以冀 对亚健 康的研 究有所裨 益 。
阶段 、 某一特定 的病情或某种发展趋势下 . 其临床症状 群在构成 、 轻重 、 相互关系等分布上往往会 呈现出某些 稳 定的特征 和规律 , 而以这种相对稳 定的 “ ” 症 的分类 为基础的中医辨证将大大提高辨证的准确性 。
?亚健康的临床辨证与治疗
亚健康的临床辨证与治疗1、亚健康的脉象亚健康的脉象:弦细。
弦细是橈动脉在医生指下的意象。
脉管象琴弦、弓弦一样紧张而体态较细,按在指下有琴弦或弓弦的感觉。
这个意象是血管拘急的状貌,是表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血管舒缩调节中的不和谐。
血管常处於紧张状态,这表明交感与副交感的调节失常。
这种脉象中所表现出的症状中,也存在交感与副交感调节失常。
2、亚健康的舌象亚健康的舌象:苔薄白少津,或白厚粘滑无津。
这两种舌苔都表现分泌失调。
正常舌象顏色红淡,苔少津液多。
舌苔是粘稠唾液分泌多,稀薄唾液分泌少形成的。
因粘稠唾液中含有蛋白,附著在舌面形成舌苔。
白厚而粘的舌苔除分泌失调外,消化系统中,特别是结肠中有害物未能排除。
这两种舌象都见於亚健康中。
3、亚健康的症状亚健康的症状如上面所述,症状很多,而且出现全身内外各个部位,极容易造成误诊。
而有几个主要症状必然出现,要是有几个症状中的一个便可诊断為亚健康,不必这几个症状都有。
我们称这几个症状為“必然症”。
其他症状或有或无,或多或少,都不重要,都不妨碍我们对亚健康的认识,这些症状我们称作“或然症”。
亚健康的必然症状是:脉弦细、舌苔薄白少津、或苔白粘厚少津、口苦咽干、神疲体倦、胸胁苦懣、食欲差、呕感、恶寒低热、头晕目眩、心情烦恼,以上是必然症。
有脉象、舌象外,十症中有一症便是亚健康。
凡亚健康患者用“生化汤”主治。
亚健康的或然症是:心悸、下肢水肿、大便秘结或有便稀、失眠或嗜睡、自汗盗汗、月经不正常、性欲冷淡、对生活厌倦、渴欲饮水、皮肤乾燥粗糙、不出汗、易感染……这类或然症有多少,有没有,都不妨碍“亚健康”的诊断与用药。
4、亚健康的治疗亚健康这个病中医认為三焦气机失调,是分泌系统、代谢系统、免疫系统自主性调节系统的功能紊乱。
因功能性病变,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尚不能从物质的量化中取得病理资料。
又因為是三个系统的功能性障碍所以症状的表现很复杂。
三个系统的症状都会出现。
但最能代表分泌、代谢、免疫三个系统症状的只要一、二个便可定性為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及其中医学研究进展述评
[8] [!]
<""" 例 8" @ =" 岁中年妇女调查报告表明, >"? 处于 [!"] [!!] 亚健康状态 。也有研究表明 , 我国中年知识分 子 ="? @ >"? 处于亚健康状态。 [$] 目前 #< @ ’< 岁的患者比例上升速度惊人 , 处 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口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呈上升趋 势, 亚健康已经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 亚健康状态的症状 亚健康状态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以内分 泌功能变化和机体各器官功能性变化为主, 主要表 现为精神、 胃肠道、 心血管及肌肉等四大方面的症
["%] 钟氏 认为, 亚态的检测方法
可以运用运动实验、 脑电图、 #% 3 动态血压监 测、 标准量表的心理状态测试亚健康; 还可采用微观 手段进行个体化体检, 如机体免疫细胞功能检测、 血 液超高倍的形态检查、 与疾病相关的 +45 和基因 ["] 可发现人体微小的生理改变 。 678 检查,
[(] 病 。
指疲劳多, 三少即三种减退: 活力减退、 反应能力减 退、 适应能力减退。 目前各家对亚健康状态的症状描述不尽统一, 笔者认为其主要症状包括:乏力疲劳、 困倦、 易感 冒、 记忆力减退、 反应迟钝、 注意力不集中、 精神不 振、 失眠多梦、 头昏、 头痛、 抑郁寡欢或急躁易怒、 情 绪低落及烦躁焦虑等。 ! 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原因 目前普遍认为,亚健康状态是由于心理、 生理、 社会三方面因素导致机体的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 功能紊乱而致。
认为, 不良生活方式及
行为习惯、 心理社会因素及住房紧张、 交通拥挤、 环
亚健康的中医辨证论治
亚健康的中医辨证论治亚健康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由于西医理论的局限性造成西方医学界至今没有提出很好的治疗方法,而祖国传统医学在病因病机及防治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针对不同个体,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指导采用不同的诊疗方案,对亚健康的调治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标签:亚健康;中医;辨证论治亚健康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处于此状态的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并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表现。
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目前有60%的人不同程度地生活在亚健康状态中[1]。
处于亚健康的人,学习工作效率低下,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人体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亚健康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就提出亚健康的概念并关注亚健康的问题[2],由于西医理论的局限性造成西方医学界至今没有提出很好的治疗方法,而具有整体观念,以辨证论治为指导的祖国传统医学对亚健康各种临床症状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特点,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诊疗方案,对亚健康的调治体现自然、安全、有效的原则,使个人身心达到最佳状态。
1病因病机中医学虽无“亚健康”这一称谓,但其可以是内伤杂病范畴中许多证候的表现,如郁病、心悸、眩晕、不寐等病症。
1.1逆时而作,起居失调《素问·调经论》曰:“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必须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在一定限度内通过自我调节,维持人体阴阳气血、升降出入的相对平衡。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饮食起居很难做到有规律,功名利禄、酒色财气、外伤劳损、房事过度等等,使人体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非正常负荷状态,致阴阳、气血失衡,患上疾病。
1.2七情过极,情志所伤《内经》指出:“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
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中医辨识及影响因素
21 亚健 康 人 群 基 础 信 - ( ) 龄 : 健 康 人 群 年 . g 1年 亚 龄 分 布 为 1 — 9岁 , 均 (99  ̄ 03 ) ; 龄 3 95 平 2 . 1. 岁 年 6 3 0岁 以下 者 发 生 7 7例 (45 % ) ( ) 姻 状 况 : 婚 者 7 7 .O 。 2 婚 未 7 3例 ( 31 %) 3 职业 : 健 康 在 国家 机 关 党群 组 6 7. 5 。( ) 亚
本 研究共 获得 18 4 6例 有效样 本 .其 中疾 病状 态人
群 3 0例 , 1 健康 人 群 1 3例 、 健 康 人 群 1 4 3 亚 0 3例 , 健 亚 康 发 生 率 为 7 .8 。 亚 健 康 人 群 中 男 性 4 4例 01 % 1
(96 % )女 性 6 9例 (03 % ) 3. 9 ; 2 6 .1 。
HU N iZ AN A G Y ,H G
U ,t 1 C H silfC og i i ,h nqn ,0 0 1 n e a.T M opt h nqn Ct C og i 4 0 2 ao g y g
疲劳性亚健康的判定及中医证候辨识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
疲劳性亚健康的判定及中医证候辨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作者:来源:《世界中医药》2020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R22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11.030疲劳性亚健康的判定及中医证候辨识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的起草程序遵守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的SCM 0001-2009《标准制定和发布工作规范》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处发布的世界中联秘发2011(20号)文件《世界中联各专业委员会专业技术标准制定实施办法》。
本标准在2018年12月15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审议通过。
本标准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发布,版权归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所有。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疲劳性亚健康是亚健康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以疲劳为主要表现。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对生命质量的逐步重视,对亚健康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相关领域的关注。
但由于对疲劳性亚健康缺乏统一的认识,给临床工作者、研究者及健康管理者准确、合理评价及干预该状态带来了一定困难。
因此,本标准在前期慢性疲劳与亚健康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疲劳性亚健康的判定及常见中医证候的辨识标准,为从事亚健康测评、干预及健康管理的一线工作人员及研究者提供准确、合理的评价依据,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亚健康方面的防治优势,并进一步完善有关亚健康学科的研究。
本标准制订中,系统检索、梳理了疲劳性亚健康的相关文献,进一步归纳了疲劳性亚健康的相关概念、判定及中医辨证的研究进展。
在课题组形成的标准草案初稿基础上,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与代表(包括患者),就本标准的框架和具体内容,运用现场NGT(Nominal Group Technique)法达成共识,并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得到进一步完善。
本标准中涉及的疲劳自评量表(Fatigue Self-assessment Scale,FSAS)已经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著作权(申请者:王天芳、薛晓琳,证书登记号:2010-A-028942,发证日期:2010年7月12日)。
中西医结合亚健康检测试验研究初探
1 实 验 目的
( 1 ) 针对不 同人群如何进行亚健康 检测 数据采集 : 思考 如何将西 ( 1 ) 在 电脑 系 统 界 面 上 . 用 户登 陆 输 入 用 户 编 号 . 显 示 用 户 的基 本 医体检 的生理指标数据和中医体检 的检测进行衔接 。 信息 : ( 2 ) 亚健康检测过程的优化处理; 思考检测系统的模块调配。 ( 2 ) 躯位准备 ( 坐在固定位 置 , 裸露双脚脚踝部分 ) : 2 实验 仪 器 ( 3 ) 把仪器两端接准身体部位 : ( 4 ) 点读测试 穴位 , 依次进行 : 常规体检 仪器 ( 生理 、生化等指标 ) 、中医健康经络检测 专家 , ( 5 ) N试结果 经络分 析柱状 图: O m r o n — H E M9 6 0血压测量仪 . O m r o n身体脂肪测量器 HB F 一 3 0 6 .电脑 ( 6 ) 给 出经 络测试评估报告——经 络诊断生理状况分 析报告 ( 经 体质 辨识 系统 络关联部位 、 关注身体部位 、 保健建议等 ) 。 4 . 5 阿是 穴 检 测 3 实验 场 地 ( 1 ) 俯卧位 . 医师根据医学知识依次进行穴位按斥测试 : 河北健康家园体检中心。 ( 2 ) 后仰卧 . 医师根据医学知识依次进行穴位按压测试 :
表1 平 和质 与偏 颇 体 质 判 定 标 准 表
体质类型 条件
转化分至6 O分
是
判定结果
其他 8 种体质转化分均 < 3 0分
平 和 质 转 化 分 6 O分
苴 7 k - 旦
不满足上述条件者 转化分 至4 O分 偏颇体质 转化分 3 O ~ 3 9分 转化分 ( 3 0分 否
【 关键词】 西 医体检 ; 亚健康 ; 中医体检
中医与西医对于疾病诊断的比较研究
中医与西医对于疾病诊断的比较研究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中医和西医作为两种主要的医学传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中医和西医在疾病诊断方面有着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将对中医和西医的疾病诊断进行比较研究。
一、中医诊断法中医诊断法是基于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其中,“望”是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象等,通过这些表面的症状来判断病情;“闻”是指医生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呼吸声、咳嗽等来了解病情;“问”是指医生与病人进行交流,询问病人的病史、症状、饮食等情况;“切”是指医生通过按摩、按压等手法来感受病人的病灶。
中医诊断法强调整体观察和综合分析,注重辨证论治,将疾病看作是人体整体的失调,追求阴阳平衡的治疗目标。
中医诊断法注重辨证施治,即根据不同的病症和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西医诊断法西医诊断法是现代医学的主要诊断方法,主要基于现代医学科学理论、技术和设备。
西医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和影像学检查等方式来获取患者的身体状况信息。
临床检查包括观察、触诊、叩诊和听诊等手段,用以获得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验则通过化验血液、尿液等样本来检查患者的生化指标和病原体感染情况。
影像学检查则利用X光、CT、MRI等设备来观察患者的内部器官和组织情况。
西医诊断法以证据和科学为依据,强调精确的疾病分类和确诊。
西医注重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关注疾病的病理学变化和病因机制,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及检查结果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三、中医与西医诊断的比较分析中医和西医的诊断方法在理论基础、诊断手段和治疗思路上存在显著差异。
中医诊断强调整体观察和综合分析,注重辨证论治,强调阴阳平衡,通过调理全身来达到治疗目标。
西医诊断则注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精确描述以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定量分析,以疾病分类和确诊为目标,注重疾病的病理学变化和病因机制。
中医和西医在疾病诊断方面各有优势。
中医擅长辨证施治,通过四诊方法来判断病情,较为准确地了解疾病的病因和发生机制,能够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中西医综合治疗“亚健康状态”体会
中西医综合治疗“亚健康状态”体会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亚健康状态病人36例,给予心理疗法,推拿疗法,西药及中药汤剂综合治疗,以2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痊愈9例,占25%;显效11例,占30.55%;有效14例,占38.9%;无效2例,占5.56%。
总有效率94.4%。
结论:本综合疗法治疗亚健康状态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西医综合亚健康状态【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4-0323-01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又称为人体的“第三状态”。
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精神不振,情绪不稳,适应能力差,失眠,健忘等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因临床找不出实质性病变,西医常将其诊断为“神经官能症”,并缺乏特效疗法。
我科自2006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亚健康状态,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6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25例;年龄最大为59岁,最小21岁,平均40.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
全部病例经理化检查排除实质性疾病。
1.2 症状表现①躯体症状:疲乏无力,面色少华,头痛,头晕,心慌,常出虚汗,胃纳不佳,便秘,腰背颈肩酸痛。
舌质淡黯,或有齿痕,脉弦细或细弱。
②心理症状:精神不振,焦虑不安,易激怒,失眠多梦,健忘,情绪不稳。
③社会表现:懒散,理解判断能力差,工作学习困难,社交障碍,人际关系紧张等。
1.3 病例特点本组病例具有以下特点:①女性多于男性,占69.4%。
②多为中青年。
③多为脑力劳动者,学习工作家务均比较繁忙,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2.治疗方法2.1 心理疗法深入了解病史及病人的基本情况,包括职业、性格、家庭关系、学习及工作情况、疾病史、家族史等,耐心、诚恳地对待患者,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树立乐观主义精神,帮助解除紧张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为下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亚健康状态的四诊信息分析与辨证分类研究
亚健康状态的四诊信息分析与辨证分类研究许家佗屠立平邸智陈园陈清光张利崔龙涛费兆馥张志枫上海中医药大学费兆馥名师研究室 上海201203摘要:目的 利用现代中医诊断技术,观察亚健康状态及其各证型在面色、舌象、脉象方面的差异,为亚健康状态评估和分类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7名大学生进行健康状态评估、舌象面色图像、脉搏波图采集分析、四诊信息采集与辨证,观察大学生健康状态和亚健康状态及其各证型在舌象、脉象、面色方面的指标差异。
结果 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各证型与健康状态之间在面色、舌象、脉象的客观检测指标上存在差异。
与健康组比较,亚健康组面色L、a、S值差异显著,气血虚组L值增高(P<0.05),肝郁气滞组a值降低(P<0.05),肾虚组、阳虚组S值降低(P<0.05),阳虚组H值增大(P<0.01);舌色、苔色a、b值差异显著,气血虚组、阳虚组a、b值均增高(P<0.05);脉图指标h1、h5、h3/h1差异显著,气血虚组h1、h5降低(P<0.05),h3/h1增高(P<0.05)。
结论 将现代中医诊断技术用于亚健康状态的评估和分类是可行的。
健康评价;面色;舌象;脉搏波图;信息处理;亚健康分类R241Information from four examinations and classification by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sub-health status XU Jia-tuoTU Li-pingDI ZhiCHEN YuanCHEN Qing-guangZHANG LiCUI Long-tao FEIZhao-fu, ZHANG Zhi-feng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No.2012BAI37B06).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No. 2008AA02Z4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30873463.No.81102558),上海市重点学科研究项目(No. S30302)胸脘健康比较(下转第750页)@@[1]王月云,孙维权,尹平,等.某大学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 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7,24 (3):255 - 257.@@[2]许家佗,包怡敏,李蕾,等.大学生健康状态调查与评估 量表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杂志,2009,25 (Supp):55 - 56.@@[3]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S].北 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4]许家佗,张志枫,李蕾,等.基于图像分析的亚健康状态 舌象颜色特征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2): 2328 -2330.@@[5]周春,石广泽,陈清光,等.基于脉图分析的膏方调治疾 病与亚健康人群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24(06):30—34.@@[6]陈清光,许家佗.亚健康状态及客观评价与量化诊断的 研究概述[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1):79- 82.2011-04-18@@[5]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6:1167 - 1169.@@[6]王月华,陈志强,郭登洲,等.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对 糖尿病肾病大鼠TGF-β/Smads信号传导系统的影响 [J].中草药,2009,40(4):27 -30.@@[7]郭登洲,王月华,边东,等.活血化瘀消癥通络中药对糖 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相关羧肽酶表 达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5):752 -754.@@[8]王月华,郭登洲,王彦凯,等.活血化瘀消癥通络中药对 糖尿病肾病的干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 志,2009,10(4):345 -347.@@[9]王月华,郭登洲,刘晓明,等.活血化瘀消癥通络中药对 糖尿病肾病患者Ⅳ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的影响[J].临 床荟萃,2008,23(21):1573 - 1574.@@[ 10] WILMER WA, DIXON CL, HERBERT C. Chronic expo sure of human mesangial cells to high glucose environ ments activates the p38 MAPK pathway[J]. Kidney Int, 2001,60(3) :858 -871.@@[ 11 ] WEIGERT C, BRODBECK K; KlOPFER K, et al. An giotensin Ⅱ induces human TGF-β 1 promoter activation: similarity to hyperglycaemia [ J ]. Diabetologia, 2002,45 (6) :890 -898.@@[ 12] AMY WY,CHUN KW, CHRISTOPHER WK. Tumor nec rosis factor-a up-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CCL2 and ad hesion molecules of human proxim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through MAPK signaling pathways[ J]. Immunobiol ogy, 2008,213(7) :533 -544.@@[13] KANG SW, NATARAJAN R, SHAHED A,et al. Role of 12lipoxygenase in the stimulation of p38 mitogen activat edprotein kinase and collagen alpha5 in experimental dia beticnephropathy and in glucose stimulated podocytes[ J]. J Am SocNephro1,2003,14(12) :3178 -3187.@@[14]李庆伟,褚丹,王继红.STAT3信号转导通路及肿瘤治 疗的方法[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27(2):230 -234.@@[15]谭运年,金亚平.MCP-1通过p38和ERK/MAPK途径 在人单核细胞中诱导STAT3丝氨酸磷酸化[J].中国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9,25 (5):448 -453.2010-11-26。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析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析尉平平作者单位:312000浙江省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亚健康状态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度阶段,又称第三状态。
处于此状态的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并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表现。
据统计,我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 O )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的15%,15%人处于疾病状态中,70%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这类人群主要症状多种多样,其产生的原因与激烈竞争、过度紧张的社会生活、失业、工作不顺利、家庭不和,以及自身先天不足、不良的生活习惯、性格偏激,环境污染、气候恶劣有关。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学习工作效率低下,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人体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亚健康的概念并关注亚健康问题,由于西医理论的局限性造成西方医学界至今没有提出很好的治疗方法,而中医中药对亚健康各种临床症状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特点,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诊疗方案。
通过个性化用药治疗及调养,使个人身体达到最佳状态。
为了进一步阐明中医对亚健康状态本质辩析,现将临床常见的亚健康症状分为三大类型辨治。
1 肝郁气滞(焦虑)型此型临床表现以情绪变化为主,多见精神紧张,烦燥易怒,或忧郁苦闷,胸闷胸痛,心悸失眠,时有悲伤欲哭,情绪低落等。
其病因、病机为长期心情抑郁,以致肝气不舒,气机不畅,肝失疏泄,气郁血滞,治宜疏肝解郁行气;常用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加减,药物有柴胡、郁金、香附、八月扎、白芍、川芎、当归、佛手、丹参、绿萼梅等。
案例:何某,女;48岁;教师。
2000年12月3日初诊,因长期家庭不和导致头昏、失眠、心烦、易怒,胃脘胀闷,月经常先期而至,色黯红、质稠、量少,舌尖红,苔薄腻、脉弦带数。
证属肝郁气滞,气机不畅,治宜疏肝理气解郁,投以柴胡疏肝散加减,处方:柴胡、郁金、香附、陈皮、川芎、白芍、当归、丹参各10g ,甘草5g ,枳壳6g 。
服用12剂,眩晕大减,睡眠转加,月经按期而至,色泽转佳。
国内中西医研究亚健康状态诊断标准文献计量学分析
国内中西医研究亚健康状态诊断标准文献计量学分析
李戈;王泓午
【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
【年(卷),期】2012(29)5
【摘要】[目的]了解中国亚健康状态文献中关于亚健康的诊断标准采用情况。
[方法]采用计量学方法对中国1984年1月—2009年10月正式发表的1 308篇亚健康状态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不同学科、不同研究类型的文献是否采用诊断标准存在差别。
[结果]国内亚健康标准众多,以自编量表为主,不同学科类别、不同研究类型的文献对量表的选择趋向亦不同。
[结论]目前国内亚健康研究应在统一和规范亚健康诊断标准上加大工作力度。
【总页数】3页(P493-495)
【关键词】亚健康;诊断标准;文献分析
【作者】李戈;王泓午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92
【相关文献】
1.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内标准档案研究分析 [J], 殷立欣
2.国内亚健康文献计量学分析 [J], 刘映;刘一强;姚成
3.国内老年衰弱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及SCI文献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J], 张
文亭; 郭芝廷; 詹愉丰; 王洁; 包家明
4.亚健康状态中医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J], 步怀恩;王泓午;于春泉;赵铁牛
5.国内中医干预心理亚健康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J], 徐秀蒙;田昕彤;邢淑丽;王泓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健康状态中西医认证及诊断标准的比较研究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亚健康状态中西医认证及诊断标准的比较研究
张荣兴佟子林
亚健康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N.布赫受教授通过研究发现,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人体的确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或“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
由于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对亚健康状态的概念、内涵、外延进行严格的界定,因此,对亚健康状态准确的检测诊断较难,本文从亚健康状态中西医认证、诊断视角出发,对亚健康状态检测诊断进行探析。
一、亚健康状态的证候特点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问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是机体尚无器质性病变仅有某些功能性改变的“灰色状态”,或称“病前状态”、潜病期等。
其临床突出表现特点是:“一增三减”,即:疲劳增加,活力、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减退。
一般来说,亚健康状态由四大要素构成:即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问的中间状态或疾病前状态,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以及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
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科学认识亚健康状态,有必要分清亚健康状态和与相关医学问题区别:
一是亚健康状态不完全同于亚临床:尽管亚健康状态与上游的健康状态和下游的疾病状态有部分重登,但区分也是明显的。
亚临床是有主观检查证据而没有明显临床表现,如当前常见的中老年人亚临床颈动脉硬化,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有较明显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甚至有斑块形成,而无临床表现;而亚健康状态者具有头痛、头晕和胸闷不适主诉,但血管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检查都未发现异常。
二是亚健康状态不完全等于慢性疲劳综合征(CFS )。
首先CFS具有国际统一标准,亚健康状态至今没有;其次CFS在18岁以上成人发生率仅为,而亚健康则为70%,两者间悬殊甚大;再者国内描述的亚健康状态多数通过积极干预恢复健康,CFS则仅有30%可以恢复健康状态。
三是界定亚健康状态还应注意同临床功能性疾病和精神心理障碍性疾病及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相区别。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亚健康状态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判断标准,中、西医对亚健康状态的理解和界定范围也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均是鱼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亚健康属于祖国医学中“不寐”、“眩晕”、“头风”、“虚劳”等疾病范畴中,症状错综复杂。
我们认为,亚健康状态多由情志所伤、劳逸失节所致。
内经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黄帝内经。
宣明五气篇》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劳则气耗,劳则气伤。
长期情志失调,劳逸失节必然导致气血损伤,精血暗耗,阴阳失调,五脏功能受损。
中医整体观和辩证论治在防治亚健康状态过程中具有一定优势,亚健康状态人群的许多临床表现都可以用中医的四诊、八纲、脏腑辩证、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辩证、三焦辩证进行总结、归纳、概括。
现结合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将其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归纳为以下几类:
•
•中医证候•特征症状•基础症状•相关症状
•
•气虚证
•心慌、气短•胸闷、神疲•腰酸、乏力•口干、目干涩•
•失眠、健忘•压力感、多梦•心烦、咽口
•
•血虚证
•失眠、健忘•胸闷、气短•畏寒、喜暖•口苦、压力感•
•心慌、目干涩•多梦、入睡难•心烦、口干•
•阴度证
•头晕、头昏沉•心烦、咽干•神疲、压力感
•
•
•心慌、失眠•口干、目干涩•胸闷、气短•
•心系列
•心慌、胸闷•头晕沉、心烦
•心慌、胸闷•腰酸、乏力
•
•气短、头晕•咽干、多梦•气短、压力感•
•阳虚证
•畏寒、喜吸•心慌、头晕沉•神疲、压力感
•
•
•乏力、健忘•胸闷、气短•心烦、咽干•
•肝系类
•头晕、失眠•心烦、口干•心慌、胸闷•乏力、神疲•
•健忘、易怒•多梦、目干涩•气短、腰酸•
•脾系类
•心慌、头晕•腰酸、乏力•口干、咽干
•
•
•失眠、健忘•头晕沉、压力•口渴、胸闷•
•肺系类
•失眠、健忘•腰酸、乏力•口干、咽干•胸闷、气短•
•咽干
•头昏沉、压力•心烦、口渴•心慌、压力感•肾系类
•腰酸、乏力•心烦、多梦•畏寒、喜暖
•
•
•失眠、健忘
•口干
•心慌、胸闷
•
三、亚健康状态中西医认证及诊断标准的比较
现代医学以实验室检查为主要依据,以对抗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以疾病为王要冶疗目标。
然而,对以“不固定陈述”为主的亚健康状态难以准确定性。
我们结合亚健康状态的认证及诊断特点,通过中医证候分类标准对西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归类。
探析亚健康状态的中西医认证及诊断标准。
这样才能借助并发挥中医治疗亚健康的优势。
才有治疗学上的重要意义。
运用中医整体观和辩证论治对亚健康状态中医认证及诊断标准进行总结、归纳、概括。
使我们对亚健康状态的检测、诊断有了进一步认识。
同时,利用亚健康中医认证的分类标准对西医证候诊断进行归类并比较,以此为亚健康状态的诊断、评估、检查、调控、治疗等方面中西医优势的发挥提供依据。
[I]孙岸鼓,程伟。
亚健康新思维与中医学“”思想之契合。
中医药信息,2004, 21 (3)
[2]于智敏。
走出亚健康。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11。
[3]王育学。
21世纪健康新概念。
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
[4]靳丽。
亚健康目前研究的进展。
实用医技杂志,2003, 10(4)
[5]吴赛珠,宋于刚。
战胜亚健康。
第1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1。
[6]赵瑞芹。
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社会学分册,2002, 21 (4)
[7]陈家旭,李柳骥。
走出亚健康。
第1版:北京出版社,2004。
1。
[8]张庆祥,朱齐超。
亚健康与中医墓础理论述要。
中医药学刊,2003 21 (7)。